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15120.2-1994 识别卡 记录技术 第2部分 磁条.pdf

上传人:sofeeling205 文档编号:267218 上传时间:2019-07-11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546.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 T 15120.2-1994 识别卡 记录技术 第2部分 磁条.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GB T 15120.2-1994 识别卡 记录技术 第2部分 磁条.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GB T 15120.2-1994 识别卡 记录技术 第2部分 磁条.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GB T 15120.2-1994 识别卡 记录技术 第2部分 磁条.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GB T 15120.2-1994 识别卡 记录技术 第2部分 磁条.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识别卡记录技术第部分磁条发布实施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识别卡记录技术第部分磁条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实施本标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识别卡记录技术第部分磁条引言本标准是描述下面第章定义的识别卡的参数和国际交换中使用识别卡的一系列标准之一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识别卡上磁条包括任何保护涂层的特性编码技术和编码字符集这种磁记录用于机器阅读引用标准识别卡物理特性识别卡记录技术第部分只读磁道的第磁道和第磁道的位置识别卡记录技术第部分读写磁道的第磁道的位置术语中给出的识别卡的术语和下列术语适用于本标准主标准保存在美国国家标准局存贮柜的主标准磁带计算机幅度基准注与磁带一

2、起提供的证书给出了主标准和基准磁带之间的关系校正系数基准卡作为二级标准的基准卡是一个由符合二级标准磁带计算机幅度基准的磁条构成的识别卡注首先用供货方提供的校正系数将二级基准卡校正到主标准然后计算窗口的位置见图这些卡可以从德国物理技术研究院定购磁通翻转垂直于磁条表面最大磁通分量的位置基准电流在给定的测试条件下读出电压幅度等于密度为磁通翻转每毫米的最大幅度的时见图基准卡上产生的最小记录电流幅度方波测试记录电流应使用基准电流的和处的两个测试记录电流方波平均信号幅度当以规定的记录密度用测试记录电流记录时在卡的全部记录区测出的读出电压峰峰值的平均值基准信号幅度校正到主标准的基准卡的最大平均信号幅度单个信

3、号幅度单一读出电压信号的峰峰值幅度测试密度可用于测试的密度为及注当用基准卡测试时可以使用的密度为及该相关因数是下的幅度下的幅度下的幅度下的幅度识别卡的物理特性识别卡应符合中给出的规范注意提请发卡方注意保持在磁条上的信息可能由于污染而失效这种污染是与污物以及与一些经常使用的化学物包括增塑剂相接触而产生的另外卡暴露在强磁场中也易于毁坏已记录的数据磁性材料的物理特性厚度用半径为至的探针在卡背面的读表面上沿轮廓探测时读表面的高度最小应为最大应为表面粗糙度如果使用或的截止波长和最大半径为的探针测量磁表面的平均表面不规则度在纵向和横向上都不应超过中线平均值表面轮廓以至半径的探针平行于卡的高度测量时最小磁条

4、宽度的平均轮廓见图和图表示为与连接最小磁条宽度的直线的垂直偏差每磁条宽度其值都不应超过见图测量期间应通过在测量区背面均匀地施加的力使卡的背面磁条面与该表面保持平行注在热贴压时由喷出物导致的轮廓中的尖峰不是磁条的一部分它不应超出预定磁条面见图建议不要将磁性材料放置在印刷处的顶部当出现边缘渗入时墨水覆盖了涂层封印该卡较易受损及变形为了确保均匀性有必要规定一种测定表面轮廓的方法目前测试方法正在评定中取得一致意见的规程将尽早补充到本标准中磁条与识别卡的粘合在正常使用情况下磁条不应与卡分离图仅用在型卡上第和第磁道的磁性材料的位置图用于型卡上第第和第磁道的磁性材料的位置注这些尺寸描述了离最近平行边的最大和

5、最小距离但不排除磁性材料区域覆盖比指出区更大的区域图表面轮廓图中式中垂直偏差最小磁条宽度为对第和第磁道而言或对第第和第磁道而言图预定磁条面新制造的识别卡的磁性材料性能特性总则本方法采用经过鉴定的基准卡其磁性材料依据主标准磁带这种测试并不保证内在矫顽磁力的任何最小或最大值这个参数的规格说明如果需要留给各个卡购买者规定一般来说较大的矫顽磁力对抹除提供了较大的抵抗力因此要增加成本第第和第磁道只读或读写应使用相同的设备并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所有的测量信号幅度在下用测试记录电流见条对具有任何保护涂层的磁性材料的适当位置进行记录时信号幅度应是基准信号幅幅度的至见图用的测试记录电流记录之后在这种密度获得的信号

6、幅度不应超过在同样密度下用的记录电流记录时获得的信号幅度在这两点间的磁性饱和曲线的斜率决不能是正值用同样的测试记录电流见条在下且其他所有参数相同的条件下记录时信号幅度不应小于在下获得的信号幅度的即下的幅度下的幅度注如果分辨率如下规定则读磁头子系统磁头放大器的分辨率应在至范围内下的幅度下的幅度抹除磁性材料应具有被直流写电流抹除的能力该写电流等于的其偏差为或小于基准信号幅度图时基准卡的磁饱和曲线和容差区注在上面描绘出的经校正过的基准曲线可以不满足条中给出的规范该曲线规定了主标准响应曲线在卡上的规定窗口参数以便产生一个在机器可读环境中有功效的卡测试和操作环境信号幅度测量的测试环境是相对湿度在其他相同

7、条件下测量时在温度为相对湿度为最大湿球温度为的操作环境范围内卡暴露后来自磁条上的信号幅度不应偏离在上述测试环境下其值的以上测试规范使用的读磁头应有一条或者更小的缝隙当进行上述测量时应在编码稳定后测量信号幅度如果所有测量都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即磁头缝隙之前通过相同次数完成则满足稳定标准编码技术编码技术通称为双频相位相干记录这种方法允许在每一磁道上对自定时数据进行串行记录见图数据由数据位和定时位一起构成在两个时钟之间产生的磁通翻转记为无磁通翻转记为数据是按字符的同步序列记录而不插入间隙记录应在磁化方向与磁道平面上的一条直线相平行的磁饱和状态下进行该方向由记录角确定图双频相位相干编码示例自定时时间间隙

8、编码规范总则记录角记录角应与平行于磁条的卡最近边垂直它可有下列偏差位密度为的只读磁道第磁道为位密度为的只读磁道第磁道为位密度为的读写磁道第磁道为当读信号幅度最大时记录角由测量磁头缝隙角度来确定见图图记录角位的构成在磁性区域内每个字符的位构成是最低有效位首先被编码而奇偶校验位最后被编码记录方向应面向磁条从磁条的最右侧开始编码定时位从输入第个数据位开始应用定时位记录而且从最后一个数据位到记录结束的间隔也应用定时位记录见注注应当认识到当从卡的背面看在距右边至右边或距右边至左边之间的可能不满足此处给出的规范可是只有会在这个区域被编码只读磁道的编码规范除第章的有关部分外下列规范也适用于只读磁道字母数字磁

9、道第磁道位密度当沿着与磁道的纵向中心线平行的直线测量时已记录信号的标称位密度应为位相邻磁通翻转之间的间距对而言应为即对而言应为即对一串被记录的而言其密度相当于标称编码字符集应使用下列字母数字代码该代码是位字符集并带有奇校验位如表所示表第磁道的编码字符集列行注这些字符位置仅适用于硬件控制不包含信息字符这些字符位置保留给当需要时的附加国家字符它们不被国际普遍使用这个字符位置保留给任选附加图形符号用对本应用而言这些字符应具有下列意义位置表示起始标记表示结束标记表示分隔符型卡的最多字符数数据字符控制字符和纵向冗余校验字符加在一起不应超过个字符其中包括起始和结束标记数字磁道第磁道位密度当沿着与磁道的纵向

10、中心线平行的直线测量时已记录信号的标称位密度应为位相邻磁通翻转之间的间距对而言应为即对而言应为即对一串被记录的而言其密度相当于标称编码字符集这种仅有数字的字符代码应是二十进制位代码并带有奇校验位如表所示表第磁道和第磁道的编码字符集位行字符注这些字符位置仅适用于硬件控制不包含信息字符数据内容起始标记起始字符分隔符结束标记结束字符型卡的最多字符数数据字符控制字符和纵向冗余校验字符加在一起不应超过个字符其中包括起始和结束标记读写磁道第磁道的编码规范除第章的有关部分外下列规范也适用于读写磁道第磁道位密度当沿着与磁道的纵向中心线平行的直线测量时已记录信号的标称位密度应为位相邻磁通翻转之间的间距对而言应为

11、即对而言应为即对一串被记录的而言其密度相当于标称编码字符集应使用条中的数字编码字符集型卡的最多字符数数据字符控制字符和纵向冗余校验字符加在一起不应超过个字符其中包括起始和结束标记差错检测如下所述的两种差错检测技术应被编码在两种技术中被记录的定时位用于同步而且不应当成数据字符奇偶校验每个编码字符都应使用奇偶校验位奇偶校验位的值定义为一个字符所记录的的总数包括奇偶校验位在内应为奇数纵向冗余校验每个数据消息都应有纵向冗余校验字符字符应被编码以便按起始标记数据和结束标记的顺序方向读卡时字符紧跟在结束标记后面字符的位构成应与数据字符的位构成相同字符应用下列步骤计算字符中每一位不包含奇偶校验位的值规定为它使数据消息所有字符的相应位位置上的编码为位的总数包括起始标记数据结束标记和字符为偶数字符的奇偶校验位不是对相应数据消息的各个奇偶校验位的那种奇偶校验位而仅仅是按条所描述的对被编码的字符用的奇偶校验位附加说明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电子工业部提出本标准由机械电子工业部电子标准化研究所归口本标准由机械电子工业部电子标准化研究所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科技司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邵坚黄家英王云生刘钟聂舒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原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部标准识别卡记录技术第二部分磁条废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国家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