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学年福建省龙岩市初中初一上学期第三次阶段考试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火山爆发 B开水沸腾 C雨后春笋 D潮起潮落 答案: C 试题分析:凡是具有生命的物体叫生物,没有生命的物体叫非生物。生物具有以下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物质;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生物都由细胞构成的。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的特征。 深圳红树林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 A鸟 B红树林 C水 D鱼 答案: B 试题分析:生态系统是指一定的区域内生物与环境之间形成的
2、统一整体,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因素组成,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给植物和动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消费者主要是指动物和人,直接或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分解者主要是指细菌和真菌,分解动植物的遗体或是遗迹。鸟和鱼是消费者,水是非生物因素,红树林是植物,属于生产者。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我国东北、内蒙古、新疆的部分地区处于同一纬度带,但东北是森林生态、内蒙古是草原生态、新疆多荒漠生态,其主要原因是( ) A光照的不同 B气温的不同 C土壤条件的不同 D降水量的不同 答案: D 试题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的因素是生态因素,包括
3、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土壤、温度和水分是非生物因素。在一定地区,一年中的降水总量是决定陆生植物分布的重要生态因素。如干旱地 漠地区,只有少数耐干旱的动植物能够生存;在雨量流沛的地区,森林旺盛,动植物种类丰富。我国东北、内蒙古、新疆的 部分地区处于同一纬度带,但东北是森林生态、内蒙古是草原生态、新疆多荒漠生态,其主要原因是降水量的不同所致。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降水量的不同决定了动植物的分布。 小麦生长的后期 (灌浆期和成熟期 ),其光合作用的产物主要用于籽粒的生长和发育,该期间小麦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 A光合作用 B蒸腾作用 C果实的生长发育 D秸秆的生长发育 答案: B
4、试题分析: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外界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主要的部位是叶片,可以降低温度,提高湿度,减轻干旱,调节气候,改善环境质量。据统计,植物体从根吸收的水分 99%都是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环境,只有很少的部分用于植物体的生命活动。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蒸腾作用的概念和意义。 如下图所示,下列哪组装置能够快速、安全地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 ) 答案: B 试题分析:叶绿素能够溶解于酒精,但是不能直接将叶片放在酒精中进行加热,酒精易挥发和燃烧,脱去叶片的叶绿素时将叶片放在酒精中,再将装叶片的小烧杯放在装清水的烧杯中,通过隔水加热的方法从而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图中 A是直接加热,
5、不正确;图 B酒精隔水加热,正确;图 C是清水不能脱去叶绿素,不正确;图 D是清水和酒精在烧杯中加反了,不正确。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叶片中叶绿素的脱色方法。 检验绿色植物在呼吸作用中放出二氧化碳,必要的实验条件是( ) A要一株叶子多的植物 B要在黑暗的条件下实验 C把植株淹没在水中 D用一株幼小的植株 答案: B 试题分析:植物的呼吸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氧气,分解有机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并且释放出能量。如果要检验绿色植物在呼吸作用中放出二氧化碳,必须在黑暗的条件下进行,这样可以排除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的干扰,保证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没有进行光合作用。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检验绿植物
6、在呼吸作用放出二氧化碳的实验条件。 如图表示某植物叶片所处的状态,由此可知该叶片正在进行的生理过程有( ) A仅有光合作用 B仅有呼吸作用 C仅有蒸腾作用 D以上三者都 有 答案: D 试题分析:光合作用指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贮能量的有机物,释放出氧气。植物在温暖有阳光的地方,将植物体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外界的过程是蒸腾作用,降低植物体的温度,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植物的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出二氧化碳。植物叶片正进行的生理作用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和呼吸作用。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据报道,科学家发明了一类无色透明塑料、低黏
7、性蜡等物质,在移栽植物时,若将其喷到叶面上,则能结成一层二氧化碳可以通过而水分不易通过的薄膜,能大大提高植株的成活率。这主要是因为薄膜( ) A增强了植物的光合作用 B增强了植物的蒸腾作用 C减弱了植物的蒸腾作用 D减弱了植物的呼吸作用 答案: C 试题分析 :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外界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主要的部位是叶片。叶片的气孔是气体和水分散失的门户,移栽植物时在叶片上喷无色透明塑料、低黏性蜡等物质,可以减少水分的散失,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提高移栽的成活率,不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的蒸腾作用的意义。 我国的 “三北 ”防护林是一项规模空前
8、的生态建设工程,被誉为 “绿色万里长城建设工程 ”。下列不属于植树造林在保护环境方面要求的是( ) A调节气候 B防风固沙,防止荒漠化 C提供木材 D维持大气的碳 -氧平衡 答案: C 试题分析: “三北 ”指的是我国的西北、华北北部和东北的西部地区,三北防护林工程东西横跨近 9000里,涉及 13个省, 551个县,造森种草 1800万 Km2,森林覆盖率提到 9%, 20%的土地沙化得到治理,黄土高原 40%水土流失得到控制,成为防风固沙的绿色屏障。三北防护林工程仍然在防沙治沙、减少土地沙漠化和沙尘暴的发生、保护农田、保持水土、维持碳 -氧平衡、调节气候、发展生态经济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为
9、人类提供足够的木材不是三北防护林的目的。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三北防护林工程的作用。 有根、茎、叶分化,而且用孢子繁殖的植物是( )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种子植物 答案: C 试题分析:藻类植物的特征是有单细胞和多细胞的,结构都比较简单,都没有根叶茎等器官的分化。苔藓植物的特征是一般具有茎和叶,但茎和叶无输导组织,受精过程离不开水,适于生活在阴湿的地方。蕨类植物的特征是有具有真正的根茎叶,而且根叶茎里具有输导组织和比较发达的机械组织;受精过程离不开水,生活在阴湿地环境中,用孢子的繁殖后代。种子植物是植物界最高等的植物,特征是根茎叶都很发达,体内有维管组织 韧皮部和木质部;
10、能产生种子并用种子繁殖。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藻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特征的区别。 细胞中的 线粒体对生物体的意义是( ) A能够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 B能够合成有机物 C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 D能够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 答案: D 试题分析: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吸收氧气,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生物能释放出来,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 一般家庭是利用冰箱来保鲜水果、蔬菜。利用你学过的生物知识,试着分析冰箱能延长果
11、蔬储藏时间的主要原因是( ) A减少了果蔬的水分含量 ,加快呼吸作用 B降低了环境的温度 ,减缓呼吸作用 C降低了环境的温度 ,加快呼吸作用 D减少环境中氧气的温度,加快呼吸作用 答案: B 试题分析:温度对呼吸作用强弱影响最大,在一定范围内,温度升高,呼吸作用加强;温度过低,呼吸作用强度减弱。冰箱能延长果蔬储藏时间的主要原因是降低了环境温度,减缓呼吸作用。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温度对呼吸作用的影响。 你想调查一块草地上 的密度,最好采取哪种调查方法( ) A一株不漏的数草的株数 B划格后逐格计算累计 C大体估计 D选点抽样调查,求平均值 答案: D 试题分析: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等都是
12、生物学研究的方法,每一种研究方法都有其研究的对象和探究的需要。调查法有明确目的和对象,制定合理的方案,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调查时要认真观察,详实记录;不要伤害动植物和破坏生物的生存环境;注意安全等。调查一块草地上草的密度,因为草的数量非常多,不可能详细调查,可以选点抽样调查,求平均值,得出相应的结果。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调查法的基本要求。 原鸡是家鸡的祖先 , 家鸡和原鸡有很多相似的特征 , 但家鸡的产蛋量高,人们能把原鸡驯化成产蛋量高 的家鸡 , 是因为生物有( ) A生殖和发育的特征 B生长的特征 C遗传和变异的特征 D新陈代谢的特征 答案: C 试
13、题分析:生物的特征有应激性、呼吸、生长和繁殖、新陈代谢,其中新陈代谢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人们可以根据需要对家鸡的遗传物质进行改变,从而培育出产量高的新品种,满意人们的需要和爱好,时间短,选择者是人,这种方法培育的新品种是利用了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的特征。 葵花子的食用部分在植物的结构上属于( ) A果实 B营养组织 C营养器官 D生殖器官 答案: D 试题分析:绿色开花植物的器官有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根、茎和叶属于营养器官,花、果实和种子属于生殖器官。葵花子的食用部分是种子,属于生殖器官。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体器官的种类。 若用同一显微镜同一标本,通过调整目镜
14、、物镜和准焦螺旋,结果得到下图。其中视野最暗的是( ) 答案: C 试题分析:使用显微镜观察物像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细胞数目越多;显微镜放大的倍数越小,视野相对要亮一些,细胞数目越多。图中A、 B、 D观察到的物像比较小,细胞的体积较小,数目最多, C图在显微镜下细胞放大的倍数最大,看到细胞的体积最大,同时调节显微镜的目镜、物镜和细准焦螺旋时,没有调节遮光器和反光镜,这样 C视野最暗。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用显微镜跟踪观察运动着的草履虫,会发现其体内的食物泡是( ) A多个,均大小相等,缓缓移动 B两个,大小相等,但交替收缩 C多个,均缓缓移动,逐渐变小
15、 D多个,均大小相等,相对静止 答案: C 试题分析:草履虫像个倒转的草鞋底,全身布满纤毛,身体一侧有口沟,与植物细胞一样也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但是没有细胞壁,身体内有食物泡和伸缩泡。草履虫从周围环境中摄取的食物、主要是微小的细菌和单细胞藻类。食物从口沟进入体内,在细胞质内形成大小不等的多个食物泡,然后食物泡随着细胞质流动,其中的食物逐渐被消化,而成为草履虫所必须的营养物质。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从身体后的胞肛排出体外。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食物泡的形成,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自然条件下,生态系统能够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保持动态平衡,其主要原因是( ) A能量的收支随季节波动 B具有
16、复杂的营养结构 C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反复进行 D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答案: D 试题分析: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种类、数量和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并且是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是外来因素的干扰超过了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生态系统则受到破坏,难以恢复。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调节的原理。 下列关于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每种生物的染色体主要由 DNA和蛋白质组成 B每种生物的细胞中都含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 C每种生物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含有遗传物质 D每种生物细胞中的染色体均易被碱性燃料染成深色 答案: B 试题分析:在细胞核内被碱性染料染成
17、深色的物质是染色体,染色体由蛋白质和 DNA组成,起遗传作用的是 DNA分子。 DNA是长链状的分子,呈双螺旋结构,每条染色体上一般有一个 DNA分子。一个 DNA分子上含有多个个基因。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具有遗传效应的 DNA片段是基因。染色体、 DNA和基因等由大到小的正确排列是:人体 细胞 细胞核 染色体 DNA 基因。每种生物体 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特定的,并且是成对,成对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染色体、 DNA和基因的关系。 下列属于裸子植物的特征的是( ) 有花、果实和种子 种子裸露 种子不裸露 有果皮 无果皮 A B C D 答案: C
18、试题分析:种子植物是植物界最高等的植物。所有的种子植物都有两个基本的特征,体内有维管组织 韧皮部和木质部;能产生种子并用种子繁殖。种子植物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种。裸子植物的种子裸露着,其外层没有果皮包被,被子植物种子的外面有果皮包被。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裸子植物的特征。 综合题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一农田生态系统进行了长期调查,他们从中辨认出四条食物链: 绿色植物 鼠 蛇; 绿色植物 蚱蜢 青蛙 蛇; 绿色植物 蚱蜢 小鸟 蛇; 绿色植物 蚱蜢 蜘蛛 青蛙 蛇。回答下列问题:( 9分) ( 1)请根据上述食物链绘出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简图。 ( 2)食物链和食物网是通过生物
19、之间的 关系建立起来的。 ( 3)调查发现,蚱蜢的体色随季节变化而改变,与周围环境基本保持一致。这说明动物能够 环境。 ( 4)有一时期,人们大量捕杀青蛙和蛇,导致害虫、老鼠大量繁殖,作物减产。请你提出既能消灭害虫和老鼠,又不污染环境,并能维持生态平衡的解决方案? 答案:( 1) ( 2)捕食(或吃与被吃) ( 3)适应 ( 4)利用生物防治(或引蛙灭虫、引蛇灭鼠等) 试题分析:态系统是指一定的区域内生物与环境之间形成的统一整体,由生产者 、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因素组成,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给植物和动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消费者主要是指动物和人,直接或间接以绿色植
20、物为食;分解者主要是指细菌和真菌,分解动物植物的遗体或是遗迹;非生物因素是指阳光、空气、水分、土壤、温度和湿度等。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消费者和消费者之间因食物关系形成的链状联系,食物链中消费者之间关系可以是捕食关系,许多条食物链就形成了食物网。一般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向后是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等,至少由 23 个环节组成。在食物链中,生产 者的数量最多,越向后生物的数量越少,在食物链中如果某环节受到影响,食物链处于动态调节中,不断地保持动态平衡状态。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传递的。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保持相对的平衡状态,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是超过了自动
21、调节能力则生态系统的平衡破坏。如人们大量捕杀青蛙和蛇,导致害虫、老鼠大量繁殖,作物减产,可以采取引蛙灭虫,引蛇灭鼠等生物防治方法,这样既达到灭虫灭鼠的目的,又不污染环境,调节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泽相似叫做拟态,这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如蚱蜢的体色随季 节变化而改变,与周围环境基本保持一致,是一种对环境的适应,有利于防御敌害,保护自己。因此,( 1)根据上述食物链绘出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简图是见答案:中。( 2)食物链和食物网是通过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建立起来的。 ( 3)调查发现,蚱蜢的体色随季节变化而改变,与周围环境基本保持一致。这说明动物能够适应环境。( 4)有一时期,人
22、们大量捕杀青蛙和蛇,导致害虫、老鼠大量繁殖,作物减产,既能消灭害虫和老鼠,又不污染环境,并能维持生态平衡的解决方案是利用生物防治或引蛙灭虫、引蛇灭鼠等。 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生态 平衡的调节原理。 如图是植物体的一个整体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8分) ( 1)图中 表示植物体的根系从土壤中吸收 _,并把这些物质通过 _运输到 _。 ( 2)图中的 表示叶片通过 吸收空气中的 ,用来进行 作用。 ( 3)图中的 表示叶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制造的 _通过_运输到 _。 答案:( 1)水分和无机盐 导管 叶( 2)气孔 二氧化碳 光合 ( 3)有机物 筛管 根 试 题分析:根是吸收水分
23、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 导管和 筛管贯穿于植物体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导管运输的是由根吸收来的水分和无机盐到叶等器官,方向是由下向上;筛管运输的是由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到根,方向是由上向下。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进行的主要器官是时叶片,叶片中的 气孔是气体和水分散失的门户。本图表示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表示叶片光合作用释放出的氧气。因此,( 1)图中 表示植物体的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 和无机盐,并把这些物质通过导管运输到叶。( 2)图中的 表示叶片通过气孔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用来进行光合作用。( 3
24、)图中的 表示叶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制造的有机物通过筛管运输到根。 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概念、运输作用的特点。 如图是木本植物幼茎的横切面示意图,请填空:( 6分) ( 1)导管的作用是运输 。 ( 2)有机物从叶运输到根部依靠 。 ( 3)植物的幼茎能不断长大长粗,与 具有不断地进行细胞分裂的能力有关。 答案:( 1)水分和无机盐 ( 2)筛管 ( 3)形成层 试题分析:植物的茎由树皮、韧皮部、形成层、木 质部和髓组成,其中形成层由分生组织构成,分生组织不断分裂产生新的细胞,使双子叶植物的茎能加粗的根本原因。输导组织组成导管和筛管,导管运输水分和无机盐,方向由下向上;筛管是运输有机物,方向由
25、上向下。导管和筛管贯穿于植物体的各种器官之中,运输植物生长发育需要的营养物质。因此,( 1)导管的作用是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2)有机物从叶运输到根部依靠筛管。( 3)植物的幼茎能不断长大长粗,与 形成层 具有不断地进行细胞分裂的能力有关。 考点:本题考查木本植物茎的结构和功能。 在我们生活的生物圈中,有一个巨大的生 产有机物的 天然 “工厂 ”,这个大“工厂 ”究竟是怎样运转的呢?请回答有关问题:( 12分) ( 1)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器官是 _,制造有机物依靠的结构是_。请用式子表示出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完整过程:_。 ( 2)蒸腾作用对绿色植物进行物质生产所起的作用是_。 ( 3)
26、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物质生产必需的原料吗?请进行探究(只答探究方案)。 答案:( 1)叶 叶绿体 ( 2)供应水分和无机盐 ( 3)在甲、乙两套密闭的玻璃容器里,各放入一盆长势相同的天竺葵,甲容器里放入一杯氢氧化钠溶液,乙容器里放入等量的清水。把它们同时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然后一起移到光下。几小时后,检验这两套装置里的叶片是否都有淀粉产生。 试题分析:( 1)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场所是叶绿体,动力是光照,主要的器官是叶片。因此,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器官是叶,制造有机物依靠的结构是
27、叶绿体。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完整过程: ( 2)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外界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主要的部位是叶片。主要的意义是促进水分的吸收和运输,降低叶面温度;促进无机盐的运输。因此,蒸腾作用对绿色植物进行物质生产所起的作用是供应水分和无机盐。 ( 3)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物质生产必需的原料吗?进行探究实验时要设置对照实验,二氧化碳为变量。方法是在甲、乙两套密闭的玻璃容器里,各放入一盆长势相同的天竺葵,甲容器里放入一杯氢氧化钠溶液,乙容器里放入等量的清水。把它们同时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然后一起移到光下。几小时后,检验这两套装置里的叶片是否都有 淀粉产生。 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原
28、料、产物和条件;蒸腾作用的概念和意义;探究性实验的设计方法。 探究题 为探究某物质对草履虫的刺激是有利还是有害,李明同学在 2片载玻片上都滴有两滴相同的草履虫培养液 (如下图所示 ),用放大镜观察培养液中的草履虫,用滴管在 1、 2号载玻片的两个液滴之间轻轻地画一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7分) ( 1)含好氧的草履虫较多的液滴应从培养液的 (填 “表 ”或 “底 ”)层吸取。 ( 2)用滴管在 1、 2号载玻片的两个液滴之间轻轻地画一下,目的是( ) A刺激草履虫 B给草履虫供氧 C连 通两个液滴 D杀死草履虫 ( 3)用镊子夹取一点该物质,放在 2号载玻片右侧液滴的边缘,迅速观察两液滴中的草
29、履虫的变化 (1 号载玻片起对照作用 ),可能观察到的现象及相应结论是:(以下三空填 “有害 ”、 “有利 ”、 “既不有利也不有害 ”) 若左侧液滴中草履虫都向右侧液滴运动,则该物质对草履虫是 刺激。 若右侧液滴中草履虫都向左侧液滴运动,则该物质对草履虫是 刺激。 若左右两侧液滴中草履虫运动趋势不明显,则该物质对草履虫的刺激 。 答案:( 1)表 ( 2) C ( 3)有利 有害 既不有利也不有害 试题分析:( 1)草履 虫属于好氧性单细胞动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需要不断的从外界环境中吸取氧气,培养液的表层含氧丰富,此处聚集着大量的草履虫。做观察草履虫的实验过程中,常常从草履虫培养液的表层取材
30、,含有较多的草履虫。因此,含好氧的草履虫较多的液滴应从培养液的表。 ( 2)探究某物质对草履虫的刺激是有利还是有害,在实验中要将该物质放在培养液的一边,并连通载玻片上的两个液滴,通过观察草履虫对该物质的反应(是躲避该物质还是趋向该物质)来判断该物质对草履虫是有利还是有害。因此,用滴管在 1、 2号载玻片的两个液滴之间轻轻地画一下,目的是 C。 ( 3)动物的应激性能够使它趋向有利刺激,逃避有害刺激。探究某物质对草履虫的刺激是有利还是有害中,在 2号载玻片右侧液滴的边缘放置该物质,若左侧液滴中草履虫都向右侧液滴运动(草履虫趋向该物质),而 1号载玻片液滴中的草履虫无此反应,则说明该物质对草履虫是
31、有利刺激;若右侧液滴中草履虫都向左侧液滴运动(草履虫逃避该物质),而 1号载玻片液滴中的草履虫无此反应,则说明该物质对草履虫是有害刺激;若左右两侧液滴中草履虫运动趋势不明显(既不趋向也不逃避),则说明该物质对草履虫的刺激既无利也无害。因此,用镊子夹取一点该物质,放在 2号载玻片右侧液滴的边缘,迅速观察两液滴中的草履虫的变化 (1号载玻片起对照作用 ),可能观察到的现象及相应结论是: (以下三空填 “有害 ”、 “有利 ”、 “既不有利也不有害 ”) 若左侧液滴中草履虫都向右侧液滴运动,则该物质对草履虫是 有利 刺激。 若右侧液滴中草履虫都向左侧液滴运动,则该物质对草履虫是有害刺激。 若左右两侧
32、液滴中草履虫运动趋势不明显,则该物质对草履虫的刺激既不有利也不有害。 考点:本题考查探究某物质对草履虫的刺激是有利还是有害。 生物小组在 “探究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素 ”活动中,作出了如下设计方案。( 8分 ) 提出问题 光照会影响叶绿素的形成吗? 作出假设 光照能够影响叶绿素的形成。 实施方案 甲组 乙组 环境条件 遮光、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实验材料 20株长出第一片幼叶后的小麦幼苗 处理方法 将甲、乙两组小麦幼苗栽种在相同的土壤中,在各自环境中生长 10天 ( 1)请你在表格中完善实验方案中乙组的环境条件和实验材料。 ( 2)预期实验结果: 。 ( 3)归纳结论: 。 答案:( 1)充足光
33、照、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20株长出第一片幼叶后的小麦幼苗 ( 2)甲组小麦叶片颜色为黄白色,乙组小麦叶片颜色为绿色。 ( 3)没有光时,小麦叶片不形成叶绿素;有光时,小麦叶片能够形成叶绿素。光照能够影响叶绿素的形成。 试题分析:探究实验的基本方法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并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交流与表达。在进行探究性实验时一定要设计好对照实验,实验条件中只一个因素不同,其他的实验条件都相同,这样得出的实验结论才科学有据。同时,实验的样本数量要合理,需做重复实验的要进行重复实验,实验数据要进行求平均值等,这要些要求都是为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减少 实验误差,实验结论有说
34、服力。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叶绿素的形成与光照有关,设计了相应的方案,并且进行实验,对方案进行了调整更加科学。实验中的变量是光照,有光与无光形成了一组对照实验;完善实验方案;经过实验光照的小麦是绿色,没有光照的小麦是黄色,没有形成叶绿素,得出了实验结论是叶绿素的形成与光照有关。因此,( 1)请你在表格中完善实验方案中乙组的环境条件和实验材料。实验条件是充足光照、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实验材料是 20 株长出第一片幼叶后的小麦幼苗。( 2)预期实验结果:甲组小麦叶片颜色为黄白色,乙组小麦叶片颜色为绿色。 ( 3)归纳结论:没有光时,小麦叶片不形成叶绿素;有光时,小麦叶片能够形成叶绿素。光照能够影响叶绿素的形成。 考点:本题考查探究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素,完善实验方案和得出实验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