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中政治二轮复习专题规范训练:专题九中华文化与先进文化建设(带解析).doc

上传人:syndromehi216 文档编号:340259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5.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高中政治二轮复习专题规范训练:专题九中华文化与先进文化建设(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4年高中政治二轮复习专题规范训练:专题九中华文化与先进文化建设(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4年高中政治二轮复习专题规范训练:专题九中华文化与先进文化建设(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4年高中政治二轮复习专题规范训练:专题九中华文化与先进文化建设(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4年高中政治二轮复习专题规范训练:专题九中华文化与先进文化建设(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4年高中政治二轮复习专题规范训练:专题九中华文化与先进文化建设(带解析) 单选题 2013年 3月 13日,石家庄市第四届规范汉字书写艺术节启动仪式在鹿泉市第二实验小学隆重举行。以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大力宣传推广汉字文化、展示汉字的独特文化魅力。我们之所以要热爱汉字、写好汉字,是因为 ( )。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写好汉字对传承优秀中华文化、抵制庸俗文化具有关键性意义 A B C D 答案: B 2013年 3月 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中共中央党校建校 80周年庆祝大会暨 2013 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指出,我们的党要

2、上进,我们的国家要上进,我们的民族要上进,就必须大兴学习之风,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坚持实践、实践、再实践。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有加强学习的紧迫感,都要一刻不停地增强本领。材料主要表明 ( )。 A阅读好书是提高人生修养的根本途径 B文化对人的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C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 D提高科学文化修养能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答案: D 山东省于 2012年 3月 12日正式启动 “山东好人 每周之星 ”推荐评选活动。活动启动后,每周推出一名事迹感人、群众认可的 “好人之星 ”。要想成为 “好人之星 ”,我们应该 ( )。 认真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

3、目标 优先提高自我的科学文化修养 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A B C D 答案: B 党的十八大通过的新修订的党章,第一次把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纳入总纲之中。新时期,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 )。 源于实践,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就要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拒绝外来文化侵蚀 源于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心环节 就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A B C D 答案: C 文化自觉,就是要自觉意识到文化的功能和作用,意识到文化建设必须着眼于提高民族的精神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这就要求我们 ( )。 自觉意识到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 自觉意识到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

4、重要因素 在文化建设中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在文化建设中自觉建设多种价值体系,培养多元文化意识 A B C D 答案: D 为进一步推进全市文化事业的发展及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支持公共文化服务建设。 2013年,山东省威海市本级文化经费支出占公共预算支出比重为 3.54%,高于全省 1.85%的平均数。威海市这样做是基于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 ( )。 A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B发展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 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D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 答案: D 2013年 4月 12日,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等六部门启动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部署在全社会大力

5、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充分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这是基于 ( )。 激励干部群众立足本职,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文化需求 弘扬民族精神,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A B C D 答案: D 读下图。一篇关于旅游不乱扔垃圾的 “甄 痔濉蔽 送 衙堑拇醋骰盍 庑 墓惴捍 欣 )。 人们直面道德冲突,增强全民法制观念 借助大众传媒的力量,摒弃传统文化 以幽默温情,汇聚培育文明风尚的正能量 教育社会公众,维护公共环境从自身做起 A B C D 答案: D 2013 年全国两会上,一些代表、委员指出,我国文化演出市场存在追求豪华演出

6、效果、高票价盛行等现象,这让普通民众难以享受到文化惠民的成果。这说明 ( )。 文化演出市场需要加强引导 文化演出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文化演出丰富了民众的文化生活 文化演出要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A B C D 答案: B 2013年 4月 22日,南阳市召开第二十届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动员会。会议要求,各学校要紧紧围绕活动主题,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站、黑板报、宣传栏、校报、校园互联网等,广泛宣传爱国主义精神。宣传爱国主义 ( )。 打造良好文化环境,提升民族素质 巩固精神根基,增强精神动力 抵制外来文化,增强中华影响力 打造精神支柱,增强民族凝聚力 A B C D 答案: D 2013

7、年 4月 20日,四川雅安发生 7.0级地震。地震震塌了雅安的房屋,但是没有震塌雅安的脊梁。灾区人民所表现出的乐观、坚强、责任、爱心、团结精神,让我们有理由坚信,雅安的明天必定幸福,平安。灾区人民展现出的精神 ( )。 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各族人民的爱国精神 对于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A B C D 答案: C 2013年 3月 5日,为纪念毛泽东题词 “向雷锋同志学习 ”发表 50周年,集邮总公司发行纪念邮票 (下图 ),倡导 “把握时代脉搏 挖掘雷锋 精神新的时代内涵 ”,永记民族的精神脊梁,各地举行了一系列学雷锋活动。这

8、有利于 ( )。 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提高人们的科学素养 展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的特征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陶冶人们的思想情操 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和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A B C D 答案: D 综合题 2013年 2月 19日晚, “感动中国 ”2012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在央视一套综合频道播出,湄公河 “10 5”案专案组获得 “感动中国 ”年度特别致敬奖。今年是感动中国的第 11个年头,为了弥补传播渠道单一的遗憾,央视联合了新京报等全国 30家平面媒体和 5家网站,成立 “感动中国媒体联盟 ”,利用各个媒体在当地的优势,寻找当地的感动人物。十大人物是林俊德 (已故 ):工作到最后一刻的

9、科学家;罗阳 (已故 ):用生命托起战机的航空英模;何 (已故 ):捐献肝肾的最美女孩;张丽莉:断腿救学生的最美女教师;陈家顺:卧底 5家用工企业,关注农民工切身利益;周月华、艾起:身患先天小儿麻痹症,靠着拐杖和丈夫后背, “爬 ”遍了方圆 13平方公里的大小山岭,为辖区近 5 000村民带去了医疗服务;陈斌强:背着妈妈上班的孝 子;李文波:南海守礁王;高秉涵:见证海峡沧桑的台湾老兵;高淑珍:河北的爱心小院。 (1)简要说明为什么要开展感动中国人物评选? (14分 ) (2)2012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事迹对我们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有何启示?(12分 ) 答案: (1)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

10、和交往方式,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思想道德建设规定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文化建 设的灵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紧紧抓住这个中心环节。 开展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对于培育 “四有 ”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 青少年在加强科学文化修养的同时,必须重视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在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要不断改造主观世界,牢固树

11、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在加强自身修养的过程中,要以道德模范为榜样,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3年 3月 17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指明了实现中国梦的三条路径: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实现中国梦为什么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14分 ) (2)运用所学哲学知识,分析实现中国梦的三

12、条路径体现的方法论原则。 (12分 ) 答案: (1) 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 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实现中国梦必须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从而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民族精神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只有不断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 (2)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弘扬中国精神体现了要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凝聚中国力量坚持了群众观点和群 众路线。 (若从其他角度回答,只要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