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届河南省淮滨二高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测试卷与答案理综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如图是油菜种子在发育和萌发过程中,糖类和油脂的变化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种子形成过程中,油脂水解酶的活性很高 B种子形成过程中,由于可溶性糖更多地转变为油脂,种子需要的氮元素增加 C干重相等的可溶性糖和油脂中,所贮存的能量油脂多于糖 D种子萌发时,油脂转变为可溶性糖,说明可溶性糖是种子生命活动直接能源物质 答案: C 试题分析:据图 A可知,种子形成过程中,油脂含量越来越高,说明油脂水解酶活性不可能很高, A项错误;种子形成过程中,可溶性糖转变为油脂,但由于油脂元素组成中没有 N 元素,因而过程中种子
2、需要的 N 不会增加, B项错误;油脂分子中氧的含量远远少于糖类,而氢的含量更多,所以干重相等的可溶性糖和油脂中,所贮存的能量油脂多于糖, C项正确;种子生命活动所需的直接能源物质是 ATP,可溶性糖是能源物质,经氧化分解释放能量并转移到 ATP中,再由 ATP直接为生命活动供能, 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糖类和脂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 生物学信息,并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和识图能力。 关于物种的形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新物种的形成 B地理隔离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C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形成新物种的前
3、提 D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不同的基因型,进而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答案: C 试题分析:生物进化的过程实质上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 A 项错误;地理隔离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但不一定导致生殖隔离, B项错误;同一物种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能导致种群基因库的差别越来越大,当这种差异大到出现生殖隔离,新物种就产生了,所以说基因频率的改变是形成新物种的前提条件, C项正确;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表现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 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物种形成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如图表示生物界完整的中心法则,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4、 A上述过程都需要模板、原料、酶和能量 B上述过程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其中 不同于 的碱基配对方式为 TA C在原核细胞中, 过程可在细胞同一区域同时发生 D 过程均可在线粒体、叶绿体中进行; 过程发生在某些病毒内 答案: D 试题分析:图中 是 DNA的复制、 是遗传信息的转录、 是翻译过程、 RNA逆转录、 是 RNA的复制、 是 RNA翻译,每个过程都需要模板、原料、酶和能量, A项正确; 是转录, DNA模板链中的 T与 mRNA中的 A配对, 是翻译,密码子和反密码子中都没有碱基 T,而有碱基 U与 A配对,两者的碱基配对不同, B项正确;在原核细胞中没有核膜,可以边转录边翻译,
5、 C项正确; 过程均可在线粒体、 叶绿体中进行,但病毒自身不能进行新陈代谢,因此不能进行 过程,病毒的 过程发生在宿主细胞内。 考点:本题考查中心法则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相对表面积越大,细胞对物质的运输速率越高 B细胞分化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C随细胞的衰老,细胞内的色素(如黑色素)逐渐积累而形成 “老年斑 ” D在不利因素影响下,由于细胞正常代谢活动中断而引起的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凋亡 答案: B 试题分析:细胞相对表面积越大,细胞对物质的
6、运输效率越高, A项错误;细胞分化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B项正确;随细胞的衰老,细胞内的酪氨酸酶活性降低,黑色素合成减少,而老年斑的形成是由于细胞内的脂褐素等色素积累形成的, C项错误;在不利因素影响下,由于细胞正常代谢活动中断而引起的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坏死, 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生命历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 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表述准确的是 A用口腔上皮细胞观察 DNA和 RNA的分布时可发现细胞多数区域呈红色 B用健那绿染液对盐酸水解后的根尖细胞染色,可观察线粒体在根
7、尖细胞中的分布 C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可选用洋葱根尖成熟区细胞来观察诱导效果 D在 “观察 DNA和 RNA的分布 ”及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两实验中盐酸的主要作用相同 答案: A 试题分析:用口腔上皮细胞观察 DNA和 RNA的分布时,甲基绿可使 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 RNA呈现红色, 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所以细胞多数区域呈红色, A项正确;观察线粒体时,是用健那绿染液将活细胞中的线粒体染成蓝绿色,该实验不使用盐酸, B项错误;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需选用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来观察诱导效果, C项错误;在 “观察 DNA和RNA的分布 ”实验中盐酸的主要
8、作用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质中的 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 DNA与染色剂结合,而在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实验中盐酸与酒精等体积混合制成解离液,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学实 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独立完成 “生物知识内容表 ”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 下列关于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DNA的复制只发生在分裂间期,复制的场所只能是细胞核 B控制豌豆红花和白花的基因的根本区别是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 C观察细胞有丝分裂
9、中期染色体形态可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 D一个基因转录时其两条链可同时作为模板,提高转录效率 答案: B 试题分析: DNA的复制只发生在分裂间期,但复制的场所可以是细胞核,也可以是线粒体、叶绿体,甚至细胞质基质(如质粒的复制),故 A项错误;基因的根本区别在于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 B项正确;基因突变通过光学显微镜看不见, C项错误;转录是以 DNA一条链为模板合成 mRNA的过程, 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综合题 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图 1 3表示 3种生物
10、膜结构及其所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 1)构成生物膜的基本支架是 ,图 1 3中生物膜的功能不同,从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分析,其主要原因是 。 ( 2)图 1表示的生理过程是 ,图 3表示的生理过程是 。 ( 3)图 2为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细胞膜,图中葡萄糖和乳酸跨膜运输的共同点是都需要 ,如果将图 2所示细胞放在无氧环境中,图中葡萄糖和乳酸的跨膜运输 (都会 /有一个会 /都不会)受到影响,原因是 。 ( 4)图 1 3说明生物膜具有的功能有 、 。 答案:( 1)磷脂双分子层; 含有的蛋白质不同。 ( 2)有氧呼吸第三阶段; 光反应。 ( 3)载体蛋白; 都不会; 红细胞吸收
11、葡萄糖的方式是协助扩散不需要能量,而红细胞主动运输排出乳酸所需能量由无氧呼吸提供。(或答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也可得分 ) ( 4)能量转换;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试题分析:( 1)生物膜主要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组成,其中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生物膜的基本支架,蛋白质在生物膜行使功能时起重要作用,功能越复杂的生物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 2)据图可知,图 1表示 H与氧气结合形成水,同时产生 ATP的过程,是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图 3表示在有光条件下水分解成氧和 H,同时 ADP和 Pi发生反应形成 ATP,是光合作用的光反应。 ( 3)据图可知,图 2中葡萄糖和乳酸跨膜运输的共同
12、点是都需要载体蛋白;因为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协助扩散不需要能量,而主动运输排出乳酸所需的能量由无氧呼吸提供,所以如果将图 2所示细胞放在无氧环境中,图中葡萄糖和乳酸的跨膜运输都不会受到影响。 ( 4)图 1 3说明生物膜具有能量转换和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和识图能力。 如图是不同条件对番茄光合作用的影响。图 甲表示在最适温度及其它条件保持不变的条件下番茄叶片 CO2释放量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图中 B、 C、 D是横坐标上的点;图乙是研究人员测定的不同土壤含水量条
13、件下番茄叶片的气孔导度 (气孔开放程度 )和胞间 CO2浓度的结果。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1)图甲中 E点后曲线保持水平不变,此时限制番茄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若图中其它条件不变,温度上升 5 则 E点将向 方向移动,图甲中的C点骤变为 点时,短时间内三碳化合物的含量将上升(请用图中横坐标上的字母回答)。 ( 2)图甲中 B点时,番茄叶肉细胞内能为细胞主动运输 吸收 K+提供 ATP的场所有 ,在 C点对应的光照强度下,番茄叶肉细胞中的磷酸分子在叶绿体中的移动方是 。 ( 3)图乙表示随着土壤含水量降低,番茄的气孔导度降低,但细胞间 CO2并未因光合作用消耗而降低,反而逐渐升高,
14、对此有两种不同观点:观点一认为光合产物的输出变慢,导致细胞内光合产物积累,最后阻碍了 CO2吸收利用;观点二认为细胞内水分亏缺导致叶绿体片层结构破坏,从而直接影响 反应,而且不能恢复。为验证上述观点,将培养在 条件下的番茄幼苗分为两组,实验组番茄幼苗进行 处理,对照组保持原有状态。若实验组番茄幼苗光合 速率 ,则观点一不成立。 答案:( 1) CO2浓度; 左上; B。 ( 2)细胞质基质、线粒体(答全给分或答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内膜); 叶绿体基质到类囊体薄膜。 ( 3)光; 低土壤含水量; 正常供水(或答浇水、补水); 不能恢复(答 “与对照组基本相同 ”也给分) 试题分析:(
15、1)根据图甲可知 E点为光饱和点,此时限制番茄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CO2浓度;因为图甲是在最适温度的条件下进行实验测得的数据,所以若图中其它条件不变,温度上升 5 ,则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活性降低,光合作用强度减弱, E点(光饱和点)将向左上方移动;若短时间内三碳化合物的含量将快速上升,是因为 H和 ATP减少导致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减慢, H和ATP这两种物质都是光反应阶段的产物,因此应该是图中的 C点骤变为 B点(光照强度减弱)。 ( 2)任何时候,能为细胞主动运输吸收 K+提供 ATP的都是细胞呼吸,场所为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在 C点时植物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叶绿体中的磷酸是光合作用暗反应
16、还原 C3时在叶绿体基质中水解 ATP时产生的,用于在类囊体薄膜上进行的光反应中 ATP的合成,所以磷酸的移动方向为叶绿体基质到类囊体薄膜。 ( 3)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不同土壤含水量条件下对番茄叶片的气孔导度(气孔开放程度)的影响,从中得出的实验的自变量是土壤含水量;在进行实验时要注意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和无关变量要相同且适宜的原则。 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以及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 某种自花受粉、闭花传粉的植物,其花的颜色为白色。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自然
17、状态下该种植物一般都是 _(纯合子 /杂合子 );若让两株相对性状不同的该种植物进行杂交时,应先除去母本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然后在进行人工异花传粉的过程中,需要两次套上纸袋,其目的是_。 现发现这一白花植株种群中出现少量红花植株,但不清楚控制该植物花色性状的核基因情况,需进一步研究。 ( 1)若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 D、 d控制,且红花植株自交后代中红花植株均为杂合子,则红花植株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_。 ( 2)若花色由 D、 d, E、 e 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一基因型为 DdEe 的植株,其体细胞中相应基因在 DNA上的位置及控制花色的生物化学途径如下图。 DNA所在染色体上的基因不
18、能全部表达,原因是 _。 该植株花色为 _,其体细胞内的 DNA1和 DNA2所在的染色体之间的关系是 _。 该植株自交时(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现象)后代中纯合子的表现型为_,该植株自交时后代中红花植株占 _。通过上述结果可知,控制花 色的基因遗传 _(是 /不是)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答案: I纯合子 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 II( 1)红花:白花 =2: 1 ( 2) 当该植物为杂合子时,隐性基因不能表达(或基因选择性表达或基因的表达与环境因素有关,答出一点即可) 红色 同源染色体 白花 1/2 不是 试题分析: I因为该种植物自花受粉且闭花传粉,避免了外来花粉的干扰,所以在自然状态下
19、该种植物一般都是纯合子;进行杂交时,去雄的目的是防止植物自花授粉,而去雄前后两次套袋的目的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 II( 1)红花植株自交 后代中红花植株均为杂合子,说明红花由显性基因 D控制,且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所以红花植株 (Dd)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DD(致死 )2Dd1dd,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花 白花 =21。 ( 2) 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细胞中的基因会有选择性地表达,比如当该植物为杂合子时,隐性基因不能表达,所以 DNA所在染色体上的基因不能全部表达。 据图可知,基因 D和 E同时存在时表现为红色,该植株的基因型为 DdEe,所以花色为红色;体细胞内的 DNA1和 DN
20、A2上含有等位基因 D和d、 E和 e,因为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所 以 DNA1和 DNA2所在的染色体之间的关系是同源染色体。 据图可知,控制花色的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但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所以该植株 (DdEe)自交(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现象)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DDee(白色 )2DdEe(红色 ) 1ddEE(白色 ),其中的纯合子均表现为白色,红色植株占 1/2。 考点:本题考查孟德尔杂交试验及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和识图能力。 2
21、013年 12月,国际生命科学领域的权威学术杂志细胞对外发布,来自中国北京大学的科研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完成了人类单个卵细胞高精度基因组测序。请回答: ( 1)在人体卵细胞的成熟过程中,伴有极体的形成。通过对极体的全基因组测序,可推断出受精卵中来自 方的基因组情况。假设由某杂合子的次级卵母细胞形成的极体,其基因组成为Ab,在不考虑染色体交叉互换的情况下,另外极体中的基因组成为 。 ( 2)下图 A表示某哺乳动物某器官内连续发生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曲线,图 B、图 C为该过程中一个细胞内部分染色体的行为 变化的示意图,据图回答: 图 B、图 C所示的分裂时期在图 A中分别位于过程 。
22、若该动物的基因型为 AaBb(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一般情况下,图 C细胞移向同一极的基因是 _。 设该动物正常体细胞中核 DNA含量为 2a,请参照图 A在下图相应位置,绘制出此过程中核 DNA含量的变化曲线。 答案:( 1)母方 AB或 aB或 ab ( 2) 、 AABB或 AAbb或 aaBB或 aabb 见下图 试题分析:( 1)在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的过程中,极体是和卵细胞一同形成的,所以通过对极体的全基因组测序,可推断出受精卵中来自母方的基因组情况;由某杂合子的次级卵母细胞形成的极体,其基因组成为 Ab,则该杂合子的基因型可能是 AABb或 AaBb或 Aabb,在不考虑
23、染色体交叉互换的情况下,另外极体中的基因组成为 AB或 aB或 ab。 ( 2) 据图可知,图 B是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应是图 A中的过程 I,图 C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和正常体细胞数目相同,应是图 A中的过程 II。 图 C 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 合,故移向同一极的可能是 AABB或 AAbb或 aaBB或 aabb。 核 DNA分子在有丝分裂的间期进行复制加倍,过程 I有丝分裂结束后平均分配到两子细胞, DNA量不变。减数分裂过程中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发生复制而加倍,经过程II减数第一次分裂 DNA分配到两个子细胞,含量减半,每个子细胞再经
24、过过程III减数第二次分裂,又一分为二, DNA分配到两子细胞,含量再次减半。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以及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 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 洋葱是研究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和染色体变异的理想实验材料,请回答有关问题。 下图表示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制作与观察过程,据图回答: ( 1) A过程叫 ,作用是 。 ( 2) C过程叫 ,主要目的是 。 ( 3) D过程中需要对载玻片上的根尖进行按压,以促使细胞 。 ( 4) E过程中需要先在低倍镜下找到根尖的 细胞,才能进行下一步的观察。
25、用秋水仙素处理植物分生组织,能诱导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多倍体植物细胞,那么,用一定时间的低温( 4 )处理水培的洋葱根尖时,是否也能诱导细胞 内染色体数目的加倍,形成多倍体植物细胞呢?请就低温对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影响是否与秋水仙素作用相同这个问题进行实验探究。 材料用具:长出根的洋葱( 2N=16)若干、小烧杯或培养皿若干、清水、冰箱、2%的秋水仙素溶液。 ( 1)针对上面的问题作出的假设是: 。 ( 2)根据你的假设,请完善设计方案步骤: 取三个洁净的培养皿,分别编号为 1、 2、 3。 分别在 1号和 2号培养皿中加入适量且等量的清水, 3号培养皿中加入 。 将三组生长状况相同的长出
26、根的洋葱分别放入三个培养皿中,让洋葱的根浸泡或接触液体,然后将三组实验装 置整套分别放在不同环境中处理,其中 1号放在室温下, 2号放在 中, 3号放在 下,培养一定时间。 实验结果检测:制作洋葱根尖临时装片,放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染色体的数目变化。 ( 3)实验结果预测与结论: 若 1号与 2号结果相同,则 。 若 结果相同,则低温可诱导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 I( 1) 解离 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 ( 2) 染色 使染色体着色 ( 3) 相互分散 ( 4) 分生区 ( 1) 低温(与秋水仙素作用相同)可以诱导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或低温(与秋水仙素作用不同)不能诱导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
27、倍 ( 2) 等量的 2%的秋水仙素溶液 4 的冰箱 室温 ( 3) 低温不能诱导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2号与 3号 试题分析: I( 1) A过程是将洋葱根尖放入盛有 15%盐酸和 95%酒精的等体积混合的解离液中进行解离,作用是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 2) C过程是用 1%龙胆紫溶液染色,主要目的是使染色体着色。 ( 3) D过程为制片过程,需要对载玻片上的根尖进行按压,以促使细胞分散开来,形成单层细胞 ,有利于在显微镜下观察。 ( 4) E过程中需要先在低倍镜下找到根尖的分生区细胞,才能进行下一步的观察。 ( 1)虽然在教材中学习了秋水仙素和低温均可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但该实验
28、是探究性实验,因此实验假设可以是两种,实验结论也不是唯一的。 ( 2) 根据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 1号和 2号培养皿中加入适量且等量的清水, 3号培养皿中加入等量的 2%的秋水仙素溶液; 1号放在室温下, 2号放在 4 的冰箱中,两者对照以观察低温的作用; 3号放在室温下,与 1号对照以观察秋水仙素的作用。 ( 3) 若 1号与 2号结果相同,则说明低温 不能诱导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如果低温可诱导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那么 2号与 3号结果应该相同,且都与 1号结果不同。 考点:本题考查探究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和染色体变异的相关实验,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以及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