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学年江苏省金坛市第二学期八年级期中测试思想品德试卷与答案.doc

上传人:jobexamine331 文档编号:311874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1.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年学年江苏省金坛市第二学期八年级期中测试思想品德试卷与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3-2014年学年江苏省金坛市第二学期八年级期中测试思想品德试卷与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3-2014年学年江苏省金坛市第二学期八年级期中测试思想品德试卷与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3-2014年学年江苏省金坛市第二学期八年级期中测试思想品德试卷与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3-2014年学年江苏省金坛市第二学期八年级期中测试思想品德试卷与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 2014年学年江苏省金坛市第二学期八年级期中测试思想品德试卷与答案 单选题 2014年 2月 7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合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这将有利于( ) 把获得社会财产和地位的机会平等、公正的摆在绝大多数人的面前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我国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 构建和谐社会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在把获得社会财产和地位的机会平等、公正的摆在绝大多数人的面前 ,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体现,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所以 是正确的, 不符合题意

2、,题干表明这是在建立一个制度,是关注民生的体现,与法律无关,排除,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我们崇尚公平。 2013年 9月 14日,中国海警船编队对钓鱼岛主岛、黄尾岛、北小岛、南小岛等附近海域首次进行了全面巡视,某班同学利用班会课通过电视专门观看了这一幕。青少年关注钓鱼岛事件的意义有( ) 有助于青少年了解社会,增长知 识,拓宽视野 有利于增强同学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有助于青少年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利于青少年积极履行服兵役的义务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钓鱼岛是中国领土,青少年关注钓鱼岛事件是爱国的表现,有助于青少年了解社会,增长知识,拓宽视野 ,也有助于青

3、少年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 是正确的, 是错误的,我国法律规定,适龄青年有依法服兵役的义务,青少年是未成年人还没有到服兵役的年龄,排除,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维护国家 安全。 14日上午,两伙人在长沙市开福区伍家岭沙湖桥农贸市场门口开始争吵和打架,一名男子先是把另一名男子砍倒在地,然后见人就砍。目击者称,这起事件是两伙人持械斗殴, “其中行凶那一伙有四五个人,都是卖烤馕的 ”。根据该事例回答下题。 【小题 1】这些人的行为( ) 是违法行为,也是不道德的行为 扰乱了公共秩序,危害了公共安全 应受到宪法的处罚和道德的谴责 表明他们是缺少教养的人 A B C D 【小题

4、2】假如你在现场,你采取的做法中不可取的是( ) 打 110报警 围观看热闹 与歹徒搏斗 记住歹徒的生理特征,事后提供有效线索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C 【小题 1】试题分析:这些人持刀行凶,后果严重,扰乱了公共秩序,危害了公共安全,表明他们是缺少教养的人,这种行为也是违法行为和不道德的行为,所以 是正确的, 是错误的,这种行为是犯罪行为,要受到刑罚处罚而不是受宪法处罚,排除,故选 C。 【小题 2】作为未成年人,身心还成熟,犯罪分子往往是凶恶的所以不能硬拼,正确的做法是打 110,记住歹徒相貌,了解歹徒去向,事后提供线索, 是错误的,围观看热闹是不维护正义的

5、错误做法,硬拼的结果往往是自己受到伤害,还不能解救别人,青少年遇到违法犯罪要做到见义智为,所以选 C。 考点:本题考查我们维护正义。 该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 ) 青少年要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 青少年要抵制不良诱惑 青少年要培养高雅情趣,少看或者不看电视 青少年要珍爱生命,关爱健康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漫画反映的意思是青少年要抵制不良诱惑,不能吸烟,关爱健康,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以 是正确的, 是错误的,漫画反映的意思与看电视无关,主要是启示青少年在面对诱惑时要抵制不良诱惑,而且看电视有两面性,也有积极的一面,排除,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对不良诱惑说不。 2014年 2月

6、27日,经过 3天的审议,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正式通过了关于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决定草案。这意味着从今年起,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悼念仪式将正式升格到国家的法律性层面。该法律的制定属于( ) A国家 认可法律 B国家制定法律 C国家通过法律 D国家制造法律 答案: B 试题分析:法制的来源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制定是指法律是由国家的立法机关起草通过的,认可是指不是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由别的机关制定或者起草,或者是规则,或者是社团规章之类的等等,由立法机关认可,同样具有法律效力。关于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决定草案是由立法机关起草并由立法机关通过的,所以这部法律的制定属于国家

7、制定法律,故选 B,其他均不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走近法律。 近年来,我市每年 4月份举办 “金坛读书月 ”活动,按照 “政府倡 导、专家指导、城乡联动、市民互动 ”模式,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活跃城乡文化氛围,调动市民读书热情,提高城市内涵品位,进一步营造“书香金坛 ”的浓厚氛围。这将有利于青少年( ) 提高我市的文化品位 提高文化道德修养 营造 “书香金坛 ”的浓厚氛围 陶冶情操,丰富我们的课余生活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举办 “金坛读书月 ”活动,有利于提高青少年的文化道德修养,还可以陶冶青少年的情操,丰富课余文化生活,所以 是正确的, 是错 误的,

8、提高我市的文化品位不是针对青少年说的,而是针对全市而言,营造 “书香金坛 ”的浓厚氛围针对的对象是社会不是青少年,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追寻高雅生活。 “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 ”的 “中国式过马路 ”,令人痛心。为此,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已部署开展交通信号灯排查整改,加大以非机动车驾驶人和行人的违法教育。常州市日前也开始整治此现象,行人闯红灯罚款 20元。这告诉我们( ) 从众心理要不得 要自觉守法,维护社会秩序 生命宝贵,我们要珍爱生命 任何违法行为都会受到刑罚的处罚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中国式过马路就是集体闯红灯的行为,这种行为危害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所以

9、这种从众心理要不得,作为公民要自觉守法,维护社会秩序,所以 是正确的, 是错误的,违法行为分一般违法和犯罪,只有犯罪才受刑罚处罚,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明辨是非。 3月 25日,兰州市七里河区力天幼儿园被曝出 2013年曾多次私自给幼儿喂服处方药利巴韦林,目前该幼儿园园长涉嫌非法行医罪已被警方刑事拘留。该事例体现了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 ) A对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B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C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D具体严格的规范性文件 答案: C 试题分析:我国法律有三个显著特征:对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由国家制定或认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其中最主要的特征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题干

10、的主旨也表明了这一点,故选 C 。 考点:本题考查感受法律的尊严。 在我市某社区,活跃着一支由退休职工自发组织的治安巡逻队,在过去的 5年里,他们抓过在逃犯,赶跑过小偷,处理过意外事故。他们的行为 ( ) A有利于维护社会正义 B杜绝了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 C损害了社区居民的经济利益 D保障了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 答案: A 试题分析:治安巡逻队的行为是正义的,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所以 A是正确的, B是错误的,这种说法太绝对了,可以减少违法犯罪的发生,但不能杜绝违法犯罪的发生, C是错误的,这种做法是在维护社区居民的利益, D是错误的,这种行为是在保障公民的经济利益,与政治权利无关,故选

11、A。 考点:本题考查我们维护正义。 判断题 人身自由权是公民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先决条件。( ) 答案: 试题分析:人生自由权是人的一项重要的权利,是我们参加各种活动,充分享受 其他各种权利的基本保障,没有人身自由,其他的自由难以享受,人身自由权是公民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先决条件,所以这句话是正确的。 考点:本题考查生命健康权与我同在。 判别是非的依据不仅是个人的好恶、兴趣、情感等,还有法律和道德。( ) 答案: 试题分析:判别是非的依据不是个人的好恶、兴趣、情感等,而是法律和道德。所谓 是 ,是指人的行为符合法律和道德的规范,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损害国家的、集体的和他人的合法权益;反之则为非。

12、所以这句话是错误的。 考点:本题考查明辨是非。 法律是我们的 “保护伞 ”和 “守护人 ”,因 此在现代化建设中,法律的作用比道德大 。( ) 答案: 试题分析:法律与道德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法律通过强制力起到保护和规范作用,道德更注重于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二者缺一不可,所以法律与道德的作用都很大,不存在二者谁比谁的作用更大,所以这句话是错误的。 考点:本题考查忠实履行义务。 人民检察院是独立行使国家检察权的审判机关。( ) 答案: 试题分析:人民检察院是独立行使国家检察权的检察机关,不是审判机关,人民法院是审判机

13、关,所以这句话是错误的。 考点:本题考查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 公民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因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 ) 答案: 试题分析: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我们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公民既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依法行使权利,还要增强义务观念,依法履行义务,所以这句话是正确的。 考点:本题考查我们应尽的义务。 受教育和进行科研,文艺创作是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 答案: 试题分析:受教育、进行科研、文艺创作是公民享有的教育、科学、文化的权利和自由,不是政治权利和自由,所以这句话是错

14、误的。 考点:本题考查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 刑法对犯罪分子具有强大的威慑作用,是保护人民、惩治犯罪的有力武器,因此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 ) 答案: 试题分析:虽然刑法对犯罪分子具有强大的威慑作用,是保护人民、惩治犯罪的有力武器,但刑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不是居于首要地位,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所以这 句话是错误的。 考点:本题考查法不可违。 邪教蒙骗群众、宣扬歪理邪说,是具有反科学、反人类、反社会特征的宗教。( ) 答案: 试题分析:邪教蒙骗群众、宣扬歪理邪说,具有反科学、反人类、反社会特征,但它不是宗教,宗教信仰在中国受法律和法规的保护,在中国, “邪教 ”不是 “宗

15、教 ”,而是指歪曲、利用某些信仰因素来从事非法活动、给社会和人民群众造成危害的邪恶势力和非法组织。所以这句话是错误的, 考点:本题考查对不良诱惑说不。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公平是相对的 。( ) 答案: 试题分析:公平总是受到一定社会条 件的制约,任何社会都会存在一些不公平的现象,公平总是相对的,无论我们怎样努力,都不可能达到绝对公平,所以这句话是正确的。 考点:本题考查我们崇尚公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是我们青少年的根本活动准则。( ) 答案: 试题分析:未成年人保持法是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一部法律,在我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青少年也不例外,所

16、以宪法是青少年的根本活动准则,这句话是错误的。 考点:本题考查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探究题 漫画肇事逃逸 李佳、王文宇、张晓飞三位同学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看到一辆拉煤货车违章高速行驶,把同方向骑自行车的两个人撞倒了。三人见状高喊停车救人,但货车司机却加大油门逃跑了。他们记下了肇事货车的车号后又立即拦住一辆汽车,将伤者送往医院。公安机关根据三位同学提供的车号,迅速将肇事司机抓获。他们的行为受到社会和学校的表彰。 ( 1)请结合材料思考,三位同学具有哪些优良品质?( 3分) ( 2)材料中的三位同学是怎样与违法分子作斗争的?( 2分)对青少年有何启示?( 4分) ( 3)材料是怎样体现法律和道德是

17、相互促进的?( 6分) 答案: ( 1)有正义感,见义勇为;有爱心,同情心;较高的道德修养;较强的法制观念等( 3分写出三个即可) ( 2)高喊停车救人;记住肇事货车的车号;向公安机关提供有效线索( 2分写出两个即可) 启示:青少年也要敢于匡扶正义,有正义感;( 1 分)对于我们未成年人来说,由于身体尚未发育成熟,在面对直接危险时,也应该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提供帮助,既做到见义勇为,又做到见义智为;( 2分)如拨打 110、在安全的情况下大声呼救、向有关部门检举揭发等。( 1分) ( 3)材料中三位同学正因为有较高的道德修养,所以不但自己会自觉地遵纪守法 ,而且能以主人翁的态度维护法律的尊严

18、和权威,勇于同一切违法现象作斗争,使一切违法行为得到及时的揭露和有力的抵制;( 3分)我国法律规定对先进行为、为保护国家财产人民利益的公民必须要进行表彰和奖励,使正义得到伸张、正气得到弘扬,从而有利于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准,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材料中的三位同学的行为受到社会和学校的表彰后,又将进一步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准,体现法律对道德的促进作用。( 3分) 试题分析:( 1)仔细阅读材料,找到关键语句,归纳三位同学的优秀品质,“三位同学见状高喊停车救人 ”体现了有正义感、见义勇为的精神 , “将伤者送往医院 ”体现了有爱心、同情心、较高的道德素质, “记下肇事货车的车号 ”体现了具有较强的法制观念。

19、 ( 2)仔细阅读材料,用概括性的语言来回答,违法分子就是肇事司机,三位同学首先高喊停车救人,然后为了将其抓获记住车号,并向公安机关提供线索。启示是青少年同违法犯罪做斗争既要机智又要勇敢,做到见义勇为,更要见义智为,在保护自已的前提下将违法分子抓获,回答时主要从青少年身心不成熟,匡扶正义时要见义智为等知识点展开。 ( 3)三位同学具有较高的道德修养,不但自己遵纪守法,还能够自觉维护法律尊严,勇于同违法行为做 斗争,这体现了道德对法律的促进作用,三位同学受到社会和学校的表彰,这是法律规定的内容,这样做有利于弘扬正气,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有助于提升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这体现法律对道德的促进作用,所

20、以主要围绕道德水平高促进公民守法,法律的鼓励作用促进公民道德素质的提高等知识点展开。 考点:本题考查法不可违、善用法律保护自己。 少年郝某,在校读书期间,经常旷课、迟到,不能完成学习任务。一次他在校门口打架,将一同学打伤,被拘留 5天。后来他结识了社会上的一些 “哥们 ”,学会了吸烟、喝酒,出入营业性网吧,多次参加赌博。老师劝他要遵纪守法,寻找适合自己的休闲方式,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而他认为自己的生活多姿多彩,目前的方式可以愉悦身心,放松心情。后来因为持刀抢劫被抓获,并被判处有期徒刑 4年。在法庭上郝某悔恨地说:都是我禁不起灯红酒绿生活的诱惑,追求享乐才有这样的下场。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

21、题: ( 1)郝某有哪些不良行为?( 3分) ( 2)郝某后来抢劫的行为有无构成犯罪?( 1分)依据有哪些?( 3分)判处郝某有期徒刑的是什么机关?( 2分) ( 3)请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谈谈青少年如何才能避免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6分) 答案: ( 1)答:不良行为有:旷课、迟到,不能完成学习任务;打架、吸烟、喝酒;出入营业性的网吧;多次参加赌博;持刀抢劫(写出三个即可 3分) ( 2)答:构成犯罪。( 1分)依据: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受到了刑罚的处罚。( 3分,一点一分) 机关:人民法院 ( 2分) ( 3)答:青少年要善于鉴别身边的不良诱惑,鼓起战胜不良诱惑的勇气,并学

22、会用科学的态度、正确的方法摆脱他们的干扰,避免其对自身和他人造成危害;学会有益、适度、科学的 休闲方式,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增强自身的法制观念;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意识;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与人开展正常的交往;和父母老师的教育相配合等(一点两分;两点、三点均四分,四点以上六分) 试题分析:( 1)不良行为就是违反道德、法律或校规、校纪的行为,仔细阅读材料,从中找到不良行为,即经常旷课、迟到、不能完成学习任务,吸烟、喝酒等。 ( 2)犯罪具有三个特征: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应受刑罚处罚,郝某持刀抢劫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判处有期徒刑

23、 4年,受到 刑罚处罚所以是犯罪,人民法院是审判机关,所以判处郝某的机关是人民法院,回答时根据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和人民法院是审判机关等知识点回答。 ( 3)青少年自觉树立法律意识,依法自律,做一个守法的人,加强道德修养,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许多违法犯罪都是从沾染不良习气开始的,我们要用科学态度、正确的方法、坚强的意志战胜不良诱惑,同时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远离违法犯罪,因此回答时要从增强法制观念,提高道德修养,避免沾染不良习气,战胜不良诱惑的方法等知识点展开。 考点:本题考查法不可违、 防患于未然。 【社会关注】 3月,有传言江苏射阳农村商业银行的一个网点

24、将要倒闭,引起了近千群众恐慌挤兑现金。经查实这又是一个谣言,银行方面立即对群众进行宣传解释称 “储户存款受法律保护 ”,但此举并未快速缓解挤兑的情况。 据悉,该网点所在的盐东镇近年来发展了数十家担保公司,时有发生担保公司老板跑路的现象,当地居民对银行问题颇为敏感。 24日中午前后,一则 “射阳农商银行将要倒闭 ”的谣言在民间流传,民众一传十,十传百,因而引发挤兑风潮。 【编辑点评】又是一起谣言惹的祸,轻信了谣言的居民或许缺乏相关的法律知识和存在盲目的 从众心理。但这真不能全怪他们,一些不正规的金融机构和不完善的金融政策,导致谣言有煽动人群的力量,目前造谣者已被抓获。 ( 1)请你运用法律方面的

25、知识评析材料中的造谣行为。( 5分) ( 2)根据材料分析造谣者能得逞的原因。( 3分) ( 3)结合材料请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角度谈谈怎样才能让谣言无处藏身?( 7分) 【观点碰撞】( 4)有人说: “言论是自由的,我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否则,就不自由了。 ”还有人说: “真正的自由和权利是受到限制的,没有绝对的自由。 ”请问:你赞同哪个观点,说说理由。( 5分) 答案: ( 1)材料中的 造谣行为是违法行为( 1分);扰乱了社会秩序、损害了别人的合法权益、干扰了银行的正常的工作、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等( 2分);对此应进行打击和制裁,让违法分子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 ( 2)居民缺乏相

26、关的法律知识( 1分)盲目的从众心理( 1分)存在一些不正规的金融机构和不完善的金融政策( 1分) ( 3)国家:多建立一些正规的金融机构;完善金融方面的政策;运用法律武器对造谣者进行严惩;加强诚信建设等( 3分) 社会:营造讲诚信的社会风气;全社会应该凝聚共识,弘扬正气,形成弘扬正善美、抵制假恶丑的社会风气等( 1分) 个人 :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不轻易相信身边的担保公司;增强法制观念;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克服盲目从众的心理,不轻易信谣;与身边造谣的不良行为作斗争等( 3分。一点 1分,任写三点即可) ( 4)赞同后一个观点( 1分)。因为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是互为条件、互相依存的, “没有

27、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 2分)任何公民在享有权利的同时,都必须要履行应尽的义务( 1 分),即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1分)。 试题分析:( 1)评析造谣的行为要用道德和法律的标准,先回答是违反法律还是道 德,有何危害,正确的态度是什么,即:造谣是违法行为,它具有危害性,会扰乱社会秩序,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对此应严厉打击,违法分子应受法律制裁。 ( 2)居民缺乏法律知识,存在盲目的从众心理,社会上还存在着一些不正规的金融机构和不完善的金融政策,造谣者能够得逞与居民缺乏法律知识,相信谣言、国家存在不完善的金融政策和

28、不正规的金融企业分不开,因此找准角度,从居民、政策、金融企业三方面阐述。 ( 3)国家需要完善金融政策,建立一些金融机构,严厉打击造谣者,社会营造讲诚信的良好氛围,个人要增强辨别是非 能力,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不信谣,不传谣,作答时分角度来阐述,从国家应完善相关立法,加大打击力度,社会营造良好的氛围,公民明辨是非等知识点展开。( 4)第一种说法是错误的,言论自由不是无限制的绝对自由,行使言论自由的权利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因此自由是相对的;第二种说法是正确的,因为真正的自由和权利受法律的约束,而且享有权利时也要履行应尽的义务,因为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回答时先选择正确的说法即第二种说法,理由根据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如何正确行使权利等知识点展开。 考点:本题考查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我们 应尽的义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