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稳步提升:八下科学单元检测精编第三章空气与生命综合测试 单选题 许多姜农从五、六米深的姜窖中取贮藏很久的姜之前,往往先通风一段时间后,再慢慢放入燃烧的蜡烛,假若蜡烛熄灭,则继续通风。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放入姜后姜窖内的温度比不放姜时低 B.姜农若贸然进入窖内,可能会窒息昏迷甚至死亡 C.放入姜一段时间后氧气不足,能减少姜有机物质的消耗 D.蜡烛熄灭的原因是由于姜呼吸作用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 答案: A 实验室制氨气( NH3)是利用氢氧化钙固体粉末和氯化铵固体加热制取的。已知氨气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则实验制取 NH3应选择的装置是( ) A. B. C. D. 答案: A 对下列实验
2、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 ) 实 验 装 置 解释 B.B项 C.CD.D项 项 答案: A 隆冬时节,瓜农为提高黄瓜产量,在大棚内放置了三个煤球炉甲的做法是在天气晴朗的白天,三个煤球炉同时烧着,晚上烧两个;而乙的做法是在天气晴朗的白天烧两个,晚上烧三个你认为这两个人的做法及理由合理的是() A.乙,因为晚上烧三个能提高大棚的温度,有利于黄瓜的光合作用 B.乙,因为白天烧两个能提高大棚的温度,有利于黄瓜的呼吸作用 C.甲,因为白天煤球炉能释放二氧化碳和提高大棚温度,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D.甲,因为晚上煤球炉能释放二氧化碳和提高大棚温度,有利于植物的呼吸作用 答案:
3、C 如右图,某同学用燃烧红 磷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后发现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小于 1/5,对此,你认为下列做法或想法不可取的是( ) A. 检查实验装置是否漏气 B.可能红磷的量不足,没有除尽氧气 C.没有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进入瓶内的水减少 D.将红磷改成足量的木炭,重新实验 答案: D 如图的曲线表示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吸收二氧化碳的情况(不考虑温度因素),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I点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量等于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量 21 B.J点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量多于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量 C.IJ段表示随着光照强度增加,光合作用增强 D.HI段表示植
4、物只进行呼吸作用,没有进行光合作用 答案: D 冰箱制冷剂氟氯甲烷在高空中受紫外线辐射产生 Cl原子,并进行下列反应:Cl+O3ClO+O 2, ClO+OCl+O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氟氯甲烷是总反应的催化剂 B.反应后将 O3转变成 O2 C.Cl原子是总反应的催化剂 D.Cl原子反复起分解 O3的作用 答案: A 下图中的四支蜡烛都将熄灭,其中与另外三支熄灭的原因不同的那支是( ) A. B. C. D. 答案: B 比较、推理是科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反应事实推导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 ) A.A项 B.B项 C.C项 D.D项 答案:
5、D 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则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B.甲、乙两物质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13: 16 C.物质丁的化学式是 H2O D.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答案: B 电影赤壁中有这样的一个场面 :吴蜀联军在船上装满枯枝浇足油,借着东南风向曹军驶去,接近曹军时点燃船上枯枝弃船而走。火借风势,火船宛如火龙一样冲向连在一起的 曹军木船。一眨眼,曹军水寨已经烧成一片火海。下列关于火海形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东南风降低了木船的着火点 B.枯枝和油为燃烧提供了充足的可燃物 C.东南风为木船燃烧提供了充足的氧气 D.相连的曹军木船没有及时隔离 答案:
6、 B 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冒出浓烈的黑烟,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粉末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溅,放出热量,生成红色粉末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没有气味的气体 答案: D 下列选项不能证明植物也要进行呼吸作用的是() A.比较观察暖水瓶中萌发的种子比煮熟的种子温度要高 B.观察萌发的种子瓶中是否放出能让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观察萌发的种子瓶中是否能让快要熄灭的木条复燃 D.观察萌发的种子瓶中是否能让燃烧的蜡烛熄灭 答案:
7、C 下图能表示光合作用原理的是( ) A. B. C. D. 答案: B 据说化学家已创造出了对 CO2具有较强吸收能力的粉状物质 “ 干水 ”,它每个颗粒中含水 95,外层是 SiO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干水是一种混合物 B.干水吸收 CO2的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 C.干水和干冰都是氧化物 D.干水中的水分子和普通的水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答案: A 如图为蔬菜大棚内一天 24小时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曲线,一天当中,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时间是() A.0点 B.6点 C.1.2点 D.18点 答案: D 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的总面积,叶面积指数越大,叶片交错重叠程度越大。如图
8、表示叶面积指数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两个生理过程的关系。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A点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B.两条曲线围成的部分代表有机物的积累量 C.叶面积指数大约为 5时,对农作物增产最有利 D.叶面积指数超过 7时,农作物将减产 答案: D 如图是科学家根据相关研究绘制的 60万年以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变化和全球温度变化的图线,据图分析可得( ) A.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变化引起全球温度的变化 B.全球温度的变化引起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变化 C.全球温度的变化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变化有一定的关系 D.全球温度的变化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变化没有关系 答案: C 下图表示通过测量一段树
9、枝 (例如柳树 ) 的吸水情况来研究蒸腾作用的实验装置。装置是连通的、内装有清水,并用白炽灯照射。下列预测中,不可能成立的是( ) A.该装置可以定性地研究影响柳树枝条蒸腾作用速率的因素 B.在无风且潮湿的空气中,小气泡将缓慢地向左移动 C.在高温及干燥的空气中,小气泡将快速地向左移动 D.单位时间内消耗水的量,就是该柳树枝条蒸腾的水量 答案: D 下列说法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 A.a克水受热形成 a克水蒸气 B.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物的质量比铁大 C.10克食盐溶于 70克水得到 80克食盐水 D.湿衣服晾干后,质量变小 答案: B 填空题 如图,左图是人在平静呼吸时肺内气压变化
10、的示意图,右图是平静呼吸时胸廓变化示意图。在左图的 d点处,此时肺内气压比外界大气压 _(选填“高 ”、 “低 ”或 “相等 ”)。当胸廓变化处于右图的 B状态时,肺内气压的变化反映于左图中的哪一段 _ (用左图中的字母表示 )。 答案:低 |bc 综合题 氮氧化物 (如 NO2、 NO等 )进入大气后,不仅会形成硝酸型酸雨,还可能形成光化学烟雾。因此必须对含有氮氧化物的废气进行处理。 ( 1)用氢氧化钠溶液可吸收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O2+NO+2NaOH=2NaNO2+H2O,产物 NaNO2中 N 元素的化合价为 _;已知 “HNO2”读作 “亚硝酸 ”,则 NaNO2
11、的名称为 _。 ( 2)汽车尾气中含有 NO和 CO,消除这两种物质对大气污染的方法是安装催化转化器,使它们发生反应生成 N2和 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 ( 3) 氨气 (NH3)也可用来处理氮氧化物。例如,氨气与二氧化氮反应:8NH3+6NO2=7N2+12H2O。若某工厂排出废气中 NO2含量为 0.5 (体积分数 ),则处理 1.0103米 3这种废气,需要多少千克氨气 (假设此时 NO2气体的密度为 2.0克 /升,计算结果保留 2位小数 )? 答案:( 1) +3价 |亚硝酸钠 ( 2) 2NO+2CO=N2+2CO2 ( 3) 4.93千克 解: M V=2.0克 /分
12、米 31106分米 30.5 1104克 l0 千克 设氨气的质量为 X 8NH3+6NO2 7N2+12H2O 136 276 X 10千克 136/276 x/10千克 X 4.93千克 答:氨气的质量为 4.93千克。 下图所示的实验,可以用来证明植物的呼吸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气体。其中 A装置中的 NaOH溶液能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请回答下列问题。 ( 1) B瓶中石灰水的作用是 _; ( 2) C处用不透光的玻璃罩罩住植物的目的是 _; ( 3) D处石灰水的作用是 _; ( 4)若 B处石灰水不变浑浊,此现象说明 _; ( 5)若 B处石灰水不变浑浊,而 D处的石灰水变浑浊。由此你
13、能得出什么结论? _。 答案:( 1)检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是否已被除尽 ( 2)使植物在无关照的条件下发生呼吸作用 ( 3)证明植物呼吸过程产生二氧化碳 ( 4)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已被除尽 ( 5)植物在无关照条件下呼吸生成的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边浑浊 如图是探究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实验示意图,装置中的碳酸氢钠溶液可维持瓶内的二氧化碳浓度。该装置放在 20 环境中。实验开始时,针筒的读数是 0.2mL, 毛细管内的水滴在位置 X。 30分钟后,针筒的容量需要调至0.6mL的读数,才能使水滴仍维持在 X的位置。据此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 1)以释放出的氧气量来代表光合作用速率,该植物的光合作用速
14、率是_mL h。 ( 2)用这一方法测量光合作用速率,比实际的光合速率要低,原因是 _。 ( 3)如果在原实验中只增加光照强度,则针筒的容量仍维持在 0.6mL读数处。在另一相同实验装置中,若只将温度提升至 30 ,针筒容量需要调至 0.8mL读数,才能使水滴维持在 X的位置上。比较两个实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_。 答案:( 1) 0.8 ( 2)植物同时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 ( 3)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在一定范围内,提高温度可提高光合作用速度 实验创新是中学生最为重要的科学素养。下图是某学校师生对 “MnO2催化H2O2分解实验装置的创新设计 ”,实验过程如下: 将一支球形干燥管水平放置,用
15、滴管吸取 3ml(密度为 lg/ml)质量分数为 5%的 H2O2加入干燥管的球泡内,再用药匙取 0.2gMnO2粉末,加在干燥的进气管的管壁上。 点燃橡胶塞上固定的棒香后,塞紧干燥管并将其竖立,观察现象。 请分析回答: ( 1)可观察带到火星的棒香立即 _ ( 2)写出上述实验中 H2O2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 ( 3)假定上述实验中的 H2O2完全反应,可产生氧气的质量为 _g(精确到0.01) ( 4)下列各项是同学们对该创新实验的评价,你认为评价不合理的是 (填序号) BC A.实验中所用的仪器、材料及药品均易得到 B.实验使用的药品用量太大 C.反应速度太慢,耽误时间 D.实验现象
16、明显,整个装置好似点燃的灯塔,趣味性强 答案:( 1)复燃 ( 2) 见 ( 3) 0.07 ( 4) BC 小明用如图装置进行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的 CO2是否比吸入的空气中的 CO2含量多 ”的探究实验。实验操作及观察到的现象如图所示: ( 1)根据实验现象,小明得出的结论是 _。 ( 2)写出该实验中澄清石灰水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 式: _。 ( 3)小明想进一步了解人体呼出和吸入的气体中的 CO2含量变化的原因,通过查阅资料,知道这是由于在人体内的肺泡与血液、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发生了_交换。 答案:( 1)人体呼出的气体中的 CO2 比吸入的空气中的 CO2 含量多 ( 2) 见 ( 3
17、)气体 我们可以 利用如图一所示装置来比较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已知其他条件 适宜,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1)当甲处气体的 CO2浓度低于乙处时,植物光合作用强度 _呼吸作用(选填 “大于 ”、 “小于 ”或 “等于 ”)。 ( 2)黑暗时,甲处测到的 CO2主要来自 _、 _等。 ( 3)装置内,光由暗逐步调亮,测得甲处 CO2量下降;光照强度与甲处 CO2量的关系如图二,说明在 ab段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_。 ( 4) 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通过如图三实验证实植物能更新污 浊的空气,可有人于黑暗环境中重复他的实验却得出相反的结论:植物和动物 “都会
18、使空气变污浊 ”。据他们的实验和学过的知识,你得出的结论是 _。 答案:( 1)大于 ( 2)植物的呼吸作用 |土壤中微生物的呼吸作用 ( 3)增强 ( 4)植物只有在关照条件下才能进行光合作用,植物光合作用的同时也进行呼吸作用 如图所示,把一个盆栽番茄植株放在钟罩内,再把含放射性碳的 CO2依图示输入罩内, 1h后把进气阀关闭。然后把番茄植株移出,洗去土壤,用仪器记下根系的放射剂量。再把这些根烘干,切成小块,放到养着不带放射性物质的饥饿金鱼缸内, 4天后,把金鱼从缸中取出,切下一片组织,用仪器测出鱼组织内放射性物质超过正常水平。请回答: ( 1)该实验主要研究生态系统的 。 A.氧循环 B.
19、碳循环 C.氮循环 D.水循环 ( 2)这项实验的研究中,如果把植株放在完全黑暗的地方,结果是 。 A.植物的呼吸作用停止 B.植株中物质的运输不会发生 C.放射性物质将杀死植株 D.根中不会出现带放射性的物质 ( 3)设 置该实验的对照实验,正确措施是把 _。 ( 4)某些农药在生态系统中的流通与该实验结果相似,由此请你对新农药研发或农业治虫提出一点建议: _。 答案:( 1) B ( 2) D ( 3)把含放射性 CO2换成空气中的 CO2 ( 4)研制的农药要高效低毒、地残留量 几种常见物质的性质如下: 纯净的氮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在放电条件下, N2跟 O2能直接化合生成无色的 N
20、O气体; NO 气体不溶于水,在常温下易跟空气中的 O2化合,生成红棕色 NO2气体; NO2气体有毒,易溶于水,溶于水后生成 HNO3和 NO; 生成的 HNO3随雨水淋洒在大地上,同土壤中的矿物相作用,形成可溶性硝酸盐。试填写下列空白: ( 1)氮气的物理性质是 _; ( 2)实验室制取 NO气体宜用 _法收集; ( 3) 写出 NO2跟水作用的化学方程式 _。 答案:( 1)无色、无味、气体 ( 2)排水法 ( 3) 3NO2+H2O=2HNO3+NO| 科学兴趣小组对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进行实验探究。该小组取用4g 样品,测定该石灰石的纯度,用未知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 40g 分
21、 4 次加入。每次充分反应后,经过滤、干燥等操作后称量固体的质量。(假设过滤、干燥等操作过程,固体物质的质量不受损耗;石灰石中的杂质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实验结果见下表: 稀盐酸的用量 第一次加入 10g 第二次加入 10g 第三次加入 10g 第四次加入 10g 剩余固体的质量 3.0g 2.0g 1.0g 0.4g 请计算: ( 1)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 2)所用的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 3) 4g石灰石样品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多少克? 答案:( 1)石灰石样品 CaCO3为:( 4g-0.4g) /10g=90 ( 2)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90%;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7.3%; ( 3)消耗4g石灰石样品生成二氧化碳 1.6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