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 T 750-2009(2013) 公路桥涵挤扩支盘桩工程技术规范.pdf

上传人:卡尔 文档编号:345913 上传时间:2019-07-20 格式:PDF 页数:33 大小:573.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3 T 750-2009(2013) 公路桥涵挤扩支盘桩工程技术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DB33 T 750-2009(2013) 公路桥涵挤扩支盘桩工程技术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DB33 T 750-2009(2013) 公路桥涵挤扩支盘桩工程技术规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DB33 T 750-2009(2013) 公路桥涵挤扩支盘桩工程技术规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DB33 T 750-2009(2013) 公路桥涵挤扩支盘桩工程技术规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ICS 93.040 P28 备案号: 25659-2009 浙 江 省 地 方 标 准 DB33 DB33/T 750 2009(2013) 公路桥涵挤扩支盘桩工程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ile with expanded branches and plates of highway bridge and culverts engineering 2009-06-29 发布 2009-07-29 实施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3/T 750 2009(2013) I 前 言 本标准附录 A、附录 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浙江省交通 运

2、输 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宁波市交通局、北京支盘地工科技开发中心、宁波绕城东段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宁波交通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宁波市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站、浙江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中冶交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支盘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宁波二十冶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胡跃军、李 毅、徐德明、李 寒、姚 成、陈 冰、张国梁、宋冰泉、殷学智、 林 智、李靖森、杨志刚、宋吉录、桂炎德、王 燕、朱思贤、徐永洁。 本标准参与起草人: 史生军、谢 波、段群苗、徐正新、许路平、刘 晟、俞见麟、戴显荣、王晓阳、赵华庆、崔 策、刘 峰。

3、 DB33/T 750 2009(2013) II 引 言 本标准的发布机构提请注意如下事实: 本标准条文中涉及了支盘桩结构、工艺、设备及检测的相关专利技术受到法律保护,使用者在使用前应获得专利权人的专利实施许可。相关内容及专利号见条文说明。 本标准的发布机构对专利的范围、有效性和验证资料不提出任何看法。 专利持有人已向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保证,愿意同任何申请人在 合理和非歧视的条款和条件下,就专利实施许可进行谈判。有关内容可从以下联系办法获得: 专利权人:北京支盘地工科技开发中心 张国梁等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华清商务会馆 1607,邮编: 100083 联系办法: 010-8286

4、6711 13301259896, DB33/T 750 2009(2013) III 目次 前 言 . I 引 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符号 . 3 5 总则 . 3 6 基本规定 . 4 7 工程勘察 . 4 8 工程设计 . 4 8.1 支盘桩构造 . 4 8.2 支盘布置 . 5 8.3 计算 . 6 9 施工 . 8 9.1 一般规定 . 8 9.2 泥浆 . 8 9.3 成孔 . 8 9.4 支盘 . 9 9.5 清孔 . 9 9.6 钢筋 . 9 9.7 灌注 . 9 10 检查及验收 . 9 附 录 A (资料性附

5、录) 土层 物理力学指标与挤扩压力值参考对照表 . 11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挤扩支盘施工记录表 . 12 DB33/T 750 2009(2013) 1 公路桥涵挤扩支盘桩工程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公路桥涵挤扩支盘桩工程技术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浙江省公路桥涵挤扩支盘桩基础工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JTG D60-200

6、4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G D62-2004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 D63-2007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挤扩支盘桩 采用挤扩成型的方法在桩身设置支、盘的混凝土桩或钢筋混凝土桩。 3.2 主桩 相对于添加支和盘以前的“原形”桩, 相应的直径称“主桩直径”。主桩亦可做成阶梯状的变截面桩。 3.3 分支、支长、支高、支宽、支面积 3.3.1 分支 突出桩身的支状承载结构。用挤扩支盘机在桩孔中向外挤扩成支状孔腔,然后充填混凝土形成。一次挤扩形成一字支,将挤扩支盘机转动 90 再挤扩一次形成十字支。分支简称

7、支。 3.3.2 支长 支的水平投影长度。 3.3.3 支宽 支的水平投影宽度。 3.3.4 支高 支顶到支底的距离。 3.3.5 支面积 DB33/T 750 2009(2013) 2 支的水平投影面积。 3.4 承力盘、盘环宽、盘面积、盘高、盘间距 3.4.1 承力盘 突出桩身的盘状承载结构。用挤扩支盘机在桩孔中挤扩成支状孔腔后,将支盘机转动一定角度后再向外挤扩,逐次连续进行,最终形成盘状孔腔,然后充填混凝土形成。承力盘可简称盘。 3.4.2 盘环宽 盘半径减去桩身半径的宽度。 3.4.3 盘面积 承力盘的水平投影面积。 3.4.4 盘高 盘顶到盘底的距离。 3.4.5 盘间距 同一桩身相

8、邻两盘的竖向间距。 3.5 挤扩比 盘体水平投影面积与桩身横截面面积之比。 3.6 宽径比 挤扩支盘机弓臂挤压土体的宽度与盘直径之比。 3.7 挤扩压力值 挤扩支盘机向外挤扩时土对弓臂的反力(又称挤扩旁压值)。在成盘时首次张开弓臂所受到的反力称初始挤扩压力值,一般为盘的挤扩压力最大值,该值是土体旁压检测的有效数值。 3.8 反力上升值 挤扩支盘机向两侧对土体挤压时,土对弓臂产生反力,而至使支盘设备的位移值,通过对孔口接杆进行量测可得到该值,其大小直接反应土质软硬。 3.9 挤扩叠加率 挤扩支盘机挤压土体成盘时,相邻挤压叠加部分的水平投影面积所占每次挤压水平投影面积的比值。 3.10 分支桩 主

9、桩只设置有支的挤扩支盘桩。 3.11 承力盘桩 主桩只设置有承力盘的挤扩支盘桩。 3.12 DB33/T 750 2009(2013) 3 变桩径支盘桩 主桩为变截面桩身的挤扩支盘桩。 3.13 变盘径支盘桩 设置有不同盘径的挤扩支盘桩。 3.14 盘腔内角 盘腔上斜壁与下斜面之间的夹角。 3.15 支盘水平角 支或盘的承载面与水平面的夹角。 3.16 挤 扩压缩回弹率 挤扩后实测盘腔直径与挤扩支盘机弓臂张开外径的比值。 3.17 支盘承载性能质量检验 通过挤扩压力值对周围土体进行物理性能的检验,结合支盘形状和尺寸的检测结果对支盘承载力进行评判。 3.18 基桩承载力调控 根据支盘承载性能检验

10、结果,在支盘桩设计中采用调整支盘设置的方法调整基桩承载力,控制基桩刚度。 3.19 设计施工指导文件 支盘桩施工的勘察作用、承载力调控等技术,需要施工前在设计施工图基础上,制定有针对性的设计施工指导文件。 4 符号 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标准。 pjA 第 j 个支的支面积或第 j 个盘的盘面积( m2)。 jD 第 j 盘的直径( m)。 R 支长( m)。 jd 第 j段主桩的直径( m)。 rjq 桩身上第 j 个支或盘端土的承载力容许 值( kPa)。 5 总则 5.1 为适应挤扩支盘桩技术在公路桥涵中应用需要,使设计与施工符合技术先进、安全可靠、适用耐久、经济合理、节能减排的要求,制订本标

11、准。 DB33/T 750 2009(2013) 4 5.2 挤扩支盘桩设计,应坚持因地制宜、安全可靠、节约资源的原则。其类型、结构应根据水文、地质、荷载、上部结构形式和施工条件,合理地选用。应利用挤扩技术对土质勘察的复核作用,利用调整支盘数量调控基桩承载力和沉降的作用。 5.3 本标准依据现行的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JTG D63-2007),并参照浙江省工程建设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DB33/1001-2003) 以及挤扩支盘混凝土灌注桩技术规程( DB33/T 1012-2003 J10270-2003)制订。 5.4 采用本标准设计时,荷载取值、基础结构设计和土的分类,应

12、按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G D60-200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 D62-2004)、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JTG D63-2007)、现行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及相关规范执行。 6 基本规定 6.1 挤扩支盘桩适用于具有一定厚度的可挤扩成支、盘的土层。该土层一般为软可塑 坚硬状态的粘性土、稍密 密实 的粉土、砂土和碎石土、极软岩和节理很发育的软岩。 6.2 挤扩支盘桩按支和盘的设置可分为:分支桩、承力盘桩、变盘径支盘桩;按主桩特征可分为:等桩径支盘桩、变桩径支盘桩。 6.3 挤扩支盘桩设计应综合考虑施工条件、设备条件和环境等因素,合理选择支盘桩基

13、础结构形式和支盘的设置。 6.4 工程设计应利用挤扩压力值对土质的检测作用,将挤扩过程中采集的信息与地质勘察资料核对,依据土层实际信息,在设计时提出承载力调控措施。 7 工程勘察 7.1 支盘桩设计与施工所需的勘察工作,应按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及相关规范的规定和要求进行。岩土的名称,应与 JTG D63-2007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一致。 7.2 应在常规工程勘察的基础上,重点查明宜成盘土层的类别、状态、厚度、平面分布和支盘端承载力值。 7.3 勘察报告应按第 7.1 条的规定编制,并含以下内容: a) 对支盘桩基础的适用性进行分析评价; b) 对桩端持力层的选择、支和盘的设置位置和数量

14、等提出建议; c) 对支盘桩在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预防措施提出建议。 7.4 试成孔是现场土质检验的重要手段,支盘桩施工前需进行试成孔,条件不容许时,可结合工程桩进行。 7.5 在挤扩过程中,当发现与原地质勘察资料差异较大时,宜进行补充勘察,以提供确切 的土层类别、状态、厚度、分布状况和相关物理力学参数。 7.6 应切实做好被挤扩的土层鉴别、挤扩压力值、挤扩过程的异常现象等的记录工作。 8 工程设计 8.1 支盘桩构造 8.1.1 支盘桩主桩径宜为 800 mm 2 000 mm。采用变径桩,小直径段的桩身截面面积应不小于大直径段的桩身截面面积的 50%。桩身变径应符合变径连接处的钢筋构

15、造要求。 8.1.2 支、盘的尺寸由挤扩支盘机型号决定,并应与桩身的直径相匹配。支、盘直径一般为 1 300 mm3 000 mm,变盘径支盘桩的盘环宽变化幅度不应超过 30%。支和盘的高度应满足混凝土的抗剪强度要求。 8.1.3 支 盘桩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 C25。 8.1.4 钢筋截面变化处宜设置在相邻盘底面 500 mm 以下。 DB33/T 750 2009(2013) 5 8.1.5 桩内受力钢筋、构造钢筋的尺寸、数量、间距,以及承台的构造及其与桩的连接,均应符合现行公路桥涵设计施工规范的有关规定。 8.2 支盘布置 8.2.1 支、盘应按以下原则布置: a) 支、盘的布置可

16、考虑现场土层变化,做出调整,相邻支盘桩的盘位高程可错开布置; b) 一字支竖向最小间距为 3 倍 4 倍支长;十字支竖向最小间距为 4 倍 6 倍支长; c) 上、下对支宜错开 90、十字支宜错开 45 设置; d) 盘与盘或盘与支的竖向最小间距为 8 倍 12 倍的盘环宽。 8.2.2 挤扩支盘桩 的最小中心距应取 2.5d( d 为主桩直径或变径桩的最大直径)与 1.5D( D 为支盘直径)中的较大值。 8.2.3 对于抗压桩,盘端承面应全部进入宜成盘土层,盘底距软弱下卧层顶面的距离不宜小于 4 倍盘环宽;底盘端承面进入持力层的深度对于粘性土、砂土不宜小于 2 倍盘环宽;对于碎石土、强风化

17、软质岩底盘端承面进入深度不宜小于 1.5 倍盘环宽,距软弱下卧层顶面的距离不宜小于 7 倍 12 倍盘环宽。 对于抗拔桩,盘应设置在宜成盘土层的中下部,盘体应全部进入宜成盘土层,并距软弱上覆土层底面的距离不宜小于 4倍盘环宽。 8.2.4 支、盘布置示意图见图 1。 1234512345一字支相错9 0 主桩 主桩 底盘主桩 底盘桩顶标高 桩顶标高桩顶标高十字分支相错4 5 盘与支间距机械尺寸桩长d1- 12- 2dd3- 34- 4ddD5- 5盘与支间距机械尺寸桩长机械尺寸桩长盘与盘间距支与支间距盘支宽支长盘底盘底 90桩底 桩底盘环宽 90 90底盘图 1 支、盘布置示意图 DB33/T

18、 750 2009(2013) 6 8.3 计算 8.3.1 支盘桩基础设计计算应按照 JTG D63-2007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的要求进行。 挤扩支盘桩单桩轴向受压承载力容许值 Ra ,可按下列经验公式 (1)、( 2)计算: 221 rprjpjiik qAqAlquRa ( 1) 3220 jajrjr hkfmqq 、 ( 2) 式中: Ra 单桩轴向受压承载力容许值( kN),桩身自重与置换土重(当自重计入浮力时,置换土重也计入浮力)的差值作为荷载考虑; u 桩身周长( m); ikq 与 il 对应的各土层与桩侧的摩阻力标准值( kPa),宜采用单桩摩阻力试验确定,当无试验

19、条件时按 表 1选用; il 承台底面或局部冲刷线以下各土层的厚度,当该层土内设有支、盘时 ,应减去每个支高和盘高的 1.2倍( m); pjA 第 j 个支或盘的面积( m2); rjq 第 j 个支或盘端土的承载力容许值( kPa); pA 桩端截面面积( m2) ; rq 桩端处土的承载力容许值( kPa); 0m 清底系数,按表 2选用; 修正系数,按表 3选用; ajf 桩端、支端和盘端土的承载力基本容许值( kPa),按 JTG D63-2007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第 3.3.3条确定; 2k 容许承载力随深度的修正系数,根据持力层土类按 JTG D63-2007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表 3.3.4选用; 2 桩端、盘端和支端以上各土层的加权平均重度( kN/m3)(具体可参照 JTG D63-2007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jh 桩端、盘端和支端的埋置深度( 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地方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