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 T 908-2013 水产养殖池塘建设技术规范.pdf

上传人:卡尔 文档编号:345762 上传时间:2019-07-20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297.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3 T 908-2013 水产养殖池塘建设技术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DB33 T 908-2013 水产养殖池塘建设技术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DB33 T 908-2013 水产养殖池塘建设技术规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DB33 T 908-2013 水产养殖池塘建设技术规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DB33 T 908-2013 水产养殖池塘建设技术规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 65.150 P87 DB33 浙江省 地方标准 DB 33/T 908 2013 水产养殖池塘建设技术规范 Aquaculture pond 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 2013 - 12 - 31 发布 2014 - 01 - 31 实施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3/T 908 2013 I 前 言 本标准依据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附录 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提出 。 本标准由浙江省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建明、

2、顾志敏、沈斌乾、顾宏飞、潘茜、郭建林、孙丽慧。 DB33/T 908 2013 1 水产养殖池塘建设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产养殖池 塘 建设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 标准化 海、淡水养殖池塘的建 设 和改造。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1607 渔业水质 标准 NY 5051 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NY 5052 无公害食品 海水养殖用水水质 SL 265 水闸设计规范 3 选址要求 3.1 基本要求: 符合当地

3、产业发展和土地利用等相关规划。交通、通讯便捷。排灌方便,不易发生旱 、 涝灾害。 3.2 水源要求: 水源充足 。 水质符合 GB 11607之 规定 。 如以无公害基地建设或现代渔业园区建设为目标的,淡 水质应 符合 NY 5051之 规定 ,海水水质应 符合 NY 5052之 规定 。 3.3 土壤要求: 土地历史上 没有 对养殖 产品 造成不良危害的沉积物 和残留物 。 土壤质地宜为 粘质土或壤土、砂壤土 。湿润的土壤在手掌中能一捏成团或土壤中粘土含量至少达到 20%。 土壤 pH值应在 5-9.5之间。 4 池塘形状与结构 4.1 外 形: 以长方形为主,长宽比 以 3: 2 2: 1

4、为宜 。池塘面积大于 0.4 hm2的, 长轴方向以东西向为主,或与生产季节主要风向相一致。 4.2 面积: 根据用途 和养殖对象 不同 而定 ,单个养殖塘面积一般为 0.1 hm2 2 hm2。 4.3 深度: DB33/T 908 2013 2 鱼、虾养成和亲鱼培育池塘 平均深 度以 不少于 2m为宜; 鳖 、蟹、贝养殖和鱼苗、种培育池塘 平均深度以 不少于 1.5m为宜。 最高蓄水位到塘埂顶面的高程差 30cm 50cm。 4.4 塘底: 池底 应向 排水口区域倾斜 ,比降为 20cm 30cm/100m。淤泥 厚度 控制在 20 cm以内 。 需开挖环沟 的池塘 ,则在至少距塘埂 坡

5、底 5m处开挖,环沟坡高宽比应大于 1:3,环沟 深度一般为 0.5 m 1.2 m和 环沟 面积占池塘底面积的 25% 35%。 4.5 塘埂 4.5.1 宽度: 主埂顶面宽度不少于 4 m,支埂顶面宽度 一般 不少于 2 m。 4.5.2 坡度: 内坡的高宽比 1: 1.5 3,外坡高宽比 1: 2 3。如用砌石、水泥板 或混凝土 等护 (固 )坡 , 则 可根据情况设定坡比。 5 进排水 要求 5.1 淡水养殖 池塘 5.1.1 每口池塘一般要有独立的进、排水口, 分别设在池塘两 边塘埂的中 心,与进、排水渠相连。各池塘之间不相互引水、排水。 5.1.2 进、排水口宜采用砖砌或混凝土预制

6、结构,并设置防逃设施。进水渠设计时应进水渠最高水位高程高于池塘最高蓄水高程 5 cm 10 cm。 排水渠 设计时应考虑渠 底 高程 低于养殖塘排水口 50 cm 80 cm。 5.1.3 进水一般是通过分水闸门控制水流 ,并 通过输水管道进入池塘,分水闸门一般为凹槽插板的方式(如图 1), 也可 采用预埋 PVC 弯头拔管方式控制池塘进水(如图 2)。进水管道用水泥预制管或 PVC管 等,管径不小于 20 cm。 池塘进水管的底部应与进水渠道底部平齐 。 5.1.4 可利用重力有效排水 的 池塘 , 排水口一般设有排水井 ,通过排水管与排水渠相连接。 排水井采用闸板控制水流排放,也可采用闸门

7、或拔管方式进行控制。排水井一般 为 水泥砖砌结构,有拦网、闸板等凹槽(如图 3 和图 4) 5.2 海水养殖 池塘 5.2.1 利用海水涨、退潮进 、 排水的海水养殖池塘 ,每口池塘要有独立的进、排水口, 分别设在池塘两 边塘埂的中心,与进、排水渠相连。进排水能力应达到在一个潮汛内注满或排空池塘。 进、排水口用管道输水的,进、排水口设计可参 照 本标准 5.1 之要求执行 ;进、排水量较大的池塘,进、排水口宜采用水闸直接输水,水闸设计应符合 SL 265 之规定,并设 置张网防逃设施。 5.2.2 不能利用海水涨、退潮进排水的海水养殖池塘 ,其 要求 按本标准 5.1 之要求执行。 DB33/

8、T 908 2013 3 6 规划 根据 待建地块 对各功能区如主干道路、塘埂 、 房、 库、 进排水 系统 、 电力设施等 进行总体 布局。 以挖掘为主形式建造池塘的, 按照土方平衡的原则,测算土方挖掘量;以 围堤形式建 造池塘的,测算填筑工程量。 从而确定主要建造物的最终标高。 在此基础上 , 绘制总体规划 和池塘新建或改造 施工 图。 7 施工 7.1 场地清理和准备 清除待建池塘地块上树木、树根、杂草、杂物和块石。 埂基为淤乱地基、旧沟和坑区应先进行排水清淤,然后填上新土分层压实。埂基为砂层时,则应确定砂层厚度,进行挖去砂层回填新土并压实处理,必要时还要增加防渗措施。如修缮旧堤或加高筑

9、堤,应剥去表层土 20cm左右。挖出隐患处,填上新土分层压实。 7.2 放样 图 2 拔管式进水闸门示意图 图 1 插板式进水闸门示意图 进水渠道 闸板 槽 进水管 图 3 插板式排水井示意图 坡顶 排水井 拦网闸板槽 闸板槽 排水管 图 4 拔管式排水井示意图 坡顶 排水井 拦网闸板槽 排水管 进水渠道 进水拔管 DB33/T 908 2013 4 7.2.1 在待建地块上确定中心点,并在待建池塘长轴方向用经纬仪等方法确定中心线,分别用水准测量方法测定中心点和两个端点其相对标高,对中心线进行放 样 。 7.2.2 成片池塘建设 可以中心点和中心线为基准对整个场地进行方格放 样 (边长 100

10、 m),并测定每个格点的高程。这些格点均可作为确定池塘放 样 时的参照。以这些参照点定位要建池塘塘埂顶面的 8 个水平位置和高程,并在池塘外围与池塘边平行方向用标桩固定 (如图 5)。标桩可用 1 m 1.5 m 长的木桩,打入土中 0.5 m 1 m。 7.2.3 新建造池塘还要进行横断面放样。在横断面水平方向定出 5 个标桩。分别为鱼池中心桩、边坡脚桩 (如图 6)。测定各点高程,并测算挖土深度或填土高度。 7.3 塘埂建造 7.3.1 以挖掘为主形式建造池塘的,先行剥去表层 5 cm 10 cm 的表层土,再就地取土填成塘埂。 7.3.2 以围堤形式建造池塘的,可运泥填土、砖彻等方式建筑

11、塘埂。 7.3.3 建埂所用土壤中粘土含量在 30% 50%,含砂量在 50% 70%时,通过分层填土建成均质土埂;施工时,每填高 30 cm 左右压实一次,逐层压实。压实时土的含水量应在 12%-15%。施工完成时的高程应达到设计高程的 105%;压实程度一般的,则应达到设计高程的 110%。 7.3.4 建埂土壤中含砂量超过 70%时,应筑建心垟塘埂,或通过护坡方式进行防渗。建埂所用土壤中粘土含量 过高时,可渗入砂石等材料,或护坡加固。 7.3.5 筑建心垟塘埂时,应边在塘埂中心位置用粘土筑建心垟,边分层填土建成心垟塘埂,心垟塘埂示意图如图 7; 图 5 池塘水平放样打桩示意图 标桩 塘埂

12、顶面外边线 塘埂顶面内边线 图 6 池塘 横断面 放样打桩示意图 标桩 DB33/T 908 2013 5 7.3.6 护坡应在土埂充分沉降后进行,具体方法 参 见 本标准 附录 A。 7.3.7 待塘埂充分沉降后,塘埂的顶面一般应进行平整。普通塘埂回填一层池塘开挖时剥去的表层土,以迅速恢复草皮;用做副干道路的塘埂的顶面,在平整压实后,铺上 12 cm 15 cm 厚的级配碎石层。用做主干道的塘埂的顶面,则在平整后压实,先铺上 25 cm 厚的级配碎石垫层,再上浇上 15 cm 厚的C20 混凝 土,并用原将收光,或在平整后压实后,先铺上 25 cm 厚的级配碎石垫层,然后铺筑 20 cm 水

13、泥稳定碎石基层,并洒铺 0.5 cm 1 cm 沥青粘层油,再铺筑 5 cm 10 cm 沥青混凝土面层。 7.4 进 、 排水 设施 7.4.1 池塘进、排水设施应在塘埂建成并充分沉降后再行挖沟埋入。土壤回填时应将其充分夯实。 7.4.2 进、排水设施的施工一般应先于护坡和道路施工。如管路穿过心垟的,则应先在建埂时预埋管道。 7.4.3 渠、管应向水流方向 逐步降低 。 支渠 (管 )的比降 : 1/500 1000;干渠 (管 )比降 : 1/1000 2000;总渠 (管 )比降 : 1/2000 3000。 7.5 电力配套设施 7.5.1 一般按每亩 池塘毛面积 配备 0.75 千瓦

14、以上 动力电。成片池塘建设时,根据实际需要配备专用 变压器 和配电房 。 7.5.2 供电 线路 可 采用架空线 或穿管 地埋电缆。 7.5.3 一般按照每两个相邻的池塘共用一个配电箱,池塘较大较长,可配置多个配电箱。 每个 配电箱留有一定数量的接口,主要负责控制增氧机、投饲机、水泵等设备。配电箱要符合野外安全要求,具有防水、防潮、防雷击等性能。 最高水位 心垟 塘埂顶面 图 7 心垟塘埂示意图 DB33/T 908 2013 6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护坡方法 A.1 水泥预制板护坡 用事先浇制若干规格相同的长方形 水泥预制板 整齐地摊铺在平整好的边坡上,并进行固定。 预制板的

15、厚度一般为 5 cm 15 cm,长度根据护坡断面的长度决定。较薄的预制板一般为实芯结构, 5厘米以上的预制板一般采用楼板方式制作。水泥预制板护坡 可 在池底下部 30 cm左右建一条混凝土圈梁,以固定水泥预制板,顶部要用混凝土砌一条宽 40 cm左右的护坡压顶(如图 A1)。 也可用 水泥预制板 底部 植入式 固定的简易方法,无 圈梁 和 压顶 。 A.2 混凝土护坡 将 塘埂坡面基础进行整平、夯实 , 再 现浇 一层 厚度为 5 cm 8 cm的 混凝土。现浇混 凝土一般用 竹条加筋的 素混凝土 。竹条宽度以 1 cm 1.5 cm为宜,布成网状结构,网格边长 25 cm 50 cm。 混

16、凝土坡面需在一定距离设置 与水平方向相垂直的 伸缩缝 。 A.3 地膜护坡 将 进行整平 ,铺上 高密度聚乙烯( HDPE)塑胶地膜或复合土工膜 ,并在坡顶和池底将护坡 膜 的埋实、固定 (如 图 A2)。护坡 膜 应 具有良好的防渗性能和抗拉、抗撕裂、抗顶破、抗穿刺等力学性能 ,密度达到350 g/m2以上。 A.4 浆砌石 墙 护坡 图 A.1 水泥预制板护坡示意图 水泥预制板护坡底部圈梁护坡压顶池底防渗膜混凝土混凝土池底图 A.2 塑胶膜护坡示意图 DB33/T 908 2013 7 塘埂坡面 用 片 (块 )石座浆法砌筑 石墙,墙基埋入池底地中 50 cm左右,墙顶高于最高蓄水位 30 cm以上,墙壁厚度 40 cm 50 cm;墙壁挡水面的 片石间要用水泥勾缝,缝面要平整光滑、密实 , 宽度 基本一致 ;墙壁与土接触面空隙用土填满、压实;墙体顶面用水泥浆粉平。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地方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