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度福建省安溪一中、养正中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生物试卷与答案.doc

上传人:medalangle361 文档编号:343117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93.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2012学年度福建省安溪一中、养正中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生物试卷与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1-2012学年度福建省安溪一中、养正中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生物试卷与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1-2012学年度福建省安溪一中、养正中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生物试卷与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1-2012学年度福建省安溪一中、养正中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生物试卷与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1-2012学年度福建省安溪一中、养正中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生物试卷与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1-2012学年度福建省安溪一中、养正中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生物试卷与答案 选择题 下图所示为脱氧核糖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1)据图可判断: B表示 ,理由是 。 ( 2) 中含有的嘧啶类物质是 、 。 ( 3)构成 DNA的基本单位是图中的 (填写字母 “A或 B”),原核细胞的 DNA主要位于细胞内的 部位。 ( 4)在人体中由 A、 G、 U、 T 4种碱基构成的核苷酸共有 _种。 答案:( 1)核糖核苷酸 为核糖 ( 2)胞嘧啶 胸腺嘧啶 ( 3) A 拟核 ( 4) 6 用无氧呼吸酶抑制剂处理人的成熟红细胞,对下列物质吸收有影响的是( ) A葡萄糖

2、 B氨基酸 C氧气 D甘油 答案: B 右图为某高等植物叶肉细胞结构模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能产生 ATP的结构有 1、 2、 5 B 2与 4中都含有色素 C 1中产生的一分子 CO2扩散出来进入 2中被利用,穿过的磷 脂分子层数为 4层 D 3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答案: C 图示植物根细胞在一定时间内吸收 K+与某些条件之间的关系(纵坐标表示吸收的速率,横坐标表示某个条件,假定其他条件均为理想状态)。则 a、 b、c三幅图的横坐标表示的条件正确的一组是( ) A载体数量、温度变化、氧气浓度 B氧气浓度、温度变化、载体数量

3、C载体数量、氧气浓度、温度变化 D温度变化、载体数量、氧气浓度 答案: B 下列细胞中,其呼吸过程会产生乙醇的是( ) A缺氧条件下的马铃薯块茎细胞 B剧烈运动时的人骨骼肌细胞 C酸奶生产中的乳酸菌 D受涝的植物根细胞 答案: D 下面关于 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细胞质和细胞核中都有 ATP的分布 B ATP合成所需的能量由磷酸提供 C ATP可以水解为一个核苷酸和两个磷酸 D正常细胞中 ATP与 ADP 的比值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答案: B 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酶提供了反应过程所必需的活化能 B酶活性的变化与酶所处的环境的改变无关 C酶结构的改变可导致其活性部分或全部丧

4、失 D酶分子在催化反应完成后立即被降解成氨基酸 答案: C 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A甲酶能够抗该种蛋白酶降解 B甲酶是不可能具有催化功能的 RNA C乙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 D乙酶活性的改变是因为其分子结构的改变 答案: B 撕去紫色洋葱外表皮,分为两份,假定两份外表皮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生理状态一致,一份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甲组;另一份在蒸馏水中浸泡相同的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乙组。然后,两组外表皮都用浓度为 的蔗糖溶液里处理,一段时间后外表皮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减少。此时甲、乙两组细胞水分渗出量的大

5、小,以及水分运出细胞的方式是 ( ) A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与乙组细胞的相等,主动运输 B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细胞的高,主动运输 C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细胞的低,被动运输 D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与乙组细胞的相等,被动运输 答案: C 在下列四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与 “A”所对应的名称相符合的是( ) A 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B 腺苷 C 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D 腺嘌呤 答案: D 图 1表示在不同条件下,酶催化反应情况。以下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图 1 A与实线相比,图 1- 虚线能表示酶量增加,其他条件不变时,生成物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B若图 1- 实线表示 Fe3+对 H2O

6、2分解的催化效率,则虚线可表示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 C图 1- 能用来表示反应物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D图 1- 能用来表示酶活性与 pH的关系 答案: D 下图表示培养液中 K 浓度及溶氧量对小麦根系细胞吸收 K 速率的影响。下列有关两曲线形成机理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曲线 ab段的形成是由于细胞膜上 K 载体数量未达到饱和且能量充足 B曲线 cd段的形成是由于细胞内 K 过多,细胞大量排出 K C点表明植物根系可以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吸收 K D曲线 bc、 fg段的形成是由于能量有限 答案: A 下图甲表示小麦种子在不同氧气浓度下的氧气吸收和无氧呼吸过程中二氧化碳的释放量。图乙表示等量的

7、 A、 B两份小麦种子分别置于两个容积相同、密封的广口瓶内,各加入适量(等量)的水,在不同温度下瓶内 O2含量变化。请回答: ( 1)甲图中 曲线表示无氧呼吸过程中二氧化碳的释放量,氧浓度为 d时种子的呼吸方式是 。若 P代表的呼吸方式在氧浓度为 b时消耗了 A mol的葡萄糖,则 Q 代表的呼吸方式在氧浓度为 b时消耗的葡萄糖 为 。 ( 2)乙图在 t1 t2期间,瓶内 O2含量的降低主要是由种子的 引起的,如果 A种子是放在 15C条件下,则 B种子所处的温度 (高于、低于、等于) 15C。在 0-t1期间,广口瓶内的 CO2有少量增加,主要原因可能是 。 ( 3)为了做到种子安全贮藏,

8、抑制其呼吸作用,应采取的措施是 。 ( 4)我国南方某地早稻栽培的浸种催芽的流程图, 消毒 浸种 催芽 炼芽 播种。 浸种过程中常会闻到酒味,与此现象有关的反应式是 _。 答案:( 1) P 有氧呼吸 A/3 mol ( 2)有氧呼吸 低于 无氧呼吸产生了 CO2 ( 3)低温、低氧、干燥 ( 4) + +能量 生物兴趣小组分别对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实验,请分析回答: 兴趣小组想探究的具体问题是:酵母菌是否在有氧、无氧条件下均能产生 CO2,现提供若干套(每套均有数个)实验装置如图( a-d)所示。 请根据实验目的选择装置序号,并按照实验的组装要求排序(装置可重复使用)。有氧条件

9、下的装置顺序: (用箭头和图中序号表示);无氧条件下的装置顺序: (用箭头和图中序号表示)。 装置中 c瓶的作用是 , b瓶中澄清的石灰水还可用 代替。 在温度和 pH 都相同的情况下,影响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外界因素主要是 。 若酵母菌消耗的 O2为 3mol/L,而释放的 CO2为 9mol/L,则酵母菌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的 倍。 答案: cab( 或 cbab) db 吸收空气中的 CO2,排除其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 氧气 6 图 1表示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图 2表示动物细胞某种活动情况。据图做答。 ( 1)图 1细胞内能产生 ATP的结构有 _(填标号)

10、;若该图要表示唾液腺细胞,则图中不应该存在的结构是(用图中标号回答) ,应该添加的结构是 。 ( 2)研究图 2细胞生命活动过程,一般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从该图中还可以看出,通过形成囊泡形式相互转化的生物膜是 。 外来的信号分子作用于该细胞时,首先与细胞膜上的 结合,引起该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改变,这一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哪一功能? 。 答案: 1、 3、 6 6、 7、 8 中心体(中心粒) 同位素标记法(同位素示踪技术) 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细胞膜 受体 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下图一表示温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示意图,图二的实线表示在温度为 a的情况下生成物量与时间的关系图。则可用来表示

11、当温度为 2a时生成物量与时间关系的是:( ) A曲线 1 B曲线 2 C曲线 3 D曲线 4 答案: B 下图是探究酵母菌进行呼吸方式类型的装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假设装置一中的液滴左移,装置二中的液滴不动,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 B假设装置一中的液滴不移动,装置二中的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 C假设装置一中的液滴左移,装置二中的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D假设装置一、二中的液滴均不移动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或只进行无氧呼吸 答案: D 向正在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悬液中分别加入 a、 b、 c、 d四种抑制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 d能抑制

12、丙酮酸分解,则使葡萄糖的消耗增加 B若 b能抑制葡萄糖分解,则使丙酮酸增加 C若 c能抑制 ATP的形成,则使 ADP 的消耗增加 D若 a能抑制 H氧化成水,则使 O2的消耗减少 答案: D 下图表示有氧呼吸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中数值最大的是 B某些原核生物能完成图示全过程 C产生 的场所是线粒体 D 代表的物质名称是氧气 答案: B 在 a、 b、 c、 d条件下,测得某植物种子萌发时 CO2和 O2体积变化的相对值如右表。若底物是葡萄糖,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a条件下呼吸产物除 CO2外还有酒精和乳酸 B b条件下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比无氧呼吸多 C c条件下无

13、氧呼吸最弱 D d条件下产生的 CO2全部来自线粒体 答案: D 将人的红细胞放入 4 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红细胞破裂,主要原因是 ( ) A红细胞具有水溶性 B红细胞的液泡体积增大 C蒸馏水大量进入红细胞 D低温时红细胞膜流动性增大 答案: C 关于动物细胞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细胞膜含有糖脂和糖蛋白 B细胞融合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C ATP为 C2H5OH分子通过细胞膜提供能量 D细胞膜上的大多数蛋白质是可以运动的 答案: C 下列关于人体细胞代谢场所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乳酸产生的场所是线粒体 B雌性激素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 C血红蛋白合成的场所是高尔基体 D CO2产生的场

14、所是线粒体基质 答案: D 甘氨酸( C2H5O2N)和另一种氨基酸脱水缩合生成的二肽分子式为C7H12O5N2则另一种氨基酸为( ) 答案: A 研究人员分别对颤藻和蛔虫进行各种分析、观察等实验,获得的结果如下表(表中 “”表示 “有 ”, “”表示 “无 ”)。你认为该研究人员的实验记录正确的是( ) 种类 核仁 核膜 叶绿体 线粒体 中心体 核糖体 颤藻 蛔虫 A颤藻 B蛔虫 C都正确 D都不正确 答案: D 用水解法研究下列物质,最终水解产物不全是葡萄糖的是( ) A麦芽糖 B糖元 C纤维素 D乳糖 答案: D 下图表示细胞中各种化合物和主要元素占细胞鲜重的含量,以下按 顺序排列,正确

15、的是 ( ) A水、蛋白质、糖类、脂质; N、 H、 O、 C B蛋白质、糖类、脂质、水; O、 C、 N、 H C蛋白质、水、脂质、糖类; C、 O、 H、 N D蛋白质、水、脂质、糖类; O、 C、 H、 N 答案: D 下列生理活动与蛋白质功能无关的是( ) A氧气在血液中的运输 B叶绿体吸收 CO2 C葡萄糖在细胞内氧化分解 D肾小管细胞对 NaCl的重吸收 答案: B 下列物质在元素组成上最相似的一组是 ( ) A麦芽糖、维生素 D、磷脂 B纤维素、胰岛素、性激素 C糖原、淀粉酶、糖蛋白 D ATP、 DNA、 RNA 答案: D 下列四组生物中,结构最相似的是( ) A变形虫、水绵

16、、蓝藻 B烟草、草履虫、烟草花叶病毒 C念珠藻、颤藻、蓝球藻 D念珠藻、衣藻、蓝球藻 答案: C 下列关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核生物细胞不含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B真核生物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原核生物细胞有多种细胞器 C真核生物以 DNA为遗传物质,部分原核生物以 RNA为遗传物质 D真核生物细胞具有细胞膜系统(生物膜系统),有利于细胞代谢有序进行 答案: D 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依次是 ( ) A蛋白质、 核酸、 细胞、 脂肪 B核酸、 蛋白质、细胞、糖类 C核酸、 蛋白质、 糖类、

17、细胞 D蛋白质、 核酸、 细胞、糖类 答案: D 下列核苷酸中,不可能是 RNA水解产物的是 ( )答案: C 下列物质不属于生物大分子的是 ( ) A脱氧核糖核酸 B免疫球蛋白(抗体) C麦芽糖 D纤维素 答案: C 小陈在观察成熟叶肉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照片后得出如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 A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有双层膜 B核糖体附着在高尔基体上 C内质网膜与核膜相连 D液泡是最大的细胞器 答案: B 在蝌蚪发育成蛙的过程中,对尾部消失起主要作用的细胞器是( ) A溶酶体 B中心体 C线粒体 D高尔基体 答案: A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氨基酸、葡萄糖和核苷酸分子均可通过核膜

18、B叶绿体基质中含有核酸和参与光合作用的酶 C水分子和钾离子以自由扩散方式进出轮藻细胞 D精细胞变为精子后,尾部的线粒体与其运动有关 答案: C 试题分析:氨基酸、葡萄糖和核苷酸等小分子有机物以主动运输的方式通过核膜;故 A正确。叶绿体中含有少量的 DNA和参与光合作用的酶;故 B正确。钾离子以主动运输扩散方式进出轮藻细胞;故 C错误。线粒体进行有氧呼吸产生能量的主要场所,精子尾部的线粒体为其运动提供能量;故 D正确。 考点:本题细胞结构和功能,有一定的综合性,意在考查学生识记和理解能力。 2009 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英国科学家拉玛克里斯南、美国科学家斯泰茨、以色列科学家约纳什因,以表彰他们在

19、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研究中的贡献,以下对核糖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生物都含有核糖体 B核糖体不含膜结构,因此不含有磷元素 C核糖体是细胞内水和 ATP形成的重要场所之一 D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答案: D 右图为嗅觉受体细胞细胞膜的结构模式图 ,下列对该图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共同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相对 稳定的内部环境 B 为糖蛋白,可作为气味分子的受体 C 为多肽,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D 为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答案: C 下列有关 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 人长时间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每摩尔葡萄糖生成 ATP的量与安静时相等 若细胞内 Na+浓度偏高,为

20、维持 Na+浓度的稳定,细胞消耗 ATP的量增加 ATP中的 “A”与构成 DNA、 RNA中的碱基 “A”不是同一物质 人在饥饿时,细胞中 ATP与 ADP 的含量难以达到动态平衡 A B C D 答案: B 下面是某蛋白质的肽链结构示意图(图 1,其中数字为氨基酸序号)及部分肽链放大图(图 2),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该蛋白质中含有 2条肽链 52个肽键 B图 2中含有的 R基是 C从图中可推知该蛋白质至少含有 4个羧基 D从图中可推知该蛋白质至少含有 3个氨基 答案: A 关于细胞生理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活细胞在高浓度溶液中都会发生质壁分离 B细菌因没有线粒

21、体,所以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C人的红细胞成熟后,仍继续合成蛋白质 D核孔实现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答案: D 每次考试可能都需要同学 “冥思苦想 ”,此时直接参与该活动的最小生命系统是( ) A组织 B细胞 C器官 D系统 答案: B 综合题 使用染色剂染色是生物学实验常用的方法,某同学对有关实验做了如下归纳: 实验 观察对象 染色剂 实验结果 花生子叶细胞的脂肪颗粒 苏丹 脂肪颗粒被染成橘黄色 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 DNA和RNA分布 吡罗红甲基绿 细胞内染成绿色的面积显著大于染成红色的面积 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 健那绿 线粒体呈现蓝绿色 菠菜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 无 叶绿体呈绿色、球形或椭球形 ( 3)上述实验结果的归纳,正确的有 _ _(实验序号)。 ( 4)实验 使用了一定浓度的盐酸处理,实验 用盐酸可改变 _ _通透性, 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 5)健那绿使线粒体着色与线粒体内膜的酶系统有关。线粒体内膜上的酶主要催化有氧 呼吸的第 _阶反应,该反应变化是 _ _(文字叙述)。 答案:( 1) ( 2)细胞膜 ( 3)三 H与氧结合形成水,同时释放大量的能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