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GDW 517.2-2011 《电网视频监控系统及接口第2 部分:测试方法》及编制说明.pdf

上传人:卡尔 文档编号:345362 上传时间:2019-07-20 格式:PDF 页数:47 大小:310.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Q GDW 517.2-2011 《电网视频监控系统及接口第2 部分:测试方法》及编制说明.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Q GDW 517.2-2011 《电网视频监控系统及接口第2 部分:测试方法》及编制说明.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Q GDW 517.2-2011 《电网视频监控系统及接口第2 部分:测试方法》及编制说明.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Q GDW 517.2-2011 《电网视频监控系统及接口第2 部分:测试方法》及编制说明.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Q GDW 517.2-2011 《电网视频监控系统及接口第2 部分:测试方法》及编制说明.pdf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Q / GDW 517.2 2011ICS29.240CCSICS 29.240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Q/GDW 517.2 2011电网视频监控系统及接口第 2 部分:测试方法Gridvideo surveillancesystemandinterfacesPart2:Testing methods2011-06-22发布 2011-06-22实施国家电网公司 发 布Q /G D WQ/ GDW 517.2 2011目 次前言 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缩略语 15 标准测试条件 16 视频监控平台和客户端 /用户测试 27 前端系统测试 158 接口测试 199

2、 音视频编解码测试 3410 环境适应性测试 36编制说明 39Q/ GDW 517.2 2011II前 言电网视频监控系统是智能电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电网的建设、 生产、 运行、 经营等方面。 由于视频监控系统在不同的建设时期选用了不同的技术和不同厂家的产品,导致了标准不统一、技术路线不一致。 目前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网建设对视频监控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实现统一监控、统一存储、 分级控制、 分域管理,使不同的视频监视系统能互联互通,满足视频监控系统全局化、 整体化的发展需求,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使电网视频监控系统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建设,实现电网视频信息的实时监测及应用,特制

3、定本标准。 电网视频监控系统及接口 标准分为两个部分: 第 1 部分:技术要求; 第 2 部分:测试方法。本部分为 电网视频监控系统及接口 标准的第 2 部分。本部分由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化工作部提出并负责解释。本部分由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 重庆市电力公司、 南京音视软件有限公司、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南京南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张官元、 陈建宁、 刘孝先、 崔燕明、 李果、 唐夲、 温永怡、 高芸、 徐明、 蔡越、余劲、 冯贵宾、 吴万港、 马伯康、 赵世范、 周斌、

4、张盛、 陈飞凌Q/ GDW 517.2 20111电网视频监控系统及接口第 2 部分:测试方法1 范围本部分规定了视频监控系统测试参考模型及技术性能、 功能、 接口协议一致性、 音视频编解码、 环境适应性等测试方法。本部分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视频监控系统入网测试、 互联互通验证等。 视频监控系统的出厂检验和工程验收可参照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423.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 2 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A:低温GB/T2423.

5、2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 2 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B:高温GB/T2423.17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 2 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Ka:盐雾GB/T2423.2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 2 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M:低气压GB/T2423.37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 2 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L:沙尘试验GB/T17626.2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GB/T17626.3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GB/T17626.4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GB/T17626.5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浪涌冲击

6、抗干扰度试验GB/T17626.11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压暂降、 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GB/T17626.12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振荡波抗扰度试验GB/T17626.29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直流电源输入端口电压暂降、 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Q/GDW517.1 2010 电网视频监控系统及接口 第 1 部分:技术要求3 术语和定义Q/GDW517.1 2010 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4 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部分。AAA Authentication,Authorization,Accounting 认证、 授权和记帐IP Internet

7、 Protocol 网络之间连接的协议NTP NetworkTime Protocol 网络时间协议PAL PhaseAlternatingLine 逐行倒相RADIUS RemoteAuthentication DialIn UserService 远程用户拨号认证系统TCP Transmission ControlProtocol 传输控制协议UDP UserDatagramProtocol 用户数据报协议VGA Video GraphicsArray 显示绘图阵列5 标准测试条件5.1 供电要求Q/ GDW 517.2 20112a) 交流供电要求如下:1) 单相电压: 220V,失真度

8、小于 5。2)电压频率: 50Hz, 2。b) 直流供电要求如下:1) 48V,纹波系数小于 5。2) 24V,纹波系数小于 5。3) 12V,纹波系数小于 5。5.2 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要求如下:a) 温度: 15 35 ;b) 相对湿度: 45 75;c) 大气压力: 86kPa 106kPa。5.3 网络条件试验时 IP 通信网络的端到端网络延时、 延时抖动、 丢包率指标应符合表 1 要求。表 1 IP 承载网络端到端通信质量要求承载协议 丢包率 网络延时 延时抖动TCP 1/100 200ms 50msUDP 1/1000 500ms 100ms6 视频监控平台和客户

9、端 / 用户测试6.1 测试模型视频监控平台测试模型用于视频监控平台性能和功能以及客户端 /用户功能测试。 如图 1 所示。图 1 视频监控平台和客户端 / 用户验证测试参考模型注 1:测试主备切换性能时,图中的视频监控平台的主要服务单元应具有主、 备切换功能。注 2:测试转发分发功能时,图中的客户端 /用户指多个客户端 /用户。6.2 测试设备a)前端系统测试仪具有前端系统的所有功能,接口协议符合 Q/GDW517.12010 中接口 B 的要求。b)以太网协议分析仪Q/ GDW 517.2 20113实时记录所有数据交互过程,并根据协议类型对协议的标准性进行判断和统计。c)话务量测试仪产生

10、和模拟音视频呼叫,可进行呼叫建立的确认和对不同的信号进行响应,支持 1000 10 000 个并发呼叫量测试,并能产生和发送标准格式的媒体数据。 应具有 A、 B 两个接口。d) NTP 时钟源提供 NTP 协议校时服务功能。e)网络测试仪产生各种流量的以太网报文,如广播报文、 组播报文和未知单播报文等。f)网络损伤测试仪模拟真实的广域网或局域网的时延、 抖动、 丢包、 乱序等损伤。6.3 视频监控平台性能测试对视频监控平台按照 Q/GDW 517.1 2010 的要求进行注册并发请求处理能力、 呼叫并发请求处理能力、 对媒体数据的转发分发能力、 主备切换性能测试。6.3.1 注册并发请求处理

11、能力测试视频监控平台注册并发请求处理能力测试方法及要求见表 2。表 2 注册并发请求处理能力测试测试项目 视频监控平台在多个前端系统同时注册时的并发处理能力。测试条件a)在 1000M 网络环境下,网络延时小于 10ms,按图 1 的要求连接测试系统;b)按 Q/GDW517.1 2010 附录 C 的编码规则,确定被测视频监控平台编码;c)话务量测试仪 B 口作为前端系统接入到被测视频监控平台,并按 Q/GDW 517.1 2010 附录 C的编码规则生成前端系统编码。测试方法a)在话务量测试仪 B 口上发起注册请求,并发数按照 Q/GDW 517.1 2010 6.2.1 的要求确定,为预

12、期并发数的 1.2 倍;b)每一路注册请求成功后,话务量测试仪 B 口立即发起注销请求;c)每一路注销请求成功后,话务量测试仪 B 口立即发起注册请求;d)重复过程 b)、 c) 30min。预期结果a)被测视频监控平台注册响应消息流程符合 Q/GDW517.1 2010 的规定;b)被测视频监控平台注册请求的成功率大于 99.99;c)每条请求所对应消息的响应时间平均值小于 500ms。6.3.2 呼叫并发请求处理能力测试视频监控平台呼叫并发请求处理能力测试方法及要求见表 3。表 3 呼叫并发请求处理能力测试测试项目 视频监控平台在处理多个用户请求前端系统视频时的并发处理能力。测试条件a)在

13、 1000M 网络环境下,网络延时小于 10ms,按图 1 的要求连接测试系统;b)按 Q/GDW517.1 2010 附录 C 的要求,确定被测视频监控平台编码;c)话务量测试仪 A 口作为用户接入到被测视频监控平台,并按 Q/GDW 517.1 2010 附录 C 的编码规则生成用户编码;d)话务量测试仪 B 口作为前端系统接入到被测视频监控平台,并按 Q/GDW 517.1 2010 附录 C的编码规则生成前端系统编码和前端系统内的摄像头编码,模拟摄像头数量为 1000 100 000 个;e)话务量测试仪 A 口与被测视频监控平台建立连接并保活,话务量测试仪 B 口向被测视频监控平台成

14、功注册。测试方法a)在话务量测试仪 A 口上发起对话务量测试仪 B 口上的摄像头呼叫请求,并发数按照Q/GDW 517.1 2010 6.2.1 的要求确定,为预期并发数的 1.2 倍;b)每一路呼叫请求成功后,话务量测试仪 A 口立即发起挂断请求;c)每一路挂断请求成功后,话务量测试仪 A 口立即发起呼叫请求;d)重复过程 b)、 c) 30min。Q/ GDW 517.2 20114表 3(续)预期结果a)被测视频监控平台呼叫响应消息流程符合 Q/GDW517.1 2010 的规定;b)被测视频监控平台呼叫请求的成功率大于 99.99;c)每条请求所对应消息的响应时间平均值小于 500ms

15、。6.3.3 对媒体数据的转发分发能力视频监控平台对媒体数据的转发分发能力测试方法及要求见表 4。表 4 对媒体数据的转发分发能力测试测试项目 视频监控平台在处理呼叫过程中对媒体数据的转发分发处理能力。测试条件 a)在 1000M 网络环境下,网络延时应小于 10ms,按图 1 的要求连接测试系统;b)按 Q/GDW517.1 2010 附录 C 的编码规则,确定被测视频监控平台编码;c)话务量测试仪 A 口作为用户接入到被测视频监控平台,并按 Q/GDW 517.1 2010 附录 C 的编码规则生成用户编码;d)话务量测试仪 B 口作为前端系统接入到被测视频监控平台,并按 Q/GDW 51

16、7.1 2010 附录 C的编码规则生成前端系统编码和前端系统内的摄像头编码,模拟摄像头数量为 1000 个,每路模拟产生一段标准 H.264 格式的视频流数据,码流为 512kbit/s;e)话务量测试仪 A 口与视频监控平台建立连接并保活,话务量测试仪 B 口向被测视频监控平台成功注册。测试方法 a)在话务量测试仪 A口上发起对话务量测试仪 B口上的摄像头呼叫请求,并发数为 100 1000路;b)增加呼叫请求数至实际的媒体数据占用的网络流量达到网络总流量的 50时,停止呼叫请求并维持 30min。预期结果 a)通过增加呼叫请求数,媒体数据所占用的网络流量能达到网络总流量的 50;b)所有

17、媒体数据能通过被测视频监控平台转发到话务量测试仪 A 口;c)统计被测视频监控平台的媒体数据丢包率;d)单路媒体数据转发延时小于 500ms。6.3.4 主备切换性能视频监控平台主备切换性能测试方法及要求见表 5。表 5 平台主备切换性能测试测试项目 视频监控平台在异常情况下的主备切换性能。测试条件a)在 1000M 网络环境下,网络延时应小于 10ms,按图 1 的要求连接测试系统;b)按 Q/GDW517.1 2010 附录 C 的编码规则,确定被测视频监控平台编码;c)话务量测试仪 A 口作为用户接入到被测视频监控平台,并按 Q/GDW 517.1 2010 附录 C 的编码规则生成用户

18、编码;d)话务量测试仪 B 口作为前端系统接入到被测视频监控平台,并按 Q/GDW 517.1 2010 附录 C的编码规则生成前端系统编码和前端系统内的摄像头编码,模拟摄像头数量为 100 个,每路模拟产生一段标准 H.264 格式的视频流数据,码流为 512kbit/s;e)话务量测试仪 A 口与被测主视频监控平台建立连接并保活,话务量测试仪 B 口向被测主视频监控平台成功注册;f)在话务量测试仪 A 口上发起对话务量测试仪 B 口上的摄像头 100 路呼叫请求,且呼叫建立成功。测试方法a)断开被测主视频监控平台的连接;b)等待话务量测试仪 A 口与被测备视频监控平台之间建立连接并保活,同

19、时话务量测试仪 B 口向被测备视频监控平台成功注册;c)在话务量测试仪 A 口上重新发起对话务量测试仪 B 口上的摄像头 100 路呼叫请求,且呼叫建立成功;d)断开被测备视频监控平台的连接;e)等待话务量测试仪 A 口与被测主视频监控平台之间建立连接并保活,同时话务量测试仪 B 口向被测主视频监控平台成功注册;f)在话务量测试仪 A 口上重新发起对话务量测试仪 B 口上的摄像头 100 路呼叫请求,且呼叫建立成功。Q/ GDW 517.2 20115表 5(续)预期结果a)测试方法中 a)到 b)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 10s;b)测试方法中 d)到 e)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 10s;c)测试方法

20、中 a)到 c)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 100s;d)测试方法中 d)到 f)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 100s。6.4 视频监控平台功能测试对视频监控平台按照 Q/GDW 517.1 2010 的要求进行前端设备访问的代理、 录像和回放、 客户端接入、 音视频通信、 转发分发、 时间同步、 AAA 认证、 用户组管理、 组内用户管理、 权限管理、 设备管理、 网络结构和参数管理、 性能管理、 日志管理、 告警事件的存储、 告警联动功能测试。6.4.1 对前端设备访问的代理对前端设备访问的代理测试方法及要求见表 6。表 6 对前端设备访问的代理测试测试项目 用户通过视频监控平台对前端设备访问时,视频监控

21、平台代理可提供的管理和控制功能。测试条件a)在 10M 网络环境下,按图 1 的要求连接测试系统;b)按 Q/GDW517.1 2010 附录 C 的编码规则,确定被测视频监控平台编码;c)前端系统测试仪接入到被测视频监控平台,并按 Q/GDW 517.1 2010 附录 C 的编码规则生成前端系统编码;d)前端系统测试仪向被测视频监控平台成功注册。测试方法被测视频监控平台通过客户端 /用户对前端系统测试仪所模拟的以下功能分别进行操作:a)调阅多画面实时视频;b)云镜控制;c)历史视频查询;d)历史视频回放;e)订阅告警;f)告警联动;g)与前端设备的语音对讲、 语音监听和语音广播;h)查询设

22、备状态。预期结果被测视频监控平台通过客户端 /用户支持以下操作:a)多画面的实时视频预览;b)云镜控制,包括光圈开、 光圈关、 近聚焦、 远聚焦、 缩小、 放大、 向上、 向下、 向左、 向右、预置位保存、 预置位调用、 预置位删除、 云台锁定、 云台解锁、 雨刷开、 雨刷关、 灯亮、 灯灭、 加热开、 加热关、 红外开、 红外关等功能;c)对历史视频信息的查询功能,查询信息包括时间、 地点、 设备和告警类型;d)远程回放的功能,回放操作功能支持播放、 快放、 慢放、 单帧放、 拖曳、 暂停等功能;e)订阅不同告警类型的订阅请求,并对告警信息进行展示,告警类型包括视频服务器告警、 摄像头告警(

23、视频丢失、 视频遮挡、 移动侦测)、 数字量告警;f)设置告警的联动操作,告警类型包括视频服务器告警、 摄像头告警(视频丢失、 视频遮挡、 移动侦测)、 数字量告警,客户端在收到指定告警后能正确联动;g)与前端设备之间的语音对讲、 语音监听和语音广播功能;h)查询获取当前所有设备的正确状态。6.4.2 录像和回放录像和回放测试方法及要求见表 7。表 7 录 像 和 回 放 测 试测试项目 视频监控平台内统一的录像存储功能及支持流式回放的功能。测试条件a)在 10M 网络环境下,按图 1 的要求连接测试系统;b)按 Q/GDW517.1 2010 附录 C 的编码规则,确定被测视频监控平台编码;

24、c)前端系统测试仪接入到被测视频监控平台,并按 Q/GDW517.1 2010 附录 C 的编码规则生成前端系统编码;d)前端系统测试仪向被测视频监控平台成功注册。Q/ GDW 517.2 20116表 7(续)测试方法被测视频监控平台通过客户端 /用户分别进行以下操作:a)设置定时录像,对录像文件进行检索和回放;b)设置手动录像,对录像文件进行检索和回放;c)设置告警联动录像,对录像文件进行检索和回放;d)订阅前端系统测试仪的告警,前端系统测试仪产生告警,并将告警信息发送给订阅者。预期结果被测视频监控平台通过客户端 /用户支持以下操作:a)设置定时录像的功能,并支持对录像文件的检索和回放;b

25、)设置手动录像的功能,并支持对录像文件的检索和回放;c)设置告警联动录像的功能,并支持对录像文件的检索和回放;d)对录像文件进行检索,检索条件包括根据时间、 地点、 设备和告警类型等信息;e)对录像文件进行回放,回放控制功能包括播放、 快放、 慢放、 单帧放、 拖曳、 暂停等。6.4.3 客户端接入客户端接入测试方法及要求见表 8。表 8 客 户 端 接 入 测 试测试项目 视频监控平台支持 B/S 客户端、 C/S 客户端及用户终端接入方式的功能。测试条件a)在 10M 网络环境下,按图 1 的要求连接测试系统;b)按 Q/GDW517.1 2010 附录 C 的编码规则,确定被测视频监控平

26、台编码;c)前端系统测试仪接入到被测视频监控平台,并按 Q/GDW 517.1 2010 附录 C 的编码规则生成前端系统编码;d)前端系统测试仪向被测视频监控平台成功注册。测试方法a) B/S 客户端接入到被测视频监控平台,并对实时音视频业务进行访问;b) C/S 客户端接入到被测视频监控平台,并对实时音视频业务进行访问;c)基于标准 SIP 协议、 采用 H.264 编码的可视终端接入到被测视频监控平台,并对实时音视频业务进行访问。预期结果a)被测视频监控平台支持 B/S 客户端的接入,支持 IE 浏览器,并能实现相关的音视频业务功能,包括调阅实时音视频、 云镜控制、 多画面显示、 设备列

27、表、 录像和回放、 轮巡;b)被测视频监控平台支持 C/S 客户端的接入,并能实现相关的音视频业务功能,包括调阅实时音视频、 云镜控制、 多画面显示、 设备列表、 录像和回放、 轮巡;c)被测视频监控平台支持可视终端对实时视频的浏览功能。6.4.4 音视频通信音视频通信测试方法及要求见表 9。表 9 音 视 频 通 信 测 试测试项目 视频监控平台支持客户端 /用户与前端系统间音视频通信的功能。测试条件a)在 10M 网络环境下,按图 1 的要求连接测试系统;b)按 Q/GDW517.1 2010 附录 C 的编码规则,确定被测视频监控平台编码;c)前端系统测试仪接入到被测视频监控平台,并按

28、Q/GDW 517.1 2010 附录 C 的编码规则生成前端系统编码;d)前端系统测试仪向被测视频监控平台成功注册。测试方法被测视频监控平台通过客户端 /用户分别发起对前端系统的以下操作:a)实时视频浏览请求;b)实时监听请求;c)语音对讲请求;d)语音广播请求。Q/ GDW 517.2 20117表 9 (续)预期结果被测视频监控平台通过客户端 /用户支持对前端系统的以下操作:a)实时视频浏览功能;b)实时监听功能;c)语音对讲功能;d)语音广播功能。6.4.5 转发分发转发分发测试方法及要求见表 10。表 10 转 发 分 发 测 试测试项目 视频监控平台对视频的实时转发分发功能。测试条

29、件a)在 10M 网络环境下,按图 1 的要求连接测试系统;b)按 Q/GDW517.1 2010 附录 C 的编码规则,确定被测视频监控平台编码;c)前端系统测试仪接入到被测视频监控平台,并按 Q/GDW517.1 2010 附录 C 的编码规则生成前端系统编码;d)前端系统测试仪向被测视频监控平台成功注册。测试方法被测视频监控平台通过多个客户端分别请求前端系统中不同摄像头的实时视频和同一摄像头的实时视频。预期结果a)被测视频监控平台支持多个客户端请求前端系统不同路视频,客户端获取到的视频流经过被测视频监控平台转发到客户端;b)被测视频监控平台支持多个客户端请求前端系统同一路视频,前端系统只

30、发送一路视频流到被测视频监控平台,其他视频流由被测视频监控平台主动分发到各个客户端。6.4.6 时间同步时间同步测试方法及要求见表 11。表 11 时 间 同 步 测 试测试项目 视频监控平台内各设备支持 NTP 协议校时的功能。测试条件a)在 10M 网络环境下,按图 1 的要求连接测试系统;b)按 Q/GDW517.1 2010 附录 C 的编码规则,确定被测视频监控平台编码。测试方法 被测视频监控平台向 NTP 时钟源进行校时。预期结果a)被测视频监控平台的各个设备均具有 NTP 校时功能;b)校时误差小于 1s。6.4.7 AAA 认证AAA 认证测试方法及要求见表 12。表 12 AAA 认 证 测 试测试项目 视频监控平台支持采用 RADIUS 协议进行用户认证的功能。测试条件a)在 10M 网络环境下,按图 1 的要求连接测试系统;b)按 Q/GDW517.1 2010 附录 C 的编码规则,确定被测视频监控平台编码;c)前端系统测试仪接入到被测视频监控平台,并按 Q/GDW517.1 2010 附录 C 的编码规则生成前端系统编码;d)前端系统测试仪向被测视频监控平台成功注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企业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