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3 T 1216-2016 小瓜虫病诊断与防治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progressking105 文档编号:361500 上传时间:2018-09-02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3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43 T 1216-2016 小瓜虫病诊断与防治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DB43 T 1216-2016 小瓜虫病诊断与防治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DB43 T 1216-2016 小瓜虫病诊断与防治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DB43 T 1216-2016 小瓜虫病诊断与防治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DB43 T 1216-2016 小瓜虫病诊断与防治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湖南省地方标准DB43DB43/T 12162016 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2017-02-13实施2016-12-13 发布小瓜虫病诊断与防治技术规程Technical regulations of diagnosis andcontrol measures for ichthyophthiriasisICS 65.020.30B 41DB43/T 12162016 I 目 次 前言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病原 13.1 分类地位 13.2 形态特征 13.3 生活史 13.4 发病与流行 24 诊断 24.1 临床诊断 24.2 形态学诊断 25 防治 25.1 预防

2、25.2 治疗 2附录A(资料性附录) 小瓜虫形态模式与生活史 4DB43/T 12162016 II 前 言 本标准按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编制。 请注意本标准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湖南省畜牧水产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长沙学院、湖南省畜牧水产局、辰溪县畜牧水产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向静、江为民、龙新年、贺向辉、刘靖、刘水香。 DB43/T 12162016 1 小瓜虫病诊断与防治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小瓜虫病的病原、诊断和防治。 本标准适用于我省淡水鱼类小瓜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

3、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507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507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3 病原 3.1 分类地位 小瓜虫病病原为多子小瓜虫(简称小瓜虫,下同),属原生动物门、纤毛纲、膜口目、凹口科、小瓜虫属,是一种个体较大的纤毛原生动物。 3.2 形态特征 3.2.1 幼虫 长卵形或椭圆形,大小约(200500)m(200300)m,体纤毛长(79)m,尾纤毛长可达(1718)m。接近身体前端有一近似耳形的胞口。胞内细胞核一大一小,大核椭圆形或

4、卵形,小核球形。虫体前半部有一大的伸缩泡,游动活泼,并能随意改变形状。 3.2.2 成虫 卵圆形或球形,大小约(350800)m(300500)m,肉眼可见。成虫(即小瓜虫滋养体)全身布满排列有序的纤毛。成虫腹面近前端可见一“6”字形胞口,螺旋形的口缘由(58)行纤毛组成,纤毛作逆时针方向运动,一直到胞咽。虫体有两个核,大核呈马蹄形,小核呈圆形,紧贴在大核上,胞质外层有很多细小的伸缩泡,内含有大量食物粒。 小瓜虫形态模式参见附录A图A.1。 3.3 生活史 幼虫钻入鱼的皮肤或鳃中寄生,虫体吸取宿主营养,在皮肤组织间不停移动,宿主受刺激分泌大量黏性物质将幼虫包围,形成白色小囊泡,幼虫在囊泡内继续

5、发育至成虫,成虫破囊而出,漂落水体,自由游动,遇池壁、水草等物体停留其上,分泌一层胶质膜包围虫体,形成胞囊并以二分裂法繁殖出小纤毛幼虫。纤毛幼虫在水温(1520)条件下,经24h左右,冲破胞囊,在水中游动并侵袭鱼体后,在DB43/T 12162016 2宿主皮肤或鳃上形成小囊泡,完成一个生命周期。一个世代(127154)h。 小瓜虫生活史参见附录A图A.2。 3.4 发病与流行 小瓜虫主要寄生于鱼的皮肤、鳍、鳃和口腔粘膜等部位,形成肉眼可见的白色小点状囊泡,严重时鱼体浑身可见小白点。病鱼体表充血,食欲下降或拒食,继发感染其它病原后,死亡率达60%以上。不同年龄段的各种淡水鱼都易感小瓜虫,鱼苗、

6、鱼种与观赏鱼类更易感。 4 诊断 4.1 临床诊断 肉眼可见病鱼皮肤、鳍条和鳃瓣上形成许多直径约1mm的小白点,病情严重时,躯干、头、鳍、鳃和口腔粘膜等处布满小白点,体表似覆盖一层白色薄膜,有时眼角膜上也有小白点,并有大量粘液覆盖在体表和鳃丝。 有上述症状可初步诊断为小瓜虫病。 4.2 形态学诊断 用载玻片刮取病鱼尾鳍或体表白点涂片,在低倍镜下观察,若发现一个视野有50个以上小瓜虫虫体,可确诊为小瓜虫病。若一个视野小瓜虫虫体低于50个,作感染小瓜虫对待。 5 防治 5.1 预防 5.1.1 清塘消毒 清除池底过多淤泥,用生石灰(6070)kg/667彻底清塘消毒。应按NY5071的规定选择适宜

7、药物,定期对养殖水体消毒,保持水体肥活嫩爽。 5.1.2 饲养管理 鱼种放养前应进行产地检疫。合理混养。投喂质量符合NY5072规定的配合饲料。加强巡塘,监测疫病,及时对病死鱼无害化处理。 5.2 治疗 5.2.1 生态调控 有条件的,可将水温调至26以上,保持(38)d,使小瓜虫从鱼体脱落,然后更换池水。 5.2.2 药物治疗 药物的选择、使用及休药期应符合NY5071的规定。常用药物用法用量参见表1。 DB43/T 12162016 3 表1 建议常用药物用法用量 药物名称 用 量 用法 氯化钠 1% 浸洗lh 硫酸铜 0.7mg/L 全池遍洒,3d后重复一次 辣椒、生姜 水深1m,每667m2水面用干红辣椒250g,干姜100g 煎煮成25kg药水,全池泼洒,连续3次 DB43/T 12162016 4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小瓜虫形态模式与生活史 .幼虫 .成虫 1.胞口;2.大核;3.食物粒;4.伸缩泡;5.小核;6.尾毛 图A.1 小瓜虫形态模式 1.脱离鱼体的成虫;2.胞囊形成;3.在胞囊里的虫体不断进行分裂,形成许多纤毛幼虫;4. 纤毛幼虫从胞囊出来,侵袭鱼体;5.感染小瓜虫的鲤鱼 图A.2 小瓜虫生活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地方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