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地理试题汇编——人文地理.doc

上传人:towelfact221 文档编号:342360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873.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高考地理试题汇编——人文地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0年高考地理试题汇编——人文地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0年高考地理试题汇编——人文地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10年高考地理试题汇编——人文地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10年高考地理试题汇编——人文地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0年高考地理试题汇编 人文地理 选择题 利用作物秸杆等农副产品 发展农区畜牧业,有利于 A改善局地气候 B综合利用资源 C防止水土流失 D保护农田作物 答案: B 高档圣诞树由鲜活的树装饰而成。低档圣诞树是由仿真材料制成的,价格低,销量大。改革开放后,我国深圳成为世界低档圣诞树的重要生产基地。 2l世纪初,由于生产成本提高,深圳圣诞树产业受到很大冲击,有的企业将圣诞树生产转移到江西赣州,但是出口效益没有明显提高。据此完成 1-3题。 1从世界范围看,影响高档圣诞树生产的主导因素是 A市场距离 B热量条件 C劳动力价格 D种植技术 2低档圣诞树生产由发达国家至我国深圳再向赣州转移的主要原因

2、是 A我国圣诞树销量快速增长并由沿海向内地扩展 B世界圣诞树市场由欧美向东亚地区转移 C发达国家原材料枯竭而我国原材料丰富 D企业追求较低的劳动力成本 3企业将圣诞树生产由深圳转移到赣州后,提高了出口圣诞树的 A运输成本 B用地成本 C原材料成本 D劳动力成本 答案: 1.A 2.D 3.A 1. :考查圣诞树产业主导因素 :接近消费人群的市场距离 .中国圣诞树产业应靠近沿海 :面 临西方出口 .答案: :A 2. :考查产业转移对出口产品的影响 .低档圣诞树最终转移到我国内陆赣州 ,是企业追求较低的劳动力成本 .答案: :D 3. :会增加出口圣诞树产品的运输距离而增加运输成本 .答案: :

3、A 某沿海城市人口达 1, 600万,约 60居住在离市中心 3千米的范围内。城市人口 54居住在贫民窟。下图示意该城市与大型商贸中心不同距离段的用地构成。据此完成问题。 【小题 1】影响该城市大型商贸中心区位的主导因素是 A工业 B行政中心 C海洋运输和贸易 D居民人口密度 【小题 2】该城市开发最充分的区域距离大型商贸中心 A 0 8km B 9 16km C 17 24km D 25 35 km 【小题 3】该城市自市中心向外 A依次分布着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 B依次分布着商业区、工业区、居住区 C土地开发比例逐渐降低 D没有形成明显的功能分区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4、A 【小题 3】 D 【小题 1】 :考查城市功能分区的区位主导因素 .行政中心区位应大致在城市的几何中心 ,便于行事管理职能 .故选 C 【小题 2】 :提取曲线图资料信息能力 ,在 11题分析的基础上 ,城市开发最充分 意指城市内部的未开发地区土地最少或为 0面积 .应是几何中心 (距市中心距离最短 :0-8km). 故选 A 【小题 3】 :考查城市其他功能区的区位 ,根据地租理论 ,理论上应是距离市中心以远依次是商业区 居住区 工业区 .但 根据图例提取曲线图信息 ,比如工业区 ,在各方位均有布局 ,说明该城市发育在初期 ,没有能形成明显的功能分区 . 故选 D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工业、

5、商业和居住用地比例时空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小题 1】曲线 、 、 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符合一般城市三类用地时空变化特点的是 A工业用地、居住 用地、商业用地 B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 C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 D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 【小题 2】 2005年与 l990年相比,距市中心 12千米处 A工业用地比例增加居住用地比例减小 B工业用地比例增加商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 C居住用地比例减小,工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 D居住用地比例减小商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B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农业科技园区循环经济模式圈。读图回答下题。 【小题 1

6、】 、 、 、 、 的含义符合该循环系统的是 A种苗培育、饲料加工、排放、废弃物、饲料 B水窖集雨、饲料加工、供暖、废弃物、肥料 C种苗培育、水窖集雨、净化、废气、饲料 D水窖集雨、饲料加工、供暖、肥料、废弃物 【小题 2】该园区农业生产的特点是 A小农经营 B集约化程度低 C商品率高 D科技水平低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C 下图为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小题 1】图中箭头所示的生产要素及其流动方向符合区际关系的是 A 为资金 B 为技术 C 为劳动力 D 为原料 【小题 2】关于两区域同产业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欠发达地区应全面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

7、移,以促进区域发展 B发达地区应将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到欠发达地区以降低生产成本 C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逐步转移第二产业有利于两区域的产业结构优化 D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利于促进欠发达地区城市化 答案: 【小题 1】 AC 【小题 2】 CD 表中示意我国沿海某鞋业公司全球化发展的历程。读表 l,完成下题。 【小题 1】该公司 、 阶段的主要发展目标是 A开拓国际市场 B建立品牌形象 C吸引国外资金 D降低生产成本 【小题 2】该公司在尼日利亚、意大利建生产基地,可以 A降低劳动成本 B增强集聚效应 C便于产品销售 D便于原料运输 【小题 3】该公司在意大利设立研发中心便于利用

8、当地的 A市场 B资金 C原料 D技术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C 【小题 3】 D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职能、自然环境密切相关。 【小题 1】不同的城市职能具有不同的城市空间结构特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巴西利亚有多个钢铁工业区 纽约金融区规模大 三亚旅游风景区占地比重大 上海有众多商业区 A B C D 【小题 2】大连是我国北方的重要沿海城市,哈大铁路线的终点。其城市空间形态表现为 A从中心城区向外均匀扩展 B沿铁路线狭长分布 C以港口为中心向腹地扩展 D沿海岸线绵延分布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小题 1】本题考查城市职能。巴西

9、利亚是巴西的首都,是巴西新建的首都,其主要职能为政治职能,所以不可能有多个钢铁工业区。所以本题选择 B 选项。 【小题 2】本题考查城市地域形态。大连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港口,所以其城市空间形态表现为以港口为中心向腹地扩展。所以本题选择 C选项。 人口分布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有着密切关系 【小题 1】亚马孙河流域是世界人口分布稀疏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复杂 B气候湿热 C资源匮乏 D地处内陆 【小题 2】巴西高原东部是南美洲人口相对密集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气候适宜 文化单一 地势平坦 水力赍繇丰富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D 图 2示意 4个国家

10、人口的性别一 年龄构成。读图 2完成 1-2题。 1图示四国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A B C D 2图示四国中 30 39岁人口数量从少到多依次是 A B C D 答案: 1.D 2.B 1. :考查提取统计图表信息能力 .自然增长率看该国人口结构 金字塔 统计图底座(0-4)相对 (其他年龄短 )长短 .答案: :D 2. :考查提取资料信息能力 ,看 30-39岁人口数量大小 ,注意是 从小到大 排序 .答案: :B 图 1是某地区人口数量变化图。读图 1,回答 1-2题。 1.该地区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A.人口素质低 B.人口老龄化 C. 就业压力大 D.人口增长快 2.与俄罗斯相

11、比,属于图示人口在生产类型的亚洲某国家,突出的资源环境问题是 A.大气污染 B.能源短缺 C.水土流失 D.淡水匮乏 答案: 1.B. 2B 全球第六家迪士尼乐园落户上海浦东,与之密切相关的区位优势是 ( )。 气候适宜 科研力量强 消费市场大 交通便捷 A B C D 答案: C 我国东北地区某重工业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期间,人口增长在 10年中出现了图 7所示状况。结合图文材料,回答 1 2题。 1图 7所示人口增长状况分布,能够反映该城市 A人口由中心向周边迁移 B老龄人口增多 C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提高 D人口密度变小 2伴随图 7所示的人口变化,该城市 A商业用地减少 B居住用地扩大 C交通

12、用地减少 D工业用地扩大 答案:、 A 2、 B 读 “2005年我国东部沿海某市各圈层闻人口净迁移模式图 ”(圈 4),完成 1 2题。 1.可知该市 A. 中心区和近郊区为人口净迁出区 B. 城区边缘区和远郊区为人口净迁入区 C.城区边缘区人口净 迁出量最大 D. 近郊区人口净迁人量最大 2. 可推测该市 A. 处于城市化初级阶段 B. 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 C. 城市 “空心化 ”现象明显 D. 城市人口规模逐渐减小 答案: . D 2. C 北京的王女士登录总部位于上海的 M公司(服装公司)网站,订购了两件衬衣,两天后在家收到货。下图示意 M 公司的企业组织、经营网络。据此完成: 王女士

13、此次购买的衬衣,由 M公司员工完成的环节是 A设计 B提供面料 C加工 D.送货上门 M公司的产品销售依靠 A大型服装超市 B服装专卖店 C.代理销售商 D信息交流平台 在 M公司的组织、 经营网络中,区位选择最灵活的是 A配送仓库 B面料厂 C制衣厂 D仓储中心 答案: A D A 本题主要考查商业贸易的流程。由题图,可知 M公司内部员工完成的环节是“网站呼叫 ”, “设计、采购、市场销售、库存管理 ” 等,所以很容易判断出王女士此次购买的衬衣,其中由 M公司员工完成的环节是 “设计 ”这一环节,选项 A正确。 本题主要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系统。由图例可知: M 公司内部, M 公司与供应商、物

14、流公司、消费者之间的信息联系是通过 “实时信息流 ”完成的,那么公司的产品销售必须依靠 “信息交流平台 ”,选项 D正确。 本题主要考查商业网点的选择及布局。由题图,在 M 公司的组织、经营网络中,面料厂、制衣厂、仓储中心之间的物流都要求有时间限制,而配送仓库与仓储中心、消费者之间的物流运输限制较小,所以配送仓库区位选择最灵活,选 A。 图 5为中国某平原城市城区 7月地表平均温度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题。 【小题 1】该地区地表温度的 A高低变化与地表起伏呈正相关 B高值区变化是气候变暖的结果 C低值区是河流或绿地影响的结果 D差异可导致地面风从城区吹响郊区 【小题 2】据图可以推断,从 19

15、82年到 2004年该城区 A建筑 物占地面积增加 B南北部道路密度差异加大 C商业区向城区中心集中 D空间形态没有发生变化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A 【小题 1】本题主要考察城市发展变化过程,以及读图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由题图,一般的,地势越高气温越低,地表温度的高低变化与地表高低起伏应该是负相关关系,显然选项 A错。既然是气候变暖的影响,那么该城市地区的地表温度变化都应该呈上升或下降的趋势,而不应该高低不一,显然 B错。有 1982年到 2004年的该市 7月地表平均温度分布图可以看出,该市7月均温最低地区几乎没有变化,这只能说明这两个地区是河流,或者说是城市绿

16、地,显然 C正确。城市工业发达、交通工具等尾气排放量大、以及家庭炉灶等生活废弃的排放等原因导致市区的气温高度,形成城市热岛效应,会导致城市风有高空吹向郊区,而近地面则由市郊区吹向市区,显然 D错。 【小题 2】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化过程,以及读图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由题图,很容易发现城市 7月均温较高地区的范围在扩大,这说明城市建筑物占地面积在增加,显然选项 A正确。由于城市建筑物密度增大,城市南北部道路密度也会更加完善,商业网点布局会更趋 向合理,商业中心会增加,城市的空间形态也在发生着变化,显然其他选择枝都是错误的。 据图 8判断,莫斯科城市道路网络布局形式的主要形成因素是 A城市性

17、质,城市规划 B城市职能,产业布局 C环境质量,城市规模 D地表形态,经济水平 答案: D 图 1示意我国东部主要石化基地和企业的分布。完成 12 题。 1.图中兼有资源和市场区位优势的石化基地是 A B C D 2. 地接受境外石化产业转移将首先促进区域内的 A石油开采 B桉电站建设 C海岛旅游开发 D港口建设 答案: 1.B 2. D 城市群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群内城市问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图 3示意城市群内部城市间的产业链分工体系。完成下题。 1城市群中,中心城市的优势产业处于产业链中的位置是 A B C. D 2产业分工处于产业链上 位置的城市,其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 A产品需求量大

18、B交通便利 C劳动力充足 D.土地租金低 答案: 1.A 2. D 图 5甲、乙分别示意京津冀都市圈 2000年人口密度分布和人口增长率。完成下题。 1导致该都市四人口增长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东部、南部地区经济收人较低 B西部、北部地区市场潜力较大 C东部、南部地区非农产业发达 D西部、北部地区制造业集中 2应用 GlS技术在图 5甲基础上制作图 5乙,需要添加的数据是 A 1999年各行政区的人口数量 B 2000年各行政区的人口数量 C各行政区的边界 D.各行政区的面积 答案: 1.C 2.A 综合题 读下列有关上海外来常住人口信息图,回答问题。 (9分 )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以海

19、纳百川的胸怀,吸纳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各类人才。如今,外来人口已经成为上海常住人口增长的主要来源,对上海的社会 经济者发展正在产生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概述图 l、图 2所反映的上海外来常住人口变化情况,并分析其积极意义。由图1可知: _。 由图 2可知: _。 答案:图 1:上海外来人口性别比趋向平衡( 2 分),这有利于社会、家庭、婚姻的稳定,有利于上海的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2分。任答两点即可)。 图 2:从外来人口规模看,中心城区外来人口数量少于郊区;从外来人口增长幅度看,中心城区人口增长幅度远低于郊区人口增长幅度;郊区中西、南郊人口 增长快于东、北郊区( 4分,答对 1点即得 2分,答对 2

20、点得 4分)。这有利于上海中心城区的第二产业向郊区转移,有利于城市功能区的优化,有利于促进郊区的城市化进程,有利于减轻中心城区的环境压力( 1分,任答一点即可)。 读我国东部某地区图表资料,回答问题。 (15分 )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同理,某一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有赖于该产业内部不同行业的优化与升级这种产业或行业的优化与升级有一定的规律, “雁行模式 ”是揭示这种规律的一种模型。它是指作为 “雁头 ”的领先地区,在发展新型行业的同时将本地区的传统 行业逐步转移到 “两翼 ”相对落后地区,实现 “雁头 ”和 “两翼 ”各自行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我国东部基地区是图内综合宾力

21、较强制造业较发达的区域。十多年来,甲市作为 “雁头 ”,带动了作为 “两翼 ”的乙、丙两市制造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 【小题 1】下表显示,在三市的主导行业中,产值比重均持续上升的行业是_业,持续下降的行业是 _业。这一现象说明,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该地区的_密集型行业比重在持续上升,而 _密集型行业比重在持续下降。 我国东部某地区制造业主导行业 (比重高于 6%)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 比重变化 【小题 2】表格显示的甲市某一主导行业比重下降,而乙、丙两市相同行业比重上升,反映了该行业由甲市向另两市进行的转移。以钢铁工业为例,甲市由l998年的第四层次,下降到 2002年、 2006年的第五层次;而接

22、受转移的乙市1998年、 2002年未进入主导行业 2006年上升到第四层次。读表,再找出一个由甲市转移到乙市或丙市的主导行业,并说明依据。 转移的行业是 _ 。依据是 _. 【小题 3】 “雁 行模式 ”认为,当 “雁头 ”率先进行行业结构升级时, “雁头 ”与 “两翼 ”之间的行业结构差异扩大;当 “两翼 ”跟随 “雁头 ”进行行业升级后,它们之间的行业结构差异则随之缩小。下图显示。该地区制造业结构相似度的变化过程呈现 _特点。其中, 1998年至 2004年期闻的制造业结构相似度变化趋势表明,这一时期,甲市率先进行 _,甲市与乙,丙两市行业结构差异 _。 【小题 4】图中 2004年到

23、2006年该地区制造业结构相似度的变化趋势,既体现了该地区行业结构调整的台理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行业雷同的现象 如果这一现象加剧,会产生哪些问题 结台所学知识对此提出改进建议。 _ 答案: 【小题 1】通信设备制造( 1分);纺织( 1分);劳动( 1分) 【小题 2】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1分);甲市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在 1998和 2002年分别位于第二、第三层次,到 2006年下降到第四层次,而接受转移的乙市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在 2001年进入主导行业, 2006年上升为第三层次( 2分)(丙市交通设备制造业在 1998年、 2002年未进入主导行业,在 2006年开始进入主导行业

24、)(两市任答一个即可) 【小题 3】先下降( 1分)后上升( 1分);行业结构升级(或传统行业转移)( 1分);扩大( 1分) 【小题 4】 .问题:行业雷同加剧可导致重复建设,资源浪费,恶性竞争,不符合行业结构优化的战略要求( 2分,任答两点即可)。 建议:甲市要继续率先并带动乙、丙两市的行业升级与优化;三市要走创新发展之路;加快发展具有地域优势的行业;形成本市特色的主导航页,以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2分,任答两点即可)。 图 l9 为某区域城镇发展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 ( 1)从图 l9a到 19c,该区域城镇发展的特点有 _ 和 _ 。 (4分

25、 ) ( 2)该区域城镇问联系的主要方式是 _ 。 (2分 ) ( 3)今后,城镇发展可能沿 _ (AB、 AC、 AD)方向最快。 (2分 ) ( 4)区域城镇发展过程中,在土地利用方面可能出现的主要问题是 _ 。 (2分 ) 答案: (1)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城镇数量减少 (2)交通运输 (3)AC (4)耕地减少、用地紧张 ( 24分)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随着矿物能源的大量消耗,大气中二氧化碳不断增多。充分利用太阳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是工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 1)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增多,是如何加强大气 “温室效应 ”的?( 6分) 利用 “温室效应 ”原理,我

26、国北方地区冬季如何采用大棚技术种植蔬菜、花卉等作物 。 ( 2)参考图 13,分别说明大棚技术对农业生产光、热、水条件的有利影响。( 9分) ( 3)北京正在建设大型太阳能发电站(见图 14)。在北京布局大型太阳能发电站的社会经济区位条件有哪些?请列举三项。( 9分) 答案:( 1)更多地吸收了地面长波辐射,提高了大气温度;增加了大气逆辐射,补偿了地面损失的热量。 ( 2)使冬季的太阳光照得以充分利用;提高了大棚内的温度,使作物在冬季也可种植(可以减轻冻害,提高农业生产抗灾能力);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空气和土壤的水分。 ( 3)市场对能源的需求量大(能源缺乏);科技力量强;经济基础雄厚(资金

27、充足);首都对环境质量要求高。答出任意三项即可。 图 8示意制鞋业在两个地区的转移。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 (1)描述制鞋业在 M、 N两地区之间的转移情况。 (2分 ) (2)分别简述制鞋业转移对 M地区和 N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 (8分 ) 答案: ( 1) M地区制鞋业企业把生产企业都转移到 N地区,在 N地区只保留研发中心。( 2分) ( 2)对 M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环境污染减轻,环境质量改善。( 3分)对 N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加重了环境污染,环境质量恶化;( 3 分)工业化发展,地理景观人文化增强(增加了大量的厂房、道路等景观)。( 2分) 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28、下列问题。 材料一:国家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指出,我国纺织服装工业产业布局不尽合理, 80%的生产能力集中在沿海地区。鼓励中西部地区发挥资源优势,承接产业转移,发展纺织服装加工基地。 材料二:安徽省人口发展 “十一五 ”规划和 2020年远景目标指出, 2005年全省外出人员达 1000万左右。把人口发展纳入城乡经济、社会规划统筹考虑,利用区域规划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 安徽省部分人口迁移及承 接部分服装加工基地示意图 ( 1)分析图示服装加工基地转移和人口迁移的原因。( 15分) ( 2)据此说明产业转移对安徽省未来人口迁移和城市化的影响。( 13分) 答案: 1. 安徽与广东等省相

29、比,原材料、劳动力、水、土地、能源等供给充足,生产成本低;广东等省产业结构升级、生态环境压力增大;安徽临近沿海发达地区,对外交通日益完善,市场广阔,政策扶持力度大。与安徽相比,广东等省经济发展水平高,就业机会多,收入水平高,教育、医疗等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完善。 2. 安徽的工业化进程加快,就业机会增加,收入水平提高。向发达 地区迁移的人口减少,其他地区人口迁入增加。省内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加快,城镇规模扩大,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1.考查工业区的变化和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服装加工基地 ,需要大量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 .安徽与广东等省相比 ,原材料 劳动力 水 土地 能源等供给充足 ,生产成本较低

30、,具有这些优势 ;加之广东等省产业结构升级换代 ,生态环境压力增大 ,安徽对外交通日益完善 ,市场广阔 ,政策扶持力度大等因素的影响 ,所以服装加工基地向安徽转移 .而广东等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就业机会多 ,经济收入高 ,教育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完善 ,是人们向往的地方 .所以人口向广东等省迁移 . 2.考查产业转移的意义 .产业转移有利于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吸引大量人口的迁入 ,从而加快城市化进程 ,提供城市化水平 . 由于地理条件和历史发展的进程不同,区域发展水平和方向也存在差异。我们应以其他国家区域发展的历史为鉴,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

31、发展之路。 图 8为鲁尔工业区和沪宁杭工业区的局部区域图,左上方为鲁尔工业区 A地月平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表 1为沪宁杭工业区 B地四个年份主要经济指标表。读图、表回答问题。( 1) 说明 A地气候类型及其形成原因;分析影响该地谷物生产的不利气候条件。( 8分) ( 2) 2010年春季 B地冷锋频繁过境,气温较常年偏低。试绘出冷锋剖面示意图(要去绘出锋面和冷、暖气团运动的方向。)( 2分) ( 3)对比分析工业区形成和发展的区位优势,完成表 2内容( 6分) ( 4)鲁尔工业区通过产业转型,实现了经济再繁荣,其发展经验对沪宁杭工业区的可持续发展有哪些启示?( 3分) (5)B地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成为我国东部地区中小城市发展的范例额,据图8表 1,分析该地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6分) 答案: ( 1)温带海洋性 气候( 2 分);终年受西风带控制,受暖流的影响 夏季气温较低( 4 分);日照较少( 2 分)。 ( 2) 2 分) ( 3)煤炭资源、水资源丰富( 1分);海洋运输( 1分);劳动力素质较高( 1分); ( 4)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保护生态环境。 (答对一个要点即可得 1 分,本小题满分不得超过 3 分。) ( 5)工业发展迅速( 2 分);利用外资,产品大量出口( 2分);受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交通便捷( 2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