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福建南安九都中学等五校联考八年级上第一阶段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吴艺期 文档编号:309977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06.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福建南安九都中学等五校联考八年级上第一阶段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3-2014福建南安九都中学等五校联考八年级上第一阶段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3-2014福建南安九都中学等五校联考八年级上第一阶段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3-2014福建南安九都中学等五校联考八年级上第一阶段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3-2014福建南安九都中学等五校联考八年级上第一阶段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2014福建南安九都中学等五校联考八年级上第一阶段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在探索之路上,有众多的科学家披荆斩棘,铺路架桥,为后人留下了果实丰硕的知识园地。下列科学家与其贡献不相符的是 A哥白尼 (日心说 ) B爱因斯坦 (相对论 ) C牛顿 (量子力学 ) D伽利略 (论证和宣扬日心说 ) 答案: C 试题分析: 在探索之路上,有众多的科学家披荆斩棘,铺路架桥,为后人留下了果实丰硕的知识园地。哥白尼提出的 “日心说 ”,有力地打破了长期以来居于宗教统治地位的 “地心说 ”,实现了天文学的根本变革。相对论是关于时空和引力的理论,主要由爱因斯坦创立,依其研究对象的不同分为狭义

2、相对论 (特殊相对论 )和广义相对论 (一般相对论 )。牛顿力学,它是指以质点为对象,着眼于力的概念,在处理质点系统问题时,须分别考虑各个质点所受的力,然后来推断整个质点系统的运动。牛顿力学认为质量和能量各自独立存在,且各自守恒,它只适用于物体运动速度远小于光速的范 围。伽利略 伽利莱,意大利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及哲学家,科学革命中的重要人物。其成就包括改进望远镜和其所带来的天文观测,以及支持哥白尼的日心说。伽利略做实验证明,感受到引力的物体并不是呈匀速运动,而是呈加速度运动;物体只要不受到外力的作用,就会保持其原来的静止状态或匀速运动状态不变。伽利略被誉为 “现代观测天文学之父 ” 、

3、 “现代物理学之父 ” 、 “科学之父 ” 及 “现代科学之父 ”。所以下列科学家与其贡献不相符的是选项 C。 考点: 科学家及其贡献 下表是国家标准鞋码与脚长对照表,表中 “光脚长度 ”的单位是 鞋的 尺码 36 37 38 39 40 光脚长度 230 235 240 245 250 A m B dm C cm D mm 答案: D 试题分析:在长度的测量中,我们要了解生产和生活中常见物体的长度值。成年男性的脚长大约是 26cm左右,所以下表是国家标准鞋码与脚长对照表,表中 “光脚长度 ”的单位是。故选 D. 考点:长度的估测 某同学参加投铅球比赛,他的最后成绩是 6.5m,那么铅球在空中

4、运动的路程是 A等于 6.5 m B小于 6.5 m C大于 6.5 m D无法判断 答案: C 试题分析: 某同学参加投铅球比赛,他的最后成绩是 6.5m,那么铅球在空中运动的路径是曲线,而测量成绩是以该同学的出手的位置到铅球落地的位置之间的直线距离,所以铅球在空中运动的路程是大于 6.5 m 。故选 C。 考点:长度的测量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 2000m高空飞行时,顺手抓住了一颗飞行的子弹,其原因是 A飞机在空中静止不动 B子弹在空中静止不动 C子弹和飞机运动方向相反 D子弹和飞机速度大小一致,方向相同 答案: D 试题分析:在机械运动中,两个物体之间速度和方向都是相同时

5、,它们之间就保持相对的静止。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 2000m 高空飞行时,顺手抓住了一颗飞行的子弹,其原因是子弹和飞机速度大小一致,方向相同,它们保持相对静止。故选 D 。 考点:机械运动 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中的错误叫误差 B误差是由于不遵守操作规则造成的 C认真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D选择精密仪器,改进实验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答案: D 试题分析:误差是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误差不是错误,错误可以避免而误差不 能避免,只能减小。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择精密仪器,改进实验方法,都可以减小误差。所以此题选 D。 考点:误差 由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v=s/t可知

6、道 A速度跟路程成正比 B速度跟时间成反比 C路程跟时间成正比 D以上说法都不对 答案: C 试题分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是不变的,即速度跟路程和速度都无关。所以选项 A和 B是错误的。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是不变的,物体运动的时间越长,通过的路程就越大,所以路程跟时间成正比,故选 C。 考点:匀速直线运动 甲乙两物体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其速度之比为 3:1,路程之比是 2:3,则甲乙两物体所用的时间之比是 A 2:9 B 2:1 C 9:2 D 1:2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公式 v=s/t可知, t= s/ v ,假设甲物体速度是 3v,路程是 2s,那么乙物体的速度就是

7、 v,路程就是 3s甲物体所用的时间是 t 甲 =s 甲 /v 甲 =2s/3v,乙物体所用的时间是 t 乙 = s 乙 /v 乙 =3s/v,则甲乙两物体所用的时间之比是 2:9。故选A。 考点:运动的描述 三个同学同时登一座山,他们登山的平均速度为:甲是 3.5km/h,乙是 1m/s,丙是每分钟走 63m,则谁最先登上山 A甲 B乙 C丙 D同时到达 答案: C 试题分析: 在此题中三个同学的速度不同,描述他们的速度的单位不同,先统一速度的单位在进行比较速度的大小。甲的速度是 3.5km/h=0.97 m/s,乙是1m/s,丙是每分钟走 63m,速度是 v=s/t=63m/60s=1.0

8、5 m/s。所以速度最大的是丙,即丙最先登上山。故选 C。 考点: 速度 甲、乙两人分别坐在并列的两个升降机中,甲看到乙在上升,楼房也在上升;乙看见楼房在上升,甲在下降。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在上升,乙在下降 B甲、乙都下降,但甲比乙下降快 C甲、乙都下降,但甲比乙下降慢 D以上都不对 答案: B 试题分析: 在此题中先找到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然后在逐个分析。甲、乙两人分别坐在并列的两个升降机中,甲看到乙在上升,楼房也在上升;楼房上升说明甲在下降,甲看到乙上升时,乙可能是相对地面静止,也可能是下降。乙看见楼房在上升,说明乙不是静止,那么乙就是下降的。乙也看到甲在下降。说明

9、甲比乙下降快 .所以甲、乙都下降,但甲比乙下降快。故选 B。 考点: 参照物 某物体沿直线运动,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 30 m/s,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 20 m/s,物体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A 20m/s B 30m/s C 24m/s D 25m/s 答案: C 试题分析:设总路程为 s,算出前一半路程用的时间 t1,后一半路程用的时间 t2,则总时间为 t=t1+t2,用公式 计算出平均速度设总路程为 s,则前、后一半路程均为 ,前一半路程用的时间 ,后一半路程所用的时间,物体全程时间 t=t1+t2,全程平均速度考点: 平均速度 一位同学用刻度尺先后三次测量一物体长度 ,各次测量

10、 结果分别是 25.43cm、25.45cm、 25.46cm,则此物长应是 A 25.44cm B 25.45cm C 25.446cm D 25.447cm 答案: B 试题分析:在长度的测量中我们可以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来减小误差。在此题中这几个长度值的平均值是 25.446cm,但是这个结果和题目要求的精确程度不符,所以对于最后的这一位数要进行四舍五入,所以物体的长是 25.45cm。故选 B。 考点:长度的测量 在学校运动会的铅球比赛中,裁判员测量成绩时要将卷尺拉直,这是因为若不拉直,测量成绩就比真实成绩 A偏小 B偏大 C无影响 D无法判断 答案: B 试题分析:在长度的测量中,我

11、们要求测量工具与被测物体贴紧,裁判员测量成绩时要将卷尺拉直,这是因为若不拉直,卷尺没有与被测物体完全重合,导致所测量的长度会变大,所以测量成绩就比真实成绩偏大。故选 B。 考点:长度的测量 明代诗人曾写下这样一首诗: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 ”其中 “桥流水不流 ”之句应理解成其选择的参照物是 : A水 B桥 C人 D地面 答案: A 试题分析:在机械运动中,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先选择参照物,物体和参照物之间有位置的变化,物体就是运动,反之就是静止的。此题中 “桥流水不流 ”意思是桥在运动,所以我们找和桥之间有位置变化的就可以了。在选项中只有水和桥之间有位置的变

12、化,所以选择的参照物是水即选项 A是正确的。 考点:参照物 炎热的夏天,小张和几个同学在枝繁叶茂的大树下乘凉,他们留意到地面上有许多大小不一的圆形光斑。小张对此感到很奇怪,同组同学认为太阳是圆的,地面上的光斑也是圆的,所以圆形的光斑是太阳的像。你认为这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的 A提出 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D分析与论证 答案: B 试题分析: 科学探究过程中的几个步骤是 1.提出问题 2.猜想与假设 3.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4.进行实验 5.数据处理 6. 分析与论证。小张对地面上有许多大小不一的圆形光斑感到很奇怪,同组同学认为太阳是圆的,地面上的光斑也是圆的,所以圆形的光斑

13、是太阳的像。这是猜想与假设。所以选 B。 考点:科学探究的过程 中学生用的课桌的宽度接近 A 0.5cm B 0.5dm C 0.5m D 0.5km 答案: C 试题分析:在长度的测量中,常用的单位是 m。我们要了解生产和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物体长度值。比如中学生的身高,物理课本的长度,铅笔的长度等等。中学生用的课桌的宽度比你的肩宽略大,最接近 0.5m。所以选 C . 考点:长度测量,估测。 下列运动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火车减速进站 B人造地球卫星在回收途中烧毁 C划破夜空的流星 D骑自行车上学 答案: B 试题分析:我们把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机械运动是研究物体的宏观的运动。火车减

14、速进站时火车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划破夜空的流星是流星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骑自行车上学是人和车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而在人造地球卫星在回收途中烧毁没有说明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选B。 考点:机械运动 以下是人们描述运动世界的几种方式,其中物理学家用的是 A语言的韵律和意境 B形态和色彩 C旋律和节奏 D特定的概念、数学工具以及实验方法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题根据我们对于文学、美术、音乐和物理学科特点的了解来作答文学上用语言的韵律和意境描述世界;美术上用形态和色彩描述世界;音乐上用旋律和节奏描述世界;物理学中描述世界要用特定的概念、数学工具和实验方法故选 D 考点:科学方法 用

15、厚刻度尺测木块的长度,在图中方法正确的是 答案: D 试题分析:在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正确放置:刻度尺边缘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尺的刻面必须紧贴被测对象,不能 “悬空 ” A、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未与被测物体的边缘对齐,所以选项 A 不正确; B、刻度尺零刻 度线没有与被测物体的边缘对齐,且刻度尺有一定的厚度,这样放置刻度不能紧贴物体,读数时会不准确,所以 B错误; C、刻度尺的未与被测物体平行放置,所以选项 C不正确。 D、刻度尺放置方向与被测长度一致,且刻度紧贴物体,所以 D正确; 故选 D 考点:长度的测量 12岁的李明一年内明显长高了,他增长的高度可能是 A 8c

16、m B 8mm C 8dm D 8m 答案: A 试题分析:在长度的测量中,我们要了解生产和生活中常见物体的长度值。初中的男学生的身高大约是 1.70m左右, 12岁的李明一年内明显长高了,他增长的高度可能是 10cm左右,所以选 A。 考点:长度的估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测量时,测量工具越精密,测量越准越好。 B用分度值不同的两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是相同的。 C测量长度的准确值只与刻度尺的分度值有关,与刻度尺的长短无关。 D测量长度要估读数字,估计的数字越多越好。 答案: C 试题分析:在长度的测量中我们要根据测量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并不是测量工具越精密,测量越准越好

17、。在测量中要精确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不同分度值的刻度尺测量同一个物体 的长度时,读数的位数是不同的,测量结果是不同的。测量长度的准确值只与刻度尺的分度值有关,与刻度尺的长短无关。测量长度要估读数字,只需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所以选 C。 考点:长度的测量 关于速度 ,以下各种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路程越长 ,速度越大 B运动时间越短 ,速度越大 C相同时间内 ,通过路程越长 ,速度越大 D通过相同的路程 ,所用时间越长 ,速度越大 答案: C 试题分析: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根据速度的计算公式可知,速度大小跟路程和时间有关,相同时间内 ,通过路程越长

18、,速度越大,通过相同的路程 ,所用时间越少 ,速度越大。在选项 A中没有说明时间一定,选项 B中没有说明路程一定。所以选 C。 考点:速度 速度是 40km/h的运动物体可能是 A行人 B卡车 C飞机 D人造卫星 答案: B 试题分析: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速度是 40km/h的含义是运动的物体在一小时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40km。我们根据估测可知行人的速度是 1.2m/s;飞机和人造卫星的速度都很大,卡车的速度最接近 40km/h。所以选 B。 考点:速度的估 测 双选题 如图( a)、( b)两图分别表示比较自行车和摩托车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

19、 1)图( a)表明: _ ( 2)图( b)表明: _ 答案:( 1)相同的时间内,摩托车比自行车通过的路程长,所以摩托车运动快些。 ( 2)通过相同的路程,摩托车比自行车所用时间短,所以摩托车运动快些。 试题分析: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我们可以用相同的时间比较路程,即相同的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越大,速度越大;也可以用相同的路程比较时间,即相同的路程,运动物体所用的时间越少,速度越大。在此题中,图( a)表明相同的时间内,摩托车比自行车通过的路程长,所以摩托车运动快些。图( b)表明通过相同的路程,摩托车比自行车所用时间短,所以摩托车运动快些。 考点:速度 完成下列单位的换算 :

20、(1)8nm=_m; (2) 0.5h=_s; (3) 15m/s=_km/h 答案:( 1) 810-9 ( 2) 1800 ( 3) 54 试题分析:了解常见物理量的进制是解决此题的关键。在长度的测量中, m和纳米的进制是 109,即 1nm=10-9m,所以 8nm=810-9m;小时和秒的进制是 3600,1小时等于 3600秒,所以 0.5h=1800s;在速度的单位中 1m/s=3.6km/h,所以15m/s=54km/h. 考点:单位换算 实验题 有两个同学,用下面的方法来测量小钢球运动的平均速度。在水平桌面上的一条直线上标出 A、 B、 C三个点,拿一根分度值为 1mm的米尺紧

21、靠直线,A B C三点在米尺上对应的读数如图所示。当小钢球贴着米尺运动经过A B C三点时,两同学用手表记下了小钢球经过 A B C三点时对应的时刻,如图所示。则小钢球在通过 AB BC 和 AC 各段路程中,平均速度分别为:vAB ; vBC ; vAC 。小球从 A点到次 C点作的是 运动 (选填 “匀速直线 ”或“变速直线 ”)。 答案: .03m/s 0.02m/s 0.024m/s 变速直线 试题分析: 平均速度的计算就是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即用公式 得出。此题中 AB段的路程是 36.50cm-6.50cm=30.00cm=0.3m, 所用的时间是 10s, AB段的平均速度是 ,

22、同理, BC 段的路程是 30.00cm=0.3m,所用的时间是 15s, BC段的平均速度是 , AC段的路程是 0.6m,所用的时间是 25sAC段的平均速度是 。根据小钢球在相同的路程里,所用的时间不同,来判断它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 考点:平均速度 夏夜,人们常常点蚊香来驱赶蚊虫。由于蚊香燃烧缓慢,往往一盘蚊香才燃烧一小段,你已进入梦乡。因此,很少有人知道一盘蚊香燃烧有多长时间。你能否设计一个方案,测量一盘蚊香燃烧的时间? 答案:( 1)要测出一盘蚊香的长度 L。 先测出长度为 (一小段 )L1的蚊香燃烧的时间 t1; 算出蚊香燃烧所用时间 t。 ( 2) 试题分析:由于蚊香燃烧缓慢,我

23、们无法知道一盘蚊香燃烧有多长时间。我们可以先测量一小段蚊香燃烧所用的时间,知道一盘蚊香的长度是这一小段长度的几倍,就可以利用公式 计算出一盘蚊香燃烧所用的时间。具体的步骤是( 1)要测出一盘蚊香的长度 L。 先测出长度为 (一小段 )L1的蚊香燃烧的时间 t1; 算出蚊香燃烧所用时间 t。( 2) 考点: 速度的测量 填空题 汽车追尾是高速公路上常发生的交通事故,其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时不能立即停车。研究发现,司机从 看到情况到踩刹车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反应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反应距离;从踩刹车到车停止,汽车还要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制动距离。如图所

24、示 下表是一个机警的司机驾驶一辆保养得很好的汽车,在干燥的水平公路上以不同的速度行驶时,测得的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 原行驶速度 /km h-1 反应距离 s1/m 制动距离 s2/m 72 12 20 108 18 44 144 24 74 ( 1)利用上表数据,算出该司机的反应时间大约是 s; ( 2)由这个测试可见, 是影响汽车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 ( 3)请在图中画出从司机看到情况开始计时,到汽车停止的这段时间内,汽车运动的 -t 图像。(不需准确描点) ( 4)若原行驶速度为 72km/h时,司机制动过程用所用时间为 9.4s,试求从司机发现情况到汽车完全停止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25、m/s? 答案: (1)0.6 (2)原行驶速度(车速) (3) (4) t1=s1/ V1=12m/20m/s=0.6s V=s1 +s1/ t1+t2=12m+20m/0.6s+9.4s=3.2 m/s 试题分析: 由表格的数据 “原行驶速 度 ”和 “反应距离 ”可以求出反映时间,即用反映距离除以行驶速度就是司机的反映时间。注意要把单位统一,先把速度单位变成 m/s, 72km/h=20m/s, 。通过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发现汽车的原行驶速度越大,汽车的制动距离就越大,由这个测试可见,原行驶速度是影响汽车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从司机看到情况开始计时,到汽车停止的这段时间内,汽车是先按照原行驶速

26、度行驶,此时行驶的时间是他的反映时间,然后司机制动汽车的速度减小直到停止。先求出司机的反映时间, t1=s1/ V1=12m/20m/s=0.6s,从司机发现情况到汽车完 全停止整个过程的总路程是反映距离和制动距离的和,时间是反映时间和制动时间的和,所以司机发现情况到汽车完全停止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为 V=s1 +s1/ t1+t2=12m+20m/0.6s+9.4s=3.2 m/s。 考点: 速度的计算 给下列物理量填上适当的单位: ( 1)物理课本的长度是 18.85 ;( 2)一只铅笔的直径是 5.4 ; ( 3)人步行的速度大约是 1.2 ;( 4)中学生跑一百米的时间是 15 _ 答案

27、: (1)cm (2)mm (3) m/s (4)s 试题分析:对常见物理量的估测是解决此题的关键。物理课本的长度大约是20cm,一只铅笔的直径是 o.5cm;人步行的速度大约是 1.2 m/s,中学生跑一百米的时间是 14s左右。物理课本的长度是 18.85 cm;一只铅笔的直径是 5.4 mm;人步行的速度大约是 1.2 m/s;中学生跑一百米的时间是 15s。 考点:数据的估测 右图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 我国杭州湾跨海大桥的一部分。 2008年5月 1日大桥正式通车,该桥全长 36km某车刚行驶到桥面时,车内显示速度的表盘示数如图甲, 那么该车此时的运动速度 km/h, 车辆匀速通过整

28、个大桥需 h。 答案: 0.45 试题分析: 汽车的速度表所用的单位是 km/h,由图可知,该车此时的运动速度为 80km/h,根据速度的计算公式 得出, ,已知该桥全长 36km,速度是 80km/h,车辆匀速通过整个大桥需要的时间是 。此题中注意各个物理量的单位要统一。 考点: 速度的计算 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的 、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 答案:物质 试题分析: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物体运动规律的科学物理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力、热、光、电、磁等物理现象,研究他们 的物质结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和物体运动的一般规律 考点:物理常识 如图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读数时

29、视线正确的是 (选填 “A”或 “B”),物体的长度为 cm,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mm。 答案: B ( 2.43-2.47) 1 试题分析:在长度测量中,读数时视线要和尺面垂直,所以在此题中读数正确的是 B;在长度测量时要认清刻度尺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要精确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1mm,此题中物体的长度在 2.4cm-2.5cm之间,所以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即 2.43-2.47cm。 考点:长度的测量 计算题 森林 ”动物运动会 “中龟兔准备进行 1000m比赛。比赛开始后,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出发,兔子以 8 m/s的速度飞速奔跑,而乌龟只以 0.1m/s的

30、速度缓慢爬行 ,1 min后兔子发现远远超过了乌龟 ,便骄傲地睡起了觉 ,而乌龟却坚持以不变的速度爬行。 2 h后兔子醒了发现 ,乌龟已快到终点了!于是兔子赶紧用原来的速度追赶 ,请问最终谁取得了比赛的胜利 (通过计算说明 ) 答案:设兔子跑完全程所用的时间为 t 兔 ; t 兔 =s/v+t=1000m/8m/s+7200s=7325s 设乌龟跑完全程所用的时间为 t 龟 t 龟 =s/v2=1000m/0.1m/s=10000s 因为 t 兔 t 龟 ,所以兔子取得比赛的胜利。 试题分析: 在此题中注意兔子在睡觉的前后速度都是 8 m/s,而它在中途睡觉的 2h的时间也应该计算在内,所以兔

31、子跑完全程所用的时间是, t 兔 =s/v+t=1000m/8m/s+7200s=7325s;乌龟在全程是做匀速运动,所以乌龟所用的时间是 t 龟 =s/v2=1000m/0.1m/s=10000s,通过计算出的时间可以看出,兔子所用的时间比乌龟少,所以兔子获胜。 考点: 速度的计算 简答题 某城市中心路段汽车限速为 40km h一位女士因开车超速被警察罚款,图是警察和这位女士的一段对话请你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帮助警察向这位女士解释被罚款的原因 答案:由于该女士不明白速度的物理意义, 60公里每小时指的是汽车行驶的速度,而不是 7分钟所通过的路程 60km/h 40km/h,所以被罚款 试题分

32、析: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运动的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城市中心路段汽车限速为 40km h,是要求司机驾车行驶时每小时不能超过 40km的路程。由于该女士不明白速度的物理意义, 60公里每小时指的是汽车行驶的速度,而不是 7分钟所通过的路程 60km/h 40km/h,所以被罚款 考点: 速度的概念 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同一方向运动其路程 S跟时间 t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仔细观察图象,你能获得什么信息? 答案:乙的速度比甲大,乙出发比甲晚 15s,甲、乙出发后在 60 m处相遇等(若学生说出其他信息,只要正确,同样给分) 试题分析:首先明确此图像是关于 路程 S跟时间 t的关系图象,即运动物体速度图像。在相同的时间内,运动的物体通过的路程越大 ,速度越大。所以在 15-25min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乙在 0-15min是静止的,乙出发比甲晚 15s,甲、乙出发后在 60 m处相遇等等。 考点: 速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