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2 T 621-2016 在用电梯安全评估规范.pdf

上传人:medalangle361 文档编号:362787 上传时间:2018-09-04 格式:PDF 页数:46 大小:1.0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12 T 621-2016 在用电梯安全评估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DB12 T 621-2016 在用电梯安全评估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DB12 T 621-2016 在用电梯安全评估规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DB12 T 621-2016 在用电梯安全评估规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DB12 T 621-2016 在用电梯安全评估规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 91.140.90 Q 78 DB12 天 津 市 地 方 标 准 DB12/T 621-2016 在用 电梯安全评估规 范 Rules for safety assessment of existing lifts 2016 -03 -15 发布 2016 -04 -01 实施 天津市 市场 和质量 监督 管理委员会 发布 DB12/T 621 2016 I 目 次 目次 . I 前言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评估机构基本要求 . 2 4.1 评估机构 . 2 4.2 人员要求 2 4.3 场地、设备和仪器要求 2 5 安全评估

2、程序 . 3 5.1 前期准备 . 3 5.2 现场评估 . 3 5.3 出具安全评估报告 4 6 综合安全状况等级评定 4 6.1 评定原则 . 4 6.2 伤害的严重程度 . 5 6.3 伤害发生的概率 . 5 6.4 风险等级 . 5 6.5 风险评定 . 5 6.6 综合安全状况等级判定 5 7 安全评估报告 . 6 7.1 安全评估报告内容 6 7.2 安全评估报告格式 6 7.3 安全评估结论及建议 7 附录 A(规范性附录)安全评估内容 9 附录 B(资料性附录)曳引与强制驱动(液压驱动)电梯安全评估报告(格式) . 35 附录 C(资料性附录)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安全评估报告(

3、格式) . 39DB12/T 621 2016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标注的结构和编写的要求编写 。 本标准由 天津市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协会提出 。 本标准由 天津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归口 。 本标准 主要 起草单位: 天津市 特种设备 安全与节能 协会 。 本标准 参加起草单位: 天津市 特种设备 监督 检验 技术 研究院 、 天津市滨海新区 塘沽 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所、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所、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奥的斯电梯(中国)有限公司、西子奥的斯电梯有限公司 天津分公司、迅达(中国)电梯有限公司天

4、津分公司 、康力电梯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肖艳彤、刘方亭、张清鹏、孙书成、王立强、孙文胜、 刘宏臣、 郭福兴、王旭洲、苑少军、吴庆勇、杨建邦、孟彬、单秋林、朱晓斌 、马志诚、郭超 。DB12/T 621 2016 1 在用电梯安全评估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 电梯 安全评估 机构 基本 要求 、 安全评估 程序 及内容、 综合安 全状况等级 评定 、降低风险措施、综合结论的判定原则 、 安全评估报告 等 要求 。 本标准适用于 曳引与强制驱动 电梯、 液压驱动 电梯、 自动扶梯与 自动人行道。并适用于以下情形之一: a)投入 使用满十五年的或者安全评估后继续使用满

5、五年的; b)发生一般等级以上事故的; c)使用单位 、 产权人、 承租单位等 认为有必要进行安全评估 的; d)政府或者监督管理部门委托的; e)其他影响电梯安全性能需要进行安全评估的 委托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 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7588-2003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GB 12974-2012 交流电梯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 GB 16899-2011 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GB 21240-2007 液压电梯制造与安装

6、安全规范 GB 24478-2009 电梯曳引机 GB 24804-2009 提高在用电梯安全性的规范 GB/T 7024 电梯、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术语 GB/T 10058-2009 电梯技术条件 GB/T 10060-2011 电梯安装验收规范 GB/T 20900-2007 电梯、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 风险评价和降低的方法 GB/T 31821-2015 电梯主要部件报废技术条件 TSG T5001-2009 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 TSG T7001-2009 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 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 TSG T7004-2012 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 液压电梯 TS

7、G T7005-2012 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 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 TSG Z0004-2007 特种 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质量保证体系基本要求 TSG Z8002-2013 特种设备检验人员考核规则 3 术语和定义 除以下所列内容外,本标准采用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技术规范中使用的术语和定义 ,GB/T 7024、 GB 7588、 GB 16899、 GB/T 20900、 GB 24804标准中的术语和定义 亦适用于本标准 。 3.1 在用电梯 existing lift 已投入使用的电梯。 GB 24804-2009 提高在用电梯安全性的规范 3.2 安全评估 safety

8、 assessment DB12/T 621 2016 2 评估机构接 受用户委托,以实现电梯安全为目的,通过查找设备本体、使用管理、日常维护保养等一个或多个环节中存在的风险隐患,对其进行风险分析和评定,并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的活动。 GB/T 20900-2007 电梯、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 风险评价和降低的方法 3.3 风险隐患 potential risk 设备本体、使用管理、日常维护保养中存在的危险缺陷,如电梯设备的老化磨损或设备、管理活动、日常维护保养中存在的不符合规范标准要求的情况等。 GB/T 20900-2007 电梯、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 风险评价和降低的方法 4 评估

9、机构基本要求 4.1 评估机构 4.1.1 资格 电梯安全评估机构 (以下简称评估机构) 应 是 具有 法人资格 的 独立 的 第三方 机构 。 4.1.2 质量体系 要求 a)评估机构应建立健全质量控制体系,对电梯安全评估质量实施控制,并对安全评估结果的真实性、公正性负责。 b)评估机构应当按照本标准要求制定包括安全评估程序和安全评估流程在内的安全评估作业指导文件,并在本机构正式发布和实施。 c) 评估 机构应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使数据的有效性、真实性得到监控。 4.2 人员要求 4.2.1 技术负责人 从事电梯相关工作 10年以上,具有机电类高级工程师及电梯检验师 1(含)以上资格并具备相

10、应的业务水平、组织能力; 4.2.2 评估小组组长 a) 应具有 机电类 高级技术职称或电梯检验师(含)以上资格并应满足以下要求: b)熟悉电梯技术要求和相关法规标准; c)熟悉电梯安全评估 程序和流程 ; d)不受任何偏见影响; e)具有保障安全评估公正实施的组织能力; f)当评估不能达成一致时具有仲裁能力 。 4.2.3 评估机构应有符合以下条件的安全评估人员 a) 从事 电梯检验检测工作 3 年以 上 或电梯专业技术 工作 5 年以上 ; b)熟悉电梯相关技术 标准和安全技术规范; c)熟悉 1 种以上 类别 电梯的相关技术; d)具有电梯安全评 估或者电梯事故处理经验。 4.3 场地、

11、设备和仪器要求 a) 具有 固 定 的 办公场所; b) 具有 配套 的档案室、资料室; c) 具有 满足存放要求的专用仪器设备室; d) 具有 必要的通信工具及办公设施; 电梯检验师的资格要求按照 TSG Z8002-2013 特种设备检验人员考核规则 的规定执行,如果该规则有相应变动,则按新的考核规则执行。 DB12/T 621 2016 3 e) 具有 与其承担的安全评估工作相适应的 的检验仪器、设备和工具,使用的仪器设备 应经计量和合格且在计量有效期内,其 测量范围和精度应当满足 本文件和相关安全技术规范 要求。 5 安全评估程序 5.1 前期准备 5.1.1 签订协议 5.1.1.1

12、 委托单位(包括但不限于 电梯使用单位、 产权人、 承租单位 、各级政府 等)应当在电梯安全评估前与安全评估机构签订书面协议,明确评估的目的、 评估 项目 、 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5.1.1.2 评估 项目 应明确 至少 包含 以下的一个或多个: a) 使用管理 ; b) 日常维护保养 ; c) 设备本体 。 5.1.2 成立安全评估组 评估机构 在 遵循利益关联回避原则 的基础上 , 根据评估人员的技术能力和工作经验选派评估人员成立安全评估 小 组,并指定评估组组长。 评估小组应由 2名(含)以上人员组成。 5.1.3 技术 准备工作 a)评估组依据本标准要求,听取委托 单位对电梯使用

13、情况的介绍,查阅委托单位提供的资料,评估组根据 评估 内容选择相关的评估项目, 准备现场评估记录、 安全评估仪器设备。 b) 委托单位应 根据委托内容 在与评估机构商定的现场评估日期 前 准备好 相关 安全技术档案 ;并做好 安全评估的 准备 工作 。 5.2 现场评估 5.2.1 评估要求 a) 评估人员应当做好完整的安全评估原始记录 ; b) 列出 不满足本标准要求的主要项目 ; c) 提出应采取的安全措施及节能环保方面的改进建议 ; d) 形成安全评估意见。 5.2.2 评估内容 风险评估应当根据 5.1.1确定的 安全评估 项目 , 选择 下列 相应 项目 的内容 , 对于各项目的具体

14、内容见附录 A, 但不限于附录 A所列的项目内容 : 5.2.2.1 使用管理 a) 电梯使用登记证有效性; b) 电梯保养合同的有效性; c) 电梯安全管理机构或安全管理人员落实情况; d) 建立电梯安全技术档案情况; e) 建立各项电梯安全管理制度和检查制度情况; f) 各项电梯安全管理制度和检查制度落实情况; g) 电梯安全管理人员职责履行和记录情况; h) 日常维护保养及维修改造资金落实情况; i) 运行环境。 5.2.2.2 日常维护保养 a) 维护保养单位 及人员 资质的有效性; DB12/T 621 2016 4 b) 作业指导文件的有效性; c) 维护保养单位履行职责义务 情况

15、; d) 维护保养工作执行情况; e) 维护保养单位的自检情况; f) 维护保养单位对维保质量的考核情况; g) 使用单位对维保服务质量评价情况; h) 维护保养人员技术能力。 5.2.2.3 设备本体 5.2.2.3.1 曳引 与强制 驱动 电梯、液压 驱动 电梯 a) 机房区域 b) 供电设备 c) 控制系统 d) 曳引机 e) 制动器 f) 曳引轮与悬挂装置 g) 速度监控及安全保护装置 h) 层门、轿门与层站 i) 井道 j) 对重装置 k) 导轨 l) 轿厢 m) 底坑 n) 功能试验 o) 液压驱动 电梯相关 5.2.2.3.2 自动扶梯 与 自动人行道 a) 电气系统; b) 驱

16、动装置系统; c) 支撑结构(桁架)和围板; d) 梯级(踏板 或胶带 ) 系统; e) 扶手装置; f) 扶手带系统; g) 出入口系统; h) 机房、驱动站和转向站; i) 自动扶梯与 自动人行道试验与功能测试。 5.3 出具安全评估报告 安全评估机构 应 在完成现场安全评估工作 后或特殊专项试验完成后(如有) 20个工作日内 出具安全评估报告 。 6 综合安全状况等级 评定 6.1 评定原则 6.1.1 安全评估机构应当 根据伤害发生的概率等级和严重程度 对查找的风险隐患进行风险评定, 确 定风险等级和风险类别。 6.1.2 风险是伤害的严重程度和伤害发生的概率的函数, 风险等级评定应根

17、据 GB/T 20900-2007电梯、 自动扶梯与自动扶 梯与 自动人行道 风险评价、降低的方法 附录 C中所规DB12/T 621 2016 5 定的伤害发生的严重程度和伤害发生的概率等级,组合形成不同的 GB/T 20900-2007附录 D表 D.1中所列的风险等级,得出表 D.2中的 I、 II、 III类风险类别。 6.2 伤害的严重程度 通过考虑对人身、财产或环境造成的后果,严重程度应被评估为下列之一: a) 程度“ 1”:高; b) 程度“ 2”:中; c) 程度“ 3”:低; d) 程度“ 4”:可忽略。 6.3 伤害发生的概率 通过考虑情节发生的概率、暴露于危险中的频次和持

18、续时间以及影响、避免或限制伤害的可能性所规定的因素,可以评估伤害发生的概率。伤害发生的概率等级应被评估为下列之一: a) 等级“ A”:频繁; b) 等级“ B”:很可能; c) 等级“ C”:偶尔; d) 等级“ D”:极少; e) 等级“ E”:不大可能; f) 等级“ F”:几乎不可能。 6.4 风险等级 通过综合衡量严重程度和概率等级来确定风险等级。 示例: 如果严重程度和概率等级分别评估为“ 1”等和“ B”等,则风险等级为“ 1B”。 6.5 风险评定 基于所评估的风险等级,通过确定对应的“风险类 别”来评定风险。风险等级所对应的风险类别,见图 6-1 和表 6-1。 图 6-1

19、风险评定 表 6-1 风险评定 风险类别 风险等级 采取的措施 1A,1B,1C,1D,2A,2B,2C,3A,3B 需要采取保护措施以降低风险 1E, 2D,2E, 3C,3D,4A,4B 需要采取合适措施降低风险,如有需要可复查 1F, 2F, 3E,3F,4C,4D,4E,4F 不需要任何行动 6.6 综合 安全状况等级 判定 6.6.1 综合安全状况等级判定 在确定每一种风险情节的风险类别 后,宜按如下方法评定 安全风险等级 : DB12/T 621 2016 6 a)将三种风险类别分别按照表 6-2所示规则赋值: 表 6-2 风险类别赋值 风险类别 值 0 1 2 假设 vi( i=

20、1, ,n)为对应于第 i个风险情节的风险类别的取值,其中 n为所有进行评估的风险情节的个数。 b)按照下列公式计算综合安全状况得分: niiniiniivifnvvifD1110,10020,0c)根据得分情况,按照表 6-3判断综合安全状况等级。 表 6-3 综合安全状况等级 D 0 0 D 85 85 D 95 95 D 综合安全状况等级 四级 三级 二级 一级 6.6.2 现场 处理 根据 综合安全状况等级 判定,安全评估机构可以按照下列原则给出相应的 现场处理建议 : a) 对于 综合安全状况等级 为四级 的, 应当告知电梯使用单位立即停止使用, 采取 防护措施消除风险; b) 对于

21、 综合安全状况等级 为三级的, 应当 立即 采取 安全 措施消除风险 ; c) 对于 综合安全状况等级 为二级的,采取防护措施消除或降低风险; d) 对于 综合安全状况等级 为一级的,对评估指出的风险加强监护。 6.6.3 降低风险的安全措施 a) 对于存在安全风险的电梯,应根据下列原则给出降低风险的安全措施: 对存在风险项目的 电梯 , 通过 更换 或调整 零部件 可以恢复其安全功能的,应当提出对该电梯进行 修理 的建议。 b) 对存在风险项目的 电梯 , 通过 修理 不能恢复其安全功能的,应当提出对该电梯进行改造的建议。 c) 对存在风险项目的零部件不能通过修理或改造恢复其安全功能的,或修

22、理或改造更换零部件的价值高于同类整机价值的 50%的,宜提出对该电梯进行更新。 d) 对使用管理、维护保养方面存在问题的,应当提出改进意见。 7 安全评估报告 7.1 安全评估报告内容 安全评估报告主要内容一般包 括电梯安全评估目的和依据、评估内容、评估人员组成、电梯设备概况、评估过程及主要仪器设备、电梯 安全评估 项目及 结果 和见证材料 、电梯综合 安全状况等级 等。安全评估报告可根据委托方的委托项目作相应调整。 7.2 安全评估报告格式 DB12/T 621 2016 7 安全评估报告格式及主要内容参见附录 B(资料性附录) 和附录 C(资料性附录)。安全评估报告的结论页应有安全评估、审

23、核、批准人员的签字和安全评估机构检验专用章或者公章。 7.3 安全评估结论及建 议 安全评估报告中使用下列综合结论: a) 本次安全评估,该电梯安全等级为 x级,建议 XX(更新、改造、修理 )。 b) 本次安全评估,该电梯安全等级为一级,建议对评估指出的风险加强监护。DB12/T 621 2016 9 附 录 A ( 规范 性附录) 安全评估内容 A.1 通则 曳引与强制驱动 电梯和 液压驱动 电梯安全评估内容应满足本标准 A.2 和 A.3 的要求 。 自动扶梯与 自动人行道安全评估内容应满足本标准 A.2 和 A.4 的要求。 相关项目不 符合 表 A.1表 A.26 中 对应项目 要

24、求 时 , 该项的 严重 程度 、概率等级和风险类别取表中对应值 , 如发生概率与表中不符时,其 概率等级 应根据实际 发生 概率 按 6.5确定 风险类别 。 当 评估 现场发现表 A.1表 A.26 以外项目 时 , 评估 组应按本标准 6 “ 综合安全状况等级评定 ” 的内容 对其 严重 程度 、概率等级和风险类别 进行评估 ,并在报告中进行说明 。 当 评估 现场发现 表 A.1表 A.26 中项目的内容表征不全时,应将其纳入该项目或部位,并按该 项目或 部位的 严重 程度 、概率等级和风险类别 进行 取值 。 A.2 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 A.2.1 使用管理相关项目 表 A.1 使用

25、管理相关项目 序号 项目 标准、安全技术 规 范及条款号 内容 严重程度 概率等级 风险类别 1.1 使用登记 TSG T5001 电梯使用登记证有效性; 3 B 1.2 维保合同 TSG T5001 电梯保养合同 、 约定维保内容和要求 的有效性; 1 C 1.3 安全管理机构或安全管理人员 TSG T5001 电梯 安全管理机构或安全管理人员落实情况; 1 E 1.4 安全技术档案 TSG T5001 建立电梯安全技术档案情况 3 D 1.5 安全管理制度和检查制度 建立 TSG T5001 各项电梯安全管理制度和检查制度建立情况; 2 D 1.6 安全管理制度和检查制度 落实 TSG T

26、5001 各项电梯安全管理制度和检查制度 落实 情况; 1 E 1.7 安全管理人员职责 TSG T5001 电梯安全管理人员职责履行和记录情况 1 E 1.8 合同履约和资金落实情况 / 日常维护保养及维修改造 资金落实情况; 1 C 1.9 运行环境 TSG T5001 安全注意事项 、 警示标志 、检验标识张贴及宣传情况 。 3 C A.2.2 日常维护保养 表 A.2 日常维护保养相关项目 序号 项目 标准、安全技术 规 范及条款号 内容 严重程度 概率等级 风险类别 2.1 维保单位 及人员 TSG T5001 维护保养单位 及人员 资质的有效性; 1 D 2.2 作业指导 书 TS

27、G Z0004-2007 作业指导文件的有效性 ; 2 B DB12/T 621 2016 10 表 A.2 日常维护保养相关项目 (续) 序号 项目 标准、安全技术 规 范及条款号 内容 严重程度 概率等级 风险类别 2.3 维护保养单位履行职责 义务 TSG T5001 维护保养单位履行职责义务情况; 1 E 2.4 维护保养工作 TSG T5001 维护保养工作 的 执行情况; 1 D 2.5 维护保养单位自检 TSG T5001 维护保养单位自检情况; 2 D 2.6 维保质量考核 TSG T5001 维护保养单位对维保质量的考核情况; 2 D 2.7 维保服务质量评价 TSG Z00

28、04-2007 使用单位对维保服务质量 的 评价情况; 3 C 2.8 技术能力 / 维护保养人员技术能力。 1 E A.3 曳引或强制驱动电梯 A.3.1 机房区域 表 A.3 机房区域 序号 部件 ( 部位 )或 功能 标准、安全技术 规 范 相关项目及 要求 严重程度 概率等级 风险类别 3.1 通道与通道门 TSG T7001 TSG T7004 通道设置及照明、通道与通道门的要求及尺寸符合相关标准 2 D 3.2 机房 专用 TSG T7001 TSG T7004 机房( 机器设备间 )应当专用,不得用于电梯以外的 其他 用途 3 E 3.3 机房温度 TSG T7001 TSG T

29、7004 机房或者机器设备间的空气温度保持在 5 40 之间 3 C 3.4 警示标志 TSG T7001 TSG T7004 机房 门外侧应当标明“机房重地,闲人免进”,或者有其他类似警示标志 3 E 3.5 机房地面 TSG T7001 TSG T7004 机房地面平整;地面开口和有高度差时的防护措施应符合相 关标准要求 3 E 3.6 照明与插座 TSG T7001 TSG T7004 照明与插座的设置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3 E 3.7 用于搬运设备的 金 属支架或吊钩 GB 7588 用于搬运设备的金属支架或吊钩 的设置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4 E 3.8 救援装置 TSG T7001

30、GB/T 31821 紧急 救援 装置 、平层标记、 应急救援程序 应 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手动松闸装置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视为达到报废技术条件: a) 制动器扳手出现严重变形或裂纹; b) 制动器扳手组件出现严重锈蚀、变形或裂纹; c) 松闸钢丝绳严重锈蚀、卡阻或断裂。 手动盘车装置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视为达到报废技术条件: a) 盘车手轮出现严重锈蚀、变形、裂纹或缺损; b) 结构焊接部位出现裂纹; c) 盘车齿轮副啮合失效; d) 盘车齿轮出现裂纹或断齿。 紧急电源装置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视为达到报废技术条件: a) 蓄电池出现漏液; b) 蓄电池无法充电; c) 充电后蓄电池电压低于正常工作电

31、压; d) 充电后蓄电池电量不满足轿厢移动距离要求。 1 D 3.9 轿厢与机房对讲 GB 24804 当电梯行程大于 30m 时,轿厢和机房间应设置对讲系统或类似装置,功能有效 3 D 3.10 同机房区分标识 TSG T7001 TSG T7004 不同电梯的部 件共用一个机房,则每台电梯的主开关应 当 与驱动主机、控制柜、限速器等采用相同的标志 3 E DB12/T 621 2016 11 A.3.2 供电设备 表 A.4 供电设备 序号 部件 ( 部位 )或 功能 标准、安全 技术 规 范 相关项目及 要求 严重程度 概率等级 风险类别 4.1 主开关 设置 TSG T7001 TSG

32、 T7004 主开关的设置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 容量应满足电梯运行各种工况及保护功能 2 D 4.2 主开关 状况 GB 7588 GB 21240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视为达到报废技术条件: a) 外壳破损存在触电危险,或导 致其外壳防护等级不符合 GB 7588-2003 中 14.1.2.2.2 或 14.1.2.2.3 要求; b) 当切断或接通 电路时, 触点 不能正确、可靠地断开或闭合。 2 C 4.3 电源进线 GB 7588 GB 21240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视为达到报废技术条件: a) 护套出现开裂,导致线芯外露; b) 绝缘材料发生破损、老化,导致线芯外露或绝缘电阻不符合

33、GB 7588-2003 中 13.1.3 要求; c) 线芯发生断裂或短路 。 2 E 4.4 电气设备的保护 / 供电线路的 PE线在机房内不 应与房屋建筑的防雷线路发生连接 3 C 4.5 照明 (开关 ) TSG T7001 TSG T7004 照明及开关设置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3 E A.3.3 控制系统 表 A.5 控制系统 序号 部件 ( 部位 )或 功能 标准、安全技 术 规 范 相关项目及 要求 严重程度 概率等级 风险类别 5.1 导线及接线 端子 TSG T5001 导线无明显老化、裂纹; 接线紧固、整齐,线号齐全清晰 。 2 C 5.2 系统 接 地 TSG T7001

34、 TSG T7004 1)供电电源自 进入机房或者 机器设备间起,中性线 ( N)与保护线( PE)应当始终分开 ; 2)所有电气设备及线管、线槽的外露可以导电部分 应当与保护线( PE)可靠连接 2 C 5.3 控制柜电气 绝缘 GB/T 31821 控制柜内电气绝缘不符合 GB 7588 2003 中 13.1.3 要求,视为达到报废技术条件 。 1 D 5.4 控制柜柜体 GB/T 31821 控制柜柜体严重锈蚀变形、损坏,导致柜内元器件无法固定和 正常使用,视为达到报废技术条件。 2 C 5.5 控制柜内电 气元件 GB/T 31821 控制柜内电气元件失效导致电梯不能运行,无法 更换

35、为同规格参数的元件,或更换替代元件后仍无法正常运行,视为达到报废技术条件。 2 D 5.6 电路板 GB/T 31821 电路板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视为达到报废技术条件: a) 受潮进水、被酸碱等严重腐蚀、铜箔拉弧氧化、元件焊盘受损或脱落等,导致功能失效; b) 外力折裂; c) 严重烧毁碳化。 1 D 5.7 接触器(继 电器) GB/T 31821 接触器(继电器)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视为达到报废技术条件: a) 外壳破损存在触电危险,或导致其外壳防护等级不符合 GB 7588 2003 中 14.1.2.2.2 或 14.1.2.2.3 要求; b) 当切断或接通线圈电路时,接触器不能正确、

36、可靠地断开或闭合。 1 C 5.8 变频器 GB/T 31821 变频器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视为达到报废技术条件: a) 外壳破损存在触电危险; b) 输入输出主回路电路板铜皮断裂; c) 直流母线电容鼓包、漏液或明显烧坏; d) 输入或输出、制动单元及制动电阻的接线端子和铜排出现严重的过热变形、拉弧氧化或腐蚀。 1 D DB12/T 621 2016 12 表 A.5 控制系统 (续) 5.9 变压器 GB/T 31821 变压器绝缘电阻不符合 GB 7588 2003 中 13.1.3 要求,视为达到报废技术条件。 2 D 5.10 供电断错相 保护 TSG T7001 TSG T7004

37、每台电梯应当具有断相、错相保护功能;电梯运行与相序无关 时,可以不装设错相保护装置 3 E 5.11 编码器 TSG T5001 GB/T 31821 编码器 应 清洁,安装牢固 ;编码器 信号输出异常,视为达到报废技术条件。 1 E 5.12 切断制动器电流 的 接触器 TSG T7001 TSG T7004 电梯正常运行时,切断制动器电流至 少应当用两个独立的电气装置来实现,当电梯停止时,如果其中一个接触器的主触点未打开,最迟到下一次运行方向改变时,应当防止电梯再运行 2 C 5.13 切断 主回路电流 的 接触器 GB 7588 GB 21240 切断 主回路 电流 的 接触器 的设置应

38、符合 相关标准要求 2 C 5.14 门锁回路 / a)门锁回路继电器设置合理可靠,即使粘连亦不能导致危险; b)无门锁回路继电器的信号输入,即使元件击穿亦不能导致危险。 1 B A.3.4 曳引机 表 A.6 曳引机 序号 部件 ( 部位 ) 或 功能 标准、安全 技术 规 范 相关项目及 要求 严重程度 概率等级 风险类别 6.1 电动机 GB/T 31821 GB/T 24478 电动 机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视为达到报废技术条件: a) 电动机外壳或基座有影响安全的破裂; b) 电动机轴承出现碎裂或影响运行的磨损; c) 电动机定子与转子发生碰擦; d) 电动机定子的温升或绝缘不符合 GB

39、/T 24478 -2009 中 4.2.1的 要求; e) 电动机绝缘电阻不符合 GB 7588-2003 中 13.1.3 要求; f) 永磁同步电动机磁钢出现严重退磁,导致在 GB 7588-2003 中14.2.5.2 要求的载重量范围内不能全行程运行; g) 永磁同步电动机磁钢脱落。 电动 机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视为达到报废技术条件: h)电动机绕组短路、断路、烧毁; i)噪音不符合 GB/T 24478-2009 中 4.2.3.3 要求; j)电动机转子铜条有裂隙现象,导致启动力矩不足或运行时抖动 2 D 6.2 直流电动机 / 使用年限超过 20 年的高耗能的直流电动机 3 D

40、6.3 电动机保护 GB 24804 a)直接与主电源连接的电动机应进行短路保护; b)直接与主电源连接的 电动机应采用自动断路器进行过载保护,该断路器应切断电动机的所有供电; c)采用温控装置进行过载保护的,在符合下列要求时才能切断电动机的供电: 1)温度超过其设定温度,电梯不能再继续运行; 2)此时电梯轿厢应停在层站 电梯应在充分冷却后才能自动恢复正常运行。 3 E 6.4 电动机绝缘和温升 GB 12974 电动机应满足下列要求: a)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的绝缘电阻在热状态时或热试验后,单速电动机应不低于 0.69M ;多速电动机应不低于 0.38M ; b)永磁同步电动机定子绕组的绝

41、缘电阻在热状态时 或热试验后,应不低于 0.5M ; c)采用 B 级或 F 级绝缘时,电动机定子绕组温升应分别不超过80K 或 105K; d)电动机轴承的允许温度(温度计法)应不超过 95 2 D DB12/T 621 2016 13 表 A.6 曳引机 (续) 序号 部件 ( 部位 ) 或 功能 标准、安全技 术 规 范 相关项目及 要求 严重程度 概率等级 风险类别 6.5 减速箱 GB/T 31821 减速箱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视为达到报废技术条件: a) 蜗轮副、斜齿轮、行星齿轮出现影响安全运行的轮齿塑性变形、折断、裂纹、齿面点蚀、胶合或磨损等形式的严重失效; b) 传动 轴、轴承或

42、键出现影响安全运行的损坏; c) 减速箱体出现裂纹; d) 减速箱渗漏油不符合 GB/T 24478-2009 中 4.2.3.8 要求。 3 D 6.6 减速 箱 润滑油 TSG T5001 油量适宜, 按照制造单位要求适时更换,保证油质符合要求 3 E 6.7 减速箱 温升 GB/T 24478 减速箱的油温不应超过 85;滚动轴承的温度不应超过 95;滑动轴承的温度不应超过 80。 3 E 6.7 联轴器 GB 12974 GB/T 24478 TSG T5001 a)联轴器轴向窜动量 不大于 GB 12974-2012 中 4.17 要求的电动机轴向窜动量; b))联轴器径向窜动量不至

43、于使曳引机的振动超过 GB/T 24478-2009 中 4.2.3.4 规定的值; c) 电动机与减速机联轴器螺栓无松动 。 2 D A.3.5 制动器 表 A.7 制动器 序号 部件 ( 部位 ) 或 功能 标准、安全 技术 规 范 相关项目及 要求 严重程度 概率等级 风险类别 7.1 制动器 型式 TSG T7001 所有参与向制动轮或盘施加制动力的制动器机械部件应当分两组装设 ; 2 B 7.2 制动器 工作情况 GB/T 31821 制动器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视为达到报废技术条件: a) 电梯运行时,制动器的制动衬块(片)与制动轮(盘)不能完全脱离; b) 制动衬块(片)严重磨损或制

44、动弹簧失效,导致制动力不足; c) 受力结构件(例如:制动臂、销轴等)出现裂纹或严重磨损; d) 制动器电磁线圈铁芯动作异常,出现卡阻现象; e) 制动器电磁线圈防尘件破损; f) 制动器绝缘电阻不符合 GB 7588 2003 中 13.1.3 要求。 1 B 7.3 制 动器动作 GB 7588 GB/T 24478 a) 制动器制动 力矩应符合 GB 7588 2003 中 12.4.2 要求 ; b)制动器制动响应时间不应大于 0.5s, 对于兼作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制动元件的曳引机制动器,其响应时间应根据 GB 7588-2003 中 9.10.1 的要求; c)制动器释放间隙偏离设

45、计值; d)制动器电磁铁的最低吸合电压和最高释放电压应分别低于额定电压的 80%和 55% e)采用 B 级或 F 级绝缘时,制动器线圈温升应分别不超过 80K或 105K,对裸露表面温度超过 60的制动器,应增加防止烫伤的警示标志。 f)电磁式制动器铜套(如有)不应有严重磨损; g)电 磁式制动器的运动部件(铁芯)动作可靠,不存在卡阻现象,铁芯无锈蚀、粉尘累积现象; 1 B A.3.6 曳引轮与悬挂装置 DB12/T 621 2016 14 表 A.8 曳引轮与悬挂装置 序号 部件 ( 部位 ) 或 功能 标准、安全技 术 规 范 相关项目及 要求 严重程度 概率等级 风险类别 8.1 曳引

46、轮 (卷筒) GB/T 31821 曳引轮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视为达到报废技术条件: a) 绳槽磨损造成曳引力不符合 GB 7588 2003中 9.3 a)或 b)要求; b) 绳槽有缺损或不正常磨损; c) 出现裂纹。 卷筒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视为达 到报废技术条件: a) 绳槽有缺损或不正常磨损; b) 出现裂纹。 2 C 8.2 导向轮和反绳轮 GB/T 31821 滑轮(如反绳轮、导向轮)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视为达到报废技术条件: a) 绳槽严重磨损; b) 绳槽缺损或不正常磨损; c) 轮毂与轴承、轴与轴承出现明显滑移、间隙或位移; d) 出现裂纹; e) 非金属材料轮出现严重变形或老化

47、龟裂。 2 D 8.3 曳引钢丝绳 GB/T 31821 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如有一根曳引钢丝绳报废,应更换整台电梯的曳引钢丝绳。 曳引钢丝 绳和 液压驱动 电梯悬挂钢丝绳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视为达到报废技术条件: a) 断丝:钢丝绳外层绳股在一个捻距内断丝总数大于 GB/T 31821:4.4.2 表 1 的规定; b) 绳径减小:因磨损、拉伸、绳芯损坏或腐蚀等原因导致钢丝绳直径小于或等于公称直径的 90%; c) 变形或损伤:钢丝绳出现笼状畸变、绳股挤出、扭结、部分压扁或弯折; d) 锈蚀:钢丝绳严重锈蚀,铁锈填满绳股间隙。 强制驱动电梯钢丝绳报废技术条件见 GB/T 5972 2009 起重

48、机钢丝绳保养、维护、安装、检验和报废中 3.5 要求 1 B 8.4 扁平复合曳引钢带 GB/T 31821 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如有一根 扁平复合曳引钢带 报废,应更换整台电梯的扁平复合曳引钢带。 扁平复合曳引钢带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视为达到报废技术条件: a) 钢带出现裂纹、压痕、弯折、穿刺、凹陷或鼓包; b) 钢带中任意一个绳股断裂; c) 钢带表面因磨损或外力损坏露出内部钢丝; d) 钢带出现严重锈蚀; e) 钢带曳引力不符合 GB 7588-2003 中 9.3 a)或 b)要求。 1 B 8.5 旋转部件的防护 GB 24804 曳引轮、滑轮和链 轮应设置防护装置 ,以避免: a)人身伤害; b)钢丝绳或链条因松驰而脱离槽或链轮; c)异物进入绳与绳槽或链与链轮之间 3 E 8.6 端接装置(绳头组合) GB/T 31821 绳头组合未出现下列情况: a)锥套、楔形套、楔块或拉杆出现裂纹;楔型绳头出现裂纹或开焊; b)楔形套无法锁紧或固定; c)螺纹失效; d)弹簧出现断裂、永久变形或压并圈; e)严重锈蚀; f)复合材料弹性部件老化、开裂。 1 D DB12/T 621 2016 15 表 A.8 曳引轮与悬挂装置 (续) 序号 部件 ( 部位 ) 或 功能 标准、安全技 术 规 范 相关项目及 要求 严重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地方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