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 T 1834-2013 公路排水式沥青面层组合和旧路面养护改善工程设计施工技术规范.pdf

上传人:appealoxygen216 文档编号:366881 上传时间:2018-09-26 格式:PDF 页数:39 大小:3.3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13 T 1834-2013 公路排水式沥青面层组合和旧路面养护改善工程设计施工技术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DB13 T 1834-2013 公路排水式沥青面层组合和旧路面养护改善工程设计施工技术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DB13 T 1834-2013 公路排水式沥青面层组合和旧路面养护改善工程设计施工技术规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DB13 T 1834-2013 公路排水式沥青面层组合和旧路面养护改善工程设计施工技术规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DB13 T 1834-2013 公路排水式沥青面层组合和旧路面养护改善工程设计施工技术规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 93.080 P 66 DB13 河 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13/T 18342013 公路排水式沥青面层组合和旧路面养护 改善工程设计施工技术规范 2013 - 12 - 24发布 2014 - 01 - 15实施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DB13/T 18342013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北省交通运输厅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邢台路桥建设总公司。 主要起草人:李来宾、刘中林、霍玉娴、王中合、石敬辉、石晨英、陈大伟、王凤彩、王栋梁、邢照辉、吕世玺、马焱、苏丹、武伟、董俊华。 DB13/T 18342013 1 公路排水式

2、沥青面层组合和旧路面养护 改善工程设计施工技术规范 1 总则 1.0.1 为适应公路建设发展的需要,使沥青路面更好地满足社会要求,保证路面工程安全、耐久,提高行车安全性,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规定了公路排水式沥青面层组合和旧路面养护改善工程的设计方法、配合比设计、排水设计、施工技术及质量管理控制等。 1.0.3 本规范适用于各等级公路、城市道路的新建、改建及旧路面养护改善工程。 1.0.4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修订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JTG D30 公路路基设

3、计规范 JTG D50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JTG/T D332012 公路排水设计规范 CJ 137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规范 JTG E202011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JTG F10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JTG F40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T F502011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G H10 公路养护技术规范 JTJ 073.1 公路水泥路面养护技术规范 JTJ 073.2 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 DB13/T 14192011 公路路面多孔改性水泥混凝土基层施工技术规程 DB13/T 15062012 公路沥青路面防水抗裂层设计施工技术规范 DB13/

4、T 17902013 公路多孔改性水泥混凝土基层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2 术语、符号 下列术语和符号适用于本文件。 2.1 术语 2.1.1 调平嵌实层 是指用于填补下承层纹深结构,并嵌实下承层,由改性沥青、集料和掺和物,经热拌、摊铺、压实形成的沥青混合料层。 DB13/T 18342013 2 2.1.2 功能磨耗层 由改性沥青、集料和掺和物,经热拌、摊铺、压实形成的具有多孔、连通孔的沥青混合料表面层。 2.1.3 旧路面养护改善工程 是指对已通车的旧路面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分类,通过设计、施工措施,提高沥青路面抗滑、抗裂、抗水损坏、抗车辙等路用功能,提升路面的服务水平。 2.2 符号 gc项目所

5、在地十年一遇的最高气温值,。 dc项目所在地十年一遇的最低气温值,。 V年最低气温时基层或旧路面裂缝的最大宽度,mm。 3 路用材料 3.1 沥青 各层位沥青混合料改性沥青技术要求见表 3.1。 表3.1 各层位沥青混合料改性沥青技术要求 检测项目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功能磨耗层 防水 抗裂层 调平 嵌实层 应力吸收层 针入度(25、5 s、100 g),0.1 mm 2040 2040 3050 3050 T0604-2011 软化点(TR&B), 不小于 gc+35 gc+32 gc+25 gc+30 T0606-2011 60动力粘度,Pas 不小于 30000 20000 20000

6、30000 T0620-2000 布氏旋转粘度( 135),Pas 不大于 2.5 2.5 2.5 2.5 T0625-2011 溶解度, 不小于 99 99 99 99 T0607-2011 闪点, 不小于 250 250 250 250 T0611-2011 储存稳定性离析, 48 h软化点差, 不大于 1.5 1.5 2 2 T0661-2011 弹性恢复( 25), 不小于 90 90 85 85 T0662-2000 粘韧性( 25),Nm 不小于 22 20 10 20 T0624-2011 韧性( 25),Nm 不小于 11 10 5 10 T0624-2011 DB13/T 1

7、8342013 3 表3.1(续) 检测项目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功能磨耗层 防水 抗裂层 调平 嵌实层 应力吸收层 与粗集料粘附性,级 不小于 5 5 5 5 T0616-2011 低温柔性, 无裂纹 dc dc+2 dc+5 dc+5 DB13/T 506-2012 附录A TFOT(或RTFOT)后残留物 质量变化, 不大于 1.0 1.0 - - T0609-2011 或T0610-2011 针入度比( 25), 不小于 70 70 - - T0604-2011 3.2 集料 应符合JTG F40和DB13/T 17902013的要求。 3.3 掺合物 3.3.1 各层位沥青混合料采用

8、的掺合物,见表 3.3.1。 表3.3.1 各层位沥青混合料掺合物 项目 材料要求 功能磨耗层 矿粉、级粉煤灰、石棉粉 防水抗裂层 矿粉、级粉煤灰、石棉粉 调平嵌实层 矿粉、级粉煤灰、水泥 应力吸收层 矿粉、级粉煤灰、石棉粉 3.3.2 掺合物技术要求,应符合JTG F40、JTG/T F50-2011及DB13/T 15062012的相关要求。 3.3.3 冬温区的项目,掺合物不宜采用矿粉;冬冷区、冬寒区及冬严寒区的项目防水抗裂层和应力吸收层的掺合物不应采用矿粉。 4 排水式沥青面层组合及厚度设计 4.1 排水式沥青面层组合结构复合类型 排水式沥青面层组合结构分两层、三层和四层复合三种类型,

9、见表 4.1。 DB13/T 18342013 4 表 4.1 排水式沥青面层组合结构 复合类型 沥青面层组合 两层 功能磨耗层+应力吸收层 三层 I 功能磨耗层+防水抗裂层+应力吸收层 II 功能磨耗层+调平嵌实层+应力吸收层 四层 功能磨耗层+防水抗裂层+调平嵌实层+应力吸收层 4.2 沥青面层组合设计 4.2.1 一般规定 应依据使用要求、公路等级、基层种类、最低气温值等综合分析确定。 4.2.2 多孔改性水泥混凝土基层可采用表 4.1 中的任意一种沥青面层复合类型。 4.2.3 非排水类基层结构,沥青面层组合应设置防水抗裂层,可采用三层(I)或四层复合类型。 4.2.4 当采用两层或三

10、层(I)复合沥青面层时,应力吸收层沥青混合料的最大粒径宜小于19 mm;采用三层(II)或四层复合沥青面层时,应力吸收层沥青混合料的最大粒径不小于19 mm。 4.3 厚度设计 应依据项目所在地的水文地质、气候特点、基层种类及使用要求,拟定各沥青混合料层的厚度。各层位设计最小厚度与推荐厚度见表 4.3。 4.4 排水式沥青面层组合设计典型示例见附录A。 表4.3 各层位设计最小厚度与推荐厚度 单位:mm 项目 依据条件 最大粒径 最小厚度 推荐厚度 功能磨耗层 干旱区 9.5 20 2030 半干旱区、湿润区 13.2 30 3040 潮湿区 16 40 4060 19 50 防水抗裂层 下承

11、层 最大粒径 16 mm 4.75 10 10 16 mm 4.75 15 15 调平嵌实层 下承层 最大粒径 19 mm 9.5 15 1520 26.5 mm 13.2 20 2025 31.5 mm 16 25 2530 DB13/T 18342013 5 表4.3(续) 项目 依据条件 最大粒径 最小厚度 推荐厚度 应力吸收层 0 以上 13.2 25 2530 冬温区 -9 0 16 40 4070 冬冷区 -21.5 -9 19 70 7090 冬寒区 -37 -21.5 26.5 90 90120 冬严寒区 -37 以下 31.5 100 100120 37.5 110 1101

12、20 注:气候分区条件见JTG F40附录A沥青路面使用性能气候分区。 4.5 各层位沥青混合料抗压回弹模量参考值见表 4.4。 表4.4 各层位沥青混合料抗压回弹模量参考值 单位:MPa 结构层 抗压回弹模量 (20 ) 功能磨耗层 14002400 应力吸收层 8002000 4.6 桥面铺装 水泥混凝土桥面经铣刨后,可直接铺装功能磨耗层+防水抗裂层,宽度与桥面相同。 5 旧路面养护改善工程设计 5.1 一般规定 应依照JTG D50和JTG H10-2009的相关规定,对旧路面进行调查、分析、计算。调查中应测量旧路面裂缝最大宽度(年最低温度时)、路面弯沉值、车辙深度。 5.2 旧路面状况

13、分类 按照以下标准对旧路面状况进行分类。 A类:沥青路面在年最低气温时裂缝的最大宽度 8mm,实测计算弯沉值25(0.01 mm),且车辙深度 20mm。 B类:沥青路面在年最低气温时裂缝的最大宽度在 8mm15mm之间,实测计算弯沉值 45 (0.01mm)。 C类:沥青路面在年最低气温时裂缝的最大宽度 15 mm,实测计算弯沉值 45(0.01 mm);或裂缝的最大宽度 15 mm,实测计算弯沉值 45100 (0.01 mm)。 D类:沥青路面车辙深度 20 mm,且路面局部翻浆或路面破损严重;或年最低气温值时裂缝的最大宽度 15 mm,且实测计算弯沉值 45 (0.01 mm);或实测

14、计算弯沉值 100(0.01 mm)。 E类:水泥混凝土路面,具体分类见表 5.2。 F类:水泥混凝土桥面。 DB13/T 18342013 6 表5.2 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改善工程沥青面层组合及推荐厚度 气候条件 分类 结构组合 推荐厚度 0 以上 干旱、半干旱区, 湿润区,潮湿区 裂缝宽度 5 mm,实测计算弯沉值 25 (0.01 mm),相邻板最大错台 5 mm 的。 功能磨耗层 +防水抗裂层 见表4.3 -9 以上 裂缝宽度 8 mm,实测计算弯沉值 2545 (0.01 mm),或相邻板最大错台 5 mm10 mm。 功能磨耗层 +防水抗裂层 +应力吸收层 -37 以上 裂缝宽度8

15、 mm或最大错台 10 mm,或实测计算弯沉值 45(0.01 mm)。 功能磨耗层 +防水抗裂层 +调平嵌实层+应力吸收层 -37 以下 除以上路面状况外 5.3 旧路面养护改善工程沥青面层组合设计 依据旧路面状况分类,旧路面养护改善工程沥青面层推荐组合结构见表 5.3。 表5.3 旧路面养护改善工程沥青面层推荐组合结构 旧路面状况分类 沥青面层组合结构 A 功能磨耗层+防水抗裂层 B 功能磨耗层+防水抗裂层+应力吸收层 C 功能磨耗层+防水抗裂层+调平嵌实层+应力吸收层 D 铣刨、挖补,补强旧路面+功能磨耗层+防水抗裂层+调平嵌实层+应力吸收层 E 见表 5.2 F 功能磨耗层+防水抗裂层

16、 5.4 旧路面养护改善工程沥青面层厚度设计 旧路面养护改善工程依据旧路面年最低气温下裂缝的最大宽度和实测计算弯沉值进行设计,并依据路面功能和承载力要求及各层位混合料的特性、能力,设计各沥青面层厚度。 5.4.1 依据旧路面状况分类,旧路面养护改善工程沥青面层推荐设计厚度见表 5.4.1。 DB13/T 18342013 7 表5.4.1 旧路面养护改善工程沥青面层推荐设计厚度 单位:mm 类型 沥青面层厚度 功能磨耗层 防水抗裂层 调平嵌实层 应力吸收层 A 4060 1015 - - B 3040 C 2025 6V或 4060 D 6V或 5080 E 6V或 25120 (如果有) F

17、 - - 5.4.2 旧路面补强厚度计算 A、B、F类路面不再进行厚度补强计算,其设计厚度直接采用表 5.4.1 的沥青面层厚度。C、D、E类路面,应按照JTG F50的规定进行路面补强计算。当计算补强厚度小于表 5.4.1 中的厚度时,按表 5.4.1 中的厚度进行设计;当计算补强厚度大于表 5.4.1 中的厚度时,采用计算值进行设计。 5.4.3 路面补强通过应力吸收层厚度调整。 5.4.4 各层位沥青混合料的抗压回弹模量见表 4.4。 5.5 旧路面养护改善工程设计典型示例见附录B。 5.6 旧路面养护改善工程沥青面层宽度设计。 5.6.1 无拦水带的旧路面养护改善工程各层位设计宽度与旧

18、路面相同。 5.6.2 设置拦水带的旧路面养护改善工程,功能磨耗层的设计宽度在拦水带侧比防水抗裂层减少 10 cm。 5.7 旧路面处理 5.7.1 对旧路面的破损及坑槽等病害,应先进行挖补,并对原有路面进行铣刨后再进行旧路面养护改善工程。 5.7.2 依据旧路面养护改善工程设计厚度,结合旧路面允许高程,综合分析是否通过铣刨降低旧路面标高后实施加铺。铣刨时应考虑既有桥梁净空高度、桥面铺装厚度、护栏高度、伸缩缝高度、拦水带高度(如果有)以及周围环境衔接等因素。 5.7.3 旧路面铣刨处理: a) A、B、C、F类路面,铣刨深度应大于车辙深度 2 mm; b) D类路面的铣刨深度,依路面设计厚度和

19、允许高程确定; c) E类路面应依照JTG D50中 9.3.4 的要求处理。 DB13/T 18342013 8 5.7.4 原有路面经过挖补、铣刨等处理后,应满足JTG F40基层技术指标要求。 6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6.1 一般规定 6.1.1 根据不同地域最高(低)气温值和沥青面层各层的服务功能,其混合料应采用相应技术要求的改性沥青及掺和物。 6.1.2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应遵循JTG F40的规定,按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及试拌试铺验证三个阶段进行。 6.2 各层位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6.2.1 各层位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范围见表 6.2.1。 6.2.2 各层位沥青

20、混合料技术要求见表 6.2.2。 6.2.3 防水抗裂层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应符合DB13/T 15062012的要求。 6.2.4 各层位沥青混合料推荐配合比见表 6.2.4。 DB13/T 18342013 1 表6.2.1 各层位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范围 项目 矿料级配通过各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 结构层 最大 粒径(mm) 53 37.5 31.5 26.5 19 16 13.2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 功能 磨耗层 9.5 100 95100 5070 1020 - - - 37 13.2 100 95100 1130 102

21、0 - - - - 37 16 100 95100 5674 1228 1224 - - - - 37 19 100 95100 5274 3050 1028 1020 - - - - 37 防水抗裂层 4.75 100 90100 7090 4080 3050 2040 1030 820 调平 嵌实层 9.5 100 90100 3565 1035 522 216 012 09 06 13.2 100 90100 5080 2045 828 420 216 010 08 06 16 100 90100 6085 4568 1840 625 318 114 010 08 05 应力 吸收层 1

22、3.2 100 - - 0 16 100 - - 0 19 100 - - 0 26.5 100 - - 0 31.5 100 - - 0 37.5 100 - - 0 DB13/T 18342013 1 表6.2.2 各层位沥青混合料技术要求 项目 单位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功能磨耗层 防水抗裂层 调平嵌实层 应力吸收层 孔隙率 % 2025 1 820 2035 T0705 T0707 T0708 劈裂强度 MPa 0.65 0.60 0.45 - T0716 冻融劈裂试验 残留强度比 % 90 90 - 80 T0729 马歇尔稳定度 kN 5.0 6.0 3.5 3.5 T0709 低

23、温抗冲击性 dc - 无裂纹 - - DB13/T 1506-2012 附录D 浸水马歇尔试验 残留稳定度 % 90 85 85 85 T0709 肯特堡 飞散损失 % 20 - - - T0733 动稳定度 次/mm 3000 - - - T0719 表6.2.4 各层位沥青混合料推荐配合比 结构层 占总质量的百分数(%) 粗集料 细集料 掺合料 沥青用量 矿纤维用量(占矿料总质量) 功能磨耗层 7085 1025 510 4.35.0 - 防水抗裂层 - 7090 1030 1215 0.350.45 调平嵌实层 4060 3357 37 2.53.0 - 应力吸收层 9095 - 510

24、 2.53.0 - 7 排水设计 7.1 新建排水式沥青面层 DB13/T 18342013 2 除满足JTG/T D33-2012要求外,拦水带或路缘石应设置在防水抗裂层边缘,并与表面层最外边缘之间留有 10 cm宽的纵向集水槽,路面积水通过纵向集水槽排入急流槽;城市道路排水设计应符合CJ 137的相关规定。 7.2 旧路面养护改善工程 7.2.1 分散排水方式的路面,路缘石及路肩应使用多孔排水结构或将路缘石开孔并沿路缘石的外侧设置盲沟,将水排出路外。 7.2.2 集中排水方式的路面,按照 7.1 进行设计。 7.2.3 排水设计还应满足JTG D50、JTG/T D33-2012的相关要求

25、。 8 施工技术 8.1 一般规定 8.1.1 下承层应符合JTG F40要求。 8.1.2 雨季施工应备足防雨篷、防雨布,当摊铺过程中遇有突降雨水,能迅速遮盖未摊铺及摊铺中的混合料,防止降温过快影响摊铺质量。 8.1.3 每层施工前均应铺筑试验路段,长度不少于 200 m。 8.1.4 沥青面层的施工应符合JTG F40和DB13/T 15062012的要求。 8.2 沥青混合料的拌合、运输、摊铺、压实 8.2.1 沥青混合料施工,宜根据改性沥青的粘温关系,确定混合料的拌和、摊铺、压实温度和施工工艺。 8.2.2 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摊铺、压实推荐温度见表 8.2.2。 表8.2.2 沥青面层

26、各层混合料施工温度推荐值 单位: 项目 结构层 功能磨耗层 防水抗裂层 调平嵌实层 应力吸收层 拌和温度 160180 180195 150170 150170 摊铺温度 150170 170185 140160 140160 压实温度 80120 120180 70120 60100 8.2.3 沥青混合料摊铺的纵横向接缝均应采用自然碾压的斜接缝。冷接缝时,先摊铺一幅的斜面应顺直、坚硬,斜面处松散料应清理干净。 8.2.4 纵向集水槽施工,备好与功能磨耗层设计等厚的 10 cm宽的木条或槽钢,安放在纵向集水槽位置,再摊铺沥青混合料。压实成型后,取出木条或槽钢,形成整齐完整的纵向集水槽。 DB

27、13/T 18342013 3 8.2.5 防水抗裂层沥青混合料运输时,应对车辆采取保温措施。摊铺速度 4 m/min,双钢轮振动压路机快速碾压,碾压四遍后再找补缺陷。不宜采用胶轮压路机碾压。 8.2.6 应力吸收层的压实采用双钢轮压路机,通过试验段确定压实温度。推荐双钢轮压路机初压温度不宜高于100,稳压 4 遍;8070时,振压两遍;在混合料温度降至 7060时终压两遍。 8.2.7 除本规范要求外,沥青混合料的拌合、运输、摊铺、压实应符合JTG F40的要求。 8.2.8 沥青面层施工过程中工程质量的控制标准见表 8.2.8,质量检查的频度参照JTG F40、DB13/T 1506201

28、2执行。 表8.2.8 沥青面层施工过程中工程质量的控制标准 结构层 技术指标 功能磨耗层 防水抗裂层 调平嵌实层 应力吸收层 试验方法 压实度(%) 不小于 97 - - 97 T0924 平整度(最大间隙)(mm) 3 - - 5 T0931 宽度 不小于 设计宽度 设计宽度 设计宽度 设计宽度 T0911 横坡度(%) 0.3 - - 0.5 T0911 厚度(设计值的,%)不小于 10 10 10 10 T0912 纵断面高程(mm) 10 - - 20 T0911 纵横接缝差(mm) 不大于 3 - - 5 T0931 外观质量 无缺陷 无麻面、无渗水点、无坑槽拉痕 平整 平整 目测

29、 注:压实度是指与试验室标准密度的百分比。 8.3 路缘石及路肩施工 8.3.1 分散方式排水的路缘石及路肩应采用透水材料,其施工工艺、混合料配比及各项技术指标应符合DB13/T 14192011的要求。其路缘石的抗压强度 15 MPa,孔隙率 23 %;路肩材料的抗压强度 10 MPa,孔隙率 23 %。 8.3.2 透水路缘石或路肩,可采用多孔结构预制块安装,也可采用现场浇注施工。 8.3.3 除满足上述规定外,路缘石及路肩的质量应符合JTG F40、JTG/T D332012的要求。 9 施工质量管理及检查验收 9.1 一般规定 本规范规定的技术要求是公路排水式沥青面层组合和旧路面养护改

30、善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依据。 9.2 施工质量管理及检查验收 DB13/T 18342013 4 施工前的原材料与设备数量和设备组合、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与检查,以及交工过程中的工程质量检查与验收,按照JTG F40、DB13/T 15062012的规定检查项目、检查频度、质量要求进行工程质量管理。 DB13/T 18342013 5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排水式沥青路面组合设计典型示例 A.1 两层复合 A.1.1.1 条件 a) 项目地极端低气温值在 -9 以上; b) 基层为多孔改性水泥混凝土,且为基层排水方式。 示例1:极端低气温值在 0 以上地区,图A.1.1-1。 图A

31、.1.1-1 示例2:极端低气温值 -9 0 的地区,图A.1.1-2。 DB13/T 18342013 6 图A.1.1-2 A.2 三层复合 A.2.1.1 条件 a) 基层为多孔改性水泥混凝土基层,且为基层排水方式; b) 极端最低气温值在 -9 以下。 示例3:冬冷区,极端最低气温值 -21.5 -9 ,图A.2.1-1。 图A.2.1-1 DB13/T 18342013 7 示例4:冬寒区,极端最低气温值 -37 -21.5 ,图A.2.1-2。 图A.2.1-2 示例5:冬严寒区,极端最低气温值 -37 以下,图A.2.1-3。 图A.2.1-3 DB13/T 18342013 8

32、 A.2.2 条件 a) 基层为无机结合料半刚性基层; b) 极端最低气温值在冬温区 -9 以上。 示例6:极端最低气温值在 0 以上,图A.2.2-1。 图A.2.2-1 示例7:极端最低气温值在 -9 0 ,图A.2.2-2。 图A.2.2-2 DB13/T 18342013 9 A.3 四层复合 A.3.1 条件 a) 基层为无机结合料半刚性基层; b) 极端最低气温值在 -9以下。 示例8:冬冷区,极端最低气温值在 -21.5 -9 ,图A.3.1-1。 图A.3.1-1 示例9:冬寒区,极端最低气温值 -37 -21.5 ,图A.3.1-2。 图A.3.1-2 DB13/T 1834

33、2013 10 示例10:冬严寒区,极端最低气温值在 -37 以下地区,图A.3.1-3。 图A.3.1-3 DB13/T 18342013 11 B B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旧路面养护改善工程设计典型示例 B.1 A类旧路面 示例11:降雨量为潮湿区,图B.1-1; 图B.1-1 示例12:降雨量为干旱区、半干旱区,图B.1-2。 图B.1-2 DB13/T 18342013 12 B.2 B类旧路面 示例13:见图B.2。 图B.2 B.3 C类旧路面 示例14:图B.3。 图B.3 DB13/T 18342013 13 B.4 D类旧路面,局部铣刨、挖补、补强完成后。 示例15:

34、图B.4。 图B.4 B.5 E类旧路面 示例16:条件:在 0以上地区,裂缝宽度小于 5 mm,实测计算弯沉值在 25 (0.01 mm)以下,且路面完好,相邻板间最大错台小于 5 mm,图B.5-1。 图B.5-1 DB13/T 18342013 14 示例17:条件:在 -9 0 地区,裂缝宽度小于 8 mm,实测计算弯沉值 2545 (0.01 mm),且路面基本完好,相邻板间错台小于 10 mm,图B.5-2。 图B.5-2 示例18: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裂缝宽度大于 8 mm,或实测计算弯沉值大于 45 (0.01 mm),或错台大于 10 mm的,图B.5-3。 图B.5-3 DB13/T 18342013 15 B.6 F类旧路面 示例19:干旱区、半干旱区、潮湿区,图B.6-1。 图B.6-1 示例20:潮湿区,图B.6-2。 图B.6-2 DB13/T 18342013 16 B.7 公路排水式沥青面层组合和旧路面养护改善工程设计施工技术规范 (DB 13/T18342013) 条 文 说 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地方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