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3.1自然资源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medalangle361 文档编号:307326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60.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3.1自然资源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2年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3.1自然资源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2年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3.1自然资源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2年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3.1自然资源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2年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3.1自然资源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年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 3.1自然资源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物质中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 ) A钢铁 B电灯 C煤炭 D水稻 答案: C 试题分析: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且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和水能等都是自然资源。 A、 B是经过加工、提炼等过程形成的工业制成品,并不直接存在于自然界中,不属于自然资源;水稻也是经过人类种植管理过程,故 D不属于自然资源;煤炭存在于自然界,且对人类有很大的利用价值, C为正确选项。 考点:明确煤炭属于资源资源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通过筛选出属于自然资源的物质,掌握自然资源概念。 在我国海洋资源中

2、,其产量居世界首位的是( ) A海盐 B经济鱼类 C海底石油 D锰结核 答案: A 试题分析:我国海洋面积广大,海洋资源丰富。海盐总产量 2004年世界排名第一;我国海洋鱼类近 2000种,其中 300多种是重要经济鱼类 6070 种是最为常见而产量又较高的主要经济鱼类,海洋鱼类资源丰富;我国海底石油丰富,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世界近海海底已探明的石油可采储量为220亿吨,天然气储量为 17万亿立方米,占当年世 界石油和天然气探明总可采储量的 24和 23;海底锰结核矿石(含锰、铁、铜、钴、镍、钛、钒、锆、钼等多种金属)在不断生长,我国东部海域面积广大,拥有丰富的锰结核资源。四个选

3、项中, B、 C、 D不符合题意, A为正确选项。 考点:了解我国是海盐产量大国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通过认识我国产量大的海洋资源,了解我国是海洋资源丰富的国家。 我国能源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的是( ) A石油 B天然气 C煤炭 D核能 答案: C 试题分析:中国煤炭储量居世界第一位,全国已探明的保有煤炭储量为 10000亿吨;探明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分别为 198.5亿吨和 1.95万亿立方米,列世界第9位和第 20位。核能(或称原子能)是通过转化其质量从原子核释放的能量,我国核能利用正处在发展阶段。四个选项中, A、 B、 D不符合题意, C为正确选项。 考点:掌握我国煤炭资源产量大的特点 点评:

4、本题难度一般,通过认识我国煤炭资源产量大,了解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的国情特点。 阳光是一种重要的气候资源,在我国有 “日光城 ”之称的城市是 ( ) A呼和浩特 B乌鲁木齐 C拉萨 D格尔木 答案: C 试题分析:我国幅员辽阔,有着十分丰富的太 阳能资源。据估算,我国各地太阳年辐射总量大。其中青藏高原地区最大,那里平均海拔高度在 4000m以上,大气层薄而清洁,透明度好,纬度低,日照时间长,故拉萨市被称为 “日光城 ”。四个选项中, A、 B、 D四个城市海拔高度不及拉萨,故 C为正确选项。 考点:掌握拉萨是太阳能资源丰富,被称为 “日光城 ”。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通过认识 “日光城 ”的拉

5、萨,掌握我国海拔高的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 过去认为不属于自然资源的空气、风景等,现在也被纳入自然资源的范围,这说明 ( ) A自然资源的形成和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B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C自然资源的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及人类认识的加深,资源开发和保护的范围不断扩大 D自然资源的数量是巨大的,但又是有限的 答案: C 试题分析:自然资源是指来自于自然界,且对人类有利用价值。随着社会经济、科技进步,人类对资源开发利用不断加深。许多被称之的自然现象,在被开发利用的同时转化成了自然资源。 A、 B、 C是从资源的形成、分布、相互关系、数量等方面描述自然资源特

6、征, C是从资源种类增多扩大来描述自然资源的可变化性的特点,符合题意要求,为 正确选项。 考点:掌握自然资源的可变化性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从资源类型增多这一变化,掌握资源范畴增大、可变化的特点。 我国矿产丰富的 “聚宝盆 ”是指 ( ) A塔里木盆地 B准噶尔盆地 C柴达木盆地 D四川盆地 答案: C 试题分析:我国地域广大,不同地区储藏了不同的自然资源。在我国四大盆地中,塔里木盆地内探有石油资源,准噶格尔盆地探明油气资源丰富,四川盆地矿产资源丰富,且农业生产条件优越,被誉为 “天府之国 ”。柴达木盆地不仅盐储量丰富,而且还有丰富的石油、煤,以及多种金属矿藏,如冷湖的石油、鱼卡的煤、锡铁山的

7、铅锌矿等都很有名。所以柴达木盆地有 “聚宝盆 ”的美称。四个选项中, A、 B、 D不符合题意, C为正确选项。 考点:掌握柴达木盆地因矿产资源丰富被称为 “聚宝盆 ”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通过认识柴达木盆地矿产丰富,了解我国四大盆地各自资源分布情况。 全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是 ( ) A山西 B新疆 C开滦 D大庆 答案: A 试题分析: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但分布极不平衡。已探明的煤炭储量约为 9667亿吨,其中山西占 27%,是我国煤炭资源最丰富储量最大的省区,成为我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四个选项中, B、 C虽有煤炭但其储量不及山西省, D大庆石油资源丰富,不符合题意, A为正确选项。 考

8、点:掌握山西是我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通过巩固山西省是我国最大的能源基地,掌握我国煤炭资源总量丰富的特点。 关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性质和利用 叙述,正确的是 ( ) A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更新、再生 B应该十分珍惜和节约使用 C应该注意保护和培育 D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够循环使用 答案: B 试题分析:非可再生资源又称不可更新资源,由于形成所需时间漫长,在短时间内很难形成,所以用一点就少一点。根据非可再生资源的特性, A、 C、 D描述有误;由于非可再生资源形成的时间非常漫长,在使用的过程中一定要十分珍惜和节约使用,使其发挥最大、最重要的作用,故 B描述正确。 考点:掌握非可再生

9、资源的特点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通过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方式,渗透对非可再生资源要注意珍惜和节约。 下列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 A小麦 B河水 C石油 D汽车 答案: C 试题分析:非可再生资源又称不可更新资源,由于形成所需时间漫长,在短时间内很难形成,用一点就少一点。根据非可再生资源的特性, A小麦在生产周期上,每年都可以再生长,故描述有误; B河水可受降水补给方面的影响,能得到有效恢复,描述有误; D汽车是经过加工的工业制成品,产量能够自由控制,并且汽车不属于自然资源,描述有误;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经过 漫长的演化形成,短时间内很难再生,所以用一点就少一点,故 C为非可再生资源

10、。 考点:掌握非可再生资源的定义及特性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通过考查非可再生资源的定义及特点,渗透正确使用非可再生资源的方式。 关于可再生资源的性质和利用叙述,正确的是 ( ) A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更新、再生 B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循环使用 C用一些就少一些 D无论采取何种利用方式,都能够实现永续利用 答案: B 试题分析:可再生资源是指在较短时间内可更新、再生,或者能循环使用的资源。根据可再生资源的定义,可以发现其短时间可更新、再生、可复原的重要特性,故 B描述正确, A、 C、描述有误;可再生资源如果利用合理,且注意保护和培育,就能够实现永续利用,否则也会减少甚至消失,故

11、 D描述有误。四个选项中, B符合题意,为正确选项。 考点:掌握可再生资源的定义及特性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通过考查可再生资源的定义及特点,渗透正确使用可再生资源的方式。 我国自然资源的国情是 ( ) A种类有限,但数量较大 B人均占有量多,种类也很多 C数量不大,存在资源危机 D自然资源丰富,但人均不足 答案: D 试题分析:从世界自然资源储量、种类方面,我国存在很大的优势与不足,体现我国自然资源的实际国情特征。我国资源种类多,总量大,是世界少数比较齐全的国家之一, A描述有误;我国人口众多,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不足, B描述有误;我国资源总储量大,非常丰富,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不足,

12、部分资源相对短缺, C描述有误;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是人均自然资源不足,比较客观且全面的说明了我国资源方面的实际国情, D描述正确。 考点:正确认识我国自然资源国情特点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通过考查我国自然资源国情特征,巩固从总量和人均从两方面正确分析我国资源的国情特点。 综合题 读下图 “我国主要油田的分布图 ”,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 1】将下列省、自治区的主要油田名称填在空格中: 黑龙江省: _油田,河北省: _油田, 辽宁省: _油田,山东省: _油田。 【小题 2】近年来,我国在西部 _的 _盆地和_盆地发现了一大批油气田,使我国石油 _有了较大幅度增长。 【小题 3】 “西气东

13、输 ”工程中的 “气 ”主要分布在 _盆地,该工程共穿越_个省级行政区,终点是 _市。 答案: 【小题 1】大庆 华北 辽河 胜利 【小题 2】新疆 塔里木 准噶尔 产量、储量 【小题 3】塔里木 9 上海 【小题 1】试题分析:我国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不同油田位于不同省区,通过读图,掌握我国部分省区内著名的油田。黑龙江省有著名的大庆油田;河北省有著名的华北油田;辽宁省有著名的辽河油田;山东省有著名的胜利油田。 考点:通过读图,掌握我国重要省区内的著名油田。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通过读图,掌握我国部分省区内著名油田。提高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小题 2】试题分析:根据油田分布

14、图中油田图例符号的分布情况,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准噶尔盆地蕴藏约二点五亿立方米天然气资源,探明率为百分之三左右,勘探开发潜力巨大。塔里木盆地中蕴藏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十分丰富,分别约占全国油气资源蕴藏量的六分之一和四分之一,使我国石油资源的产量、储 量有了较大幅度增长。 考点:掌握我国西北地区两大盆地内油气资源储量丰富,开发潜力巨大。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通过掌握西北油气资源丰富的资源优势,认识我国西北油气资源丰富的特点。 【小题 3】试题分析:塔里木盆地中蕴藏的天然气资源约占全国油气资源蕴藏量的四分之一,我国天然气资源丰富。国家大力开发利用, “西气东输 ”,将塔里木盆地丰富的天

15、然气资源运输到东部上海市,沿途经过新、甘、宁、陕、晋、豫、皖、苏、沪 9个省区。 考点:掌握我国 “西气东输 ”起止点及经过的 9个省区。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通过考查我国 “西气东输 ”工程的起止点,以及沿途经过的省区,重点培养学生读图、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读下图 “我国主要煤矿分布图 ”,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 1】将图中煤矿所在省(自治区)的名称填在下列空格内: 鹤岗: _,霍林河: _, 大同: _,神府: _, 徐州: _,六盘水: _。 【小题 2】我国大煤田的分布特点是 _地区,其中以_省的煤田最为集中,有 “煤海 ”之称。 答案: 【小题 1】黑龙江省 内蒙古自治区 山西省

16、 陕西省 江苏 贵州 【小题 2】主要集中在我国北方 山西 【小题 1】试题分析: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但分布极不均衡。不同的煤矿位于不同省区,通过读图,认识我国重要煤矿及对应的省区。鹤岗煤矿位于黑龙江省,霍林河煤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大同煤矿位于山西省;神府煤矿位于陕西省;徐州煤矿位于江苏省;六盘水煤矿位于贵州省。 考点:通过读图,掌握我国重要煤矿及其分布省区 。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通过认识我国重要煤矿及所在省区,了解我国煤炭资源分布特点。提高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小题 2】试题分析:通过读图,根据煤炭符号分布,总结出我国煤炭主要集中分布在北方地区的分布特点,其中根据图例符合的密集程度,认

17、识煤炭资源最集中的省区为山西省。 考点:掌握我国煤炭资源的分布特点,及煤炭资源最丰富的省区。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通过读图例符号,掌握我国煤炭资源的分布特点及煤炭最集中的省区。培养学生读图例提取有效信息以及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读下图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小题 1】 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位是: B E 。 【小题 2】图中 AD和 BD线所在地,坡度比较陡的是 。 【小题 3】如果 D点的气温是 9 2 ,那么 B点的气温大约是 。 【小题 4】图中甲村庄在乙村庄的 方向。 【小题 5】该地区用水很紧张,为此决定修一座水库,你认为大坝应修在 处。 答案: 【小题 1】山峰 断崖 【小题

18、 2】 BD线 【小题 3】 5 【小题 4】东北 【小题 5】 D 【小题 1】试题分析:等高线地形中,等高线的弯曲变化代表着地形的变化。在 B地,等高线呈闭合状态,且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故为山峰;在 E地,等高线重合,形成陡崖。 考点:通过观察等高线的弯曲变化,掌握山地地形的不同部位。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通过认识等高线的弯曲变化,掌握山地不同的部位,重点掌握分析等高线地形图的方法。 【小题 2】试题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的疏密程度代表坡度的陡缓。BD比 AD等高线密集,坡度比较陡。 考点:掌握等高线疏密与坡度陡缓的关系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通过认识等高线的疏密程度,了解地

19、形坡度的陡缓。 【小题 3】试题分析:读出 D点的海拔高度大致在 100米,气温达到 9.2C, B点的海拔在 700米以上。根据海拔上升 100米,气温下降 0.6C条件, 9.2-( 700-100) 1000.6 5.6C 考点:根据已知条件,比如海拔、气温等有利条件,学会计算气温。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根据海拔上升 100米,气温下降 0.6C,海拔越高气温越低。作为已知条件,找出高度差距,计算出温度,提高学生基本的地理计算能力。 【小题 4】试题分析: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有三种,根据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指向标、经纬网判断方向。图中有指向标,根据箭头指示方向为北,判断甲村庄

20、在乙村庄的东北方向。 考点:掌握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中,判断两村 的相对方向。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利用指向标,判断两村的相对方向,提高学生分析地图的能力。 【小题 5】试题分析:等高线地形图中,受地势影响河流呈现一定的流向。水库是指在山沟或河流的狭口处建造拦河坝形成的人工湖泊。水库建成后,可起防洪、蓄水灌溉、供水、发电、养鱼等作用。 考点:掌握水库适宜修建的位置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通过考查水库修建的位置,掌握水库选址的条件及带来的重要作用。 根据下列材料,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日前 ,中国环境报有一篇题为吃烧烤等于 “吞绿荫 ”,少年呼吁不能 “为嘴伤林 ”的报道。报道中介绍了两名中学生针对大

21、街小巷到处分布炭火烧烤羊肉串摊点的现象进行调查 ,算了一笔细帐 ,于是向社会公众呼吁 :“口下留情救树林 ”。无独有偶 ,在我们身边也有居民烧烤摊点浓烟滚滚污染居住环境 ,呼吁有关部门加强管理。 【小题 1】炭火烧烤对资源和环境的不良影响有哪些? 【小题 2】你认为采取什么措施既能保留烧烤这种大众喜欢的饮食方式,同时又能减轻其不良影响? 【小题 3】你在日常生活中还发现哪些对资源和环境保护有害的现象? 答案: 【小题 1】炭火烧烤消耗大量木炭,而烧炭要消耗大量森林资 源,并且会产生大量烟尘,污染大气。 【小题 2】选择清洁能源,使用电能替代木炭。 【小题 3】略 【小题 1】试题分析:木炭是木

22、材或木质原料经过不完全燃烧,或者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热解,所残留的深褐色或黑色多孔固体燃料,直接来源于被砍伐的森林树木。而大量炭火烧烤,产生的烟雾,会影响空气质量,污染大气环境。 考点:认识炭火烧烤,对森林资源和大气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通过认识生活中烧烤现象,对森林资源和大气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增强保护森林资源和环保意识。 【小题 2】试题分析:森林资源、大气环境与人类 密切相关。在尊重不同饮食习惯的同时,为了保护森林资源、保护大气环境,避免产生负面影响。可以转换使用方式,选择清洁能源,使用点等,起到保护森林资源和爱护生态环境的作用。 考点:通过提倡节能环保的方式,渗透爱惜

23、森林资源、保护大气环境的环保意识。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渗透爱护资源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 【小题 3】试题分析: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发现生活中不合理现象,树立节约资源、爱护环境的思想意识。 考点:引导学生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学会关注生活,学会生存。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引导学 生开放思维,学习与生活实际密切相联,倡导节能环保。 连线题 将下面地理事物和其对应的主要自然资源用直线连接起来: A江汉平原 a. 矿产 B鄱阳湖 b.水 C长白山 c.水能 D虎跳峡 d.森林 E.大庆油田 e.耕地 答案: Ae Bb Cd Dc Ea 试题分析:不同地区存在的自然条件不同,存在的资源优势不同。江汉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耕地资源丰富;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水资源丰富;长白山,是我国东北地区一条西南 -东北走向的山脉,森林资源丰富;虎跳峡,是中国最深的峡谷之一,落差大,水流急,水能丰富;大庆油田,油田属于能源矿产。 考点:掌握不同种类的自然资源 点评:通过连线形式,帮助学生掌握我国不同地区对应的自然资源类型,了解我国资源种类丰富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