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 T 1068-2009 无公害食品漠斑牙鲆海水养殖技术规范.pdf

上传人:ownview251 文档编号:365609 上传时间:2018-09-22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410.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13 T 1068-2009 无公害食品漠斑牙鲆海水养殖技术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DB13 T 1068-2009 无公害食品漠斑牙鲆海水养殖技术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DB13 T 1068-2009 无公害食品漠斑牙鲆海水养殖技术规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DB13 T 1068-2009 无公害食品漠斑牙鲆海水养殖技术规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DB13 T 1068-2009 无公害食品漠斑牙鲆海水养殖技术规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 65.150B 52DB13河 北 省地 方 标准DB13/T 1068-2009无公害食品 漠斑牙AT海水养殖技术规范2009=06-01发布2009-06-16实施河北省质里技术监督局 发布DB 1 3/T 1068-2009前 .占 口刁本标准由河北农业大学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河北省水产研究所、沧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齐遵利、张秀文、肖国华、高才全、宫春光、安鑫龙、赵春龙、崔兆进、韩叙。DB 13/T 1068-2009无公害食品 漠斑牙坪海水养殖技术规范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漠斑牙虾(Paralichthys lethostigina)无公害养

2、殖的环境条件、苗种繁育、成鱼养殖和鱼病防治等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摸斑牙虾的苗种繁育和海水无公害养殖。K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11607渔业水质标准GB/T 18407.4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GB 18406.4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水产品安全要求NY 5052无公害食品 海水养殖用水水质NY 5070无公害食品 水产品中渔药

3、残留限量NY 5071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NY 5072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NY 5073无公害食品 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SC/T 0004 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范SC/T 9103海水养殖水排放要求3环境条件3.1产地环境要求产地环境符合GB/T 18407.4的规定。3.2水质要求水源水质符合GB 11607的规定,海水养殖用水水质符合NY 5052的规定。4人工繁殖4.1亲鱼来源和选择4.1.1来源选择人工养殖的亲鱼经优选后用于人工繁殖,雌雄亲鱼宜异地选配。也可从国外引进,引进的亲鱼需经过检疫、隔离,确保无疫病。4.1.2选择亲鱼形态特征符合分类学的表述,体型完

4、整,色泽正常,体质健壮,无病、无伤、无畸形。选择3+龄以上的亲鱼,雄鱼体重1 kg以上,雌鱼体重1.5 kg以上。雌雄比例为1:2304.2亲鱼运输使用活鱼车充氧运输,运输密度8 kg/m2-10 kg/r204.3亲鱼培育4.3.,培育设施DB13/T 1068-2009以圆形或方形抹角水泥池为宜,面积30 m2-60澎,池深1.2 m-1.5 m,池底向中央排水口有3%一5%的坡降。配备控温、调光、充气、水处理及进排水设施。4.3.2培育密度培育密度为2 ind/m2v3 ind/m2或体重2 kg/m2-4 kg/m2o4.3.3饲料投喂促熟期间以活沙蚕、鲜乌贼、鲜贝肉、玉筋鱼等鲜活饲料

5、为主;其他时间除上述鲜活饲料外,也可投喂鲜杂鱼虾贝肉与粉状饲料配制而成的湿性配合饲料或人工配合饲料。每天投喂2次,早晚各一次,投饵量为鱼体重的2%“4%,冬季每天投喂一次。鲜活饲料要保持鲜度好、大小适中。配合饲料应符合NY 5072的规定,注意添加n-3系列不饱和脂肪酸和复合维生素,尤其维生素Eo4.3.4水质管理培育亲鱼用水必须清新,需经过砂滤。连续充气,溶解氧在5m以L以上。盐度2533, pH7.68.2。日换水率200%-600%,每天清池一次,及时清除残饵。除繁殖期外,每月倒池一次。最好采用封闭式循环水培育。4.3.5温光调控池顶用黑布帘遮光,遮光率70%-90%,强化培育期间采用人

6、工控制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光照强度600 1x800 Ix,光照时间12 h/d,光线均匀、柔和。亲鱼培育周年水温1090 -259C(一年中至少有一个月的水温保持在13左右)。秋天,当水温达18时快速降温,不需加温,直至与室外水温同步达到1090。降温的同时,在培育池的上方设置黑布帘,遮光率可由每天5%-10%的幅度逐渐增至85%-90%,光照时间为每天8h-9h。经过低温越冬期后,根据实际的生产计划,在计划产卵前45 d逐渐减少遮光率,最后控制在60%,光照强度逐渐增至1 000 1x-1 500 Ix。在产卵前巧d30 cl开始快速升温催产。在产卵前10 d将水温升至209C-210C,

7、光照时间增加至14 h/d o4.3.6日常管理保持环境安静,每天观察记录摄食情况、水质情况。4.4采卵及受精卵分离亲鱼经人工温光调控和营养强化培育后一般可在培育池内自然产卵。4.4.,采卵采用溢水法采卵,池外架设网箱收集受精卵,网箱网目60目80目。4.4.2受精卵分离将采集到的受精卵置于量筒中,静置10 min 15 min,将沉卵和浮卵分离开,取浮卵计数,将受精卵清洗后放入孵化设施中进行孵化。4.5受精卵孵化4.5.1孵化设施受精卵可在0.5 m“2 m3的玻璃钢水槽中孵化,也可在10 m2-40 m2的水泥池中直接孵化,水深80 crn 100 cmo4.5.2孵化环境条件水质符合NY

8、 5052的规定,孵化水温1990.2190,盐度30-33, pH 7.6-8.2,溶解氧6 mg/L以上,光照强度500 1x-1 0001x04.5.3孵化密度使用孵化水槽孵化时的孵化密度为50万粒/m3-80万粒/m3,在培育池中孵化时的孵化密度为2万粒/m,一3万粒/m3 04.5.4孵化管理连续微量充气,及时除去水面的污垢、杂质和沉底的死卵。孵化水槽孵化时,采取微流水孵化,日换水率500%-600%;培育池中孵化时,日换水率100%0200%.DB13/T 1068-20095苗种培育5.1培育设施配备苗种培育池、生物饵料培育池和水处理、进排水、充气、控温、调光设施等。苗种培育池为

9、圆形或方形抹角,以圆形池最好,面积为20 m2 40 mz,池深1 m-1.2 in,池底向中央排水口有3%一5%的坡降。5.2培育环境条件水质符合NY 5052的要求,水温19c(:-249C,盐度30-33, pH7.6-8.2,溶解氧5 mg/L以上,光照强度500 1x - 2 000 lx,光线均匀、柔和。5.3培育密度不同规格的苗种培育密度见表10表,漠斑牙鲜苗种培育密度全长(mm)培育密度(万ind/耐)初孵仔鱼1万ind/m-1. 5万ind/m38- 120.6-113-150.5-0.616-200.3-0.521 300. 1-0.331.500. 05-0. 15.4饲

10、料投喂苗种培育的饵料系列为:轮虫、卤虫无节幼体、配合饲料。孵化后第3d开始投喂轮虫,同时向培育水体中添加单胞藻,单胞藻以小球藻和金藻为好,密度达30万细胞/ml-50万细胞/ml0轮虫的投喂时期为第3d-28d,保持密度为5个/ml “ 10个/ml水体。投喂前轮虫用富含EPA,DHA的强化剂营养强化12 h0从孵出后第13d-14d起,投喂卤虫无节幼体,直至变态结束,约30 d左右,保持密度为0.5个/ml-2个/nil水体。卤虫无节幼体投喂前用富含EPA, DHA的强化剂营养强化10 h,一12h。轮虫、卤虫无节幼体投喂前应冲洗干净,无病原。从孵出后第25 d起投喂粒径适宜的人工颗粒饲料,

11、直至出池。投喂量视摄食情况进行调整,一般日投饵量占鱼体重的3%.-5%,配合饲料应符合NY 5072的规定。在饲料转换期,两种饲料应叠加投喂一个时期,一般5 d-7 d。当卤虫无节幼体和颗粒饲料叠加时,应先投颗粒饲料,再投卤虫幼体。5.5水质管理5.5.,换水一般5日龄前为静水培育,不换水,可适当添加新水;6日龄10日龄,每天换水一次,换水率为20%50%; 10日龄一20日龄,每天换水一次,换水率为50%100%; 20日龄一30日龄,每天换水2次,日换水率为100%-150%; 30日龄后随着个体的生长,日换水率可适当加大,可加大至200%-300%,或采用微流水培育,每天换水率为200%

12、-400% 05.5.2充气DB13/T 1068-2009前期仔鱼采取微弱充气,充气量随着鱼体的生长逐渐加大。5.5.3清污清污一般采用虹吸法,10日龄-20日龄,每隔2d清污一次;2。日龄35日龄,每天一次;35日龄后,每天两次。5.6苗种分选在全长20 mm-80 mm时,每隔10 d-15 d分选一次,将大小苗种分开培育。分选的同时清除白化苗、黑化苗、畸形苗。5.7苗种出池苗种规格达到50 mm-80 mm时,经检验检疫合格后出池。通常采用虹吸法出池,将苗种集于集苗网箱内,再用软抄网将苗种轻轻捞出,计数。5.8苗种运输运输方式有箱式或桶式容器充气运输、塑料袋密封充氧运输、活鱼船运输等,

13、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运输水温、盐度可根据养成水环境要求提前进行调节。苗种运输前应停食Id以上。6成鱼养殖6.1工厂化养殖6.1.,养殖设施养殖场的建设符合卫生和防疫要求。养殖车间内配备进排水、充气、控温、供电设施等。养殖池为圆形、方形抹角等,以圆形池最好,面积30 m2“ 60 m2,池深1 m-1.2 m,池底向排水口有3%-5%的坡降。6.1.2养殖环境要求水质清新,适宜水温16cC -250C,盐度2030,溶解氧5 mg/L以上,pH7.6-8.2,光照强度500 Ix-2 000 1x06.1.3鱼种来源来自具备苗种生产许可证的苗种生产单位。6.1.4鱼种质A选择体形完整、色泽正常、

14、规格整齐、无病、无伤、无畸形、游动活泼、摄食良好的健康鱼种,全长5 cm以上,最好8 cm以上。鱼种应检验检疫合格。6.1.5放养密度不同规格的苗种培育密度见表20表2工厂化养殖澳斑牙娜放养密度全长(mm)密度(ind/m-)530082501018015100206030303520DB 13/T 1068-20096.1.6饲料及投喂6.1.6.1饲料种类饲料种类为鲜活饵料和配合饲料。6.1.6.2饲料要求鲜活饵料应新鲜、无病原、无污染。配合饲料应符合NY 5072的规定。6.1.6.3饲料投喂配合饲料日投喂量占鱼体重的1%-3%,鲜活饲料日投喂量占鱼体重的3%6%,水温低于12CC或高于

15、26时适当减少投喂次数和投喂量。全长10 cm以前每天投喂3次4次,10 cm以后每天投喂2次,以早晚投饵为主。6.1.7水质管理通过充气或充纯氧,保持水中较高溶解氧。流水养殖,水温20以下时日换水率300%-400%,水温20以上时日换水率500%-800%。每天大排水清池一次,用水将残饵粪便冲洗干净后及时注水。每天定期进行水质监测。最好采用封闭式循环水养殖。6.1.8分选根据鱼体大小及时调整养殖密度,一般每个月分选一次,分选时避免鱼体受伤。结合分选进行倒池,并对养殖池、养殖工具进行消毒。6.1.9产品质It安全管理按SC/T 0004规定执行。6.1.10收获按NY 5071规定的休药期停

16、止用药后收获,起捕前停食1 d-2 d06.2池塘养殖6.2.,养殖池塘面积以1/3 hm2-2 hm2为宜,水深1.5 m,底质为砂泥底,配备增氧设备。6.2.2养殖环境选择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交通便利的地方。水源水质符合GB 11607的要求,海水养殖用水水质符合NY 5052的要求。盐度2030, pH值7.6-8.206.2.3鱼种放养当水温稳定在16以上时,即可放养鱼种。鱼种人池水温和运输水温温差应在12以内,盐度差应在5以内。6.2.4放养密度池塘养殖用的鱼种规格应大于10 cm,放养密度控制在9 000 ind/hm2 15 000 ind/hm206.2.5饲料投喂饲料

17、投喂同6.1.6。具体的投喂量要依据鱼的活动情况、摄食情况、天气情况、水质情况等因素灵活掌握。6.2.6水质管理鱼种放养时,水深60 cm-80 cm,每周加水一次,加到1.5 m以上。以后每半月换水一次,每次换水1/3。夏天高温或发现藻类老化时,可加大换水量。阴雨天延长增氧机使用时间。透明度保持在30 cm以上。6.2.7日常管理早晚各巡塘一次,观察鱼的摄食和活动情况、水质情况、有无浮头现象等,定期进行水质和生长情况检测。6.2.8产品安全质It管理和收获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和成鱼收获同6.1.9, 6.1.10.DB13/T 1068-20097养殖座水的排放养殖废水经过处理,符合SC/T 9

18、103的要求,达标后排放。发生疫病的养殖场废水应经消毒处理,检验无害后排放。8鱼病防治8.1疾病预防原则坚持“全面预防、积极治疗”的方针,强调“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的原则。要认清疾病特征,对症下药;了解药物的性状和作用,合理用药;采用健康养殖技术,少用药物。鱼苗、鱼种人池前,严格进行消毒;维持良好的养殖环境;禁止过度的环境刺激(光照、水温等);采用优质饲料;养殖池及养殖用具使用前后要消毒,各种工具专池专用;定期消毒车间的各个通道;死鱼、病鱼要及时清除、焚烧或深埋;其他生物及饲料不要随意从外部带进养殖场;严格禁止无关人员或外来人员进人养殖场。8.2药物使用药物使用和休药期按NY 5071的规定进

19、行,不得选用假冒、伪劣和国家禁止使用的药物。8.3常见病害及防治目前尚无危害较大的病害,一些常见病害及防治见表30表3遵斑牙娜常见病容及防治疾病名称症状防治措施注意事项琳巴囊肿病水温lo-18时为发病的高峰期。病鱼皮肤和鳍表面出现很多粉红色、乳白色水泡状肿胀物,偶尔也出现在鳃、口腔、消化道表皮以及肝、脾等内部器官表面上。加强饲养管理,保持良好水质。一旦发现感染或发病,及时进行隔离,对鱼池进行彻底消毒.用30%的过氧化氢配成100 mg儿150 mg/L药浴15 min-20 min:或全池泼洒聚维酮碘,浓度为I mg/L-2 mg/L;或每天每千克鱼体重用70 mg-80 mg土霉素拌成药饵.

20、连续投喂6d“-7do对病鱼切除囊肿物应避免伤口的感染。爱德华氏菌病水温20以上的高温期为发病高峰期。病鱼腹部膨胀,肛门扩张充血,有时肠道从肛门脱出。腹腔内有大量脓液状出血性或淡黄色腹水,肝脏、肾脏肥大并伴有出血症状,眼球突出。高温期降低养殖密度,加大换水量,切勿饱食。全池泼洒二氧化级,浓度为1 mg/L-1.2 m眺,同时投喂药饵,可用四环素每天每千克鱼体重用药75 mg-100 mg,连续投喂6d-7d:或用诺氟沙星,侮天每千克鱼体重用药40 mg-50 mg,连续投喂6 d-7 de肠道白浊病病鱼体色黑化,停止摄食,池内有白便,消化道白浊,肠粘膜和部分上皮组织剥离坏死,肠壁变薄,肝脏出现

21、空泡,造血组织水肿,心脏内嗜中性球粒增多。保持养殖水质的清洁和合理的放养密度,投喂饲料要新鲜。发病时,全池泼洒二氧化氛,浓度为I mg/L-1.2 mg/L,同时投喂药饵,每天每千克鱼体重用70 mg-80 mg土霉素,连续投喂6 d-7de盾纤毛虫病 参见河北省地方标准娜蝶鱼类盾纤毛虫病防治技术规范.同左。白化病仔稚鱼易发此病,并可延续到成鱼。病鱼背部体表色素局部或全部褪掉,鱼体变白。以预防为主,在饵料中添加高度不饱和脂肪酸,维持水质清新,防止水温过低或过高,保持适宜的放养密度。DB 13/T 1068-20099成鱼出池检验9.1检验依据成鱼出池前的检验按照GB 18406.4中的规定执行符合要求的产品采取隔离、净化或延长休药期等措施,9.2感官和徽生物指标检脸按照GB 18406.4中的规定执行。9.3有毒有害物质检测按照NY 5073中的规定执行。9.4渔药残留检验按照NY 5070中的规定执行。9.5病容的检验出池前检验鱼体病害状况,发现病鱼应及时治疗,产品质量符合NY 5073的要求,对检验结果不待产品检验结果符合要求后方可收获或销售。待休药期过后再行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地方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