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53.020.20 J 80 包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27996-2011 , 全地面起重机AIl terrain crane 2011-12-30发布f?!。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栩嚣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2-07-01实施发布G/T 27996-2011 自次前言.皿l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24 技术要求44. 1 工作条件44.2 整机44. 3 底盘4.4 结构4. 5 驾驶室与操纵室84. 6 机构及零、部件4. 7 液压系统104. 8 电气系统114. 9 环境保护要求-4.10 安全要求125 试验方法135. 1
2、 试验条件5. 2 目测检验145. 3 尺寸和质量参数测量145.4 行驶性能试验155. 5 作业速度试验165. 6 水平仪校正175. 7 支承压力测定175. 8 空载试验175. 9 额定载荷试验185.四动载荷试验185.11 静载荷试验185. 12 带载行驶试验195. 13 整机稳定性试验195. 14 由升试验205. 15 密封性能试验205. 16 液压油田体颗粒污染测量205.17 液压系统试验205.四安全装置试验215. 19 噪声测定225. 20 排放测定225. 21 结构试验nGB/T 27996-2011 5. 22 可靠性试验225. 23 工业性试
3、验225. 24 电磁兼容性能测试225. 25 其他试验226 检验规则n6.1 分类226. 2 出厂检验226. 3 确认检验236. 4 型式检验237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257. 1 标志257.2 包装257.3 运输267.4 贮存. . . . . . . . . . . . . . . . . 26 附录A(资料性附录)全地面起重机主要工作状态27附录B(资料性附录)全地面起重机的超起装置30附录c(资料性附录)起重机可能存在的危险n附录D(规范性附录)结构试验方法M附录E(规范性附录)作业可靠性试验方法40附录F(规范性附录)行驶可靠性试验方法57参考文献. . . .
4、 . . . . . . . . . . . . . . . . . . . . . . 60 H -GB/T 27996-2011 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 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起重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27)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史先信、陈相奇、徐周、单增海、丁宏刚、张正德、李丽、朱亚夫、刘东宏、杨武。mM GB/T 27996-2011 全地面起重机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全地面起重机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
5、、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全地面起重机(以下简称起重机)。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783 起重机械最大起重量系列GB 1495 汽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GB/T 3766 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B/T 3811 起重机设计规范GB 3847 车用压燃式发动机和压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烟度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GB 4094 汽车操纵件、指示器及信号装置的标志GB 5226.2 机械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32
6、部分:起重机械技术条件GB/T 5905起重机试验规击和程序GB/T 6974. 1起重机术语第1部分:通用术语GB/T 6974.2起重机术语第2部分:流动式起重机GB 7258-2004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T 7935 液压元件通用技术条件GB 8410 汽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GB/T 9286-1998 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GB/T 9487 柴油机自由加速排气烟度的测量方法GB 9656 汽车安全玻璃GB/T 10051 (所有部分)起重吊钩GBll118.1 矿物油型和合成娃型液压油GB 11567.1 汽车和挂车侧面防护要求GB 11567.2 汽车和挂车后下部防护要
7、求GB 12265.3 机械安全避免人体各部位挤压的最小间距GB/T 12539 汽车爬陡坡试验方法GD/T 12540 汽车最小转弯直径、最小转弯通道圆直径和外摆值测量方法GB/T 12543 汽车加速性能试验方法GB/T 12544 汽车最高车速试验方法GB/T 12547 汽车最低稳定车速试验方法GB 12602 起重机械超载保护装置GB/T 12673 汽车主要尺寸测量方法GB/T 27996-2011 GB/T 12674 汽车质量(重量)参数测定方法GB 12676 汽车制动系统结构、性能和试验方法GB 14023 车辆、船和由内燃机驱动的装置元线电骚扰特性限值和测量方法GB 15
8、052起重机安全标志和危险图形符号总则GB 15082 汽车用车速表GB/T 16856. 1-2008机械安全风险评价第1部分:原则GB 17675 汽车转向系基本要求GB 17691 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田、凹、V阶段)GB/T 18655 车辆、船和内燃机元线电骚扰特性用于保护车载接收机的限值和测量方法GB/T 19924 流动式起重机稳定性的确定GB 20062 流动式起重机作业服卢限值及测量方法GB/T 20082 液压传动掖体污染采用光学显微镜测定颗粒污染度的方法GB/T 20303. 2 起重机/司机室第2部分:流动式起重机GB
9、 20891 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I、H阶段)GB/T 21457 起电机和阳关设各试骑!j参数的测E秸度要求GB/T 2148 流动式起宣言机制定赳重挝国表GB/T 22415 扭重机对试验载荷的安求GB 23821 机械安全防止!二下肢触及危险版的安全距离GB/T 24817.2 起重机械控制装置布置形式和特性第2部分:流功式起重机GB/T 24818.2-2010赳fr:机通道及支全防护措施第2部分:流功式起重机GB/T 25195.2起重机图形符号第2部分:流动式起重机GB/T 26172 流动式起重机岳简和滑轮尺寸JB/T 5934 工和机械门锁技
10、术条件JB/T 5943 工程机械血战件边lU技术条件JB/T 8727液压软管总成JB/T 10559-20)6 起重机械无损检测钢焊缝超声检测QC/T 44 汽车风窗玻璃电动刮水器QC/T 46 汽车风窗玻璃电动刮水器型式与尺寸QC/T 246 汽车风窗玻璃电动说涤器技术条件QC/T 629 汽车遮阳板QC/T 634 汽车水暖式暖风装置QC/T 656 汽车空调制冷装置性能要求QC/T 727 汽车、摩托车用仪表ISO 11500 液压传动利用遮光原理自动计数测定颗粒污染等级(Hydraulicfluid power-De-t巳rminationof the particulate co
11、ntamination level of a liquid sample by automatic particle counting using the light-extinction principle) 3 术语和定义GB/T 6974. 1和GB/T6974.2中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2 GB/T 27996-2011 3.1 全地面起重机all terrain crane 装在有油气悬架、多轴转向、多轴驱动和蟹行等特点的特制轮式底盘上,能在公路上行驶,且在作业场地具有比汽车起重机更高的机动性的流动式起重机。3.2 3. 3 工况working conditions
12、由制造商规定的不同工作状态。注:按照定位情况可分为行驶工况与起重作业工况。按照臂架配置情况又可分为主臂工况和副臂工况。主臂工况还可再分为基本臂工况、中长臂工况和全伸臂工况,副臂工况也可再分为固定副臂工况和变幅副臂(塔臂)工况等(参见附录Al。超起装置superlift mechasm 带有超起臂杆和(或)超起平衡军及辅助机构,改善臂架受力状况及整机稳定性、提高起重性能的装置。3.4 注,:可分为附加1f杆类和i附加平衡重类等多种形式(参见附录剧。注2:使用超起装置时匀超起工况。油气悬架hydropneumatic suspension 车架与非轴之间,以液归;lt1 为怡递介屈以惰性气体J.J
13、弹性介质.1+1旦、组缸、苔能器、推力杆和配流系统等组成唁缓和并衰减由地面引赳的冲占和振动,同时传递)J手11) 恒的连接装置。3.5 多轴转向multiple axle steering 至少有2/3及以上的斗轴能够实现转ril.3.6 多轴驱动multiple axk driving 至少有半数以上的车轴能够参与驱功._ff带有分功p主X:j主锁止机构3. 7 蟹行crab 所有转向轴上的转向轮能够转向同一方向并在一定条件下行驶。3. 8 固定副臂fixed jib-在起重作业过程中,不改变与主臂夹角的副臂。3.9 变幅副臂luffing jib 在起重作业过程中,可改变与主臂夹角的副臂。
14、注:如塔式副臂。3. 10 固定平衡重fixed counterweight 起重作业状态和行驶状态平衡重均不需拆装的平衡重。3. 11 组合平衡重combined counterweight 起重作业前需要根据额定起重量表进行拆装组合的平衡重。3. 12 驾驶室driver s cabin 用于起重机行驶的司机室。3 GB/T 27996-20门3. 13 操纵室operators cabin 用于起重作业的司机室。注:有些型号的起重机操纵军也可操纵起重机行驶。4 技术要求4. 1 工作条件4. 1. 1 地面应坚实,作业过程中不得下陷,必要时应采取措施满足承载要求。行驶时地(路)面的承载能
15、力不得小于起重机的接地比压和轴荷。4. 1. 2 使用支腿作业时,所有轮胎应离地,整机保持水平状态,回转支承安装平面的倾斜度不大于1%。4. 1.3 不用支腿进行起重作业时,悬架应处于刚性支撑状态。地面倾斜度不应大于1%。4. 1. 4 起重机轮胎的工作压力应符合其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规定,其误差为:1:5%。4. 1. 5 环境握度为20 oc 十400C。当低于20 oC应在订货合同中说明。4. 1. 6 工作风速不超过14.1m/s。当风速超过15.5m/s时,应将副臂收回;当风速超过20.0m/s时,应将整个臂架收回至行驶状态。注:本标准中的风速均为3s时的平均瞬时风速。4. 1. 7 当
16、臂长超过50m且用户提供了工作风速时应按合同执行。4. 1. 8 海拔一般不超过2000m。4.2 整机4.2.1 起重机的设计计算应符合GB/T3811的有关规定。4.2.2 起重机应符合有关机动车和特种设备的法律法规要求。有特殊要求时,还应符合合同要求。4.2.3 应对起重机可能存在的所有重大危险按GB/T16856.1的方法进行风险评估,评估后应从设计上消除或减少危险。对设计上不能消除的危险,应有相应的防护装置。如仍不能消除危险的存在,则应设置安全警告标志。起重机可能存在的危险参见附录C。4.2.4 起重机的最大起重量应符合GB/T783的规定。4.2.5 行驶状态外廓尺寸的最大限值应符
17、合表1的规定。4.2.6 行驶状态下,各轴轴荷不应超过12t,总质量不应超过各轴轴荷之和。4.2.7 行驶状态下,驱动轴的轴荷不应小于起重机总质量的40%。转向轴的轴荷不应小于总质量的60%。表1行驶状态外廓尺寸限值轴数整车长度整车宽度整车高度口1日1mm 盯1盯12 13000 2 500 3、414 000 2800 5、618 000 4000 7、820000 3000 9、1022 500 4 GB/T 27996-20门4.2.8 不超过7轴起重机的接近角不应小于160,8轴起重机接近角不应小于130,9轴起重机接近角不应小于110,10轴起重机接近角不应小于100。起重机的离去角
18、不应小于120。4.2.9 悬架处于中位时最小离地间隙不应小于280mm。4.2.10 不超过7轴起重机最小转弯直径不应大于24000 mm,超过7轴起重机最小转弯直径应符合技术文件的规定。4.2. 11 爬坡能力不应小于35%。4.2.12 起动平稳、加速均匀。最大行驶速度不应小于70km/h,最低稳定行驶速度不应大于3km/ho 4.2.13 行驶状态的比功率不应小于5.0kW/t。4.2.14 额定载荷下最低稳定起升速度不应大于5m/min,其他工作速度应符合技术文件的规定。4.2.15 对于最大起重量不大于80t的起重机,在3m幅度时不使用超起装置则应具有吊起最大起重量的能力。对于最大
19、起重量大于80t的起重机,可用相应的额定起重力矩工况代替。4.2.16 起重机在空载和额定载荷各工况下,应动作平稳,无异响或抖动。工作速度达到技术文件的要求。制动可靠且在任何提升操作条件下重物均不应出现明显的反向动作。在动载和静载试验过程中或试验结束后,起重机的结构件不应产生裂纹、永久变形、油陈剥落。零部件不应产生对起重机的性能与安全有影响的损坏,连接处元出现松动或损坏。4.2.17 整机稳定性应符合GB/T19924的规定。4.2.18 起重机宜配备固定副臂,最大起重量大于300t的起重机宜有可选装的变幅副臂。4.2.19 带有固定平衡重的起重机应具备带载行驶能力。带有组合平衡重的起重机的带
20、载行驶能力应在产品使用说明书中明确规定。4.2.20 起重机作业可靠性应符合技术文件的规定。起重机最大起重量超过160t以上的,可用工业性试验代替作业可靠性试验。4.2.21 气、液管路及电器线路应安装牢固、排列整齐,行驶和起重作业过程中不得脱落、松动和相互磨擦。在可能有机械损伤的地方,应敷设于槽、管中,出口处应设置防止磨损的保护装置。4.2.22 各操纵件应操作方便、灵活、不互相干扰,挡位准确、可靠,并应有指示标牌或标志。标牌和标志应符合GB4094、GB15052和GB/T25195. 2的规定。4.2.23 起重机上的操作部位以及需要经常检查和保养的部位应设置符合GB/T24818. 2
21、规定的通道。如果可带移动通道系统(如移动平台或移动梯子),应在产品使用说明书中提供选择、安装及安全使用的说明。4.2.24 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可以触及到的零部件,应具有半径不小于1mm的圆角(或不小于1mmX 1 mm倒角)4.2.25 油漆应光洁、均匀、不应有漏漆、起皮、脱落和色泽不一致等缺陷,主要外露表面无流痕、气泡等缺陷。漆膜附着力应符合GB/T9286-1998中的一级质量要求。4.2.26 起重机应车体周正,外缘左右对称部位高度差不应大于40mm。4.2.27 起重机在发动机熄火、不低于起步气压情况下,应能被牵引行驶,并安全地转向。4.3 底盘4.3.1 油气悬架4.3. 1. 1 起
22、重机各轴与车架连接应采用油气悬架。4.3. 1. 2 油气悬架在起重机行驶时应为弹性状态,在起重作业和吊重行驶时应为刚性状态。4.3. 1. 3 油气悬架可改变车轴与车身之间的高度,调节行程不应小于土80mm,且应能在任意位置锁定。4.3.1.4 各油气悬架在高度方向应能独立调整,且具有手动和自动两种模式。在调节行程内起重机具有在纵、横坡上保持车架水平的能力。4.3. 1. 5 油气悬架应具有良好的减振效果。行驶状态下,固有频率应为1.1 Hz2. 0 Hz。不得产生G/T 27996-2011 共振。4. 3. 1. 6 油气悬架与车轴之间的各种拉杆和导杆不应产生塑性变形,各接头和衬套不应松
23、旷或移位。4.3.1.7 蓄能器容积、预充气压力应匹配合理,预充气体应为氮气或其他惰性气体。4.3.2 传动系4.3.2.1 传动系应设有分动装置,并在挡位位置标牌或产品使用说明书上说明操作步骤。4.3.2.2 离合器应接合平稳,分离彻底,工作时不得有异响、抖动或不正常打滑现象。离合器彻底分离时,踏板力不应大于300N,手握力不应大于200N。踏板自由行程为20mm30 mm。4.3.2.3 挂挡时,变速器齿轮啃合灵便,互锁装置有效。运行中不得有异响和自行跳挡现象。4.3.2.4 传动轴在运转时不得发生震抖和异响中间轴承和万向节不得有裂纹和松旷现象。4.3.3 转向系4.3.3. 1 起重机的
24、车轮定位值应在技术文件中标明。4.3.3.2 起重机至少也具备前轴单独和前后轴联合转向的能力。转向系应符合(tB17675的规定。4.3.3.3 起重机应设置转向限位装置。方向盘最大自由转动量不应大于300。4.3.3.4 起重机在平均、硬实、干燥和清洁的道路上行驶不应跑偏,方向盘不庇有摆振或其他异常现象。4.3.3.5 起重机应采用转向助jJ装置。行驶MJt转向助)J功能不悍1!j:f见R.j1 lJ:才元的现象,当转向助力装置失效时,仍应具有用方向盘控制起草机的能力E4.3.3.6 转向节及臂、转向横、ft;.忏及球销不得有裂纹和损伤,并tl球的不应松旷。横、直拉杆不得拼焊修补。4.3.3
25、.7 对F不跑过7轴的起吾机.以10km h nJ速度l: s之内附螺旋纠从直线行股过渡到直径为24 m(7轴以上按照技术文件)的阳l扣H1驶,施加F厅向盘外缘的最大i刀向力不咆大于2450J;助力转向失效时,施加于方向盘外缘的最大切r1J)J不应大于588N。4.3.4 制动系4.3.4.1 起重机应设置行车制动、应急制动和驻车制动的装置。4.3.4.2 行车制动应分配合理的作用在所有车轮上,在规定的初速度下的制动距离和制动稳定性要求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制动距离和制动稳定性要求a轴数制动初速度整机制4占比肖底盘制动距离b试验通道宽度ckm/h 日11 口12 3.0 3、430 三二10.
26、0=二9.03.3 510 3.5 a在平坦(坡度不大于1%)、干燥和清洁的硬路面(轮胎与路面之间的附着系数0.7)上进行试验。b对底盘检验的制动距离有质疑时,以整机检验的制动距离为准。c试验通道宽度的边缘线为制动过程中起重机的任何部位(不计入车宽的部位除外)不允许超出的界限。4.3.4.3 行车制动应采用双回路或多回路,当部分管路失效后,剩余制动效能仍应能保持原规定值的 GB/T 27996-2011 30%以上。4.3.4.4 应急制动应保证在行车制动只有一处管路失效的情况下,在规定距离内将起重机停住。应急制动应是可控的,可以与行车制动或驻车制动装置结合。4.3.4.5 驻车制动应能使起重
27、机即使在没有驾驶员的情况下,也能停在至少18%坡道上。驻车制动应通过纯机械装置把工作部件锁止,其操纵装置应有足够的储备行程。驻车制动的控制装置与行车制动的控制装置应相互独立。4.3.4.6 行车制动在产生最大制动效能时的踏板力不大于700N;驻车制动时,施加于操纵装置的力:于操纵不应大于600N;脚操纵不应大于700N。4.3.4.7 制动系统的各零部件、制动管路的材质、性能结构、安装位置要求应符合GB7258-2004中7. 1. 67. 1. 8的规定。4.3.4.8 制动器应有磨损补偿装置。制动器磨损后,制动间隙应属于通过于动或自动调节装置补偿。制动控制装置及其部件以及制动器总成应具备一
28、远的储备行穗,当制动器发热或制动衬片的磨损达到一定程度时,在不必立即调整的情况下,仍应保持有效的制动。/ 4.3.4.9 起重机在运行过程中不得有自行制动现象。4.3.4.10 当制动系统的气压低于起步气压时,报警装置应能连续向驾驶员发出容易昕到或看到的报警信号。4.3.4. 11 安马克具有防抱1M功系统(人BSl(I且电机.r屿抱;I;IJ功装置夫过时,报警装置应能连续向驾驶员发出容易听到或吾到的报警1,j-) (l 4.3.5 轮胎与车铀4.3.5.1 起重机的轮胎所钓台GB7258-2()() I中9.1的规定。4.3.5.2 轮胎负荷不应大fJ主制定负荷,轮胎气压应符介该轮胎承受村J
29、);负荷时规屯。4.3.5.3 轮胎螺母和半轴螺母成元赞齐全,并应按规定力矩紧因。4.3.5.4 驱动轴轴壳、轴管不得有变形和裂纹,驱动轴应工作正常且不得有异响。4.3.6 发动机4.3.6.1 发动机、应动力性能良好,运转平稳,怠速稳定,停机装置应灵活有效后单一发动机的起重机操纵室应具有发动机的启运队熄火和油门控制装置。4.3.6.2 油门踏板应灵活j踏到底时应能保证最大供油量。踏下再迅速脱开时,发动机应能平顺恢复 , 到稳定怠速,不得有熄火停机现象Q4.3.6.3 发动机应有良好的起动性能。环境、温度-OOC以上时,应能正常启动;环境温度在一20OC 100C时,在采取预热措施后应能顺利起
30、动。4.3.6.4 发动机运转及停车时,水箱、水泵、缸体、缸盖、暖风装置及所有连接部位均不应有渗漏水现象。4.3.6.5 最大起重量大于1000 t的起重机可采用非道路发动机作为行驶用发动机。4.4 结构4.4. 1 起重机结构件材料和结构型式应满足使用过程中的强度、刚性、稳定性、防腐和有关安全性方面的要求。选用新材料应进行工艺验证。4.4.2 结构件的焊缝质量应满足机械性能设计计算的要求。焊接技术要求应符合JB/T5943的规定。臂架、转台、车架、支腿等主要受力结构件的焊接质量外观不应低于关键焊缝的要求,内部缺陷应符合JB/T 10559-2006中I级焊缝的验收准则要求。4.4.3 在额定
31、起升载荷的作用下,只考虑臂架的变形时,箱型伸缩式臂架顶端的静态刚性推荐按式(1)GB/T 27996-2011 和式(2)计算:fl三三走r(L,/100)2ZL运走,(L/100)2 ) -fl晶。L/,飞,、.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式中:fL一臂架端部在变幅平面内垂直于臂架轴线方向的静位移,单位为厘米(cm); ZL一一在臂架端部施加数值为5%额定载荷的水平侧(切)向力时,臂架端部在回转平面内的水平静位移,单位为厘米(cm); L,一一全伸臂长度,单位为厘米(cm); 走变幅平面内的刚度系数。当Cl
32、OO 5000 4.4.5 应在平衡重上明显部位标注平衡重的质量。平衡重质量上偏差不应大于1%.下偏差不应大于0.5%。4.4.6 起重机的其他主要结构件的质量相对公称值的误差不大于3%。4.4.7 转台应有行驶位置锁定装置,防止行驶时转动。4.5 驾驶室与操纵室4.5.1 驾驶室应为金属全封闭式,操纵室应为金属或非金属全封闭式。密封、保温、通风和防雨性能良好,地板应防滑,座椅应舒适可调。室内设置的制冷、暖风装置,其冷、暖管道应布置合理,出口气流不得正对人体。制冷、暖风装置应符合QC/T656和QC/T634的规定。4.5.2 驾驶室与操纵室顶部应能在直径为125mm圆形面积上承受1000N的
33、均布载荷不产生永久变形。当重量为7kg的钢球从2m高落下时,操纵室顶部的塑性变形量不应超过50mm。4.5.3 驾驶室与操纵室门窗应使用符合GB9656规定的安全玻璃。操纵室应有第二出口(可用应急窗代替),第二出口应易于从室内迅速打开,应急窗采用易于击碎的安全玻璃并在窗内邻近处提供一个击碎工具。4. 5. 4 驾驶室与操纵室门窗应启闭轻便,锁止可靠,不得有自动开启和卡死现象,行车时门窗无异响。操纵室门锁应符合JB/T5934的规定,门在全开位置应有锁定装置。4.5.5 驾驶室应保证行驶时的前方和侧方视野,操纵室应能够观察到整个作业和运动区域。驾驶室与操纵室前窗应配置刮水器、洗涤器和遮阳装置。刮
34、水器的型式、尺寸及技术要求应符合QC/T46和QC/T 44的规定。洗涤器应符合QC/T246的规定。遮阳板应符合QC/T629的规定。4.5.6 驾驶室与操纵室室内、外不应有任何使人致伤的尖锐凸起物,所用地板和内饰材料应采用阻燃GB/T 27996一2011材料,其阻燃性应符合GB8410的要求。4.5.7 起重作业时操纵室应位于起重机的左侧。最大起重量大于100t的起重机宜采用可俯仰式操纵室。4.5.8 操纵室及座椅的结构和尺寸应符合GB/T20303. 2的规定。4.5.9 操纵室内控制装置布置形式和特性应符合GB/T24817.2的规定。4.5.10 双向控制器于柄间距不小于65mm,
35、操作力不应大于60N,行程(从中间位置分别向前后)不应大于160mm。十字轴多向控制器于柄操作力为5N10 N。脚踏板操作力不应大于150N,行程不应大于250mm。4.6 机构及零、部件4.6.1 起升机构4. 6. 1. 1 起重作业时,载荷起升或下降动作应平稳,载荷在任何位置均能可靠停稳。起重机不得带载自由下降,应通过动力控制载荷的下降速度。4.6. 1. 2 载荷在空中停稳后,再次启动提升载荷时,在任何提升操作条件下,载荷均不应出现明显的反向动作。4.6. 1. 3 起升机构应配置卷筒旋转指示器或监视装置,并将其设置在操作者易于观察的位置。4.6. 1. 4 每个起升机构应设置常闭式制
36、动器,制动器应装在与传动机构刚性联结的负载轴上并能承受不小于1.5倍的最大工作扭矩。在紧急状态下减速不应导致结构、钢丝绳、卷筒及其他机构的损害。4.6.2 变幅机构4.6.2.1 变幅机构应能可靠地支撑起重臂,并能在操作者控制下使起重臂平稳地起降到规定的幅度。4.6.2.2 采用液压变幅机构时,变幅油缸伸缩比(全伸与全缩的长度比)宜在1.70 1. 81之间。4.6.2.3 采用钢丝绳变幅机构时,应有防臂架后倾的检测与限位装置,并应有卷筒机械锁止装置。每个变幅机构应设置常闭式制动器,制动器应装在与传动机构刚性联结的负载轴上并能承受不小于1.33 倍的最大工作扭矩。在紧急状态下减速不应导致结构、
37、钢丝绳、卷筒及其他机构的损害。4.6.3 回转机构4.6.3. 1 回转机构应工作平稳,并应具有两个方向的可控滑转性能。4.6.3.2 回转机构应设置制动器,且能承受不小于1.25倍的极限扭矩,并在所有允许的回转位置都能平稳地停止。4.6.3.3 回转机构小齿轮与回转支承的齿侧间隙应可调整。4.6.4 伸缩机构4.6.4.1 伸缩机构应能可靠地支撑各伸出臂段,并能在操作者控制下使起重臂各外伸臂段平稳地伸缩到规定的臂长。4.6.4.2 单缸插销伸缩机构每节臂的臂长选择不应少于2个臂位。4.6.4.3 单缸插销伸缩机构应能根据伸缩缸的载荷状态控制油缸的工作压力,缸销、臂销油缸应有机械互锁装置。4.
38、6.5 超起装置4.6.5.1 最大起重量大于300t的起重机宜有可供选装的超起装置。4.6.5.2 在操作者位置应设有提示或其他措施,让操作者方便了解使用超起装置的注意事项。9 GB/T 27996一20114.6.5.3 超起装置的卷扬机构,钢丝绳安全系数不应小于4.0,卷筒应能可靠锁止。4. 6. 5. 4 超起装置的拉板安全系数不应小于2.50 4.6.6 自拆卸平衡重机构4.6.6.1 带有组合平衡重的起重机宜配备不借助其他起重设备即可自行装拆的自拆卸平衡重机构。4.6.6.2 组合平衡重应定位可靠。4.6.6.3 自拆卸平衡重机构液压油缸的同步误差不应大于伸缩长度的2%。并应有保持
39、不下沉的装置。4.6.7 吊钩和钢丝绳4.6.7.1 吊钩的选用应符合GBJT10051的规定。4.6.7.2 吊钩应设置防脱装置,吊钩总成应设置挡绳装置。4.6.7.3 钢丝绳应有标识,注明型号和长度等信息。可用标牌固定在绳端或附近(如卷扬机或绳套上)。4.6.7.4 钢丝绳端部固定应符合下列要求:运动钢丝绳的端部的团结强度不小于钢丝绳最小断裂载荷的80%; 固定钢丝绳的端部的时结?且也不小于钢丝绳最小断裂战荷的c)()%; 十一固定在卷伺上的钢丝绳端都J11JE承受2.:;倍钢丝绳最大E作静拉力HJ不发生永久变形(包括保留在起盖卷筒上的钢丝绳的摩擦力,钢佳绳与卷筒之间的摩擦系数取o.1)
40、0 4.6.7.5 钢笔绳端部应连接可靠。对于使用中需常拆郁的部位,公称抗拉强度不大于1870 N/mm2 的钢丝绳可以用模形绳套等连接方式,大于18O N/mm二H.j宜采用金属套浇注、压制呼连按方式,不能靠钢丝绳变形来进行端部的国屯u4.6.7.6 最大起重量大于300t的起重机宜有豆子绳装置以方便操作。4.6.8 卷筒和滑轮4.6.8. 1 卷筒和I滑轮的卷统直径应符合GlljT26472的规定。4.6.8.2 采用简体内无贯通的支承轴的结构时,简体应能承受1.5倍的最大工作载荷。4.6.8.3 起升和变幅卷筒应具有足够的容绳量,端部应有防止钢丝绳从卷筒端部滑落的凸缘,凸缘超过最外层钢丝
41、绳的高度不应小于钢丝绳直径的1.5倍。4.6.8.4 卷筒应采用变形绳槽或其他方法以防止乱绳。应设置钢丝绳不跳出卷筒、甚至在钢丝绳松弛状态时也不能跳出卷筒的装置。4.6.8.5 如果钢丝绳间歇地承受载荷,滑轮上应配备钢丝绳脱槽的保护装置。该装置表面与滑轮最外缘间的间隙不应超出钢丝绳直径的1/3且最大不超过10mm。4.6.8.6 外露滑轮组的安装方式应使操作时夹于的危险性降至最小,在有这种危险性的区域附近应做出明显的标记。对可能滑落到地面的滑轮组,其滑轮罩壳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4. 7 液压系统4.7.1 液压系统液压系统的设计、制造、安装和配管应符合GB/T3766的规定。4.7.2 液压
42、元件应能保证在最大工作压力(包括超载试验时的压力)和最大运行速度时,正常工作而不失效。液压元件应符合GB/T7935的规定。4.7.3 起重机上车主要液压系统宜采用电液比例先导控制技术。4.7.4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应足以承受工作中各种载荷的变化。液压系统宜有极限负荷调节功能,变量马达的工作起始点应处于大排量处,由小排量切换到大排量,能够进行自动切换。10 GB/T 27996-20门4.7.5 液压回路平稳性试验时,应动作平稳、元抖动现象。每个液压回路应配有一个显示压力的装置或检测接口,压力表的精度不低于1.6/1. 5级。4.7.6 液压泵为额定转速(流量)时,液压系统压力应符合设计要求。液
43、压泵稳定运行在设计转速(流量)下,各液压回路实际工作压力值不得大于液压泵的额定工作压力。安全溢流阔的调定压力不得大于系统额定工作压力的110%。4.7.7 起重机应选用抗磨性、带温性好的液压油,并在产品使用说明书中有明确规定。液压油的质量指标应符合GB11118.1的规定。液压油固体颗粒污染等级为:加入液压油箱时不超过21/17/13C或/17/13),出厂时不超过21/19/15C或/19/1日,使用过程中不超过22/20/16C或/20/16)。4. 7. 8 液压系统工作时,液压油箱内的最高油温不得超过800C。温升试验结束时油箱内液压油的相对温升不应大于45oC。4.7.9 起重机在正常工作时(包括性能试验过程九液压系绩不应有渗漏油现象。密封性能试验时变幅油缸和垂直支腿油缸的同编量不l哇大于2mm,重物下沉量不大于15mm。起重机固定结合面不应渗油,相对运动部位不应滴油。./fo摸无油膜或目测元油渍为不渗油;渗出的油渍面积不超过100cm2或无油滴出现为不滴油4.7.10 液压钢管及接头的安全系数不应小于2.5。4. 7. 11 液压软管应符合JBTSr?的商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