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浙江台州书生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explodesoak291 文档编号:349129 上传时间:2019-07-2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31.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浙江台州书生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2-2013学年浙江台州书生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2-2013学年浙江台州书生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12-2013学年浙江台州书生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12-2013学年浙江台州书生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浙江台州书生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关于右图的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若某植物幼苗已经表现出向光性,且测得其向光面的生长素浓度为 f,则其背光面的生长素浓度范围是大于 2f B若某水平放置的植物幼苗表现出根向地性、茎背地性,且测得其茎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 2f,则茎远地侧生长素浓度应为小于 f C除草剂灭草的原理是利用大于 h的生长素浓度抑制杂草生长 D若某植物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为 g,产生顶端优势现象的侧芽生长素浓度是图中曲线的 E点及 E点以后区间 答案: A 试题分析:背光面生长素浓度高于向光面,且生长效应强于向光面,故向光面的生长

2、素浓度为 f时,背光面生长素浓度范围应大于 f,小于 2f,以保证背光面的生长效应强于向光面,故 A错;由于受重力影响,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于远地侧,且生长效应强于远地侧,故近地侧的生长素浓度为 2f时,远地侧面生长素浓度范围应小于 f,以保证远地侧的生长效应弱于近地侧面,故 B 正确;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即高浓度抑制生长,低浓度促进生长,所以除草剂灭草的原理是利用大于 h的生长素浓度抑制杂草生长,故 C正确;顶芽产生的生长素 向下运输积累在侧芽部位,使侧芽部位的生长素浓度过高而抑制生长,若某植物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为 g,产生顶端优势现象的侧芽生长素浓度是图中曲线的 E点及 E点以后区间,故

3、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生长素的特性和应用。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曲线图的能力、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有一定难度。 下图是人体某项生命活动调节过程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调节方式的特点是速度较缓慢、作用范围较广泛 B如果分泌物是胰岛素,则靶细胞可以为肝细胞 C如果靶细胞为垂体细胞,则分泌细胞可以为甲状腺细胞 D激素对生物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起催化作用 答案: D 试题分析:图中分泌细胞产生的分泌物通过体液运输到达靶细胞,属于体液调节,体液调节的特点是速度较缓慢、作用范围较广泛,故 A正确;如果分泌物是胰岛素,则靶细胞可以为肝细胞、骨骼肌细胞等,故 B正确;由于甲状腺激素存在负反

4、馈调节,所以靶细胞是垂体细胞时,分泌细胞可以为甲状腺细胞,故 C正确;激素对生物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起调节作用,故 D错。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体液调节、血糖调节、甲状腺激素调节。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识记能力和理解判断能力,属于容 易题。 神经细胞动作电位形成和恢复的过程中,膜电位变化的次序是 A反极化 去极化 复极化 B去极化 反极化 复极化 C去极化 复极化 反极化 D反极化 复极化 去极化 答案: B 试题分析:动作电位是膜电位的一次快速变化,随后恢复到静息膜电位状态,包括去极化、反极化和复极化三个连续变化的过程。受到一定的刺激时,细胞膜上的部分电压门控 Na+通道开放

5、,允许 Na+流进细胞,膜内电位升高膜外电位降低,当膜内外电位相等时膜外仍为高 Na+状态,该过程可称为去极; Na+继续内流,膜内电位继续升高,直至 Na+内流 达到其平衡状态,膜内外两侧形成的电位差就是动作电位的最大值,这个过程可以称之为反极化;当动作电位达到最大值时开放的电压门控 Na+通道失活、关闭,而电压门控 K+通道开放,少量的 K+在细胞内强大的电动势和浓度梯度的作用下迅速外流,使细胞内电位降低,细胞外电位升高,这个过程被称为复极化。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的过程。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 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大脑皮层的白洛嘉区受损将出

6、现表达性失语症 B大脑皮层的韦尼克区受损的病人可以说话,但不能理解语言 C大脑皮层中央后回代表区范围的大小与躯体面积大小无关,和躯体运动的精细程度有关 D某人大脑的左半脑中央前回的顶部内侧受伤后,可能其右脚趾的运动受到影响 答案: C 试题分析:大脑皮层躯体运动代表区范围的大小与躯体面积大小无关,与躯体运动的精细程度有关,即运动越精细复杂的器官,其皮层代表区的面积越大。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属于容易题。 若在图甲所示神经的 A处给予一适当刺激,则电流表偏转的顺序依次是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未受刺激时,探针两侧都是内负外

7、正的静息电位,为图 。当刺激由右向左传导时,首先 b点出现动作电位, a点为静息电位,电流表偏转情况为图 ;紧接着 b点恢复为静息电位,探针两侧电位相同,此时为图 所示;神经冲动继续向左传导,当神经冲动传导到 a点, a点出现动作电位, b点为静息电位,则为图 所示;之后 a点恢复静息电位,探针两侧电位差相同,则为图 所示,所以整个过程的变化是 。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神经冲动的传导过程。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右图为某反射弧的部分模式图 ,虚线框中代表神经中枢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端与效应器相连接, b端与感受器相连 B c处的液体是组织液,其

8、理化性质的改变影响兴奋的传递 C刺激 d点在 e处测到电位变化 ,说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方向的 D把某药物放在 c处,刺激 e点, d处没电位变化,说明该药物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有阻断作用 答案: B 试题分析: a端与感受器相连, b端与效应器相连; c处为突出间隙,其中的液体是组织液,其理化性质的改变 影响兴奋的传递;刺激 e点,在 d处能检测不到电位变化,才能说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方向的; e点产生的兴奋本来就不能传到 d处,所以不能说明药物的作用。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反射弧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判断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人体在进行体

9、温调节时,皮肤作为 A感受器 B效应器 C感受器和效应器 D反射中枢 答案: C 试题分析:皮肤有冷觉感受器和温觉感受器,同时,皮肤上还有立毛肌、毛细血管上的平滑肌等效应器。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体温调节的结构。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属于容易题。 下列有关下丘脑和垂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下丘脑和垂体中都有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 B下丘脑只能通过神经联系对垂体活动进行调节 C下丘脑只能通过体液对垂体的活动进行调节 D下丘脑和垂体都是重要的内分泌器官 答案: A 试题分析:甲状腺激素可以对下丘脑和垂体进行反馈调节,所以下丘脑和垂体中都有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故 A正确;下丘脑能通过神经联

10、系对垂体活动进行调节,还可以通过分泌相应的激素调节垂体活动,故 B、 C错。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下丘脑和垂体的相关知识 。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判断能力,属于容易题。 右图为神经元细胞动作电位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 a阶段膜内 K+浓度低于膜外 B b阶段的电位变化是 Na+主动转运所致 C c阶段膜内 Na+浓度低于膜外 D d阶段的电位变化是 K+内流所致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阶段膜内 K+浓度高于膜外; b阶段的电位变化是 Na+通过通道蛋白所致,是不需要能量的过程; c阶段膜内 Na+浓度低于膜外是正确的,理由是动作电位的产生是某个位点,在这个位

11、点上,膜内 Na+浓度高于膜外,而从整个神经细胞来说仍然是膜外高于膜内; d阶段的电位变化是 K+外流所致。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判断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三倍体植株上所结的无籽西瓜并非绝对无籽,有时也会出现极少数的种子,那么这种种子发育成的植株可能是 A二倍体 B三倍体 C四倍体 D二、三、四倍体都有可能 答案: D 试题分析:三倍体无籽西瓜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细胞中存在三条相同的同源染色体,因此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联会时期,常常发生联会紊乱,导致不能产生正常的生殖细胞,因此我们说三倍体无籽西瓜是无子的。但也会出现减数分裂过程中

12、,两组染色体移向一极,另一组移到另一极,这样就可以产生含两个染色体组和含一个染色体组的生殖细胞,则进行受精作用时,形成含四个染色体组、三个染色体组和含两个染色体组的受精卵,将来就可以形成四倍体、三倍体和二倍体的植株。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减数分裂和染色体变异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理 解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某炭疽杆菌的 A基因含有 A1 A6 6个小段,某生物学家分离出此细菌 A基因的 2个缺失突变株: K(缺失 A2、 A3)、 L(缺失 A3、 A4、 A5、 A6)。将一未知的点突变株 X与 L共同培养,可以得到转化出来的野生型细菌(即: 6个小段都不是突变型);若将

13、 X与 K共同培养,得到转化的细菌都为非野生型。由此可判断 X的点突变最可能位于 A基因的 A A2小段 B A3小段 C A4小段 D A5小段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于 X 与 L 混合培养均转化为野生型,说明 X 中含有 A3、 A4、 A5、A6片段,而与 K混 合培养时均不能正常转化,说明 X中缺少 A2、 A3段中的一个,综合上述两种情况可知, X的突变点是在 A基因的 A2小段。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变异和遗传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审题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容易题。 某种遗传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下图为该遗传病的系谱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

14、遗传病,则 1必为杂合子 B若该病为伴 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 1必为杂合子 C若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 2必为纯合子 D该病不可能为伴 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 1患病而其母 1正常,可以排除该病为伴 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可能。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 2必为杂合子。若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 3必为杂合子。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遗传规律。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分析系谱图的能力和判断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下图是四种生物的体细胞示意图, A、 B图中的每一个字母代表细胞的染色体上的基因, C、 D图代表细胞的染色体情况,那么最可能属于多倍体的细胞是

15、答案: D 试题分析:一般情况下,细胞中具有同一形态的染色体有几条,或控制某一相对性状的基因有几个 ,则表示细胞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如图 A、 B、 C、 D中一般可认为分别具有 4个、 1个、 2个、 4个染色体组。但有丝分裂过程的前期和中期,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而每条染色单体上含有相同的基因,则一对同源染色体则可能具有相应的 4个基因,如图 A。故最可能属于多倍体的细胞是图 D所示的细胞。 考点:本题考查染色体组和多倍体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判断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右图为人体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甲亢患者是由于激素 分泌过多

16、 B由于缺碘造成激素 和 分泌都高于正常水平 C图中共有 3处箭头表示反馈调节 D垂体还能分泌与激素 有协同效应的激素 答案: C 试题分析:图中 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是促甲状腺激素、 是甲状腺激素。甲亢患者是由于激素 分泌过多,故 A正确;甲状腺激素的调节过程:下丘脑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垂体 促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同时甲状腺激素还能对下丘脑和垂体进行负反馈调节。缺碘会使激素 低于正常水平,进而导致 和 的分泌都高于正常水平,故 B正确;图中共有 2处箭头( 下丘脑和 垂体)表示反馈调节,故 C错;体还能分泌与激素 有协同效应的生长激素,故 D正确。故选 C 考点:本题考

17、查甲状腺激素的调节过程。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识图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下列为某一段多肽链和控制它合成的 DNA双链某片段:多肽链: “ 甲硫氨酸 脯氨酸 苏氨酸 甘氨酸 缬氨酸 ” 。 DNA片段: 密码子表:甲硫氨酸: AUG;脯氨酸: CCA、 CCC、 CCU;苏氨酸: ACU、ACC、 ACA;甘氨酸: GGU、 GGA、 GGG;缬氨酸: GUU、 GUC、 GUA 根据上述材料,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这段 DNA的 链作为转 录模板 B决定该段肽链的密码子依次是 AUG、 CCC、 ACC、 GGG、 GUA C合成该段肽链需要 5个 tRNA参与,在翻译

18、过程要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若该 DNA片段仅 链右侧第二个碱基 T为 G替代,该肽链中将出现 2个脯氨酸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多肽链第一个氨基酸甲硫氨酸的密码子及碱基序列可知 DNA中的 1链为转录的模板链,且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决定该段肽链的密码子依次是 AUG、 CCC、 ACC、 GGG、 GUA,所以合成该段肽链需要 5个 tRNA参与,在翻译过程要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若该 DNA片段仅 链右 侧第二个碱基 T为 G替代,而模板链的碱基序列不改变,则控制合成的肽链中的氨基酸序列也不改变。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相关内容。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

19、力和理解应用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有关物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一个种群就是一个物种 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能相互交配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 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在物种形成的过程中,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是同时出现的 物种是一个具有共同基因库的,与其他类群有生殖隔离的类群 不同物种的种群若生活在同一地区,也会有 基因交流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种群指生活在同一区域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全部个体。分布在一定自然区域内,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的生理功能,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物种。由此可见,物种是一个具有共同基因库的,与其他类群有生殖隔离

20、的类群,一个种群中只有一个物种,但一个种群不是一个物种,故 错、 正确、 正确;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正确;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不会同时出现,往往是先有地理隔离,然后导致生殖隔离,进而形成新物种,故 错;不同物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不能进行基因交流,故 错。故选 B 考点:本 题考查物种和种群的相关知识。 点评:种群与物种 种群 物种 概念 指生活在同一区域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全部个体。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单位。同一种群内的个体之间可以进行基因交流。 分布在一定自然区域内,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的生理功能,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 生活 地域 较小范围内的同种生物

21、的个体 分布在不同区域内的同种生物的许多种群组成 判断 标准 种群具备 “三同 ”: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一物种; 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不存在生殖隔离,交配能产生可育后代 主要是形态特征和能否自由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不同物种间存在生殖隔离。 相互 联系 物种是分类学的单位,反映了生物的本质属性;种群是生态学的单位,是同一物种个体的集合体,也是物种存在的具体形式,是物种繁殖、进化的基本单位。 一个物种可以包括多个种群(例如同种鲫鱼可以生活在不同的池塘、湖泊等,形成一个个彼此被陆地隔离的种群)。同一物种的多个种群之间存在着地理隔离,长期下去可能发展为不同的亚种(或品种),进而可能形成多个新物种。 某

22、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的测量装置及结果如图 1所示。图 2是将同一测量装置的微电极均置于膜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 1中甲处的钾离子浓度比乙处低 B图 2测量装置所测电压为 +70mV C图 2中若在 A处给予适宜刺激,测量装置所测电压呈正值后呈负值 D图 2中若在 C处给予适宜刺激的同时, B处用药物阻断电流通过,测量装置所测电压呈正值 答案: D 试题分析: K离子的分布,不管在静息时还是兴奋时,都是内高外低,所以甲(膜内)处肯定比乙(膜外)处高,故 A错;图 2装置的微电极均置于膜外,在静息时,膜外任意两点之间的电位差都是 0,故 B错;受到刺激的地方会先变成内正外负的状态,故在 A处给

23、刺激,电压应是先呈负值后呈正值,故 C 错;给 C处刺激,右电极处电位呈负值,但是 B处电流阻断,所以 A 左电极处电位仍呈正值,结合图 1,此时装置所测电压应呈正值,故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结合测量装置图,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判断能力,有一定难度。 某种植物种子经低温处理 12 个月后能够提早萌发。在低温处理过程中,种子内的激素含量变化如右图所示。据图推断,正确的是 A抑制种子萌发的是赤霉素 B喷洒细胞分裂素溶液,有利 于种子保藏 C种子萌发时脱落酸含量升高 D喷洒赤霉素,可代替低温促进种子萌发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图可知,低温处理 1 2个月后植

24、物种子能够提早萌发,种子中脱落酸的含量减少,而细胞分裂素与赤霉素的含量增加,种子能够提早萌发,说明脱落酸抑制种子萌发,细胞分裂素与赤霉素表现为协同效应,均能促进种子的萌发。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 点评: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意在考查考生分析曲线图获取信息的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科研人员分别给三只大白鼠注射了 a、 b、 c三种激素后,观察到的相应反应如表,据此判断激素 a、 b、 c的化学名称依次是 注射的激素 注射后的反应 a激素 低血糖,甚至昏迷 b激素 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并使软骨生长明显 c激素 使呼吸、心率加快,并使体内产热量增加 A甲状腺激素

25、、胰岛素、生长激素 B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 D生长激素、胰岛素、甲状腺激素 答案: C 试题分析: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注射后可引起低血糖,甚至昏迷;生长激素能促进动物的生长,其促进生长的原理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及软骨生长;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加速物质的氧化分解,因此注射甲状腺激素后会使呼吸、心率加快,并使体内产热量增加。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激素的生理作用。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属于容易题。 为探究影响扦插枝条生根的因素,某兴趣小组以同一植物的枝条为材料,用营养素和生长调节剂 X处理后,得到的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下列推

26、断正确的是 A营养素对根的形成无明显影响 B生长调节剂 X对不同枝条的生根均具有促进作用 C营养素和生长调节剂 X均有利于根的形成 D叶片可能产生与生长调节剂 X类似作用的物质 答案: A 试题分析:仅用营养素处理后,无叶枝条和有叶枝条实验结果相同,说明营养素对根的形成无明显影响;生长调节剂 X处理后,无叶枝条实验结果无变化(与营养素处理),有叶枝条实验结果显著,说明生长调节剂 X对有叶枝条的生根具有促进作用;综合实验现象,可说明叶片可能产生与营养素类似作用的物质。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探究实验。 点评:本题结合柱状图,考查探究实验,意在考查考生的实验分析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下列哪项遗传

27、病在成年发病风险最高 A染色体遗传病 B单基因显性遗传病 C单基因隐性遗传病 D多基因遗传病 答案: D 试题分析:染色体病在胎儿出生以前发病风险较高,胎儿出生以后,染色体病发病率较低;新出生婴儿和儿童单基因遗传病和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率都较高,其中多基因遗传病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也升高。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遗传病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属于容易题。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非近亲结婚可以大大降低显性遗传病的发病率 B体内没有致病基因也有可能得遗传病 C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是基因突变,所以不能用显微镜检查是否患病 D调查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应该在有患者的家系人群中进

28、行 答案: B 试题分析:非近亲结婚可以大大降低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体内没有致病基因也有可能得遗传病,如染色体异常遗传病;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是基因突变,用显微镜无法检测是否发生基因突变,但可通过显微镜观察红细胞形态来断定是否贫血病;调查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应该在群体中抽样调查。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遗传病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卷舌是一种单基因控制的显性性状,假若在一个遗传平衡的群体中有 36%的人不能卷舌那么在这个种群中,该显性基因的基因频率是 A 36% B 40% C 72% D 60%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卷舌和不能卷

29、舌是一对相对性状(用 A、 a表示),其中卷舌是显性性状,不卷舌的基因型为 aa,其基因型频率为 36%,则 a的基因频率为 60%,所以 A的基因频率为 =160%=40%. 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频率的相关计算。 点评:根据基因型频率计算基因频率,在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等于1。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计算能力,属于容易题。 下列是对生物进化的一些理解,其中错误的是 A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都会打破遗传平衡 B选择是生物进化的动力 C非随机交配会打破遗传平衡 D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答案: A 试题分析:遗传平衡指的是在大的随机交配群体中,没有突变、选择和迁移的条件

30、下,基因频率维持不变。也就是说当种群的个体数目不够多,或者有突变、选择(包括性选择也就是非随机交配)或迁移发生,都会打破 遗传平衡。但基因重组不会打破遗传平衡。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判断能力,属于容易题。 用 X射线处理蚕蛹,使其第 2号染色体的斑纹基因易位于 W染色体上,使雌体都有斑纹。再将雌蚕与白体雄蚕交配,其后代雌蚕都有斑纹,雄蚕都无斑纹。这样有利于去雌留雄,提高蚕丝的质量。这种育种方法所依据的原理 A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B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C基因突变 D基因重组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信息 “第 2号染色体的斑纹基因易位于 W染

31、色体上 ”可知,这种育种方法是染色体变异,且是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染色体变异。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审题获取信息的能力,属于容易题。 普通小麦是六倍体,有 42条染色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麦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个体体细胞中有三个染色体组,所以是三倍体 B小麦的一个染色体组中有 7条同源染色体 C小麦的一个染色体组具备了个体发育所需的全部遗传信息 D小麦的卵细胞中有 21条非同源染色体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配子直接发育来的个体称为单倍体,小麦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个体体细胞中有三个染色体组,但不是三倍体,而是单倍体,故 A错;染色体组是指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

32、,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故 B错、 C正确;小麦的卵细胞中有 3个染色体组、 21条染色体,其中含有同源染色体。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染色体组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判断能力,属于容易题。 下列哪一过程不会发生基因重组 A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换 B减数分裂时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C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受精卵 D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植物新品种 答案: C 试题分析:自然状态下,基因重组只能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有两种类型:( 1)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2)减数第

33、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此外,转基因技术也能实现基因重组。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重组的类型和转基因技术的原理。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属于容易题。 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DNA病毒和 RNA病毒都可能发 生基因突变 B通过观察有丝分裂中期细胞染色体的形态可以判断基因突变的位置 C可以通过测定 DNA分子上的核苷酸序列来检测是否发生基因突变 D生物体发生基因突变不一定影响其正常的生命活动 答案: B 试题分析:所有的生物都能发生基因突变,故 A正确;基因突变属于点突变,无法通过显微镜观察,故 B错;基因突变是指 DNA上碱基对的增添、

34、缺少或替换,导致 DNA分子上核苷酸序列的改变,所以可以通过测定 DNA分子上的核苷酸序列来检测是否发生基因突变,故 C 正确;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等原因,生物体发生基因突变不一定影响其正常的生命活动,故 D正确。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突变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判断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下列各项中,形成了新物种的是 A母马与公驴交配产生不育的骡子 B二倍体西瓜经秋水仙素处理成为四倍体西瓜 C二倍体水稻经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单倍体水稻 D桦尺蛾体色的基因 S的频率由 95%变为 5% 答案: B 试题分析:母马与公驴虽然能交配,但产生的骡子不育,说明马和驴之间存

35、在生殖隔离,但没有形成新物种; 二倍体西瓜和四倍体西瓜杂交形成三倍体西瓜,三倍体西瓜不育,说明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不是同一物种,是新物种;二倍体水稻经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单倍体水稻高度不育,不能称为新物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桦尺蛾体色的基因 S的频率由 95%变为5%,说明桦尺蛾进化了,但没有产生新物种。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进化和物种的概念。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判断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下列关于基因库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生物种群中一个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基因库 B一个生物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显性基因叫做基因库 C一个生物种群中全部等位基因的总

36、和叫做基因库 D一个生物种群的基因库会随着种群中一代一代个体的死亡而消失 答案: C 试题分析:基因库是指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基因库不会随着种群中个体的死亡而消失。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库的概念。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属于容易题。 下图中甲图是一株盆栽植物,乙图表示该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如果摘除甲图中的部位 ,则 处生长素浓度会升高 B甲图 处 生长素浓度可用乙图 f点表示,此处生长受到抑制 C如将该植物向左侧水平放置,根将向下生长,表现出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D给予该植物右侧光照, 、 侧生长素浓度可分别用乙图 c、 g点表示

37、答案: C 试题分析:如果摘除甲图中的顶芽 ,则侧芽 处生长素浓度会降低,侧芽生长旺盛;甲图 处是顶芽,生长素接近最适浓度;根对生长素最敏感,所以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抑制生长,背地侧浓度低促进生长,体现两重性;甲图中植物给予右侧光照,则左侧 生长素浓度应高于右侧 ;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生长素的特性。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分析曲线的能力和理解判断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含量极少,但都能影响植物生长发育 B经萘乙酸(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授粉的西红柿子房,可得到没有种子的果实 C培养基内加入适当比例的生长素及细胞分裂素可促使植物组

38、织分化成根或芽 D在生产上,一般用生长素处理未受粉葡萄的方法促进无子葡萄的形成 答案: D 试题分析: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含量极少,但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显著生理作用,故 A 正确;生长素能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所以用萘乙酸(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授粉的西红柿子房,可得到无籽果实,故 B正确;植物激素(生长素及细胞分裂素)的比例能决定植物组织的分化,故 C正确;生长素是植物自身合成的激素,含量极少,所以在生产上,一般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葡萄的方法促进无子葡萄的形成,故 D错。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应用。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应用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乙烯和生长素都是重要的植

39、物激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生长素是植物体内合成的天然化合物,乙烯是体外合成的外源激素 B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分布广泛,乙烯仅存在于果实中 C生长素有多种生理作用,乙烯的作用只是促进果实的成熟 D生长素有促进果实发育的作用,乙烯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 答案: D 试题分析:乙烯和生长素都是植物体内合成的激素;乙烯和生长素都广泛分布在多种组织中;生长素有多种生理作用,如促进果实发育,而乙烯的作用主要是促进果实成熟。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生长素和乙烯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属于容易题。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 A血浆 B组织液 C淋巴液 D唾液 答案: B 试题分析:人

40、的口腔上皮细胞属于组织细胞,组织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组织液。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生活的内环境。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属于容易题。 某一生物的体细胞中有 4对同源染色体,假设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产生精细胞的过程中,其中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了同一极,则这个初级精母细胞产生的正常精细胞与异常精细胞的比例为 A 1:1 B 1:2 C 1:3 D 0:4 答案: A 试题分析: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可以产生两个次 级精母细胞,其中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了同一极,产生两个异常精细胞(一个多了一

41、条染色体,而另一个少了一条染色体);另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分裂正常,形成了两个正常的精细胞,所以在这个初级精母细胞产生的四个精细胞中,有 2 个正常精细胞和 2 个异常精细胞,比例为 1: 1故选 A 考点:本题涉及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异常的结果分析。 点评:要分析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产生精子细胞的过程中,产生正常精细胞和异常精细胞的比例,必须要从整个减数分裂过程入手,即理解掌握整个减数分裂过程。 一条正常染色体的基因 排列顺序为 ABCDEFGH, “”表示着丝粒,字母代表不同基因,下列哪种基因的排列顺序发生了倒位,且倒位片断包含着丝粒 A ABCDGH B ABCFEDGH C CDABEF

42、GH D ABCDGHEF 答案: B 试题分析:与正常染色体相比, A选项 EF基因缺失了,且 D基因的位置改变了; B选项是包含着丝粒的倒位,是染色体上的 D基因与 EF基因以着丝粒为轴旋转 180度形成的; C和 D选项都是不包含着丝粒的倒位。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染色体结构变异。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识图能力,属于容易题。 右图表示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已知谷氨酸的密码子是 GAA,由此分析正确的是 A转运缬氨酸的 tRNA一端的反密码子可能是 CAU B该病症的根本原因是由于蛋白质中的一个谷氨酸被缬氨酸取代 C控制血红蛋白合成的一段基因任意一个碱基发生替换都会引

43、起贫血症 D 过程是以 链做模板,脱氧核苷酸为原料,由 ATP供能,在酶的作用下完成的 答案: A 试题分析:谷氨酸的密码子是 GAA,由此可知, DNA 上面的一条链是模板链。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 链的碱基序列为 CAT,缬氨酸的反密码子是GUA,所以转运缬氨酸的 tRNA一端的反密码子可能是 CAU,故 A正确;该病症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直接原因是蛋白质中的一个谷氨酸被缬氨酸取代,故 B错;发生图中碱基替换才能引发贫血症,而控制血红蛋白合成的一段基因的其他碱基发生替换不会引起贫血症,故 C错; 过程表示转录,以 链做模板,核糖核苷酸为原料,由 ATP供能,在酶的作用下完成的,故 D错

44、。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突变和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 点评:本题以人类镰刀型细胞贫 血症为素材,考查基因突变和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识图能力和理解判断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已知某环境条件下某种动物的 AA和 Aa个体全部存活, aa个体在出生前会全部死亡,现该动物的一个大群体,只有 AA、 Aa两种基因型,其比例为 1: 2.假设每对亲本只交配一次且成功受孕,均为单胎。在上述环境条件下,理论上该群体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 AA和 Aa的比例是 A 1:1 B. 1:2 C. 2:1 D. 3:1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 AA和 Aa的基因型频率

45、分别为: AA=1/3、 Aa=2/3,则A和 a的基因频率为: A=2/3、 a=1/3。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可计算出子代AA=2/32/3=4/9、 Aa=21/32/3=4/9、 aa=1/31/3=1/9,因为 aa不能存活,所以AA : Aa =4/9: 4/9=1: 1。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频率的相关计算。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计算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综合题 对无芒( d)为显性,三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现有三个纯系水稻品种: 矮秆感病有芒, 高秆感病有芒, 高秆抗病无芒。为了在最短时间内获得矮秆抗病无芒纯系新品种, 请完成以下育种过程及分析。 ( 1)育种过程

46、: 第一步:选择 (用 、 、 表示)杂交得到 F1; 第二步:取 进行离体培养,获得 幼苗; 第三步:用 处理该幼苗,再选育矮秆抗病无芒新品种,其基因型为 。 ( 2)分析: 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快速获得矮秆抗病无芒纯系新品种,是因为在 F1代进行 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形成了 种基因型的配子,其中基因型为 的配子经第二步和第三步处理后,可以得到符合要求的纯系新品种。在第三步中使用的试剂的作用是 ,这种育种方法可以缩短育种年限的原因是 。 答案:( 1)第一步: 和 第二步: F1的花药(只写花药不给分) 单倍体 第三步:秋水仙素 aaBBdd ( 2)减数分裂(或产生配子) 8 aBd 抑制

47、纺锤体的形成 直接由单倍体进行染色体加倍而来,得到的都是纯合子 试题分析:单倍体育种的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所以为了在最短时间内获得矮秆抗病无芒纯系新品种,应采用的育种方法是单倍体育种。育种过程:第一步:选择 和 杂交得到 F1;第二步:取 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幼苗;第三步:用秋水仙素处理该幼苗,再选育矮秆抗病无芒新品种,其基因型为 aaBBdd。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快速获得矮秆 抗病无芒纯系新品种,是因为在 F1代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形成了 8种基因型的配子,其中 aBd配子经第二步和第三步处理后,可以得到符合要求的纯系新品种。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48、使染色体数目加倍。单倍体育种过程中,直接对单倍体进行染色体加倍处理,得到的都是纯合子,自交不发生性状分离,可以缩短育种年限。 考点:本题考查单倍体育种过程。 点评: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应用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果蝇红眼( B)对白眼( b)是显性,现有基因型为 XBY和 XBXb的果蝇交配,产生的众多子代果 蝇中出现了一只白眼雌果蝇。某兴趣小组同学欲通过实验探究该只白眼果蝇是基因突变的结果还是环境因素引起。请你帮助设计遗传实验,写出实验的主要步骤,并以遗传图解的形式预期结果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答案:步骤:对该白眼果蝇单独饲养,发育成熟后与红眼雄果蝇交配( 1分);观察产生的子代果蝇的眼色( 1分)。遗传图解略 (4分 )结论 :如果子代雄果蝇全为白眼( 1分),说明该只白眼果蝇是基因突变产生的( 1分)。 如果子代雄果蝇红眼和白眼比例接近 1 1或子代有红眼雄果蝇出现( 1分),说明该只白眼果蝇是环境因素引起的( 1分)。 试题分 析: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该只白眼果蝇是基因突变的结果还是环境因素引起。基因突变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