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 T 1412-2017 区域规划节能评估技术规范.pdf

上传人:livefirmly316 文档编号:363670 上传时间:2018-09-07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46.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11 T 1412-2017 区域规划节能评估技术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DB11 T 1412-2017 区域规划节能评估技术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DB11 T 1412-2017 区域规划节能评估技术规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DB11 T 1412-2017 区域规划节能评估技术规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DB11 T 1412-2017 区域规划节能评估技术规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 27.010 F 10 备案号: 56034-2017 DB11 北京市地方 标准 DB11/T 1412 2017 区域规划节能评估技术规范 Technical guideline for energy assessment in regional planning 2017 - 06 - 29发布 2017 - 10 - 01实施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DB11/T 1412 2017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基本规定 2 5 评估内容 3 6 评估结论 5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区域规划节能评估技术规范指标

2、汇总表 . 6 DB11/T 1412 2017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节能环保中心、中国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北京市环境影响评价评估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霞、 佟立志 、李舟 、谢骆乐 、柳晓雷 、杜小娟 、张 建、 张珂 、顾丛 、孙娟 、 王圣典 、郑鹏 、冉 霞、 晋文、张然 、张宪鑫 。 DB11/T 1412 2017 1 区域规划节能评估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 了在 规划 阶段开 展节能评估的 一般 性原 则、工作程序

3、 、方法 、内容 及 要求 。 本标准 适用 于园 区等类似 区域建设、 开发 利用规划的节能评估。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 对于 本文件的 应用 是必不可少 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所注日期的 版本 适用 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 本( 包括所 有的 修改单) 适用 于本文件。 GB 17167 用能单位能 源计 量器具配备 和管理通 则 GB 50034 建筑照 明设计标准 DB11/ 687 公共 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11/ 891 居住 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11/T 1413 民用建筑能耗 指标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 适用 于本文件。

4、3.1 区域规划节能评估 energy assessment in regional planning 在 规划 阶段,对 区域中的能 源供应利 用状况 、能 源消费的 科学 性、 合 理 性 进行分析 、 预测 和评价 , 提出提 高能 源利 用效率 、 降低能 源消耗 的对 策和 措施的过 程及对 能源消费 强度 和总 量“双控” 的影响。 3.2 智能微电网 micro smart grid 将分布式电 源和 输配 电基 础设施 高度集成 的新 型电网 。 3.3 区域能源监测中心 regional energy monitoring center 通 过硬 件系统 和软 件系统 的构建

5、 ,对 区域内 众多 用能 系统远 程传输而来 的逐时 能耗数据进行统 一 汇 总分析 ,并实 现区域内建筑能耗 的实 时在 线监测 和动态分析 的一 个平台 。 3.4 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 passive low energy consumption green building 适应气候特征 和自 然条件 ,通过 保温隔热 性能和气密 性能 更高的围 护结 构 ,采 用 高效 新 风热回收 技术,最 大程 度地降低 建筑 供 暖供 冷需 求, 并 充分利 用 可再生 能源, 以更 少 的能源消耗 提供 舒适室 内 环境并能 满足绿色 建筑基本要求 的建筑。 3.5 城市道路网密度 de

6、nsity of urban road network 城 市建 成区 或城 市某 一地 区内平均每平 方公 里城 市用 地上拥 有的 道路长 度。 DB11/T 1412 2017 2 4 基本规定 4.1 评估目的 评价区域规划 方案 中拟选 用的能 源品种 结构 的可 行性 , 能 源供应 和利 用方 案 的合理 性、预测 区域 年 综 合 能源消费量及其对 区域能源消费 强度 和总 量“双控” 产生 的影响 , 论证区域节能 目标的 可达 性 , 提 出节能 对策 、措 施, 形成 规划优化调整 建议 ,为 规划和节能 管理 提供 决策 依据 。 4.2 评估范围 以 区域建设范围内的

7、规划建设内容 为分析 、 预测 和评估对 象 。 根 据不 同类 型 的园区 等区域规划 布局 和 产业 特征 ,有 针对 性地 选择本规范中节能评估指标 进行分析 评估。 4.3 评估原则 4.3.1 一致性 评估的 重点 内容 应与 规划建设对 区域能 源影响的性 质 、 程度 和范围 相一 致 ,应 与 规划 涉及 领域和区 域的节能 管理 要求 相适应 。 4.3.2 整体性 评估应 统筹考虑各种 能源 要素及其 相互关 系 , 重点 分析 规划实施 对区域能 源消费 强度 和总 量产 生 的 整体影响和 综合效 应。 4.3.3 层次性 评估的内容 与深 度应 充分 考虑规划的 属性

8、和 层级 , 并 依 据不 同属 性、不 同层级 规划的 决策需 求, 提 出 相 应 的 宏观决 策建 议及具 体 的节能 管理 要求 。 4.3.4 科学性 评估选择 的基 础资料 和数据 应 真实、有 代 表性 , 选择的评估 方法应 科学 、 适用 , 评估的结论 应客观 、 公 正 。 4.4 工作流程 4.4.1 前期 准备阶段, 分析 区域规划建设 目标、规划指标、规划 方案 ,初步调查 区域 社 会、 经济 和能 源 资 源供应利 用现 状 。 收集 规划 阶段 相关 的法 律 、 法规、节能 政策 、 产业政 策及有 关基 础数据 ,对 区域 进行现 场踏勘 , 识别 规划实

9、施的能 源供应 、 加 工转换 和 使用 过程,分析 提出规划实施的能 源制约因素 。 确 定区域节能 目标和评价指标体 系, 确定 近期 和远 期指标 水平 。 4.4.2 节能评估 阶段,应 从区域能 源供应及利 用现 状、能 源消费 总量 、能 源结 构、用能系统 方案 合理 性、能 效 指标 水平 、能 源利 用 率、 对 项目 所在 地区能 源消费 强度 和总 量 “双控” 产生 的影响、 采取 的节 能 措 施及 效果 评价 等方 面进行预测 和分析 。 4.5 评估方法 主要方法包括 情景 分析 、 类 比 分析 、 对比 分析 、 系统分析 、 负荷 分析 (估 算单位国内 生

10、产 总值 能耗 等 )、 趋势 分析 、投入 产出 分析 、供 需平 衡分析 等。 现 状 调查与 评价 时可 采用 资料收集 、 现场踏勘 、 问卷 调查 、 访谈 、 座谈 会等 形式 , 进行 具体 评价工 作 时 可根 据需 要选 用, 也可 选 用其 他成 熟的技术 方法 。 4.6 评估依据 本规划 阶段 节能评估 以相关 标准规范 及其 它规范性文件为依 据, 主要 包括 以下 几 类: a) 相关标准、规范 ; DB11/T 1412 2017 3 b) 相关行 业准 入条 件、 产业政 策 、园 区准 入指标 等; c) 节能工 艺 、技术、 装备、 产品 等 推荐 目录,

11、国家 明令淘汰的用能 产品 、设 备 、生 产 工 艺 等 目 录 ; d) 区域有 关技术和 工作 文件。 5 评估内容 5.1 总体要求 区域规划 阶段应 制定能 源综 合 利用 方案 , 进行 详尽合 理 的能 源消费量 计算 , 并 制 定分 阶段 的节能 目 标和实施 方案 。 其 中区域能 源消费 总量 、 万元 地区 生产总 值能 耗 、单位 地域 面积能 耗量 、人 均 能 耗量等 指标应 达到 所在 地区的 分阶段节能 目标。 5.2 能源供应 及利 用 5.2.1 促进 天然 气、 电力 等清洁能 源 的使 用, 区域内 清洁 能源利 用率 应达 到 100%。 5.2.2

12、 区域规划 应综 合考虑近 、 远期地 区负荷 密度 、节能 降损和区 外电 源的 受电 通道 , 合理 规划 利用 市 政 供电 ,具 体应 符合以 下要求 : a) 线路尽 可能 走直 线, 变电 所应尽 量接 近负荷 中心 ,以 减 少供 电距离; b) 选择变压 器时 应首先 考虑 新型材 料新工 艺制 造的节能 变压 器, 以减 少空载损 耗。 5.2.3 宜将 中压天 然气 供应 到各地 块 ,且 在子 区域内设 调压装置 及计 量装置 ,便 于各 地 块管理, 从而 合 理 控制 燃气 使用总 量。 5.2.4 区域内 若有 完善 的市 政集中 供 热设施 ,应 优先 采用市 政

13、 集中 供热 ,条 件不 满足时应 优先 考虑 利 用清洁 能源 或可 再生 能源 进行集 中供 冷供 热。 5.2.5 应因 地制 宜的 利用 可再生能 源, 并宜 多种 可再生 能源利用 相结 合, 充分 挖掘 可再生 能源利 用的 潜力, 区域内总 体可 再生 能源利 用率 宜不小于 8%,其 中 住宅 建筑 宜不小于 6%, 办 公商 业建筑 宜不小于 2%,旅馆 、酒店 建筑 宜不小于 10%, 同时 还应 符合 下列要 求: a) 应根据 区域内的 资源 条件 及用能 负荷 特性 , 选择 适 宜的可 再生 能源 进行 区域 供冷供 热 ,供应 半 径 不 宜大于 1000米; b

14、) 优先采 用区域内 余热 资源 ; c) 推广利 用太阳 能光 热、 光电 技术 ; d) 在地热 资源 丰富 区域内的 大型公 共建筑 , 宜推广 使 用深井 热水 。 若有 水量 充 裕的河流 水域 , 附 近 的 大型 公共 建筑 宜选 用地 表 水源 热泵; e) 鼓励城 市生 活污 水余 热综 合利用 ,满足条 件的区域 ,应运 用污 水源 热泵; f) 道路、公 园、 车站 等公 共设施宜推广 使用 太阳 能光伏 电 源。 5.3 能源加 工及转换 5.3.1 如区域内的用 户全 年有 冷热 负荷 需求, 且 电 力 负荷与 冷热 负荷相 差不 大 、 使用规律相 似时 ,可 采

15、 用 冷热电 三联 供系统 ,具 体应满足 下列 要求 : a) 区域内 宾馆 、 综合 商业 及 办公、 机 场、 交 通 枢纽 、 娱 乐 中心、 产业 园区 等用户 可 采用 冷热电 三 联供系统 ; b) 冷热电 三联 供系统 的能 源应 优 先采 用工 业余 热或 天然 气 等清洁 能源 ; c) 应严格 按照 以热 (冷 )定 电的原 则, 系统 年运 行时 间宜大 于 3500小时 ,系统 全年能 源综 合 利 用率不 低 于 70%,热电 比年 均 不应小于 75%。 5.3.2 采用区域 集中 供能 时, 能 源站选 址应 符合 土地 利用总 体 规划 及城 市总 体规划的要

16、求,具 体应 满 足下列 要求 : DB11/T 1412 2017 4 a) 能源站 选址 宜靠 近供 电区域主配 电室 ,供 冷供 热半径 不 宜过大 ; b) 能源站 选址 宜有 良好 的供 水条件和 可靠 的供 水保 证率 ; c) 能源站 选址 宜有 方便 的出 线条件 ; d) 能源站 选址 应有 一定的 防护 距离; e) 能源站 选址 应位 于规划 城市 增 长边界 范围内 ,不应 占用农 用地 。 5.3.3 宜在 区域内 应用 智能 微电网 技术。 5.4 终端用能 5.4.1 产业 节能 5.4.1.1 区域 对第二 产业 入驻进行 严格 控制 ,确 保区域的 产业 节能

17、 ,应 满足以 下 要求 : a) 严格控 制二 类工 业用 地企 业规模 , 确 保二 类用 地不 高于工 业用 地比 例 的 30%, 同时 相关行 业 、 企业还 应制 定其 能耗 标准 作为入 驻区域的能 耗准 入依 据 ; b) 鼓励一类工 业用 地进行 用能 优化 ,同 时考 察行 业能 耗标准 ,促 进入 驻企 业实施用能 优化 。 5.4.2 建筑节能 5.4.2.1 结 合规划 所在 区域 地 理气候 环境 特征 ,通 过合理 布局 、 优化 设计 等 手段, 构 建有 利于 区域节能 的 微 气候 ,包括 自然 采光 、通风 、日 照得 热等,具 体应满足 下列 要求 :

18、a) 规划中心区 应当 尽量 紧凑 发展 , 增加路 网密度 , 减 小地块 尺度 , 以 减少交 通出 行 距离 和能 耗; b) 规划中 应考虑 到的 绿色 空间 的 合理 分布 , 因地 制宜的 采 用水面 、 屋顶 和立 体 绿化等 手段,降低 区域热 岛效 应; c) 对于位 于城 市通 风廊 道中的区域 , 还应 当符 合通 风 廊道提出的建筑 高度 和布 局控制 要求, 避免 高低差 别较 大建筑 群增 加地 表 粗糙 度, 阻碍 城市 通风 。 5.4.2.2 新 (改、 扩)建的 绿色 建筑 比例 应达 到 100%,其 中, 二星 级以上绿色 建筑 应不小于 35%。 新

19、(改、 扩)建的公 共机 构、 新 建单 体建筑 面积 5万 平方米 以上 的大型 公共 建筑、新 建建筑 面积 10万平 方米以上 的住 宅小 区宜 按照 绿色 建筑 不低 于二星 级的标准 进行 规划。 5.4.2.3 区域内的 政府 办公建筑建设 宜采 用被 动式 超低能 耗绿色 建筑 , 被动式 超低能 耗绿色 建筑 面积占 区内政 府办 公建筑 面积 的比 例 不小于 10%。 5.4.2.4 区域内 宜建设能 源监测 中心 ,并 将各 用能 系统分 项计 量数据 接入 。 5.4.2.5 区域内 新(改、 扩)建的 民用建筑 ,应 按照 GB 17167规定 安装 供热计 量 与温

20、控 装置 等能 耗计 量装置 ,其 中大型 公共 建筑 宜 对冷热 源、 输配 系统 和照明 系统 等各 部分 能耗 进行独 立分 项计 量。 5.4.2.6 区域内 新建建筑 严格执 行 DB11/ 687、DB11/ 891 的规定。 5.4.2.7 区域内 各类 建筑照 明 功率密度 值达到 GB 50034中的 目标 值规定。 5.4.2.8 区域内 各类 建筑的单位建筑 面积 能耗 符 合 DB11/T 1413中对应 的目标 值 要求 。 5.4.2.9 应 根据 区域内 不同 行 业、 产品 、工 艺的用能 需 求, 规划和设计能 源梯 级 利用 流程 。 5.4.2.10 区域

21、内 对生 产过程 中 产生 的可 用作 能源 的物 质 应采 取回收 和再 利用 措施。 5.4.3 交通 节能 5.4.3.1 合 理布 局城 市道路 网密度 ,新 建区 平均 道路 网密度 宜不小于 9.5千米 /平 方公里 。 5.4.3.2 建 成区 应根 据区域 功 能需 求和 特点 ,尽 量提 高城 市道路 网密度 。 5.4.3.3 应 按照“ 适度超 前、 布 局 合 理 ”的建设原则 , 宜重点在社会公共停 车场 、交通枢纽停车场( 含 P+R)、 大型 商超停 车场 、 高速公 路服务 区、电动 汽 车专业 销售 (4S ) 店 、 具备 条 件的 加油 站等 领域 应 布

22、 设 社会 电动 汽车 充电 桩。 DB11/T 1412 2017 5 6 评估结论 6.1本标准中 涉及 到的指标 类 型分 为控 制项 和引 导项 两 类,其 中控 制项 20项 ,引导 项 8项( 具体 参见 附录 A) ,其 中的定性指标 应 参照 条件中的 具体 要求 。 6.2 区域规划节能评估结 果分“ 通过” 和“ 不通过” 两 种,其中满足本标准中所有控制项的要求,并满足 不 低 于 3项 引 导 项 的要 求,为 “通过 ”,否 则为 “不通 过” 。 A. DB11/T 1412 2017 6 附 录 A (规范性 附录) 区域规划节能评估技术规范 指 标汇 总表 A.

23、1 区域规划节能评估技术规范 指 标 区域规划节能评估技术规范指标 见表 A.1。 表 A.1 区域规划节能评估技术规范 指 标汇 总表 序 号 指标分类 指标项 指标值 评估类型 对应条文 1 总体要求 制定合理的能源综合利用方案 是 控制项 5.1 2 制 定 合 理 的 分 阶段的节能目标和实施方 案 是 控制项 5.1 3 能 源消费总量 所在地节能目标 控制项 5.1. 4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 所在地节能目标 控制项 5.1 5 人 均 能 耗量 所在地节能目标 控制项 5.1 6 单位地域面积能耗量 所在地节能目标 控制项 5.1 7 能 源供应及 利用 清洁能源利用率 100%

24、 控 制项 5.2.1 8 合 理 规划利用市政供电 是 控制项 5.2.2 9 中 压天然气供应到各地块调压计量 是 控制项 5.2.3 10 优 先 采 用市政集中供热 是 控制项 5.2.4 11 可 再生能源利用率 总体 8%; 住 宅 建筑 6%; 办 公建筑 2%; 旅馆、酒店建筑 10% 引 导 项 5.2.5 12 能 源 加 工及 转换 采用冷热电三联供系统 是 引导项 5.3.1 13 能 源 站 合 理 选 址 是 控 制项 5.3.2 14 应 用 智 能 微 电网技术 是 引导项 5.3.3 DB11/T 1412 2017 7 表 A.1 区域规划节能评估技术规范

25、指 标汇 总表(续) 序号 指标分类 指标项 指标值 评估类型 对应条文 15 用能 末端 节能 产业 节能 严格控制第二产业 是 控制项 5.4.1.1 16 建筑 节能 构造通风排热的微气候 是 控制项 5.4.2.1 17 绿色建筑比例 100% 控 制项 5.4.2.2 18 二星级以上绿色建筑比例 35% 控 制项 5.4.2.2 19 被 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比例 10% 引 导 项 5.4.2.3 20 建设区域能源监测中心 是 引导项 5.4.2.4 21 建筑能耗分项计量 是 控制项 5.4.2.5 22 执 行 节能建筑设计标准 是 控制项 5.4.2.6 23 建筑照明功率密度值 GB 50034中的目标值 引导项 5.4.2.7 24 建筑能耗 DB11/T 1413中的目标值 引导项 5.4.2.8 25 工 业 生 产 能 源 梯 级 利 用 是 控 制项 5.4.2.9 26 工 业 生 产 中能源物质回收再利用 是 控制项 5.4.2.10 27 交 通 节能 城市道路网密度 9.5km/ km 2控 制项 5.4.3.1 28 合 理 布 局 电动汽车充电站 是 引导项 5.4.3.3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地方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