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重庆市潼南县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试思想品德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progressking105 文档编号:309532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42.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学年重庆市潼南县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试思想品德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3-2014学年重庆市潼南县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试思想品德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3-2014学年重庆市潼南县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试思想品德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3-2014学年重庆市潼南县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试思想品德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3-2014学年重庆市潼南县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试思想品德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2014学年重庆市潼南县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试思想品德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单选题 在我国,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权利伴随其一生;在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公民享有权利和自由。这表明,我国公民权利具有 A法定性 B平等性 C广泛性 D一致性 答案: C 试题分析:结合材料分析,在我国,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权利伴随其一生 说明从时间上,纵向上分析,权利的广泛性;在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公民享有权利和自由。 说明从横向上分析,权利的广泛性。所以选择C。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公民权利具有广泛性 我们要自觉维护正义,就要 从小树立自觉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的意识 养成自觉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的

2、良好习惯 要求每一个人都必须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 有实际行动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我们要自觉维护正义,结合教材知识点,我们应该怎样做,结合材料分析,从小树立自觉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的意识;养成自觉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的良好习惯;有实际行动。这三种说法符合题意,所以选择 A。 考点:本题考查维护正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要进一步推动收入分配改革,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这一决定反映了 A我国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己经成了无法解决的问题 B社会公平在现阶段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C我国正致力于解决收入分配的公平问题 D居民收入分配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 答案: C

3、试题分析: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要进一步推动收入分配改革,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很显然是推动收入分配改革,解决收入分配的公平问题。所以选择 C。 考点:本题考查收入分配的公平问题 下面漫画中使用皮革下脚料制造药 用胶囊的做法,主要侵犯了消费者的 注:使用皮革下脚料制造药用胶囊的直接后果,便是铬含量超标严重而格是一种毒性很大的重金属,容易进入人体细胞,对肝、肾等内脏器官和核糖核酸造成损伤,在人体内蓄积后具有致癌性并可能诱发基因突变 公平交易权 知情权 安全权 自主选择权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结合教材知识点,我们知道消费者依法享有以下权利:知情权、公平交易权依法求偿权,

4、人身财产安全权,自主选择权等。结合材料分析,使用皮革下脚料制造药用胶囊的做法 消费者是不知情的,使用后会对身体造成损害,一同样的价钱买到的却是假货,所以选择 A. 考点:本题考查消费者权。 学生小华凭借 “无压痕眼镜架 ”、 “世界筷子 ”、 “自洁水龙头 ”等多项发明专利,成为 “学生股东 ”第一人。这则事例说明未成年人享有 A姓名权 B财产所有权 C人格尊严权 D智力成果权 答案: D 试题分析:结合教材知识,我们知道,在我 国未成年人享有智力成果权。材料中学生小华凭借 “无压痕眼镜架 ”、 “世界筷子 ”、 “自洁水龙头 ”等多项发明专利,成为 “学生股东 ”第一人。正好说明了这一点,所

5、以选择 D。 考点:本题考查未成年人享有智力成果权 小名每天按时上学,但是他上课不认真听讲, 经常做小动作或打磕睡,课后抄别人的作业应付老师,对待师长的批评总是左耳进右耳出。小名的做法 A珍惜了受教育的权利,没有履行好受教育的义务 B既没有珍惜受教育的权利,也没有履行好受教育的义务 C既珍惜了受教育的权利,也履行了受教育的义务 D没有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履行了受教育的义务 答案: B 试题分析:作为学生的我们要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好受教育的义务。小名每天按时上学 说明他享有了权利。但是他上课不认真听讲, 经常做小动作或打磕睡,课后抄别人的作业应付老师,对待师长的批评总是左耳进右耳出 说明他既没

6、有珍惜受教育的权利,也没有履行好受教育的义务。所以选择 B。 考点:本题考查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好受教育的义务 下图这个同学的做法侵犯了他人的 稳私权 人格尊严权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权 名誉权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右图这个同学私自偷看他人的信件 侵犯了他人的稳私权;毁掉他人信件 侵犯了他人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权。结合教材知识点,我们知道应该选择 C。 考点:本题考查稳私权,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权 小胡将小吕较胖的脸型十分夸张地画了一幅漫画,并以 “肥猪 ”为名,张贴在教室里,小吕理直气壮地对小胡进行了驳斥。这是小吕在维护自己的 A名誉权和隐私权 B肖像权和姓名权 C隐私权和姓

7、名权 D肖像权和名誉权 答案: D 试题分析:小胡将小吕较胖的脸型十分夸张地画成一幅漫画 侵犯了其肖像权,并以 “肥猪 ”为名,且张贴在教室里 这种行为显然侵犯了小吕的名誉权。所以选择 D。 考点:本题考查公民的人格尊严权。 每年三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一是 “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 ”。开展 “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 ”活动 有利于保障中小学生的生命健康权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是多此一举的事情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结合教材知识,我们知道,开展 “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 ”活动,有利于保障中小学生的生命健康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有利于提高学

8、生的安全意识。认为是多此一举的事情是错误的。所以选择 B。 考点:本题考查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下边漫画反映了 A有的人只想享有权利,不想履行义务 B我国公民在依法享有权利 C权利必须享有,义务可以放弃 D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答案: A 试题分析:在我国,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漫画中的人物,只想享有权利,不想履行义务。所以选择 A。 考点:本题考查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简答题 观察漫画,简要答题: ( 1)经营假洋品牌侵犯了消费者的哪些权利? ( 2)假洋品牌的泛滥对我们消费者有哪些警示? 答案:( 1)知情权、公平

9、交易权等。( 2分) ( 2)我们要学习和掌握有关消费、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知识,增强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不盲目追随其他消费者;要具有良好的权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依法维权。( 6分) 试题分析:( 1)经营假洋品牌侵犯了消费者的哪些权利?本题考查消费者权,结合教材知识点,我们知道消费者依法享有以下权利:知情权、公平交易权依法求偿权,人身财产安全权,自主选择权等。联系漫画内容,假洋品牌是消费者以真品牌买的,所以侵犯了其知情权、公平交易权。 ( 2)假洋品牌的泛滥对我们消费者有哪些警示?即作为消费者的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避免上当受骗。结合所学知识和我们的生活常识,我们可以这样组

10、织答案:,一是学习有关知识 我们要学习和掌握有关消费、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知识,增 强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二是避免盲目 不盲目追随其他消费者;三是增强法律意识 要具有良好的权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依法维权。 考点:本题考查消费者的权利,即依法维权。 女警察王玉辉自告奋勇爬到楼顶,想办法接近并成功救下轻生女孩她因此事被誉为 “最美警花 ”。 ( 1)王玉辉用自己的行动维护了公民的什么权利?这项权利对公民来说有什么重要性?( 5分) ( 2) “最美警花 ”是王玉辉享有的什么权利?公民怎样才能获得这一权利?( 3 分) 答案:( 1)生命健康权。生命健康权是公民参加一切社会活动

11、、 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生命一旦丧失,任何权利都失去了意义。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利。( 5分) ( 2)名誉权。良好名誉首先取决于个人的良好表现,其次是受到相应的客观评价。( 3 分) 试题分析:( 1)王玉辉用自己的行动维护了公民的什么权利?这项权利对公民来说有什么重要性?结合材料,轻生即想结束自己的生命,所以,很显然,王玉辉用自己的行动维护了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对于这项权利的重要性我们要结合教材知识点生命健康权的地位来回答: 生命健康权是公民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生命一旦丧失,任何 权利都失去了意义。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利。 ( 2) “最美警花

12、”是王玉辉享有的什么权利?公民怎样才能获得这一权利?结合教材知识点,公民的人格尊严权的内容,在联系材料,我们可以知道赋予王玉辉 “最美警花 ”的称号,体现了 名誉权。对于如何取得,要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是个人 良好名誉首先取决于个人的良好表现,其次是社会 受到相应的客观评价。 考点:本题考查生命健康权的地位,公民的人格尊严权。 在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涵盖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当然,会民在享 有广泛权利的同时,必须正确行使权利。 请你简要回答:我国公民应该怎样正确行使权利?( 8 分) 答案:公民在行使权利时 要尊重他人的权利; 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

13、的、集体的利益; 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 要用合法的方式。( 8分) 试题分析:我国公民应该怎样正确行使权利?本题设问很简单,不看材料我们也应该知道怎么答,因为结合教材知识点 我国公民应该怎样正确行使权利? 公民在行使权利时 要尊重他人的权利; 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 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 要用合法的方式。所以是属于识记类问题,记住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正确行使权利 探究题 请你仔细观察下边漫画,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 1)对漫画中孩子母亲和超市保安的行为分别予以评价。( 4分) ( 2)如果你遇到类似的事件,应该怎么处理?( 8分) 答案:( 1)孩子母亲的行为侵犯了公民的隐

14、私权;超市保安的行为侵犯了公民的人身自由权。( 4分) ( 2)告诉母亲,未经许可偷看日记是侵害隐私权的行为,是违法的,母亲要看孩子日记,应和孩子商量,得到孩子的许可。针对保安的搜身行为,应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权(或名誉权)。要求保安停止侵害、赔礼道歉或到相关部门反映情况,也可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8分) 试题分析:( 1)对漫画中孩子母亲和超市保安的行为分别予以评价。注意审题,问题只是让我们予以评价即可,结合教材知识点和漫画内容,我们可以知道:孩子母 亲的行为 私自同看孩子的日记 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超市保安的行为 搜查他人身体 侵犯了公民的人身自由权。 (

15、 2)如果你遇到类似的事件,应该怎么处理?回答时要注意分开层次,一是对待母亲的行为 态度要诚恳,方法要恰当,可以这样 告诉母亲,未经许可偷看日记是侵害隐私权的行为,是违法的,母亲要看孩子日记,应和孩子商量,得到孩子的许可。二是针对保安的搜身行为,要依法维权 应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权(或名誉权)。要求保安停止侵害、赔礼道歉或到相关部门反映情况,也可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依法维护自身的合 法权益。 考点:本题考查社会生活中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利的行为即我们要依法维权。 2014年 2月 20日是第 6个 “世界公正日 ”,联合国设立它的目的是:进一步推动国际社会消除贫困、实现男女平等和促进社会

16、公正, ( 1)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对社会公平重要性的认识。( 7分) ( 2)要实现世界的真正公平,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5分) 答案:( 1)有了公平,社会才能为人的发展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才可能通过诚实劳动,得到自己应得的东西,从而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这样,整个社会才能人人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共同推 动社会持续发展。( 7 分) ( 2)增强权利意识,善于用合法手段解决问题,以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理性地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念;同破坏公平的行为作斗争,对受害者伸出援助之手等。( 5分) 试题分析:( 1)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对社会公平重要性的认识。本题

17、是属于为什么的问题,即让我们回答维护社会公平的意义,结合教材知识点,我们可以这样组织答案: 首先,公平对于个人的作用:有了公平,社会才能为人的发展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才可能通过诚实劳动,得到自己应得的东西,从而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其次,公平 对于社会的作用:整个社会才能人人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共同推动社会持续发展。 ( 2)要实现世界的真正公平,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本题是属于怎么做的问题,尤其是青少年该怎么做,对于此类问题,结合题意,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答案:第一,依法维权 增强权利意识,善于用合法手段解决问题,以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第二,反思自己 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理

18、性地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念;第三,同违法行为做斗争 同破坏公平的行为作斗争,对受害者伸出援助之手等。 考点:本题考查维护社会公平的意义,青少年积极维护社会公 平。 初中学生辍学现象己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个话题。某校八( 3)班思想品德老师要组织一次社会调查活动,请你参与并回答: ( 1)你调查前准备学习哪些相关法律?运用哪些调查方法?(各写两个, 4 分) ( 2)通过调查,请你总结初中学生辍学的原因。( 4分) ( 3)假如你同学有辍学的,需要你动员其重返校园,你打算怎样做?( 4分) 答案:( 1) 学习法律:宪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座谈调查法、走访调查法等。

19、( 4分) ( 2)家庭经济困难,父母让其辍学务工;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非法招工;学校教 育不当;自己学习困难,产生厌学情绪等。( 4 分) ( 3) 调查了解,弄清辍学原因; 找到辍学的同学,利用法律知识,做好说服动员工作; 如说服无效也可设法通过社会、政府直至法律途径,求得帮助解决等。( 4 分) 试题分析:( 1)你调查前准备学习哪些相关法律?运用哪些调查方法?本题是属于开放性问题,在组织答案:时要注意围绕主题 初中学生辍学现象,同时,注意审题,有两问,第一问是回答法律:结合教材知识点,我们知道以下法律是有关未成年人的 宪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第二问是调查方法,常见的调查方法

20、有 问卷调查法、座谈调查法、走访调查法等。 ( 2)通过调查,请你总结初中学生辍学的原因。回答此题要注意分开层次,结合教材知识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组织答案:一是家庭方面的原因 家庭经济困难,父母让其辍学务工;二是社会环境的原因 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非法招工;三是学校的原因 学校教育不当;四是自己的原因 自己学习困难,产生厌学情绪等。 ( 3)假如你同学有辍学的,需要你动员其重返校园,你打算怎样做?本题是属于开放性问题,在组织答案:时要注意围绕主题 初中学生辍学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开层次,首先要 调查了解,弄清辍学原因;其次是说服 找到辍学的同学,利用法律知识,做好说服动员工作;最后是运用法律途径 如说服无效也可设法通过社会、政府直至法律途径,求得帮助解决等。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