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3552-1998 汽车多楔带.pdf

上传人:李朗 文档编号:265344 上传时间:2019-07-11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243.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 13552-1998 汽车多楔带.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GB 13552-1998 汽车多楔带.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GB 13552-1998 汽车多楔带.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GB 13552-1998 汽车多楔带.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GB 13552-1998 汽车多楔带.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GB 13552 1998 前言本标准中汽车多模带尺寸部分是等效采用国际标准草案ISO/DIS9981: 1997带传动PK型汽车多模带及带轮尺寸,而汽车多模带疲劳试验方法是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11749:1996带传动汽车工业用多模带疲劳试验,疲劳试验缺少的部分参数是等效采用日本汽车协会标准JASOE 109 1991汽车多模带加以补充;物理性能部分是等效采用JASOE 109 1994。本标准较原标准GB13552一1992汽车多模带增加了含有反向弯曲带轮的囚轮疲劳试验机,由于疲劳试验的试验温度由原标准常温改为85c,相应的疲劳寿命由原标准要求的100h变为50h0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

2、代替GB13552 19920 卒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化学工业部提出。本标准由原化工部胶带标准化技术归口单位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贵州大众橡胶有限公司(原贵州橡胶配件厂)。本标准主要起草人z宋惠颜、林秋志、曾军。本标准首次发布于1992年。3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13552-1998 汽车多模带代替GB13552 1992 Automotive V ribbed belts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多模带(以下简称带)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记、包装、储运。本标准适用于汽车内燃机的风扇、电机、水泵、压缩机、动力转向泵、增压器等传动用带。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

3、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 17516. 2 1998 V带和多模带传动测定节面位置的动态试验方法第2部分:多模带(idt ISO 8370 2, 1993) 3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有效长度:当带安装在两个测长用带轮上并施加规定的测量力时,多模带上通过带轮有效圆周的周线长度。节面:当带弯曲时带中既不伸长也不缩短的层。当带在带轮上弯曲时,节面位置用有效线差(即节面高于带轮外缘的高度)表示。正向弯曲带模部向内侧弯曲时的状态。反向弯曲:带模部向外侧弯曲时的状态。

4、4 形状、尺寸及原材料要求4. 1 型号带的型号用来表示截面形状和尺寸。汽车多模带只采用PK一种型号。4.2 规格、标记汽车多模带的规格包括模数、型号和有效长度,采用以下数字和字母进行标记。a)第一组数字表示模数:b)一组字母表示型号;c)第二组数字表示以毫米为单位的有效长度。示例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8-10-19批准1999 04 01实施331 带模数带型号有效长度4.3 形状及结构GB 13552-1998 6 PK 1150 汽车多模带是截面如图1所示的环形带。4.4 使用材料4.4. 1 橡胶1顶布,2芯钱,3粘合胶,4模胶图1结构各部名称粘合胶和模胶的组成应是均匀一致的。4.4

5、.2 顶布采用以棉纤维、合成纤维或它们的混纺纤维织成的织物作为顶布。织物的经向和纬向的密度应均匀,且无疵点和扭曲变形。4.4.3 芯绳采用以合成纤维制成的线绳,其捻度应均匀一致。4.5 尺寸4. 5. 1 截面尺寸带的截面尺寸的参考值如图2和表1所示。Z部最大帘的槽属332 b - 帘的幢膺轮廓线可由于面区的任何部位Y商量大,带的幢回图2带的横截面亦可草房平的镇EGB 13552 1998 表1带的截面尺寸mm ii 称符号尺寸樱距p, 3. 56 模角 40 模底弧半径r, o. 25 (最大值模顶弧半径r, 0. 5 (最小值)带厚h 46(参考)模高h, 23(参考)4. 5. 2 有效

6、线差及露出高度带的有效线差和露出高度如图3所示。露出高度按6.1方法进行测定,有效线差按GB/T17516. 2 的测定方法进行测量。有效线差和露出高度的公称值和极限偏差均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4. 5. 3 配用带轮直径I ( . . . . . . . . . . . . . . . . . . 式中:J, 带的有效长度,mm;am .一最大中心距,mm;am一最小中心距,mm;(,一带轮有效圆周长,mm,b。s - d, ( 2 ) 式中zb。一露出高度,mm;d, 带轮有效直径,mm;s 计算用值见图4c归,mm,6.2 疲劳寿命试验6. 2. 1 试样使用如表6所规定的试样。表6动

7、态试验的试样出验辑置带模数带的有效长度,mm轮试验机3 850 1 c co 四轮试验机3 1 050 1 3CC 330 GB 13552 1998 6. 2. 2 试验装置动态试验装置及条件如图5所示。从动轮与功率吸收装置相连,张紧轮安装在滑道中,可在张紧力方向上移动。试验装置上带有一个用来罩住试验传动装置,保持试验温度的恒温箱。箱内试验温度等试验参数如表7所示,带轮的截面尺寸及相关参数如表8和图6所示。试验室温度为1832C。.e 有效线差6e 2 公称值测量圆球或圆柱外切平行平面间距引K Kd,十z.,.测量圆球或圆柱外切平行平面与带轮外缘的间距的倍2.r o. 99 测量圆球或圆柱直

8、径d, 2 5 土001 轮槽中心线到带轮端面的间距f 2. 5 最小值1)果指两相邻轮槽对称轴之间的距离的偏差e2) ,个带轮所有,值的罩积偏差应不大于士0.3 mm. 3)轮槽的对称轴与带轮轴线的夹角应为90士o.5。的在本标准中规定了门和只的极限偏差值因它们在本标准中是试验轮的一个重要参数5)仅适用于一轮或四轮试验机。6)仅边用于两轮试验机。7)仅适用于四轮试验机,8)多模带与带轮配合时的实际节径比带轮有效直径稍大,其准确值只有将所用多模带安装在带轮上运转才能测得有效钱盖的公称值(6e=2mm)可用来近似计算传动比当需要更高的精确度时,应向带的制造者询问。盯在个带轮各槽上测得的有效直径的

9、差值应不大于O.15 mm. 6.2. 3 试验程序6.2.3.1 在张紧轮能在滑道上自由移动的情况下,对张紧轮施加表7所示张紧力并启动试验机,使主动轮达到规定转速,尽量快地向从动轮施加表7所示负荷,使功率吸收装置吸收规定功率。在这种情况下让民验机运转5min土O.25 min(不包括起动和制动时间后,停机至少10min。然后用于转动带轮,使带转动数圈,立即将张紧轮支座固定在某移动范围的中心位置上。在恒温箱内温度达到85c士5后再重新起动试验机D在主动轮达到规定转速后,向从动轮施加规定负荷。立即测量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的滑动率。6. 2. 3. 2 以此时作为疲劳寿命的计时起点,运转10h以后每

10、隔2h测定一次滑动率并停机检查带的破损情况然后重新起动试验机。6.2. 3. 3 吁滑动率增量达到4%时,停机,待装置和试样冷却至1535之后,按6.2.3.1对带进行再张紧,然后重新起动试验机。6. 2. 3.4 当滑动率增量第三次达到4%时,或当带出现图7所示破损情况时,终止试验并记录疲劳寿命。注l停机时间不计人疲劳寿命。2每次停机前应先去掉负荷。每次重新起动后应待主动轮达到规定转速后重新迅速地向从动轮施加规定负荷。停机时间是指从去摊负荷到重新施加规定负荷的时间间隔。3如试验带轮是新的必须用非试验带按以上述试验条件和方法进行48h以上的适应性运行方可进行正常试验。滑动率增量g用百分率表示,

11、可按式(3)计算2g (i。i,) x 100 . ( 3 ) 10万;, GB 13552-1998 n, ;,二万;式中一加上规定负荷后立即测定的从动轮转速;n1一测量滑动率时的从动轮转速;N 加上规定负荷后立即测定的主动轮转速sN, 测量滑动率时的主动轮转速。式中所有转速均为试验负荷下的转速。断裂局部掉胶(一处以上)裂纹扩展至芯绳)6. 3 拉伸试验6. 3. 1 试样图7疲劳试验的破损情况从一条带上切取250mm长的三个试样,在其中画出测量伸长率用的问距为100mm的标线,当从一条带上不能取三个以上试样时,试样数量可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6. 3. 2 试验方法试验室温度为25c士SC,

12、拉伸速度为50mm/min土5mm/min,测定当拉力增至表4所示值时的标线间距,并计算伸长率。拉伸强度是在试样断裂时的最大拉力。对测量值取三个数据的平均值,计算到小数点后两位,作为试验结果。断在夹具处的试样测量值应予作废,再从同条带上取试样进行试验,以补充测量值。6.4 耐低温性能试验6. 4. 1 试样用与6.3同样的方法取试样,将试样在100土2的条件下放置70寸h预处理,冷却至室温。6.4.2 试验方法将预处理试样在一30土lC的条件下放置70寸h后取出,立即按表9所示弯曲条件沿圆筒以至少90的接触角进行弯曲,检查试样是否有裂纹。按带的实际使用情况或按供需双方协议选择正向弯曲和(或)反

13、向弯曲试验条件。表9弯曲条件项目正向弯曲试验室温度,c25土5圆筒直径,mm40 7检验规则?. 1 带应由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并出具合格证后方能出厂。?. 2 每条带应逐条按4.5.4和5.I检验外观质量和有效长度。7. 3 截面尺寸每I000条抽取一条进行检查,拉伸性能试验每月至少进行两次。7.4 耐低温性能试验每季度至少进行次。反向弯曲25士570 7. 5 对同样型号同等材质的带每次抽取两条试样进行疲劳寿命试验,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7.6 在7.3 7. 5所述的各项试验中有不合格项目时,应在该批带中另取双倍试样,对不合格项目及有关项目进衬复试,若试验结果中有一项仍不合格,则该

14、批产品为不合格品。:i :i 8 8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s. 1 标志GB 13552-1998 每条带上应有水洗不掉的明显标志,包括以下内容za)规格标记gb)生产厂家及商标gd制造年月。s.2 标签和包装每条带应用纸套或塑料膜包装,每50条至100条带采用合适的包装袋或包装箱进行包装,每个外包装上应注明生产厂家、商标、规楠、数量及生产年月。在袋或箱内应附有以硬纸板或塑料薄膜制做的标签,其上应包括以下内容:a)制造厂名或商标$b)规格标记;c)袋或箱内带的条数gd)制造年月;e)需方要求注明的零件号sf)质检部门合格章。s. 3 运输、贮存s. 3. 1 带在运输和贮存中,应避免阳光直射和雨雪浸淋,保持清洁,防止酸、碱、油及有机溶剂等有害于带质量的物质的接触,带的贮存位置应离热源装置lm以上,贮存中不能使带受到过大弯曲和挤压。8.3.2 贮存时库房温度宜保持在一1540,相对湿度在50%80%。33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国家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