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1-2012学年河北省保定三中高二 3月月考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人类在生产活动中,要避免大自然的惩罚,应具有的观点和正确做法是( ) 要树立保护环境的法制观念 只有讲究生态效益,才能有稳定的经济效益 优先考虑经济效益,充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遵循生态系统的客观规律,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保护并大量发展对人类有利的物种,消灭对人类不利的种群 保护森林资源的最佳方案是禁止采伐树木 要保护池塘生态系统,应禁止捕鱼 加强动物资源保护,首先要禁止任意捕杀动物,再就是要保护好动物生活所需要的自然环境 进行自然保护的惟一手段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自然保护的有效手段 A B C
2、D 答案: B EcoRI和 Sma 限制酶识别的序列均由 6个核苷酸组成,但切割后产生的结果不同,其识别序列和切割点(图中箭头处)分别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所有限制酶的识别位点均由 6个核苷酸序列组成 B Sma 限制酶切割后产生的是黏性末端 C用连接酶连接平末端和黏性末端的连接效率一样 D细菌细胞内限制酶可以切割外源 DNA,防止外源 DNA入侵 答案: D 下列关于蛋白质工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蛋白质工程能定向改造蛋白质分子的结构,使之更加符合人类的需要 B蛋白质工程是在分子水平上对蛋白质分子直接进行操作,定向改变分子的结构 C蛋白质工程能产生出自然界中不曾存在过的新型
3、蛋白质分子 D蛋白质工程与基因工程密不可分,又被称为第二代基因工程 答案: B 由于乙型肝炎病毒不能用动物细胞培养,因此无法用细胞培养的方法制造疫苗。自 1979年对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的 DNA测序完成后,已知病毒的核心蛋白和表面抗原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下列是应用生物工程生产乙肝疫苗的示意图,请指出有关问题的不正确选项( ) A生产乙肝疫苗的过程也达到了定向改造细菌的目的 B用于生产疫苗的目的基因仅为核心蛋白编码 C用于生产疫苗的目的基因为表面抗原蛋白编码 D在 过程中需要限制性内切酶和 DNA连接酶 答案: B 无废料生产体系是指( ) A废料一产品 B原料一产品一废料一产品 C原料一产品一原
4、料一产品 D原料一产品一废料 答案: C “退耕还林还草 ”是哪种生态工程建设的措施( ) A小流域综合治理 B城市环境工程 C草原生态恢复工程 D湿地生态恢复工程 答案: C “三北防护林工程 ”建设中注意了以下两个问题:( 1)考虑到树种的生态适应性问题;( 2)考虑到树种多样性问题。这分别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哪些原理( ) A系统学原理和物种多样性原理 B协调与平衡原理和物种多样性原理 C整体性原理和物种多样性原理 D物种多样性原理与整体性原理 答案: B 下列哪项生态系统对于蓄洪防旱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 A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 B湿地生态系统 C草原生态系统 D森林生态系统 答案:
5、B 在生态工程建设中,注重生物多样性原理的主要意义是( ) A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为各类生物的生存提供多种机会和条件 B提高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为各类生物的生存提供多种机会和条件 C保持生态系统内各种群的密度固定不变 D单纯追求农业或林业的最大产量 答案: A 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工程的关键是( ) A优先选择农作物以提高经济效益 B选择合适的养殖动物以增加物种多样性 C植被恢复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建 D尽可能依靠自然演替恢复其生态功能 答案: C 在判断抗虫基因是否成功转入棉花基因组的方法中,不属于分子检测的是 A通过观察害虫吃棉叶是否死亡 B检测目的基因片段与 DNA探针能否形成
6、杂交带 C检测目的基因转录形成的 mRNA与 DNA探针能否形成杂交带 D检测目的基因表达产物蛋白质能否与特定抗体形成杂交带 答案: A 2002年,我国农业部颁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要求对转基因生物产品及其加工品加贴标注。其目的是( ) A警告消费者,不要随意购买 B维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C告诉消费者,可放心购买 D无任何实际意义 答案: B 下列措施中不符合城市生态工程建设基本原理的是( ) A城市规划,分区建设工业区、居住区、生态绿地等 B大力推广 “环境友好技术 ”和低污清洁生产工艺 C采用浮床工艺法等手段治理水污染 D用法律手段严禁汽车上路,造纸厂酒厂生产,以断绝污染
7、的源头 答案: D 微山湖是山东境内的一个面积较大的湖泊,二十年前这里是碧波万顷、鱼儿满湖、野鸭成群,还有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的美丽景象。二十年来,湖区四周县市的工业快速发展,城市居民急增,因而大量的工业废水、生活废水、垃圾涌人该湖。湖水变得不仅很浑浊,而且腥臭难闻。据有关专家说,近几年来,微山湖中已消失了一些物种,例如,四鼻孔鲤鱼、野鸭、水螅等。上述的现象说明的道理主要是 A掠夺式的开发是破坏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原因 B环境污染是破坏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 C外来物种入侵破坏了生物多样性 D环境教育缺 乏是破坏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 答案: B 下列有关生态工程的原理和实例中,错误
8、的是( ) 选项 有关事例 相关的生态工程原理 A 无废弃物农业 遵循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B 在人工林中增加植被的层次 遵循物种多样性原理 C 无锡太湖水体富营养化引起大面积水华 违反协调与平衡原理 D 前面造林,后面砍林 违反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答案: D 四千年的农民一书中记载了中国农民几千年来的耕作方法:积极种植能够固氮的豆科作物,以及收集一切可能的有机物质,包括人畜粪便、枯枝落叶、残羹剩饭、河泥、炕土、老墙土以及农产品加工过程中的废弃物等,采用堆肥和沤肥等多种方式,把它们转变为有机肥料,施用到农田中。这种做法的优点是( ) 改善了土壤结构 培育了土壤微生物 实现了土壤养分的循环利用 改变
9、了土壤酸碱性 A B C D 答案: B 下列关于基因检测疾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可以用测定基因表达产物 蛋白质的方法达到基因检测的目的 B生物芯片的广泛使用,使基因及其表达产物的检测更加快速简便 C基因检测疾病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是基因歧视 D基因检测疾病时,一次只能检测一种疾病,十分麻烦 答案: D 转基因作物( GMC )是通过转基因对农作物进行精确的改造而产生的,转基因作物一方面在产量、抗逆性及品质等方面 有显著改进,极大地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另一方面,科学家通过动物实验发现转基因作物可能对人类健康存在着危害。 2000年 2月 27日,英国首相布莱尔为此发表了一篇文章,文中说:“毫
10、无疑问,转基因作物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有可能带来危害,保护公众和环境的安全,现在是,将来也是政府的首要任务。但与此同时,这种新的科技成果将给人类带来更多的利益,这也是毋庸置疑的。 ”就以上材料你以为下列说法欠妥的是( ) A转基因技术应用的基本原理是基因重组,转基因作物是转基因技术的一种产物 B如果转基因作物产生了对人类健康及环境的负面影响,我们应该反思转基因技术 C科学家必须在现有知识与技术的基础上尽量考虑转基因作物可能存在的风险及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D 国家必须对转基因作物的研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并进行严格管理与有效控制 答案: B 下列哪些是转基因生物引起食物安全的证据( ) A世界上数以
11、亿计的人口食用转基因农作物 B转基因生物合成的营养物质与天然品种没有差别 C转基因生物合成的某些蛋白质可能对某些人造成过敏反应 D转基因产品经过了多环节、严谨的安全性评价 答案: C 引发伦理问题的生物技术要包括( ) 克隆人 设计试管婴儿 基因身份证 转基因生物 A B C D 答案: B 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与环境安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重组的微生物在降解污染物的过程中可能产生二次污染 B种植抗虫棉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对环境没有任何负面影响 C如果转基因花粉中有毒蛋白或过敏蛋白,可能会通过食物链传递到人体内 D对转基因生物所带来的环境安全问题要提高警惕 答案: B 根据下图说明我国现有
12、的生产模式严重违反了什么生态工程原理( ) A整体性原理 B协调与平衡原理 C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 D物质循环再生的原理 答案: D 有的蛇有毒,并且偶尔会伤人,但蛇都是受我国法律保护的野生动物,下列关于这一现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保护蛇是为了( ) A保护物种的多样性 B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C保护基因的多样性 D保护有害动物的多样性 答案: D 自然林区内的马尾松一般不容易发生虫害,但在一些人工马尾松林中,却常常会发生严重的松毛虫危害,其主要原因是 ( ) A松毛虫繁殖力强 B马尾松抗虫害能力差 C人工林营养结构简单 D当时气候适宜松毛虫生长 答案: C 蛋白质工程的基本流程是( ) 蛋
13、白质分子结构设计 DNA合成 预期蛋白质功能 据核苷酸序列推出脱氧核苷酸序列 A B C D 答案: C 科学家为提高玉米中赖氨酸含量,计划将天冬氨酸激酶的第 352位的苏氨酸变成异亮氨酸,将二氢吡啶二羧酸合成酶中 104位的氨基酸由天冬氨酸变成异亮氨酸,就可以使玉米叶片和种子中的游离赖氨酸含量分别提高 5 倍和 2 倍。下列对蛋白质的改造,操作正确的是( ) A直接改造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B直接对相应的基因进行改造 C直接对氨基酸序列进行改造 D直接改造相应的 mRNA 答案: B 某科学家从细菌中分离出耐高温淀粉酶( Amy)基因 a,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将 a转到马铃薯植株中,经检测发现
14、Amy在成熟块茎细胞中存在。这一过程涉及 ( ) A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后,可随着马铃薯的 DNA分子的复制而复制,传给子代细胞 B基因 a导入成功后,将抑制细胞原有的新陈代谢,开辟新的代谢途径 C细菌的 DNA分子较小,可直接作为目的基因,导入受体中不需要整合到马铃薯的 DNA分子中 D目的基因来自细菌,可以不需要运载体直接导入受体细胞 答案: A 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目的基 因和受体细胞均可来自动、植物或微生物 B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 DNA连接酶是两类常用的工具酶 C人胰岛素原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胰岛素原无生物活性 D载体上的抗性基因有利于筛选含重组 DNA的细胞和
15、促进目的基因的表达 答案: D 下列关于各种酶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DNA连接酶能使不同脱氧核苷酸的磷酸与脱氧核糖连接 B RNA聚合酶能与基因的特定位点结合,催化遗传信息的转录 C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能识别多种核苷酸序列,切割出多种目的基因 D胰蛋白酶能作用于离体的动物组织,使其分散成单个细胞 答案: C 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DNA连接酶的作用是将两个黏性末端的碱基连接起来 B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受体细胞即发生基因突变 C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的过程发生在细胞外 D常使用的运载体有大肠杆菌、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等 答案: C 下表关于基因工程中有关基因操
16、作的名词及对应的内容,正确的组合是:( ) 供体 剪刀 针线 运载体 受体 A 质粒 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 提供目的基因的生物 大肠杆菌等 B 提供目的基因的生物 的生物 DNA连接酶 限制性内切酶 质粒 大肠杆菌等 C 提供目的基因的生物 限制性内切酶 DNA连接酶 质粒 大肠杆菌等 D 大肠杆菌等 DNA连接酶 限制性内切酶 提供目的基因的生物 质粒 答案: C 在基因工程技术中,下列方法与目的基因获得无关的是 ( ) A辐射诱变法 B从基因组文库中获取 C反转录法 D人工合成法 答案: A 与 “限制性内切酶 ”作用部位完全相同的酶是 ( ) A反转录酶 B RNA聚合酶 C DNA
17、连接酶 D解旋酶 答案: C 科学家已能运用基因工程技术,让羊合成并分泌人的抗体。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该技术将导致定向变异 DNA连接酶只能把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的粘性末端连接起来,而不能连接平末端 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序列可为合成目的基因提供资料 受精卵是理想的受体 A B C D 答案: D 有关基因工程的成果及应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用基因工程方法可以培育抗虫植物和能抗病毒的植物 基因工程在畜牧业上应用的主要目的是培育体型巨大、品质优良的动物 转基因棉花是否具有抗虫特性是通过 DNA分子杂交技术来确定的 基因工程在农业上的应用主要是培育高产、稳产、品质优良和具有抗逆性的农作物 A B C
18、 D 答案: C 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能使马铃薯块茎含有人奶蛋白。有关该基因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目的基因可以从 DNA文库中获取 B在马铃薯植物体中只有块茎细胞内含有人奶蛋白基因 C马铃薯的叶肉细胞可作为受体细胞 D用同一种限制酶处理质粒和含有目的基因的 DNA,可产生黏性末端而形成重组 DNA分子 答案: B 有关生物技术安全和伦理问题的观点不合理的是( ) A对于转基因技术,我们应该趋利避害,理性看待 B我国禁止生殖性克隆和治疗性克隆 C我国不发展、不生产、不储存生物武器、并反对其扩散 D对于基因检测应该保护个人遗传信息的隐私权 答案: B 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安全性的叙述,不
19、正确的是( ) A生物技术既可造福人类,又能威胁社会 B人们对转基因食品的担心,从某些实例来看并非是多余的 C转基因生物带来的安全性问题主要包括食物安全、环境安全、生物安全 D由于生殖隔离,转基因农作物肯定不会将目的基因传给杂草 答案: D 下列关于生物安全性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食物安全是指公众担心转基因生物会产生出毒性蛋白或过敏蛋白 B生物安全是指担心转基因生物一定影响生物的多样性 C环境安全是指转基因生物可能对环境造成新污染或破坏 D生物的安全问题主要包括食物安全、环境安全和生物安全三个方面 答案: B 关于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应用的安全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对待生物武器的态
20、度应明确而坚定,即坚决禁止生物武器 B中国对于克隆人的态度是不反 对治疗性克隆,可以有限制的进行克隆人的实验 C对转基因植物外源 DNA要进行认真选择,避免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或过敏的蛋白质 D一旦发现转基因生物出现了安全性问题,要马上停止实验,并销毁重组生物 答案: B 利用重组基因技术制造的全新致病菌比一般的生物武器的危害性大,其原因是( ) 人类从来没有接触过这种致病菌 无药可医 只有某种易感基因的民族容易感染,而施放国的人却不易感染 A B C D 答案: D 转基因抗虫棉可以有效地用于棉铃虫的防治。在大田中种植转基因抗虫棉的同时,间隔种植少量非转基因的棉花或其他作物,供棉铃虫取食。下列说
21、法中,不属于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 A尽量不使棉铃虫向适应抗虫棉这一自然选择方向进化 B减缓棉铃虫抗性基因频率增加的速率 C维持棉田物种多样性 D弱化抗虫棉作为环境因素的作用 答案: C “试管婴儿 ”技术是解决不孕症的有效手段, 1978年世界上诞生了第一例 “试管婴儿 ”。这项技术实际上是指受精卵在体外培养 35天,形成胚胎后移植回母体子宫,着床着继续发育形成胎儿直至分娩,请判断 “试管婴儿 ”技术在生物学上依据的原理是( ) A有性生殖 B无性生殖 C克隆技术 D基因工程 答案: A 试题分析: “试管婴儿 ”是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等技术,可见试管婴儿属于有性生殖产物。故
22、选 A 考点:本题考查试管婴儿技术,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下列哪项明显体现了转基因生物引发的食物安全问题( ) A转基因猪的细胞中含有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因而猪的生长速度快,个体大 B转基因大米中含有 一胡萝卜素,营养丰富,产量高 C转基因植物合成的某些新蛋白质,引起个别人过敏 D让转基因牛为人类生产凝血因子,并在牛奶中提取 答案: C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使大肠杆菌生产人的胰岛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和大肠杆菌在合成胰岛素时,转录和翻译的场所是相同的 B DNA连接酶能把两个黏性末端经碱基互补配对后留下的缝隙 “缝合 ” C通过检测,大肠杆菌
23、中没有胰岛素产生则可判断重组质粒未导入受体菌 D在培养大肠杆菌的工程菌过程中,获得目的基因的工具酶有限制性核酸内切 酶和 DNA聚合酶 答案: B 综合题 基因工程是在现代生物学、化学和工程学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并有赖于微生物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运用。基因工程基本操作流程如下图,请据下图分析回答: ( 1)图中 A是 ;在基因工程中,需要 酶的作用下才能完成剪接过程。 ( 2)在该工程中所用的基因 “剪刀 ”能识别的序列和切点是一 GGATCC一,请在答题纸上的方框内补充画出质粒被切割形成黏性末端的过程图。 ( 3)在图中基因工程的操作过程中,可以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步骤有 。(用图中序号
24、表示) ( 4)从分子水平分析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移植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也说明了不同生物共用一套 。 ( 5)研究中发现,番茄体内的蛋白酶抑制剂对害虫的消化酶有抑制作用,导致害虫无法消化食物而被杀死,人们成功地将番茄的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导入玉米体内,玉米获得了与番茄相似的抗虫性状,玉米这种变异的来源是 。 答案:( 1)载体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 DNA连接(答全得分) ( 2) ( 3) ( ) ( 4)不同生物的 DNA分子的组成和基本结构是相同的 密码子 ( 5)基因重组 2009年 10月,我国自主研发的转基因抗虫水稻 “华恢 1号 ”获得农业部颁发的安全证书。下图表示该抗虫水稻主要培育
25、流程,据图回答: ( 1) 过程应用的主要生物技术是 。 ( 2)杀虫基因( crylA)是人们根据几种 Bt毒蛋白的分子结构,设计并人工合成的,这属于 工程技术范畴。 ( 3)组建理想的载体需要对天然的质粒进行改造。下图是天然土壤农杆菌 Ti质粒结构示意图(示部分基因及部分限制性内切酶作用位点),据图分析: 人工改造时,要使抗虫基因表达,还应插入 _。 人工改造时用限制酶 处理,其目的是:第一,去除质粒上的 (基因),保证 T-DNA进入水稻细胞后不会引起细胞的无限分裂和生长;第二,使质粒带有单一限制酶作用位点,有利于 _ _。第三,使质粒大小合适,可以提高转化效率等。 若用限制酶 分别切割
26、改造过的理想质粒和带有抗虫基因的 DNA分子,并构成重组 Ti质粒。分别以含四环素和卡那霉素的培养基培养已成功导入抗虫基因的水稻胚细胞,观察到的细胞生长的现象是 。 ( 4)若限制酶 切割 DNA分子后形成的粘性末端为 ,则该酶识别的核苷酸序列是 。 答案:( 1)植物组织培养 ( 2)蛋白质 ( 3) 启动子 tms和 tmr( 2分) 目的基因( 或外源 DNA)准确插入 在含卡那霉素的培养基能够生长,而在含四环素的培养基中不能生长 ( 4) GACGTC 某城市在建设过程中,更加注重生态文明的建设。如利用人工建立的湿地公园对生活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形成藻菌共生的污水净化系统,还可以利用藻类
27、蛋白养鱼、养鸭等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下面是利用人工湿地净化生活污水的原理简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 1)输入人工湿地的能量为 _。 ( 2)人工湿地中的芦苇属于挺水植物,绿藻属于浮游植物,黑藻属于沉水植物,这一现象体现了群落具有 _结构。该人工湿地的建设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有 _等。 ( 3)该人工湿地中的芦苇、藻类等植物生长迅速,其主要原因是_ 。 ( 4)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是净化污水的重要途径,为了提高分解的效率,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_。 ( 5)某生物兴趣小组在实地调查了该人工湿地后,在大力赞赏利用湿地对生活污水进行净化 处理的同时,还向相关部门提出了应加强对重点污染源的控制这一合理的建议,其依据的生态学理由是 _。 答案:( 1)光能和污水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 2)垂直 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 ( 3)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为植物生长提供了充足的氮、磷等矿质养料和光合作用所需的 CO2 ( 4)向水体中适当通入空气 ( 5)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