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 T 896-2014 高速公路隧道预防性养护技术规范.pdf

上传人:proposalcash356 文档编号:348080 上传时间:2019-07-20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339.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41 T 896-2014 高速公路隧道预防性养护技术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DB41 T 896-2014 高速公路隧道预防性养护技术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DB41 T 896-2014 高速公路隧道预防性养护技术规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DB41 T 896-2014 高速公路隧道预防性养护技术规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DB41 T 896-2014 高速公路隧道预防性养护技术规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DB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 41/T 8962014 高速公路隧道预防性养护技术规范 2014 -0 3 - 26发布 2014 -0 5 - 26实施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DB41/T 8962014 I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符号及代号2 5 总则2 6 预防性养护检测及评定3 7 预防性养护条件5 8 预防性养护方案选择7 9 预防性养护时机.8 10 预防性养护设计9 11预防性养护实施 .10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隧道预防性养护工作重点.11 DB41/T 8962014 II 前 言 为了提高河南省高速公路管

2、理水平,维持良好的隧道状况,加快和促进河南省高速公路预防性养护的实施,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按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南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南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河南高速公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河南中原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高速公路实业开发有限公司、河南省高远公路养护技术有限公司、河南省大道路业有限公司、河南省交院工程检测加固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辉、张红春、齐明、郭铁惠、刘廷国、王萍、何亚琪。 本标准参加起草人:刘洪涛、魏宝军、张晓炜、赵新征、岳学军、朱志龙、李扬、刘嵩、朱彩萍、何洪潮、马素萍、高杰、周姗姗、刘新全、束景晓

3、、钟燕辉、刘玉恒、刘金雷、 尹俊涛、郑磊明、宋永强、郭建军、杨帅、盛保伟、王雅青。 DB41/T 8962014 1 高速公路隧道预防性养护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高速公路隧道预防性养护技术的术语和定义、符号及代号、总则、预防性养护检测及评定、预防性养护条件、预防性养护方案选择、预防性养护时机、预防性养护设计、预防性养护实施等。 本标准适用于河南省高速公路隧道土建结构的预防性养护,其他等级的公路隧道可参照执行;高速公路隧道机电设施、房建、消防、环保及绿化的预防性养护按照其他相关标准或规范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

4、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JTG H10-2009 公路养护技术规范 JTG H12-2003 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 JTG H20-2007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 JTG H30-2004 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 河南省交通运输厅 豫交200920号河南省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办法 河南省交通运输厅高速公路管理局 豫交高管200955号河南省高速公路养护专项工程竣(交)工验收工作实施办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隧道日常保养 不涉及病害的养护作业,如日常保洁、除雪、除冰、通风设备保养、消防器材保养、监控和通迅设

5、施保养、照明设施灯具更换等。 3.2 隧道预防性养护 为了更好的保持隧道的运营状态,在隧道没有发生结构性破坏以前,针对隧道已出现的病害或病害迹象,在适当的时机,采取主动性的、有计划的养护措施。 3.3 隧道病害矫正养护 针对隧道结构性破坏、或因隧道主要结构发生功能性损害进行的养护工程。 DB41/T 8962014 2 4 符号及代号 本标准的符号及代号见表1。 表1 符号及代号 编号 符号及代号 意义 1 W 测量时窗 2 fs采样频率 3 fa信号频率 4 泊松比 5 E 弹性模量 6 密度 7 VR瑞雷波速度 8 VS横波速度 9 R瑞雷波波长 10 fk天然地基容许承载力 5 总则 5

6、.1 隧道预防性养护以隧道没有发生结构性破坏为前提,在隧道没用发生明显损坏或仅有轻微病害、病害迹象,隧道状况尚满足功能要求的情况下对隧道进行有计划的主动性养护。 5.2 隧道预防性养护工作流程见图1。 图1 隧道预防性养护工作流程 预防性养护检测 是 预防性养护设计 否 隧道技术状况评定 是否满足预防性 养护条件 日常养护 或病害矫正养护 确定预防性养护方案 预防性养护实施 DB41/T 8962014 3 5.3 隧道预防性养护目的: a)维持良好的隧道使用功能,延缓隧道使用功能的衰减,防止隧道出现病害或阻止轻微病害、病害迹象的进一步扩展; b)延长隧道使用寿命,减少或推迟隧道病害矫正养护;

7、 c)在整个隧道寿命周期内养护总费用最低。 5.4 应定期对隧道状况进行检测评定,结合桥梁管理系统评价隧道性能,预测隧道病害发展趋势,制订预防性养护对策和计划。 5.5 隧道预防性养护应实现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5.6 隧道预防性养护除执行本标准的规定外,还应符合隧道养护、环境、生态保护、安全施工等国家、行业颁布的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6 预防性养护检测及评定 6.1 一般规定 6.1.1 运营管理单位应按照河南省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办法的要求,进行隧道检测,并将检测结果输入桥梁管理系统。 6.1.2 根据检测结果对隧道技术状况进行评定,编制预防性养护计划,制定预防性养护方案。 6.1.

8、3 隧道检测应选择有相应资质的检测及评定咨询单位,宜保持检测工作的连续性,并实行跟踪服务。 6.1.4 隧道检测宜采用精确、快速的无损检测仪器(设备)结合人工调查的方法。 6.2 隧道预防性养护检测 6.2.1 检测方法 隧道预防性检测分为结构检查和结构检测两部分,参照行业标准JTG H12-2003进行。 6.2.2 检测工具、设备和仪器 6.2.2.1 检测工具 检测工具有皮尺、钢卷尺、宽度测定尺、游标卡尺、测针、铁锤、手电筒、PH试纸等。 6.2.2.2 检测设备 检测设备有可移动台架、升降台车,取芯机,照相机、摄像机,卤素灯、目测灯等。 6.2.2.3 检测仪器 检测仪器有雷达探测仪、

9、超声波仪、瑞雷波仪,内窥式观察镜,压力测试仪、强度仪等。 6.2.3 隧道预防性养护检测频率 6.2.3.1 隧道预防性养护检测频率为结构检查每半年一次,结构检测每两年一次。 6.2.3.2 突发事件、发生自然灾害后应立即进行结构检测。 6.2.4 隧道结构检查 隧道预防性养护结构检查内容见表2。 DB41/T 8962014 4 表2 结构检查 结构 检查内容 洞口 局部是否有开裂、倾斜、沉陷;山体是否有滑坡、崩塌;边坡、碎落台、护坡道是否有缺口、冲沟、涌水、深陷、塌落;护坡是否有裂缝、断裂、倾斜、鼓肚、滑动、下沉、表面风化、泄水孔堵塞、墙后积水、周围地基错台、空隙等 洞门 侧墙是否有开裂、

10、渗水;墙身是否有倾斜、沉陷、错台;衬砌是否有起层、剥落;混凝土钢筋是否有外露 衬砌 衬砌是否有起层、侧壁轻微剥落;洞顶是否有渗水、挂冰;拱顶、拱腰是否有裂缝;墙身施工缝是否有开裂、错位 路面 路面是否有拱起、沉陷、错台、开裂、磨光 检修道 栏杆是否有变形、损坏、锈蚀;道板、盖板是否有缺损;道路是否有破损 人行或车行横洞 是否有开裂、起层、剥落 斜(竖)井 排水和通风设施是否有损坏 风道 网罩、风道板吊杆是否有锈蚀、损坏;风道板是否有损坏;风口、风道是否有破损 排水设施 中央窖井盖、边沟盖板是否有破损;沟管是否有开裂、漏水;排水沟、积水井是否有淤积堵塞、沉沙、积水 6.2.5 结构检测 隧道预防

11、性养护结构检测内容及方法见表3。 表3 结构检测 检测项目 检测内容 检测方法 结构 变形 道路线形、高程 道路中线位置、路面高度、缘石高度、纵横坡度 经纬仪、水准仪、花杆、卷尺 隧道横断面 隧道横断面测量、周壁位移测量 激光测距仪 净空变化 隧道内壁间距 经纬仪、水准仪、激光测距仪 裂缝 裂缝现状 裂缝的位置、宽度、长度、开展范围或程度 雷达、超声波 裂缝发展 裂缝的发展变化趋势及速度、裂缝的方向及深度 地质雷达、超声波结合取芯 漏水 漏水状况 漏水的位置、水量、浑浊、冻结及排水系统的状态 地质雷达、瑞雷波、流量计、砂含量 水质分析 水温、pH值检查、电导度检测、水质化学分析 温度计、pH试

12、纸、导电计 材质 衬砌强度 混凝土材质的劣化及强度变化 超声波、回弹法 钢材腐蚀 钢材腐蚀程度 半电池电位检测法、重量损失法、截面损失法 衬砌 状况 衬砌结构 空洞、裂缝、渗漏 地质雷达、超声波 钢筋分布 钢筋、钢拱架及格栅钢架等的数量、分布和定位 地质雷达 DB41/T 8962014 5 表3(续) 结构检测 检测项目 检测内容 检测方法 围岩 状况 围岩外部状况 岩石分级、风化情况 取芯 围岩内部状况 溶洞的位置和范围、裂隙分布 地质雷达、瑞雷波 荷载 状况 衬砌应力 衬砌不同部位的应力及变化 应力测定仪、瑞雷波 拱背压力 拱背压力的分布及变化 土压计、瑞雷波 6.3 隧道技术状况评定

13、隧道技术状况评定按照行业标准JTG H12-2003进行。 7 预防性养护条件 7.1 规划条件 当隧道结构检查评定结果为B类或结构检测评定结果为B类、1A类时,宜考虑预防性养护规划。 7.2 方案条件 当隧道预防性养护检测符合表4的条件时,宜考虑制定具体的预防性养护方案。 表4 预防性养护条件 检查、检测 预防性养护条件 结构检查 洞口 局部开裂、倾斜、沉陷;山体轻微滑坡、崩塌;边坡、碎落台、护坡道有轻微缺口、冲沟、涌水、深陷、塌落;护坡有轻微裂缝、断裂、倾斜、鼓肚、滑动、下沉、表面风化、泄水孔堵塞、墙后积水、周围地基错台、空隙 洞门 侧墙轻微开裂、渗水;墙身轻微倾斜、沉陷、错台;衬砌轻微起

14、层、剥落;混凝土钢筋轻微外露 衬砌 衬砌轻微起层、侧壁轻微剥落;洞顶轻微渗水、挂冰;拱顶、拱腰有较多裂缝;墙身施工缝轻微开裂、错位 路面 路面有拱起、沉陷、错台、开裂、滑溜 检修道 栏杆变形、损坏、锈蚀;道板、盖板缺损;道路局部破损 人行或车行横洞 局部开裂、起层、剥落 斜(竖)井 排水和通风设施轻微损坏 风道 网罩、风道板吊杆锈蚀、损坏;风道板损坏;风口、风道破损 排水设施 中央窖井盖、边沟盖板破损;沟管开裂、漏水;排水沟、积水井淤积堵塞、沉沙、积水 DB41/T 8962014 6 表4(续) 预防性养护条件 检查、检测 预防性养护条件 结构检测 外荷作用 衬砌变形、位移、沉降 初步出现缓

15、慢的变形、位移、沉降 衬砌裂缝 初步出现裂缝,正在发展 衬砌起层、剥落 初步出现衬砌起层、剥落,正在发展 衬砌空洞 衬砌侧面存在空隙、空洞,正在发展 材料劣化 衬砌断面 衬砌断面强度有所下降,结构功能尚好 衬砌起层、剥落 初步出现衬砌起层、剥落,正在发展 钢材腐蚀 出现孔蚀或钢材表面生锈、腐蚀 形态破损 渗漏水 初步出现从衬砌裂缝渗水,正在发展 结冰、砂土流出 出现排水不良,铺砌层积水 图2 隧道预防性养护方案选择流程 B A病害矫正养护 结构检查 S判 定 初选几种预防性养护方案 B或1A 预防性养护方案 2A或3A 结构检测 判 定 日常养护 交通组成 隧道结构类型 交 通 量 通车年限

16、养护资金 地质状况 施工影响 技术成熟度 实施 可靠性 环 保 气 候 保 通 隧道功 能提高 工 期 经济效 益分析 DB41/T 8962014 7 8 预防性养护方案选择 8.1 一般规定 8.1.1 预防性养护方案选择应考虑隧道技术状况、通车年限、地质状况、交通组成、养护资金等,通过综合评定选择最佳的预防性养护方案。 8.1.2 预防性养护方案选择应进行多种方案比选,通过经济效益分析选择最优的方案。 8.2 隧道预防性养护方案选择流程 隧道预防性养护方案选择流程见图2。 8.3 隧道预防性养护方案 8.3.1 常见病害 高速公路隧道常见病害的预防性养护方案见表5。 表5 常见病害预防性

17、养护方案 部位 病害 预防性养护方案 洞口 局部开裂、倾斜、沉陷 封闭灌浆、喷射混凝土、灌浆锚固、围岩压浆 山体滑坡、崩塌 加防落网、锚杆加固、抗滑锚固桩、挡墙 边坡、碎落台、护坡道有缺口、冲沟、 涌水、深陷、塌落 修整后喷射混凝土、加防落网 护坡有轻微裂缝、断裂、倾斜、鼓肚、 滑动、下沉、表面风化 护坡修整、锚杆加固、加防落网、挡墙 泄水孔堵塞、墙后积水 疏通泄水孔 周围地基错台、空隙 注浆、围岩压浆 洞门 侧墙开裂、渗水 封闭灌浆、喷射混凝土 墙身倾斜、沉陷、错台 灌浆锚固、围岩压浆 衬砌起层、剥落 防护网、喷射混凝土、更换衬砌 混凝土钢筋轻微外露 喷射混凝土 衬砌 衬砌起层、侧壁剥落 防

18、护网、套拱、更换衬砌 衬砌空隙、空洞 注浆 洞顶渗水、挂冰 封闭灌浆 拱顶、拱腰裂缝 封闭灌浆、更换衬砌、围岩压浆、灌浆锚固 墙身施工缝开裂、错位 灌浆、更换衬砌、灌浆锚固 路面 沥青路面见河南省地方标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规范 水泥路面见河南省地方标准高速公路桥涵预防性养护技术规范桥面系病害预防性养护方案 横洞 局部开裂、起层、剥落 封闭灌浆、喷射混凝土 斜(竖)井 排水和通风设施轻微损坏 修复 DB41/T 8962014 8 表5(续) 常见病害预防性养护方案 部位 病害 预防性养护方案 风道 金属件锈蚀、损坏;风道板损坏; 风口、风道破损 除锈;更换风道板;修复风口、风道 检

19、修道 栏杆变形、损坏、锈蚀 栏杆修理、更换、除锈 道板、盖板缺损 更换道板、盖板 道路局部破损 修补道路 排水 设施 中央窖井盖、边沟盖板破损 更换中央窖井盖、边沟盖板 沟管开裂、漏水 封闭灌浆 排水沟、积水井淤积堵塞、沉沙、积水 疏通排水沟、积水井 8.3.2 主要病害 高速公路隧道主要病害的预防性养护方案见表6。 表6 主要病害预防性养护方案 病害 病害特征 预防性养护方案 衬砌开裂 衬砌裂纹、剥离、剥落衬砌材料、材质劣化 衬砌背面注浆 防护网 喷射混凝土 套拱 侧壁鼓肚 拱顶裂纹、侧壁裂缝和混凝土挤出、路基膨胀 锚杆加固 围岩压浆 灌浆锚固 增设仰拱 更换衬砌 渗水、渗砂 衬砌裂缝施工缝

20、渗水、渗砂 排水止水、注浆 冻胀 拱顶裂纹、侧壁裂缝和混凝土挤出且随季节变化 增加绝热层 滑坡 衬砌裂缝、净空宽度缩小 滑坡治理加防落网、锚杆加固、抗滑锚固桩、挡墙 9 预防性养护时机 9.1 预防性养护时机以隧道技术状况和病害程度为基准,达到或接近预预防性养护条件时即为预防性养护时机。 9.2 预防性养护时机确定流程见图3。 DB41/T 8962014 9 图3 预防性养护最佳时机确定流程 10 预防性养护设计 10.1 一般规定 10.1.1 隧道预防性养护设计应进行方案比选和费用效益分析。 10.1.2 预防性养护设计应参考历年来的隧道检测数据和近期隧道检测数据、病害检测结果、养护历史

21、。 10.1.3 预防性养护设计包括短期预防性养护方案设计和中长期预防性养护规划设计。 10.2 预防性养护设计流程 隧道预防性养护设计流程见图4。 图4 预防性养护设计流程 隧道检测评定 是否满足预防性养护条件 下一次检测 适合预防性养护的时间范围 选择几个预防性养护时间 费用效益分析 寿命周期养护总费用最低 预防性养护时机 是 否 隧道检评 历史数据 功能性检测 分析 初选三种预防性养护方案 初选三种中长期预防性养护规划 费用效益分析 费用效益分析 预防性养护方案 预防性养护时机 隧道检评 近期数据 养护历史 中长期预防性养护规划 DB41/T 8962014 10 11 预防性养护实施

22、11.1 预防性养护实施按照河南省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办法执行,隧道预防性养护工作重点见附录A。 11.2 预防性养护实施后应按照河南省高速公路养护专项工程竣(交)工验收工作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尽快进行预防性养护实施评价,为以后的隧道预防性养护方案制定提供第一手资料。 DB41/T 8962014 11 A 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隧道预防性养护工作重点 A.1 洞口 A.1.1 常见病害 a) 局部开裂、倾斜、沉陷; b) 山体滑坡、崩塌; c) 边坡、碎落台、护坡道有缺口、冲沟、涌水、深陷、塌落; d) 护坡有裂缝、断裂、倾斜、鼓肚、滑动、下沉、表面风化; e) 泄水孔堵塞、墙后积水;

23、 f) 周围地基错台、空隙。 A.1.2 预防性养护工作重点 a) 查明原因,处治洞口开裂、倾斜、沉陷病害; b)治理山体滑坡、崩塌病害; c)修复边坡、碎落台、护坡道缺口、冲沟、涌水、深陷、塌落等病害; d)疏通边沟、泄水孔;排除墙后积水; e)处治地基错台、空隙病害。 A.2 洞门 A.2.1 洞门常见病害 a) 侧墙开裂、渗水; b) 墙身倾斜、沉陷、错台; c) 衬砌起层、剥落; d) 混凝土钢筋外露。 A.2.2 洞门预防性养护工作重点 a)处治侧墙开裂、渗水; b)查明墙身倾斜、沉陷、错台的原因,采取合理的处理方案; c)修复衬砌起层、剥落病害; d)处理锈蚀的混凝土钢筋,修复混凝

24、土保护层。 A.3 衬砌 A.3.1 常见病害 DB41/T 8962014 12 a) 衬砌表面起层、侧壁剥落; b) 洞顶渗水、挂冰; c) 衬砌空隙、空洞; d) 拱顶、拱腰裂缝; e) 墙身施工缝开裂、错位。 A.3.2 预防性养护工作重点 a)处治衬砌表面起层、侧壁剥落、压碎病害; b)对于洞顶渗水、挂冰病害,及时封闭灌浆,进行止水处理; c)注浆处理衬砌空隙、空洞; d)查明衬砌开裂的原因,采取合理的方案及时处理衬砌裂缝; e)墙身施工缝开裂、错位病害,查明病害原因,采取灌浆、更换衬砌、灌浆锚固等方案处理。 A.4 路面 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及预防性养护工作重点见河南省地方标准高

25、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规范,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及预防性养护工作重点见河南省地方标准高速公路桥涵预防性养护技术规范。 A.5 检修道 A.5.1 常见病害 a) 栏杆变形、损坏、锈蚀; b) 道板、盖板缺损; c) 道路局部破损等。 A.5.2 预防性养护工作重点 a)修复变形、损坏的栏杆;对锈蚀的栏杆除锈、涂防护剂; b)修复破坏的道板、盖板,不能修复的及时更换;增补丢失的道板、盖板; c)修复破损的检修道路。 A.6 人行或车行横洞 A.6.1 常见病害 a) 洞体局部开裂、渗水; b) 横洞墙面起层、剥落; c) 横洞路面损坏。 A.6.2 预防性养护工作重点 a)处理洞体开裂、

26、渗水; b)修复横洞墙面起层、剥落; c)修复横洞内损坏的路面。 DB41/T 8962014 13 A.7 斜(竖)井 A.7.1 常见病害 a) 斜(竖)井内有异物、或因自然灾害堵塞; b) 井内排水设施损坏; c) 井内检查通道或设施锈蚀、损坏。 A.7.2 预防性养护工作重点 a)清除斜(竖)井内的异物、或因自然灾害堵塞的斜(竖)井落土、落石等; b)修复井内损坏的排水设施; c)对井内锈蚀的检查通道或设施除锈、涂防护剂;更换损坏的井内检查通道。 A.8 风道 A.8.1 常见病害 a) 送(排)风口网罩锈蚀、损坏、网眼堵塞; b) 风道板吊杆锈蚀、损坏; c) 风道板损坏; d) 风

27、口、风道破损。 A.8.2 预防性养护工作重点 a)清除送(排)风口网罩网眼堵塞的杂物;对锈蚀的送(排)风口网罩除锈、涂防护剂;更换损坏的送(排)风口网罩; b)对锈蚀的风道板吊杆除锈、涂防护剂;更换损坏的风道板吊杆; c)更换损坏的风道板;修复破损的风口、风道。 A.9 排水设施 A.9.1 常见病害 a) 中央窖井盖、边沟盖板破损; b) 沟管开裂、漏水; c) 排水沟、积水井淤积、堵塞、沉沙、滞水、结冰等。 A.9.2 预防性养护工作重点 a)及时修理洪水冲坏、自然灾害破坏的隧道外的截水沟、排水沟; b)修复破坏的中央窖井盖、边沟盖板,不能修复的及时更换;增补丢失的中央窖井盖、边沟盖板; c)修复开裂、漏水的排水管; d)疏通淤积、堵塞的排水沟、积水井;清除排水沟、积水井内的沉沙、滞水、结冰。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地方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