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李朗 文档编号:370382 上传时间:2018-09-3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1.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1.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1.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1.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的教学设计 本课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内阁和军机处的历史基本知识,认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脉络,理解宰相制度的废除是强化君主专制的必然结果,军机处的设立是我国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的重要表现。理解内阁制与宰相制度的区别和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影响。掌握元明清三朝的边疆政策,初步了解中国近代时期晚清王朝所做的一些政治改革,初步培养学生汲取历史经验以应用于现代政治建设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利用多媒体手段,提供图片、文字、视频等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根据各种图文资料进 行分析和思考,从宏观上理解君主专制政体演进过程。通过问题探究、史料研习、历史比较、图表分析等

2、方法与手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既有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阻碍中国社会的进步。中国皇权的高度集中是地主阶级政治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封建社会步入晚期 “ 落日辉煌 ” 的折射。深刻体会中国古代君主专制政体的恶劣影响及由此造成的中国社会落后,产生学习西方民主政治的强烈欲望。 课程标准: 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 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承上启下,既是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延续,又是向近代社会转型,在教材中地位很重要,需要对整个古代中国政治制度进行总结,又要

3、参照西方政治发展的背景下作出对比,因而学生的理解上有些难度。加之许多大众媒体的一些不少误导,教师要正本清源,运用大量史料来论证,把握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及趋势。讲授的重心在内阁和军机处的设置上,但也不能忽视君主专制的评价问题。 重点: 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难点: 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影响 学情分析 中学生一般比较喜欢 古代史尤其是明清部分,一方面感觉神秘,因为与语文课文结合密切,并观看了大量历史影视节目;但又存在众多误区,对于许多史实和观念上有待于引导与纠正何况初中基础并不扎实,习惯于形象思维,对于比较抽象的理论概念难以把握。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 要求学生认真预习,搜集与

4、本课内容相关的材料,并思考以下问题: 1朱元璋为什么要废丞相职位?内阁制与丞相制有何不同?(提示:可结合以往历朝丞相的权力来比较思考) 2为什么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了顶峰? 3清朝的边疆政策对我们今天处理民族关系问题有何启示? 4君主专制的强化对我国社会有何影响? 导入新课 通过一段关于丞相地位变化的材料,联系所学内容,导入新课学习 。 阅读材料: 两汉时期,皇帝对丞相待之以礼。丞相谒见皇帝时,皇帝起立,赐丞相座。丞相病了,皇帝还要亲自去探视。隋唐时期的宰相大臣上朝奏事也有座位。但到了宋朝,宰相大臣就只能站着同皇帝议事。明代自朱元璋起,明文规定“大朝仪”须“众官皆跪”。清朝的

5、官僚上朝跪地时间特别长,以至于大臣们都准备有特别的护膝。 请思考: ( 1)宰相大臣由坐到站再到跪的上朝礼仪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 2)列举从汉至宋 ,相权不断被削弱的史实。 (此问题比较简单,可由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推荐一位同学回答。以简疑诱趣,引入新学内容) 一、明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历史回顾 师:在我国,提起 “ 宰相 ” ,可谓无人不知。辅助皇帝、统领群僚、总揽政务的最高行政长官被称为 “ 宰相 ” 。其实在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上, “ 宰相 ”并不是一个正式的名称,你知道在以往的朝代中, “ 宰相 ” 的正式官名是什么?(秦汉的丞相、唐宋的中书、门下、尚书三省长官等)。 “ 宰 ” 的本

6、义为 “ 主宰 ” ,“ 相 ” 的本义是 “ 辅佐 ” 。这两个字将宰相的特点进行了高度概括:辅佐皇帝,统领百官。 课堂 探究 1 请同学们结合这两个特点和以前所学知识,讨论在封建社会,宰相的存在有什么积极作用?又有什么消极作用? 生甲:积极作用:辅佐皇帝,参与决策,分掌行政。生乙:消极作用:相权过大,威胁君权,造成君相矛盾,政局动荡。 课堂探究 2 1废除丞相制度,权分六部。 展示材料: 材料一 昔秦皇去封建、异三公,以天下诸国合为郡县,朝廷设上、次二相,出纳君命,总理百僚。当是时,设法制度,皆非先圣先贤之道,为此设相。之后,臣张君之威福,乱自秦起,宰相权重,指鹿为马。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

7、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继而命之, 往往病及干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而致是欤 ?抑君怠政而有此欤 ? 朱元璋明太祖集卷 10敕问文学之士 材料二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一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君臣即对劾奏,处以重刑。 摘自明太祖实录 材料三: 1376年,明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废除总揽地方军政大权的行中书省,设立布政司、都指挥司 和按察司,分管地方行政、军政和监察。三司隶属于中央有关部门,这样地方权

8、力集中到中央。统领中央各部的宰相职权也随之扩大。那时,掌握实权的丞相胡惟庸骄横跋扈,擅权专恣。 1380年,明太祖诛杀胡惟庸,同时下令废除中书省和丞相。 师:根据材料并结合课本内容思考 “ 朱元璋为什么要废丞相职位? ” 让学生广开思路展开探究。 生甲:吸取了历史上宰相专权乱政、妨碍皇帝行使权力的教训;生乙:明朝进行地方体制改革后,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宰相职权随之扩大 。 生丙:丞相胡惟庸擅权专恣。 生丁:为了彻底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以巩固统治。 师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权臣篡位,一般都是以当丞相为第一级台阶,曹操、刘裕、陈霸先等人,连同那个篡位未成的董卓在内,都当过丞相。权臣夺权的就更多,例

9、如:西汉末年的王莽、唐朝末年的朱温、北宋第一代君主赵匡胤等等。鉴于这些历史教训,明朝开国后,朱元璋对功臣和权臣狠下毒手。废相问题上有两次重要的行动,一是诛杀李善长案,一次是诛杀胡惟庸案。朱元璋借此机会废除了丞相,并规定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到此,皇权对于可能威胁自身的相权取得了彻底的胜利。 课堂探究 3 师:我们在上面的材料中可看到,朱元璋不仅在 他自己当皇帝时不设丞相,还下令以后 “ 嗣君并不许立丞相 ” ,那么, 宰相制的废除又有什么影响呢? 生甲:有利于解决君相矛盾,加强皇权,巩固统治。 生乙:易形成君主的独裁专制,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个人裁决,难免偏颇、草率。 生丙:缺

10、少制约皇权的机制,社会的兴衰完全维系于皇帝个人素质,不利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生丁:同时也使皇帝政务繁多,身心疲惫。 师:大家分析得有道理。在中国传统的政治观念中,宰相制度是 “ 贤人政治 ”的体现,宰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和调节君主专制带来的一些弊端,宰相制度废除后官僚机构对皇权的调节机能大为削 弱,其恶果在明朝中、后期得到充分体现。所以,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 “ 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 ” ,他正是对这个局面的总结。废丞相后,权分六部,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君主专制达到新高度。 2设立内阁 教师过渡 明朝终于解决了长期存在的君权与相权矛盾,但正如大家所说此后皇帝的政务实在繁忙,朱

11、元璋曾有一段时间每天要处理奏章二百余件 历史再现 学生表演小品明太祖朱元璋的一天,再现废丞相后朱元璋一天当中处理政务的繁忙场景。 课堂探究 4 师:明朝皇帝忙不过来怎么办?怎么做才能处理好国务呢? 生:找 帮手,帮助皇帝处理 师:找哪些人做帮手呢 生甲:找一些对皇权构不成威胁,又能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文人 生乙:找太监帮忙 生丙:组织一个不参与决策,不职掌行政权的机构,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师:同学们想的办法还真多,有些还是朱元璋采用的。朱元璋起初任用一些官位较低的官员 到 午门的文渊阁当值,这就是 殿阁大学士,协助皇帝办理政务。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由于文渊阁处

12、在宫内,阁臣又常在殿阁随侍皇帝,故称 “ 内阁 ” ,内阁制度正式确立。内阁不是正式的中央行政部门,也无属官。它的功能就是为皇帝服务 ,是皇帝的顾问。到后来内阁官员的地位提高,内阁大学士也被称为宰相。 展示材料: 材料一、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一一省揽审定。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以示明断。有不符意,则驳使更拟;再不符意,谯让随之矣。政阁臣无不惴惴惧者。 摘自皇明大政记 材料二、入阁办事者,职在批答,犹开府之书记也,其事既轻,而批答之意,又必自授之西后拟之。可谓有其实乎!吾以谓有宰相之实者,今之宫权(宦官)也。 明夷待访录 课堂探究 5

13、阅读材料,结合课本知识组织学 生探讨:内阁有何权力?与丞相的地位与权力相比是否相同?内阁首辅是否等同于宰相? 宰相 内阁首辅 权力来源 宰相制度赋予 皇帝个人信任 职责 一级决策者 侍从咨询为主 任免 要经皇帝及大臣商议 直接由皇帝意愿决定 对皇权影响 制约皇权 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内阁首辅不同于宰相,不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师:明朝皇帝建立了内阁制度,但对于内阁和大学士的防控也还是比较严的,这样,又给太监参权开了方便之门。所以明朝后期宦官专权现象十分严重。 课外延伸 : 说说你所了解的有关明朝宦官专权的人物和史实?(学生可从 语文知识和课外阅读中讲到魏忠贤和东林党等史实。) 二、清朝君主专制

14、强化 (一)军机处 师:清朝建立后基本上沿用了明朝的内阁制。清初的决策机构是 议 政王大臣会议,他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康熙为扩大皇权,在宫内设南书房,挑选翰林学士入值,参与政务。内阁、仪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三足鼎立,最后集权于皇帝。雍正时,设军机处。 影视资料 播放电视剧雍正王朝中与军机处相关的片段剪辑,让学生对军机处形成直观印象。 为什么要设军机处呢? 展示材料 材料 1: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 儤 直(官吏值班)者多虑漏泄 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材料

15、2:军机处名不师古,而丝纶出纳,职居密勿。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正、乾隆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材料 3: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者,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无论宦夺(宦官)不得参,即承旨诸(军机大臣)亦只供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课堂探究 6 师:( 1)军机处设立于何时?设立军机处的直接原因和根本目的是什么 ? 生:直接原因: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根本目的是为了加强皇权,巩固统治 ( 2)军机处的职能如何? 生:由单纯处理军事扩大到其他政务,成为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但军机处不是 “决策 ”机构,它只是将皇帝的旨意跪受笔录,

16、传达给中央各部门和地方大臣去执行。 ( 3)军机处有何特点? (简、速、密) ( 4)如何认识军机处设立的作用、影响。 生甲:精简了行政办事手续,提高了工作效率;生乙:加强了皇权,是皇权高度膨胀的产物; 生丙:表明封建制度的衰落,因为加强君主专制再无更好的选择了。 引领思考 为什么说清 朝军机处的设置,使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 解题关键:清朝军机大臣的职权。 思路引领:清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设置军机处的原因。 (二)密折制 所谓奏折,系臣工所上之报告 此类奏折臣下缄封直达御前,天子亲拆亲阅,旁人不得与闻 故可称之为奏折政治。 佐伯富 师:结合材料和课本内容,分析什么是密折制?如何评价?

17、生:雍正帝在奏本外,还命令地方官员密折奏事,以加强对地方行政的控制 课堂探究 7 归纳总结 (由学生完成) 从汉至清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朝 代 制 度 演 变 评价 汉 朝 汉武帝频繁换宰相破格 选用出身低微的士人参与中枢决策,形成中朝 削弱了宰相的权力 隋、唐 实行三省六部制设政事堂决定军国大事 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教学设计) 发布者: 李双勋 发布时间: 2011-9-7 16:11:07 课标要求 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明朝内阁制度形成的经过极其发展。识记清初政治制度的变化 ;军机处的设置。 理解内阁

18、制与宰相制的区别。了解清朝的边疆政策。理解近代化浪潮对请末政治的影响。理解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概念:内阁、军机处,并结合具体历史背景和历史阶段特征加以分析评价。培养学生辩证的思维能力。 从多角度分析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强化和完备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掌握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极其对当时社会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的有关资料,帮助学生逐步掌握阅读历史资料的方法。 通过比较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使学生掌握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播放雍正王朝中军机处的片段,学生结合课文的史实,找出与史实不相符的地 方,掌握辨别史

19、实真伪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认识到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既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阻碍中国社会的进步。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是造成中国近代落后和被侵略的原因之一,激发学生为祖国的富强而努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 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极其对当时社会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教学难点 : 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为什么说军机处设置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顶峰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有没有关注过美国总统的选举呢?我们从报纸、电视上可以看到美国总统选举是非常激烈

20、的的,就算成功当选,总统的权利还要受到参议院、众议院、来自各方面的制约。不象我们中国古代的皇帝,什么事都由他说了算。那皇帝的这种权利是由什么制度赋予的呢?对了,君主专制制度。这种制度经过秦汉、隋唐、宋元等阶段的不断发展,日趋成熟,到了明清时期更是达到了顶峰。那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明清君主专制是如何一步步加强的。 课件显示 第四课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讲授新课 下面请同学们先看屏幕上老师列出的问题,带着这 些问题快速阅读课文,边看书边思考这些问题。 课件显示 1、明朝为什么要废除宰相,设置内阁? 2、宰相制与内阁制的区别。 3、清朝君主专制加强的主要措施。 4、为什么说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君主专

21、制制度达到了顶峰? 教师讲述 好的,时间到了,现在请同学们听老师讲课。 明太祖在中央有采取了什么措施呢 ? 学生回答 下令废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的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 课件显示 中央:废宰相,权分六部 教师过渡 对了,在 1376年,明太祖借胡惟庸案废除了宰相。那么,随着宰相制度的废除,又产 生了什么影响呢?那么应该如何来评价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这种规定呢?回忆一下,在以往历届朝代中宰相有什么职责啊? 学生回答 辅助皇帝,统领百官 ,总揽政务。 教师讲述 对了。那么由于宰相权利过大,严重威胁了皇权的集中, ,明太祖就废除了宰相,从而一劳永逸的解决了君相矛盾,巩固了他的统治。这就是废除

22、宰相制度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了。 课件显示 宰相制度的废除所产生的影响 但是,废宰相之后有产生了什么后果呢?有没有出现什么新的问题呢? 还有没有人来帮助明太祖批阅奏章啊 ? 学生回答 没有。 教师讲述 对了,所有 的国家大事都要由明太祖一个人来处理,而且这些都是军国大事,不可以有任何一点疏忽的。我们课文就说到,明太祖他在八天之内平均每天要批改奏章 200多件,处理国事 400多件。这也就相当于同学们每天晚上要写 50篇论文,每篇论文要 5000字以上,而且还要保证论文的质量。那同学们能不能完成呢? 学生回答 不能。 一、内阁制度的形成 教师讲述 同样,就算明太祖有那个能力,他也没有那么多精力处理这

23、么多国家大事。于是,他就设置了殿阁大学士作为他的侍从顾问。不过,为了防止殿阁大学士对皇权构成威胁,明太祖仅仅将他们的品秩定 为正五品。而且所有的国家大事都由他自己决定,殿阁大学士很少能参加。那殿阁大学士的设置,就为内阁的创立奠定了基础。那老师刚才所讲的就是明太祖时内阁的早期情况了。 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制度正式确立。明宣宗时,又授予内阁大学士替皇帝起草批答奏章的票拟权。 我们可以看出内阁的权利是一步步扩大的,随着内阁权利的扩大,地位也越来越高,主持内阁的首辅,更是权压纵臣,特别是万历皇帝前期,也就是明神宗,出任内阁首辅的张居正更是权倾朝野,六部几乎变成内

24、阁的下属机构了,那么有的学者就以张居 正为例,认为明朝的内阁首辅是宰相,请同学们思考一下,究竟宰相制和内阁制是不是同一回事,还是有所区别的? 下面同学们自己前后两桌讨论一下,然后再来说说自己的看法。那老师在这里为大家提供一个资料,这是万历皇帝后期的内阁首辅叶向高说的话: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原非宰相!那他的观点是与课本中所提到的观点是截然相反的。那同学们现在互相讨论一下,然后再来说说自己的看法,你同意谁的观点? 学生讨论并回答 略。 二、军机处 教师过渡 虽然明朝加强了君主专制,但最后还是不可避免的被农民起义推翻了,取而代之的是清朝。那 清朝是以哪个民族为主体而建立的呢?对了,清朝是以满洲贵

25、族为主体而建立起来的,它也沿袭了君主专制制度,而且在明朝的基础上更是达到了顶峰。那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清朝君主专制是如何一步步达到顶峰的? 教师提问 请同学们看历史课本对军机处的介绍,回答这些问题:军机处的由来、前身、设置的时间、选择军机大臣的条件、军机大臣的职能? 学生回答 军机处的由来是雍正初年为用兵西北而设置的,专门处理有关前线的奏报和诏令。军机处的前身是军机房。 学生回答 设置的时间是雍正初年,选择军机大臣的条件是亲臣、重臣 (即皇帝亲信的 满汉官员 )。军机大臣的职能是与皇帝商议军国大事,但只是承旨遵办。 教师讲述 对了,在军机处中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的作用只是上传下达。那么

26、为什么说军机处的设置,君主专制就达到了顶峰呢? 课件显示 为什么军机处的设立,君主专制就达到了顶峰呢? 教师讲述 我们先来回忆一下,在秦朝的时候是以丞相为首的三公来主持国家的最高政务的,汉朝,皇帝是任用身边的侍从、秘书等工作人员形成了 “中朝 “的决策机构,来抗衡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组成的 “外朝 “。隋唐时期由三省长官还有同中书门下平章等多人来执行宰相职务,这 样相权就分散在许多人手中。到了明朝,废宰相,设内阁。但是内阁大臣的权利大小完全取决于皇帝对他们的信任与支持。那么到了清朝,军机处的军机大臣们百分之百成了皇帝独裁的工具。从刚才的片段中我们可以看到雍正皇帝对军机大臣下达追讨欠款的旨意,而

27、军机大臣对皇帝的命令只有惟命是从,他们的作用只是上传下达,皇帝说什么他们就做什么,权利完全集中在皇帝手中,什么事情都由皇帝说了算。那么,通过与前朝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皇权是一步一步的加强,到了清朝,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 教师过渡 下面我们来看看清朝加强中央集权在边疆地区的表 现。 课件显示 三、清朝的边疆政策(略讲) 1、近代中国版图在康雍乾时基本奠定 2、清朝边疆的基本原则: ( 1)尊重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笼络上层分子 ( 2)大事集权,小事放权,因地制宜管理 3、理藩院 处理少数民族事务的机构 4、改土归流 小结 中国自秦朝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来,经历了两千年的演变,到明清时期,

28、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达顶峰。而当时西方一些国家已经开始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中国社会发展的步伐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成为日后被动挨打的祸根。 单元小结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 到 这里我们就都讲完了。那么这节课是我们这个单元的最后一课,下面我们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作个小结。 在夏商周时期,实行的是以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相结合的政治制度。到了秦朝,正式确立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在两汉时期是得到了巩固,隋唐时期得到了完善,北宋不断的加强,到元朝得到了发展,明清时期更是达到了顶峰。那么,从这个示意图中,同学们可以看出这种制度的发展趋势吗?首先是在不断的改革中央的行政机构,特别是

29、削弱宰相的权利,加强皇帝对中央的控制;其次是不断的改革地方的行政机构,加强中央对地方,特别是对边 疆地区的严密管辖。 那么我们说这种制度是与当时社会的小农经济相适应的,它对当时社会也起过一些积极的作用。那么,表现在政治上,这种制度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从秦朝到清朝这两千多年的时间里,我国各民族之间在不断的交流、融合,版图也在不断的扩大,而专制主义也在不断的加强,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的。那么在经济上,这种制度创造了一种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它能有效的组织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生产活动。比如一些大型的水利工程建设,如秦朝修筑的灵渠,隋朝的京杭大运

30、河,这些大 型的水利工程在当时都是要由国家统一组织才能完成的。除了这些之外,在这种高度集权的制度之下,行政管理效率也是非常高的。这种制度对于纠正前朝的弊端,提高地方办事效率都是非常有效的。从封建王朝的更迭来看,一个新建立起来的统治者往往会吸取前朝的弊端,励精图治,因而在新王朝的前期往往会出现盛世的局面,比如唐朝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清朝的康乾盛世。也就是说这种制度还是与统治者个人的素质、能力都有很大关系的。如果在暴君或者昏君的统治之下,这种制度就会随之腐朽化。那同学们有没有想过,中国在近代落后于西方与这种制度有没有关系 呢?为什么中国在近代会受到西方列强的侵略? 那么这个问题就不仅仅是从政治方面来考虑了,还要从经济、文化、以及同学们之后将要学习到的其他知识综合考虑。那我们就同学们将其他模块学习完之后再将这个问题拿出来探讨。 作业 同步练习 教后记: 本课讲的是明清高度的中央集权,主要把握内阁和军机处分析。主要通过学生自主的探究,老师进行点拨。在讨论专制权力对中国的影响时,发现还需要给学生更多的材料和情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课件 > 中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