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广东省海珠区高三上学期综合测试(二)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postpastor181 文档编号:318211 上传时间:2019-07-2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2.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广东省海珠区高三上学期综合测试(二)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4届广东省海珠区高三上学期综合测试(二)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4届广东省海珠区高三上学期综合测试(二)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4届广东省海珠区高三上学期综合测试(二)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4届广东省海珠区高三上学期综合测试(二)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届广东省海珠区高三上学期综合测试(二)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 栈 道 /饯 行 粗 犷 /旷 达 伺 候 /伺 机 B 嫉 妒 /忌 恨 储 存 /处 方 傍 晚 /滂 沱 C 阡 陌 /忏 悔 百 舸 /沉 疴诲 人不倦 /韬光养 晦 D 荟 萃 /市 侩烙 印 /奶 酪间 不容发 /挑拨离 间 答案: A 试题分析:此类题主要考查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生僻字的字音和字形,多音字要依照 “据义定音,音随义转 ”的特点,区分一般词语与专用词语的读音、词性辨别读音等。答题时,要采用比较排除法, B 储 存 /处 方,

2、均读 ch, “处 ”为多音字,开药方,做动词时读 ch,故排除 B; C 诲 人不倦 /韬光养 晦 ,为形近字,均读 hu;故排除 C; D 烙 印 /奶 酪 ,为形近字,均读 lo , “烙 ”在做专用词语 “炮烙 ”时才读 “lu”,在其他 情况下均读 lo;故排除 D;所以选 A。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今年广州云台花园 “奇妙俄罗斯之旅 ”中秋灯会受到追捧。 流光溢彩 的东欧风情大门、 神秘莫测 的俄罗斯古堡、英俊威武的俄罗斯士兵、还有热烈奔放的俄罗斯国花向日葵,让八方游客仿若置身美丽的 “莫斯科

3、郊外的夜晚 ”。 推陈出新 的灯饰吸引了大批游客,真是 众望所归 呀。 A流光溢彩 B神秘莫测 C推陈出新 D众望所归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类题答题思路是先理解句子的具体语境,然后再结合着词语意思来判断。 A项,流光溢彩的意思是光像在流动,色彩像要溢出来,一般用在形容车灯、霓虹等,有时也用来形容时装表演和珠宝; B项,神秘莫测,非常神秘 ,不可推测。常用来形容一些不可理解的事物或现象。 C项,推陈出新,指对旧的文化进行批判地继承,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华,创造出新的文化; D 项,众望所归:众人的信任、希望归向某人,多指某人得到大家信赖,希望他担任某项工作。与文段秋灯会受到追捧,吸引了大批游

4、客之意不符合,所以选 D。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紫禁城是最伟大的人类建筑史上的艺术奇葩,是世界文化历史遗产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标记。 B课外阅读竞赛活动激发了同学们课外阅读兴趣,拓宽了大家的知识面,营造了良好的交流氛围 ,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C伴随着城市的规模扩大和人口增加,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持续增加,许多城市陷入了不同程度的 “垃圾围城 ”的窘境。 D我们在欣赏古典诗歌的诗情美时,要充分利用现存的各种史传和资料,全面把握作者的心灵历程和精神世界。 答案: C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

5、上,仔细分析病句的类型,如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 A词序错误, “最伟大的 ”应该放在 “人类建筑史上 ”的后面; B “起到了 效果 ”搭配不当,改为 “收到了 效果 ”; D “史传 ”和 “资料 ”不能并列,改为 “史料 ”。所以选 C。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想象力是指在知识材料的基础上, 。它是一种能促使人类预想不存在事物的独特能力,最具改革性和启示作用。想象力是知识的一种创意, ,是一种能面对日常生活挑战而衍生出创新主张的能力。它是知识的一种创造, ,将来

6、还会创造更多, 。它也是知识的一种创新,绝对不会让现有的知识停滞不前, 。历史上有些被认为是最荒谬的想象往往成为人类的创举,想象力能够让知识创造出许许多多人间奇 迹。 ,人类才会有今天和未来。 正是具备了超凡的想象力 是将个人独特的才能、看法转换成新奇而有效的想法 人类的想象力创造了无数知识产品 反而能使知识不断得到更新、进化 经过新的配合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 正是这种创造推动了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可以用排除法。这一段文字围绕 “想象力

7、”展开。 与上句一起,构成 “想象力是 的能力 ”; 紧承上文作进一步诠释; “无数 ”与下句 “更多 ”相关; “正是这种创造 ”回应句首 “想象力是一种创造 ”; “反而 ”与 “绝对不会 ”相照应; “正是 ”与 “才会 ” 相照应。所以选 B。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我 的世界小得不得了 周有光口述 丁晓洁整理 我的人生没有什么传奇,就是多活了几年。我经常说:大概是上帝太忙,把我忘掉了。我到了八十五岁才离开办公室。现在年纪大了,一百零五岁了,不能活动,就在家里面。我的世界小得不得了:半张小桌

8、子,半间小屋子,这是我的世界。 天下的事情,有好处,就都有坏处。我年轻的时候是搞经济学的,我们学经济的时候,也是一阵风。 1955 年,中国举行全国文字改革会议,成立一个新机构,叫 “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 ”,领导要我到这个新机构来做语言文字工作,我就改行了。既然改了行,我就专心一致,我的工作主要 放在制定汉语拼音方案上。我在欧洲的时候,看到欧洲人很重视字母学,就买了很多字母学的书,自己看,觉得很有趣味。想不到隔了许多年还有用处。制定汉语拼音方案,你不懂字母学是不行的,而当时这个学问几乎没有人知道,我就写了一本小书,叫做字母的故事,引导大家对于字母学有一点了解。想不到这本小书出来以后,很风行,一

9、下子印了几版。这项工作在今天发挥作用了,大家都要用手机,发短信都是用拼音嘛,所以,拼音推广了手机,手机也推广了拼音。 我是最早用电脑写文章的,那时候我写了一篇文章,叫大家用电脑。我一早就提倡用电脑来处理 汉字,当时有的人不赞成,后来大家都用电脑了,也用不着我提倡了。电脑当然是好东西了,可是好东西都是有坏处的,坏处就是小孩子现在不会写字了。所以说天下的事情,有好处,就都有坏处。 网上有人写文章骂我,我看了,骂我的文章我最喜欢看,好玩得很。讲得对我就改正,讲得不对我笑笑就完了。譬如我说 “世界观没有阶级性,说世界观有阶级性是错误的 ”,有人就写文章骂我了: “社会有阶级,人当然是有阶级性,世界观当

10、然有阶级性。 ”我觉得他的话不对,不理他就算了,我不跟他辩论,很好对付的。 我下放宁夏的时候,有一天通知说:明天清早 5点要开 会,重大的会。因为宁夏那个地方,早上很冷,中午很热,我一看天气很好,中午一定很热,就戴了一个大草帽。开会开到 10点钟,大雁飞来了,不是几千只,是几万只,像乌云一样过来了。千千万万的大雁,飞到我们头上的时候,有一只大雁突然发命令,一声怪叫,大家下大便。大便像雨一样下来,我戴了大草帽,没有多大问题,人家是满头大雁的大便,狼狈不堪。他们说这是一万年才碰到一次的 不是很好玩吗? 我是上海解放了才回国的,然后三十年跟国外不往来。可是到了 1979年年底,领导来找我,说你赶快准

11、备,下礼拜代表中国到巴黎去开会。我说我不想 去了,你看我带回来的,用了三十年的西装,都穿破了。领导说没有关系,你赶快去做新的,从袜子到大衣,都做新的带去,开了会回来,一概交给国家。开了会回来,我仍旧穿破衣服 不是很好玩吗?更有趣的是上飞机的时候。领导派了一个人,陪我到飞机旁边,他告诉我:你是联合国请的,联合国给你很多钱,所以我们就不给你美元了,还有,你的皮夹子要拿出来,人民币不能带到国外去。我把皮夹子交给他,联合国给我的钱我要到巴黎才能拿到,我口袋里一分人民币都没有,一分美元也没有。人家后来问我:你怎么敢上飞机的?人已经到了飞机门口,你不上也得上, 可是我不心慌,因为真正没有办法,我在国外还是

12、有点关系的。上飞机口袋里面一分钱都没有 不是很好玩吗? 我是乐观主义者。古书中有两句话,一句叫 “猝然临之而不惊 ”,一句叫 “无故加之而不怒 ”,这两句话在 “文化大革命 ”当中对我用处很大。什么叫 “猝然临之而不惊 ”呢?人家来打击你,毫无道理地突然来打击你,你不要惊慌; “无故加之而不怒 ”,人家说你这样不对那样不对,都是瞎讲的,毫无道理的,你不要生气。我又不惊慌,我又不生气,那么我就可以渡过这个艰难了。我认为坏的事情都会过去的,好的事情一定会来的。 我跟沈从文的交往非常多, 我们两个人的背景是完全不一样的,可是大家都是乐观主义者。他不是很有名的文学家吗,解放以后叫他去做故宫博物馆的解说

13、员,人家以为他很不高兴,但是他一点也没有不高兴。他说,本来我要看故宫的古董很不容易,现在我不是方便了吗?他这一点跟我一样,坏事情要看到好的一面。我们常常在一起,考古的东西我不懂就问他,外国的东西他不懂就问我。我们经常出去旅游,很有意思的。 我是相信进化论的,不仅动物在进化,作为动物的人在进化,同时人的社会也在进化。假如你相信人类社会是进化的,一步一步往前走的,假如今天还是落后的,明天会一步一步走上 去的,那么你就能变得乐观。 (新周刊 2010年第 11期) 【小题 1】周有光说 “我的世界小得不得了 ”,他的理由是什么?读完本文后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4分) 【小题 2】概括传主的三个主要人

14、生观,并各举一例简要分析。( 5分) 【小题 3】本文的整理者丁晓洁说自己的感受是 “实际上在整个谈话中,他都是这样的:把所有艰难的时光,统统当成笑话来讲。 ”你认为是这样吗?请举两例说说理由。( 6分) 答案: 【小题 1】( 4分)他的理由是自己只有半张小桌子,半间小屋子,物质世界小得不得了。( 2分)读完本文后我觉得周有光先生的世界 很大,他去过世界许多地方,学问广博,富有创新精神,在不少领域颇有建树,心胸开阔豁达。( 2分) 4分。意思对即可,只要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小题 2】( 5分)传主的主要人生观有:随遇而安(或顺其自然),( 1点)领导要他做语言文字工作,他就改行并且取

15、得很大成就;( 1点)乐观主义(或苦中作乐),( 1点)出国时口袋里没有一分钱也不心慌(或者对网上的无理批评不予理睬,不生闷气);( 1点)富有生活情趣,津津乐道几万只大雁像下雨一样拉大便的生活趣事;( 1 点)相信进化论,( 1 点)认为动物、人、社会都在进步,明天比今 天更好。( 1 点) 5 分。答出其中任意三个方面即可。人生观各 1分,举例各 1分,答对五个点即得 5分。 【小题 3】( 6分)我认为是这样。周有光的一生经历了许多艰难时光,但他苦中作乐,觉得其中许多都是可笑之事。( 1分)例如:下放宁夏,本来是件痛苦的事情,但他清楚地记得一群大雁下大便的趣事,觉得很好玩,很可笑。( 2

16、分)出国时口袋里没有一分钱,本来经济上的困难也是让人心焦忧虑的事情,但他觉得很好玩,一点也不心慌。( 2 分) 6 分。表明观点 1 分,两例各 2 分,表述 1分。意思对即可,只要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第一问是属于局部题,答案:一般在附近,所以可以从文中找到题干中的这句话,然后找出答案:。如第一段结尾一句 “我的世界小得不得了:半张小桌子,半间小屋子,这是我的世界。 ”第二问,要在整体感悟文章内容理解人物形象特征的基础上,从周有光先生的言行举止,也就是从他的性格、人品、学识、成就等方面进行概括即可。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17、】 试题分析:此题可从周有光先生的人生经历中,结合着具体的内容来分析概括他的人生观,或者形象特征。如文章第二段,领导要他做语言文字工作,他 就由搞经济学改行做语言文字工作,并且取得很大成就,这可概括为顺其自然;文章第五段,周有光在宁夏时,感觉大雁拉大便的事情很好玩,表明了他富有生活情趣;六、七段,写周有光先生出国身上不带钱,表现了他的乐观主义;文章最后一段,开头就写出他相信进化论。可以直接引用这句话,在结合着这段内容进行分析即可。 考点: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此类题一般要肯定这种观点,然后结合着周有光的人生经历中的乐观主义或者

18、苦中作乐的性格特点进行阐述。答题思路是先明确观点,然后再结合着文章中与周有光苦中作乐相关的具体事例进行分析,如在宁夏时,大雁拉大便,出国上飞机身无分文,周有光都是表现出了乐观的心态。 考点: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 F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一滴水可以活多久 迟子建 这滴水诞生于凌晨的一场大雾中。人们称它为露珠,而她只把它当作一滴水来看待,它的的确确就是一滴水。最初发现它的人是这个 七八岁的小女孩, 她不是在玫瑰园中发现它的 ,而是为了放一只羊去草地,在一片青草的叶脉上发现的。那时雾已散去,阳光在透明的空气中飞舞。她低头的一瞬发现了那滴水。它

19、饱满充盈,比珠子还要圆润,阳光将它照得通体透亮。 她在敛声屏气地盯着这滴水看的时候,发现了一只黑黑的眼睛,她的眼睛被水珠吸走了,这使她很惊讶。我有三只眼睛,两只在脸上,一只在草叶上,她这样对自己说。然而就在这时,她突然打了一个喷嚏,那柔软的叶脉随之一抖,那滴水骨碌一下便滑落了。她的第三只眼睛也随之消失了。她便蹲下身子寻找那滴水,她太难过了,因为在此之前 她从未发现过如此美的事物。然而,那滴水却是难以寻觅了。它去了哪里了?它死了吗? 后来她发现那滴水去了泥土里,从此她便对泥土怀着深深的敬意。人们在那片草地上开了荒,种上了稻谷,当沉甸甸的粮食脱去了糠皮,在她的指间矜持地散发出成熟的微笑时,她确信她

20、看见了那滴水。是那滴水滋养了金灿灿的稻谷,她在吃它们时,意识里便不停地闪现出凌晨叶脉上的那滴水,它盈盈欲动,晶莹剔透。她吃着一滴水培育出来的稻谷一天天地长大了,有一个夏日的黄昏,她在蚊蚋的歌唱声中发现自己成了一个女人。 她开始长高,发丝变得越来越光泽柔顺。后来,她嫁给 了一个种地的男人。她喜欢他的力气,而他则依恋她的柔情。她怎么会有这么浓的柔情呢?她俯在男人的肩头老是有说不尽的话,后来她明白是那滴水给予了她柔情。不久,她生下了一个孩子,孩子在她的哺育下长大。后来,她又接二连三地生孩子,她渐渐地老了,她在下田时常常眼花,即使阴雨绵绵的天气也觉得眼前阳光飞舞。她的子孙们却像椴树林一样茁壮地成长起来

21、。 她开始抱怨那滴水,你为什么不再给予我青春、力量和柔情了呢?难道你真的死去了吗?她步履蹒跚地走向童年时去过的那片草地,如今那里已经是一片良田,入夜时田边的水洼里蛙声阵阵。再也不见碧 绿的叶脉上那滴纯美至极的水滴了,她伤感地落泪了。她的一滴泪水滑落到手上,她又看见了那滴水,莹白圆润,经久不衰。你还活着,活在我的心头!她惊喜地对着那滴水说。 她的牙齿渐渐老化,咀嚼稻米时显得吃力了。儿孙们跟她说话时要贴着她耳朵大声地喊,即使这样,她也只是听个一知半解。她老眼昏花,她的男人看上去也畏畏缩缩,终日垂头坐在门槛前的太阳底下,漠然而平静地看着脚下的泥土。有一年的秋季,她的老伴死了,她嫌他比自己死得早,把她

22、给丢下了,一滴眼泪也不肯给予他。然而埋葬他之后的一个深秋的月夜,她不知怎的格外想念他,想念他们的 青春时光。她一个人拄着拐杖哆哆嗦嗦地来到河边,对着河水哭她的伴侣。泪水落到河里,河水仿佛被激荡得上涨了。她确信那滴水仍然持久地发挥着它的作用,如今那滴水幻化成泪水融入了大河。而她每天又都喝着河水,那滴水在她的周身循环着。 直到她衰老不堪即将辞世的时候,她的意识里只有一滴水的存在。当她处于弥留之际,儿孙们手忙脚乱地为她穿寿衣,用河水为她洗脸时,她的头脑里也只有一滴水。那滴水湿润地滚动在她的脸颊,为她敲响丧钟。她仿佛听到了叮当叮当的声音。后来,她打了一个微弱的喷嚏,安详地合上眼帘。那滴水随之滑落在地,

23、渗透到她辛 劳一生的泥土里。她不在了,而那滴水仍然活着。 她在过世后又变成了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有一天凌晨大雾消散后,她来到一片草地,在碧绿的青草叶脉上发现了一颗露珠,确切地说是一滴水。她还看见了一只黑亮的眼睛在水滴里闪闪烁烁,她相信她与一生中所感受到的最美的事物相逢了。 (选自迟子建散文精选,有删改。) 【小题 1】请仔细阅读第一自然段两处画线的句子,分别说明作者这样写的意图。( 4分) 【小题 2】在人生的不同阶段, “她 ”对 “这滴水 ”的感情发生着变化,请结合全文分析。( 5分) 【小题 3】读完文章后你认为 “这滴水 ”有什 么象征意义?作者对 “一滴水可以活多久 ”作出了怎样的回

24、答?( 6分) 答案: 【小题 1】( 4分)第一处画线句子强调了小女孩发现 “一滴水 ”的地点,体现了“一滴水 ”普通、平常的特点,( 1分)突出了这滴水的普遍象征意义;( 1分)第二处画线句子写出了 “一滴水 ”充盈,圆润,透亮的特点,( 1分)突出 “一滴水 ”的美,为下文说它是 “一生中所感受到的最美的事物 ”埋下伏笔。( 1分) 4分。特点各 2分;作用各 2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 2】( 5 分) “她 ”刚遇到这滴水时,觉得它充盈、圆润、透亮,十分喜爱;( 1点)那滴水滑落消失 “她 ”感 到很难过;( 1点)后来 “她 ”很感激这滴水带给她柔情;( 1点)当她又看见了那滴水,

25、感到它还活着时, “她 ”感到惊喜;( 1点)临终时他 “她 ”对 “这滴水 ”念念不忘;( 1 点)最后,当 “她 ”又变成小女孩时,“她 ”高兴地感到她与一生中所感受到的最美的事物相逢了。( 1点) 5分。答对 4点即给满分。 【小题 3】( 6分)我认为 “这滴水 ”就是生命的象征。( 2分)作者通过 “一滴水 ”表达她对生命的看法是:生命十分美好,( 1分)人们要好好珍惜,好好度过属于自己的一生;( 1 分) “生 ”与 “死 ”不是截然分开的,生命永不停息,( 1 分)生命 可以轮回(或生命永远循环不会死去)的哲理。( 1分)。 6分。揭示象征意义 2分,作者作出的回答分 4点给分,

26、意思对即可,只要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此类题看似简单的一个句子,在含义及作用方面,要在整体理解文章内容和大意的基础上,才能体会出其在内容主题和结构上的作用。在内容上,第一句,以否定词 “不是 ”和地点 “玫瑰园 ”来强调发现这滴水的地点,要理解浪漫温馨的 “玫瑰园 ”的反向意义,即普遍性。所以说明第一句的意图时,就要从这滴水的普遍性意义角度来回答内容上的作用;第二句,很明显是对露珠这滴水的 特点的描写,答题时,要把 “充盈,圆润,透亮 ”这一特点写出来;在结构上,仅此作者对这滴水的特点描写就能体会到赞美之情。由强调这滴水的普通到赞美这滴水,自然而然的会激发读者的阅读

27、兴趣,为下文揭示主题埋下了伏笔。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此题要从题干中抓住两点提示:一、女孩的不同人生阶段,二、情感变化。答题时,要从文章中,找到代表小女孩不同人生阶段的几个词语,如“她 刚遇到这滴水时、后来、当她又看见了那滴水、临终时、最后 ”,结合着这些相 关的语段,分析概括小女孩这滴水的情感变化,答题模式为 “阶段 +情感 ”。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3】 试题分析:此题要先表明自己对这滴水的象征意义,然后结合着作者在文章中所表现出的对这滴

28、水的观点,来阐述自己对这滴水的象征意义的观点。如文章第四段 “后来她明白是那滴水给予了她柔情。 ”“一滴水 ”带给她生命的美好,启发人们要珍惜生命,好好的生活;文章最后一段 “她来到一片草地,在碧绿的青草叶脉上发现了一颗露珠,确切地说是一滴水。 ”以 “她 ”又变成了小女孩,再次发现了一滴水,来揭示生命的永恒、轮回。 考点: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 F。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本大题 4小题,共 16分。 文化的本质是什么?有人统计过,国内外专家学者给文化下的定义有 360 多种。我觉得这些定义虽然在语言表述上有很多细

29、微的差别,但关于文化的理解,其精神实质是一样的。文化这个概念,是相对于 “自然的、原始的 ”意思提出的,最初是指耕种土地。自然界原始的地球环境本身并不存在文化,自从有了人,开始按照人的方式改造环境,改造地球, 从事耕种土地、改造自然这种人为事业,就是文化的起点。所以文化的实质,我们用一个简单的词来概括就是 “人化 ”。它来源于人在地球上按照自己的尺度来改造自然环境,使自然环境符合人的尺度、人的需要,也就是把自然环境人化了。 人化本身还包括对人自己的人化,因为人一生出来还是个自然生命体,怎样和发展起来的人类社会相一致,成为现实的、具体的、社会的人,就有一个人化的过程,可以叫做 “化人 ”。所以,

30、文化的本质简单地说是 “人化 ”,再展开说就是 “人化和化人 ”。 “化人 ”就是教育、培养人。古人说: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我们人类改造 自然环境、改造外部世界,积累了很多成果和经验,拿这些成果和经验再来武装人,就使更人符合 “人 ”的发展方向。总之文化最本质的意义,就是人化和化人的过程、结果和产物。文化的产物有许多具体的形式,包括物质的、经济的、技术的、科学的、政治的、道德的、宗教的、文艺的,等等。我们人的本性、人的能力有哪些方面,文化里面就包含哪些方面的形式。我们继承了人类的文化成果,同时在这个基础上要创造新的文化成果,这样人类就通过不断的人化和化人使自己得到提升,越来越成为大写

31、的完整的全面发展的人。 给文化下定义,主要不是指文化的外在形式和 外在成果,文化有大中小的概念,最小的概念有时就是指学习、上学受教育,就是指认字。我们所说的 “四有新人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中,按狭义来说, “有文化 ”就是指这一方面,而在广义上, “四有 ”都是文化。最广义的文化是哲学上的概念,不是指某一特定的物品、特定的活动或者特定的形式本身,而是指一种本质的过程和方式,即人如何把自然界人化,人如何人化自己。梁漱溟先生给文化下的定义是 “人的生存样式 ”,它体现在人生活的整个过程,贯穿始终,不是凝固不变的外在的东西。用 “化人 ”和 “人化 ”这两个词来理解文化,就是把

32、文 化看做是历史过程,这有助于我们从宏观上理解大文化的本质和含义。 从这个角度来理解文化,我们要注意两点:第一是文化作为一种样式、一种模式,是一种方式本身。我们谈文化,不要光谈文化的产品、文化结果和文化机构,要注意到文化产品产生过程的方式,文化机构运行的方式,文化活动本身所包含的一些潜在地反映着人的思想方法、思想感情、价值取向的东西。 我们理解文化要在各种行为、各种社会关系活动的样式中进行。文化的特点不在于人们 “做什么 ”,而在于 “怎么做 ”。古往今来人们 “做什么 ”都差不多,而造成文化差别的,就在于同样的事情用不同 方式去做。所以,我们把握文化的深层特征和实质内容时,既要注意做什么,更

33、要注意怎么做。 文化本身有一些不是外在的、形式上的东西,而是内在的、深层次的东西。我觉得,我们在很多年里、在很多方面有爱搞形式主义的风气,搞文化则更容易搞成形式主义,如果那样,我们想发展文化,可能就选择了南辕北辙的方式,反而糟蹋了文化。我们一定要在实事求是、扎扎实实的基础上,在深层次的底蕴上下功夫,提高我们的文化层次。 第二就是:文化是人自己生存发展的权利和责任。文化是从哪里来的呢?文化的形式、状态和发展的动因都是来自人的生活实践本身,人 的生存本身不仅造就了文化,而且离不开文化。 (选自李德顺文化的先进性与文化体制改革) (选对一项给 2分,选对两项给 5分,多选不给分) 【小题 1】下列说

34、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5分) A文化的定义难以统一,因为国内外专家学者给文化下的定义有几百种之多,各个定义有很多差别,所以无法解说。 B因为 “文化 ”与 “自然 ”“原始 ”是相对立的,因此原始社会没有文化,只有到了现代人们上学读书才有了文化。 C社会生活中各种物质、经济、技术、科学、政治、道德、宗教、文艺等都是文化的产物,是人类的文化成果。 D最广义的文化体现在人生活的整个过程,贯穿在人类发展的始终,在人类历史进程中是不断变化发展着的。 E理解文化是一种样式、是人生存发展的权利和责任所在这两点是理解文化的关键,也是提高我们文化层次的关键。 【小题 2】下列不属于本文所认为的 “文化 ”范

35、畴的一项是( 3分) A耕种土地,收获粮食 B蜜蜂筑巢,酿造蜂蜜 C发明飞船,探索宇宙 D孩子游戏,看图说话 【小题 3】文中 “人化 ”和 “化人 ”各指什么?请结合文意概括。( 4分) 【小题 4】作者在接受广州日报的采访时,认为过去常说的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 ”,其实应该是 “经济搭台、文化唱戏 ”。作者这个观点的依据是什么?请结合文意分析。( 4分) 答案: 【小题 1】 AB 【小题 2】 B 【小题 3】 “人化 ”就是人按照自己的尺度来改造自然环境,使自然环境符合人的尺度、人的需要,它还包括对人自己的人化。( 2分) “化人 ”就是教育、培养人,人类改造自然环境、改造外部世界,

36、积累了很多成果和经验,拿这些成果和经验再来武装人。( 2分) 【小题 4】文化的实质就是 “人化 ”,是人在地球上按照自己的尺度来改造自然环境,使自然环境符合人的尺度、人的需要。( 1点)文化的产物包括经济,事实上, 经济是形式,文化是经济活动的核心,( 1点)文化活动本身所包含的一些潜在地反映着人的思想方法、思想感情、价值取向的东西,( 1点)所以应该是 “经济搭台、文化唱戏 ”。 【小题 1】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整体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进行辨析,做出取舍。 A “各个定义有很多差别,所以无法解说 ” 不符合文意,作者认为“文化 ”的定义虽然在语言表述上有很多细微的差别,但

37、关于文化的理解,其精神实质是一样的。 B “因为 “文化 ”与 “自然 ”“原始 ”是相对立的, ”表述不准确,与原文大意不符, “文化 ”与 “自然 ”“原始 ”不是 对立的,自从有了人,开始按照人的方式改造环境,改造地球,从事耕种土地、改造自然这种人为事业,就是文化的起点。所以选 AB。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此题要从文章中找到与 “文化 ”概念相关的语段,然后把选项与原文内容相比较做出取舍。 B“蜜蜂筑巢,酿造蜂蜜 ”不属于 “文化 ”范畴,由原文对“文化 ”的阐述可知, “蜜蜂筑巢,酿造蜂蜜 ”与人的活动无关,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

38、属于本文所认为的 “文化 ”范畴。所以选 B。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 分析:此题是属于局部题,可以从文章中找到关于 “人化 ”和 “化人 ”的相关段落,用自己的话或者原文进行概括即可。如 “人化 ”,文章第一段结尾一句 “我们用一个简单的词来概括就是 “人化 ”。它来源于人在地球上按照自己的尺度来改造自然环境,使自然环境符合人的尺度、人的需要,也就是把自然环境人化了。 ”第二段开头 “人化本身还包括对人自己的人化 ”可直接引用原句概括。 “化人 ”,文章第二段, “化人 ”就是教育、培养人。古人说: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我们人类改造自然环

39、境、改造外部世界,积累了很多成果和经验,拿这些成果和经验再来武装 人,就使更人符合 “人 ”的发展方向。 ”可以稍加整理概括即可。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4】 试题分析:此题是要从文章中找到与文化和经济的关系相关的语段,从分析作者在文中所表现的观点进行概括,本题可以从文章第一、第二段和第四段中,从文化的本质含义、文化的产物、文化活动本身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王艮 ,字止善 ,绍兴诸暨人

40、。尚气节 ,读书务明理以致用 ,不苟事言说。淮东廉访司辟 为书吏 ,迁淮西。 会 例革南士 ,就为吏于两淮都转运盐使司 ,以岁月 及格 ,授庐州录事判官。淮东宣慰司辟为令史 ,以廉能称。 历建德县尹 ,除两浙都转运盐使司经历。绍兴路总管王克敬 ,以计口食盐不便 ,尝言于行省 ,未报。而克敬为转运使 ,集议欲稍损其额 ,以纾民力。 沮之者以为有成籍不可改 ,艮毅然曰: “民实寡而强赋多民之钱 ,今死、徙已众矣 ,顾重改成籍而轻弃民命乎! 且浙右之郡,商贾辐辏,未尝以口计也。移其所赋,散于商旅之所聚,实为良法。 ”于是议岁减绍兴食盐五千六百引。寻有复排前议者,艮欲辞职去,丞相闻之, 亟 遣留艮,而

41、议遂定。 迁海道漕运都万户府经历。绍兴之官粮入海运者十万石,城距海十八里,岁令有司拘民船以备短送,吏胥得并缘以虐民。及至海次,主运者又不即受,有折缺之患。艮执言曰: “运户既有官赋之直,何复为是纷纷也! ”乃责运户自载粮入运船。运船为风所败者,当核实除其数,移文往返,连数岁不绝,艮取吏牍披阅,即除其粮五万二千八百石、钞二百五十万缗,运户乃免于破家。 除江西行省 左右司员外郎。吉之安福有小吏,诬民欺隐诡寄田租九千余石,初止八家,前后数十年,株连至千家,行省数遣官按问,吏已伏其虚诳,而有司喜功生事者,复勒其民报合征粮六百余石,宪司援诏条革去,终莫能止。 艮到官首言是州之粮比元经理已增一千一百余石岂

42、复有欺隐诡寄者乎准宪司所拟可也 。行省用艮言,悉蠲之。艮在任岁余,以中宪大夫、淮东道宣慰副使致仕。卒年七十一。 (选自元史 良吏传)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淮东廉访司 辟 为书吏 辟:征召 B 会 例革南士 会:适逢 C以岁月 及格 及 格:到了期限 D 亟 遣留艮 亟:及时 【小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尝言 于 行省 B民实寡 而 强赋多民之钱 月出 于 东山之上青取之于蓝 而 青于蓝 C丞相闻 之 D而有司喜功生事 者 惑 之 不解 今 者 项庄拔剑舞 【小题 3】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43、) A艮到 /官首言 /是州之粮 /比元经理已增一千一百余石 /岂复有欺隐诡寄者乎 /准宪司所拟可也 B艮到官首 /言是州之粮比元经理 /已增一千一百余石 /岂复有欺 /隐诡寄者乎 /准宪司所拟可也 C艮到官 /首言 /是州之粮 /比元经理已增一千一百余石 /岂复有欺隐诡寄者乎 /准宪司所拟可也 D艮到官首言 /是州之粮 /比元经理已增一千一百余石 /岂复有欺 /隐诡寄者乎 /准宪司所拟可也 【小题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王艮崇尚气节,读书务求其中道理并求学以致用,在担任淮东宣慰司辟令史时以廉洁能干著称。 B王艮任两淮转运盐使司经历时,通过努力免除了当

44、地百姓头上的不当盐税,减轻了百姓的负担。 C王艮任海道漕运都万户府经历,在未得到批复的情况下,免除了运户的钱粮,使他们免于破产。 D王艮做江西 行省左右司员外郎时,建议把向安福百姓多征的田租全部免除,得到了上级的支持。 【小题 5】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 10分) (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7分) 集议欲稍损其额 ,以纾民力。( 3分) 今死、徙已众矣 ,顾重改成籍而轻弃民命乎!( 4分) ( 2)王艮是一位为老百姓敢于直言,从文章中找出能体现王艮 “为百姓着想 ”的两个事例。(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 3分)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B 【小题 3】

45、 C 【小题 4】 C 【小题 5】( 1)( 7分) 召集(官员)商议希望稍稍减少盐税数额,以宽舒民力。( 3分) 如今死亡、迁移的已经很多,难道重视更改已经有的户籍却轻易放弃百姓的生命吗?( 4分) ( 2)事例一:将减少的盐税转移到浙江西部,分派到商贾聚集的州县。(移其所赋,散于商旅之所聚。) 事例二:在王艮的努力下,海运船只被大风所损坏的,予以核实后扣除粮食的数额。(运船为风所败者,当核实除其数) 事例三:王艮力争行省采纳自己的建议,将安福州多征的田租全部免除。 3 分。每个事例各 1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在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 ,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

46、,根据上下文猜测出词义,即文言猜读法。由原文上句内容 “寻有复排前议者,艮欲辞职去,丞相闻之 ”大意 “不久又有人反对以前议定的结论,王艮准备辞职而去,丞相听说了这件事以后, ”可知, D亟:急忙,马上。所以选 D。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此类文言虚词题,一般要结合具体语境,去判定某一虚词的具体用法和意义。 B项两个 “却 ”,均表转折,连词; A项第一个 “于 ”, “向 ”,介词;第二个 “于 ”, “从 ”,介词; C项第一个 “之 ”, “这件事 ”,代词; 第二个 “之 ”宾语前置,结构助词; D第一个 “者 ”定语前置,结

47、构助词;第二个 “者 ”,无实义,语气助词。所以选 B。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断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读几遍,以便对全文内容有整体的感知,把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凭借和语境(上下文)的关系,作出相应调整 1找文言虚词如如 “其、尔、若、夫、且夫、盖、然则、是故、然而、犹且、凡、窃、请、敬 ”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常常用在句首; “之、也、矣、欤、焉、哉、乎 ”等语气词常常 用在句尾; “以、于、为、而、则 ”等连词常常用在句中; 2察对话:如 “曰 ”“云 ”等; 3 据修辞:如顶真、排比、对偶、对

48、称、反复等; 4 辨句式:如固定结构 “ 者, 也 ”;5表示判断关系的词,如 “为、乃、即、则 ”。 6 借助名词、代词的位置。名词常作主语和宾语。找名词做主语的,如人名、称谓、地名等。 7表时间的词语等等。 8一些经常放在句首的如 “必、皆 ”等。 9 断文句通过找谓宾。此题需要注意断句的文言依据有:对话 “言 ”、名词做宾语的 “粮 ”、文言虚词 “岂 ”、“者乎 ”、 “也 ”。 考点:能为文言文断句。 能力层级为运用 E级。 【小题 4】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 C项, “在没有得到批复的情况下 ”表述不正确,由原文 “艮取吏牍披阅, ”可知,是 “取来办事人员的文案查阅 ”。所以选 C。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5】 试题分析:( 1)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此题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