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第一节: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教学目的和要求,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准确认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深刻理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正确把握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运动的一般规律,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本质,教学要点,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劳动价值论及其意义 资本原始积累 剩余价值论及其意义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本质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特点和本质,第一节 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基本特征,存在和发展的条件,物质基础,一、商品经
2、济的形成和发展 (一)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态,社会化大生产,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为了交换而进行生产,前提条件,根本条件,商品经济,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态,为了交换而进行生产基本特征,社会分工和有不同经济利益的生产者 存在和发展的条件,社会化生产物质基础,商 品 经 济,简单商品经济,发达商品经济,自给自足 与分工不发达的社会生产力相适应 以简单再生产为特征,奴 隶 社 会,封 建 社 会,资 本 主 义 社 会,社 会 主 义 社 会,市场经济,(二) 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1、商品的二因素,2、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商 品 二 因 素,使用价值,价
3、 值,交换价值,物品能够满足人们 某种需要的属性, 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不同商品使用价值交换时的比例,凝结(或物化)在商品中的 一般人类劳动, 是商品的社会属性,1、商品的二因素,价 值,凝结着人类劳动,共同的质,劳动产品,交 换,体力脑力耗费,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二者不可兼得,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具有使用价值 是劳动产品 是用来交换的,交换,2、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抽象劳动,劳 动 二 重 性,在一定的具体形式 下进行的劳动叫做具体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 价值,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体力、脑力耗费),(凝结),抽象劳动,是劳动的 特殊社会 形式, 商品价值的 源泉。
4、,特定 具体形式,无差别 人类劳动,商品,2、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抽象劳动,使用价值,价值,商 品 二 因 素,劳 动 二 重 性,2、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统一: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它们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对立:具体劳动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劳动的自然属性,而抽象劳动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它是劳动的社会属性。,2、商品价值量的决定3、商品经济的价值规律,(三) 商品价值量的决定,1、商品价值量是体现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量,商品价值量不是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2
5、、商品价值量的决定,指个别商品生产者或个别企业生产某种商品的劳动时间,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甲,乙,丙,8小时,10小时,12小时,10小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多盈利,正常补偿,亏损,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相对价值形式,等价形式,1、 价值形式的发展,(四) 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商品的价值形式通过许多商品表现出来,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切商品都通过一种商品表现出来,一般价值形式, ,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黄金或白银上 一切商品的价值都通过金或银表示,货币价值形式,各种各样的钱币,2、 货币的本质,
6、3、 货币的职能,1、价值尺度:衡量商品价值大小的尺度(1)原因:因为货币本身是商品,有价值; (2)特点:只需要观念货币,价值表现为商品的价格; (3)关系:在商品价值与价格一致的情况下,商品的价格与商品价值成正比,与金属货币成反比。,货币的职能,2、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1)特点:必须现实的货币。 (2)后果:打破了物物交换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使买卖脱节。 (3)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只是代表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纸币的投放量必须与流通中所需的金属货币量一致。 通货膨胀:指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的金属货币量,引起纸币贬值,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通货紧缩
7、: 指货币价值高估,物价普遍下跌的现象。,4、储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当做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保存起来(1)特点:足值的金属货币。 (2)作用:自发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3、支付手段:货币在商品赊购赊销时担负的延期清偿、提前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职能。(1)特点:现实货币 (2)作用:有利于商品流通,促进商品经济发展;扩大了商品经济矛盾,加深经济危机的可能性。,5、世界货币:在世界市场上执行一般等价物的职能。,决定,商品的价值量,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等价交换,实行,生产商品的社 会必要劳动时间,二、价值规律及其作用,文本框,求,市场价格,价值,供求,价格,供,价格,供,求,价值规律的形
8、式:,商品的市场价格围绕其价值上下波动。,价值规律的作用:,自发地调节资源在社会各部门的配置 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价值规律的消极后果 1.导致社会资源浪费。 2.导致收入两极分化。 3.阻碍技术进步。,商品经济产生条件,社会分工,私有制,劳动是 生产者 的私事,社会总 劳动的 一部分,社会劳动,私人劳动,矛 盾,三、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返回,四、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二)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第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批判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的创立奠定了基础。,第二,马克思劳动
9、价值论揭示了私有制条件下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为从物与物的关系背后揭示人与人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第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对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指导意义。,第一,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对生产性劳动作出新的界定。,第二,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作用的认识,第三,深化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二)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返回,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小商品经济,商人和高利贷资本,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一)前资本主义社
10、会形态的演进和更替,大量有人身自由但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在少数人手中积累起大量货币财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条件,(三)资本的原始积累,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资本论,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土地,利用国家政权聚敛大量财富,资本原始积累 的主要途径,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资本论,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经过17、18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资产阶级政权通过产业革命、机器大工业代替工场手工业最终建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攻占巴士底狱,劳动者经济上一无所有,(一)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劳动者法律上有人身自由,二、
11、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劳动力商品的特点,货币购买的劳动力带来剩余价值,货币就会转化为资本,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不仅能创造新的使用价值,(二)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三、资本主义所有制,(一)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含义,所有制是指人们在社会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活动中,通过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的行为而获得收益的权利。 所有制和所有权的关系是:所有制是所有权的基础,决定着所有权的性质;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形态,反映的是经济利益的意志关 系。,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 工人是出卖劳动力的自由人; 追求剩余价值的雇佣劳动制;,(二)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本质,返回,(一)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12、和资本的不 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 (二)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三)资本积累 (四)资本的循环周转与再生产 (五)工资与剩余价值分配,四、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一)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资本的 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1、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 殖过程的统一。,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 劳动者在资本家的监督和支配下劳动; 劳动者的劳动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2、资本的本质及区分为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自然属性:表现为一定的货币和物,社会属性:体现不同的社会生产关系,要在运动中实现价值增殖,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的本质是体现 资本家剥削工人的
13、关系。,剩余价值就是雇佣劳动者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新价值。,2、资本的本质及区分为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资本,可变资本,不变资本,购买,购买,依据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不同,划分意义:,剩余价值率m =,剩余价值,可变资本,揭示了剩余价值产生的来源; 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程度。,(二)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1.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用延长工作日增加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2.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在工作日不变的条件下,用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
14、值。,(三)资本积累,1、资本主义的再生产,扩大再生产:,简单再生产:,生产在原有规模上重复进行,生产是在扩大的基础上进行,资本主义再生产不仅是商品和剩余价值的再生产,而且也是资本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预付资本的大小,剩余价值率,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所用资本与所费资本的差距,2、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与相对人口过剩,由生产资料Pm和劳动力A构成,由不变资本c和可变资本v构成,资本的构成,技术水平决定其数量比例,技术构成,价值构成,C : V,资本的有机构成是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即C : V,追求剩余价值,改进技术,C的比重愈来愈大,V的比重愈
15、来愈小,资本有机构成(C:V)不断提高,机器排挤工人,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资本主义相对人口过剩有流动的、 潜伏的和停滞三种形式。,(四) 资本的循环周转与再生产,1、产业资本循环 2、产业资本循环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3、资本周转 4、社会资本的再生产,1、产业资本循环,购买 阶段,生产 阶段,销售 阶段,货币资本,商品资本,生产资本,准备生产 剩余价值,生产剩余 价值,实现剩余 价值,G,W,Pm,A,P,W,G,生产资本循环,货币资本循环,商品资本循环,GWPWG GWPW G,产业资本的连续进行的现实循环,不仅是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而且是它的所有三个循环的统一。 马克思,2、产业资本循
16、环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三种职能形式空间上的并存性,三种循环形式时间上的继起性,时间上的继起性和空间上的并存性是互为前提、相互统一。,3、资本周转,周转次数(n) =,一年的时间(U),周转时间(u),影响资本周转的主要因素,资本的周转时间,生产资本的构成,加速资本周转可以增加利润量节省预付资本,4、社会资本的再生产,社会资本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个别资本的总和。社会总产品是国家一年内由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生产出来的全部物质产品总和,价值为社会总产值。,价值补偿,实物替换,如何用货币形式购买到再生产消耗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 (如何买回来)。,社会总产品的实现,社会总产品的各个实物部分如何通过
17、商品形式出售实现货币价值(如何卖出去)。,社会资本的再生产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价值构成,c+v+m,实物构成,生产资料,消费资料,社会总产品,第一部类(),第二部类(),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理论前提,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揭示了社会化大生产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规律,即社会两大部类之间以及部类内部都应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社会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否则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就会遇到困难,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就会产生。,(五)工资与剩余价值的分配,1、资本主义工资,(1)工人出卖的商品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 (2)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但以劳动价格现象掩盖了对工人的剥削关系 (3)资本主
18、义工资的主要形式有计时工资和计件工 资,还有各种形式的血汗工资 (4)现阶段工资的提高改变不了被剥削的地位,2、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的分配,(1)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2)利润平均化的发展趋势,商品价值 W = c+v+m,新创造的价值,成本价格 k,(1)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m,剩余价值,= K + m,= K + m,m转变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利润P,W= K + P,商品价值 W = c+v+m,m转变为成本价格K 的产物,实际耗费,W,p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利润是剩余价值观念上作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掩盖了剩余价值的产生来源。,m是可变资本的产物:,剩余价值与利润
19、的关系,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剩余价值率:,利润率:,联系:p为m的转化形式,1)内容不同,2)数量不同,m:资本家的剥削率 p: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m p,区别:,预付总资本,投入等量资本获得不等量的利润,不同的生产部门,资本有机构成不同,资本周转速度不同,(2)利润平均化的发展趋势,结论:不同部门之间的竞争,资本自由转移的结果使利润趋于平均化。,平均利润率 =,剩余价值总量,社会总资本,平均利润 = 预付资本 平均利润率,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进一步掩盖了利润的本质及其来源。,返回,(六)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剩余价值理论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剥削本质,阐明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阶级
20、斗争的经济根源,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揭示资本主义制度剥削本质的锐利武器。由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的发现,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马克思在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积累、流通以及分配过程,揭示资本主义经济特殊规律的同时,也揭示了商品经济和社会化生产的一般规律,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这些规律由于受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制约,具有了特殊的表现形式。,五、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社会化,私有制,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生产过程由个人控制,劳动产品由个人支配,资本主义生产,矛盾,生产资料的共同使用
21、,生产过程是分工协作,劳动产品由市场交换,(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经济危机的实质 生产出来的产品相对于资本要带来更多剩余价值而言的过剩 经济危机的必然性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经济危机的周期性,二次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再生产周期的新特点:,危机周期的长短不规则,周期进程中的各阶段特征不明显,危机阶段的破坏程度大为减弱,危机与通胀相结合的经济滞胀,返回,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一)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和本质(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及其本质,一、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及其本质,(一)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和本质,1、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 对内职能实行政治统治的职能 对外职
22、能对外进行国际交往与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职能,2、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 资本主义国家的建立只是以一种新的阶级剥削和压迫形式取代了以往旧的阶级剥削和压迫形式。,1、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资本主义的民主与法制 资本主义的政权组织形式 资本主义的选举制度 资本主义的政党制度,(二)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及其本质,2、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 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手段和方式 是为资产阶级专政服务的 具有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形成(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二、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及其本质,(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形成,社会契约论,论法的精神,(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1、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条件下的观念上层建筑,是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服务的。 2、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 3、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特定形式和环节之一。,霍布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