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江西省九江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与答案.doc

上传人:deputyduring120 文档编号:342001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45.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2011学年江西省九江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与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0-2011学年江西省九江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与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0-2011学年江西省九江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与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0-2011学年江西省九江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与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0-2011学年江西省九江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与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0-2011学年江西省九江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与答案 选择题 关于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生物膜的基本支架 B蛋白质有的覆盖在磷脂分子层上、有的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 C组成生物膜的蛋白质和磷脂分子大多数可以运动 D在生物膜内外表面,均含有糖蛋白 答案: D 下图表示一个酶促反应,它所能反映酶的一个特性和 A、 B、 C最可能的物质依次是 A高效性 蛋白酶 蛋白质 多肽 B专一性 麦芽糖酶 麦芽糖 葡萄糖 C专一性 淀粉酶 淀粉 麦芽糖 D高效性 脂肪酶 脂肪 甘油和脂肪酸 答案: C 如图所示,图中功能多、联系广的细胞结构 A是指 ( ) 来源

2、 :Z _xx_k.Com A高尔基体膜 B叶绿体膜 C内质网膜 D液泡膜 答案: C 将酵母菌培养液离心处理。把沉淀的酵母菌破碎后,再次离心处理为:只含有酵母菌细胞质基质的上清液和只含有酵母菌细胞器的沉淀物两部分,与未离心处理过的酵母菌破碎液分别放入甲、乙、丙 3个试管中,并向 3个试管内同时滴入等量、等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在有氧的条件下,最终能通过细胞呼吸产生 CO2和 H2O 的试管是 A丙 . B. 甲和乙 C甲 D.丙和乙 答案: A 下图是由 3个圆构成的类别关系图,其中 为大圆, 和 分别为大圆之内的小圆。下列符合这种类别关系的是( ) A 脱氧核糖核酸、 核糖核酸、 核酸 B 为淀

3、粉、 为糖原、 为纤维素 C 固醇、 胆固醇、 维生素 D D 原核生物、 细菌、 酵母菌 答案: C 细胞是除病毒以外的生物体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下列关于细胞共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 均具有磷脂双分子层与蛋白质构成的膜结构 ATP为细胞绝大多数生命活动的直接能量来源 都具有核糖体作为蛋白质合成的 “机器 ” 遗传信息均储存在脱氧核糖核酸分子中 生物的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 A只有 B只有 C只有 D 答案: D 下图表示细胞中各种化合物和主要元素占细胞鲜重的含量,以下按 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A水、蛋白质、糖类、脂质; N、 H、 O、 C B蛋白质、糖类、脂质、水; O、 C、

4、N、 H C蛋白质、水、脂质、糖类; C、 O、 H、 N D蛋白质、水、脂质、糖类; O、 C、 H、 N 答案: C 关于细胞结构、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同时具有中心体和叶绿体的细胞可能是低等植物细胞 B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不一定含有线粒体 C液泡内有糖类、无机盐、色素、蛋白质等物质,它对植物细胞内的环境起调节作用 D内质网与细胞膜相连,不与核膜相连 答案: D 假设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 128,由 100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一个具有10条肽链的蛋白质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形成的蛋白质分子中 N 原子数至少为 100 B最多含有 10个氨基 C形成该蛋白质分子时需 要核

5、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D形成了 99个肽键 答案: A 关于酶本质的探索过程中,下列各项评价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巴斯德认为发酵与活细胞有关是合理的,但是认为发酵是整个细胞而不是细胞中的某些物质在起作用是不正确的。 B 李比希认为引起发酵的是细胞中的某些物质是合理的,但是认为这些物质只有在酵母细胞死亡并裂解后才能发挥作用是不正确的。 C 毕希纳实验说明: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能够在酵母细胞破碎后继续起催化作用,就像在活酵母细胞中一样。 D 萨姆纳把引起发酵的物质称为酿酶,并从刀豆种子中提取出了脲酶,而且用多种方法证明脲酶是蛋白质。 答案: D 图甲表示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图乙表示将

6、一定量的淀粉酶和足量的淀粉混合后,麦芽糖积累量随温度变化的情况。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To 表示淀粉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 B图甲中, Ta、 Tb 时淀粉酶催化效率都很低,但对酶活性的影响有本质的区别 C图乙中 Tb 到 Tc 的曲线表明随温度的升高,麦芽糖不再增加,酶的活性已达到最大 D图乙中 A点对应的温度为 To 左右 答案: C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 是荔枝来。 ”古人为了吃到鲜荔枝,需要动用大量人力、物力。而现在通过控制下列哪组条件便可轻松获得新鲜荔枝 A低 O2、高 CO2、零上低温 B低 O2、高 CO2、零下低温 答案: 如图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 a、

7、b、 c、 d时, CO2释放量和 O2吸收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氧浓度为 a时,最适于贮藏该植物器官 B氧浓度为 b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的 5倍 C氧浓度为 c时,无氧呼吸最弱 D氧浓度为 d时,有氧呼吸强度与无氧呼吸强度相等 答案: B 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细胞呼吸必须在酶的催化下进行 B人成熟红细胞无线粒体,是通过无氧呼吸产生所需 ATP C酵母菌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D植物组织细胞无氧呼吸产物都为酒精 答案: D ATP分子简式和中文名称分别是: A APP P和脱氧核苷酸 B AP P P和三磷酸腺苷 C A P P

8、P和三磷酸腺苷 D A P P P和三磷酸核苷 答案: B 在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的实验中,如果要探究不同的 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关于变量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温度是无关变量 B H2O2分解速度是因变量 C pH值是自变量 D pH值是因变量 答案: D 下列有关酶的说法,正确的是 ( ) 能够产生酶的细胞都有分泌功能 酶的基本单位都是氨基酸 胰岛素与呼吸酶可来自于同一个细胞 酶是生物催化剂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答案: B 下列关于细胞内合成 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细胞质基质中 ATP的形成与氧气无关 B线粒体和叶绿体产生的 ATP所需能量来源不同 C菠

9、菜叶肉细胞能形成 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D在线粒体中合成 ATP所需要的能量都是来自 H和氧气结合时释放的 答案: D 下列关于 ATP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参与 ATP形成的元素包括 C、 H、 O、 N、 P ATP脱去两个磷酸基团是组成 DNA的基本单位 细胞的一切生命活动所需能量都来于 ATP ATP是各种活细胞内普遍存在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 A B C D 答案: C 有关反应式 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该反应式中物质是可逆的,能量是不可逆的 B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中有反应 ,没有发生反应 C饥饿时,细胞中 ATP和 ADP 的相互转化维持着动态平衡 D有氧呼吸

10、时,反应 过程主要发生在 与氧结合生成水时 答案: B 下列对 “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实验结果分析,正确的是 ( ) A在过氧化氢酶的作用下 ,过氧化氢分解最快,是因为 20%的肝脏研磨液的浓度高于 3.5%的 FeCl3溶液 B 3.5%FeCl3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慢是因为其提供给过氧化氢的能量过少 C肝脏研磨液中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快,是因为酶的催化效率比一般无机催化剂催化效率高 D如果将四支试管放在 90 水浴中,第 4支 试管 (加肝脏研磨液的试管 )反应速度仍为最快 答案: C 细胞有氧呼吸中,水作为反应物参与的过程是 ( ) A葡萄糖 丙酮酸 B丙酮酸 二氧化碳和 H C

11、 H与 O2结合生成水 D ADP 和 Pi形成 ATP 答案: B 下列关于有氧呼吸与无氧呼 吸的相同点归类正确的是 ( ) 都在线粒体中进行 都需要酶 都需要氧 都产生 ATP 都经过生成丙酮酸的反应 A B C D 答案: D 下列各图,能正确表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紫色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现象的是 ( ) 答案: D 如右图为不完整的人体细胞呼吸示意图,其中产生 ATP 最多的过程是 ( ) A B C D 答案: B 综合题 用小刀将数十只萤火虫的发光器割下,干燥后研成粉末状,取两等份分别装入两只小玻璃管中,各加入少量的水,使之混合,可见到玻璃管中发出淡黄色萤光,约过 15 min萤光

12、消失。这时,再将 ATP溶液加入其中一只玻璃管中,将葡萄糖溶液加入另一只玻璃管中,发现加 ATP溶液的玻璃管中发出萤光,而加葡萄糖溶液的管中不发萤光(见下图)。 请回答: (1)向 A、 B两管中加水后,两 管均发萤光,这能说明水对生物正常的生命活动有何重要意义 _。这也说明了发光器研磨成的粉末中含有哪种物质 _。 (2)以上现象说明了: 萤火虫发光是将 _能转变成光能的过程; 这一过程所需的能量由 _直接提供; _不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 (3)若向刚切下的萤火虫的发光器上滴加葡萄糖溶液,你认为会发萤光吗 _ _,原因是 _。 答案: (1)生物体内许 多重要的生物化学反应均要在水中才能进行

13、少量的ATP (2) 化学 ATP 葡萄糖 高 #考 #资 #源 #网 (3)会 葡萄糖进入组成发光器的细胞中后可被氧化分解,使细胞中生成 ATP供发光用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左图细胞中能产生 ATP的部位有(用图中标号回答) 。若该图要表示唾液腺细胞,则图中不应该存在的结构是(用图中标号回答) ,应该添加的结构是 。 研 究右图中的细胞生命活动过程,一般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从该图中还可以看出,通过以囊泡形式相互转化的生物膜是 。外来的信号分子作用于该细胞时,首先与细胞膜上的 结合,引起该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改变,这一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哪一功能? 。 左图细胞中易被碱性染料染色的结构是

14、。 11中使膜的面积大大增加的结构是: ,其意义 。 答案: 3、 4、 11 2、 4、 14 中心体 来源 :学 &科 &网 Z&X&X&K 同位素标记示踪法 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细胞膜 糖蛋白 细胞间信息联系 7 染色体(质) 线粒体内膜 增加有氧呼吸酶附着面积 现有等量的 A、 B两个品种的小麦种子,将它们分别置于两个容积相同、密闭的棕色广口瓶内,各加入适量 (等量 )的水。在 25 的条件下,瓶内 O2含量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 (1)在 t1 t2 期间,瓶内 O2含量的降低主要是由种子的 _引起的, A种子比 B种子的呼吸速率 _, A、 B种子释放 CO2的量的变化趋势是

15、_。 (2)在 0 t1 期间,广口瓶内的 CO2有少量增加,主要原因可能是_。 答案: (1)有氧呼吸 快 先快后慢 (2)种子的无氧呼吸产生了 CO2 法囊藻是一种海生绿藻,下图所示为经化学测定所得的法囊藻细胞及周围海水中各种离子的浓度。图中灰色部分表示法囊藻细胞液中离子的浓度,白色部分表示海水中各种离子的浓度。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 (1)法囊藻细胞液中的成分与海水的成分很不相同,如 K+和 Cl-在细胞内含量高,而 Ca2+和 Mg2+在细胞内含量较低。这一事实表明细胞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具有 ,这与法囊藻细胞膜上的 有关。 (2)法囊藻细胞吸收 K+和 Cl-的方式是 ,判断依

16、据是 。 (3)法囊藻细胞吸收 K+和 Cl-的方式对活细胞生命活动的意是 ,这种吸收方式的实现,必须依赖的生理活动是 。 (4) 图 A、 B、 C表示的是物质运输的三种方式,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图 A是自由扩散 B图 B运输速度的限制因素是能量 C图 C是主动运输 D图 C细胞内物质浓度不断升高,说明该物质进行逆浓度运输 答案: (1)选择性 运载各种离子的载体数量 (2)主动运输 逆浓度梯度由海水向细胞中运输 (3)能保证细胞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地选择吸收营养物质 呼吸作用 (4)B 下图为定量测量过氧化氢酶与过氧化氢反应放出 O2的实验装置,水槽内注有清水,倒转的量筒内也充满

17、了清水。 实验一: 制备新鲜动物肝脏的研磨液,制作大小相同的圆形小滤纸片若干; 将 4片圆形小滤纸片在肝脏研磨液中浸泡吸收后取出,并贴在反应小室上侧的内壁上(如图 A所示); 向反应小室内加入 10mL3%H2O2溶液(如图 A所示),并安装好装置; 将反应小室上下旋转 180度,使滤纸片与 H2O2溶液接触,呈图 B所示状态; 每隔 30s读取并 记录一次量筒中水面的刻度,连续进行 5min。 试验二 除了将圆形小滤纸片的数量改为 2片外,其它均与实验一相同。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进行上述两个实验的目的是:探究 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 (2)如果上述两个实验的现象、结果无明显差异,则需如何进行改进? 。 如果根据实验一得到的数据绘制出了右图所示的曲线。 那么实验二的大致曲线应该是怎么样的?请在下图中添 画该曲线。 (4)如果要利用上述实验的试剂、材料、装置等研究温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则与上述实验相比,不同的做法是: 在各次实验中,清水的温度 不同(如 0 、 30 、 100 等); 答案: 酶的浓度 再用更少( 1片、 1/2片、 1/4片等)和更多的圆形滤纸片( 6片、 8片等)进行实验 略(注意达到一定量的时间更长) 在各次实验中,圆形滤纸片的数量不变 要在 H2O2溶液的温度达到与清水相同的温度后再把反应小室旋转 180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