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03.220.20 R 04 DB41 河南省 地 方 标 准 DB 41/T 1289 2016 溶剂型冷补沥青混合料施工技术规范 2016 - 08 - 31 发布 2016 - 11 - 30 实施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41/T 1289 2016 I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分类 1 5 材料 2 5.1 溶剂型冷补液 2 5.2 集料 2 6 溶剂型冷补料 设计 2 6.1 一 般规定 2 6.2 配合比设计 3 7 溶剂型冷补料 施工 3 7.1 一 般规定 4 7.2 制拌 4 7.3 贮存 4 7.4
2、 运输 5 7.5 坑槽修补 5 8 检查 验收 5 8.1 溶剂型冷补料 检验 5 8.2 施工工序检验 6 8.3 修补质量检验 6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溶剂型冷补料黏聚性试验方法 7 A.1 目的 7 A.2 仪 器设备 7 A.3 方法与步骤 7 A.4 报告 7 DB41/T 1289 2016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南省交通运输厅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 河南省交通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河南中原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 、 河南省豫通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 河南省中德新亚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南纵横路桥新技术应 用
3、有限公司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金雷、段永灿、楚发强、郭铁惠、梁志庭、成发科、张烨 。 本标准参加起草人: 张永军、吴漫、骆文军、李林涛、赵培松、赵豫生、郭少伟、杨波、张晓军、 张幸杰、黄正强、王晓峰、张正珂、范中山、张佩旭、周雁、杨志峰、巴卫强、智勇、张亚平、乔雷、王德耀、张玉山、宋腾俊、何润平、郭成龙、宁杰、丁改旺、王万里、焦昆、陈丽、沙建国、赵小芳、刘志、张继林、唐金竹、程明、李佳衡、丰华、邵景阳、邵文华、常行运、庞克成。 DB41/T 1289 2016 1 溶剂型冷补沥青混合料施工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 溶剂型 冷补沥青混合料 (以下简称溶剂型冷补料) 的分类、材料、 溶
4、剂型冷补料 设计、溶剂型冷补料 施工 和检查 验收。 本标准适用于各等级公路及城市道路坑槽 修补的溶剂型冷补料施工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JT/T 972 沥青路面坑槽冷补成品料 JTG E20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JTG E42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G E60 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 JTG F40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H30 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5、1 溶剂型冷补液 将一定比例的挥发性油类稀释溶剂 和具有增黏、 增塑 、抗剥落等功能的化合物添加剂掺入基质沥青中,经均匀搅拌而成的一种用于生产溶剂型冷补料的结合料。 3.2 溶剂型冷补沥青混合料 将集料与溶剂型冷补液经厂拌制成的一种常温、低温下快速修补沥青路面坑槽的混合料。 3.3 溶剂型冷补料油石比 溶剂型冷补料中溶剂型冷补液与 集料 质量的百分比 。 4 分类 4.1 按公称最大粒径分为:细粒式 LB-10、细粒式 LB-13、中粒式 LB-16、中粒式 LB-19 四种类型。 4.2 按气温条件分为: I 型( 10 以下 )、 II 型( 10 22 )和 III 型( 22 以上)三
6、种类型。 DB41/T 1289 2016 2 5 材料 5.1 溶剂型冷补液 5.1.1 基质沥青应采用符合 JTG F40 规定的 70 号、 90 号 A 级道路石油沥青。 5.1.2 稀释溶剂应根据溶剂型冷补料使用的环境温度,选用适宜的挥发性油类稀释剂。 5.1.3 添加剂应采用能够有效改善溶剂型冷补液与 集 料之间的黏附性能的 改性剂。 5.2 集料 5.2.1 集料应洁净、干燥,采用不同规格的粗、细集料等掺配而成,技术性能应符合表 1 的要求。 5.2.2 集 料 宜选用骨架密实型级配, 级配范围应符合表 2 的规定。 表 1 溶剂型冷补料 用粗、细集料 技术 要求 材料名称 项目
7、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备注 粗集料 石料压碎值( %),不大于 26 JTG E42 T0316 洛杉机磨耗损失( %),不大于 28 JTG E42 T0317 石料磨光值( BPN),不小于 40 JTG E42 T0321 坚固性( %),不 大于 12 JTG E42 T0314 针片状含量( %),不大于 15 JTG E42 T0312 水洗法 0.075mm 颗粒含量( %), 不大于 1 JTG E42 T0310 软石含量( %),不大于 3 JTG E42 T0320 细集料 坚固性( %),不大于 12 JTG E42 T0340 0.3 mm 部分 亚甲蓝值( g/kg
8、), 不大于 10 JTG E42 T0349 砂当量( %),不小于 70 JTG E42 T0334 级配集料中 4.75 mm 部分 表 2 溶剂型冷补料 的集料级配 类型 通过下列筛孔( mm)的百分率, % 26.5 19 16 13.2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 LB-10 100 90100 4070 2040 1225 818 512 38 25 LB-13 100 90100 7085 4060 2040 1225 818 512 38 25 LB-16 100 90100 8090 6075 3555 1835 1225 8
9、18 512 38 25 LB-19 100 90100 7892 6480 5067 3050 1835 1225 818 512 38 25 6 溶剂型冷补料 设计 6.1 一般规定 6.1.1 应根据气温条件、贮存时间和条件、拌和条件等,选择符合表 3 要求的溶剂型冷补液配方。 表 3 溶剂型冷补液配方 材料用量 I 型( 10 以下) II型( 10 22 ) III 型( 22 以上) 稀释溶剂用量 (占冷补液质量百分比 ), % 2230 1624 1220 添加剂用量 (占冷补液质量百分比 ), % 1.06.0 基质沥青用量 (占冷补液质量百分比 ), % 6477 7083
10、7487 DB41/T 1289 2016 3 6.1.2 应 根据表 4 坑槽的深度,选择溶剂型冷补料级配类型。 表 4 不同类型溶剂型冷补料适合修补坑槽深度 溶剂型冷补料类型 LB-10 LB-13 LB-16 LB-19 适合修补坑槽深度, mm 2030 3040 4060 60 6.1.3 对于深度大于 60 mm 的坑槽,宜采用 LB-19 型溶剂型冷补料分层填筑和压实。 6.1.4 溶剂型 冷补料油石比参 考值 见表 5。 表 5 溶剂型冷补料 油石比参考 值 类型 LB-10 LB-13 LB-16 LB-19 溶剂型冷补料油石比, % 4.65.6 4.45.4 4.25.2
11、 4.05.0 6.2 配合比设计 6.2.1 根据 6.1.1 选择合适溶剂型冷补液配方,每种配方应根据稀释溶剂 、 添加剂 及基质沥青类型,选择 3 种以上的掺配比例 进行试配。 6.2.2 根据 6.1.2 选择集料类型,计算各种集料的配合比例,使合成级配满足表 2 要求。 6.2.3 将基质沥青加热至 120 10 , 加入 稀 释溶剂 、添加剂并搅拌均匀, 溶剂型冷补液 的技术要求 应符合表 6 的规定。 表 6 溶剂型冷补液 技术 要求 项目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标准黏度 C60,5, s 50100 JTG E20 T0621 闪点, 110 JTG E20 T0611 6.2.
12、4 根据表 5 溶剂型冷补料油石比参考值, 将满足技术要求的溶剂型冷补液在 90 10 下与加热至 75 5 的集料均匀拌和,进行施工和易性检验,确定适宜的溶剂型 冷补液配方。 I 型、 II 型、III 型溶剂型冷补料分别放置在控温为-1 0 0.5 、 10 0.5 、 22 0.5 的 环境保温箱 中静置 8h,以能用铁铲方便拌和操作为宜。 6.2.5 根据采用的溶剂型冷补料类型, 以表 5 提供的参考油石比中值作为初始油石比 p,以 p、 p 0.25、p 0.5 分别拌和溶剂型冷补料,共 5 组。 6.2.6 进行纸迹试验,确定最佳油石比。从拌和锅中取新制成的溶剂型冷补料,温度控制在
13、 75 5 ,放置在一张白纸上,观测残留在纸上的痕迹,按以下方法判别: a)出现严重的墨迹,连结成块,则说明用油量偏多; b)多数墨点小于溶剂型冷补料颗粒与白纸的接触面积,且分散,则说明用油量偏少; c)正 常痕迹应为墨点接近于溶剂型冷补料颗粒与白纸接触面积,如图 1 所示,以该油石比作为最佳 溶剂型冷补料 油石比。 6.2.7 以确定的溶剂型冷补液配方、集料级配按最佳油石比拌和均匀,进行 溶剂型冷补料 各项性能试验,技术性能应符合表 7 的要求 。 6.2.8 从符合技术性能要求的 溶剂型冷补料 中优选最佳配合比 。 7 溶剂型冷补料施工 DB41/T 1289 2016 4 a)油石比偏小
14、 b)油石比适当 c)油石比偏大 图 1 纸迹试验图 例 表 7 溶剂型冷补料技术性能要求 项目 技术要求 试验方 法 黏附性等级 ,级 5 JT/T 972 贯入强度 ,kg/cm2 0.54 JT/T 972 残留率 ,% 75 本标准附录 A 稳定度 ,kN 3 JT/T 972 残留稳定度 ,% 85 JT/T 972 7.1 一般规定 7.1.1 根据气温条件、坑槽深度选择适宜的溶剂型冷补料类型。 7.1.2 溶剂型冷补料施工适用于路面基层良好,仅路面面层出现坑槽的修补。若基层损坏,应采用适宜的材料对基层修复后,再用溶剂型冷补料修补坑槽。 7.1.3 溶剂型冷补料包装打开后,施工剩余
15、料应避免污染 并用密闭容器存放,存放有效期为 1 个月。 7.1.4 低温环境下 施工出现 溶剂型冷补料 和易性不良时,现场可均匀加热后使用。加热时,应避免 高温变质。 7.1.5 按照 JTG H30 的相关规定进行交通管制和安全施工。 7.1.6 不宜雨天施工。 7.2 拌制 7.2.1 溶剂型冷补料 的拌制设备 应具有称量 、 温度控制及均匀拌和的功能。 7.2.2 基质沥青 加入沥青罐中加热至 110 130 , 按设计比例 加入 稀释剂和添加剂, 采用机械搅拌 方式混合均匀,配制好的溶剂型冷补液温度控制在 80 100 备用 。 7.2.3 根据 溶剂型冷补料 设计配合比将各类集料加
16、热至 70 80 , 按比例分别加入料仓并在搅拌缸内搅拌 5s10s, 将 冷补液均匀喷洒在集料表面拌合 35s40s,出料温度不宜超过 80 。 7.2.4 拌制的 溶剂型冷补料 应均匀一致,无花白、 无粗细料分离和结团成块等现象。 7.3 贮存 7.3.1 出料后, 放置干燥 、 洁净的地面上,冷却至常温后装入 内衬为不透气塑料制品的双层包装或密闭容器中密封,贮存于室内 干燥 、通风处。 7.3.2 不同类型、 规格的 溶剂型冷补料 应分别存放,不应混杂。 7.3.3 贮存期自生 产日期起不宜超过 18 个月。 DB41/T 1289 2016 5 7.4 运输 7.4.1 运输过程中,应
17、覆盖苫布,避免日晒雨淋。 7.4.2 装卸过程中,应轻搬轻放,保持包装完整。 7.5 坑槽修补 7.5.1 坑槽修整 坑槽修补前,应确定路面的破损部分的边界和深度,并沿划好的修补轮廓线挖除路面松散、破碎的旧料直至坚实部分,不应使用切割机修整。修整后的坑槽壁应与路面保持垂直,坑槽底部平整、坚实。 7.5.2 坑槽清洁 将坑槽内的松散物、灰尘、积水等清除,保持坑壁和槽底洁净、干燥。 7.5.3 涂刷 黏 层油 向坑槽壁面和底面均匀地喷 洒或涂刷一层黏层油。气温在 5 以上时,宜采用乳化沥青黏层油( 0.6kg/m2),破乳后可回填 溶剂型冷补料 。气温在 5 以下时,宜采用液体沥青黏层油(0. 4
18、kg/m2),喷洒或涂刷后可直接回填 溶剂型冷补料 。 7.5.4 回填 将溶剂型冷补料倒入坑槽中,投入量以高出原路面 10mm30mm 为宜,坑槽中央应略高于周边,呈凸状。对于破损深度在 60mm 以上的坑槽, 宜采用 LB-19 型溶剂型冷补料分层填筑和压实。 7.5.5 压实 回填铺设均匀后,初压采用先坑槽四周然后中间的压实方式,每次应重叠压实一定宽度;复压和终压 采用纵横两个方向交错的压实方式。现场可根据修补面积选择下列压实工具和压实方法: a) 人工压实 当修补面积 0.5m2时,可采用人工铁锤、铲背击打密实; b) 夯实器具压实 当修补面积 0.5 m21.0m2时,可采用石夯、平
19、板振动器、冲击夯压实; c) 小型压路机压实 当修补面积 1.0m2时,可采用小型压路机进行压实。 7.5.6 封缝 压实完毕之后, 应在坑槽周边浇灌 乳化沥青或热沥青进行防水处理。 7.5.7 开放交通 坑槽修补完毕, 现场清理干净后, 即可开放交 通。 8 检查验收 8.1 溶剂型冷补料 检验 使用前,应每批( 10t以内)检验一次。溶剂型冷补料的各项技术指标应满足表 7的要求。 DB41/T 1289 2016 6 8.2 施工工序检验 施工过程中,应对各道施工工序进行检验,施工工序应满足7.5的相关规定。 8.3 修补质量检验 坑槽修补后,应按表 8内容和要求进行检验。 表 8 坑槽修
20、补质量检验标准 检查项目 质量要求 检验频率 试验方法 表观质量 外观 平整、密实 每处 目测 修补面高度, mm 顶面中心高出坑壁 35 每处不少于 1点 尺量 透水性能 渗水系数, mL/min 300 每处(修补 7日后检验) JTG E60 T0971 DB41/T 1289 2016 7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 溶剂型冷补料黏 聚性试验方法 A.1 目的 本方法适用于评价 溶剂型冷补料 的颗粒之间互相黏结、低温环境下不松散的特性。 A.2 仪器设备 A.2.1 马歇尔标准击实仪。 A.2.2 天平:量程 0g3000g,分度值 0.1g。 A.2.3 游标卡尺:机械式分度值 0.0
21、2mm;数显式分辨力 0.01mm。 A.2.4 环境保温箱:分度值 0.5 。 A.2.5 烘箱:11 0 1 。 A.2.6 标准筛:筛框直径为 305mm、筛孔(方孔)为 26.5mm。 A.2.7 温度计:分度值 1 。 A.3 方法与步骤 A.3.1 将 800g 溶剂型冷补料装入马歇尔试模中, I 型、 II 型、 III 型溶剂型冷补料分别放置在控温为-10 0.5 、 10 0.5 、 22 0.5 的环境保温箱中静置 6h。 A.3.2 取出后双面击实各 5 次,制作成马歇尔试件。 A.3.3 脱模后称取试件质量( m),精确至 0.1g,迅速将试件平放入标准筛中,盖上筛盖。将标准筛侧立并左右转动,使试件沿筛框以每秒一次(沿 筛框滚动一周为一次)的速度来回滚动 20 次。 A.3.4 将标准筛平放在操作台上,轻击筛网 10s,使试件碎块通过筛孔,之后打开筛盖,称取在筛内残留较完整的一块溶剂型冷补料质量(m 1),精确至 0.1g,按式(1)计算残留率( c),精确至 0.1%。 c =m1/m 100%( 1) 式中: c残留率, %; m试件质量, g; m1残留在筛内的溶剂型冷补料质量, g。 A.4 报告 应制作三个试件进行试验,三个试件的残留率误差不超过 5%时,取三个试件的残留率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