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安徽省涡阳四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质检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bonesoil321 文档编号:348464 上传时间:2019-07-2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0.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安徽省涡阳四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质检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2-2013学年安徽省涡阳四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质检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2-2013学年安徽省涡阳四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质检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2-2013学年安徽省涡阳四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质检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2-2013学年安徽省涡阳四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质检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安徽省涡阳四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质检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所有调节都有反射弧的参与 B所有的稳态都是相对的 C所有稳态都是保持恒定不变的 D所有稳态的调节中枢都在大脑 答案: B 试题分析: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由于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经常处于变化中,所以说内环境的稳定是相对的。反射弧是参与反射的神经结构,反射是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所以并不是所有调节都有反射弧的参与,只有存在神经调节的活动才有反射弧的参与;维持人体内的稳态的过程

2、很多很复杂,不同的调节过程是不同的,有的稳态只是一些化学反应,不需要神经系统的参与,因此也就没有大脑皮层的参与;故选 B。 考点:内环境稳态调节。 点评: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 识掌握和应用能力。 下图中 A、 B为两插条扦插一段时间后的生长情况示意,其主要原因是 A芽能发育成枝条 B芽能进行光合作用 C芽能产生生长素促进生根 D. 芽能产生生长素促进生长 答案: C 试题分析:图中 A、 B 为一组对照实验,单一变量是插条是否带芽, A 组带芽,插条扦插一段时间后的生根, B组去掉芽后没有生根,说明芽能产生生长素促进生根;故选 C。 考点:生长素的作用。 点评:本题设计较为巧妙,一个实验中考查了

3、生长素的相关知识,提升了学生提取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某科技小组在调查一块方圆为 2hm2的草场 中灰苍鼠的数量时,放置了 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 50只,将捕获的灰苍鼠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生。 5天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 42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 13只。则该草场中灰苍鼠的种群数量最接近 A 50只 B 42只 C 92只 D 160只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第一次标志数 /种群数量第二次标志数 /第二次捕获数,故种群数量 504213160;故选 D。 考点:标记重捕法的计算。 点评:考查学生提取信息与计算能力,平时应该加强训练。 培育草莓脱毒苗所采用的

4、主要技术是( ) A组织培养 B细胞杂交 C显微注射 D核移植 答案: A 试题分析:脱毒原因:长期进行无性繁殖的作物,病毒在体内逐年积累,就会导致作物产量下降,品质变差;方法:用分生区的细胞进行植物组织培养;故选 A。 考点:植物组织培养。 点评:本题比较简单,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下列有关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组织培养没有体现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B二倍体植株的花药经植物组织培养后得到稳定遗传的植株 C用人工薄膜将胚状体、愈伤组织等分别包装可制成人工种子 D植物耐盐突变体可通过添加适量 NaCl的培养基培养筛选而获得 答案: D 试题分析:植物组织培养原理是植物细

5、胞的全能性;二倍体植株的花粉经脱分化与再分化处理后会得到单倍体植株,然后再经秋水仙素处理,才能得到稳定遗传的二倍体植株;胚状体、不定芽、顶芽和腋芽等为材料外包上人工薄膜,可制成人工种子;故选 D。 考点:植物组织培养。 点评:本题相对综合,可以通过理解记忆的方法平时加以训练。 以下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工程是细胞水平上的生物工程 B基因工程的产物对人类都是有益的 C基因工程 产生的变异属于人工诱变 D基因工程育种的优点之一是目的性强 答案: D 试题分析:基因工程是指在生物体外,通过对 DNA分子进行人工 “剪切 ”和 “拼接 ”,对生物的基因进行改造(目的性强)和重新组合

6、(基因重组),然后导入受体细胞内进行无性繁殖,使重组基因在受体细胞内表达,产生出人类所需要的基因产物,但并不是所有的基因产物对人类都是有益的;故正确的选 D。 考点:基因工程的概念。 点评:基础知识考查,基本概念的识记。 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电激可诱导植物原生质体融合或动物细胞融合 B去除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和将动物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均需酶处理 C小鼠骨髓瘤细胞和经抗原免疫小鼠的 B淋巴细胞融合可制备单克隆抗体 D某种植物甲乙两品种的体细胞杂交的杂种细胞与甲乙两品种杂交后代细胞的染色体数目相同 答案: D 试题分析:利用物理(电刺激、振荡、离心)和化学的方法既可诱导植物原生质

7、体融合,也可促进动物细胞的融合;植物体细胞杂交常先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植物细胞,获得有活力的原生质体,用胰蛋白酶和胶原蛋白酶处理动物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将小鼠骨髓瘤细胞和经抗原免疫的 B淋巴细胞融合得到杂交瘤细胞 ,杂交瘤细胞既能产生抗体又能无限增殖,经克隆后生成的细胞群可产生单克隆抗体;甲乙两品种的体细胞杂交后代的染色体数目是甲乙两品种染色体数目之和,而甲乙两品种杂交后代的染色体数是甲乙两品种配子染色体数之和;故选 D。 考点: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异同 比较项目 细胞融合的原理 细胞融合的方法 诱导手段 用途 植物体细胞杂交 细胞膜的流动性 用纤维素酶、果胶酶去除细胞壁后诱导原生

8、质体融合 离心、电刺激、振动、聚乙二醇( PEG)诱导 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扩展杂交亲本的范围,培育新品种 动物细胞融合 细胞膜的流动性 用胰蛋白酶使细胞分散后诱导细胞融合 除应用植物细胞杂交手段外,还可用灭活病毒诱导 制备单克隆抗体、病毒疫苗、干扰素等 点评:本题综合性强,突出理解、分析和推理能力的培养。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培养的动物细胞在培养瓶壁上可形成多层细胞 B动物组织消化后的初次培养为传代培养 C精子细胞经变形后,中心体发育形成精子的顶体,顶体内含有的顶体酶能协助精子穿过卵母细胞的放射冠和透明带 D某动物排卵时,减数第一次分裂尚未完成,此时卵子处于初级卵母细胞阶段,当该细

9、胞发育至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时,才具备受精能力 答案: D 试题分析:动物细胞在培养过程中有接触抑制现象,细胞在培养瓶中会贴壁生长,形成一层细胞,相互接触后停止生长; A错误。动物组织消化后的初次培养为原代培养,将原代细胞从培养瓶中取出,配制成细胞悬浮液,分装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培养瓶中继续培养为传代培养; B错误。精子细胞的高尔基体发育形成精子的顶体; C错误。 考点:动物细胞培养,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点评:本题比较综合,提升了学生获取题 文信息、审题能力,注重学生的重点知识的过关。 下列关于哺乳动物胚胎发育和胚胎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卵裂期胚胎总体积不变或略有下降。 B胚胎分割时需将

10、原肠胚的内细胞团均等分割 C胚胎干细胞具有细胞核大、核仁小和蛋白质合成旺盛等特点 D胚胎干细胞只能从早期胚胎中分离获取 答案: A 试题分析:卵裂期细胞不断分裂胚胎体积不变,因细胞数目增多时有机物逐渐消耗而减少;内细胞团是囊胚时期的,不是原肠胚时期的;胚胎干细胞具有细胞核大、核仁比较大而明显的特点;胚胎干细胞来源于早期胚胎或原始性腺;故正确 的选 A。 考点:胚胎发育和胚胎工程。 点评:本题有一定的综合性,意在考查学生识记和理解能力,属于中档题。 下列关于高等哺乳动物体外受精与早期胚胎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卵细胞采集后需要放在一定浓度的肝素溶液中培养 B收集精子的方法有假阴道法、手握

11、法和电刺激法 C囊胚的滋养层细胞具有发育全能性 D精子和卵细胞在体外受精后,将受精卵移入受精溶液中继续培养 答案: B 试题分析:精子采集后需要放在一定浓度的肝素溶液中培养, A错误;囊胚的内细胞团细胞具有发育的全能性, C错误;精子与卵子在体外受精后,应将受精卵移入发育培养基中继续培养, D错误。 考点:体外受精与早期胚胎培养。 点评:本题较简单,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通过胚胎移植技术,可以实现良种牛的快速繁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对供体和受体母牛都要进行相同激素处理 B受精和胚胎的早期培养都必须在体外进行 C对冲卵获得的原肠胚检查合格后方可移植 D胚胎分割移植实现同卵多胎

12、的成功率较低 答案: D 试题分析:对供体和受体母牛进行同期发情处理,所用激素相同,但对供体母牛进行超数排卵要用促性腺激素, 受体母牛则不需要, A错;受精可在体内进行, B错;冲卵得到的胚胎应培养到桑椹胚或囊胚才可移植, C错;到目前为止,最常见的是分割产生同卵双胎,而同卵多胎成功的比例很小, D正确。 考点:胚胎移植技术。 点评:试题相对简单,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属于 B级能力要求。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卵母细胞除从活体输卵管中采集外,还可以从处死的雌鼠卵巢中获取 B卵子完成受精的标志是在卵黄膜和透明带的间隙观察到极体的存在 C获能的精子和培养成熟的卵子,一般情况下都可以放在获能

13、溶液或受精溶液中完成受精 D哺乳动物卵泡的形成和在卵巢内的储备,是在出生前(即胎儿时期)完成的 答案: B 试题分析:采集卵母细胞的方法有:从输卵管中冲取卵母细胞、从屠宰场废弃的动物卵巢中采集、利用超声波探测仪和吸卵针活体采集, A正确;卵子减数第一次分裂完成时在卵黄膜和透明带的间隙观察到第一极体,而完成受精的标志是在卵黄膜和透明带的间隙观察到两个极体, B错误。 考点: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点评:考查基本,来自课本,是基础知识考试的理想题目。 下列关于叙述,错误的是 ( ) A胚胎发育过程中也存在细胞衰老或凋亡现象 B受精卵发育到 原肠胚阶段才能进行胚胎移植 C早期胚胎培养与动物细胞培养的培

14、养液通常都需要加入血清 D用小鼠不同器官和组织构建的 cDNA文库不同 答案: B 试题分析:胚胎发育过程中存在细胞分裂、分化、衰老或凋亡的现象, A 正确;受精卵发育到桑椹胚或囊胚阶段才能进行胚胎移植, B错误;用小鼠不同器官和组织获得的 mRNA不同,它构建的 cDNA文库不相同, D正确。 考点:动物细胞培养,核移植, cDNA文库。 点评:本题考查相对综合,是学生能力提升的较好选择。 关于现代生物技术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蛋白质工程可以合成自然界不存在的蛋白质 B ES 细胞是研究体外细胞分化的理想材料 C体细胞杂交技术可用于克隆动物 D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可用于转基因动物的培养

15、答案: C 试题分析:蛋白质工程与基因工程不同,基因工程产生的是自然界中原有的蛋白质,而蛋白质工程可合成 自然界中不存在的蛋白质, A项正确。 ES 细胞在添加抑制因子的培养液中,能够维持不分化的状态;在培 养液中加入分化诱导因子,如牛黄酸、丁酰环腺苷酸等化学物质时,就可以诱导 ES 细胞向分化,这为揭示 细胞分化和细胞凋亡机理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B项正 确。体细胞杂交技术是植物细胞工程中培养杂种植株的 一项技术,动物细胞工程中克隆动物常利用细胞核移植技术,而制备单克隆抗体常利用动物细胞融合技术, C项错误。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可为动物的转基因技术提供受体细胞等, D项正确 . 考点:蛋白质工程,

16、体细胞杂交,动物细胞培养。 点评:本题综合性强,突出理解、分析和推理能力的培养。 在小麦地里施用一定浓度的 2, 4-D能除掉双子叶杂草,而对小麦无影响,对此现象的错误解释是 A双子叶杂草对 2, 4-D的敏感性强 B小麦对 2, 4-D的敏感性差 C 2, 4-D对小麦的生长无 作用 D同一浓度的 2, 4-D对小麦和杂草的作用不同 答案: C 试题分析:小麦和杂草对 2, 4-D的敏感性不同,双子叶杂草对其敏感性强,高浓度对杂草生长起抑制作用,甚至杀死杂草,从而达到除草的目的,但不是 2,4-D对小麦的生长不起作用;故选 C。 考点:生长素类似物的应用。 点评:本题较简单,考查了学生对基础

17、知识的理解。 美国杜克大学医疗中心的一个研究小组在科学杂志上撰文透露,他们利用成年猪的动脉血管细胞和能够模拟胚胎环境的新型生物反应器,成功地在实验室里培养出新的动脉血管。这种血管的外形和功能都与真的血管一样。这一研究成果是生物组织培养工程领域的重大进展。下列关于以上技术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以上技术属于 “克隆 ” B这项技术中可能要利用去核卵细胞 C这项技术的关键是激发血管细胞的 “全能性 ” D这项技术的关键是激发血管细胞发育成血管的潜能 答案: C 试题分析:题干中的过程属于 “治疗性克隆 ”。受体细胞用卵细胞原因:卵细胞大,容易操作;卵细胞质多,营养丰富;含有促使细胞全能性表

18、达的物质。该技术的结果只是发育成了血管而并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个体,不能体现血管细胞的 “全能性 ”,只是激发了血管细胞发育成血管的潜能;故选 C。 考点:克隆技术。 点评:试题以信息的方式呈现考生陌生的问题背景,提升了学生获取信息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细胞免疫中,效应 T细胞发挥免疫作用的机制是:( ) A与抗原结合使其失去活性 B直接吞噬靶细胞将其分解 C将抗原呈递 给 B淋巴细胞 D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 答案: D 试题分析:在细胞免疫中,效应 T细胞能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得靶细胞裂解死亡;故选 D。 考点:效应 T细胞的作用。 点评:试题相对简单,直接考查效应 T

19、 细胞的作用,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稳态遭到破坏,必将引起 A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 B儿童患佝偻病 C细胞代谢紊乱 D成年人患肌无力病 答案: C 试题分析:当稳态遭到破坏,就会引起细胞的新陈代谢紊乱,并导致疾病。但是当稳态遭到破坏,不一定只是引起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儿童患佝偻病是体内缺钙引起的,成年人患肌无力病是由于体内血液中钙浓度过高引起的,都不是稳态遭到破坏的必然结果。机体的新陈代谢是由细胞内很多复杂的酶促反应组成的,而酶促反应的进行需要温和的外界条件,如温度和 pH等都必须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酶促反应才能正常进行,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并不是所有的

20、酶促反应速率都加快,有的会减慢,甚至停止;故选 C。 考点:稳态的意义。 点评:考查基本,来自课本,是基础 知识考试的理想题目,学生应理解加记忆。 取一只小鼠的皮肤,分别移植到切除和不切除胸腺的幼鼠身上,切除胸腺鼠的皮肤移植更易成功。这个实验结果说明对异体皮肤排斥起重要作用的是:( ) A造血干细胞 B T淋巴细胞 C B淋巴细胞 D吞噬细胞 答案: B 试题分析: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当淋巴细胞受到抗原刺激时,能够增殖分化成具有免疫效应的细胞 效应 T细胞或效应 B细胞,进而发挥免疫作用。一只小鼠的皮肤对另一只鼠来讲属于抗原,当抗原物质分别移植到切除和不切除胸腺的幼年小鼠身

21、上,切除胸腺鼠的皮肤移植更易成功,是因为 T淋巴细胞是在幼年动物的胸腺中形成的,切除胸腺,就抑制了 T淋巴细胞的形成;故选 B。 考点:免疫排斥反应。 点评:本题相对综合,突出理解、分析和推理能力的培养。 体温调节中枢和体温感觉中枢分别在( ) A大脑皮层,下丘脑 B下丘脑,大脑皮层 C下丘脑,下丘脑 D大脑皮层,大脑皮层 答案: B 试题分析: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大脑皮层是人体的最高级中枢,能产生渴觉;故选 B。 考点:体温调节中枢和感觉中枢。 点评:此题容易混淆,基本知识必须扎实,易混知识必须区分清楚。 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膜融合的是 ( ) A植物体细胞

22、杂交 B受精过程 C氧进入细胞中的线粒体 D效应 B细胞产生抗体 答案: C 试题分析:膜的融合表现在同一细胞的生物膜以出芽方式形成具膜小泡移到另一膜上,与该膜融合后成为该膜的一部分。其中 D选项中效应 B细胞产生抗体就是以这种结构转化为基础,不断合成和分泌出抗体的过程。另外也表现在不同细胞生物膜的融合,如有性杂交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植物体细胞杂交两种原生质体的融合,都体现了细胞膜等膜的融合。而氧进入到线粒体内只是物质出入生物膜的物质运输过程;故选 C。 考点:膜融合的实例。 点评:本题相对综合,可以通过理解记忆的方法平时加以训练。 用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连续饲喂正常成年小白鼠 4周,与对照组比

23、较,实验组小白鼠表现为 A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B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 C耗氧量减少、神 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D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 答案: B 试题分析: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幼年动物的发育、加速体内物质的氧化分解和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的作用。所以用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连续饲喂正常成年小白鼠一段时间后,小白鼠的代谢加快、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故选 B。 考点:甲状腺激素的功能。 点评:本题比较简单,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属于 A级要求。 科学研究表明,对幼鼠注射或口服睾丸酮后,出生仅 14天的雄鼠就表现出交配行为。如果将公鸡的睾丸摘除,公鸡将

24、不再鸣啼,鸡冠萎缩,求偶行为消失;重新植入睾丸,则公鸡的特征和交配行为又得以恢复。这一事实说明( ) A性激素与性行为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 B被割除睾丸的公鸡变成了母鸡,因而不再鸣啼 C睾丸酮属于雄性激素,在雌性体内不存在 D幼鼠和公鸡的有关特征和行为变化是激素和神经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 答案: A 试题分析:幼鼠性腺还未成熟,注射或口服睾丸酮,出生仅 14d的雄鼠就表现出交配行为,而公鸡的睾丸摘除,失去第二性征,重新植入睾丸,公鸡第二性征又恢复 。这充分说明:睾丸分泌的雄激素与性行为之间有直接的联系。而本实验并未描述摘除睾丸的公鸡变成母鸡,雄性激素在雌性体内也有,只不过量少。这一事实不能直接证明

25、幼鼠和公鸡的有关特征和行为是神经与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故选 A。 考点:性激素的作用。 点评:本题设计巧妙,考查了性激素的相关知识,提升了学生提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某人因意外车祸而使大脑受损,其表现症状是能够看懂文字和听懂别人谈话,但却不会说话。这个人受损伤的部位是( ) A大脑皮层第一运动区 B大脑皮层中央前回底部之前( S区) C大脑皮层颞上回后部( H区) D大脑内侧面某一特定区域 答案: B 试题分析:大脑皮层的言语区分为四个区域: S区:如果发生障碍不能讲话, H区:发生障碍不能听懂别人的话, W区:发生障碍,不能写字, V区:发生障碍,看不懂文字,故选 B。 考点:大脑皮层的言

26、语区。 点评:本题较简单,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属于容易题。 在一条离体的神经纤维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则( ) A所产生的神经冲动向轴突末梢方向传导 B邻近的未兴奋部分表现为膜内正电、膜外负电 C所产生的神经冲动向树突末梢方向传导 D兴奋部位的膜外由正电变为负电,膜内由负电变为正电 答案: D 试题分析: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外带正电,膜内带负电。当神经纤维的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 Na+通道开放,大量 Na+短时间内涌入细胞内,使得细胞内外带电情况发生变化,即由原来的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此时细胞处于兴奋状态。兴奋产生后向神经纤维的两侧传递。故选 D。 考点:兴奋在神经纤维

27、上传导。 点评:本题比较简单,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关于体液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 B淋巴细胞 B抗体是由 B淋巴细胞分泌的 C抗体一般可以直接杀死入侵的细胞 D记忆 B细胞经迅速增殖分化,可以形成大量的效应 T细胞 答案: A 试题分析:体液免疫的过程: 绝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处理后,被 T细胞识别, T细胞再将相应的抗原传递给 B细胞,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 B淋巴细胞;抗体是由效应 B细胞分泌的;抗体与抗原结合,抑制病原体的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记忆 B细胞经迅速增殖分化,可以形成大量的效应 B细胞;故选 A。 考点:体液免疫的过程。 点评:本题相

28、对基础,注重学生的基本知识的过关,属于中档题。 关于 “人类免疫缺陷病 毒 ”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常用 HLA表示 B常用 AIDS表示 C主要侵犯人体 T细胞 D先使体液免疫功能严重缺损,继而影响细胞免疫 答案: C 试题分析:艾滋病是英文 AIDS的译音,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的简称,它是由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引起的,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简称 HIV。 HLA是人类白细胞抗原,也叫组织相容抗原,每个人的细胞表面的组织相容性抗原是不同的。 HIV能够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特别是能够侵入 T淋巴细胞,使 T淋巴细胞大量死亡,导致患者丧失一切免疫功能,各种传染病则乘虚而入。所以艾滋

29、病病毒是先使细胞免疫功能严重缺损,继而影响体液免疫;故选 C。 考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点评:本题考查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相关知识,渗透学生对基础知识理解和分析能力的考查,并提醒学生在学习中不能将 HIV和 HLA相混。 若一个人的胸腺先天发育不良,可能造成的结果是 ( ) A体内没有 B细胞而仅仅有 T细胞 B几乎丧失一切细胞免疫,各种传染病乘机而人 C只保留有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D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合成能力减弱 答案: B 试题 分析:胸腺先天发育不良就不能产生 T淋巴细胞,细胞免疫不能进行,体液免疫大部分不能进行,只有少数抗原直接作用于 B淋巴细胞,可以进行体液免疫;故选 B。 考点: T

30、淋巴细胞的功能。 点评:本题设计较为巧妙,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基本知识必须扎实。 T细胞的作用叙述最完整的一组是 ( ) 处理抗原 呈递抗原 识别抗原 分化记忆细胞 分化效应细胞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T细胞的作用:识别、呈递抗原,分化成效应 T细胞、记忆细胞,并产生淋巴因子;处理抗原的是吞噬细胞;故选 C。 考点: T细胞的作用。 点评:属识记内容,相对简单,应理解加记忆并举,学生作答一般不会出现太多错误。 能够识别抗原的细胞是( ) 吞噬细胞 T细胞 B细胞 记忆细胞 效应 B细胞 效应 T细胞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在特异性免疫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

31、,吞噬细胞首先对抗原进行处理,它能够识别抗原;在体液免疫中 T细胞在呈递抗原时,能够识别抗原,在细胞免疫中 T细胞也能够识别抗原。体 液免疫中的 B细胞也可以识别抗原,抗原既可以直接刺激 B细胞也可以通过 T细胞的呈递。无论是记忆细胞 B细胞还是记忆 T细胞,在抗原再次侵入机体后,都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所以记忆细胞是能够识别抗原的。在细胞免疫中,效应 T细胞与被抗原入侵的靶细胞密切接触,来破坏靶细胞,所以效应 T细胞也是可以识别抗原的。效应 B细胞的主要作用是产生抗体,已没有识别抗原的能力 ,所以识别作用的是 ;故选 C。 考点:识别抗原的细胞。 点评:本题综合性强,突出理解、分析

32、和推理能力的培养。 综合题 对燕麦胚芽鞘作如下处理: 放在 暗盒里; 在胚芽鞘尖端的下部用锡箔遮住; 在尖端横向插入云母片; 在尖端横向插入琼脂片; 切去胚芽鞘的尖端; 切去胚芽鞘的尖端,但在切口上放一含有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的琼脂小块; 切去尖端,在切口上放一含有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的琼脂小块,并置于暗盒里; 切去胚芽鞘尖端,放在暗盒里。上述装置均用相同的单侧光照射。 请仔细分析上图,回答以下问题: ( 1)有单侧光照时仍能直立生长的有 。 ( 2)弯向光源生长的有 。 ( 3)不生长、不弯曲的有 。 ( 4)如把 放在匀速转盘上,给予右侧光照,它的生长情况是 。 ( 5)向光 弯曲生长的原因是 。

33、 ( 6)以上试验说明,植物的茎具有 ,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 ,向光弯曲生长的部位在 ,胚芽鞘尖端能够产生 ,从尖端运输到下部,能 。 答案:( 10分) ( 1) ( 2) ( 3) ( 4)直立生长 ( 5)单侧光使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下分布不均匀 ( 6)向光性; 胚芽鞘尖端;尖端下面一段; 生长素; 促进下部生长 试题分析:据图分析:图 :胚芽鞘放在暗盒里没有受单侧光刺激表现为直立生长。图 :胚芽鞘的尖端受到单侧光的刺激,使生长素在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多,背光一侧生长快,向光一侧生长慢,从而使茎弯向光源生长。图 :云母片阻断了生长素向下运输的通路,生长素不能向下运输,因而不生长也不弯曲。

34、图 :琼脂片不能阻断生长素向下运输,解释同 。图 :切去且芽鞘的尖端,不产生生长素,故图 不生长也不弯曲。图 :由于无胚芽鞘尖端,没有感光部位,琼脂块下面一段胚芽鞘中生长素分布均匀,所以表现为直立生长。图 :参考图 。图 :参考图 。 把 放在匀速转盘上,给予右侧光照,植株受光均匀,生长素分布均匀,所以表现为直立生长。 向光弯曲生长外因是单侧光照射,内因是背光侧的生长素多于向光侧,背光侧生长得比向光侧快,所以向光弯曲生长。植物的茎具有向光性,感光部位在胚芽鞘尖端,向光弯曲生长的部位在尖端下面一段, 能够说明胚芽鞘尖端能够产生生长素,从尖端运输到下部,能促进下部生长。 考点: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35、点评:此题属于实验分析题,考查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并能够正确识图,找到图中的条件,进行分析。 回答下列有关神经冲动传导 的问题: ( 1)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时,若规定细胞膜外表面为零电位,则细胞膜内表面的电位是 (正、负或零)电位。 ( 2)产生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是 透过细胞膜向外扩散比 向内扩散更容易。 ( 3)当神经纤维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细胞膜内外表面的电位分布情况是 。(内正外负 /内负外正 ) 答案:( 8分)( 1)负 ( 2) K+; Na+ ( 3)内正外负 试题分析: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时,膜内外电位为外正内负。静息电位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K+透过细胞

36、膜外向外扩散比 Na+向内扩散更容易。当神经纤维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细胞膜内外表面离子的分布情况是外负内正。 考点: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 点评:考查基本,来自课本,是基础知识考试的题目。 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绵羊 “多利 ”的培育程序如图所示。请看图后回答: ( 1)写出图中 a 、 b 所指的细胞工程名称 : a , b ( 2) “多利 ”面部的毛色是 ,请根据遗传学原理说明判断的原因是: ( 3)继植物组织培养之后,克隆绵羊的培育成功,证明动物核细胞也具有 。 答案:( 7分) ( 1)核移植 胚胎移植 ( 2)白色 ,“多利 ”的全部细胞核基因来自白面绵羊( 2分) ( 3)全能性 试题

37、分析: ( 1)动物核移植的概念:将动物的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入一个去掉细胞核的卵母细胞中,使其重组并发育 成一个新的胚胎,最终发育为动物个体。胚胎移植是指将雌性动物的早期胚胎,或者通过体外受精及其他 方式得到的胚胎,移植到同种的、生理状态相同的其他雌性动物的体内,使之继续发育为新个体的技术。 ( 2)细胞内的绝大部分遗传物质 (DNA)存在于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上,所以生物的绝大部分性状如性别、毛 色等是由核基因来控制的。故 “多利 ”面部的毛色是白色,因为 多利绵羊的细胞核基因来自白绵羊。( 3) 动物细胞核技术的原理是动物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考点:克隆动物的培育。 点评:本题考查相对综合,是学

38、生提升获取图示信息、审题、分析能力的较好选择。 下图可表示细胞融合技术的一些过程,请据图回答: ( 1)若 A、 B细胞为动物细胞,从 A和 B细胞到 C细胞的过程中,常用_作为诱导剂来诱导融合。 A、 B融合为 C的过程说明了细胞膜具有 特性。 ( 2)若 A、 B细胞为植物细胞,那么这样的细胞已经用酶降解脱掉了 ,这种酶可能是 _酶。 融合完成的标志是 ;形成的 D细胞还要应用_技术把 D培养成植株。 ( 3)若 A细胞为骨髓瘤细胞, B细胞为 B淋巴细胞,那么 D细胞称为 。这种细胞既能无限繁殖,又能产生 。 ( 4)若该过程是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在 A、 B到 C的过程中,所形成的

39、C有 种,用来培养的 D细胞应该是 。 答案:( 20分) ( 1)灭活的病毒 流动性 ( 2)细胞壁 纤维素 形成了新的细胞壁 植物组织培养 ( 3)杂交瘤细胞 单克隆抗体 (特异性抗体 ) ( 4) 3 融合的杂交瘤细胞 试题分析:( 1)动物细胞融合通过物理方法如离心、振动和电刺激,化学方法如聚乙二醇和生物方法如灭活的仙台病毒的诱导融合,形成杂种细胞,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 2)植物体细胞杂交中去壁过程,最常用的方法是酶解法,即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去除细胞壁。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是杂种细胞形成新的细胞壁,细胞壁的形成过程主要与细胞内的高尔基体有关。形成的杂种细胞还要经过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的脱分化和再分化行成杂种植株。 ( 3) A细胞为骨髓瘤细胞, B细胞为 B淋巴细胞,经过动物细胞融合形成杂交瘤细胞,特点是既能无限繁殖,又能 产生特异性抗体。 ( 4)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中融合后的细胞有三种情况( B细胞自身融合的细胞、骨髓瘤细胞自身融合的细胞及 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形成的杂交瘤细胞),需要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进行筛选,以获得杂交瘤细胞。 考点:细胞融合技术。 点评:本题结合细胞融合过程图,考查植物体细胞杂交和单克隆抗体制备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识记能力,属于容易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