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山东莘县朝城初中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sofeeling205 文档编号:303892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5.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山东莘县朝城初中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2-2013学年山东莘县朝城初中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2-2013学年山东莘县朝城初中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2-2013学年山东莘县朝城初中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2-2013学年山东莘县朝城初中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山东莘县朝城初中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生物的结构总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下列对不同动物的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鱼用鳃呼吸适应水中生活 B家鸽前肢变成翼适应空中飞行生活 C昆虫有外骨骼适应陆地干燥生活 D雄蛙有鸣囊适应水陆两栖生活 答案: D 试题分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 A、鱼体呈梭型,可减少游泳时水的阻力;用鳃呼吸,是与水生环境相适应的故不符合题意; B、家鸽前肢变成翼,展开呈扇形,可以煽动空气,适于空中飞翔故不符合题意; C、昆虫具外骨骼,外骨骼可减少水分的蒸发,适于干

2、燥的陆生环境,故不符合题意 D、青蛙肺不发达,皮肤裸露辅助呼吸,适于生活在潮湿的环境或离水源近的环境中故符合题意; 考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点评:此题为基础性题目。解答时可以从生物适应环境的表现方面来切入,关键是理解不同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不同 下列食品加工过程中,没有采用发酵技术的是 ( ) A啤酒 B橙汁 C酸奶 D面包 答案: B 试题分析: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制造中的应用,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制馒头或面包和酿酒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制醋要用到醋酸杆菌,制酱要用到曲霉,制味精要用到棒状杆菌,利用青霉可以提取出青霉素等,其中橙汁属于水果汁,与微生物

3、的发酵无关。可见 B符合题意。 考点: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点评: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的题目是中考的热点。注意掌握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平时注意积累相关的例子。 夏天,受潮的粮食、衣物和皮鞋常常发霉长毛,这些霉菌是从哪来的? A这些物品中原来 有的 B空气中的 C因为有这些物品,它们跑来的 D这些物品中的某些物质变来的 答案: B 试题分析:真菌在自然界中是作用以及与人类的关系。微生物的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和营养物质,由题意可知,夏天温度适宜,潮湿的食品和衣服上有很多有机物,能满足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使其数量大增,使衣物发霉,形成菌落,如 “毛状 “,真菌等微生物不是自然产生的,

4、这些真菌都是来自于空气中原有的真菌。故 B符合题意。 考点: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点评:了解微生物生活所需要的条件,掌握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的区别, 结合题意,即可作出正确的选择,是中考的热点。 袋装肉肠所采取的主要保存方法是( ) A脱水法 B真空包装法 C罐藏法 D渗透保存法 答案: B 试题分析:食品保鲜的原理和一般方法。因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袋装肉肠所采取的主要保存方法是真空包装法,真空包装的食品是利用密封前灭过菌,且密封严,细菌不能进入,空气也不能进入袋内,从而杀

5、死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可见 B符合题意 考点:食品保鲜的一般方法。 点评:解答本题可从食品保鲜的原理和一般方法切入,关键是重点了解真空包装法的方法及原理。 以下那一项不是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 ) A森林面积减少 B环境污染 C生物进化 D生物入侵 答案: C 试题分析: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威胁生物生存的原因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其他原因等。乱砍乱伐森林会破坏生物的栖息地;环境污染会使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导致生物不能再适应环境而死亡;生物入侵,我们知道引进外来物种,一般不引进它的天敌,因此外来物种就会因为缺少天敌,而数量大增,进而与其它生物争夺生存资源,从

6、而影响了其它生物的生存,甚至引起其它生物的死亡,就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而生物进化是必然趋势,生物越进化,越适应环境,越利于生存。可见 C符合题意。 考点: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点评:本题是 一道应用题。解答本题可从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和保护措施切入。关键是熟记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利用下列哪项培育出高产的杂交水稻新品种( ) A基因的多样性 B染色体的多样性 C DNA的多样性 D细胞的多样性 答案: A 试题分析: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

7、,不同物种(水稻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野生水稻和普通水稻之间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我国动物、植物和野生亲缘种的基因(遗传)多样性十分丰富,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如我国科学家袁隆平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水稻杂交,培育出了高产的杂交水稻,表明生物基因(遗传)的多样性是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基因库。 考点:生物的多样性的内涵。 点评:解答本题可以从生物多样性的意义方面来分析。关键是理解基因的多样性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 下列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中,属于水生哺乳动物而且正处在灭绝边缘的是( ) A大熊猫 B扬子鳄 C大蟒 D白鳍豚 答案:

8、 D 试题分析:我国特有的珍稀水生哺乳动物。大熊猫(学名: Ailuropoda melanoleuca),一般称作 “熊猫 ”,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哺乳动物之一,数量十分稀少,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体色为黑白相间,被誉为 “中国国宝 ”。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种,属 熊科,现存的主要栖息地在中国四川、陕西等周边山区。扬子鳄或称作鼍,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鳄鱼,是世界上体型最细小的鳄鱼品种之一。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现在生存数量非常稀少、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爬行动物。在扬子鳄身上,至今还可以找到早先恐龙类爬行动物的许多特征。所以,人们称扬子鳄为中生代的 “活化石 ”。我国已经把扬子鳄列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严禁捕杀。大

9、蟒,本义是巨蛇,爬行类,是世界上最大的较原始的蛇类。主要分布于我国的云南南部、福建、海南、香港、四川等地,其它国家也有分布。属于世界濒危动物,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鳍豚是世界最濒 危的 12 种野生动物之一,为中国长江所独有。监测显示,上世纪 90年代初,长江中的白鳍豚数量已由之前 10多年的 400头降到 150头以下。为我国特有的水生哺乳类。符合题意。 考点: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 点评:此题是一道基础题目。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注意查阅资料,丰富自己的生物学知识。 造成野生动物濒危灭绝主要原因是( ) A同种生物的斗争 B天敌过多 C外来物种入侵 D生存环境的破坏与改

10、变 答案: D 试题分析: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主要有:滥砍乱发导致栖息地的破坏、偷猎、盲目引进外来物种、环境污染等,这些都属于人类的活动,人类对环境的改造幅度已经很大且地域扩张也很厉害,导至环境变化太大,很多物种的生活地域越来越小,且不能适应环境改造所带来的新的环境,以至于灭绝,如乱砍滥伐、过度放牧、不合理的开发(围湖造田、垦荒、湿地开发等)、使生存环境被破坏与改变,不再适和生物生存,导致野生生物的濒危或面临灭绝。考点: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点评:本题主要是理解并掌握造成野生动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结合题意,即可正确解 答,题目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 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 )

11、 A迁出原地保护 B建立植物的种子库、动物的精子库 C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就地保护 D禁止一切形式的采猎和买卖珍稀动、植物 答案: C 试题分析: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自然保护区是 “天然基因库 ”,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进行各种生物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基地;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 普及生物学知识,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除了建立自然保护区之外,人们还把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

12、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此外还建立了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另外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考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措施。 点评:生物的多样性面临严重的威胁,我们要采取不同的措施加以保护,要注意的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关键点: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为有效的措施。 大量细菌可使食品迅速腐烂 ,食品在冰箱中能保存一定时间不腐烂 ,是因为冰箱中( ) A细菌很少 B细菌繁殖很慢 C没有细菌 D细菌都冻死了

13、 答案: B 试题分析:食品的腐败原因:低温能抑制细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各种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接触到食物,并利用食物中的养分,大量的生长和繁殖,期间会产生很多的生长代谢产物,产生各种各样酸、臭的味道,所以食品腐败变质。因此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冰箱中温度低,能抑制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使其繁殖速度慢,数量少,不能充分分解食物,达到保鲜的目的。可见 B符合题意。 考点:食品的腐败原因。 点评:掌握食品防腐的原 理,低温能抑制细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知道冰箱中保存食品的原理是低温抑

14、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橘子腐烂后,出现一些青绿色的霉斑,在显微镜下可见到一些扫帚状的孢子,这种霉菌是( ) A曲霉 B青霉 C酵母菌 D毛霉 答案: B 下列有关细菌和真菌培养基的制作配方不正确的是 ( ) A牛肉汁与琼脂混合 B牛奶与琼脂混合 C土壤浸出液与琼脂混合 D蒸馏水与琼脂混合 答案: D 试题分析:培养基的配制: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细菌、真菌体内不含有叶绿体,大部分必须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维持生活。因此首先要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牛奶、牛肉汁、土壤浸出液中含有较丰富的有机物,因此可以用牛肉汁加琼脂熬制,也可以牛奶与琼脂混

15、合、土壤浸出液与琼脂混合熬制;蒸馏水内没有有机物,琼脂主要起使培养液凝固的作用,细菌不能利用琼脂。因此不能用蒸馏水与琼脂混合。然后把培养基和所有用具进行高温灭菌,以防杂菌对实验的干扰,为防止高温杀死细菌、真菌,要等冷却后,在进行接种 ,接种后放在温暖的地方进行恒温培养。注意:定期观察并详细记录实验现象。 考点:菌落及细菌菌落与真菌菌落的区别。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细菌、真菌的生活需要有机物。因为细菌不能利用琼脂才能在琼脂上培养的。 蝗虫是比较常见的昆虫,它危害玉米、高粱和水稻等多种农作物,是有名的农业害虫。蝗虫的呼吸是靠 A气管 B肺 C体表 D头部 答案: A 试题分析:昆虫进行气

16、体交换的场所是气管,气门是进入体内的门户。在蝗虫腹部第一节的两侧,有一对半月形的薄膜,是蝗虫的听觉器官,在左右两侧排列得很整齐的一 行小孔,就是气门从中胸到腹部第 8节,每一个体节都有一对气门,共有 10对,每个气门都向内连通着气管在蝗虫体内有粗细不等的纵横相连的气管,气管一再分支,最后由微细的分支与各细胞发生联系,进行气体交换因此,气门是气体出入蝗虫身体的门户,但真正进行气体交换的部位是气管 考点:蝗虫的形态结构、生理和发育的特点 . 点评:这是一道基础题,昆虫靠气管进行气体交换,气门是进入体内的门户,位于胸腹部,解答此题主要分清昆虫真正进行气体交换的部位是气管,而不是气门。 属于陆地生活的

17、脊椎动物类群是( ) A节肢动物 B环 节动物 C爬行动物 D两栖动物 答案: C 试题分析: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在陆地生活的动物一般具有与陆生环境相适应的特点。节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背部都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称为无脊椎动物,不符合题意。爬行动物背部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称为脊椎动物,且体表有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鳞或甲,适于陆生生活,符合题意。两栖动物背部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称为脊椎动物,但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不符合题意。 考点:陆生动物及其与环境相适应的特征 . 点评:动物根据身体中央有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根据生活环境可分为

18、水生和陆生,在陆地生活的动物一般具有与陆生环境相适应的特点,解答此题需审清题目,满足两个条件:脊椎动物和陆生,不要错选。 毛泽东在沁园春 长沙里有这样一段描写: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这里描写了动物的哪些运动方式 ( ) A飞行、爬行 B跳跃、爬行 C跳跃、游泳 D飞行、游泳 答案: D 试题分析:不同动物运动方式不同。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中涉及到的生物有鹰和鱼,鹰的生活环境为天空,鹰有一对翅膀,为鸟类的飞行器官,运动方式为飞行;鱼的生活环境为水中,有鳍,为鱼的运动器官,运动方式为游泳 考点:动物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飞行、游泳、爬行、行走、奔跑。 点评

19、:此题比较简单,根据鹰的运动方式为飞行,鱼的运动方式为游泳进行分析回答。本题考查了动物的运动,题目较易。 社会行为有利于动物的生存,下列各项中具有社会行为的是( ) A森林中的一群狒狒 B池塘中的一群青蛙 C花盆下的一群鼠妇 D果盘上的一群苍蝇 答案: A 试题分析:动物的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社群生活对动物有利,可以有效地猎食和有效地防御捕食者的攻击,使动物群体能更好地适应生活环境,对维持个体与种族的生存有重要的意义。森林中的一群狒狒群体内有严格的等级次序,有首领,负责指挥、协调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其他成员必须服从首领,因此

20、属于社会行为;池塘中的一群青蛙、花盆下的一群鼠妇、果盘上的一群苍蝇,没有明确的分工,没有形成一定的组织,也没有等级,因此不属于社会行为。 考点:社会行为的特征 . 点评:此题比较简单,解答时可以从社会行为的特点方面来切入,关键是理解社会行为的特点。 黄鼬在遇到敌害追击时会释放一种 “臭气 ”,利用这种气体将敌害 “击退 ”或“击晕 ”。该行为属于 ( ) A先天性、攻击行为 B先天性、防御行为 C后天性、防御行为 D后天性、攻击行为 答案: B 试题分析: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例如:蜜蜂采蜜,蚂蚁建巢,蜘蛛织网,鸟类迁徙等。 先天

21、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黄鼬在遇到敌害追击时会释放一种 “臭气 ”,是生来就有的,不学就会的先天性行为;防御行为: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机体防御等。利用 “臭气 ”将敌害 “击退 ”或 “击晕 ”有利于保护自己,防御敌害,因此属于防御行为。 考点: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 . 点评:此题的相对比较简单,解答时可以从先天性行为和防御行为的特点方面来切入,关键是理解先天性行为、防御行为的特点。 动物在自然界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利用周氏啮小峰防治美国白蛾,体现了动物具有( ) A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 B促进物质循环

22、 的作用 C帮助植物传粉的作用 D帮助植物传播种子的作用 答案: A 试题分析: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而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 物能够帮助植物传

23、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采蜜。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如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挂在动物的皮毛上。综上所述,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将体内的一部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这体现了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考点: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点评: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应从维护生物圈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按照生态系统发展的规律办事。各种动物在自然界中各自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用辨证的观点来看待动物对人类有利的一面和有害的一面,合理地保护和控制、开发和利用动物资源。 当 你从桌上端起茶杯喝水时,此时有关骨骼肌和骨关节活动的情况是( ) A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肘关节

24、弯曲 B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肘关节弯曲 C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肘关节伸直 D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肘关节伸直 答案: B 试题分析:骨、关节和骨骼肌的协调配合。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收缩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 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从桌上端起茶杯喝水时,此时处于屈肘状态,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考点:骨骼肌在运动中的

25、协作关系,骨、关节、骨骼肌的协调配合与运动的产生。 点评: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是中考的一大热点。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 分析下列环境中,活细菌数目相对较多的是 ( ) A用香皂洗过的双手 B夏季茂密的树林中 C火车站侯车室中 D充满高温高压水蒸气的高压锅内 答案: C 试题分析:细菌的生活条件:细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不同的细菌还要求某种特定的生活条件,如有的需要氧气,有的在有氧的条件下生命活动会受到抑制。 用香肥皂洗过后双手,由于双手接触的东西多,携带的细菌就多,但用香肥皂洗过后,消毒杀

26、菌,双手活细菌相对较少; 火车站候车室内,是人口密集的地方,活菌分布较多; 高压锅内由于温度较高,不适于细菌生长,因此细菌最少。 夏季繁茂的树林中,真菌相对较多 考点: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 点评:解答时可以从细菌的生活条件方面来切入。此题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 综合题 ( 5分)下面是鸟体内部分结构分布示意图,请看图回答问题。 ( 1)图中所指结构的名称: a是 , b是 , c是 。 ( 2)鸟的呼吸器官是 ,但是鸟的呼吸方式很特别,原因是它还具有发达的 ,可以辅助呼吸。 答案:故答案:为:( 1)气管 肺 气囊 ( 2)肺 气囊 试题分析:家鸽飞行时,两翼举起,气囊扩张,外界的气体进入肺和

27、气囊,在肺内进行一次气体交换。两翼下垂,气囊收缩,气囊里的气 体进入肺完成第二次气体交换后排出体外,所以每呼吸一次进行气体交换两次。所以 a是气管, b是气囊, c是肺。试题分析:题重点考查鸟的双重呼吸,鸟的体内有发达的气囊起到暂存气体的作用,但真正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肺,为鸟的呼吸器官;当家鸽飞行时,两翼举起或下垂时,在肺内进行两次气体交换,为双重呼吸。 考点:鸟类的主要特征及其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 点评:家鸽的结构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图。解答本题要知道鸟的呼吸方式是双重呼吸,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是肺,气囊辅助呼吸。 ( 6分)如图是关节模式图,请你分析回答。 关节的特点 既牢固又灵活。在运动时

28、 能减少两骨之间之间的摩擦, 里有少量滑液; 能把构成关节的骨联系在一起,使关节 。 有时会发生 从 脱落出来的现象,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脱臼。 答案:( 1)【 5】关节软骨 【 3】关节腔 【 2】关节囊 牢固 ( 2)【 1】关节头 【 4】关节窝 试题分析:关节是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具有既牢固又灵活的特性。关节面包括关节和头关节窝,脱臼是指关节头从关节窝滑脱出来。关节是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根据关节的结构模式图,图中各部分的名称是: 关节头, 关节软骨, 关节窝, 关节囊, 关节腔。关节面: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骨的接触面,其中略凸起的一面叫做关节头,略凹进

29、的一面叫做关节窝。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 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囊壁的内表面能分泌滑液。在关节囊及囊里面和外面还有很多韧带,使两骨的连接更加牢固。关节腔:由关节囊和关节面共同围成的密闭腔隙,内有少量滑液。滑液有润滑关节软骨的作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灵活自如关节具有既灵活又牢固的特性。使关节运动灵活的结构特点是:关节腔内有少量滑液。滑液有润滑关节软骨的作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灵活自如;使关节牢固的结构特点是:关节囊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

30、联系起来。在关节囊及囊里面和外面还有很多韧带,使两骨的连接 更加牢固。脱臼:关节头从关节窝滑脱出来。 考点:关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点评:本题是一道综合性题目,是识图作答的能力、关节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关节的特性。关节是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具有既牢固又灵活的特性。关节面包括关节和头关节窝,脱臼是指关节头从关节窝滑脱出来。解此题的关键是通过识图理解掌握关节的结构和功能。 ( 6分)福娃是北京 2008年第 29届奥运会吉祥物,每个福娃都有一个琅琅上口的名字: “贝贝 ”、 “晶晶 ”、 “欢欢 ”、 “迎迎 ”和 “妮妮 ”,当五个娃娃的名字连在一起,你会读出北京对世界的盛情邀请 “

31、北京欢迎您 ”。娃娃们带着北京的盛情,将祝福带往世界各个角落,邀请各国人民共聚北京,欢庆 2008奥运盛典。 ( 1) “贝贝 ”的头部纹饰使用了中国新时器时代的鱼纹图案。 (2)“晶晶 ”是我们的国宝大熊猫, “迎迎 ”是青藏高原的保护动物藏羚羊,它们共同的生殖发育特点是 , 此类动物体腔内特有的结构是 。 (3) “尼尼 ”的造型融入了燕子的形象。从外形看,它适于飞行 的特点是:身体呈流线型,体表被覆 ,前肢变成翼等,燕子特有的呼吸方式是 。 ( 4)上述动物形象中,从形态结构来分类,它们都属于 动物;除于 ,其余的都为恒温动物。 答案:( 2)胎生哺乳、膈 ( 3)羽毛 双重呼吸 ( 4

32、)脊椎 鱼类 试题分析:动物的生活特性及与环境性适应的特点, “贝贝 ”、 “晶晶 ”、 “欢欢 ”、“迎迎 ”和 “妮妮 ”,分别代表鱼、大熊猫、藏羚羊、燕子以及奥林匹克圣火。( 1)鱼类特有的适于水中生活的主要生理结构特征:身体表面覆盖鳞片,保护身体;( 2) “晶晶是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 “迎迎 ” 是青藏高原的保 护动物藏羚羊,它们同属于高等的哺乳动物。体腔内特有的结构是膈。 ( 3) “尼尼 ”的造型融入了鸟类 燕子的形象。鸟类有许多地方适于其在空中飞行: 鸟的身体呈流线型,体表被有羽毛,这样可以减少空气阻力。前肢特化成翼,宽大的翼又增加了飞行的升力,所以,鸟类可以不用扇动翅膀就可

33、以滑翔很远的距离。 鸟的骨胳中空,重量很轻;鸟直肠很短而且不储存粪便,可以减轻身体的重量。 鸟类不仅有肺而且有气囊,双重呼吸提高呼吸的效率,可以提供充足的氧气,产生大量的热能适应飞行的需要。鸟类的胸肌特别发达,可以有力地带动翅膀扇动,提供强大 的动力。 鸟的食量特别大,可以保证飞行时能量的供应。鸟类的循环系统发达,供血充足,可以保证肌肉中氧气和能量的供应。 ( 5)从形态结构来分类,它们都属于脊椎动物;除鱼类,其余的都为恒温动物。 考点: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动物的分类,鸟类的主要特征及其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变温动物和恒温动物的概念及其区别。 点评:本题涉及到的知识点是部分动

34、物的生活特性及与环境性适应的特点,本题利用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作为背景,考查了几种脊椎动物的结构特点,考查面较广。 ( 8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国具有陆 地生态系统的各种类型,包括森林、灌丛、草原和稀树草原、草甸、荒漠、高山冻原等。由于不同的气候、土壤等条件,又进一步分为各种亚类型约 600种。如我国的森林有针叶林、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草甸有典型草甸、盐生草甸、沼泽化草甸和高寒草甸等。除此以外,我国海洋和淡水生态系统类型也很齐全。 材料二:水稻丛矮病是一种危害水稻生长发育的病毒性疾病,很难防治。后来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个野生水稻种群,这个种群对草丛矮缩病具有较强的抗性,从而为培育抗草丛矮缩

35、病的水稻新品种找到了必要的基因。 材料三:位于我国大别山的某县,曾经是森林茂 密、鸟兽繁多、气候宜人的地方,后来,人们在山坡上毁林开荒,改良农作物,破坏了当地的生活环境,使得林中的鸟类和哺乳类大量减少。鸟类减少,各种农林害虫失去了天敌的控制,就大量繁殖起来,给农作物和树木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请分析回答: ( 1)材料一说明了 。 ( 2)材料二说明了 。 ( 3)材料三说明了:每种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 中,并且与其他的生物相联系。生物圈中生物的数量减少或灭绝,必然会影响它所在的 ,当后者发生剧烈变化时,会加速生物 和 的丧失,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 ,保护 。 答案:( 1)我国生

36、态系统的多样性十分丰富。 ( 2)生物的多样性是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基因库。 ( 3)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 种类多样性 基因多样性 生物的栖息地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试题分析:是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1)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环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等。我国具有陆地生态系统的各种类型约 7种,各种亚类型生态系统约 600种,我国海洋和淡水生态系统类型也很齐全。表明我国生态系统的 多样性十分丰富。( 2)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

37、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野生水稻和栽培水稻兔之间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我国动物、植物和野生亲缘种的基因多样性十分丰富,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如利用野生水稻种群对草丛矮缩病具有较强的抗性的基因和栽培水稻进行杂交,从而培育出抗草丛矮缩病的水稻新品种。表明生物的多样性是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基因库。( 3)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每种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生态系统中,当植物十分丰富的 森林生态系统变成单一的农田后,生物种类会迅速减少,破坏了食物链,影响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当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一些生物不在适应环境,迁走或死亡,如鸟类和哺乳类大量

38、减少。鸟类减少,各种农林害虫失去天敌的控制,就大量繁殖起来,给农作物和树木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因此也会加速种类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地,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考点:生物的多样性的内涵,生态系统中的类型,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措施。 点评:解答时可以从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方面来切入。解答此类题目的关 键是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探究题 ( 5分)为探究酵母菌的作用,尝试甜酒的制作方法,郝思同学在课外做了如下实验: 取甲、乙、丙三个洁净的烧瓶,分别加入适量凉开水; 取适量淘洗干净的糯米,用蒸锅蒸熟并冷却至室温; 将冷却后的糯米等分成两份,分别加入甲、

39、乙两个烧瓶中; 向甲、丙两个烧瓶中分别加入适量的酒曲(内含酵母菌); 将三个烧瓶的瓶口密封,并同时放在适宜的环境中,静置 2 3天。据此,请分析回答: ( 1)郝思的实验中有 组对照实验,变量为酒曲的一组是 。 ( 2)三个烧瓶中最有可能生产出甜酒的是 。 ( 3)你认 为在酿酒过程中,酵母菌起到了什么作用? 。 ( 4)郝思同学按上述方法进行操作,制出的 “甜酒 ”带有酸味,原因可能是 。 答案:( 1)两 甲和乙 ( 2)甲 ( 3)将淀粉分解成葡萄糖,将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 ( 4)酒曲中除了含有酵母菌外,还含有杂菌 试题分析:酵母菌的作用的探究实验,( 1)、甲和乙除了酒曲这个条

40、件不一样,其它什么条件都一样,符合对照实验变量唯一的标准,因此甲和乙是一组对照实验;甲和丙除了糯米不一样,其它条件都一样,因此也是一组对照实验。( 2)、甲中既有糯米,又有酒曲的发酵作用,同时也密封确保 无氧,使得酒曲在此条件下发酵产生酒精;乙中无酒曲,米中的淀粉不能被分解产生葡萄糖,葡萄糖不能被进一步分解产生酒精;甲中无糯米,酒曲不能对此分解产生酒精,因此能产生酒的应该是甲。( 3)、在制酒的过程中,酵母菌先是分解米中的淀粉产生葡萄糖,进一步再把葡萄糖分解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4)、做酒的关键是干净,不能有其它杂菌的掺入,因此整个过程要保持清洁,各种器具在使用前必须认真清洗,严谨油污,以防止杂菌的污染,使酒出现酸味。郝思同学按上述方法进行操作,制出的 “甜酒 ”还带有酸味,则空气中的杂菌不能进入,那么只能是酒曲 不纯,除了有酵母菌外,还有其它杂菌。 考点: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点评:关于酵母菌的作用的探究实验题,是中考的热点。熟练掌握制作甜酒的原理、过程以及注意事项,结合题意,即可解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