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 T 1708-2013 碳纤维复合材料芯架空导线.pdf

上传人:lawfemale396 文档编号:366769 上传时间:2018-09-26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622.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13 T 1708-2013 碳纤维复合材料芯架空导线.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DB13 T 1708-2013 碳纤维复合材料芯架空导线.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DB13 T 1708-2013 碳纤维复合材料芯架空导线.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DB13 T 1708-2013 碳纤维复合材料芯架空导线.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DB13 T 1708-2013 碳纤维复合材料芯架空导线.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 29.060.20 K 13 DB13 河北省 地 方 标 准 DB 13/T 1708 2013 碳纤维复合材料芯架空导线 2013 - 03 - 06发布 2013 - 03 - 31实施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13/T 1708 2013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邯郸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硅谷化工有限公司、邯郸市硅谷新材料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宋志强、齐保军。 DB13/T 1708 2013 1 碳纤维复合材料芯架空导线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碳纤维复合材 料芯架空导线的产品分类、技术要

2、求、试验项目及方法、取样要求、包装、标志、储存运输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架空输电线路用碳纤维复合材料芯(单根棒状)架空导线。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043.1 塑料 简支梁冲击性能的测定 第 1部分:非仪器化冲击试验 GB/T 1179 圆线同心绞架空导线 GB/T 1446 纤维增强塑料性能试验方法总则 GB/T 1463 纤维增强塑料密度和相对密度试验方法 GB/T 2527 纤维增强塑料平均线膨胀系数试验方法 GB/T

3、3048.2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 第 2部分:金属材料电阻率试验 GB/T 4909.3 裸电线试验方法 第 3部分:拉力试验 GB/T 6995.1 电线电缆电识别标志方法 第 1部分:一般规定 GB/T 9979 纤维增强塑料高低温力学性能 试验准则 GB/T 10125 人造气氛腐蚀试验 盐雾试验 GB/T 14522 机械工业产品用塑料、涂料、橡胶材料人工气候老 化试验方法 荧光紫外灯 GB/T 16422.3 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 第 3部分:荧光紫外线 GB/T 22567 电气绝缘材料 测定玻璃化转变温度的试验方法 GB/T 20141 型线同心绞架空导线 JB/T 8

4、137.1 电线电缆交货盘 第 1部分:一般规定 JB/T 8137.4 电线电缆交货盘 第 4部分:型钢复合结构交货盘 DL/T 832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IEC 60216.1 电气绝缘材料耐热性第 1部分老化程序和试验结果评定 IEC 61597 架空导线 绞股导线计算方法 IEC 61196-1-101 同轴通信电缆 第 1-101部分:电气试验方法 -电缆导体直流电阻的试验 IEC 62004 架空绞线用耐热铝合金线 ASTM B609 电工用退火和中度回火的铝 1350圆线 3 术语和定义 3.1 碳纤维复合材料芯 以碳纤维或碳纤维与其他纤维材料混杂为增强材料与热固性树脂复合而成的

5、单根棒状芯材。 3.2 碳纤维复合材料芯架空导线(简称:碳纤维复合芯导线) 碳纤维复合芯导线由多根铝金属单股线和碳纤维复合材料芯同心绞制而成。 铝金属单股线分为:软铝异型截面单线或耐热铝合金圆型单线(统称导体) 。 DB13/T 1708 2013 2 3.3 型线同心绞碳纤维复合材料芯软铝绞线 由多根软铝异型截面单线与碳纤维复合材料芯同心绞制而成。 3.4 圆线同心绞碳纤维复合材料芯耐热铝合金绞线 由多根耐热铝合金圆型单线与碳纤维复合材料芯同心绞制而成。 4 分类 4.1 碳纤维复合材料芯常温条件下,按其抗拉强度性能分为“ T1”、“ T2”、“ T3”三个等级。具体见表 1。 表 1 型号

6、 最小抗拉强度( MPa) T1 1800 T2 2100 T3 2400 4.2 碳纤维复合材料芯按长期耐热性能,分为“ A”、“ B”两级,具体见表 2。 表 2 型号 长期允许运行温度 A 120 B 160 4.3 碳纤维复合材料芯架空导线的分类、型号及名称见表 3。 表 3 型号 名称 JRLX/T1、 JRLX/T2、 JRLX/T3 (原型号 ACCC/LR、 JLRXn/Fm ) 型线同心绞碳纤维复合材料芯软铝绞线 JLNH/T1、 JLNH/T2、 JLNH/T3 (原型号 ACCC/LH) 圆线同心绞碳纤维复合材料芯耐热铝合金绞线 4.4 碳纤维复合芯导线规格的表示方法 碳

7、纤维复合芯导线的规格分别用导体和碳纤维复合材料芯的标称截面积表示 ( mm2)。 示例: JRLX/T3A-240/28 JRLX/T3 表示碳纤维复合芯软铝异线,拉伸强度 T3等级;耐温等级为 A级(耐温等级未标注时也特指 B级); 240表示软铝异型单线的面积和的标称值; 28表示碳纤维复合材料芯面积的标称值。 附录 A给出了碳纤维芯导线规格一览表,推荐碳纤维复合芯导线的结构尺寸从中选择。亦可根据工程实际需要,供需双方可按设计要求协议延伸相关碳纤维芯导线的规格,且应符合本标准规定的性能要求。 5 技术要求 5.1 碳纤维复合芯导线导体材料 5.1.1 软铝异型单线 5.1.1.1 表面质量

8、 软铝异型单线表面应光洁、形状完 整一致。 5.1.1.2 抗拉强度 DB13/T 1708 2013 3 软铝异型单线的抗拉强度应满足 60MPa 95MPa。 5.1.1.3 断裂伸长率 软铝异型单线在标距为 250mm时,拉断后的伸长率不应小于 20.0%。 5.1.1.4 卷绕性能 软铝异型单线 1D卷绕 8圈,退 6圈,重新卷绕 6圈,不断裂。 5.1.1.5 电阻率 软铝异型单线 20时的电阻率应不大于 0.027367 mm2/m( 63%IACS) 5.1.1.6 几何尺寸 软铝异型单线断面实测面积不小于设计面积的 98%,也不应大于 102%。 5.1.1.7 密度 20时软

9、铝异型单线的密度为 2.703g/cm3。 5.1.1.8 接头 成盘的软铝异型单线不允许有接头。 5.1.2 耐热铝合金圆型单 线 5.1.2.1 表面质量 耐热铝合金圆型单线表面应光洁、形状完整一致。 5.1.2.2 抗拉强度 耐热铝合金圆型单线的抗拉强度应不小于 159MPa。 5.1.2.3 断裂伸长率 耐热铝合金圆型单线在标距为 250mm时,拉断后的伸长率应不小于 1.5%。 5.1.2.4 卷绕性能 耐热铝合金圆型单线 1D卷绕 8圈,退 6圈,重新卷绕 6圈,不断裂。 5.1.2.5 电阻率 耐热铝合金圆型单线 20时的电阻率应不大于 0.028735 mm2/m( 60%IA

10、CS) 5.1.2.6 密度 20时铝合金圆型单线的密度为 2.703g/cm3。 5.1.2.7 几何尺寸 圆单线断面实测面积不小于设计面积的 98%,也不应大于 102%。 5.1.2.8 接头 成盘的耐热铝合金圆线不允许有接头。 5.2 碳纤维复合材料芯 5.2.1 表面质量 碳纤维复合材料芯应圆整、光洁、平滑、无裂纹。 5.2.2 常温抗拉强度 DB13/T 1708 2013 4 碳纤维复合材料芯的抗拉强度应符合表 1的规定。根据抗拉强度计算碳纤维复合材料芯拉断力时,应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芯的实测面积。 5.2.3 断裂伸长率 碳纤维复合材料芯在标距为 2000mm时,拉断时的伸长率应

11、不小于 1.5%。 5.2.4 直径和直径偏差 碳纤维复合材料芯直径偏差、不圆度符合表 4的规定。 表 4 型号 直径规格范围( mm) 偏差( mm) 不圆度不大于( mm) T1、 T2、 T3 5.00 d8.00 0.03 0.03 8.00 d11.00 0.05 0.05 注: 不圆度为碳纤维复合材料芯垂直于轴线的同一截面上测得的最大和最小直径之差。测试间距不小于 100mm。 5.2.5 线膨胀系数和弹性模量 碳纤维复合材料芯的线膨胀系数和弹性模量应符合表 5的规定。 表 5 型号 线膨胀系数 10-6( 1/) 弹性模量( GPa) T1 2.0( 20 180) 90 T2

12、110 T3 125 5.2.6 密度 碳纤维复合材料芯的密度 2.0g/cm3。 5.2.7 接头 碳纤维复合材料芯不允许有接头。 5.2.8 高温性 能 碳纤维复合材料芯耐温 A级应在 140; B级应在 180的高温环境下静置 3h后,抗拉强度不小于其常温时抗拉强度的 95%。 5.2.9 低温抗冲击性能 碳纤维复合材料芯应在 -40的低温环境下静置 3h后,其冲击强度的损失率不大于常温时冲击强度的10%。 5.2.10 耐荧光紫外线性能 碳纤维复合材料芯通过波长小于 340nm的荧光紫外灯,辐照度为 0.76W/m2暴露 1008h后,其表面不发黏、无起皮和龟裂现象。 5.2.11 耐

13、腐蚀性能 碳纤维复合材料芯在温度 50,分别通过 3%硫酸或 3%氯化钠溶液中浸泡至少 100h,其表面应光洁、无可见腐蚀现象。 5.2.12 耐湿热老化性能 碳纤维复合材料芯在表 6规定的温度环境置放 1h,然后室温水喷淋冷却 1h,如此反复循环 100次试验,其抗拉强度不低于表 1所列最小抗拉强度。 5.2.13 卷绕性能 DB13/T 1708 2013 5 碳纤维复合材料芯卷绕性能,应符合表 6的规定。 表 6 型号 筒体直径不大于 T1 50d T2 55d T3 65d 注: d-为碳纤维复合材料芯棒直径 在直径符合表 6的筒体上,以不小于 3r/min的卷绕速度卷绕 1圈试验,其

14、表面不开裂、不起皮 。 5.2.14 扭转性能 碳纤维复合材料芯长 度为 200d,以不小于 2r/min的扭转速度扭转 720 试验,其表层不开裂、不起皮。其抗拉强度不低于表 1所列最小抗拉强度。 5.2.15 侧压性能 碳纤维复合材料芯受压试验 ,在承受平稳加载 30kN的压力 ,承力接触长度为 100mm,其端部不开裂、不脱皮。 5.2.16 长期耐热性能 碳纤维复合材料芯在表 2规定的温度环境中静置 400h后,抗拉强度不小于其常温抗拉强度的 95%。 5.2.17 玻璃化转变温度 Tg 碳纤维复合材料芯玻璃化转变温度 Tg( DMA法)不低于表 7规定。 表 7 型号 玻璃化温度 A

15、 150 B 190 5.3 碳纤维复合芯导线 5.3.1 表面质量 碳纤维复合芯导线表面要光洁、圆润,无可见的缺陷,例如明显的划痕,压痕、凹凸、变色等。 5.3.2 绞制质量 5.3.2.1 绞制前碳纤维复合芯和铝单股线,温度要基本一致。 5.3.2.2 碳纤维复合芯导线的所有导体单线应同心绞合。 5.3.2.3 相邻层绞向应相反。除非用户在订货时另有特别说明,最外层绞向应为右向。 5.3.2.4 多层的碳纤维复合芯导线,任何层的节径比应不大于其相邻内层的节径比。 5.3.3 接头 5.3.3.1 绞制过程中,碳纤维复合材料芯不允许有任何形式的接头。 5.3.3.2 绞制过程中不应有为了达到

16、碳纤维复合芯导线的规定长度要求,而制作的铝单线接头。 5.3.3.3 在绞制过程中,铝单线意外断裂,只要这种断裂不是 由单线内在缺陷,也不是因为使用 短长度铝单线所致,则允许有接头。接头应与原单线的几何形状一致并修光。 5.3.3.4 导体单线的接头不超过表 8的规定值。在同一根单线上或整根绞线中,任何两个接头间的距离应不小于 15m。 表 8 DB13/T 1708 2013 6 每层数目 制造长度允许的接头数 1 2 2 3 3 4 5.3.3.5 接头应用电阻对焊。接头的制作应与良好的生产工艺一致。焊接后软铝型线的接头强度应不小于 60MPa,铝合金线接头强度应不小于 130MPa。 5

17、.3.4 线密度 单位长度质量 5.3.4.1 碳纤维复合芯导线的线密度偏差应不超过标称值的 2%。 5.3.4.2 导体单线在绞合后的线密度 ,按碳纤维复合材料芯面积、导体单线截面积和及各自线密度并依据绞合增量计算。软铝型线因绞合引起的标准增量 a符合 GB/T 20141的相关规定,耐热铝合金圆线因绞合引起的标准增量 a符合 GB/T1179的相关规定,详见表 9。 表 9 铝线层数 软铝型单线 质量、电阻 增量 a(增加 %) 铝合金圆线 质量、电阻 增量 a(增加 %) 2 2.0 1.90( 18股) 2.04( 22股) 2.08( 24股) 2.16( 26股) 2.23( 30

18、股) 2.24( 48股) 3 2.5 2.23( 45股) 2.33( 54股) 注: 增量为 典型的修约值。 5.3.5 碳纤维芯导线直径偏差应不大于 1%。 5.3.6 碳纤维复合芯导线的计算额定拉断力 碳纤维复合芯导线的计算额定拉断力为碳纤维复合材料芯的计算拉断力与导体铝部分的计算拉断力之和。碳纤维复合材料芯的拉断力采用复合材料芯标称面积与其最小抗拉强度的乘积,导体铝部分的拉断力采用铝标称面积与铝单线最小抗拉强度(乘以相应的强度利用系数:软铝 0.9耐热铝合金二层及以下 0.5,三层级以上 0.4)的乘积。 5.3.7 碳纤维复合芯导线的常温拉断力 碳纤维复合芯导线的常温拉断力,应能承

19、受不小于计算额定拉断力的 95%。 5.3.8 碳纤维复合芯导线 高温拉断力 碳纤维复合芯导线耐温 A级应在 140; B级应在 180的高温环境下静置 3小时后,其抗拉强度不小于计算额定抗拉强度的 90%。 5.3.9 碳纤维复合芯导线的直流电阻 以导体铝面积按 20时的电阻率,软铝线取 0.027367 mm2/m、铝合金线取 0.028735 mm2/m,乘以表 7所示的标准增量来计算碳纤维芯导线的直流电阻。直流电阻温度系数软铝为 0.00416/、铝合金为0.004/。 5.3.10 碳纤维复合芯导线 振动疲劳试验 再施加张力为 25%RTS时,振动 3 107次, 碳纤维复合材料芯、

20、导体铝股 无断裂; 5.3.11 碳 纤维复合芯导线过滑轮试验 DB13/T 1708 2013 7 在滑轮底径为 30倍导线直径 (最大 800mm)的滑轮上,施加张力 20%RTS,保持包络角 20 30 ,往返各 16次;碳纤维复合芯导线铝股无明显压痕或擦伤, 碳纤维复合材料芯无裂纹、无断裂等损伤。 6 试验方法 6.1 碳纤维复合芯导线试验方法 6.1.1 应力 应变试验 碳纤维复合芯导线的应力 应变试验按国标 GB/T 1799 规定的方法进行。 6.1.2 常温拉断力 碳纤维复合芯导线的常温拉断力试验按国标 GB/T 4909.3规定的方法进行。 6.1.3 高温拉断力 碳纤维芯导

21、线高温条件下的拉伸试验方法按国标 GB/T 4909.3的规定进行。 6.1.4 碳纤维复合芯导线的直流电阻 试验方法按 IEC 1196-1-101标准的规定方法进行。 6.1.5 碳纤维复合芯导线截面积 碳纤维复合芯导线导体部分的截面积的测量分别按: a) 线单线面积的测量采用称重法检测,取不少于 1m 长度样线,手工校直,两端做端面处理,采用精度为 1mm的卷尺测量样品的长度,再用精度为千分之一的天平称取样品质量。然后计算单线的等效面积。 b) 圆线单线、碳纤维复合材料芯的面积由测量的直径计算。直径测量使用精度为 0.01mm量具测量。直径应取在同一圆周上互成直角的位置上的两个读数的平均

22、值,修 约到二位小数(单位 mm) ,然后计算单线、碳纤维复合材料芯的面积。 6.1.6 碳纤维复合芯导线直径 碳纤维复合芯导线直径测量应使用可读到 0.01mm 量具。直径应取在同一圆周上互成直角的位置上的两个读数的平均值,并修约到两位小数。 6.1.7 碳纤维复合芯导线线密度 单位长度质量 碳纤维复合芯导线的单位长度质量采用精度为 1mm的卷尺测量样品的长度,再用精度为千分之一的天平称取样品质量。 6.1.8 绞后铝单线抗拉强度 在绞合后的碳纤维复合芯导线中剥取的单线,试样应校直,不得拉伸或碰伤试样。测量计算导体单线截面积。然后,将校直的单线装在合适的拉 力试验机上进行试验,实验时负荷应逐

23、渐地施加,拉伸的速度应不小于 25mm/min,也不大于 100mm/min。 抗拉强度按 GB/T 4909.3的规定进行检验。 6.1.9 绞后铝单线电阻率 从碳纤维复合芯导线上剥取的单线,试样应用手工校直,应按 GB/T 3048.2规定的方法进行测量。 6.1.10 表面质量 正常天气,室内北向取光,目视观察。 6.1.11 导线的多因素老化试验 试验方法见附录 B,具体技术指标由供需双方协商。 6.2 碳纤维复合材料芯试验方法 DB13/T 1708 2013 8 6.2.1 表面质量 正常天气,室内北向取光,目视观察。 6.2.2 密度试验 按国标 GB/T 1463规定的方法进行

24、测量。 6.2.3 抗拉强度试验 取 1m 长度样线两端做好端头处理,确保样品在轴向拉伸试验中试件不受扭力作用。 按国标 GB/T 4909.3 规定的方法进行 。 6.2.4 卷绕性能试验 取适当长度的芯棒试样,按芯棒直径选择卷绕轮直径 ,将试样的一端沿切线固定在试验设备的卷绕轮上,另一端气动加压夹住,保持夹持与卷绕同步,保持每分钟 3圈速度,在卷绕轮轮上做角度不小于 360的卷绕, 1min后,再将芯线展直。 6.2.5 扭转性能试验 取长度 170D 的芯棒试样,将试样的一端固定在试验设备的固定钳口上,另一端固定在试验设备的活动钳口上,活动钳 口处加载 40Kg砝码,活动钳口带动芯棒试样

25、以 2r/min的速度,沿轴向回转,角度不小于 360的,卷绕, 1min后,再将芯线展直,测试抗拉强度。 6.2.6 抗侧压试验 截取长度 100mm的 碳纤维复合芯 芯棒,以 1 2mm/min的加载速度,平稳加载 30kN,按国标 GB/T 1446规定的方法进行测量。 6.2.7 耐荧光紫外线 试验 按 GB/T 16422.3规定的方法进行测量。 6.2.8 低温冲击试验 按 GB/T 9979规定的方法进行测量。 6.2.9 玻璃化转变温度 Tg 按国标 GB/T 2572规定的方法进行测量。 7 检验规则 7.1 试验的分类 7.1.1 型式试验 型式试验用于检验碳纤维复合芯导线

26、的主要性能。对于新设计的碳纤维复合芯导线或采用新工艺制造的碳纤维复合芯导线应至少进行一次型式试验。当碳纤维复合芯导线的结构、材料或制造工艺发生改变后,型式试验需重做。 7.1.2 抽样试验 抽样试验用于制造过程质量控制,保证碳纤维复合芯导线质量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7.1.3 例行试验 例行试验用于碳纤维复合芯导线生产过程中逐盘质量检查,以保证碳纤维复合芯导线表观性能无缺陷,结构符合本标准的要求。不合格盘剔除或从不合格处断开作为短盘。 7.2 试验的取样方法 DB13/T 1708 2013 9 7.2.1 例行试验为生产过程中的逐盘检验。 7.2.2 抽样试验用试样 应从每批经例行试验合格后的

27、绞前或绞后的成盘的导体单线、碳纤维复合 材料芯、碳纤维复合芯导线上取样,数量以每个订单为一制造批,每批随即抽取 5%,当取样不足一盘时,最低取一盘。在每盘取样卷装轮的外端取合适长度的试样。 7.2.3 型式试验用试样应从通过了抽样试验合格的碳纤维复合芯导线上任意抽取一轮, 在卷装轮的外端取合适长度的试样。 7.3 试验的数量 7.3.1 每个试验项目,至少测试 3次。 7.3.2 三次全部合格,判定批次合格 。 7.4 试验的项目 具体见表 10 表 10 产品试验项目 检验内容 试 验 分 类 型式试验 抽 样试验 例行试验 绞前 绞后 导线表面质量检查 导线直径测试 导线结构检查 导线长度

28、检查 芯棒 表面质量检查 芯棒直径测试 常温抗拉强度试验 高温抗拉强度试验 DB13/T 1708 2013 10 低温冲击强度试验 密度试验 抗侧压试验 扭转试验 卷绕试验 玻璃化温度试验 耐腐蚀性试验 耐荧光紫外线试验 长期耐热试验 线膨胀系数试验 导体单丝 抗拉强度试验 断裂伸长率试验 卷绕性能试验 截面积试验 导线 外径 20时直流电阻试验 DB13/T 1708 2013 11 表 10(续) 检验内容 试 验 分 类 型式试验 抽样试验 例行试验 绞前 绞后 导线 单位长度质量 节径比及绞向 常温抗拉强度试验 高温抗拉强度试验 应力应变试验 热膨胀试验(室温 -200、试样处理后维

29、持 10%RTS) 弧垂特性试验( 25%RTS) 常温蠕变试验( 15%、 25%、 40%RTS) 高温蠕变试验( 160、 15% 、 25%、40%RTS) 过滑轮试验 振动疲劳试验 载流量试验及计算 多因素老化试验 注: “ ”表示应检验项目 8 包装、标志、运输及储存 8.1 碳纤维复合芯导线的出厂要求 碳纤维复合芯导线出厂前,必需具有相同或相近品种的完整的合格的型式 实验报告。同时满足抽样试验项目全部合格。抽样试验中的绞后试验项目作为出厂检验项目,填写合格证。 8.2 出厂包装 在正常的装卸运输和储存中,碳纤维复合芯导线应适当进行包装以防损伤。 碳纤维复合芯导线应成盘交货,卷装盘

30、为钢木或全钢结构。并符合 JB/T 8137的规定。 盘底圆整,盘底直径不小于 1.5m。导线层间加衬纸;外层应加厚度大于 0.1mm的塑料防水层和防撞竹帘包装。碳纤维复合芯导线的两端应绑扎紧固。外层导线距侧帮外缘不小于 50mm. 成品碳纤维复合芯导线单根交货长度应不小于 2500m,长度允许公 差为 0%至 +0.5%。或按买卖双方协议规定的长度交货。 8.3 出厂标志 每盘碳纤维复合芯导线的线盘外侧应标明: a) 制造厂名称; b) 碳纤维复合芯导线型号及规格; c) 制造长度( m); d) 毛重及净重 ( ); f) 装运中禁止受力位置标志; g) 运输时线盘不能平放的标记; DB1

31、3/T 1708 2013 12 h) 制造日期; i) 合格证; j)其它必要的说明。 8.4 运输及储存 8.4.1 碳纤维复合芯导在运输、装卸过程中,严禁挤压、撞击、坠落、抛掷。 8.4.2 碳纤维复合芯导线应储存在通风、干燥的环境。避免直晒。存放处地面平整。 A DB13/T 1708 2013 1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A1型线同心绞碳纤维复合材料芯软铝绞线 JRLX/T3的结构及性能 规格mm 标称直径 mm 绞合铝线 计算截面积 mm 计算重量 kg/km 额定拉断力 kN 直流电阻 ( 20) /km 绞线弹性模量GPa 绞线的线膨胀系数*10-6/ 复合材料芯 绞线 层

32、数 最少 根数 铝面积 复合材料芯面积 总面积 185/30 6.0 17.0 2 15 185 28.27 213.27 566.5 72 0.1510 68.2 14.2 240/30 6.0 19.1 2 16 240 28.27 268.27 718.1 75 0.1164 65.5 15.2 240/40 7.0 19.4 2 16 240 38.48 278.48 738.6 97 0.1164 68.8 14.1 300/40 7.0 21.4 2 16 300 38.48 338.48 904.0 100 0.0931 66.4 15.1 300/50 8.0 21.8 2 1

33、6 300 50.26 350.26 927.5 126 0.0931 69.3 13.9 300/70 9.5 22.4 2 16 300 70.87 370.87 968.8 172 0.0931 74.1 12.5 400/50 8.0 24.7 2 19 400 50.26 450.26 1203.2 132 0.0699 66.1 14.9 450/50 8.0 26.1 2 19 450 50.26 500.26 1341.0 134 0.0621 65.0 15.4 500/45 7.5 27.2 2 22 500 44.17 544.17 1466.7 124 0.0559 6

34、3.1 16.1 500/65 9.0 27.7 2 22 500 63.61 563.61 1505.6 166 0.0559 6363 14.9 630/45 7.5 30.3 3 36 630 44.17 674.17 1828.5 131 0.0444 61.6 16.7 630/55 8.5 30.6 3 36 630 56.74 686.74 1853.6 158 0.0444 63.3 16.0 DB13/T 1708 2013 2 A2圆线同心绞碳纤维复合材 标称截面 mm2 绞合铝线 导线标称直径 计算截面积 mm2 计算重量kg/km 计算额定拉断力 kN 直流电阻20时

35、/km 线膨胀系数 ( 10-61/) 弹性模量 ( GPa) 层数 根数 导线 mm 芯线 mm 碳纤维面积mm2 铝线面积 mm2 总面积 mm2 迁移点温度以下 迁移点温度以上 迁移点温度以下 迁移点温度以上 95/20 1 7 13.87 5.50 23.75 95.14 118.88 296 58 0.3070 12.6 1.9 72.4 125 120/35 1 7 15.74 6.50 33.16 122.48 155.6 386 80 0.2385 12.6 1.9 72.4 125 150/35 2 26 17.20 6.50 33.16 148.86 182.02 457

36、82 0.1999 12.8 1.9 72.4 125 150/45 2 30 17.5 7.50 44.16 147.26 191.41 471 106 0.1995 11.3 1.9 73.7 125 185/35 2 24 19.10 6.50 33.16 187.04 220.2 560 85 0.1568 14.7 1.9 71.3 125 185/40 2 26 18.88 7.0 38.46 181.34 219.8 554 96 0.1620 12.8 1.9 72.4 125 210/45 2 26 20.38 7.50 44.16 211.73 255.89 645 110

37、 0.1386 12.8 1.9 72.4 125 240/45 2 25 21.7 7.50 44.16 242.9 287 729 112 0.1209 14.1 1.9 71.7 125 300/35 3 48 23.6 6.50 33.16 306.21 339.37 883 93 0.0960 14.9 1.9 68.7 125 300/65 2 26 24.2 9.00 63.58 299.54 363.12 915 150 0.0980 12.8 1.9 72.4 125 400/65 3 54 27.4 9.00 63.58 399.73 463.31 1185 165 0.0

38、736 13.7 1.9 71.3 125 500/55 3 48 30.0 8.50 56.71 488.58 545.29 1414 156 0.0601 14.5 1.9 68.6 125 500/65 3 52 30.3 9.00 63.58 495.45 559.03 1450 150 0.0601 16.0 1.9 69.8 125 630/55 3 45 33.6 8.50 56.71 623.45 680.16 1779 165 0.0472 15.2 1.9 66.4 125 DB13/T 1708 2013 1 A B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多因素老化试验 B.1 试

39、品 取 2段导线分别按下述要求制成试品:导线两端按正常施工工艺安装耐张线夹的钢锚,暴露在钢锚之外的导线(铝股仍包裹于碳纤维复合芯外但不承力 )不短于 500mm。将安装了钢锚的导线装入电晕笼(如图),导线铝股表面至电晕笼金属部位的绝缘距离为 100mm。在导线两端的钢锚上施加张力,张力值为导线的碳纤维复合芯额定拉断力的 25%。 附图 B1 装入电晕笼的导线试品 附图 B2 试验箱中的导线试品 B.2 试验装置与程序 导线试品放置于试验箱中, 2 个试品可水平放置,也可垂直放置。对试样施加 25kV 工频电压。当高压侧带有阻性电流 250mA( r.m.s)的负荷时,试验回路最大电压降不超过

40、5%。回路保护水平应调整到 1A( r.m.s)。试验开始前,试品应用自来水清洗干净。 本试验除了对导线试品施加工频电压(电压施加于导线铝股上,电晕笼接地)及张力外,还同时循环施加如下各种应力:太阳辐射模拟( UV 线);人工雨;干热;高湿状态(必须达到饱和状态);轻度盐雾。 所有这些应力推荐的循环顺序见附表 B.1。 a) 每一个循环为 24h。对于附表 B1 的程序,每两个小时按程序改变一个试验条件。 b) 对于附表 B1 的程序,当停止加热和加湿时,试样处于( 1525)的温度和 30%60%的相对湿度条件下。 c) 湿度从周围温度升高到 50的时间应少于 15min。 d) 对于附表

41、B1的程序,湿度应在 15min内达到 95%的相对湿度,并在下一个 10min内达到至少 98%的相对湿度。 e) 对于附表 B1 的程序,当经过 50的加热和 98%的相对湿度程序后,由于试验箱的自然冷却试验箱内可达到饱和状态,此时试验箱要停止排风。箱温降到周围湿度的时间应持续约 2h。 f) 按照 IEC60405的要求进行降雨。 g) 盐雾要求如下:用 NaC1 和去离子水配制盐水,然后用涡轮喷雾器或其它具有恒定喷射能力的室内喷雾装置作为盐水喷雾器。盐水应喷射成雾状,并充满整个试验箱,喷嘴不应将雾直接喷向试品。不允许用 循环水。 DB13/T 1708 2013 2 水流速率: 0.4

42、 0.1kg/( m3 .h); 雾粒大小: 5m10m; 温度: 20 5K; 盐水浓度: 7 0.5kg/m3 。 h) 将试样放置距 5000W 氙弧灯约 48cm 以内就可模拟太阳辐射。通过一个滤光系统就可以近似地再现 6月份中午温和气候地区所能接收到的太阳光谱和强度(约 90mW/cm2)。 i) 整个试验持续 5000h。 j) 为了进行试样检查及设备维修,试验期间允许中断电源,但总中断时间不应超过 20h,并在中断后继续进行试验,中断的时间不计入试验总时间内,且中断期间应调整导线承受的张力,使其恢复到 初始张力(注:试验期间因导线蠕变可能导致张力降低)。 B.3 试验的判定 若试验结束后,试品的碳纤维复合芯没有出现明显的腐蚀(包括可能由盐雾导致的腐蚀、电晕导致的腐蚀等)、开裂,断裂,且残余拉断力不低于额定拉断力的 90%,则本项试验通过。 表 B.1 各老化因素在每 24h内的循环顺序 加 湿 加 热( 50) 人 工 雨 盐雾( 7kg/m ) 太阳辐射模拟 工 频 电 压 时间( h)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地方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