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 T 1498-2017 高速公路绿化施工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registerpick115 文档编号:347420 上传时间:2019-07-20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292.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41 T 1498-2017 高速公路绿化施工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DB41 T 1498-2017 高速公路绿化施工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DB41 T 1498-2017 高速公路绿化施工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DB41 T 1498-2017 高速公路绿化施工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DB41 T 1498-2017 高速公路绿化施工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 93.080.01R 18 DB41河 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41/T 14982017高速公路绿化施工技术规程2017 -12- 06发布 2018- 03-06实施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DB41/T 14982017I目 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施工前准备 .25 绿化施工 .26 缺陷责任期绿化管护 .77 安全、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 .98 交、竣工验收 .10附录 A(资料性附录) 苗木绿化检查记录表 .11附录 B(资料性附录) 草种播种量 12附录 C(资料性附录) 绿化施工常用工艺 .13DB41/T 14

2、982017II前 言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河南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南省收费还贷高速公路管理中心、河南农大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院、河南省台辉高速公路建设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静、李玉耀、田国行、党运宽、谢海洋、赵翔、马小伟。本标准参加起草人:田莉、魏志新、席雅敏、王中超、寇丽芬、卫亚洲、孙艺、魏冀星、李寅磊、吴佳桐、随晓林、石萌萌、王晓明、薛有利、马帅、孟建玮、夏富友、武建立、戚佳飞、马春锋、雷雅凯。DB41/T 149820171高速公路绿化施工技术规程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高速公路绿化施工的术语和定义、施工前准备、绿化施工、

3、缺陷责任期绿化管养、安全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和交竣工验收。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扩)建高速公路项目(含连接线)工程的绿化施工,其他等级公路也可参照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 50842005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504332008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JTG B012014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H302015 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F80/12004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

4、评定标准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与实施细则交通运输部 交公路发201065号公路建设项目文件材料立卷归档管理办法交通运输部 交办发2010382 号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胸径又称干径。乔木主干离地表面1.3 m处的直径,断面畸形时,测取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平均值。3.2 地径苗木自地面至0.1 m处的主干直径,嫁接苗木0.3 m处。3.3 冠径又称“冠幅”或“蓬径 ”。树冠展开后地面垂直投影直径,测取东西、南北平均值。3.4 宿根花卉植株地下部分可在土壤中越冬,翌年春天地上部分又可正常生长的花卉。3.5假植DB41/T 149820172苗木不能及时栽植时,将苗木根

5、系用湿润土壤做临时性填埋的绿化工程措施。3.6 喷播利用喷射设备将植物种子、保水剂等喷射到种植面上形成稳定基质层的绿化技术。3.7 植物纤维毯以天然纤维为基底,用定型网加工固定成毯状,形成可供植物生长的护坡基底材料。4 施工前准备4.1 机构组建4.1.1 绿化施工项目确定后,施工单位应及时组建施工项目部。4.1.2 应配置相关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并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开工前,进行施工安全、技术等方面的培训。4.2 技术准备4.2.1 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应熟悉施工图、工期、质量、安全要求及与本工程有关的技术规范等。4.2.2 应进行施工现场勘察,包括:红线范围道路交通、周围环境、施工条件、水源、

6、电源、土源;现场地上地下障碍物及管网情况;改扩建工程原有植物种植、生长情况等。4.2.3 应与建设单位、监理工程师、设计单位、土建施工单位进行对接,对接内容包括:拟交接作业面的现场高程、坐标控制点、覆土厚度、土壤质量等。4.2.4 应参加建设单位组织的技术交底,了解设计意图、绿化工程施工图技术要点和施工注意事项。4.2.5 根据施工图、合同要求和现场情况,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并按规定进行报批。4.3 物资准备4.3.1 施工单位应按照设计要求准备所需施工设备和检测设备等,并按规定进行现场报验。4.3.2 根据设计要求,选定符合设计标准的施工材料。5 绿化施工5.1 一般要求5.1.1 种植基础5

7、.1.1.1 土壤勘测施工单位应对施工场地的土壤性质和状况进行调查、勘察和测定。对土壤理化性质进行化验分析,并根据结果采取相应的施肥、土壤改良和置换客土等措施。5.1.1.2 场地整理、回填土及地形造型5.1.1.2.1 管线、建(构)筑物完工并验收合格后,施工单位应按设计要求对其周边的绿化场地进行整理。5.1.1.2.2 应将施工现场的渣土、工程废料、宿根性杂草、树根及有害污染物清除干净。5.1.1.2.3 绿化种植土壤有效土层不应有不透水层。DB41/T 1498201735.1.1.2.4 根据设计对场地标高进行核算,并采取相应的土方回填措施。回填土壤应分层适度夯实或自然沉降达到基本稳定

8、,严禁用机械反复碾压。5.1.1.2.5 取土场、弃土场应符合GB 504332008的相关要求。5.1.1.2.6 回填土及地形造型的范围、厚度、标高及坡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绿化种植土壤有效土层厚度应符合表 1 规定。 表 1 绿化种植土壤有效土层厚度植物类型 土层厚度/cm 检验方法乔木 胸径20 cm 180挖样洞,观察或尺量检查胸径20 cm 150(深根)100(浅根)灌木 大、中灌木、大藤本 90小灌木、宿根花卉、小藤本 40棕榈类 90竹类 大径 80中、小径 50草坪、花卉、草本地被 305.1.1.3 施肥5.1.1.3.1 种植前,应根据苗木生长需要和土壤肥力情况,合理施用

9、基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可加入适量的速效肥。5.1.1.3.2 施用农家肥应充分腐熟。5.1.2 放线、定点5.1.2.1 放线位置准确,标记明显。5.1.2.2 栽植穴定点时应标明中心点位置;栽植槽应标明边线;定点标志应标明树种名称、规格。5.1.3 栽植穴、槽挖掘穴、槽的规格,应视土质情况和苗木根系大小而定;挖栽植穴、槽时,遇路政设施、电讯、电缆等应采取保护措施。栽植穴、槽的直径应大于土球或裸根苗根系展幅 10cm20 cm,深度宜为穴径的 3/44/5。5.1.4 植物材料5.1.4.1 草种应提供由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5.1.4.2 草皮生长健壮,密度均匀,根系发达,草高适度,无斑

10、秃、病虫害,杂草不超 2%。5.1.4.3 苗木DB41/T 1498201745.1.4.3.1 品种及规格均应符合设计要求。5.1.4.3.2 选择生长健壮、树形端正、树枝分布均匀、枝干和根系发育良好的苗木。5.1.4.3.3 进场苗木应有植物检疫证。5.1.4.3.4 苗木规格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2规定。苗木规格检查表参照附录A表A.1。注:有特殊要求的按约定执行。 表 2 苗木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 检查频率 检验方法范围 点数1 乔木 胸径/cm 5 0.2 每 100 株检查10株,每株为 1点,少于 20 株全数检查 10 量测69 0.51015 0.81

11、6 1.02 灌木 高度/cm 100 10100 5冠径/cm 100 10100 53 球类苗木 冠径/cm 50 050100 5110200 10200 20高度/cm 50 050100 5110200 10200 204 藤本 主蔓长/cm 150 10主蔓茎/cm 1 05 棕榈类植物 株高/cm 100 0101250 10251400 20400 30地径/cm 10 11140 240 35.1.5 苗木运输5.1.5.1 装车时,苗木层数应适量,带土球苗木忌压坏土球。苗木根部(或土球)朝向车头方向并加垫固定,树冠朝向车尾方向码放整齐,捆扎结实,并增加保护措施。5.1.5.

12、2 运输时应保持根部湿润,可采取沾泥浆、喷保湿剂和苫布遮盖等保护措施。5.1.5.3 严禁超限超载运输苗木,必要时办理相关手续。5.1.5.4 苗木运到现场,卸苗应顺序进行,轻拿轻放,保证根系和土球完好。DB41/T 1498201755.1.6 苗木修剪5.1.6.1 散苗后栽植前应剪去劈、裂、断根、断枝、过长根、徒长枝和病虫根、枝。5.1.6.2 裸根苗木栽植前应剪去腐烂根、细长根,对于较粗大的根应截口平滑;带土球苗木栽植前应剪去土球外的根系。5.1.7 苗木栽植5.1.7.1 乔、灌木栽植5.1.7.1.1 栽植前应去除不易降解的包装物。5.1.7.1.2 树干定位应横平竖直,树干应在一

13、条直线上,并将最好的观赏面迎着主要方向。5.1.7.1.3 乔木裸根苗栽植深度比原土痕深 5 cm10 cm,土球苗比原土痕深 5 cm;灌木应与原土痕齐平。5.1.7.1.4 裸根苗木入坑前,将表土(营养土)填入中部并适当垫高,放入坑中回填土方至一半时,应将树苗向上轻提使根系舒展,并用脚踏实土壤,继续填土,填满后用力踏实或夯实。5.1.7.1.5 带土球苗栽植前,应先将表土(营养土)填入靠近土球部分,苗木入坑后回填土 20 cm30 cm时踏实一次,再将细土分层填入,逐层踏实,踏实时不得损伤土球。5.1.7.1.6 乔木应草绳缠干,高度为 1.3m。胸径 6cm 以上的乔木,应设树木支撑,高

14、度为树干高 1/22/3处,支柱应牢固,绑扎树木处加垫物。5.1.7.1.7 栽植后,应在树穴周围用土筑成高 15 cm20 cm 的围堰。围堰外形宜相对统一。5.1.7.2 草坪及草本地被种植5.1.7.2.1 草坪和草本地被播种5.1.7.2.1.1 暖季型草坪宜在 45月份播种;冷季型草坪宜在 910 月份播种。5.1.7.2.1.2 播种前应做发芽试验和催芽处理,确定合理的播种量并对种子进行消毒。5.1.7.2.1.3 播种后及时覆土滚压或耙平,并覆盖稻草麦秸或无纺布,苗高 3 cm5 cm 时除去。5.1.7.2.1.4 草种播种量参照附录 B 表 B.1。5.1.7.2.2 草皮铺

15、植铺植时草块之间应互相衔接,间铺缝隙应均匀,并填以栽植土。5.1.7.3 竹类栽植5.1.7.3.1 竹苗选择应选择 12 年生、健壮无病虫害的母竹。5.1.7.3.2 竹类栽植地应进行翻耕,深度宜 30 cm40 cm;栽植时,应先将表土填于穴底,深浅适宜,拆除竹苗包装物,将竹蔸入穴,根鞭应舒展,竹鞭在土中深度宜 20 cm25 cm,覆土深度宜比母竹原土痕高 3 cm5 cm,踏实后及时浇水,渗水后再覆土。5.1.7.3.3 栽植后应立柱或横杆互连支撑,严防晃动。5.1.7.4 花卉栽植5.1.7.4.1 花苗的品种、规格、栽植放样、栽植密度、栽植图案均应符合设计要求。5.1.7.4.2

16、株行距应均匀,高低搭配应恰当。5.1.7.4.3 栽植深度应适当,根部土壤应压实。5.1.7.5 水、湿生植物种植DB41/T 1498201765.1.7.5.1 种植土和肥料均不得污染水源。5.1.7.5.2 应根据不同种类习性进行种植。对漂浮类水生花卉,按照设计要求的范围移入水面。水、湿生植物最适水深见表 3。 表 3 水、湿生植物最适水深类别 代表种类 最适水深/cm 种植方法沿生类 千屈菜、鸢尾(耐湿类) 510 千屈菜可盆栽挺水类 荷花、菖蒲 510 浮水类 芡实、睡莲 100 睡莲可水中盆栽漂浮类 荇菜 100200 根部生于泥土中5.1.7.6 假植不能及时栽植的苗木应进行假植

17、。5.1.8 大规格苗木移植5.1.8.1 土球规格为苗木胸径的810倍,土球高度为土球直径的2/3。5.1.8.2 移植后应设立牢固支撑,并进行裹干保湿。5.1.8.3 应安排有经验人员进行养护管理。5.1.8.4 应建立技术档案。大规格苗木移植记录参照附录 A 表 A.2。5.1.9 浇水5.1.9.1 浇灌水质应符合 GB 50842005的要求。5.1.9.2 苗木定植后应浇足三次水,并灌足灌透。第一次浇定根水,第二次浇水应在定根后 23天进行,相隔 10 天左右浇第三次水,以后根据实际情况酌情浇水。5.1.9.3 浇水量不宜过大,土壤下陷、树木歪倒应及时培土扶正。5.1.9.4 常绿

18、树可对树冠和叶片适当喷水。5.1.9.5 草坪播种后应及时喷水,水点宜细密均匀,渗透土层 8 cm10 cm 保持土壤湿润无积水。5.2 分部位绿化施工5.2.1 中央分隔带5.2.1.1 根据施工现场情况,进行相应的垃圾清除和种植土回填 。 种植土宜灌水密实,密实后种植土表面应低于路缘石顶面 6 cm10 cm。5.2.1.2 施工时,应保护并不得破坏防渗土工布、通讯光缆等管线设施。5.2.1.3 挖掘栽植穴的出土及待栽苗木应顺向放于中央分隔带内,不得放于路面。5.2.1.4 乔木应设立树木支撑,支柱牢固。5.2.1.5 施工对路面造成污染时,应及时清扫和清洗。5.2.2 边坡5.2.2.1

19、 边坡整地时应顺应周边原有的地形和自然环境,坡形符合设计要求。5.2.2.2 栽植攀援植物应设硬牵引固定。栽植后 10 天内应浇足 3 遍透水。浇水时应避免冲刷边坡,防止水土流失。5.2.2.3 湿法喷播、三维网植草、植物纤维毯和植生袋参照附录 C 。DB41/T 1498201775.2.3 互通立交区5.2.3.1 根据设计要求和现场实际,微地形应与蒸发池等排水设施充分结合,保证地形排水顺畅。5.2.3.2 施工时应注意管线保护避让;汇车点植物栽植不得影响行车安全视距。5.2.4 站区绿化5.2.4.1 苗木应与路灯、变压器和架空管线等保持安全距离。5.2.4.2 苗木不得妨碍视距、辨认标

20、志和照明区域。5.3 改扩建绿化5.3.1 原有树木移植5.3.1.1 基本要求根据苗木特性、移植季节确定苗木是否带土球。土球规格及高度参照5.1.8。5.3.1.2 裸根苗木挖掘5.3.1.2.1 挖掘时应从根盘规格的外侧环状开沟,铲去表土,沿沟壁直挖至规定的深度,待主要侧根全部切断后从一侧向内深挖,主根未切断前不得猛力拉摇树干损伤根系。5.3.1.2.2 切断主根后掘空土球泥土,不得损伤须根,应保留随根土。较粗大根系宜用手锯锯断,保持切口平整;主根宜用利铲切断,不得使主根劈裂。5.3.1.3 带土球苗木挖掘5.3.1.3.1 掘苗时先将表土挖去一层,深度以不伤地表苗根为度。5.3.1.3.

21、2 沿土球直径外沿向下垂直挖沟,沟宽为 60 cm80 cm。随挖、随修整土球表面,挖至规定深度,再从底部向内挖。5.3.1.3.3 挖苗和土球包扎时,应避免苗木摇摆和机械损伤,确保土球完整;包装材料应结实,土球包扎紧密,底部应封严。5.3.2 原有树木更换5.3.2.1 根据植物生长情况,应疏稀过密苗木,更换生长不良苗木,宜根据现场情况采取相应的施肥、土壤改良和置换客土等措施。5.3.2.2 更换的苗木应增加标志标识。5.4 非种植季节苗木栽植5.4.1 苗木可提前环状断根或在适宜季节起苗,用容器假植,带土球栽植。5.4.2 落叶乔木、灌木应进行适当修剪并保持树冠形态,保留的侧枝应进行短截,

22、并加大土球体积。5.4.3 夏季可采取遮荫、裹干保湿、树冠喷雾及喷施抗蒸腾剂等措施。5.4.4 掘苗时根部宜喷布促进生根激素,栽植时宜施保水剂,栽植后宜注射营养剂。5.4.5 苗木栽植宜在阴雨天或傍晚进行。6 缺陷责任期绿化管护6.1 浇水DB41/T 1498201786.1.1 新植苗木 23月份应浇返青水;310月份,根据墒情适时浇水;1112月应浇越冬水。6.1.2 夏季宜在早晨或傍晚浇水,并一次浇透。6.2 追肥6.2.1 宜每年 2 次,时间宜选择春季(34 月份)和夏末(89月份),春季以追施氮肥为主,夏季以氮磷钾肥为主。6.2.2 追肥宜将所需肥料溶入水中,结合浇水方式进行。6

23、.3 修剪6.3.1 乔、灌木修剪6.3.1.1 按照植物的生长习性,每年对枯枝、病枝、弯曲、畸形枝,过密枝等进行修剪。6.3.1.2 具有明显主干的高大落叶乔木应保持原有树形,适当疏枝,对保留的主侧枝应在健壮芽上短截;无明显主干、枝条茂密的落叶乔木,应疏枝保持原树形。6.3.1.3 常绿乔木宜适量疏(缩)枝,具轮生侧枝的常绿乔木用作行道树时,可剪除基部 23 层轮生侧枝。6.3.1.4 灌木宜每年整形修剪 2 次,单株树体圆顺无走形;绿篱及色带轮廓清楚,线条整齐,顶面平整,侧面垂直。6.3.1.5 中央分隔带、匝道内及路肩应根据植物生长情况及时剪去伸出护栏板的枝条。6.3.1.6 修剪后残留

24、树木枝条、绿篱等应及时清运出施工现场。6.3.2 草坪修剪6.3.2.1 根据不同草种习性和观赏效果,应定期修剪,达到高度一致,边缘整齐。一次修剪量宜为草高的 1/3。6.3.2.2 修剪次数应根据不同草种、管养要求和环境条件来确定。6.4 病虫害防治及除草6.4.1 病虫害防治6.4.1.1 生物防治采用以虫治虫、以菌治虫、以鸟治虫、以菌治病等方法。6.4.1.2 化学防治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对天敌杀伤力低的农药。农药使用应符合GB/T 8321的规定。6.4.1.3 物理防治6.4.1.3.1 通过热处理、机械阻隔和射线辐照等方法进行防治。6.4.1.3.2 采用人工扑杀法、诱杀法(灯

25、光诱杀、毒饵诱杀和色板诱杀法等)进行防治。6.4.2 除草6.4.2.1 在植物生长季节要中耕除草,除下的杂草宜集中于隐蔽处做积肥处理。6.4.2.2 中央分隔带、路肩及路堑边坡宜每年除草 2 次。宜在 5 月份和 10 月份集中进行。6.4.2.3 采用化学药剂除草时,应先试验,再推广应用 。DB41/T 1498201796.4.2.4 站区草坪应及时清除杂草,杂草覆盖率控制在 5%以内。6.5 排涝、防寒6.5.1 排涝汛期应加强巡查,雨后 24 h 内及时排除积水并扶正苗木。6.5.2 防寒6.5.2.1 越冬水适时浇灌,浇足浇透。应施肥均匀,保障肥力。根据树种生物学特性,合理安排修剪

26、时期和修剪量,以促进树木枝条充分木质化,提高抗寒能力。6.5.2.2 株形低矮、抗寒性较差的花灌木宜基部壅土防寒。6.5.2.3 不耐寒的宿根花卉,宜采取覆土、加覆盖等措施。6.6 补植6.6.1 定时巡查,清出枯死苗木。中央分隔带死亡苗木应及时补植,其他部位宜在种植季节集中补植。6.6.2 补植苗木应符合设计要求。6.6.3 补植苗木应设明显特殊标记,并增加水、肥管护次数。补植后应及时修筑蓄水围堰,修复整平植坑周边土地。7 安全、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7.1 安全施工7.1.1 施工单位应设置安检部,项目部及各工区应配备专职安全员,并制订项目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7.1.2 建立监

27、督检查制度,安全检查员应经常查看现场,及时排除施工中的不安全因素,纠正违章作业,监督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不断改善劳动条件,防止安全事故发生。7.1.3 施工用电应由有专业资格的从业人员按有关规定进行操作,设置用电安全告示牌。7.1.4 严禁施工人员疲劳作业,禁止在施工机械附近休息。7.1.5 在开放交通状况下进行中央分隔带和改扩建绿化施工时,按 JTG H302015的规定做好渠化交通管控工作,施工车辆悬挂安全标识,施工人员做好安全防护。7.1.6 绿化管护施工作业安全按 JTG H302015 的规定执行。7.2 文明施工7.2.1 加强文明施工教育,各个工序的施作应严格按技术规范施工,坚决

28、杜绝违章施工、野蛮施工的事故发生。7.2.2 工地材料堆放及机械布设应有序布置,严禁乱堆乱放,做到施工场地整洁,道路畅通,环境文明。7.3 环境保护7.3.1 施工单位应遵照相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加强对燃油、材料、设备和废水、废渣、废气等的控制与治理。7.3.2 绿化施工中应加强路面保护,散苗时应铺彩条布,指定专人负责路面卫生,及时清扫掉落的种植土、植物枝叶和垃圾等,并定期洒水,防止道路扬尘。DB41/T 14982017107.3.3 对进场机械严格管理,禁止粗放施工和野蛮施工,不得破坏和污染高速公路设施。7.3.4 对细颗粒散体材料运输、储存时,应采取遮盖、密封措施,减少和防止

29、颗粒飞扬。7.3.5 车辆开出工地应及时清洗,做到不带泥砂,不扬尘、不撒漏。8 交、竣工验收8.1 技术档案8.1.1 所有绿化施工技术资料、施工签证资料应及时装订成册并存档。8.1.2 文件材料立卷归档按公路建设项目文件材料立卷归档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8.2 一般规定8.2.1 交、竣工验收应以全面检查和抽样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主线可采取抽样检查,站区应全面检查。8.2.2 交、竣工验收按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与实施细则的规定进行。8.2.3 质量评定按 JTG F80/12004的规定执行。8.3 交工验收8.3.1 绿化施工完成后,交工验收应在一个生长季以后进行。8.3.2 对绿化

30、效果不符合约定、植物大面积死亡的,交工验收不予通过。8.3.3 对交工验收中发现的质量缺陷,施工单位应制定书面整改计划和缺陷责任期管养计划报送监理及项目质量监督机构。8.4 竣工验收8.4.1 缺陷责任期满后,施工单位应对绿化工程进行全面自检,确认工程质量合格后,应向项目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提出竣工验收申请。8.4.2 项目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组织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监督部门、项目法人和接养单位等有关单位组成终止缺陷责任核查工作组,对绿化工程成活率、绿化效果进行最终整体检验,审查承包人提出的 终止缺陷责任申请。8.4.3 竣工验收不予通过时,施工单位应完善至通过为止。DB41/T 149820171

31、1+A附 录 A(资料性附录)苗木绿化检查记录表苗木规格检查表见表A.1。 表A.1 苗木规格检查表施工单位:监理单位: 编号:名称 数量 胸径 高度 冠幅 苗龄 病虫检验 是否截干 移栽方式土球 裸根 泥浆大规格苗木移植记录表见表A.2。 表A.2 大规格苗木移植记录表原种植地 移植地点 树种 胸径 高度 移植日期 技术措施 施工单位 施工人员填表人: 年 月 日DB41/T 1498201712AB附 录 B(资料性附录) 草种播种量草种播种量见表B.1。 表B.1 草种播种量表C 施工单位:D 监理单位: 编号:品种 单播/(g/m2) 备注狗牙根 610 高羊茅 1520 白三叶 61

32、2 紫花苜蓿 1520 早熟禾 610 黑麦草 1820 紫羊茅 1417 DB41/T 1498201713BE附 录 C(资料性附录)绿化施工常用工艺C.1 湿法喷播C.1.1 整理坡面,清除石块和垃圾等杂物,对较坚硬土质边坡应将表层刨松并平整。C.1.2 喷播时将经过处理的种子、土壤改良剂、纸浆纤维、复合肥料、保湿剂等材料混入一定比例的清水,溶于喷播机内经搅拌,形成的混合液,通过高压泵将混合液高速均匀地喷播到已处理好的坡面上, 形成覆盖物保护下的草种层。C.1.3 草种播完后应及时覆盖无纺布。无纺布搭接处及每片无纺布的头尾均用铁丝钉或竹签加以固定,并撒上少量的细砂或细土压边。15天左右,

33、去掉无纺布。C.2 三维网植草C.2.1 坡面处理后坡度应达到设计要求,挂三维植被网时网与坡面应紧密结合。C.2.2 坡面处理后挂网应自上而下铺展,网与网的搭接应大于10 cm,搭接处固定用的“U”型钉间距小于100 cm,网中部固定的“U”型钉间距小于200 cm。C.2.3 喷播种子施用的覆盖料、土壤稳定剂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播种覆盖应均匀无漏,喷播厚度均匀一致。回填土后应喷水沉降,二次回填土后,覆盖无纺布。C.3 植物纤维毯C.3.1 边坡平整时应清除石块和垃圾等杂物,坡面应平顺自然。C.3.2 土质差的地段应换土后再铺设植物纤维毯进行绿化,石质或贫瘠土壤应覆盖10 cm以上腐殖质土。C.3.3 植物纤维毯铺设时应自上向压铺展,搭接间距20 cm,并使用双排U型钉固定搭接的植物纤维毯,间距为10 cm,坡顶、坡脚植物纤维毯应埋入沟内。U型钉固定时应将植物纤维毯固定在坡面上,与地面紧密结合。C.4 植生袋:C.4.1 码放应水平分层,错位码放,并将有种子的一面放在坡面外侧;码放应踩实,边角及顶部用小植生袋补齐。C.4.2 植生袋装填应密实,安装时将边码砌边踩平,并用两根直径12 mm钢筋横向将锚杆点焊连到一起,横向钢筋两端用连接扣与混凝土框架连接起来。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地方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