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 T 2076-2014 压力管道安全性能评价方法-工业管道.pdf
《DB13 T 2076-2014 压力管道安全性能评价方法-工业管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13 T 2076-2014 压力管道安全性能评价方法-工业管道.pdf(6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CS 23.040.10 H 48 DB13 河 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13/T 20762014 压力管道安全性能评价方法-工业管道 Safety Evaluation Methods For Pressure PipingIndustrial Piping 2014 - 09 - 02 发布 2014 - 10 - 01 实施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DB13/T 20762014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提出单位: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处。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省锅炉压力容器监督检验院。 本标准由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解
2、释。 本标准起草人:高辉、马建宇、程聪、王昱、宋金华、李强、李婧、魏楠、付坤、代文贺、李煜彤。 DB13/T 20762014 1 压力管道安全性能评价方法-工业管道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在用压力管道(工业管道,下同)安全性能评价方法适用范围、准则、基本步骤与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在用工业管道中使用年限满20年的钢质在用工业管道及附属设施;停用时间满1年再次启用的工业管道;使用单位委托评价机构进行安全性能评价的在用工业管道。埋地类管道、有色金属管道、材料性能劣化、使用条件变更等工业压力管道可参照本标准进行安全性能评价。 本标准不适用于非金属管道及衬里管道。鼓励使用非破坏、不停输在用工业管道评价
3、技术。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624 在用含缺陷压力容器安全评定 GB/T 26610.1 承压设备系统基于风险的检验实施导则 第1部分:基本要求和实施程序 GB 50184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35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规范 GB 50236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规范 GB 50316 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2008年版) GB 50683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S
4、H 3501 石油化工有毒、可燃介质钢制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TSG D0001-2009 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 国质检锅2003108号 在用工业管道定期检验规程(试行) 3 总则 3.1 本标准规定了在用工业管道安全性能评价的基本方法和步1骤。 3.2 在用工业管道安全性能评价方法从安全和性能两个方面分为一般性评价、专业性评价和基于风险评价(半定量法)。 3.2.1 一般性评价主要指的是安全等级为3级。 一般性评价应在管道使用满20年后进行,每2年至少进行一次。一般性评价可由使用单位具有资质的安全管理人员进行,也可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特种设备检验机构进行。 3.2.2 专业性
5、评价主要针对压力管道安全等级3、4级,有较大使用价值,一旦停用会造成重大影响的工业管道,专业性评价当年不进行一般性评价,可不进行全面检验。专业性评价应在管道使用期满20年后进行;在一般性评价中发现有影响管道安全运行的因素时,应进行专业性评价。专业性评价应由特种设备综合检验机构进行。专业性评价的要求如下: a) 评价周期根据管道的安全状况确定,一般不超过6年; DB13/T 20762014 2 b)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管道,专业性评价周期可以缩短: 多次发生安全事故的; 进行重大修理或改造的; 停用后再启用的; 经定期检验,确认不能按正常检验周期使用的; 多次受到人为、自然破坏的; 运行条件恶劣
6、、介质对管道腐蚀状况不明以及管道使用环境与设计严重不符的; 一般性评价结论为限期专业性评价的。 3.3 基于风险评价 在对管道的失效可能性和失效后果分析基础上确定在用工业管道的风险等级。针对风险等级采用相适应的评价方法,从 而使检验评价工作更有针对性,将检验资源集中于风险等级较高的在用工业管道。管道风险分析方法按照RBI进行,也可依据“工业管道”风险研判进行。 3.3.1 针对不同使用单位工业管道的特点,基于风险评价进行工业管道安全性能评价的对象可分为: a) 使用单位承担安全责任的工业管道(取较严苛环境的工艺参数); b) 某一装置所包含的工业管道(取较严苛环境的工艺参数); c) 某一单元
7、的工业管道; d) 单一的工业管道。 3.3.2 基于风险评价主要用于3.3.1 中的前三类情况,根据风险分析的结果给出相应的整改、维护措施。 3.4 评价机构必须具备综合检验资质,评价人员必须接受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的监督检查和业务指导,并且对评价结论的真实性、准确性和有效性负责。对在用工业压力管道安全性能评价的人员应当具备相应压力管道检验资质,从事理化试验人员应取得理化检验人员资格。 3.5 使用单位应于工业管道使用期满20年或上次评价有效期满前6个月申报安全性能评价,同时将在用工业管道申报表(见附录A第14项和26项)报评价机构,使用单位对申报材料真实性、准确性负责。 3.6 使用单
8、位应提供管道的原始资料和运行记录,安全评价人员到现场进行确认。 4 资料审查 4.1 评价工作开始前需要提供的资料调查内容 4.1.1 原始资料包括:管道设计、制造、安装、维修或改造资料。 4.1.2 管道运行记录包括:管道输送介质、压力、流量、温度等记录,隐患排查及故障处理记录。 4.1.3 管道事故或失效分析资料 4.1.4 管道安全保护装置校验报告及更换记录 4.1.5 管道日常维护记录 4.1.6 介质成分分析报告 4.1.7 历次定期检验记录、报告 DB13/T 20762014 3 4.2 评价技术方案的制定 评价工作开始前,应依据4.1中所要求的资料、管道的使用年限、运行情况、风
9、险因素等,制定合理的评价方案,评价方案由评价机构授权的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评价人员应当严格按照批准后的评价方案进行工作。 5 一般性评价 5.1 本条款规定的评价项目是一般性评价的基本要求,评价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检查内容。 5.2 评价前,使用单位应准备4.1中要求的资料;评价过程中,使用单位管理人员应提供必要的协助。 5.3 一般性评价的程序见图1,评价时应对下述部位重点检查: a) 压缩机、泵出口和承受交变载荷的部位; b) 补偿器、三通、弯头(弯管)、异径管、支管连接及介质流动的死角等部位; c) 承受载荷较大的支吊架; d) 支吊架损坏部位附近的管道组成件及焊接接头; e) 出
10、现过影响安全运行问题的部位; f) 生产流程要害部位的管段及重要装置或设备相连接的管段; g) 处于严苛环境下运行的管道。 5.4 一般性评价的内容 5.4.1 宏观检查 宏观检查主要检查项目包括泄漏检查、绝热防腐层检查、振动检查、支吊架检查、阀门检查、法兰检查、膨胀节检查、阴极保护系统检查,管道标识检查等,具体按照在用工业管道定期检验规程(试行)第十三条进行。 5.4.2 化学成分分析 对于使用年限达20年的在用工业压力管道,原始资料能说明材料种类和牌号的,可不再进行材料化学成分分析;无原始资料或者原始资料不能说明管道材料种类和牌号的,有特殊要求的工业管道,应采用光谱分析的方法进行材料成分确
11、认,必要时可采取化学成分分析的方法。 5.4.3 剩余厚度测量 剩余厚度测量应确定具备代表性的抽查部位和抽查数量。具体按照国质检锅2003108号在用工业管道定期检验规程(试行)第二十八条进行。 评价机构可应用超声导波技术、漏磁检测技术等,确定截面损失最大的位置,并对其应用超声波测厚的方法进行复验,得到管道的剩余厚度,进行强度校核。 5.4.4 安全附件检查 5.4.4.1 安全附件是否在有效期内; 5.4.4.2 安全附件是否完好、齐全、灵敏有效。 5.4.5 电绝缘性能检测 5.4.5.1 测试在用工业管道法兰间接触电阻是否符合要求; DB13/T 20762014 4 5.4.5.2 对
12、输送易燃、易爆介质的管道,对地电阻不得大于100,法兰间的接触电阻应不大于0.03。 5.4.6 介质成分分析 对输送介质进行成分分析、腐蚀性分析和缓蚀剂有效性分析。 5.4.7 焊接接头检查 检查焊接接头(包括热影响区)是否存在表面裂纹、咬边、错边、余高过高等表面缺陷,检查焊缝和母材是否圆滑过渡。 焊接接头检查标准参照GB 50683进行。 DB13/T 20762014 5 停止运行限期专业性评价允许运行综合评价焊接接头检查硬度检测介质成分分析电绝缘性能检查安全附件检查剩余厚度测定化学成分分析宏观检查制定技术方案资料审查检验前准备图1 一般性评价程序 5.4.8 硬度测试 对于输送介质含湿
13、H2S或其它可能引起应力腐蚀的碳钢和低合金钢管道,一般应选择有代表性的部位进行硬度检验。 5.5 一般性评价结论 DB13/T 20762014 6 一般性评价完成后,评价人员应根据评价情况,出具一般性评价报告。报告结论分为允许运行、限期专业性评价和停止运行。 5.5.1 允许运行 未发现影响管道安全运行的缺陷或问题,或发现的缺陷或问题可以及时整改。 5.5.2 限期专业性评价 发现缺陷或问题较严重,不能采取有效措施保证管道安全运行,应限期进行专业性评价。 5.5.3 停止运行 发现缺陷或问题严重,且不能采取有效措施保证管道安全运行。 5.6 建议措施 一般性评价过程中发现管道存在异常情况和问
14、题时,应将情况及时上报主管部门,同时采取整改措施;发现重大的严重危及安全生产的问题,应及时向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书面报告。 6 专业性评价 6.1 本条款规定的评价项目是专业性评价的基本要求,评价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检查内容。 6.2 评价前,使用单位应准备4.1中要求的资料;评价过程中,使用单位管理人员应提供必要的协助。 6.3 专业性评价的程序见图2。 6.4 专业性评价内容 6.4.1 失效分析 失效分析主要包括腐蚀减薄、环境开裂、机械损伤和其它损伤等模式分析。失效分析依据GB/T 26610.1 进行。 6.4.2 无损检测 对于使用年限满20年的压力管道,应进行表面检测。对于腐蚀性
15、介质,应进行超声波和射线抽查。抽查的重点部位有: a) 处于应力腐蚀环境中的管道; b) 焊接接头和易造成应力集中的部位(承受交变载荷的管道); c) 奥氏体不锈钢材料(腐蚀性介质); d) 以下焊接接头: 存在咬边、错边和余高过高的; 制造、安装和修理中返修过的焊接接头; 硬度检测中发现异常的焊接接头。 e) 运行中存在超温超压记录的管道。 鼓励应用各种在用工业管道不停输检测技术,如相控阵检测技术、远场涡流检测技术、超声衍射时差法(TOFD)等。 6.4.3 材料理化性能试验 DB13/T 20762014 7 对工业管道取样进行测试。取样原则为:抽取每一单元中运行工况严苛条件下的工业管道。
16、限制条件运行停输 非停输检验前准备资料审查失效分析一般性评价项目理化性能试验无损检测应力分析与强度校核应力应变检测有限元分析泄漏性试验 使用状况分析继续使用停止使用图2 专业性评价程序 6.4.3.1 对使用年限满20年、有应力腐蚀倾向、材质劣化的管道,应进行材料理化性能测试,理化性能试验结果应符合其相关使用标准的规定。 6.4.3.2 理化检验内容应包括: DB13/T 20762014 8 a) 拉伸试验:测试母材及焊缝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及延伸率是否符合要求; b) 硬度测试:有应力腐蚀倾向的管道,应对焊接接头进行硬度测试。测试部位包括母材、焊缝及热影响区,对输送含湿H2S介质的碳钢和低
17、合金钢管道,其母材、焊缝及热影响区硬度值应符合相关规定要求; c) 冲击试验:测试不同温度下母材和焊缝的夏比冲击功,测试温度包括管道最低运行温度和最低运行温度减10; d) 金相或电镜检验:对母材和焊缝的显微组织、结构类型、碳化层深度进行分析; e) 腐蚀产物分析:应对管道腐蚀产物进行化学成分分析。 6.4.4 应力-应变测试 对使用年限满20年的在用工业管道,必要时结合爆破试验进行应力-应变测试,对比应力-应变曲线,评价管道材质劣化情况。 6.4.5 强度校核 对测得的管道最小壁厚,应按相应GB 50316要求进行强度校核。 6.4.6 有限元分析 对于存在体积型超标缺陷又具有较大使用价值的
18、在用工业管道,可建立管道三维模型,赋予一定边界条件,通过有限元分析等非破坏性试验手段,判定在用工业管道安全性能。 6.4.7 管系应力分析 采用线性管单元对整条管系进行分析,管道全程采用密闭输送方式,全线为一个统一的水力系统。利用应力分析相关标准和软件评价是否符合现行设计规范的要求。 6.4.8 使用状况分析 通过运行记录、爆破-疲劳试验数据库和定期检验数据比对,对管道剩余寿命做出预测。 6.4.9 泄漏性试验 如果条件允许应进行设计压力下的泄漏性试验,检查法兰、管接头等部位是否泄漏。 6.4.10 专业性评价结论 各项专业评价完成后,评价人员应根据评价结果,出具专业性评价报告。评价结论分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本资源只提供5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13T20762014 压力 管道 安全 性能 评价 方法 工业 PDF
![提示](http://www.mydoc123.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