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中历史测试:专题七《课时一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带解析).doc

上传人:ideacase155 文档编号:340125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7.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高中历史测试:专题七《课时一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4年高中历史测试:专题七《课时一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4年高中历史测试:专题七《课时一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4年高中历史测试:专题七课时一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带解析) 选择题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这里 “特殊历史条件 ”包括 ( )。 国内外反动力量过于强大 俄国处在帝国主义威胁之下 俄国相对落后贫困 巩固苏维埃政权是最重要的任务 A B C D 答案: D 小说静静的顿河中的一位暴动士兵说: “青天白日里就进行疯狂的抢劫!把我们家的粮食全搞走啦,连小石磨都抬走啦,法令上是说这样为劳动人民吗? ”士兵的话主要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 ( )。 A余粮收集制 B企业国有政策 C粮食税 D义务劳动制 答案: A 1921年 10月,列宁在谈到新经济政策时说: “所谓新

2、,是对我们先前的经济政策而言的。可是实质上,它比我们先前的经济政策包含着更多的旧东西。 ”下列新经济政策的内容中,包含 “旧东西 ”的有 ( )。 实行粮食税 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归国家所有 部分企业由资本家经营 允许自由贸易 A B C D 答案: C 1921年,美国人阿曼德 哈默成为第一个在苏俄经营租赁企业的企业家。这主要得益于 ( )。 A苏俄退出世界大战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苏俄国内战争结束 D新经济政策的实行 答案: D 在国内战争期间,一位市民拿 100卢布到粮店中购买了一百斤粮食,以下判断及理由正确的是 ( )。 A假的。当时形势严峻、物价上涨,粮食不可能那么便宜 B真的。

3、余粮收集制实行后国家把口粮也收集起来,人们只能去买 C假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不允许自由买卖的 D真的。苏俄政府修改了原有政策,允许自由贸易 答案: C 列宁论粮食税: “ 我们当时不这样做就不能在一个经济遭到破坏的小农国家里战胜地主和资本家。我们取得了胜利 ” 这里列宁所谈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 A保障了军事胜利 B有利于巩固工农联盟 C引起农民的不满 D有利于经济恢复发展 答案: A 1921年苏俄暴动者提出 “拥护苏维埃,但不要共产党人参加 ”的口号。一个红军战士在信中说: “不是富农的暴动,而是对正义的胜利丧失了任何希望的劳动农民的暴动。 ”导致农民丧失希望的原因是 ( )。

4、A农民对苏维埃政权不满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C新经济政策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D国内战争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答案: B “新经济政策一执行,混乱和饥荒马上就开始平息下去了,城市恢复了生机,市场上的商店又开始有了产品的供应了,物价也随之下降。那时党的口号是 学会做生意 。 ”这里的 “学会做生意 ”主要 指 ( )。 A宏观调控与计划相结合 B借助商品、市场的自由调节 C恢复和发展私人企业 D实行固定的粮食税制度 答案: B 综合题 材料一 由于余粮收集制和全部企业收归国有,市场上什么东西都没有,苏维埃纸币快速贬值。瞿秋白在赶往莫斯科的火车上,看到沿途乡下妇人拿100个鸡蛋来,想

5、换些盐,却不愿意要卢布。 材料二 在俄国,小农占了人口的绝大多数,我们必须迁就农民,必须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这样农民才会得到鼓励。 材料三 第二年 (1922年 ),社会景况顿然改观。街市上人山人海,农家妇女、老人、工人、学生 形形色色的人簇拥在一起。这里一批白面包、香肠、火腿、牛奶、糖果点心,那里一批小褂、绒裤、布匹 唔!多得很呢!政府与农民的关系也得到了缓和。苦尔斯克 (即库尔斯克 )农民对于新经济政策中的粮食税很满意。商业也活跃了起来,商店、面包房、咖啡馆也都开张了。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苏维埃政权所面临的严峻形势。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造成严峻形势的原因。 (4分 ) (2)根据材料二判断,列宁准备采取什么措施克服困难?实行这项措施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分别是什么? (3分 ) (3)材料三中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3分 ) 答案: (1)严峻形势:工农群众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强烈不满,所需的各种生活物资严重匮乏,货币贬值,苏维埃政权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原因: 长期战争对经济的严重破坏;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严重损害了群众的利益。 (2)措施:新经济政策。出发点: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根本目的: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3)说明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取得明显成效,苏俄经济迅速恢复,物资 (商品 )开始丰富,受到工农群众的欢迎,工农联盟得到巩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