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 5270-1991 YR系列(IP23)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机座号315~355).pdf

上传人:周芸 文档编号:35651 上传时间:2019-07-08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77.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JB 5270-1991 YR系列(IP23)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机座号315~355).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JB 5270-1991 YR系列(IP23)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机座号315~355).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JB 5270-1991 YR系列(IP23)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机座号315~355).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JB 5270-1991 YR系列(IP23)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机座号315~355).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JB 5270-1991 YR系列(IP23)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机座号315~355).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YR系列(IP23)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机座号315一355)JB 52_70一91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电动机的型式,基本参数与尺寸,技术要求,检验规则与标志和包装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YR系列(IP23)机座号315,355的绕线转子一般用途三相异步电动机(以下简称电动机),凡在本系列基础上派生的品种,也可参照执行2引用标准GB 755旋转电机基本技术要求GB 4942.1电机外壳防护分级GB 1993电机冷却方法GB 997电机结构及安装型式代号CUB 4772电机尺寸及公差机座号36400凸缘号FF55 -FF1080或FT55-FT108()的电

2、机GB 12665电机在一般环境条件下使用的湿热试验要求GB 10068旋转电机振动测定方法及限值GB 10069旋转电机噪声测定方法及限值GB 1032三相异步电动机试验方法GB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1B/Z 294交流低压电动机散嵌绕组匝间绝缘试验方法JB/Z 346交流低压电动机散嵌绕组匝间绝缘试验限值3型式、基本参数与尺寸3.1电动机的外壳防护等级为IP23(见GB 4942. 1) ,3.2电动机的冷却方法为lcol(见GB 1993),3.3电动机的结构及安装m式为IMB3见GB 997),3.4电动机的定额是以连续工作制(s1)为基准的连续定额。3.5电动机的额定频率为50HZ

3、,额定电压为380V e3.6电动机应按下列额定功率(kW)制造:55,75,90,110,132,160,185,200,220,250,280,315,3553.7电动机的机座号与转速及功率的相应关系应按表1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电子工业部1991一06-28批准1992一07一01实施JB5270一91表1同步转速:了m川机座号15()f1仁0075()弓0功率,kW31551601109( null下:315MI185132110了卜3飞5M2ZOC160132L、9O315M3220315M42501)355MI一一卞355M228060355M3315一一扁一一仁洲一比曰185

4、一200一卿-250-280劣5只M42003污51JI355220355L225护、1852)注:1)功率安排允许放人355M机座。助功率安排推荐放入3551机座,但也允许放人400机座。此时安装尺寸应由制造厂与用户协商后确定38电动机的尺寸及公差3.8.1电动机安装尺寸及公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外形尺寸应不大于表2的规定。3,8,2电动机轴伸键的尺寸及公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JB 5270一91鑫Z硝(39)1 8OJB 5270一91表3轴伸直径键宽键高25_ 0。:。281。52占L们11。:一3.8.3轴仲长度一半处的径向圆跳动公差为0. 07nmm,3.8.4电动机轴线对底脚支承面的平行度

5、公差对315机座者为。. 75mm;对355机座者为lmm3.8-5电动机底脚支承面的平面度公差为0. 30mmo3.8.6电动机轴伸上键槽的对称度公差为。. 05mm o4技术要求4.1电动机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按照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4.2在下列海拔,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条件下,电动机应能额定进行。4.2门海拔不超过1 000M.4.2.2最高环境空气温度随季节而变化,但不超过40C.注:如电动机在海拔超过1 000M或最高环境空气温度高于或低丁40(的条件下使用时,应按GB 755的规定修正4.2.3最低环境空气温度为一15C4.2.4最湿月月平均最高相对湿度为90,同时该

6、月月平均最低温度不高于25 C4.3电动机运行期间电源电压和频率与额定值偏差应按GB 755的规定。4-4当功率.电压及频率为额定时,电动机效率和功率因数的保uF值应符合表4的规定。效率用间接法测定,杂散损耗按额定输人的。.5%计算。表4功率kW同步转速,r/min1 5001 0007506005001 5001 000750一600 T一 500效率7,%功率因数,c()5犷.5590.0一。7牛一0.747591.092.091591.0。79一。75伙科900. 86:一:;:92.592.592.091. 3工1092. 892. 8 92.3.91. 50. 8613216092.

7、 593. 393. 392. 30.870.86们81、790. 870. 860. 810. 7918592. 893.393. 392。50. 870.86t一一0. 8120093. 393. 593,5一0. 870. 870. 8122093. 393.593. 50. 870. 870,8。一25093. 593. 893. 50. 890. 8728093. 893. 80. 8931594. 00. 8935594. 3JB 5270一91当电动机采用电刷不提升结构时,其效率降低值应不大于表5的规定。表5功率,kW毛90月110-2002000.5:.:在额定电压下,电动机最

8、大转矩对额定转矩之比的保证值为1.8倍电动机电气性能保证值的容差应符合表6的规定。表6项号1名称效率()功率因素(cos卯3最大转矩4.7当海拔和环境空气温度符合第4. 2条规定时,如电动机采用B级绝缘,定转子绕组的漏fl限值(电阻法)为80K,采用F级绝缘,定转子绕组的温升限值(电阻法)为105K,轴承的容许温度(温度计法)应不超过95C ,集电环的温升限值应按GB 755的规定。如试验地点的海拔或环境空气温度与第4. 2条的规定不问时,温升限值应按GB 755的规定修正。4.8电动机偶然过电流的考核应按GB 755的要求。4. 9电动机在空载情况下,应能承受提高转速至其额定值的12000,

9、历时2min而不发生有害变形4. 10电动机绕组的绝缘电阻在热状态或温升试验后,定子应不低于。. 38Mf2,转子应不低于。.SMo4.11电动机绕组应能承受历时I min的耐电压试验而不发生击穿,试验电压的频率为50FIz. )1尽可能为正弦波形,电压的有效值对定子为1 760V,转子为1 OOOV+2倍静止时转子绕组开路电庄同一台电机不应重复进行本项试验。如用户提出要求,允许在安装后开始运行之前.在1地上可再进行次试IY其试验应按GB 755的规定4.12电动机的定子绕组应能承受匝间冲击耐压试验而不发生击穿,当电动机采用散嵌绕组时其冲击试验电压峰值和试验方法按JB/Z 346及JB/Z 2

10、94的规定。当电动采用成V绕组时.可进行知时升高电压试验。试验在转子静i1_且转子绕组开路情况下进行,外施电压为额定电压130/(l,时问为imiai,在提高电压至额定电压130%时,允许同时提高频率,但应不超过额定值的1150o4.13电动机的定子绕组在按GB 12665所规定的40交变湿热试验方法进行6周期试验后绝缘电阻应不低于0. 38Mn,并应能承受第4.11条所规定的耐电压试验而不发生击穿,但电仄的有效佰为1 500V4.14电动机在热状态和逐渐增加转矩的情况下,应能承受1.6倍额定转矩历时15s A无转速突变、停转及发生有害变形,此时电压和频率应维持在额定值如限于设备,允许在试验时

11、用测量定子电流代替转矩的测量。此时,定子电流应等!t. i倍的过转矩倍数乘以额定电流值。4. 15电动机在空载时的振动速度有效值1级应不超过2. 8mm/s.2级应不超过4. 5mmi4.16电动机在空载时测得的A计权声功率级的噪声数值,应不超过表7的规定。JB5270一91表7IB(A)。一。一? 一一未|。一-。=洲?一。r/nlin1000诊吕5一11(1)1】0一220150(、100103106总步转速共二井220一355:;417值的418当三相电源平衡时,电动机的二相空载电流中任何一相与三相平均值的偏差应不大于三相平均10%电动机气隙不均匀度应不大丁表8的规定。表吕气隙,mm0.

12、吕O9一拭一一一一气一12.0飞戈.、)古气隙,%17.5null一飞60表中:a一气隙不均匀值,其定义为。一;汽萦箱占二灸,占,干色2一几弓+戈热一姚色氏方相距12。测得的气隙值电动机不允许在运行中反接电源以使逆转或制动,在出线标志的字母顺序与三相电源的电压相序方向相同时,从轴伸端视之,电动机应为顺时针方向旋转4.20电动机只制成一个圆柱形轴伸。4.21电动机定子可制成三个或六个出线端(用户应在合同中注明)从主轴伸端视之,电动机的接线盒置于机座右面或上方双方另有协议时,允许把接线盒置于机座左面。电动机的接线盒内应有接地端子,同时机座上应另设一个接地端子,并应在接地端子的附近设置接地标志.此标

13、志应保证在电动机枯个使用期内不磨灭。5检验规则5门傅台电动机须经检验合格后才能出厂,并应附有产品检验合格证。5.2每台电动机须经检查试验,检查试验项目包括:机械检查(按本标准第55条);定子绕组对机壳及绕组相互间绝缘电阻的测定(检查试验时可测量冷态绝缘电阻但应保证热乐肚状态时绝缘电阻不低于本标准4.10条的规定),三个出线端的电机可不测定绕组相互问绝缘电阻c,定子绕组在实际冷却状态下自流电阻的测定;d.耐电压试验;e.匝间冲击耐电压或短时升高电压试验;f.空载电流和损耗的测定;注:型式试验时需量取空载特性曲线9.噪声的测定(根据本标准第5.6条的规定);h.振动的测定(根据本标准第56条的规定

14、);1转子绕组开路电压的测定;j.超速试验(根据本标准第5.6条的规定)。53凡遇到下列情况之者,必须进行型式试验:a.经鉴定定型后制造厂第一次试制或小批试生产时;JB 5270一91电动机设计或1_艺上的变更足以引起某些特性和参数发生变化时;当检查试验结果和以前进行的型式试验结果发生不可容许的偏差时;甄心d.成批生产电动机的定期抽试,抽试时间至少每1年一次5.4电动机的型式试验项目包括:检查试验的全部项目;温升试验;效率、功率因数的测定;短时过转矩(或过电流)试验;最大转矩的测定;f.转子电流的测定注:若转子电流测量有困难时,可暂不考核。5. 5电动机的机械检查项目包括:a.转动检查:电动机

15、转动时,应平稳轻快,无停滞现象;b.外观检查:检查电动机的装配是否完整正确,电动机表而油漆应干燥完整,均匀,无污损,碰坏裂痕等现象;c.安装尺寸,外形尺寸及键的尺寸检查:安装尺寸及外形尺寸应符合本标准3.8. 1条的规定,键的尺寸应符合标准3.8.2条的规定;d.径向圆跳动,底脚支承面的平行度和平面度应符合本标准3. 8. 3,3. 8. 4和3.8.5条的规定.键槽对称度应符合本标准3.8.6条的规定,底脚支承面的平面度和键槽对称度允许在零部件上进行检查;e.集电环与电刷检查:集电环表面应光滑,无砂眼,电刷接触良好,运行时无显著火花,电刷提升-装置应轻便灵活,短路时也应接触良好。5.6本标准

16、5.5条的a,b和e必须每台检查,52条的9、h和及5.5条的c和d可以进行抽检,抽检办法由制造厂制定。5.了本标准5. 2其中的e,g和h除外)和5.4条规定的各项试验方法按照GB 1032进行、5. 2条的h按照(:B 10068进行,5. 5条所规定的安装尺寸及公差的检查按照GB 4772. 1进行5. 8电动机外壳防护等级的试验,40C交变湿热试验及气隙不均匀度检查、可在产品结构定TO或当1-.艺有较大变动时进行,外壳防护等级的试验方法按照GB 4942. 1进行。40 C交变湿热试验按GB 12665)进行6标志,包装61铭牌材料及铭牌上数据刻划方法,应保证其字迹在整个使用期间内不易

17、磨灭。62铭牌应固定在电动机机座的卜半部,应标明项目如下:a.制造)一名;b.电动机名称;c.电动机ti号;d.外壳防护等级;e.额定频率(Hz);f.额定功率(kW);9.额定电流(A);h.额定转速(r/min);i.额定电压(V);1.功率因数;k.绝缘等级:.JB 5270一91:接线方法;m.额定转子电压(v);n.额定转子电流(A) ;。.制造厂出品年月和出品编号;p.重量(kg);R.标准编号。6.3电动机定子、转子绕组各出线端及接线位置上均应有相应的标志,并保持其宇迹在电动机整个使用期间内不易磨灭。其标志按表9的规定表9绕组名称定子转子K六个出线端标志气个出线端标志始端末端始端

18、第一相u1u21了第二相viv2V1,M第三相W1W2W6.4电动机的轴伸平健须绑扎在轴伸上,轴伸及平键表面应加防锈及保护措施6.5电动机的包装应能保证在正常储运条件下,自发货之日起的一年时间内不致因包装不善IN导致受潮与损坏6.6包装箱外壁的文字和标志应清楚整齐,内容如下:a.发货站与制造厂名称;b.收货站及收货单位名称;c.电动机型号和出品编号;d.箱子尺寸;e.电动机的净重及连同箱子的毛重;f.在箱外的适当位置应标有“小心轻放”、“防潮”等字样,其图形应符合GB 191的规定。6.了使用维护说明书及产品合格证,应随同每台电动机供给用户文件应放在防潮袋内,并固定十包装箱内部了保用期在用户按照使用维护说明书的规定,正确地使用与存放电动机的情况下,制造)应保证电动机在使用的一年内,但自制造厂起运的日期不超过几年的时间内能良好地运行,如在规定时间内电动机因制造质量不良而发生损坏或不能正常工作时,制造厂应无偿地为用户修理或更换零件或电动机附加说明:本标准由机械电子_业部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机械电子工业部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孝正、李文正、章粪和、虞修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行业标准 > JB机械行业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