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江苏兴化四校联考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Iclinic170 文档编号:304030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5.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江苏兴化四校联考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2-2013学年江苏兴化四校联考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2-2013学年江苏兴化四校联考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2-2013学年江苏兴化四校联考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2-2013学年江苏兴化四校联考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江苏兴化四校联考八年级下学期 3月月考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原始生命起源于 A原始大气 B有机小分子物质 C有机大分子物质 D非生命物质 答案: D 试题分析:化学起源学说认为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 考点:生命的起源。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熟知

2、原始生命形成的过程,即可解题。 下列疾病中,不属于遗传病的是 A艾滋病 B血友病 C白化病 D色盲 答案: A 试题分析:艾滋病是由艾滋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患者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因而不是遗传病,血友病、白化病、色盲是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疾病,属于遗传病。 考点:人类主要的遗传疾病。 点评:此题是基础题,难度一般,型和血友病是常见的人类遗传病,记住这些就能解决种类题目。 矮秆的麦田里,长出一株高秆的小麦,这种现象属于 A进化 B遗传 C变异 D环境影响 答案: C 试题分析:生物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称为进化,亲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叫做遗传,矮秆的麦田里,长出一株高秆

3、的小麦,这反映了生物的子代个体之间在性状上存在的差异,属于生物的变异现象,生物性状的表现受环境的影响,但环境对生物性状的影响不会遗传给下一代。 考点:生物的变异。 点评:此题是基础题,较易,理解生物变异的概念,即可解题。 现在地球上最高等的动物类群是 A昆虫 B鸟类 C鱼类 D哺乳类 答案: D 试题分析:动物的进化历程是由无脊椎动物进化到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鱼类 原始两栖类 原始爬行类 ,哺乳动物不但处于进化的最高点,而且它的特征,如体表被毛、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等,使它的结构功能最完善,最适应环境,也说明它是脊椎动物中乃至整个动物界最高等的一个类

4、群。 考点:生物进化的历程。 点评:此题是基础题,较易,结合进化树分析得出生物进化的历程,即可解题。 科学家将人的某基因转移到羊的细胞中,培育出了能分泌含人乳铁蛋白乳汁的羊,该生物技术属于 A仿生 B杂交技术 C转基因技术 D发酵技术 答案: C 试题分析: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现代生物技术包括四大工程: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科学家将人的某基因转移到羊的细胞中,培育出了能分泌含人乳铁蛋白乳汁的羊,这里主要使用的技术是转基因技术。 考点:转基因技术的应用。 点评:此题是基础题,难度一般,能够理解转基因技术的概念,即可解题。 各种各样的抗生素对治疗细菌感染造成的疾病发挥着重要

5、作用。但抗生素使用一段时间后,杀菌效果就会下降。用达尔文的进化观点解释,其原因是 A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 B细菌对抗生素的选择作用 C产品的质量下降 D人类的体质下降 答案: A 试题分析:抗生素素刚被使用的时候,能够杀死大多数类型的细菌,但少数细菌由于变异而具有抗药性,不能被抗生素杀死而生存下来,并将这些特性遗传给下一代,因此,下一代就有更多的具有抗药性的个体,经过抗生素的长期选择,使得有的细菌已不再受其的影响了,可见,细菌抗药性的产生是抗生素对细菌的变异进行选择的结果。 考点: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点评:此题考查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难度一般,能够理解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进行解题。

6、某生物的卵细胞中含 12条染色体,该生物受精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 A 12对 B 12条 C 24对 D 6条 答案: A 试题分析: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一对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故某生物的卵细胞中含 12条染色体,该生物受精卵中染色体数目是 12对。 考点: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点评:此题是基础题,难度一般,熟记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的一半,受精卵中的染色 体数与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相同,即可解题。 用达尔文的自然选

7、择学说不能解释的是 A滥用抗生素造成细菌抗药性增强的原因 B恐龙灭绝的原因 C曼彻斯特地区深色桦尺蠖增多的原因 D孔雀开屏的原因 答案: D 试题分析: A、抗生素素刚被使用的时候,能够杀死大多数类型的细菌,但少数细菌由于变异而具有抗药性,不能被抗生素杀死而生存下来,并将这些特性遗传给下一代,因此,下一代就有更多的具有抗药性的个体,经过抗生素的长期选择,使得有的细菌已不再受其的影响了,可见,细菌抗药性的产生是抗生素对细菌的变异进行选择的结果,故不符合题意; B、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达尔文认为恐龙在生活环境发生变化时没有产生适应环境的有利变异,不适者被淘汰,因此导致恐龙灭绝,

8、故不符合题意; C、工业污染后使环境颜色变深,深色桦尺蠖是有利变异, 适应环境,适者生存,因此曼彻斯特人区深色桦尺蠖增多的原因是自然选择,故不符合题意; D、孔雀开屏是孔雀的生理特性,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是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无法解释的,故符合题意。 考点: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点评:此题考查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难度一般,能够理解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进行解题。 两千多年来,孔子的后代遍及世界各地,孔家又称天下第一家。 2006年元旦,孔子第 80嫡长孙孔佑仁在台湾出生。请推测孔佑仁体内的遗传物质能确定是从孔子身上继承下来的是 A常染色体 B X染色体 C Y染色体 D显性基因 答案:

9、C 试题分析:在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中,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一种是含有X染色体的,另一种是含 Y染色体的,女性只产生一种卵细胞:是含有 X染色体的,如果含 X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含 X染色体的精子相融合,那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就是 XX,由它发育成的孩子就是女孩,如果含 X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含Y染色体的精子相融合,那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就是 XY,由它发育成的孩子就是男孩,如此代代相传,孔子第 80伐嫡长孙孔佑仁的性染色体 Y染色体是从孔子身上继承下来的。 考点:人的性别遗传。 点评:此题较新颖,难度一般,能够熟 练掌握人的性别遗传,即可解题。 以下四种生物中,亲缘关系最近的两种是 A 与 B 与 C

10、 与 D 与 答案: A 试题分析:如如, 是鲸,其生殖特点是胎生、哺乳,属于哺乳动物, 带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属于鱼类, 蝙蝠的生殖特点也是胎生、哺乳,属于哺乳动物, 鹰的前肢变成翼,会飞行,双重呼吸,属于鸟类,可见鲸和蝙蝠都属于哺乳动物,亲缘关系较近。 考点:动物的分类。 点评:此题是基础题,难度一般,熟练掌握不同类群的动物的主要特征,并能灵活的对动物进行分类。 不属于一对相对性状的是 A兔的白毛和黑毛 B番茄的红色和黄色 C狗的卷毛和长毛 D人的 A型血和 B型血 答案: C 试题分析: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 A、兔的白毛和黑毛,是兔毛的颜色不同,是同

11、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故不符合题意; B、番茄的红色和黄色,是番茄果皮的颜色不同,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故不符合题意; C、狗的卷毛和长毛,是狗毛的形状和毛的长短,是两种性状,不是相对性状,如狗的长毛和短毛,或狗的卷毛与直毛是相对性状,故符合题意; D、人的 A型血和 B型血,是人的血型不同,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故不符合题意。 考点:相对性状。 点评:此题是基础题,难度一般,能够理解相对性状的概念,即可解题。 化石记录显示,在越早形成的地层里形成化石的生物 A越简单、低等水生的越多 B越复杂、高等,水生的越多 C越复杂、高等,陆生的越多 D越简单、

12、低等,陆生的越多 答案: A 试题分析: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研究发现,不同的地层中埋藏着不同类型的生物化石:埋藏于较浅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比较相似,埋藏于 较深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差别较大,并且越是古老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越多,越是晚期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化石越多,这说明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所以化石记录显示,在越晚形成的地层里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的越多。 考点:生物进化的证据 -化石。 点评:此题是一道基础知识题,考查的是生物进化的证据

13、-化石,知道各类生物化石在地层中按照一定顺序出现的事实证明了生物进化的趋势。 达尔文发现在大风经常袭击的可格伦岛上,昆虫的翅要么根强大,要么退化,没有中等大小翅的种类。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是否经常使用翅膀的结果 B食物获得多少的结果 C定向变异的结果 D大风作用下,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答案: D 试题分析:在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生活着的昆虫多是无翅或残翅的类型,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由于这些海岛上经常刮大风,哪些有翅能飞但翅膀不够强大的昆虫,就常常被大风吹到海里,因而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较少,是不适者被淘汰,而无翅或残翅的昆虫,由于不能飞翔,就不容易被风吹到海里,因而 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

14、会就多,是适者生存,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选择之后,岛上无翅的昆虫就特别多,少数能飞行的昆虫翅异常发达,这种两极分化现象产生的原因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考点: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点评:此题考查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难度一般,可以从自然选择和岛上的环境特点方面来切入。 下列属于中间过渡类型的化石是 A恐龙化石 B始祖鸟化石 C恐龙蛋化石 D恐龙足迹化石 答案: B 试题分析: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始祖鸟化石证明了鸟类是由古代的爬行类进化来的,始祖鸟是爬行类向鸟类进化的

15、过渡类型,可见 B符合题意。 考点:生物进化的历程。 点评:此题是基础题,难度一般,熟记生物进化的历程,即可解题。 在人类的遗传中单眼皮是隐性的。一对单眼皮夫妇经手术后均明显地变为双眼皮,则他们所生的孩子眼睛应是 A双眼皮 B单眼皮 C眼皮介于单双之间 D不能确定 答案 : B 试题分析:生物的变异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于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的,不遗传的变异是环境因素造成的,这对夫妇经手术后均由单眼皮明显地变为双眼皮,这种变异不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属于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所以这对夫妇所能遗传给后代的应是手术前的单眼皮性状,因为单眼皮是隐性性状,所以一对单眼皮

16、的夫妇其后代应均为单眼皮。 考点:生物的变异。 点评:此题是一道基础知识题,考查的是生物的变异,区分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要看遗传物质是否发生了改变。 下列不属于类人猿的是 A猩 猩 B大猩猩 C黑猩猩 D猴子 答案: D 试题分析:人和类人猿是近亲,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类人猿没有尾巴、颊囊和屁股上的胼胝,常见的四种类人猿是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 考点:人类的起源。 点评:此题是基础题,较易,了解类人猿的特点,掌握常见的四种类人猿,进行解题。 基因是通过亲子间的 “小桥 ”传递的,小桥指的是 A精子 B卵细胞 C精子或卵细胞 D受精卵 答案: C 试题分析:人的生殖是从

17、生殖系统产生两性生殖细胞开始的,男性的生殖细胞是精子,女性的生殖细胞是卵细胞,含有丰富的卵黄,在人的生殖过程中,要进行一种特殊的细胞分裂,结果使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人的体细胞中有 23对色体,所产生的精子和卵细胞内各含有 23染色体,通过受精作用,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在一起,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 23,其中的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父亲,一条来自母亲,因此,后代的体细胞中就具有了来自父母双方的染色体,亲代细胞核内的遗传信息也就随着染色体传给了后代,所以基因是 通过精子和卵细胞传递的。 考点: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 点评:此题是基础题,难度一般,熟知亲代传递给

18、子代的是控制性状的基因,而不是性状本身。 下列亲属中,与你属于直系血亲的是 A伯伯 B姑姑 C父亲 D表妹 答案: C 试题分析:近亲是指的是直系血亲和 4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直系血亲的直接血缘关系,是指出生关系,包括生出自己的长辈(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以及更上的长辈)和自己生出来的晚辈(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以及更下的直接晚辈),旁系血亲是具有间接血缘关系的亲属,即非直系血亲而在血缘上和自己同出 3源的亲属, 4代以内旁系血亲是在血缘上和自己同出于 4代以内的亲属,这里的 4代是从自己开始计算为 3代的 4代,(简单说就是,替谁考虑就把谁当为第 3代,向上查直到为同 3父母而生为止),因此与

19、你属于直系血亲的是父亲,而伯伯、姑姑、表妹属于旁系血亲。 考点:近亲的概念。 点评:此题较新颖,考查的知识点是近亲的概念,难度一般,解答时可以从近亲的概念、范围方面来切入。 一对夫妇婚后生了一个漂亮的小女孩,该女孩体细胞内决定性别的是 A性染色体 B Y染色体 C细胞质 D细胞膜 答案: A 试题分析:在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 中,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一种是含有X染色体的,另一种是含 Y染色体的,女性只产生一种卵细胞:是含有 X染色体的,如果含 X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含 X染色体的精子相融合,那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就是 XX,由它发育成的孩子就是女孩,如果含 X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含Y染色体的精子相融合

20、,那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就是 XY,由它发育成的孩子就是男孩,如此代代相传,孔子第 80伐嫡长孙孔佑仁的性染色体 Y染色体是从孔子身上继承下来的。 考点:人的性别遗传。 点评:此题是基础题,较易,熟练掌握人的性别遗传,即可解题。 被誉为 “遗传学之父 ”的科学家 是 A达尔文 B弗来明 C孟德尔 D列文 虎克 答案: C 试题分析:孟德尔,是遗传学的奠基人,被誉为现代遗传学之父,孟德尔通过豌豆实验,发现了遗传规律、分离规律及自由组合规律。 考点:生物学史。 点评:此题是基础题,注意查阅资料,了解相关的事迹,注意知识的积累。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这说明生物体具有 A遗传性 B变异性 C进化性

21、 D适应性 答案: A 试题分析: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得体间的差异,“种豆得豆,种瓜得瓜 ”这句话说明豆的后代是豆,瓜的后代是瓜,指的是亲子代之间具有相同的性状,因此体现了生物的遗传现象。 考点:生物的遗传现象。 点评:此题是基础题,较易,能够理解遗传的概念,即可解题。 下列关于变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变异对生物的生存一般有利 B凡是变异都可遗抟 C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D变异都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 答案: C 试题分析: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

22、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考点:生物的变异。 点评:此题是基础题,能够理解引起变异的原因,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进行解题。 下列预防遗传病的措施中,错误的是 A禁止近亲结婚 B进行婚前检查 C开展遗传咨询 D加强孕妇营养 答案: D 试题分析:优生优育的措施有:进行产前诊断、提倡遗传咨询、禁止近亲结婚、适龄生育、孕妇定期到医院检查身体等,故 D符合题意。 考点:预防遗传病的措施。 点评:此题

23、是基础题,较易,熟记预防遗传病的措施,进行解题。 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细胞核内某些结构之间关系的是答案: D 试题分析:染色体是细胞核内具有遗传性质的物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所以叫染色体,由蛋白质和 DNA组成, DNA分子上具有遗传信息的片段叫基因,即基因有规律地排列在 DNA分子上, DNA和蛋白质构成染色体,染色体在细胞核里,故选项 D符合题意。 考点:染色体、 DNA和基因的关系。 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染色体、 DNA和基因的关系,难度一般,关键是理解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定遗传信息的 DNA 片段。 地球上最初的生命起源于 A原始大气 B原始大陆 C原始海洋 D原始森林 答案:

24、C 试题分析: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的物质,原始大气(包括水蒸气、氢、氨、甲烷)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一些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逐渐形成了许多简 单的物,最终经过复杂的变化、漫长的时间在原始海洋里终于演变出原始的生命。 考点:生命的起源。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熟知原始生命形成的过程,即可解题。 下列气体中,原始大气不含有的是 A氢气 B氧气 C氨气 D水蒸气 答案: B 试题分析:地质学家研究表明,地球大约是在 46亿年以前形成的,那时候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上的环境与现在的完全不同:天空中或赤日炎炎,或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等构成

25、了原始的大气层。 考点:原始大气的成分。 点评: 此题为基础知识题,熟记原始大气层中没有氧气,即可轻松解题。 人的卵细胞中,在正常情况下,染色体的数目应该是 A 23对 B 23条 C 43对 D 22对 答案: B 试题分析:在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因此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比体细胞中的少一半,正常人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 23对,因此人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 23条。 考点: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点评:此题是基础题,难度一般,熟记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

26、中的染色体数的一半,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与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相同,即可解题。 生物的遗传信息中心是 A细胞核 B细胞壁 C细胞膜 D细胞质 答案: A 试题分析:细胞核内含有遗传信息,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所有的细胞都能显示出生命的各种属性,在它们之中进行着新陈代谢活动,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细胞核内有染色体,染色体中有 DNA,,上有遗传信息,这些信息就是指导和控制细胞中物质和能量变化的一系列指令,也是生物体建造自己生 命大厦的蓝图。 考点: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功能。 点评:此题是基础题,较易,能够熟练掌握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功能,即可解题。 下列哪一个细胞

27、里的染色体不成对存在 A卵细胞 B受精卵 C白细胞 D上皮细胞 答案: A 试题分析: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一对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考点: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点评:此题是基础题,难度一般,熟记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的一半,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与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相同,即可解题。 小璐的脸上长有漂亮的酒窝,控制这一性状的是 A基因 B DNA C染色体 D蛋白质 答案: A 试题分析: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

28、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 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 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一条染色体有一个 DNA分子组成,一个 DNA分 子上有许多个基因,因此小璐的脸上长有漂亮的酒窝,控制这一性状的是基因。 考点:基因控制性状。 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基因控制性状,较易,解答从染色体的概念、组成、DNA的分子结构特点、基因的概念方面来切入。 生物进化过程中最可靠的证据是 A地层 B化石 C火山喷发 D岩浆 答案: B 试题分析: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化石是由古代生

29、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并不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就叫化石,研究发现,不同 的地层中埋藏着不同类型的生物化石:埋藏于较浅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比较相似,埋藏于较深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差别较大,并且越是古老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越多,越是晚期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化石越多。 考点:生物进化的主要证据。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理解化石的形成和分布规律,即可解题。 下面不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 A双眼皮的父母生出单眼皮的女儿 B一只黑猫生出一窝小黑猫和小花猫 C正常

30、绵羊生出短腿绵羊 D同卵双生兄弟,一个胖些,一个瘦些 答案: D 试题分析: A、双眼皮的父母生出单眼皮的女儿,是体内的遗传物质改变引起,属于可遗传的变异,故不符合题意; B、一只黑猫生出一窝小黑猫和小花猫,是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控制的,因此是可遗传的变异,故不符合题意; C、正常绵羊生出短腿绵羊,是体内控制眼皮单双的基因不同,因此是可遗传的变异,故不符合题意; D、同卵双生兄弟,一个胖些,一个瘦些,是由环境条件引起的不遗传的变异,故符合题意。 考点:生物的变异。 点评:此题是基础题,能够理解引起变异的原因,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 ,是不遗传的变异,进行解题。 可

31、遗传的变异是由什么引起的 A个体生长很快 B个体发育很好 C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 D生存环境发生了变化 答案: C 试题分析: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考点:生物的变异。 点评:此题 是基础题,能够理解引起变异的原因,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进行解题。 下列说法

32、中错误的是 A染色体由 DNA和 RNA组成 B DNA上的一些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断叫基因 C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D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答案: A 试题分析: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 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 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一条染色体有一个 DNA分子组成,一个 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 考点:染色体、 DNA和基因的关系。 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基因控制性状,较易,解答从染色体的概念、组成、DNA的分子结构特点、基因的概

33、念方面来切入。 双眼皮是显性性状 (由显性基因 A控制 ),单眼皮是隐性性状(由隐性基因 a控制)。如果父母双方控制该性状的基因组成都是 Aa,其子女是单眼皮的可能性为 A 100% B 75% C 50% D 25% 答案: D 试题分析:父母双方控制该性状的基因组成都为 Aa,表示父母双方的性状是有显性基因 A控制,而子女是单眼皮应该是有两个隐性基因 aa控制,那么子女两个隐性基因结合的几率通过下面的基因遗传图谱可找到答案:生单眼皮孩子的几率为 25%。 考点: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 点评:此题考查了性状、遗传和变异的概念以及基因的显隐性与性状的表现关系,稍有一定的难

34、度,要想解答此题,可结合遗传图解帮助解题。 填空题 人类和现存的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 _。大量人类化石和分子生物学材料推测,人类由 进化而来。 答案:森林古猿 古猿 试题分析:在距今 10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 考点:人类的起源。 点评:此题是基础题,较易,熟记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即可

35、解题。 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桦尺蛾,保护色是 不同的,根据达尔文理论,保护色的形成是 的结果;而现在我们看到的形态各异的金鱼是 的结果。 答案:自然选择 人工选择 试题分析:生活在不同环境中少桦尺蛾,保护色是不同少,这样有利于桦尺蛾保护自己、避敌和捕食,桦尺蛾的体色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这是桦尺蛾在长期少生存斗争过程中是经过自然选择的结果,金鱼品种不同是根据人们的喜好和需求进行选择的结果,属于人工选择。 考点:生物进化的原因。 点评:此题是基础题,较易,知道生物进化的原因有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注意区分。 英国博物学家 经过长期的考察和实践提出了解释生物进 化的理论:他认为自然界的生物经过激烈的 ;

36、 生存; 者被淘汰的过程,就叫 。 答案:达尔文 生存斗争 适 不适 自然选择 试题分析:自然界中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从而能产生大量的后代,而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是有限的,生物为了获取食物和空间,要进行生存斗争,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只有哪些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才容易生存下来,并将这些变异遗传给下一代,而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被淘汰,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生物通过遗传 、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 考点:自然选择学说。 点评:此题是基础题,难度一般,熟记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进行解题。 生物遵循从

37、 到 ,从 到 ,从 到 的发展规律,不断进化发展。 答案:简单 复杂 低等 高等 水生 陆生 试题分析:由生物起源的化学进化论可以发现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无机物可以转变为有机物,有机物可以发展为生物地分子和多分子体系,直到最后出现原始的生命体,生物通过对不同类群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殖方式以及生活环境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发现生物进化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的规律。 考点: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点评: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的有关知识,较易,本题结合生物进化的历程中不同阶段的生物的特点进行记忆。 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若性染色体是 则为男性,若性染色体是_则为女性。人的体

38、细胞中的染色体有 23对,则产生的生殖细胞有染色体 _个。 答案: XY XX 23 试题分析:在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人的体细胞内的 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 XY,女性的性 染色体是 XX,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因此人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有 23对,则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有染色体23条, 考点:人的性别遗传。 点评:此题是基础题,难度一般,能够熟练掌握人的性别遗传,即可解题。 生物的 和 之间,以及子代的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或多或少的差异

39、叫 。请举一例: 。 答案:亲代 子代 变异,如: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 试题分析: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如: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 考点:生物的变异。 点评:此题是基础题,较易,能够理解生物变异的概念,即可轻松解题。 综合题 下面是某家庭成员某些特征的调查结果,请根据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父 母 女儿 眼睑的形状 双眼皮 双眼皮 单眼皮 有无耳垂 有耳垂 无耳垂 无耳垂 舌头能否卷曲 能卷舌 能卷舌 能卷舌 表格中所涉及的单双眼皮、有无耳垂等到特征在遗传学上称为 。 父母为双眼皮,而女儿为单眼皮,此现象称为 ;

40、父母的舌头能卷曲,女儿的舌头也能卷曲,此现象称为 。 假若双眼皮基因为 A,写出家庭成员控制眼睑形状的基因组成是: 父 ,母 ,女儿 。 这对夫妇若再生一个孩子,孩子的眼睑是单眼皮的机率是 。 答案:性状 变异,遗传 父 Aa 母 Aa 女儿 aa 试题分析:( 1)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表格上所涉及的单双眼皮,有无耳垂等特征为性状。 ( 2)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少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父母为双眼皮,而女儿为单眼皮,这种现象称为变异,父母的舌能卷曲,女儿的舌也能卷曲,这种现象称为遗传。 ( 3)表中数据显示,在单眼皮与双眼皮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中,子代女儿出现了父母没有的性状,说明新出现的性状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 aa)控制,这一对隐性基因由父母双方提供,因此父母的基因组成应该是 Aa。 ( 4)如图所示: ,从图解中可以看出:生一个单眼皮的孩子可能性是 25%。 考点: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基因在亲 子代之间的传递。 点评:此题考查了性状、遗传和变异的概念以及基因的显隐性与性状的表现关系,稍有一定的难度,要想解答此题,可结合遗传图解帮助解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