GYJ 23-1986 广播电视工程测量规范.pdf

上传人:卡尔 文档编号:259786 上传时间:2019-07-13 格式:PDF 页数:36 大小:841.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YJ 23-1986 广播电视工程测量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GYJ 23-1986 广播电视工程测量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GYJ 23-1986 广播电视工程测量规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GYJ 23-1986 广播电视工程测量规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GYJ 23-1986 广播电视工程测量规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部部标准广播电视工程测量规范GY J23-86 主编单位z广播电影电视部设计院批准部门s广播电影电视部实行日期E一九八七年六月-f11: 关于颁发广播电视工程测量规范等标准的通知广发计字(1987)3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广播电视厅局计划单列市广播电视司、部属各有关单位z由广播电影电视部设计院负贡编制的广播电视工程测量规范等四个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和由部计财司编写的广播电影电视工程建设标准规范编制l程序及管理办法业经审查批准为部颁标准,现予颁发。自一九八七年六月一日起执行。在执行中,请各单位注意识累资料,总结经验,并将意见随时函告广播电影电视部相应的标准规范编制组。颁发

2、的标准规范各称、编号如下21 (广播电视工程测量规范)G Y J23-86 2 (广播电视录音(播音、演播室空气声隔声测量规范)G Y J24-86 3 (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GYJ25-86 4 (有线广播录音、播音室吉学设计规范和技术用房技术要求)GYJ26-86 5 (广播电影电视工程建设标准规范缩制程序及管理办法)GYJ20-86 广播电影电视部一九八七年一月十四日14 目录第一章总则17第二章天文测量.19 第三章平面控制测量.23 第一节一般规定.23 第二节选点和埋石.25 第三节水平角观测.25 第四节距离测量.26 第五节成果整理和计算.27 第四章高程控制测量.28

3、第一节一般规定.28 第二节水准测量.28 第三节三角高程测量.29 第四节成果整理和计算.30 第五章地形测量.31 第一节一般规定.31 第二节图根控制测量3s 第三节地形测图方法及要求.36 第四节技术区细部测量.3& 第六章绘图.41 第七章施工定位测量.42 第一节一般规定.422在二节天线、馈线定位. 42 2在三节建筑放样.45 15 第八章线路测量.46 第一节一般规定. 46 第二节电缆线路测量.4 第三节微波线路测量. . . .川.47 16 第-章总则第1.0.1条广播电视工程测量为广播电视基本建设的勘测设计、施工和维护管理提供各种测绘资料。本规范包括:天文测量、平面控

4、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地形测量、施工定位测量和线路测量。第1.O. 2条布网原则和座标、高程系统广播电视工程测量的特点是测区面积小,方位角要求严,布设独立网。主控网既是测图的首级控制,又是施工定位测量的依据,两者必须统一起来,并适当考虑将来工程的扩建和改建。主控网的座标、高程系统,以假设座标(x轴为纵轴、Y轴为横轴、真北方位角和假设高程作为起算数据.第1.0.3条本规范的主要精度规格如下z一、天文测量按国家四等天文点精度。二、平面控制网的最弱点的点位中误差相对于起算点不超过5cm。三、高程控制测量按国家四等水准点的技术要求,最勇点的高程中误差不超过3cm。四、地形测量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

5、位中误差在图上不超过队5mm;邻近地物点间距的中误差在国上不得超过0.4mm。施测困难地区,按上述规定放宽0.5倍。等高线插求点高程中误差z平地(O20)不超过等17 高距的1/3.丘陵地(2-60)不超过等高距的1/2.山地( 6-250)不超过等高距的2/30第1.0.4条测量工作开始前,根据任务要求,制定合理的技术方案.在施测过程中应加强内外业检查。工作结束后,应进行资料整理和编写技术报告。第1.0.5条对于测绘仪器、工具要精心使用和爱护,做到定期检查校正,使其经常保持良好状态。第1.0.6条本规范规定的两倍中误差为最大误差。18 第二章夭文测量第2.0.1条广播电视工程中的天文测量包括

6、z经度、纬度和方位角。经度、纬度是用来确定无线电台的地理位置.方位角是用来确定测区控制网的起算方位、各种定向天线和远距离的微波中继站的收、发天线的方向。第2.0.2条经度、纬度和方位角的中误差不应超过表2.0.2的规定。经度(s ) 土0.5表2.0.2方位角( ) 士10注E当工程精度要求不高时,可根据需要放宽.第2.0.3条天文测量使用的仪器:DJz级经纬仪及其附件、石英电子表和收录机。第2.0.4条水平角、垂直角读数$110.1 ,计算JIl0.10表面时读到05.1,计算到05.010第2.0.5条天文点和方位标必须埋设永久标石,其要求与主控点相同。第2.0.6条测定经度、纬度的方、法

7、。一、用多星等高法同时测定经度、纬度1、选星观测前,根据观测时间段选两组星,每组至少八颗星.按时间顺序列成星表,四六颗计入成果。19 2、观测程序( 1 )观测前收录时号。( 2 )按星表连续观测一组位于等高圈时刻的恒星,读取表面时。在观测一组星前、后,记录气温和气压读数。( 3 )观测后收录时号。3、平差计算用解析法平差,也可用图解法平差。4、观测中应注意事项( 1 )每一组星观测一般不超过两小时F( 2 )星影的重合应靠近竖丝。其偏离竖丝的距离一般不应超过4气( 3 )由于星影成象质量在视场边缘较差,所以,要求星影重合不宜离水平丝过远s( 4 )观测一组星中间不得调节焦距,( 5 )榴邻两

8、颗星的观测时间间隔最长不应超过4日l1n。二、采用恒星高度法测定经度1、测定经度的一般规定( 1 )选星在观测前,利用星图选择若干对位干卵西圈东西30。以内,天顶距小于750,亮度不弱于四等的东西两颗星组成旱,对。计入成果不得少于两对星。( 2 )观测程序a、观测前收录时号,b、观测恒星天顶距测定表差,c、观测后收录时号。2、观测一对星的作业方法20 正镜观测所选定的东或西星,用水平丝瞄准两次,每次读取表面时和垂直度盘读数。倒镜观测同一颗星,观测方法同上e再按以上程序观测西或东星。每观测一颗星必须记录气压、气温读数。3、几项要求( 1 )一颗星的表差和垂直度盘读数按正倒镜的读数取中数计算z(

9、2 )两颗星测得的表差互差不得犬于2S J ( 3 )四测回测定z( 4 )不进行人仪差改正。三、采用北极星高度法、恒星中天法测定纬度1、观测程序( 1 )观测前收录时号( 2 )观测天体正、倒镜水平丝瞄准天体,读取表面时和垂直度盘读数为一测回。每测回记取气压、气温读数。四测回测定。( 3 )观测后收录时号。2、内业计算计算前应将外业成果进行检查,然后根据具体要求可采用相应公式计算或从天文年历的求纬度表中查取。第2.0.7条采用北极星任意时角法测定方位角及计算。(一观测程序1、观测前收录时号,2、观测天体及地面目标,3、观测后收录时号。21 二每一测回按下列顺序观测z盘左I(1)地面目标,(

10、2 )天体,( 3 )天体z( 4 )地面目标F盘右I(5)地面目标z( 6 )天体,( 7 )天体z( 8 )地面目标。观测地面目标时,读取水平度盘读数。观测天体时,读取表面时和水平度盘读数。盘左时,望远镜顺时针方向旋转.盘右时,望远镜逆时针方向旋转。三按北极星求方位角公式进行计算,以各测回数的方位角的算术平均值为最后值,其中误差不得超过土10飞四观测中几项规定1、每测回按180o/n变换水平度盘位置(n为测回数)。2、一测回的2C互差不得超过13。3、天文点与方位标的距离不得短于350mo 4、每观测一测回后,应重新整置仪器。五说明( 1 )当工程需要进行四等天文点观测时其经纬度的测量方法

11、只限于多星等高达;方位角测量限于北极星时角法。( 2 )当天文测量精度要求不高时,测回数可相应减少,方位角也可从天文年历中查取,经纬度可从1: 5万比例只地形图中查取。当天气条件有限和在夜间观测难以进行时,可观测太阳。用太阳高度法或太阳时角法求方位角。22 第三章平面控制测量第-节-般规定第3.1.1条广播电视工程的测区面积小于25kml可采用不经投影的平面豆角座标系统在平面上直接进行计算。第3.1.2条主控网可以采用三角测量、三边测量和导线测量方法来建立。第3.1.3条平面控制网的最低等级的最弱点相对于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超过5cmo各级三角网主要技术要求见表3.1.3。三角网的主要技术要

12、求表3.1.3|平均|测角中起始边边长!最弱边边长!测目数三角形等级|边长l误差.J ._.1丁-_1最大闭ikIIIHP!相对中误差|相对中误差IDJ俨el合差门-级MJ|土51/40000 1/20000! 2 61 土15小三角ii l l : l 二级t.0.41土101 1/20000 I 1/10000 I 1 . 2 士30小三角ll i l i l 第3.1.4条主控网应布设成近似等边三角形,一般三23 角形的南角不应小于300。如受地形限制,个别角也不应小于250。第3.1.5条各级三边网的主要技术要求见表3.1.5。三边网的主要技术要求表3.1.5等级l平均边长kml测距中

13、误差mmI测距相对中误差一级小三边| | 土161150000 二级小三边I0.4 i 土16 仰。级统一级一导一二2.0 11旧1悄阳/旭川8创01.0川斗l11叫o 土 00 l 1 l 2 土2 注:1、表中n为测站数,一般不超过1刊O。2、当最大测图比例只为1: 1000时,一、二级导线长度可适当放长,但最长不超过上表规定的二倍。24 3、当导线长度短于规定长度的1/3时,导线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13cmJ当点位精度要求10cm时,不应大于26cm。4、当导线利用电磁波测距仪测量时,其每边测距中误差不应大于土15mm。附合导线长度、相对闭合差和平均边长可较表3.1.7放长或提高0.5倍。

14、第3.1.8条各级导线尽量布设成直伸形状,相邻边长不宜相差太大。第二节选点与埋右第3.2.1条选定的控制点,除应符合第3.1.4、第3.1.6条规定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相邻点之间通视良好J2、标石能长期保存J3、便于加密、扩展和施工定位。第3.2.2条主控网埋设柱石,可不埋盘石。柱石顶部嵌有金属标志,埋设深度不小于60cm,柱石底部必须奈实,顶部应有保护措施。各点必须绘制点志记。第三节水平角观测第3.3.1条各测回之间应按测回数变换度盘位置。正镜观测技顺时针方向旋转照准部,恒1镜观测按逆时针方向旋转照准部。第3.3.2条观测水平角过程中,水平气泡中心位置偏离整置中心不应超过一格,否则应在

15、测回间重新整置气泡位置。第3.3.3条水平角观测一般采用方向观测法。当方向数不多于三个时,可不归零。25 第3.3.4条水平角观测限差,应符合表3.3.4的规定,超过限差必须重测。水平角观测限主表3.3.4同一方向佳各仪器DJ, 9 24 第四节距离酒量第3.4.1条各等级平面控制的起始边的边民,可采用经过检定町普通钢带尺丈量,也可用相应降度的电磁波测仪测定。普通钢尺量距要求表3.4.2作丈量在!;2线)尺段骂:读ii吐度;同尺各次i拉? i i 1定if古渎iflll_3l:.或同段各ijfjZ总次l锦差(差较差!次!;读至1尺的较差!力l!(ZIIIII)f; 武i戒严mmmm m欺ile

16、Ci(mt:l )!计等一级l ! I I I辈j飞三角!2!4 ! 50 ( |310.slOJ 2薄一级:i 1 I 小三角112 i 50 10 1310.510.5! 2 一级导线i; i i i l 二级导线1112 I 70 10 1210.5)0.5) 2 , 注s丈琶时施加的拉力与检定钢尺时的拉力相同626 第8.4.2条用普通尺量距的各项限差应符合表3.4.2的规定。第3.4.3条用电磁波测距仪测距时的各项要求采用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制订的城市测量规范)CJJ 8-85 (以下简称城规)的有关规定。第五节成果整理和计算第3.5.1条一切原始记录均在观测现场进行。字迹要清楚、整齐

17、,不得涂改、擦改。需要更改原始数据,参照城规的有关规定进行。第3.5.2条观测工作结束后,应及时整理外业观测手簿,在确认观测成果的各项限差不超过规定时,方可进行计算。第3.5.3条一、二级平面控制网平差计算可采用近似平差法和按近似方法评定其精度,三角测量、-边测量的验算项目和限差可参照城规的有关规定进行。第3.5.4最内业计算各项数字取位如下z角度含方位角及其改正数取至0.1,边长、座际及其改E数取茧.OOlm,函数和对数取至第六位。27 第四章高程控制测量第一节-般规定第4.1.1条高程控制测量分为水准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它是大比例只测图、施工定位和建筑物沉降观测的基本高程控制。第4.1.2

18、条高程控制采用国家四等水准作为测图的高程控制,高程控制网可布设成闭合环、附合路线和结点网。当地形起伏较大,不便采用几何水准时,可用三角高程作为测图的高程控制。第4.1.3条四等水准网中,最弱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大于土3cm。第4.1.4条三角高程平差后的高程中误差不大于土5cmo 第二节水准测量第4.2.1条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如表4.2.1。第4.2.2条水准测量所使用的仪器及标尺应符合下列技术要求zI 水准仪视准轴与水准管轴的夹角:D5j级不应大于土20厅,D53级不应大于30。2 四等水准要求水准仪望远镜放大率不小于28倍,管状水准器分划值应小于2011/2mm。图根水准要求水准仪望远镜放大率

19、不小于20倍,水准管分划值应小于20/2mm。28 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注:L一一水准路线长度n一一相应的测站数3 标只上的米间隔平均真长与名义长之差,对于双面水准只不应大于O.5mm。第4.2.3条水准观测限差如表4.2.3。水准观测限差表4.2.3等|视线长度1前后视距l前后视距累视线离地高l两次读数| ( m) I差(m) I积差m)!度m1差(mm)俨叫级ll I 5 I 10 I 0.2 I 3 8O;(m) : 附合或环形闭合差( m) 一级I1.h,)+J小于I : I 小三DJ1! 以上1 1 2 第5.1.4条地形图符号按国家测绘总局颁发的现行地形圈圈式表示。对图式中没有规定的

20、地物、地貌符号可作31 补充规定。第5.1.5条图根点相对于最近高级点的平面位置中误差不得大子图上0.1mm;捆对于最近水准点由高圈中决差不得犬子测图基本等高距的1/10。第5.1.6条测站点相对于最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图上0.3mm;高程中误差z平地不得大于1/10基本等高距,丘|凌地不得大于1/8基本等高距,山地不得犬于1/6基本等高距。第5.1.1条地形图的情度应以图上明显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及高程中误差来衡量。其要求不应大于表5.1.7的规定。地物点点位、高程中误差表5.1.7点位中误差l地区类另IJI i ( I图型上mm)川l 一般地区l队建筑区I0.5 高程

21、中误差等高距0-.-60 I 川50115。以上1/3 山I2 ?主s森林隐蔽地区可按上表规定放宽50.第5.1.8条每幅图应测出图廓5mm,但地形复杂地区应适当加宽。地形图接边限差不应大于第5.1.7条的2V2倍。小子限差时应平均配赋。大于限差的接边部分应进行补测纠正。第5.1.9条地形图应在野外勾绘。地形测量完成后必须全面巡视和部分实测检查。32 第二节图根控制测量第5.2.1条图根控制测量是直接提供测图使用的平苗和高理的依据。在测区的高级点基础上进行加密。图根点一般采用临时标志。在小于0.5km2的测区,图根怪制也可作为首级控制,此时,应埋设永久标志。第5.2.2条因根点采用图根三角、图

22、根导线和交会法进行加密。图根高程测量采用图根水准和图根三角高程测定。第5.2.3条因根三角、图根导线和交会法一般不得超过两次附合。特别困难的个别地区无法闭合时,可布设不多子四条边,i乏变不过注:叮合宇生是民变掬1/2而吏寻去,但也Z加强检查。第5.2.4条图根点的密度应根据测图比例尺和地?在条件而定。股平坦地区的图根点含控制点的密度不低于表5.204的规定。因根点的密度表5.2.4测图比例尺I 1: 500 每km2的点数I150 地形复杂、隐蔽以及城市建筑区,应视具体情况加大密度,以满足测图需要。第5.2.5条图根三角的平均边长一般不应超过测图的最大视距的1.7倍,传距角一般不应小于300。

23、采用交会时,其交会角应在30-1500之间。前方、侧方交会应有三个方向,后方交会应有四个方向,进行交会。.、0.: .5.2.6条图根三角测量的技术要求见表5.2.6。图根三角测量技术要求表5.2.6l,lilIlrn*ffI;jli!,r-h1 *, ,1三角形闭i方位角闭仪器类别|涮闺数l测角中误差扩iAI A 1V:J/TJ .I.y_.:r; . .L, j合差()1合差I!) (I一一_.-一-一一一一一_._一一一DJ6 i1 I土201土60I土4lh/n 泣.1、n为测站个数.2、线形锁应布设检查边,其较差的相对误差不应大于11500. 第5.2.7条图根导线边长应以检定过的普

24、通钢只或电磁波测距仪进行测量,必要时应加有关改正。其技术要求一般不超过表5.2.7的规定图根导线技术要求表5.2.7测角中|方位角误差!闭合差(11) I (11) i土60vn土20叫阿du-lull时也时仪i附合导|平均导线1比例尺!线长度|长度;相对|lm|(m(闭合差1 I 500 : 500 75 i I 1 a 1000 11000 叫仙。叫DJ61 I 2000 1 2000 I 1801 I 注,n为测站数.第5.2.&条图根导线也可用横基尺视差法测距,其技术要求按表5.2.8规定。第5.2.9条图板三角和导线均采用近似平差。计算时,角度取至秒,边长和座标取至厘米。34 横基尺

25、视差法测距的技术要求表5.2.8单个视差图形!视差角测角中比例尺! ; 测角方法及限差测距长度(m)1误差() 60 土290 士175 :1: 2 120 士190 士2150 士li 测角中误差为|土1时,用DJz级i经纬仪测六次,各单角测次较差不超过俨测角中误差为|土2时,用DJz级|经纬仪测二次,各单i角视j次较差不超过5注I1、当导线边长大子上表规定,应分段测量。2、DJz级经纬仪测微器行差大于1时,必须加行差改正-3、二米横基尺尺长检定中误差不应大于土O.04mm;加常数检定中误差不应大于土O.2mm.第3.2.10条国根水准可沿着图根点布设附合路线、闭合环或结点网,起闭于测区的高

26、级控制点。采用DS1级水准仪、中丝读数至毫米,前后视距应大致相等,最大视距不应超过100m,路线闭合差不得大于土40.,/L(L为路线长度以千米为单位。在山地每千米超过16站时,其闭合差不应超过土12v/11mm (n为测站数。图根水准计算可简单配赋,高程取至厘米.第5.2.11条图根三角高程路线应起闭于测区的高级点。垂直角应对向观测,使用DJn级经纬仪,中丝怯观测一35 测回。其垂直角、指标差之差不应大于25飞仪高和标高量至厘米。计算三角高程时,地球曲率和折光差小于lcm时,可不加改正。第三节地形;明圈方法及要求第5.3.1条地形测图前准备工作有z1、绘制图廓线、方格网和展绘控制点,可采用直

27、角座标展点仪、格网尺或直钢尺。各项限差不得超过下列规定,( 1 )方格网与理论长度之差不应犬于土0.2mm( 2 )图廓对角线与理论长度之差不应大于土0.3mm,( 3 )控制点间的图上长度与理论长度之差不应大于土0.3mm,口1口1。( 4 )座标网线宽度不超过0.1mm。2、检查和校正各类仪器、工具,应符合下列要求z( 1 )经纬仪视距乘常数应在100土0.1以内F( 2 )垂直度盘指标差不应超过土1;( 3 )比例尺尺长误差不应超过士0.2mm;( 4 )量角器直径不应小于25cm,偏心差不应大于0.2第5.3.2条地形测量可选用大平板仪测图法、经纬仪或水准仪与小平板联合测图法和经纬仪量

28、角器绘测测记法。第5.3.3条当图根点不能满足测图要求时,可在解析点基础上做个别图解交会或视距支站。但不得在图解点或支点后再做支点作为测站。当用经纬仪配合量角器测图时,原则上不应再用图解法补测站。1I 500比例尺测图不得用图解交会或视距支站。36 交会点或视E巨支点必须有一个以上的方向作校检.交会角应在30-150。之间。文站边长一般不应大子测图最大视距长度的2/3,距离及高程用直反规视距法测定,其距离往返较差相对误差不得超过1/300。高差之较差z平地不得大于1/5等高距,山地不得大于1/3等高距。第5.3.4条测图时,设置仪器及检查的要求如下z1、仪器对中偏差z平板仪不应大于图上0.05

29、mm,经纬仪尽量对中。2、以较远一点际定方向,另一点进行检查。当用平板仪测图时,检查方向的偏差不应大于土O.3mm;当用经结仪测图时,可测其角度加以检核,其偏差不应大于士2。每一测站测图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后视方向,平板仪偏差不应大于土0.3mm,经纬仪归零差不应大于土4气3、检查另一测站的高程,其较差不应大于1/5等高距.第5.3.5条地形点间距、地物点及地形点视距长度不应超过表5.3.5规定。地形点视距长度表5.3.5视距长度(m)比例尺l地形点间距(m) 地物点地形点1 : 500 15 50 70 1 : 1000 30 80 120 1 : 2000 50 150 200 注:1、1:

30、 500比例尺测图时,测站点至地物点之间的距离应用皮尺或绳尺丈量.37 2、垂直角超过10.时,视距挺度适当缩短.平坦地区,如成象清晰晴,视距挺度可放宽20.5.3.6条地形图上的高程点尽可能分布均匀,平坦地区的高程点可少一些,地形起伏较大的山地、丘陵适当加密.当等高距为O.5m时,高程注记至厘米,其余均注记至分米.山顶、鞍部、山脊、山脚、谷底、沟底、沟口、凹地、台地、河川溯池岸旁、7(涯线以及其他地形变换处均应测注高程点.第5.8.7条测绘地貌的要求、地形图的内容及取舍参照城规的有关规定执行。第四节技术区细部测量第5.4.1条技术区的细部测量一般采用极座标解析法或交会法测定。第5.4.2条细

31、部位置和高程测量内容应与设计单位共同商定,按工程需要测绘。一般可参照表5.4.2要求施测。38 细部位置高程测量内容表5.4.2细部位置l 细部高程l附注建筑物i矩|主要角|主要厂房墙角和室|注出主要及|叮内地面1_ Ri一1园I.-h . I -Fl- l,=.,-I.w.= I注明接地向筑物l形|中心|基础面或地面|处半径!起、终、转、交叉点(地面、井台、上水管!地下管线1皆测管中心或管|顶下水管底、地沟!|沟中心),主要部位!底或地沟盖i中心I : i起、终、转、交点的!主要支架的基础面架空电缆17-,:(_.x.J.Ji 支架中心;或地面地下电缆!起、终、转、交点!(高压或传!的中心、

32、地面标志、性出埋深尺寸音铁塔中心、杆位的!铁塔基础面或地电力线| 起、终、转点i面、杆位地面|起、中、终、转角!忏基础面或忏位地馈线1Jt!,!1 7-, -rl rli |忏位中心i面拉线塔|塔位中心|塔基础面| 自立塔|塔基础l任意一个塔基础面li塔基础中心、轨道i轨道顶部任意一个|转动天线塔1id51111Jru,-f/lt.lE!.i,:lt.IEL JY P I,-,-.m- II !基础!点| 39 类别(细部位署i 细部高层|附注地锚i拉杆与地面交点地j各基础面1 锚基础I 防空洞(洞轴线、出入洞口|注出洞顶到地面的1: |探深度l 公路!路面中心线|变坡处、亘线每i l怵米测一

33、点| 玲却水池(中心和形状|地底测一点厂丁丁玲却塔I 1基础面木杆天线1杆位中心40 第六章绘图第6.0.1条本章的绘图主要指实测原因的情绘和着墨等。第6.0.2条绘制地形图的程序,原图请绘和着墨的要求均参照城规的有关规定执行。第6.0.3条绘制地形图图廓线长度误差按本规范第5.3.1条规定执行。第6.0.4条绘制依比例的轮廓符号、半位比例的线状符号和非依比例的符号,均应保持轮廓位置和主线、主点的几何精度。41 第七章施工定位测量第节-融规定第7.1.1条本章适用于广播电视天线、馈线定位和建筑放样。第7.1.2条在定位前应查核主控网有关数据和现场桩位无误时,才能开始定位。第7.1.3条天线基础

34、中心轴线、天线各塔中心的相对位置按二级导线的精度及要求进行。第7.1.4条各类定向天线和非定向天线均要求将天线轴线作方位角闭合,以确保天线发射方位角的正确位。第7.1.5条定位完后,要作实地检查并绘制施工定位图。图上各种点位之间的长度、点之高程、各种角度均应详细标定汗作必要说明。第二节天线、愤线定位第7.2.1条天线定位的方法可采用极座标注和前方交会法。第7.2.2条各类型定向天线定位均按二级导线要求进行,其方位角闭合差应小于土24V n (n为引测方位角时所经过的边数。各类型非定向天线均按图根导线要求进干了。第7.2.3条一般夭线拉锚方向,用DJ6级经纬仪标定方向。各方拉锚之间的距离精度不低

35、于1/300。如拉线为定42 长,则各方拉锚的距离按二级导线要求进行。第7.2.4条天线基础之间或天线基础与地锚基础指定民拉锚之间的坦对高理按图根水准测量的要求进行。第1.2.5条各类型馈线定位,可用视距法测距和求高程,其最大视距不得大于150m。垂直角读到分,高程计算!iIJ厘米。第7.2.6条各类型天线可采用前方交会法定位,其要求如下z1、起始边直接利用控制网的边长。2、通视条件应达到在已知点可直接着到交会点的桩顶p为了满足塔之间的方位角的精度要求,塔之间的距离不大于70m,其技术要求应符合表7.2.6规定。交会定点技术要求表7.2.6点位中误差(c川i使用仪器!交会图形(照准次数|交会角

36、3.;) D J 2近以对称:2 160旧。第7.2.7条转动天线塔、钢筋混凝土或钢结构电视塔和其他天线塔的施工控制桩的测定,应符合下列要求zl、多边形塔的各个塔柱基础中心的位置之距离的绝对误差不起过lmm。2、精密测定各种多边形塔的塔柱的位置,及其到控制桩的水平距离和角度,距离用经过检定的普通钢尺,其绝对误差不大于O.5cm。水平角用OJ2级经纬仪测定,其角度偏差不大于土l。3、控制桩的布设必须满足z失去任意两个控制桩时仍能复原该基础的点位,并做到j使用方便E当施工周期较长时,应埋设水泥桩。43 夺典塔施工技争陆布设要求塔种英控制桩布设图形。单塔。一一一-0正方册珞。一切一正三边形塔正六边形

37、塔正八边形嗒44 亲7-.27个在正交双十字I 个桩三个正三角形部分对非重叠 6个桩E六角星形b个在主Af1J屋子号8个4、各类型塔基础中心的施工控制桩布设一般可参照表7.2.7进行。第7.2.8条地网线,场强测量点的定位可采用DJ6级经纬仪视距法测定,其长度不应超过150m,超过时应分段测量或改用其他测量方怯。第三节建筑融样第7.3.1条建筑放样前应根据建筑物的分布来边主建筑轴线的位置。建筑轴线应平行于主要建筑物的轴线,以便采用直角座标法进行放样。第7.3.2条根据建筑群的分布,分别选定一字形,L字形或十字形的建筑轴线。第7.3.3条建筑轴线必须与主控网点进行联测,使建筑轴线成为主控网中的某

38、条边或该边中的某一段距离。联测精度与主控网相同。联测方法可组成新的三角网、一级导线或前方交会法均3可。但必须附合到主控网或城市马路干线中线控制点上。第7.3.4条建筑轴线必须取整尺段埋设三个以上永久标志,标桩要有保护措施。第7.3.5条一般建筑轴线(发射台机房等)可按二级导线精度建立。第7.3.6条建筑轴线桩的高程,按国家四等水准技才之要求进行。45 第八章线路测量第一节一酷规定第8.1.1条线路测量包括电缆线路和微波线路设计阶段的测绘工作。线路测量一股分为踏由选线和测定两阶段。如设计人员与测绘人员干目结合,则选线和测定工作可同时进行。第8.1.2条电缆线路测量主要是测绘线路两侧有:一定宽度带

39、状地形图。其起算座标和高理均可假宫,磁轩定向。测图比例尺根据设计需要确定。第8.1.3条微波线路测量内容包捂s测绘两站之间的纵剖面图以及两站间的方位角、仰俯角,从而决定相邻站间能否通视,为设计提供确定微歧天线的高度和方向的数据资料。第二节电缆线路测量第8.2.1条带状地形图的平面控制可布设二级导线或因根三角测定。高理可采用图根水准和图根三角高理测定、其技术要求按本规范有关规定施测。第8.2.2条带状地形图的宽度,以线路中心线向两侧各测60m,地形图的精度可根据设计要求而定。第8.2.3条电缆线路的起点、终点、转点方向点和图根控制点均用木桩标定。第8.2.4条提交成果内容z带状地形!哥及作业报告

40、一46 份。报告内容包括z作业方法和精度评定,线路地形概貌以及各类点的标志说明。第三节微波线路测量第8.3.1条微投线路测量主要测定微波站以及两个微波站之间的障碍点的高程,采用三角高程方法并与国家等级水准点联测。障碍点间的距离可采用电磁波测距仪测定。第8.3.2条三角高程的主要技术要求如下z1、对向观测,用DJz级仪器两测回测定,垂直角应在目标成象清晰,稳定时进行观测。2、垂直角互差和指标差互差均不应超过15。3、边长不应超过5km,其高差应考虑地球曲率和折光差的影响。4、对向观测高程的较差不应超过O.lS米S为边长,以千米为计算单位。5、微波站之间的高差中误差不应大于土O.5m。第8.3.8条微波线路的方位角测量中误差不应超过10 ,可采用相应的测量方法测定。第8.3.4条纵剖面图的比例尺可根据设计要求而定。第8.3.5条提交成果内容s微波站之间纵剖面图,作业报告及通视情况说明。47 48 附加说明z本标准主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名单主编单位s广播电影电视部设计院主编起草人z杨恩品劳金主张春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行业标准 > GY广播电影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