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13466-2006 交流电气传动风机(泵类、空气压缩机)系统经济运行通则.pdf

上传人:lawfemale396 文档编号:266584 上传时间:2019-07-11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2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 T 13466-2006 交流电气传动风机(泵类、空气压缩机)系统经济运行通则.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GB T 13466-2006 交流电气传动风机(泵类、空气压缩机)系统经济运行通则.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GB T 13466-2006 交流电气传动风机(泵类、空气压缩机)系统经济运行通则.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GB T 13466-2006 交流电气传动风机(泵类、空气压缩机)系统经济运行通则.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GB T 13466-2006 交流电气传动风机(泵类、空气压缩机)系统经济运行通则.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GB ICS 29.160.20 A 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3466-2006 代替GB/T13466-1992 交流电气传动风机(泵类、空气压缩机)系统经济运行通则The general principles of economic operation for AC driven fan (pump ,air compressor) system . E -MMMMMMMMMO中刷刷刷刷刷刷刷刷刷刷刷qu-EE-咱EAHHHHHHHHnu i11111nU HHHHHHHHHnU MMMMM闹闹闹闹A哇-EEEEEEEEEEEEE咆14EBEBEE-。中| 才li-Ea-n

2、hu EtIll-uuunu - . . 2006-12-01实施2006-07-18发布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T 13466-2006 目。昌本标准代替GBjT13466-1992(交流电气传动风机(泵类、压缩机)系统经济运行通则。本标准与GBjT13466-199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一本标准名称改为交流电气传动风机(泵类、空气压缩机)系统经济运行通则; 一一标准技术要求的内容有较大改动,引用标准也有相应改变;一一由于标准内容的调整,删除了一些术语,并新增补了一些术语;一一在原标准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将系统经济运行的基本要求分为对机组的要求、对

3、管网的要求、对系统的要求和系统经济运行管理四部分;一一在判别与评价方法中,分为对机组设备、对机组运行、对管网运行和对工质使用的判别与评价。将原机组额定效率改为风机(泵类)机组额定效率,原系统电能利用率改为风机(泵类)机组运行效率,其计算公式均适用;另外增补空气压缩机系统管网泄漏率的计算;一一在标准最后增补一章系统经济运行测试方法,规定了测试条件、测量仪器仪表要求、测量方法和测试数据处理。本标准由全国能掠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能摞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合理用电分技术委员会CSACjTC20)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中国建筑科

4、学研究院、机械工业节能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霍克俊、赵跃进、辛定国、李先瑞、张新、陶毅、刘英洲。本标准于1992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I 交流电气传动凤机(泵类、空气压缩机)系统经济运行通则GB/ T 13466-2006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交流电气传动风机(泵类、究左E系统经济运行的基本要求、判别与评价方法和 测试方法。系统设计可参照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GB 18613 GB 19153 GB 19761 GB 19762 3 术语和定义3. 1 3.2 3. 3 机组unit 交流电动机、风机(泵类、空气压缩机)、调速装置和传动机构所组成的装置。3. 4 凤机(泵类)机组额

5、定效率rated efficiency of fan Cpump) unit 在额定工况下,风机(泵类)机组输出的有效功率与电源输入机组有功功率之比的百分数。3. 5 凤机(泵类)机组运行效率operational efficiency of fan Cpump) unit 在实际运行工况下,风机(泵类)机组输出的有效功率与电源输入机组有功功率之比的百分数。GB/T 13466-2006 3.6 空气压缩机机组额定输入比功率rated input specific power of air compressor unit 在额定工况下,空气压缩机机组的输入功率与空气压缩机实际容积流量的比值,单

6、位为千瓦每立方米每分,kW / Cm3 /min)。3. 7 空气压缩机机组输入比功率input specific power of air compr四sorunits 在实际运行工况下,空气压缩机机组的输入功率与空气压缩机实际容积流量的比值,单位为千瓦每立方米每分,kW/C旷/min)。3. 8 空气压缩机系统管网泄漏率leak rate of air compressor distribution piping system 在相同状态下,管网的世漏量与空气压缩机机组输入管网的总容积流量之比的百分数。3.9 记录期accounting period 记录系统输入电能参数和输出工质参数的时

7、间段。每年的记录期应大于一个运行周期。4 系统经济运行基本要求4. 1 对机组要求4. 1. 1 设备电动机、风机、泵类、空气压缩机额定效率应分别符合GB18613、GB19153、GB19761和GB19762 的要求。4. 1. 2 机组4. 1. 2. 1 机组应与负载特性相匹配,机组控制设备应能满足运行工况变化的要求。4. 1. 2. 2 在装配多台机组时,应采用高效风机(泵类、空气压缩机)承担基本负荷。采用风机(泵类、空气压缩机)多台联合运行时,应使单位容积工质的耗电量最低。4. 1.2.3 对于变工况运行机组应采用合理的调节控制设备,以实现机组的高效运行。4.2 对管网要求4.2.

8、1 凤机系统管网4.2. 1. 1 应合理布置风机进出口管路,管网中应减少90。弯管及其他通流截面突变的管件。4.2. 1. 2 在工艺过程允许的条件下,管网设计时应保持较低的空气流速,主干管网中空气流速应不大于7.5m/s,分支管网中空气流速应不大于5m/s。4.2. 1. 3 对高速气流管网,转弯处应采用曲率半径大的弯管。分流与汇流时应采用30。的Y形分支管。对中速或低速气流的管网,分流与汇流时应采用45。或30。的Y形分支管。4.2.2 泵类系统管网4.2.2.1 应合理布置泵类系统进出口管路,管路中应减少90。弯管及其他通流截面突变的管件。为了减少管路局部阻力损失,弯管曲率半径应不小于

9、管道直径的1.25倍。4.2.2.2 管网系统设计与安装时,应减少管网的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损失。4.2.2.3 一般情况下应保持较低的流速。在输送常温清水时,吸入管路流速应不大于2m/s,排出管路流速应不大于3m/s。4.2.2.4 管路中选择阀门和流速测量装置时,应减少管路附件阻力损失。4.2.3 空气压缩机系统配送管网4.2.3. 1 多台机组的压缩空气管路应与集气管轴成45。夹角排列,管路的布置与连接应平滑过渡。4.2.3.2 空气压缩机站中的压缩空气流速应不大于5m/s;空气压缩机站后的主分配管路的压缩空气流速应不大于10m/s;主分配管路到使用点的压缩空气流速应不大于15m/s。从空

10、气压缩机出口到主GB/T 13466-2006 分配管路最远点的压降应不大于压缩机排气压力的10%。4.2.3.3 系统应减少泄漏,其泄漏率应不大于10%。4.3 对系统要求4.3. 1 基本要求4. 3. 1. 1 系统运行时,风机(泵类、空气压缩机)特性应与负荷及管网总阻力特性相匹配,使风机(泵类、空气压缩机)运行工况点在制造厂规定的经济运行工况范围以内。4.3. 1. 2 对电动机容量大、压力和流量变化幅度大、年运行时间长的系统,应按要求对其运行工况进行测量。4.3. 1. 3 应合理有效地使用系统终端工质。4.3.2 凤机系统4.3.2.1 风机进口处流速应均匀、无涡区。若有进口连接管

11、道,则应有一段等径直管道,其长度应不小于风机进口当量直径的2.5倍。当进口处有90。弯管时,则应加装导流叶片。4.3.2.2 应选用适于负载特性的叶轮类型的风机。风机的性能曲线应与负载特性合理匹配,使其在高效区内运行。4.3.2.3 当流量变化幅度在20%以内,可采用进口导叶调节方式。当流量变化幅度大于20%.年运行时间大于或等于4000 h.不宜采用旁路分流、截流等方法调节流量。4.3.3 泵类系统4.3.3.1 泵类正常工况的运行效率应不低于其额定效率的80%。4.3.3.2 当流量变化幅度大于20%、年运行时间大于或等于4000h.不宜采用旁路分流、截流等方法。4.3.3.3 应选用适于

12、负载特性的泵类。泵类的性能曲线应与负载特性合理匹配,使其在高效区内运行。4.3.4 空气压缩机系统4.3.4.1 对只有一台空气压缩机的系统,应配备自动控制装置使机组适应负载变化。不应采取限制空气压缩机入口流速、开启排气阀等调节方式。4.3.4.2 对有多台空气压缩机的系统,低负荷运行的空气压缩机不应超过两台。4.4 系统经济运行管理4.4.1 基本要求4. 4. 1. 1 系统中的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运行状况应符合GB/T12497的要求。4.4. 1. 2 应建立运行管理、维护、检修等规章制度。4.4. 1. 3 应建立维护运行日志和技术档案。4.4. 1. 4 管理和操作人员要经过培训,经考

13、核合格后持证上岗。4.4.2 检测与监测4.4.2.1 对风机(泵类、空气压缩机)系统应定期检测主要部位的压力、流量和温度等参数。4.4.2.2 流量和压力监测仪器仪表应该安装在风机(泵类、空气压缩机)系统的相关部位。4.4.3 系统管理4.4.3.1 新建或更新系统时,不应采用国家相关规定己淘汰的设备,宜选用高效设备。4.4.3.2 对长期处于低负荷或负荷有昼夜、季节性变化的运行系统,应采取改进措施,以改善系统运行效率。4.4.3.3 对压力、流量变化幅度较大或年运行总时间较长的系统,在技术经济允许条件下,宜使用调速装置和微机控制,使其满足运行条件的要求。4.4.3.4 应对系统供给的工质使

14、用情况进行评估,确定系统工质在满足质量、健康和安全要求的前提下,得到最合理的使用。应制定合理使用工质的改进计划,并按计划实施改进措施。3 GB/T 13466-2006 4.4.4 系统的更新与改进4.4.4.1 对未达到经济运行要求的系统,应组织技术专家对其进行诊断,并做出评估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系统及运行概况、检测方法与数据分析、预防及管理措施、提高能效的改进措施等。报告应保存两年以上。实施改进措施后,应对改进效果进行检测,提供检测报告。4.4.4.2 风机(泵类、空气压缩机)系统更新改进时,应按GB/T13471规定进行经济效益评价。5 系统经济运行的判别与评价方法5. 1 系统经济运行

15、计算判别程序5.1.1 计算步骤式中:市民电动机额定效率,妇,币Ce传动机构效率,%;阶e调速装置额定效率,%;TFe一一风机(泵类)额定效率,%。注:以上效率均为生产商给出的额定效率。5. 2. 2 凤机(泵类)机组运行效率计算公式见式(3):C) 按5.2.3条对空气A 5. 1. 2 判别程序a) 第一步,按5.?Ii b) d) 当以上每/标准要求后,再、5.2 计算式中:% -1-w y72日一、/-=- ( 3 ) 4 GB/T 13466-2006 式中:可J一一记录期内机组总的平均运行效率,%;Py;一一记录期机组在第1种负荷下运行时,风机或泵输出的有效功率,单位为千瓦CkW)

16、; t;一一记录期机组在第z种负荷下的运行时间,单位为小时Ch);W ; 记录期机组在第t种负荷下运行时,电源输入机组的电能量,单位为千瓦时CkW.h); 记录期内的负荷变化次数。对于多台风机(泵类)机组,应使用容积流量加权计算平均运行效率。5.2.3 空气压缩机系统管网泄漏率计算公式见式C4) : 式中:l一一系统管网泄、Q, 空气压缩Cm3/min)。小于GB18613 系统经济运行. C 4 ) 5.4.2.1 在压力和比规定的节能评价值,则认定机组运行经济;当卖l9W实测比功率大于GB191 53 5.4. 2.2 有多台压缩机的系F5.5 对管网运行判别与评价5.5. 1 风机系统管

17、网5. 5. 1. 1 应保持管网的清洁和部件的有效性,任何过滤或控制装置的压力损失应在厂家规定的范围内。5. 5. 1. 2 若系统的调节部件失灵或其他零部件不能正常工作、系统连接处有明显泄漏均认定管网运行不经济。5. 5.2 泵类系统管网5. 5. 2. 1 若系统中存在不能正常工作的问门或其他部件,则认定管网运行不经济。5.5. 2.2 任何安装在管网中的热交换器、过滤或控制装置,若其压力损失超出厂家规定的范围,应加以清洗或更换,否则认定管网运行不经济。5 GB/T 13466-2006 5.5.3 空气压缩机系统管网5.5.3.1 分配管路中若存在不能正常工作或开放型的排气孔、废弃的部

18、件,在没有受到管路中间门或节流部件隔离时,若引起的压降大于空气压缩机排出压力的6%,则认定管网运行不经济。5.5.3.2 应在记录期内进行泄漏测试。对于压缩空气分配管网及相关部件,泄漏率大于总容积流量10% ,认定管网运行不经济;泄漏率在5%10%之间,认定管网运行合理;泄漏率小于5%,则认定管网运行经济。5.5.3.3 在记录期内,若无法对设备进行泄漏测试时,应采取管网维护管理措施,在管理文件中应规定具体的地漏检查、维护程序和对世漏点进行标识。应在每个月内对空气压缩机管网泄漏及维修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对其进行记录。若符合管理文件规定要求的,则认定管网运行经济;对于不按管理文件要求执行的,则认

19、定管网运行不经济。5.6 对系统运行判别与评价系统所有机组和系统管网同时达到5.4和5.5规定的经济运行要求,则认定系统运行经济;系统所有机组和系统管网其中有达到5.4和5.5规定的运行合理,并没有运行不经济项时,则认定系统运行合理;系统所有机组和系统管网有一项被判定为运行不经济,则认定系统运行不经济。6 系统经济运行测试方法6. 1 测试条件测试应在风机(泵类、空气压缩机)系统正常运行条件下进行。6.2 测量仪器仪表要求a) 有功电能表的准确度应不低于1.5级pb) 有功功率表的准确度应不低于1.0级;c) 压力表的准确度应不低于1.0级;d) 流量计的准确度应不低于1.5级;e) 转速表的

20、准确度应不低于0.25级。测量仪器仪表应根据相应的标准或规程进行校准。6.3 测量方法a) 在进行风机(泵类、空气压缩机)系统测试之前,应收集并核对设备原始技术数据和运行数据。b) 记录期内风机(泵类)系统宜采用在线测量和记录数据方法,空气压缩机系统应采用在线测量。c) 主要测点包括风机(泵类)进出口、主分配管路、系统元件的进出口等。d) 对没有安装在线测量仪器仪表的风机(泵类)系统,测量的间隔应反映系统负荷变化规律。6.4 测试数据处理测试后,应按照5.2的规定进行计算,并根据5.6的要求对系统运行状况进行判别与评价。6 CON-守的户问阁。华人民共和国家标准交流电气传动风机(泵类、空气压缩机)系统经济运行通则GB/T 13466-2006 国中9导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邮政编码:100045网址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导印张o.75 字数13千字2006年11月第次印刷2006年11月第一版开本880X 1230 9峰7c 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版权专有侵权必究举报电话:(010)68533533定价10.00书号:155066 1-28189 GB/T 13466-20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国家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