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progressking105 文档编号:336465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77.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2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2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2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2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 单选题 新疆阿合奇县同心中学高一同学在文化学习之余不忘政治学习,全级同学分班开展以 “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强民族团结 ”为主题的学习教育活动。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 1】我们对待政治生活的正确态度是 ( ) 自觉地投身于政治生活之中 激发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 远离政治生活,努力工作 参不参与政治生活无所谓 A B C D 【小题 2】 “身在校园,心系天下 ”是青年学生的高尚情怀,青年学生要积极参与政治生活。青 年学生参与政治生活 ( ) 必须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 需要学习政治知识 贵在学习 可以提高辨别政治是非的能力 A B C

2、 D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C 【小题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公民对待政治生活的正确态度,公民应积极有序地参与,自觉地投身于政治生活之中,激发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 做法是正确的;必须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 ,需要学习政治知识等,;参不参与政治生活无所谓,远离政治生活的做法是错误的,故 错误。 考点:公民对待政治生活的正确态度 点评:考查基础 知识,需要学生准确理解和把握教材知识点,没有难度。 【小题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中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要求和意义。中学生要参与政治生活,必须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需要学习政治知识,可以提高辨别政治是非的能力, 符合题意,故选 C项。公民参与

3、政治生活贵在实践, 错误。 考点:中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要求和意义 点评:考查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能力,没有难度。 参与政治生活,贵在实践。通过政治实践( ) 可以激发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素养 可以培养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增强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 可以加 深对马克思主义观点的理解,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可以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势,坚持社会主义政治方向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公民参与政治实践的意义。通过政治实践,可以激发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素养;可以培养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增强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可以加深对马克思主义观点的理解,提

4、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可以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势,坚持社会主义政治方向, 全部符合题意,故选 B。 考点:公民参与政治实践的意 义 点评:考查教材基础知识,需要学生认真掌握,难度一般。 参与政治生活,需要学习政治知识。学习政治知识( ) 有助于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明辨是非,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有助于树立国家观念,关心国家大事,自觉服从和维护国家利益 有助于增强民主法制观念,培养公民意识 有助于提高自身政治素质,增强主人翁责任感和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公民学习政治知识的意义。学习政治知识有助于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明辨是非,坚持正确的政治

5、 方向,树立国家观念,关心国家大事,自觉服从和维护国家利益,增强民主法制观念,培养公民意识,提高自身政治素质,增强主人翁责任感和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 全部符合题意,故项 A. 考点:公民学习政治知识的意义 点评:考查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识记,需要准确把握教材知识,难度一般。 我们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是( ) A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 B公民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C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D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政治生活的内容。抓住关键词 “基本内容 ”,那就是依 法行使政治权利,依法履行政治性义务, D项 符合题意。其他均不是基本内容。 考点:公民政治生活的基本内

6、容 点评:考查基础知识,要求牢固掌握教材知识,难度一般。 任何人都离不开政治生活,因此,我们应当以热情的态度参与政治生活。我们中学生参与政治生活( ) 必须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 需要学习和懂得政治知识 要重视政治生活实践 把权利和义务完全统一起来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中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要求。中学生参与政治生活,必须必须明确政治生活 的作用,需要学习和懂得政治知识,要重视政治生活实践, 符合题意,故项 B。权利与义务相统一,但不一定要完全统一, 说法绝对化,排除。 考点: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要求 点评:考查对教材知识的识记能力,认真掌握基础知识,难度不大。 政治生活是社会

7、生活的重要领域。政治生活的内容更多地涉及的是( ) A社会公共管理和公共利益问题 B企业的经营和管理问题 C个人合法政治权利的维护问题 D国际社会的竞争与合作问题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政治生活的内容中的多数。政治生活更多地涉及社会公共管理和公 共利益问题, A符合题意。 B项属于经济生活内容,排除; C、 D属于政治生活内容,但不占多数,排除。 考点:政治生活的内容 点评: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识记,难度不大。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这就是说人们只有在首先满足了自己基本需求的前提下,才能从事其他活动,其中也包括政治参与活动。材料说明了 ( ) A政治参与活动是建立在其他

8、活动的基础之上的 B政治参与必须首先解决自己的吃穿问题 C公民政治参与的态度和行为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D我们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公民各项活动的关系 答案 : C 试题分析:材料说明了经济发展水平对人们政治参与活动的影响,故 C项符合题意。A项中的其他活动表述不准确, B项中的吃穿问题表述片面, 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考点:公民政治参与的要求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和对经济与政治关系的把握,需要学生有扎实的文言功底及敏锐的政治判断力,难度一般。 中学生参与政治生活必须做到 ( ) 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自觉投身到政治生活中去 认真学习政治知识,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 采用多种方式,积极

9、投身参与政治生活的实践 参加学校的时事政治学习,参加共青团的活动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中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要求。必须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自觉投身到政治生活中去;认真学习政治知识,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采用多种方式,积极投身参与政治生活的实践;参加学校的时事政治学习,参加共青团的活动; 都是中学生参与政治生活所应做的,选 D项。 考点:中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要求 点评:考查教材基础知识,要求学生全面把握知识点才,难度一般。 中学生唐天历时 3年走访湘、桂两地近 20个贫困山区,采访 60余名留守儿童、单亲孩子和辍学少年,形成了 20多万文字和数百幅照片,并向有关部门提出解决

10、留守儿童的建议。中学生积极参加这种实践的意义在于 ( ) 增强了直接参与管理的知识和技能 体验了公民意识的意义和价值 增强了政治参与的责任意识 提高了政治参与的实际本领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公民积极参与政治生活的意义。 中公民直接参与管理的政治形式是村民委员会或居民委员会,唐天的政治参与形式属于民主决策,故 与题意无关,排除, 均符合题意。 考点: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意义 点评:做好本题的关键是区 分公民政治参与的形式,形式不同,意义不同,难度一般。 南京市政府每月举办一期 “市民论坛 ”,群众与市领导面对面平等交流,南京市电视台将每期的 “市民论坛 ”进行录播。电视台

11、做过统计, “市民论坛 ”的收视率有时不亚于热门电视连续剧。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 1】南京市政府举办 “市民论坛 ”,体现了 ( ) A物质文明的进步 B政治文明的进步 C精神文明的进步 D道德文明的进步 【小题 2】让群众与领导通过 “市民论坛 ”方式进行面对面交流,有利于 ( ) 人民群众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人民群众民主意识的增强,政治素 质的提高 政府决策更加科学、完善 人民群众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小题 1】 试题分析:南京市政府举办 “市民论坛 ”,让群众与市领导面对面交流,彰显了社会政治文明的进步, B项符合题意; A、

12、 C、 D三项与题意不符。 考点:公民的政治参与 点评:我们的社会生活包括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三大方面, “市民论坛 ”属于政治生活的内容,而非经济生活或文化生活方面。难度一般。 【小题 2】 试题分析:群众与领导面对面交流,既有利于公民自觉 参与政治生活,提高公民的政治素养,也有利于政府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符合题意; 错误,人民群众不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 考点:公民政治参与的意义 点评:本题运用排除法,难度一般。 政治参与是衡量政治体系民主化和现代化程度的主要标准之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参与政治生活。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 ( ) 有利于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能有效提高人

13、们的政治认同感 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标志 有助于增强公民的民主意识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扩大公民的政治 参与,广泛集中民智,有利于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是真正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标志,有助于增强公民的民主意识,提高人们的政治认同感,因此,四个选项都正确,全选,故选 C。 考点:公民政治参与的意义 点评:本题考查意义,只要符合题意的正确题肢都可选,难度一般。 某市将要进行老城区房屋改造,在公布的拆迁地段中,有一座具有文物价值的古建筑:几名中学生在得知这一情况后,广泛搜集了有关该古建筑的历史资料,向市政府提出了 “妥善保存古建筑 ”的建议。市政府请专家论证后,采纳了他们的建议

14、。这体现了我们政治生活的内容是 ( ) A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 B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 C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D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案: B 试题分析:几位中学生向市政府提出 “妥善保存古建筑 ”建议,他们的行为促使政府的决策完善,是民主建议和决策的过程,故 B项符合题意。其他选项均不体现。 考点: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内容 点评:本题考查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内容,需要学生能够正确区分不同的内容,难度一般。 有人认为,政治与我无关,参不参与政治生活无所谓。这一观点 ( ) A是错误的,没有认清公民的政治生活与经济 生活、文化生活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 B是正确的,参不参与

15、政治生活是公民的自由 C是错误的,没有看到每个公民本身就带有鲜明的政治色彩 D是正确的,参与政治生活是党政干部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事情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公民政治参与的要求,题干体现了对政治生活作用没有正确的认识,是一种错误观点。政治生活与公民的经济、文化生活有密切关系,有利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推动国家政治文明建设, A项符合题意。 B、 D两项判断错误;公民是法律概念,不带有政治色彩, C项错误。 考点:公民政治参与的要求 点评: 本题运用排除错误题肢法, B、 D两项判断错误, C项判断正确但是表述错误,都排除,难度一般。 简答题 有人认为,政治与我无关,参不参与政治生活无所

16、谓。 ( 1)谈谈你对政治观点的认识。 ( 2)公民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案:( 1) 政治生活的内容更多地涉及社会公共管理和公共利益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人民民主的实现程度,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如果每个人都对政治生活采取漠然置之的态度,受害的必然是全体人民的利益 (6分 )。 政治生活与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存在者相辅相成的关系。政治生活状况影响社会经济、 文化生活。因此,此人的观点是错误的。 ( 2) 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 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 参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试题分析: 第( 1)问:本题考查对公民与政治生活的关系的认

17、识。 “谈认识 ”类题目,包括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几个方面,本题应该从公民与政治生活的关系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入手分析,给予命题观点进行评判。 第( 2)问:本题考查学生对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有哪些这个知识点的识记能力。我国公民目前参与政治生活就是正确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参与社会 公共管理活动,参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定点教材相关内容逐条列出即可。 考点: 第( 1)问:公民与政治生活的关系 第( 2)问: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点评: 第( 1)问:本题属于辨析题型,需要列举正确观点对命题观点进行分析。有一定难度。

18、第( 2)问: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没有难度。 综合题 某校以 “中学生如何对待政治生活 ”为主题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 ( 1)看了上表,你有什么感觉?( 2分) ( 2)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主 要内容有哪些?( 2分) ( 3)请谈谈你对参与政治生活的看法。( 3分) 答案:( 1)上表说明大部分中学生对待政治生活的态度是好的,是积极向上的。但部分中学生还存在着片面的,甚至错误的认识,其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 2)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有: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参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19、。 ( 3)政治生活与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共同构成我们的社会生活。每个人都置身于政治生活中。事实上,不管愿意还是不愿意,任何人都离不开政治生活。幻想 “超脱 ”政治、不问政治,不仅是不可能的,而且是错误的、有害的。为此,我们必须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认真学习政治常识,积极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内容、表现、途径及意义等知识的把握。第( 1)问中考查学生读图表的能力,需对表格进行横向比较,概括出存在的问题。本题通过读表格,可以看出其反映了当前中学生对参与政治生活的态度的差异,分层表述;第( 2)问主要考查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主要内容的识

20、记,定点教材直接回答;第( 3)问要求谈谈对参与政治生活的看法,即参与政治 生活的重要性,应该从政治生活与我们的关系、对我们的影响、幻想 “超脱 ”政治生活的错误等方面分析。 考点:公民的政治参与 点评: 第( 1)问:本题考查表格题,一般是进行纵横比较,得出差异和变化,用政治学科术语概括。这种题型一般考查经济生活,这几年也出现在考查政治生活即文化生活的题目中。难度一般。 第( 2)问:考查教材基础知识,直接回答,没有难度。 第( 3)问:考查基础知识,涉及到公民与政治生活的关系、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态度等内容,按照先后顺序组织答案:,难度一般。 温家宝总理在会见中俄青年代表时说: “青年人,

21、朝气蓬勃,奋发向上,要做展翅飞翔的雄鹰,就必须以人民的事业为依托,就必须用远大理想的光芒照耀前程,就必须有世界的眼光,就必须承载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希望。 ” 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 ( 1)青年人要做展翅飞翔的雄鹰,从政治生活方面看应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4分) ( 2)如何才能成为在政治生活方面展翅飞翔的雄鹰?( 4分) 答案:( 1)第一,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第二,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第三,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第四,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五,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理念。 ( 2)第一,参 与政治生活,必须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第二,参与政治生活,需要学习政治知识;

22、第三,参与政治生活,贵在实践。 试题分析:本题以时事政治为背景,考查基础知识。第( 1)问,熟记教材内容即可回答。第( 2)问,如何才能成为政治生活方面展翅飞翔的雄鹰,就是考查公民应该如何参与政治生活,应该从哪些方面参与,应该注意克服哪些错误观点和行为,运用教材中的相关知识点作答即可。 考点:第( 1)问考查当代整个人的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第( 2)问考查中学生如何参与政治生活 点评:本题考查教材基础知识熟记知识点就可回答,第( 2)问需要转化 设问找到知识点,难度一般。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

23、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的依据和表现是什么? 答案:我国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这决定了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主要表现在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不仅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而且表现在民主主体具有广泛性。人民民主的 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保障,也表现在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试题分析:本题以宪法的有关内容为材料,考查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依据和表现以及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内容。回答问题中的

24、 “依据 ”要结合我国的国家性质,回答 “表现 ”要结合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来分析。 考点: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 点评:做好本题要将设问转化为知识点,依据转化为国家性质,表现转化为人民当家作主,有一定的难度。 人民网 2009年 3月 11日载文指出,全国政协委员、贵州省高级人民 法院副院长李汉宇在他的提案中建议,国家应尽快以行政法规的形式制定行政机关公务员问责办法,同时,健全并统一高官问责制度。李汉宇委员说,刚刚过去的 2008年,在成为 “自然灾害年 ”、 “金融危机年 ”的同时,堪称 “问责风暴年 ”。从中央到地方刮起了一股强劲的问责风暴 河北三鹿奶粉事件、贵州 “6 28”

25、瓮安事件、云南海连群体性冲突等事件中,若干高级官员引咎辞职或遭免职问责,为这些重大的 “人祸 ”承担了责任,体现了中央和地方政府从严治官、为民负责的坚强决心,也体现了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 我们应如何把握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答案: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是公民享有权利与履行义务必须遵循的一项重要原则,这项原则表明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 ( 1)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法律实施上的平等,不是指立法上的平等,因为我国的法律只反映和体现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不反映敌对分子的意志和利益,但在法律执行过程中,对所

26、有公民而言都是平等的,即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 ( 2)不是指绝对的平均主义,如宪法规定,未满 18周岁的公民 不享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这不等于说符合法定年龄的公民与不足法定年龄的公民之间存在不平等,而是由于参与政治生活的公民需要一定的行为能力。 ( 3)反对一切特权。我国宪法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允许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这说明法律面前没有特殊的公民。 ( 4)不要把平等理解为享有同样的权利和履行同样的义务。我国宪法对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规定,是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权利的平等,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着不平等。要消灭这种不平等,不仅需要运用法律手段,更重要的是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全面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和物质生活水平。 试题分 析:本题以问责风暴为背景考查学生对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的理解。回答本题应从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三个方面来组织答案:。 考点: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点评: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求学生从三个方面分析平等的含义,难度一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