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GDW 11603-2016 35kV智能变电站设计规范.pdf

上传人:孙刚 文档编号:298559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364.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Q GDW 11603-2016 35kV智能变电站设计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Q GDW 11603-2016 35kV智能变电站设计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Q GDW 11603-2016 35kV智能变电站设计规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Q GDW 11603-2016 35kV智能变电站设计规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Q GDW 11603-2016 35kV智能变电站设计规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35kV 智能变电站设计规范 Specifications of design for 35kV smart substation 2017 - 06 - 16 发布 2017 - 06 - 16 实施 国家电网公司 发 布ICS 29.240 Q/GDW 国 家 电 网 公 司 企 业 标 准 Q/GDW 11603 2016 Q/GDW 11603 2016 I 目 次 前 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2 4 总则 . 2 5 站址选择和站区布置 . 3 6 一次部分 . 3 6.1 电气主接线 . 3 6.2 主变压器及高压设备选择

2、. 3 6.3 配电装置 . 4 6.4 无功补偿 . 4 6.5 过电压保护和接地 . 4 6.6 站用电 . 4 6.7 照明 . 4 6.8 光、电缆选择及敷设 . 4 7 二次系统 . 5 7.1 一般规定 . 5 7.2 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 . 5 7.3 调度自动化 . 5 7.4 通信 . 5 7.5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 . 5 7.6 直流系统及不间断电源 . 6 7.7 时间同步系统 . 6 7.8 辅助控制系统 . 6 7.9 二次设备布置及组柜 . 6 7.10 互感器二次参数要求 . 6 8 土建部分 . 7 8.1 总布置 . 7 8.2 建、构筑物 . 7 8.3

3、 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 . 7 8.4 给水和排水 . 7 8.5 消防 . 7 9 节能和环保 . 7 10 劳动安全和职业卫生 . 8 编制说明 . 9 Q/GDW 11603 2016 II 前 言 为规范 35kV智能变电站设计,统一 35kV智能变电站设计标准和技术原则,制定 本标准。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基建部提出并解释。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上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浙江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国网山西电力设计研究院、成都城电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贡晓旭、 张强、郭艳霞、吴志力、金强、金映丽、周雅丽、吴世

4、颖、宣婷婷、孙燕、杨卫星、钱锋、罗炜、董晓阳、蔡刚林、詹旻 。 本标准 为 首次发布。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Q/GDW 11603 2016 1 35kV 智能变电站设计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 35kV智能变电站的 站 址选择和站区布置 、一次部分、二次系统、 土建部分 、 节能和环保 、 劳动安全和职业卫生 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 35kV智能变电站新建工程,相同电压等级扩建、改建工程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

5、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6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T 2900.15 电工术语 变压器、互感器、调压器和电抗器 GB/T 2900.50 电工术语 发电、输电及 配电 通用术语 GB/T 2900.57 电工术语 发电、输电和配电运行 GB 12348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 14285 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GB 20840.2 互感器 第 2部分:电流互感器的补充技术要求 GB 20840.3 互感器 第 3部分: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的补充技术要求 GB 23864 防火封堵材料 GB/T 30155 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 GB 50016 建筑设计

6、防火规范 GB 50019 采暖通风及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 50034 建筑照明 设计标准 GB 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059 35kV 110kV变电站设计规范 GB 50060 3 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 GB 50064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设计规范 GB/T 50065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 GB 50116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 50140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 50189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 50217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GB 50227 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 GB 50229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

7、防火规范 DL/T 755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 DL/T 860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 DL/T 866 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选择及计算导则 Q/GDW 11603 2016 2 DL/T 5002 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 DL/T 5003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 DL/T 5044 电力工程直流电源系统设计技术规程 DL/T 5056 变电站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 DL/T 5103 35kV 220kV无人值班变电站设计规程 DL/T 5136 火力发电厂、变电站二次接线设计技 术规程 DL/T 5149 220kV 500kV变电所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技术规程 DL/T

8、5202 电能量计量系统设计技术规程 DL/T 5218 220kV 750kV变电站设计技术规程 DL/T 5222 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 DL/T 5242 35kV 220kV变电站无功补偿装置设计技术规定 DL/T 5352 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 DL/T 5390 火力发电厂和变电站照明设计技术规定 DL/T 5391 电力系统通信设计技术规定 DL/T 5495 35kV 110kV户内变电站设计规程 Q/GDW 441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 Q/GDW 576 站用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技术规范 Q/GDW 11152 智能变电站模块化建设技术导则 Q/GDW 11

9、157 预制舱式二次组合设备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GB/T 2900.15、 GB/T 2900.50、 GB/T 2900.57、 GB/T 30155、 DL/T 860中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预制舱式组合设备 combination device in prefabricated cabin 由预制舱体、一次设备柜体、二次设备屏柜、舱体辅助设施等组成,在工厂内完成制作、组装、配线、调试等工作,整体运输至工程现场,拼装就位后安装于基础上。 4 总则 4.1 本标准内容是在现行标准、规范基础上对 35kV 智能变电站相关技术进行的规定,未说明部分执行GB 500

10、59 中的相关规定。 4.2 智能变电站应体现设备智能化、连接网络化、信息共享化、系统功能集成化、结构设计紧凑化等特征。 4.3 智能变电站宜采用成熟适用的新技术、新设备,采用模块化建设,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 4.4 智能变电站的设计应遵循如下原则: a) 在安全可靠的基础上, 采用智能设备,提高变电站智能化水平; b) 优化设备配置,实现功能的集成整合; c) 提高变电站运行的自动化水平和管理效率,优化变电站设备的全寿命周期成本; d) 技术符合未来发展趋势,对于现阶段不具备条件实现的高级功能应用,宜预留其远景功能接口; Q/GDW 11603 2016 3 e) 智能变电站采用模块化建

11、设时,应遵循 Q/GDW 11152 的相关规定,一、二次集成设备宜采用工厂内规模生产、集成调试、模块化配送,有效减少现场安装、接线、调试工作,提高建设质量、效率; f) 建、构筑物宜采用装配式结构,现场机械化施工,结构构件实现标准化、工厂化制作,提高施工工艺水平和工 程建设质量; g) 宜采用预制线缆实现一次设备与二次设备、以及二次设备室的光缆、电缆标准化连接,提高二次线缆施工的工艺质量和建设效率; h) 应严格遵照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规定的要求,进行安全分区、通信边界安全防护,确保控制功能安全。 5 站址选择和站区布置 智能 变电站站址选择和站区布置应符合 GB 50059、 DL/T 5

12、056 以及 DL/T 5495 中的有关规定 。 6 一次部分 6.1 电气主接线 6.1.1 变电站电气主接线设计应符合 GB 50059 和 DL/T 5103 中的有关 规定。 6.1.2 当 变电站远期规模为 1 台 变压器 或 3 台变压器时, 35kV 电气 接线宜采用线路变压器组或单母线接线; 当变电站 远期规模为 2 台变压器时, 35kV 电气接线宜采用线路变压器组、单母线或单母线分段接线。 6.1.3 变电站远期规模为 1 台变压器时, 10kV 电气接线宜采用单母线接线;变电站远期规模为 2 台变压器时, 10kV 电气接线宜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远期规模为 3 台变压器

13、时, 10kV 电气接线宜采用单母线三分段或单母线四分段接线。 6.1.4 变电站主变 35kV 侧系统不接地。主变 10kV 侧系统依据出线线路总长度、出线线路性质及负荷性质确定采用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或小电阻接地方式。 6.2 主变压器及高压设备选择 6.2.1 主变压器 宜采用低损耗、低噪声双绕组有载调压变压器。 6.2.2 高压设备选择符合 DL/T 5222 中的 有关 规定。 6.2.3 变电站 高压设备应具备高可靠性,能适应电磁、温度、湿度、沙尘、降雨(雪)、振动等运行环境。 6.2.4 35kV 智能变电站可采用预制舱式组合设备。预制舱式组合设备应满足如下技术要求: a) 组合预

14、制舱设备舱体根据需要配置消防、安防、暖通、照明、通信、智能辅助控制系统、集中配线架(舱)等辅助设施,其环境应满足变电站设备运行条件及变电站运行调试人员现场作业要求 ; b) 预制舱宽度根据实际设备排列布置确定,当单个预制舱体宽度大于 2.8 米时,宜将舱 体分割成多个运输单元 ; c) 预制舱式组合设备采用吊装方式时,吊点设置于装置设备底部 ; d) 预制舱式组合设备下方电缆敷设可采用电缆隧道与舱体外部电缆沟道连接 ; e) 预制舱式组合设备舱体与基础采用焊接。 Q/GDW 11603 2016 4 6.2.5 35kV 配电装置户内布置可采用空气绝缘开关柜,预制舱内 35kV 设备宜采用气体

15、绝缘开关柜,户外布置可采用户外型瓷柱式真空或 SF6 断路器。 6.2.6 10kV 配电装置设备采用户内空气绝缘开关柜,海拔高于 2000 米可采用气体绝缘开关柜。 6.2.7 35kV 及以下电压等级宜采用常规互感器。技术要求如下: a) 常规互感器应符合 GB 20840.2、 GB 20840.3 中 的有关规定; b) 互感器二次绕组数量、准确等级应满足电能计量、测量、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的要求,并应符合 GB/T 14285 和 DL/T 866 中的有关 规定。 6.3 配电装置 6.3.1 变电站配电装置应符合 GB 50060、 DL/T 5352 中的 有关 规定。 6.3.

16、2 变电站 35kV 配电装置可采用户内布置、预制舱式布置和户外布置。 6.3.3 变电站 10kV 配电装置可采用户内布置和预制舱式布置。 6.4 无功补偿 无功补偿应符合 GB 50227、 DL/T 5242 中的有关规定。 6.5 过电压保护和接地 6.5.1 变电站过电压设计应符合 GB/T 50064 中的有关规 定。 6.5.2 变电站的接地装置设计应符合 GB/T 50065 中的有关规定。 6.5.3 变电站防雷的设计应符合 GB 50057、 GB/T 50064 中的有关规定。 6.6 站用电 6.6.1 站用电设计应符合 GB 50059 中的有关规定。 6.6.2 为

17、保证全站供电可靠性,当变电站远期规模为 35kV 单电源、 1 台变压器时,站用变应接在 35kV电源侧。 6.6.3 根据变电站地理条件,可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等清洁能源作为站用电源的补充。 6.7 照明 6.7.1 变电站照明设计应符合 GB 50034、 GB 50059 和 DL/T 5390 中 的有关规定。 6.7.2 预制舱内照明设计应符合 Q/GDW 11157 中 的有关规定。 6.7.3 户外照明宜采用自动节能控制,户内建筑的通道照明宜设感应控制。 6.7.4 站内照明宜与图像监视、火灾报警、电子围栏等实现联动控制。 6.8 光、电缆选择及敷设 6.8.1 电缆的选择与敷设设计

18、应符合 GB 50217、 GB 50059 中 的有关规定。电缆防火封堵的设计应符合GB 50229 中 的有关规定。防火封堵材料应符合 GB 23864 中 的有关规定。 6.8.2 二次设备室内网络通信连接宜采用超五类屏蔽双绞线,不同房间之间的联络宜采用光缆。 6.8.3 光缆的选用应由其传输性能、使用环境条件决定。除线路保护通道专用光纤外,宜采用缓变型多模光纤。 6.8.4 变电站主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与汇控柜、端子箱之间宜采用预制电缆。 6.8.5 当光缆与站内电力电缆、控制电缆在同一通道内同一侧的多层支架上敷设时,光缆宜布置在支架的底层,可采用专用的槽盒或聚氯乙烯塑料管保护。

19、Q/GDW 11603 2016 5 7 二次系统 7.1 一般规定 7.1.1 35kV 智能变电站应按照无人值守相关要求进行设计。二次设备宜提供完整、准确、一致、及时的基础数据,实现在线监测功能。变电站二次设备宜采用模块化设计。 7.1.2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采用开放式网络结构, 35(10)kV 不宜单独设置过程层网络。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宜统一组网,信息共享,采用 DL/T 860 通信标 准。变电站内信息宜具有共享性和唯一性,保护故障信息、远动信息不重复采集。 7.1.3 变电站保护及故障信息管理功能由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实现。 35( 10) kV 配电装置宜采用保护测控计量集成装置。故障录

20、波应支持 DL/T 860 标准。 7.1.4 非贸易结算的电能表宜采用支持 DL/T 860 标准的数字式电能表。 7.1.5 变电站宜配置全站统一的时间同步系统。 7.1.6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应具备实现全站的防误操作闭锁功能。 7.1.7 与保护装置相关采样值传输,应 符合 Q/GDW 441 中对保护装置采样的规定 。 7.1.8 继电保护装置宜采用模拟量采样,并采用电缆直接跳闸。 7.2 继电保护及安 全自动装置 7.2.1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的设计应符合 GB/T 14285 和 DL/T 755 中 的有关规定。 7.2.2 35kV 母线一般不设置母线保护,如有小电源用户接入

21、等情况时,应根据系统安全稳定计算结果确定。 7.2.3 35(10)kV 线路宜配置一套线路保护装置,装置具备速断、过流保护功能。当 35kV 变电站为负荷站时可不设线路保护。当 35kV 电厂并网线、转供线路、环网线及无 T 接回路的电缆线路较短时,线路两侧可配置一套纵联保护。三相一次重合闸功能由线路保护装置实现。 7.2.4 35( 10) kV 线路、母联(分段保护)按单套配置。线路采用保护测控计 量集成装置,分段采用保护测控集成装置。 7.2.5 35kV 变电站不宜设置独立的故障录波装置,对于 35kV 出线对侧为电厂或用户变的变电站,全站可配置公用的故障录波装置。 7.2.6 对于

22、 35kV 线路对侧为电厂或用户变的变电站,可配置单套的故障解列装置。 7.2.7 35kV 变压器电量保护宜按单套配置,采用主、后备保护独立装置,后备保护宜与测控装置集成;非电量保护单套配置。 7.3 调度自动化 7.3.1 调度自动化设计应符合 DL/T 5003 和 DL/T 5002 中 的有关规定。 7.3.2 电能量计量系统设计应符合 DL/T 5202 中 的有关规定。 7.4 通信 7.4.1 系统通信及站内通信设计 应符合 DL/T 5391 的有关规定。 7.4.2 通信电源宜与变电站电源系统一体化设计,应配置 1 套独立的 DC/DC 转换装置实现对通信设备的 -48V

23、直流电源供电。站内交流故障时,电源应能维持对通信设备供电 2h。 7.5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 7.5.1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宜按逻辑功能划分为站控层和间隔层。 Q/GDW 11603 2016 6 7.5.2 站控层设备包括主机兼操作员站、数据通信网关机等。间隔层设备包括测控、保护、录波、电能计量等装置,在站控层及站控层网络失效的情况下,仍能独立完成间隔层设备的就地监控功能。 7.5.3 变电站站控层网络宜采用单星型拓扑结构,传输 MMS 及 GOOSE 报文。 7.5.4 变电站 监控主机兼操作员站宜单套配置。数据通信网关机宜单套配置,当调度数据网具备双平面时,可双重化配置。 7.5.5 网络交

24、换机应选用工业交换机,交换机端口数量应满足设备接入要求。 7.6 直流系统及不间断电源 7.6.1 直流系统设计应符合 DL/T 5044 中 的有关规定。 7.6.2 不间断电源设计应符合 Q/GDW 576 中 的有关规定。 7.6.3 变电站采用由交流电源、直流电源、不间断电源( UPS)、直流变换电源( DC/DC)等装置组成的一体化电源系统,其运行工况和信息数据应能统一监视控制。 7.6.4 直流母线电压采用 220V 或 110V。直流电源系统宜配置单套蓄电池、单套高频 开关电源、单套直流变换电源( DC/DC)装置。 7.6.5 直流电源宜采用辐射式供电方式,开关柜内可采用直流小

25、母线供电方式。 7.7 时间同步系统 7.7.1 变电站应配置 1 套全站公用的时间同步系统,主时钟应单套配置,支持北斗系统和 GPS 系统单向标准授时信号,优先采用北斗系统,时钟同步精度和守时精度满足 智能变电 站内所有设备的对时精度要求。 7.7.2 站控层设备宜采用 SNTP 网络对时方式,间隔层设备宜采用 IRIG-B( DC)对时方式。 7.8 辅助控制系统 7.8.1 变电站应设置辅助控制系统,实现全站图像监视及安全警卫、火灾报警、消防、照明、采暖通风、环境监测等系统的 智能联动控制; 7.8.2 辅助控制系统宜采用符合 DL/T 860 规定的通信标准。 7.9 二次设备布置及组

26、柜 7.9.1 站控层设备组柜安装,集中布置于二次设备室或预制舱内。 7.9.2 35( 10) kV 开关柜内间隔层设备就地布置;其它间隔层设备宜组柜安装,集中布置于二次设备室或预制舱内。 7.9.3 间隔层二次设备宜结合建设规模、总平面及配电装置布置等模块化设置。 7.9.4 预制舱内二次设备可采用“前接线、前显示”装置。 7.9.5 变电站 二次设备 的 防雷、接地和抗干扰应符合 GB/T 50065、 DL/T 5136 和 DL/T 5149 中的有 关规定。 7.10 互感器二次参数要求 7.10.1 35kV 及以 下电压等级宜采用常规互感器。 7.10.2 互感器二次绕组数量、

27、准确等级应满足电能计量、测量、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的要求,并应符合 GB/T 14285 和 DL/T 866 中 的相关规定。 7.10.3 计量用电流准确级不低于 0.5S,测量用电流准确级不低于 0.5,保护用电流准确级不低于 10P。 7.10.4 计量用电压准确级不低于 0.2,测量用电压准确级不低于 0.5,保护用电压准确级不低于 3P。 Q/GDW 11603 2016 7 8 土建部分 8.1 总布置 8.1.1 变电站总布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GB 50059、 DL/T 5056 以及 DL/T 5495 中的有关规定 。根据工艺要求,充分利用自然地形紧凑布置。 8.1.2

28、变电站大门及道路设计应满足主变压器、大型装配式预制件、预制舱等整体运输,应满足消防通道要求。全户内站宜设置环形消防车道。 8.1.3 变电站宜采用 2.3m 高的实体围墙。 8.2 建、构筑物 8.2.1 预制舱结构应符合 Q/GDW 11157 中的有关 规定。 8.2.2 装配式建筑应满足工业建筑标准,统一建筑模数、统一建设标准;结构体系应安全可靠,宜采用钢结构体系。 8.2.3 装配式建筑物围护结构宜就地取材,经济适用。 8.2.4 构、支架柱宜采用钢管结构,基础宜采用通用设备基础,采用标准钢模制作。 8.2.5 电缆沟盖板应采用经久耐用、经济合理的预制盖板或成品盖板。 8.3 采暖、通

29、风和空气 调节 8.3.1 变电站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应符合 GB 50059 和 DL/T 5495 中的有关规定 。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应具备自动控制功能; SF6 气体绝缘电气设备房间应设置 SF6 气体超限报警系统,有害气体浓度超限时自动启动事故风机;散热设备室应设置温度控制器,超温自动启动散热排风系统。 8.3.2 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应与消防系统连锁,并配合消防系统进行防火隔断和排烟。 8.3.3 预制舱采暖、通风应满足设备运行环境要求。 8.4 给水和排水 8.4.1 变电站给水和排水设计应符合 GB 50059 和 DL/T 5495 中的有关规定 。 8.4.2 变

30、电站雨水泵站应应设 置水位监测和传感控制,实现排水系统自动或远方控制。 8.4.3 变电站生活污水宜排入化粪池,定期清理,不外排。 8.5 消防 8.5.1 消防设计应符合 GB 50229 和 GB 50016 中 的有关规定,火灾探测及报警设计应符合 GB 50116的有关规定,建、构筑物灭火器配置应符合 GB 50140 中 的有关规定。 8.5.2 变电站火灾探测及报警信号应实现远传。 9 节能和环保 9.1 变电站的设备宜选用损耗低的节能型产品。 9.2 变电站建筑物的节能应符合 GB 50189、 GB 50019 中 的有关规定。 9.3 变电站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应符合 GB

31、12348 和 GB 3096 中 的有 关规定以及批复的环境影响报告的要求。 9.4 变电站的设计应采取防治水土流失的措施。 Q/GDW 11603 2016 8 10 劳动安全和职业卫生 变电站的劳动安全和职业卫生应符合 DL/T 5218中 的有关规定。 Q/GDW 11603 2016 9 35kV智能变电站设计规范 编 制 说 明 Q/GDW 11603 2016 10 目 次 1 编制背景 . 11 2 编制主要原则 . 11 3 与其他标准文件的关系 . 11 4 主要工作过程 . 11 5 标准结构和内容 . 12 6 条文说明 . 12 Q/GDW 11603 2016 11

32、 1 编制背景 本标准依据国家电网公司关于下达 2016年度公司第 2批技术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家电网科 2016 598号)文的要求编写。 为适应国家电网公司 35-110kV智能变电站模块化建设需求,结合智能变电站模块化建设试点成果和创新成果,首次系统性地统一并规范 35kV智能变电站设计标准、技术原则。 本标准编制的主要目的是按照智能变电站工业化定位要求,深入推进模块化建设,深化标准化建设,确保设计质量,解决 35kV智能变电站设计标准缺失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效率和效益。 2 编制主要原则 紧围绕坚强智能电网建设,加强设计管理,强化应用全寿命周期管理理念和方法,应用标准化建设

33、成果,提高“三通一标”应用率,推进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的应 用,认真总结智能变电站实际建设工程中的经验与反馈意见,进一步提高工程设计的精益化、标准化、规范化水平。本标准编制的主要原则: a) 标准统一。吸收最新创新和试点成果,统一设计标准,规范技术原则,从设计源头提供 标准化水平,确保工程质量; b) 安全可靠、坚固耐用。应用全寿命周期理念,优化细化设计标准,进一步提高 35kV变电站技术水平,降低运维工作量; c) 工业化思路。按照变电站工业化设施定位,应用装配式建筑、智能化技术等,在设计中突出工业化思路,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 3 与其他标准文件的关系 本标准与相关技术领域的国家

34、现行法律 、法规和政策保持一致。 本标准不涉及专利、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使用问题。 本标准在参考了相关国家、行业和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基础上,结合国家电网公司 35kV智能变电站建设需求进行编制。 本 标准制定过程主要参考文件: GB 50017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 50974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 DL/T 1074 电力用直流和交流一体化不间断电源设备 DL/T 5155 220kV 500kV变电所所用电设计技术规程 DL/T 5457 变电站建筑结构设计技术规程 Q/GDW 383 智能变电 站技术导则 Q/GDW 534 变电设备在线监测系统技术导则 国家发改委 2014年

35、第 14号令 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规定 IEC 61588 网络测量和控制系统的精密时钟同步协议( Precision clock synchronization protocol for networked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systems) 4 主要工作过程 Q/GDW 11603 2016 12 2016年 2月, 国家电网公司 基建部印发国网基建部关于印发 2016年推进智能变电站模块化建设工作要点的通知(基建技术 2016 18号), 启动 35kV智能变电站模块化建设工作。 2016年 3-5月,根据各省公司应用需求,开展 35kV智能变电站模块化建设

36、应用专题研究,确定主要技术原则,编制 35kV智能变电站模块化建设通用设计技术导则初稿,并进行多次讨论征求意见。 2016年 6-7月,根据技术原则,编制 35kV智能变电站模块化建设通用设计图纸和相关技术文件。 2016年 8月,根据 35kV智能变电站模块化建设通用设计,编制标准初稿。 2016年 9月 8日,组织专家召开标准初稿讨论会,根据专家意见进行修改完善。 2016年 9-10月,面向公司系统开展征 求意见,并对意见逐条梳理,提出处理意见,并对征求意见稿进行修改完善,形成送审稿。 2016年 11月 9日 , 国家电网公司 工程建设技术标准专业工作组 组织召开评审会, 评审意见为

37、: 同意修改后报批。 2016年 11月底, 根据专家意见修改完善,形成报批稿。 5 标准结构和内容 本标准依据 国家电网公司技术标准管理办法(国家电网企管 2014 455号)文的要求编写。本标准 主要结构及内容如下: 本标准 主题 章分为 7章,由总则、站址选择和布置、一次部分、二次系统、土建部分、节能和环保、劳动安全和职业卫生组成。本 标准 兼顾了现有 35kV变电站设计经验和技术原则,本着先进性和实用性等原则,给出 35kV智能变电站整体设计规范,提出站址选择布置等要 求,规范电气一次、二次系统设计,并对土建、消防等设计提出要求。 6 条文说明 本标准第 6.1.3条中,当 35kV智

38、能变电站装有 3台主变时, 10kV侧有 24回及以上时出线时,为确保负荷分配可靠性, 2号主变低压侧 通常采用 双分支接线。 本标准第 6.1.4条中,厂矿等易燃易爆地点负荷线路 根据其负荷性质选择主变 10kV侧中性点消弧线圈接地方式。 本标准第 6.2.1条中, 35kV智能变电站电流互感器目前基本采用常 规电磁式电流互感器,考虑未来电子式互感器技术水 平上升,当电子式互感器技术经济比较优于常规电磁式电流互感器时,也可考虑 采用电子式互感器。 本标准第 6.2.4条中,为满足预制舱式组合设备运输要求,单个运输单元宽度不宜大于 2.8米;当预制舱式组合设备宽度大于 2.8米时,需要在工厂内制舱式组合设备分割成宽度满足运输要求的多个运输单元,多个运输单元抵达现场,需现场拼接就位后安装。 本标准第 6.6条中, 根据 DL/T 5155有关规定开展 负荷计算。 本标准第 6.8.6条中,主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等一次设备至汇控柜、端 子箱之间的控制、信号回路电缆宜采用预制电缆。 CT回路要考虑防止互感器开路的措施,交直流电源回路电缆芯 数较少时,视工程情况,综合经济比较结果,选择是否采用预制电缆。 本标准第 7.9.4条中,对于电缆较少的屏柜 考虑采用靠墙布置、前接线、前显示装置,以节省预制舱空间。 本标准第 8.5.1条中,变电站内建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企业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