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重庆市杨家坪中学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figureissue185 文档编号:348688 上传时间:2019-07-2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54.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重庆市杨家坪中学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2-2013学年重庆市杨家坪中学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2-2013学年重庆市杨家坪中学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12-2013学年重庆市杨家坪中学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12-2013学年重庆市杨家坪中学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重庆市杨家坪中学高二 12月月考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检测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与用于检测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 A液和B液,虽然其成分相同,但用法和用量均不相同。 B用甲基绿和吡罗红对人口腔上皮细胞进行染色,发现细胞核呈红色、细胞质呈绿色 C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层析分离后得到四条色素带,其中呈蓝绿色的是叶绿素 b D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用 KN03溶液代替蔗糖溶液现象会更明显 答案: A 试题分析:斐林试剂:甲液为 0.1g/mlNaOH,乙液为 0.05g/mlCuSO4;双缩脲试剂:

2、A液为 0.1g/mlNaOH, B液为 0.01g/mlCuSO4,故 A正确;用甲基绿和吡罗红对人口腔上皮细胞进行染色,发现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层析分离后得到四条色素带,其中呈蓝绿色的是叶绿素 a;用 KN03溶液做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时,由于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可以进入细胞,细胞会发生自动质壁分离复原,现象没有使用蔗糖溶液时明显。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实验的相关知识。 点 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 (其余的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 ),实验以 CO

3、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温度( ) 5 10 15 20 25 30 35 光照下吸收 CO2( mg/h) 1.00 1.75 2.50 3.25 3.75 3.50 3.00 黑暗下释放 CO2( mg/h) 0.50 0.75 1.00 1.50 2.25 3.00 3.50 下列对该表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 A该植物呼吸作用酶的最适温度约为 25 B昼夜不停地光照,温度在 35 时该植物不能生长 C昼夜不停地光照,该植物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是 30 D每天交替进行 12小时光照、 12小时黑暗,温度均保持在 20 条件下,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答案: D 试题分析

4、:光照下吸收 CO2的量代表的是有机物的积累量,黑暗中放出 CO2的量代表的是有机物的消耗量,也代表呼吸作用强度。由表中数据可见 35 时,该植物呼吸作用最强,所以 25 不是呼吸作用酶的最适温度; 35 时该植物的有机物的积累量为 3mg,能正常生长;植物生长最快时的 温度为 25 ;每天交替进行 12小时光照、 12小时黑暗,在 20 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为: 3.2512-1.512=21mg;同理可算出其他温度条件下有机物的积累量,在所有温度中 20时有机物积累量最多。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关测定和计算。 点评:本题属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综合题,意在考查考生的

5、理解能力和计算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如图为夏季晴天某植物叶片中测得的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对这一曲线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AB段光合强度随光照强度增强而逐渐上升 B B点光照最强,过了 B点光合作用强度就开始下降 C DE段光合强度随光照强度减弱而下降 D BC 段光合强度下降是因为部分气孔关闭, CO2供给不足所致 答案: B 试题分析:分析曲线图: AB段,表明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增强; BC 段,由于中午温度过高,蒸腾作用过大,叶片的气孔关闭,使光合作用原料之一的 CO2供应量减少,使光合作用强度减弱; DE段,光照逐渐减弱,影响光反应的进行,使光合作用强度下降。 B点光照

6、不是最强的。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曲线分析。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分析曲线图的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中 等难度题。 根据右面光合作用图解,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过程发生于叶绿体基质中 B 过程发生于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 C图示 依次为 H、 ATP、 CO2、 (CH2O) D 产生的 ATP不仅用于还原 C3,还可用于矿质离子吸收等 答案: D 试题分析:图中 依次为 H、 ATP、 CO2、 (CH2O); 表示光反应过程,发生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 表示暗反应过程,发生于叶绿体基质中;光合作用光反应产生的 ATP只能用于暗反应,不能供给其他生命活动。故选 D 考点:

7、本题考查光合作用过程。 点评:本题结合光合作用图解,考查光合作用过程,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识记能力和理解判断能力,属于基础题。 在光照最强的夏季的中午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反而会降低。此时,细胞内 C3、 C5以及 ATP含量的变化依次是( ) A增加、减少、减少 B减少、增加、增加 C减少、增加、减少 D增加、减少、增加 答案: B 试题分析:光照最强的夏季中午,温度过高,植物为了防止蒸腾作用散失过多的水分,将部分气孔关闭,导致细胞内的 CO2浓度降低,影响光合作用的暗反应,使 CO2的固定作用减弱, C5的消耗量减少, C3的生成量减少,但此时 C3的还原还为受到影响,所以 C3含

8、量减少,随着 C3含量减少, C3还原反应减弱,消耗的 ATP减少,所以细胞中的 ATP含量增加。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过程及影响因素。 点评:本题考查环境条件骤变后,细胞中 C3、 C5以及 ATP含量的变化,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有一定难度。 将长势相同的三盆麦苗分别置于无色钟罩内如下图,甲、乙两盆分别罩绿色、红色透明膜,预计长势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 A甲乙丙 B乙甲丙 C丙乙 甲 D丙甲乙 答案: C 试题分析:光合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吸收的最少的是绿光。丙中植物可以接受到完整光照,光合作用最强;乙植株能吸收较多的红光,光合作用较强;丙植株只能吸收少量绿光

9、,光合作用最弱。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应用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叶绿体色素能够在滤纸上扩散,其中扩散得最慢和含量最多的分别是( ) A胡萝卜素、叶黄素 B叶黄素、叶绿素 a C叶绿素 a、叶绿素 b D叶绿素 b、叶绿素 a 答案: D 试题分析:叶绿体中的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越大,随着层析液扩散的速度越快,反之,则越慢。四种色素中溶解度最小的是叶绿素 b,即扩散得最慢的色素是叶绿素 b;四种色素中含量最多的是叶绿素 a。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识记能力,属于

10、基础题。 酵母菌在有氧的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在无氧条件下能进行无氧呼吸。如果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中,它们产生 CO2的比为 2:1,那么它在这两种过程中所消耗的葡萄糖之比为 ( ) A 1: 2 B 2: 1 C 3: 2 D 2: 3 答案: D 试题分析:假设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的 CO2量分别为 2mol、 1mol,反应式如下: C6H12O6 6H2O 6O26CO 2 12H2O能量 1 6 6 1/3 mol 2 mol 2 mol C6H12O62 酒精 2CO2能量 1 2 1/2 mol 1 mol 由此可见,这两种过程中所消耗的葡萄糖之比为( 1/3):( 1/2) =

11、2:3。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酵母菌细胞呼吸的计算。 点评:本题相对较难,注重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的培养。 将酵母菌研磨成匀浆,离心后得上清 液(细胞质基质)和沉淀物(含线粒体),把等量的上清液、沉淀物和未曾离心的匀浆分别放入甲、乙、丙三个试管中,各加入等量葡萄糖溶液,然后置于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试管中最终产物为 CO2和 H2O B乙试管中不发生反应 C丙试管中无 CO2产生 D丙试管中有大量的 ATP产生 答案: B 试题分析: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在细胞质基质。甲试管含有细胞质基质,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能进行无氧呼吸将葡萄糖分解成酒

12、精和 CO2;乙试管不含细胞质基质,不能利用葡萄糖,所以不发生反应;丙试管含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能将葡萄糖氧化分解成酒精和 CO2,并释放少量的能量(形成少量的 ATP)。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设计巧妙,通过创设情境并给出条件来考查考生的审题能力、识记能力和理解判断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下图表示的是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强度之间关系的曲线,该曲线是通过实测一片叶子在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的 CO2吸收和释放的情况。你认为下列四个选项中,能代表细胞中发生的情况与曲线中 AB段相符的 是( )答案: A 试题分析:曲线图中 B点表示光补偿点,此时光

13、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 A选项表示呼吸速率大于光合速率,对应于 B点以后的曲线; B选项表示该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对应于曲线图中的 A点; C选项表示呼吸速率等于光合速率,对应于曲线图中的 B点; D选项表示呼吸速率小于光合速率,对应于曲线图中的AB段。故选 A 考点:本题综合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点评:本题结合曲线图和细胞中 CO2吸收和释放的情况,综合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意在考查考生的审图能力、分析曲线图的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高频考点。 如图所示细胞有 丝分裂一个细胞周期所用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甲 乙的过程表示分裂期 乙 甲的过程表示分裂期 一个细胞周期是指甲 甲的全过程

14、 一个细胞周期是指乙 乙的全过程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其中分裂间期的时间长,所以图中乙 甲的过程表示分裂间期,甲 乙的过程表示分裂期,乙 乙的全过程表示一个细胞周期。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周期的相关内容。 点评:本题意在考 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识图能力,属于基础题。 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操作步骤是( ) A漂洗 解离 染色 制片 B漂洗 染色 解离 制片 C解离 漂洗 染色 制片 D解离 染色 漂洗 制片 答案: C 试题分析: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操作

15、步骤是:解离 漂洗 染色 制片。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制作步骤。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对教材中基础实验的掌握情况和识记情况,属于基础题。 癌细胞在人体内容易转移,其原因是癌细胞( ) A能无限增殖 B形态结构发生变化,常变为球形 C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细胞彼此间的黏着性减少 D畸形分化,体积减小 答案: C 试题分析:癌细胞表面发生改变,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使细胞间的黏着性降低,所以癌细胞在人体内容易转移。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癌细胞的特征。 点评:癌细胞的特征是:能够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细胞表面发生了变化。 对于多细胞动物而言,下列有关细

16、胞生命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细胞衰老导致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B致癌因子可使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形成恶性增殖的癌细胞 C细胞衰老时细胞呼吸的速率降低,细胞核的体积减小 D蝌蚪发育过程中尾的消失是通过细胞坏死实现的 答案: B 试题分析:细胞衰老的中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致癌因子可使细胞中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使细胞成为恶性增殖的癌细胞;衰老细胞的细胞核的体积增大;蝌蚪发育过程中尾的消失是通过细胞凋亡实现的。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衰老、癌变和凋亡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容易题。 细胞的全能性是指( ) A细 胞具有全面的生理功能

17、 B细胞既能分化,也能恢复到分化前的状态 C已经分化的细胞全部能进一步分化 D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答案: D 试题分析: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全能性的概念。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属于容易题。 细胞分化的实质是( ) A基因组的改变 B基因选择性表达 C原癌基因的突变 D细胞亚显微结构的变化 答案: B 试题分析: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其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分化的实质。 点评:本题

18、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属于容易题。 如图示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根尖分生区的细胞,视野内看到最多的是( )答案: B 试题分析: A表示有丝分裂后期, B是分裂间期, C是分裂末期, D为分裂中期。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其中分裂间期占整个细胞周期的 90%95% ,所以视野内看到最多的是分离间期的细胞。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分裂过程和细胞周期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考查细胞分裂过程和细胞周期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基础题。 小鼠细胞的有丝分裂与豌豆细胞明显不同的是( ) A间期有染色体复制 B后期有着丝点的分裂和染色单体的分离

19、C中心粒周围出现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D后期到末期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答案: C 试题分析:动物细胞和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是:( 1)前期,纺锤体的形成不同,前者是由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的,后者是由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的;( 2)末期,细胞分裂方式不同,前者是细胞中央向内凹陷,最后分裂成两个子细胞,后者是细胞中央出现细胞板,向四周延伸形成两个子细胞。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动植物有丝分裂的区别。 点评:动植物有丝分裂的区别: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前期 由细胞两极发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已复制的两中心体分别移向两极,周围发出星射,形成纺锤体 末期 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扩展形成新细

20、胞壁,并把细胞分为两个。 细胞中部出现细胞内陷,把细胞质隘裂为二,形成两个子细胞 在一个细胞周期中,下列现象最可能发生在同一时期的是 ( ) A DNA复制和染色体数加倍 B赤道板的出现和细胞质的分裂 C中心体的复制和纺锤体的形成 D着丝点的分裂和染色单体消失 答案: D 试题分析: DNA复制发生在间期,染色体数加倍在后期,故 A错;赤道板不是真实存在的结构,不会出现,故 B错;中心体的复制发生在间期,纺锤体在前期形成,故 C错;着丝点在后期分裂,染色单体在后期着丝点分裂后消失,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有丝分裂过程。 点评:考生可以利用口诀记忆有丝分裂过程。口诀是: “膜仁消失现两体,形定

21、数晰赤道齐,点裂数加均两极,两消两现重开始 ”。 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B酿酒过程中密封是为了促使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 C细胞呼吸产生的 H与氧气在线粒体内膜上结合 D长跑时,人体产生的二氧化碳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共同产物 答案: D 试题分析: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线粒体等细胞器,所以只能进行无氧呼吸;酿酒过程中密封是为了促使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前两阶段产生的 H与氧气反应生成水,场所在线粒体内膜上;长跑时,人体产生的二氧化碳是有氧呼吸的产物,人体细胞无氧呼吸只能产生乳酸,不能产生二氧化碳。故选

22、 D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高频考点。 细胞呼吸的实质是( ) A分解有机物,贮藏能量 B合成有机物,贮藏能量 C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D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答案: C 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中,错误的说法是( ) A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 B脂肪被苏丹 染液染成橘黄色 C脂肪被苏丹 染液染成红色 D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蓝色反应 答案: D 试题分析: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还原糖能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脂肪能被苏丹 染液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 染成红色;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

23、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检测实验。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教材中基础实验的掌握情理,意在考生的识记能力,属于容易题。 哺乳动物的血液中必须含有一定量的 Ca2+,如果 Ca2+含量太低,会出现抽搐症状,这一事实说明( ) A无机盐是细胞内许多重要化合物的组成成分 B许多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C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非常重要 D无机盐可维持细胞渗透压,从而维持细胞正常形态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题干信息 “如果 Ca2+含量太低,会出现抽搐症状 ”可知,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故选 B

24、考点:本题考查无机盐的功能。 点评:本题属于信息题,意在考查考生审题获取信息的能力,属于容易题。 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和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分别是 ( ) A蛋白质、脂肪 B糖类、脂肪 C脂肪、糖类 D糖类、蛋白质 答案: B 试题分析:糖类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糖类和脂肪的功能。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属于基础题。 豌豆叶肉细胞中,含有的核酸、碱基、核苷酸种类分别是( ) A 1种、 4种、 4种 B 2种、 5种、 8种 C 2种、 4种、 4种 D 2种、 5种、 5种 答案: B 试题分析:豌豆叶

25、肉细胞同时含有 DNA和 RNA,所以含有 2种核酸、 5种碱基( A、 C、 G、 T、 U)、 8种核苷酸( 4种脱氧核苷酸 +4种核糖核苷酸)。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核酸的相关知识。 点评:对于此类试题,考生要学会归纳总结相关规律,并熟练运用规律答题。细胞类生物含有 DNA和 RNA,故含有 5种碱基( A、 C、 G、 T、 U)、 8种核苷酸( 4种脱氧核苷酸 +4种核糖核苷酸);病毒类生物只含一种核酸( DNA或RNA),故含有 4种碱基( A、 C、 G、 T或 U)、 4种核苷酸( 4种脱氧核苷酸或 4种核糖核苷酸)。 下列关于蛋白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蛋白质的多样性与

26、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序等有关 B四个氨基酸脱水缩合产生三个肽键,形成三肽 C生物体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上百种 D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 20种,其中有 8种是人体细胞能合成的必需氨基酸 答案: A 试题分析:蛋白质具有多样性的原因有:( 1)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多样;( 2)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多样,故 A正确;四个氨基酸脱水缩合产生三个肽键,形成四肽,故 B错;生物体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故 C错;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 20种,其中有 8种是人体细胞不能合成的必需氨基酸,故 D错。 考点:本题考查蛋白质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

27、,属于基础题。 下列各项中,属于微量元素的是( ) A.C、 H、 N、 P、 Mn B.Cl、 Fe、 S、 N、 Mg C.B、 Cu、 Zn、 Mn、 Mo D.N、 P、 K、 Cu、 Fe、 I 答案: C 试题分析:组成细胞的大量元素有: C、 H、 O、 N、 P、 S、 K、 Ca、 Mg,其余元素均为微量元素。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组成细 胞的元素。 点评:对于此类试题,考查只需记住组成细胞的 9 种大量元素( C、 H、 O、 N、P、 S、 K、 Ca、 Mg)即可,其余的都是微量元素。 某单细胞生物的细胞内没有叶绿体,但有叶绿素,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该生物最可能是 (

28、) A真核生物 B原核生物 C异养生物 D低等植物 答案: B 试题分析: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真核生物一定含有叶绿体;异养生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低等植物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该单细胞生物最可能是原核生物,如蓝藻,没有叶绿体,但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 结构和功能。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应用判断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某学校的生物科技活动小组调查一个池塘中青蛙近几年的生长繁殖情况。他们研究的是生命系统的哪个水平( ) A个体水平 B生态系统 C群落水平 D种群水平 答案: D 试题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是:细胞 组织 器官 系统 个体 种群

29、群落 生态系统(植物没有 “系统 ”这一层次)。种群是指生活在同一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所以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青蛙属于种群。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和种群的概念。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属于容易题。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细胞膜的功能 ( ) A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B将产生的抗体分泌到细胞外 C维持细胞内的小环境的稳定 D使细胞内的各种生物化学反应加快 答案: D 试题分析:细胞膜的功能:( 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 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酶具有催化作用,能使细胞内的各种生物化学反应加快。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膜的功能。

30、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属于基础题。 图为某动物细胞结构示意图。如果让该细胞吸收含放射性同位素 15N 标记的氨基酸,同位素示踪可以发现,这种氨基酸首先出现在图中哪一序号所示的细胞器中 ( ) A l B 2 C 3 D 4 答案: A 试题分析:图中, 1是核糖体、 2是高尔基体、 3是线粒体、 4是内质网。氨基酸是合成蛋白质的原料,而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所以这种氨基酸首先出现核糖体上。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 点评:本题结合细胞结构示意图,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识记能力,属于基础题。 在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中,与细胞壁分离的是 A原

31、生质层 B液泡 C细胞质 D原生质 答案: A 试题分析:质壁分离中的 “质 ”是指原生质层, “壁 ”是指细胞壁。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质壁分离的概念。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属于容易题。 ATP分子在细胞内能够储存能量、释放能量,从结构上看,原因是( ) 腺苷很容易吸收能量和释放能量 三个磷酸基团很容易从 ATP上脱离和结合 远离腺苷 A的磷酸基团很容易从 ATP上脱离,使 ATP转变成 ADP ADP 可以迅速与磷酸结合,吸收能量形成高能磷酸键 ,使 ADP 转变成 ATP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ATP分子很活跃,远离腺苷 A的磷酸基团很容易从 ATP上脱

32、离,使ATP转变成 ADP,同时释放能量; ADP 可以迅速与磷酸结合,吸收能量形成高能磷酸键,使 ADP 转变成 ATP,同时储存能量。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 ATP的结构特点。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属于基础题。 下列关于 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属于生物高分子物质 B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合成 ATP需要在光下才能进行 C活细胞中 ATP与 ADP 之间的转化时刻发生 D 1摩尔 ATP水解时,能释放出 30.54kJ的能量,这些能量贮存在两个高能磷酸键中 答案: C 试题分析: ATP是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在黑暗处也能通过呼吸作用合成

33、 ATP;细胞中 ATP的含量很少,但 ATP与 ADP 之间的转化时刻发生,能保证生命活动的能量供应; 1摩尔 ATP水解时,能释放出 30.54kJ的能量,这些能量贮存在 1个高能磷酸键中。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 ATP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判断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人体内的酶在不断地更新 B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只在细胞内起催化作用 C酶都是由氨基酸合成的 D强酸、强碱或高温、低温都会使酶永久失活 答案: A 试题分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既能在细胞内起催化作用,也能在细胞外起作用;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

34、少数酶是 RNA,所以酶是由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组成的;强酸、强碱或高温都会使酶永久失活,但低温只能降低酶的活性,不能使酶失活。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酶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判断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能够促使淀粉酶水解的酶是( ) A淀粉酶 B脂肪酶 C蛋白酶 D麦芽糖酶 答案: C 试题分析: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根据酶的专一性原理,能水解蛋白质的酶是蛋白酶。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酶的化学本质和酶的作用特点。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判断能力,属于基础题。 如图是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曲线,图中 A,B两点的催化效率是相等的,以下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35、 ) A酶处于 t1温度时的使用寿命比处于 t2温度时长 B酶处于 t1温度时的使用寿命比处于 t2温度时短 C处于 t2温度时,酶可能开始发生蛋白质变性 D处于 t1温度时,酶分子结构可能比处于 t2温度时稳定 答案: B 试题分析: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在低温时,酶的活性降低,但不会失活,所以酶在低温时易于保存,使用寿命较长;而高温时酶的活性降低,使用寿命变短;温度过高会使酶变性失活。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点评: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图中,能正确表示植物根细胞 K+ 吸收量与有关因素关系的是( )答案: B

36、试题分析:植物根细胞吸收 K+ 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其中能量来自细胞有氧呼吸,所以与细胞呼吸强度、 O2浓度和温度都有关,与光照强度无关,曲线 A错;随着呼吸强度增加,提供的能量逐渐增多, K+ 的吸收量也逐渐增大,但是 K+ 的吸收量还受到载体数量的限制,所以曲线 B正确; O2浓度为 0时,植物可以进行无氧呼吸,提供少量的能量,也能吸收少量 K+ ,所以曲线的起到不为 0,故 C错;温度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呼吸速率,进而影响K+ 的吸收量,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的上升,呼吸速率加快,提供能量增大 ,K+ 的吸收量增加,但超过最适温度后,随着温度的上升,呼吸速率减慢,提供能量

37、减少, K+ 的吸收量也减少,故曲线 D错。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的跨膜运输、影响呼吸强度的因素。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曲线图的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下列跨膜运输的生理活动中,属于主动运输的是 ( ) A酒精进入胃黏膜细胞 B二氧化碳由静脉血进人肺泡内 C原尿中的葡萄糖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 D水分子出入细胞 答案: C 试题分析: A、 B和 D属于自由扩散;葡萄糖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的跨膜运输。 点评:对于此类试题,考生应掌握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特点。 名 称 运输方向 载体 能量 实 例 自由扩散 高浓度 低浓度 不需 不需

38、 水, CO2, O2,甘油,苯、酒精等 协助扩散 高浓度 低浓度 需要 不需 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主动运输 低浓度 高浓度 需要 需要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 K+,Na+等 细胞膜与其完成各种生理功能相适应,极为重要的结构特点( ) A磷脂排列成双分子层 B蛋白质分子覆盖或镶嵌于磷脂双分子层中 C两侧膜物质分子排列不对称 D膜物质分子的运动使其具有流动性 答案: D 试题分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磷脂)和蛋白质,其中磷脂和绝大多数蛋白质都可以运动,所以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属于容易题

39、。 综合题 图 a和图 b是细胞结构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1)图 a、 b可能是下列哪种细胞( ) A轮藻的叶肉 B肝细胞 C洋葱根的分生区 D蓝藻 ( 2)以下描述正确的是(多选)( ) A 与细胞壁形成 有关 B 都具有膜结构 C 可产生 O2,也可消耗 O2 D 内浓度的高低,可影响细胞的渗透吸水 E人体细胞不具有的结构是 ( 3)如果是大肠杆菌细胞,不具有图上的哪些标示部分?(填图中编号) 。 ( 4)该细胞中发生葡萄糖的合成和分解的场所分别是 。 答案:( 1) A ( 2) BD ( 3) 。 ( 4)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 试题分析: ( 1)图中 a细胞含有叶绿体,

40、液泡等细胞器,属于植物的叶肉细胞,故选 A。 ( 2) 是叶绿体,具有双层膜结构,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 O2,但不消耗 O2; 是高尔基体,具有单层膜结构,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是线粒体,具有双层膜; 是液泡,具有单层膜结构,其内细胞液浓度的高低,可影响细胞的渗透吸水; 是内质网,具有单层膜结构。人体细胞没有叶绿体、液泡,但有内质网。故选 BD。 ( 3)大肠杆菌细胞是原核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复杂的细胞器,只有一种细胞器 核糖体。所以大肠杆菌细胞没有图中结构 。 ( 4)葡萄糖是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合成的,场所在叶绿体;葡萄糖是在呼吸作用的第一阶段被分解的,场所在细胞质基质。 考点:本题考查

41、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结合细胞结构图,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识图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两个生物兴趣小组分别对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实验。请据题分析作答: ( 1)甲兴趣小组想探究的具体问题是:酵母菌是否在有氧、无氧条件下均能产生 CO2。现提供若干套(每套均有数个)实验装置如图 ( a d)所示: 图 图 请根据实验目的选择装置序号,并按照实验的组装要求,为图 I装置排序(装置可重复使用)。 有氧条件下的装置序号: ;无氧条件下的装置序号: 。 装置中 c瓶 的作用是: 。 d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连通 b,其原因是 _。

42、 ( 2)乙兴趣小组利用图 所示装置(橡皮塞上的弯管为带有红色液滴的刻度玻璃管),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类型。 想得到实验结论还必须同时设置对照实验,请问对照实验装置(假设该装置编号为 )如何设计? 。 请预测与结论相符合的现象,并填写下表: 序号 装置中红色液滴的移动现象 结论 装置 装置 1 a_ b 不移动 只进行有氧呼吸 2 c 不移动 d_ 只进行无氧呼吸 3 e_ f_ 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3)请写出糖类(葡萄糖)经过酵母菌代谢活动后变成酒精的化学反应式 _ 。 若酵母菌消耗的 O2为 3mol/L,而释放的 CO2为 9mol/L,则酵母菌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

43、呼吸 的 倍。 答案: (1) cbab(或 cab); db 吸收空气中的 CO2 消耗掉瓶中剩余的氧气( 2) 将图 II瓶中的 NaOH溶液换成等量的清水,其他不变。 a液滴左移 d液滴右移 e液滴左移 f液滴右移 ( 3)略 试题分析: (1)在探究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产生 CO2时,检验产生的 CO2可以用澄清的石灰水,在向装置中通入空气时,为排除空气中 CO2对实验结果的干扰,需要先通过 10%的 NaOH溶液除去 CO2,所以实验装置的顺序为 cbab (或cab )。在无氧条件下,不需要通入不含 CO2的空气,所以装置只需要db 即可。 D瓶中含有少量空气,所以在实验前应封口放置

44、一段时间后再连通b,目的是消耗掉瓶中剩余的氧气。 (2)在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类型时,可以根据液滴是否移动及移动方向来判断细胞呼吸的类型。在设计对照实验时,可以将 10%的 NaOH溶液换成蒸馏水,其他设计同装置 。若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消耗氧气,产生的 CO2被 NaOH溶液吸收,导致装置 内气压下降,液滴左移;若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不消耗氧气,产生的 CO2被 NaOH溶液吸收,不会引起装置 内气压的改变,液滴不动。根据有氧呼吸的反应式可知,每消耗 1 mol氧气产生 1 mol CO2,消耗1/6 mol葡萄糖;根据无氧呼吸的反应式可知,每产生 1 mol CO2需消耗 1/2 mol葡

45、萄糖。根据题目信息,消耗 3 mol O2,释放 9 mol CO2,可知有氧呼吸产生CO2为 3 mol,无氧呼吸产生 CO2为 6 mol。则酵母菌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为 1/2 mol,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为 3 mol。故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是有氧呼吸的 6倍。 考点:本题考查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实验。 点评:本题结合实验装置图,考查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实验,意在考查考生的实验分析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和计算能力,有一定难度。 下图一表示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内发生的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过程,其中 a、b为光合作用的原料, 表示相关过程。图二、图三表示外界相关条件对植物光合作用和呼

46、吸作用的影响。请据图回答: (1) 图一中 过程进行的场所分别是 。 过程中产生的 H用于 过程 。 (2) 若将该植物从 CO2浓度为 0 03环境转移到 CO2浓度为 0.5的环境中,其他环境条件不变,叶绿体中 C5含量将 。如果在图二的乙点突然停止光照,叶绿体内 C3化合物的含量将 _。 (3) 图三中,真光合速率 =净光合速率 +呼吸速率。 40 时植物体 (填 “能 ”或 “不能 ”)显示生长现象;而 5 时的状 态可用图二中 点表示。 (4) 用大棚种植蔬菜时,白天最好控制温度为图三中的 最佳。 ( 5)如果将植物种在温室中,写出提高植物产量的措施(环境因素)(至少写2种) _ _

47、 _。 答案: (1)线粒体内膜和叶绿体基质。三碳化合物的还原。 (2) 减少。增加。 (3) 不能;乙。 (4) 25。 ( 5)控制温度和光照强度,适当调节温度。 试题分析: (1)据图一中的物质变化可知:物质 a、 b分别为水和二氧化碳;过程 、 、 、 分别表示光反应、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暗反应和有氧呼吸第一、第二阶段。有氧呼吸第三阶段( 过程)进行的场所是线粒体内膜。光反应( 过程)中产生的 H在暗反应( 过程)中的作用是还原三碳化合物。 (2)若将该植物从 CO2浓度为 0 03环境转移到 CO2浓度为 0.5的环境中,其他环境条件不变,则暗反应过程中 CO2的固定加快, C5消耗增大,而此时 C3的还原过程尚未受到影响,所以 C5化合物的含量将减少。在图二的乙点若突然停止光照,则光反应产生的 H和 ATP减少, C3化合物的还原量减少,但此时暗反应过程中 C3化合物的合成过程尚未受到影响,因此叶绿体内 C3化合物的含量将上升。 (3) 图三中, 40 时呼吸速率大于光合速率,即有机物的消耗速率大于有机物的合成速率,植物体不能积累有机物,所以此温度下植物体不能显示生长现象。图三中 5 时的真正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可用图二中乙点(光补偿点)表示。 (4)据图三可知:白天最好控制光照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