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秋语文S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课件14灵隐题联.ppt

上传人:diecharacter305 文档编号:370188 上传时间:2018-09-29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2.8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秋语文S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课件14灵隐题联.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2018秋语文S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课件14灵隐题联.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2018秋语文S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课件14灵隐题联.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2018秋语文S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课件14灵隐题联.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2018秋语文S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课件14灵隐题联.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新课导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宋)苏轼水调歌头,14 灵隐题联,学习目标,1.会认14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朗读“大量、打扮”等词语。 2.默读课文,初步了解文章主要内容,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3.分角色朗读,体会文中方丈对来访客人的态度变化。 4.初步掌握,尝试运用表示谦虚和尊敬的词语在对话中,体会对联艺术形式的独特美。,知识锦囊,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

2、苏东坡、苏仙。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知识锦囊,对联,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含上下两句,从右往左读是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初读课文,1.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和同桌合作读,注意读出感情。,3.边读边勾画,标注你喜欢的词、句和 不懂的地方。,字词学习,字词学习,凡,结构,左右,结构,上下,结构,独立,【打量】仔细地观察。,【怠慢】淡漠、不恭敬;表示招待不周。,【攀谈】拉扯闲谈。,【大吃一惊】形容对发生的事情感到十分意外。,【名满天下】天下闻名,形容名声极大。,【面红耳赤】形容因激动或羞愧而脸色发红。,【

3、冠绝天下】形容人的某种造诣达到顶峰,无人能及。,整体感知,自由的朗读课文: 思考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本文主要讲了,在灵隐寺内,苏轼与方丈交谈中,他依据方丈的态度的变化,留下一副对联让对方羞愧的故事。,课文解读,苏轼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平时,他喜欢访僧问禅,与人探讨佛理。,苏轼为什么要去灵隐寺呢?,访僧问禅,探讨佛理,访僧问禅,探讨佛理,灵隐寺地处西湖以西,这里庭院清雅,花木繁盛。苏轼见了,顿觉心中舒畅,心想这样一处胜景,方丈必有学问,便前往方丈室求见。,庭院清雅,花木繁盛,庭院清雅,花木繁盛,庭院清雅,花木繁盛,灵隐寺地处西湖以西,这里庭院清雅,花木繁盛。苏轼见了,顿觉心中舒畅,心想这样一处

4、胜景,方丈必有学问,便前往方丈室求见。,方丈是热情地接待了苏轼吗?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呢?,请大家默读3-9段,找出方丈对苏轼态度的词语,做上记号。和小伙伴交流,你体会到了什么?,思考:方丈在与苏轼交谈的过程中,态度发生了几次变化?分别是怎样的?,方丈上下打量苏轼一番,见他一副寻常书生打扮,不像富贵人家,皱了皱眉,抬手说:“坐。”接着,又对小和尚哼了一句:“茶”。,从语言、动作、神态体现方丈以貌取人。,打量,皱了皱眉,抬手,哼,坐,茶,方丈见眼前这人谈吐不凡、知识渊博,就渐渐堆出一副笑脸来,客气地说:“居士,请坐!”又吩咐小和尚说:“敬茶!”,“渐渐、笑脸”与敬语说明了方丈虚伪。,渐渐,堆出,笑

5、脸,请坐,客气,敬茶,方丈大吃一惊,连忙双手合十,躬身施礼,说:“请恕老僧眼拙,不识泰山。请上坐!”一边命小和尚:“快,敬香茶!”,神态、动作、语言表现出方丈懊悔的情绪, 为前两次的态度感到惭愧。,大吃一惊,双手合十,躬身施礼,请上坐,眼拙,敬香茶,苏轼面对方丈的态度,他又有哪些回应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3-9段,找出相应的句子读一读。,苏轼见他有些怠慢,心生不悦,站着和他攀谈。,方丈上下打量苏轼一番,见他一副寻常书生打扮,不像富贵人家,皱了皱眉。,怠慢,“打量”方丈的动作十分不尊重他,苏轼才感到一丝“怠慢”。,苏轼见他有讨好之意,依然未就坐。,方丈见眼前这人谈吐不凡、知识渊博,就渐渐堆出一副

6、笑脸来。,讨好,“渐渐”说明方丈的虚伪想“讨好”有才华的人,“依然”体现苏轼态度坚定。,依然,苏轼一直都没有坐下来吗?后来发生了什么?自由朗读10-11段,长出相关内容勾画出来,与小伙伴说说你的想法。,苏轼一直都没有坐下来吗?后来发生了什么?自由朗读10-11段,找出相关内容勾画出来,与小伙伴说说你的想法。,坐了片刻,淡然一笑,面红耳赤,羞愧不已,方丈与苏轼的对话内容,字数、词语的形式一样,苏轼通过一幅对联将方丈以貌取人的态度表现出来,告诉我们应该与人交流多用谦词、敬语,不要以貌取人。,结构梳理,以貌取人,虚伪、讨好,不开心,瞧不起,随堂练习,1.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打“”。曾(zng cng

7、)奶奶曾(zng cng)经是抗日红军战士。2.选词填空。 【寺 诗】 ( )句 ( )庙 ( )歌 灵隐( ) 【凡 几】平( ) ( )个 第( ) ( )事,随堂练习,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繁盛( ) 舒畅( ) 名满天下( )4.文中方丈对于苏轼态度的变化分别是: 、 、;对苏轼说的话分别是: 、 、 ;对小和尚说的话分别是: 、 、 。,课后练习,1.默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方丈对苏轼的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提示:以貌取人-讨好-恭敬-羞愧,课后练习,2.读下面句子,结合课文体会加点词的意思。 (1)平时,他喜欢访僧问禅,与人探讨佛理。(2)苏轼见他有些怠慢,心生不悦,就站着和他攀谈。,提示:苏轼喜欢和高僧探究讨论佛经,里面阐释的道理。,提示:苏轼与方丈交谈,闲聊。,积累拓展,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积累拓展,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