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省历史教研员及骨干教师培训三门峡会议课件展示五.ppt

上传人:confusegate185 文档编号:380443 上传时间:2018-10-09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7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省历史教研员及骨干教师培训三门峡会议课件展示五.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2018年省历史教研员及骨干教师培训三门峡会议课件展示五.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2018年省历史教研员及骨干教师培训三门峡会议课件展示五.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2018年省历史教研员及骨干教师培训三门峡会议课件展示五.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2018年省历史教研员及骨干教师培训三门峡会议课件展示五.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冲击 嬗变 抉择,一个懂得尊重思想的民族,才会诞生伟大的思想。 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国家,才能拥有不断前行的力量。,一、考纲和考情,备考建议 1、本单元是高考考查重点,应熟练掌握中体西用、维新思想、新文化运动等主干知识,运用唯物史观分析问题。 2、纵向把握思想的阶段特征;横向联系政治和经济,分析思想出现的时代背景;中西对比理解思想产生的世界环境; 联系当前建立文化自信思考如何建设新文化。 3、复习本专题可以与以前所学知识联系起来 必修 :第四单元 必修 :第二单元、第三单元 必修:第一单元 选修 :第九单元,二、框架建构,近代中国思想演变的历程和特点 主题: 方向: 特点:

2、,1、爱国性:学习西方与反侵略、启蒙与救亡相结合 2、进步性:通过向西方学习促进中国近代化进程 3、广泛性:不同阶层先后向西方学习并付诸实践 4、渐进性: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被动到主动、从“走西方的路”到“走俄国的路”再到“走自己的路”的过程。 5、继承性:每一次新的探索都吸收了前面探索的得失而有所发展,又为后来探索提供了借鉴。,救亡图存,向西方学习 以俄为师,三、重难点突破,突破1: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兴起的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民主思想和科技文化传入,西方列强侵略,民族危机、统治危机加深,经济,中体西用思想,洋务 运动,时空观念+唯物史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陈旭麓在近

3、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穷则变,认识到穷是从头破血流开始的”,就是说每一次变都是外来侵略推动的产物。近代中国的思想进化,是“欧风美雨”的产物他还说,这个“欧风美雨”更是包含着凶暴的“腥风血雨”。在这个腥风血雨中,国人自省,国人自强,是推动近代社会进化内在动力。,评述材料中关于中国近代思想进化主要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参考: 近代中国思想的进化是“欧风美雨”的产物,但国人自省与反思才是中国近代社会进化的内在动力。 论证:欧风美雨:西方侵略导致民族危机加剧, 迫使有识之士救亡图存;西方民主思想和先进生产方式传入,促进国人思想解放 内在动力:“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展洋务运动,求强

4、求富;掀起维新变法运动,主张君主立宪;实业救国思潮出现;发动辛亥革命,实行民主共和;开展新文化运动,启发民智等。由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为了救亡图存,林则徐、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等人不断自省、探索,才推动了中国近代思想的不断进步。,突破2. 客观认识中国近代思想解放,( 1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有利于推动政治变革,有利于推动思想觉醒,有利于推动社会生活习俗变化,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 习近平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式,热点追踪:,近代中国民族精神的觉醒,如何理解近代中国民族精神内涵、核心?,材料一:“这些年来中国国民觉些甚么呢?第

5、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的事。”1923年,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核心:,爱国主义,内涵:,材料二:“中国今日外则国防空虚,丧师失地;国势岌岌,危如垒卵。忧时之士,深虑神明华胄,将陷于万劫不复;于是大声疾呼,曰复兴!复兴!”。 1933年,吴钊 复兴之基点,民族意识(独立),民主意识(民主),复兴追求(富强),请结合所学分析近代中国民族精神逐步觉醒的原因和历程?,课后探究,在老百姓眼里,“康党”根本不值得半点同情,他们都是一群瞎折腾的“白脸奸臣”,正如维新派也将一般老百姓说成“愚民”、“群盲”不可救药一样。戊戌政变发生后,与维新派走得很近

6、的张荫桓也被捕入狱。由于英国公使的干涉,免死远戍新疆。在押解途中,“观者数万,咸呼曰看大奸臣!”八国联军破城入侵,居然有人传言亲见是康有为带领洋兵进来的!王龙 天朝向左,世界向右,【历史现场】戊戌变法者们的尴尬,为什么?,思想启蒙脱离民众,( 2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局限性,20世纪初国民之灵魂,辛亥革命后中国百姓门户前的对联依然如旧,封建思想仍旧根深蒂固,王元化教授认为新文化运动存在四大问题: 一,庸俗进化观点,断言凡是新的必定胜过旧的;二,激进主义,指态度偏激、思想狂热、趋于极端、喜爱暴力倾向; 三,功利主义,即学术失去其自身独立目的,而成为为自身以外目的服务的手段; 四,意图伦理,

7、即在认识论上先确立拥护什么反对什么的立场,这就形成在学术问题上往往不是实事求是地把考虑真理是非问题放在首位,治国史者当持一种“温情与敬意”,而非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将我们当身的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推诿古人。钱穆国史大纲,四、拓展延伸,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历史发展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 2鸦片战争惊醒了先进的中国人,他们开始开眼看世界,向世界学习。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及新文化运动不断探索救亡图存、民族富强之路,近代中国人的思想也经历了逐渐解放的历程。 3 .20世纪70年代末,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和个人崇拜的束缚

8、,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4.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冲破了姓“资”姓“社”的思想藩篱,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一)中国历史上历次思想解放运动,利用儒家思想宣传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借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来宣传资产阶级反封建思想,(二) 几种中外思潮对传统文化态度,中国传统文化是根本,打倒孔家店, 批判传统文化,探究:我们今天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 古为今用,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只有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培育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9、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发展,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才能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整理自中共十九大报告,(三)中西方近代化比较,中国近代化历程: 第一步,器物变革开眼看世界、洋务运动 第二步,制度变革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第三步,思想文化变革 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传播,西方近代化历程:第一步,思想文化变革 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第二步,制度变革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第三步,器物变革两次工业革命,提示:结合社会性质、时代背景分析原因,五、高考链接,1、(2017海南卷)清末举行的一次科举特科考试,论题为“大戴礼(即汉代戴德所编辑整理的礼记)保,保其身体;傅,傅其德义;师,导之教

10、训与近世各国学校体育、德育、智育同义论”,要求论证中国传统教育与西方教育同义。这反映了 A近代教育体制已经确立 B中体西用治国理念的推行 C朝廷借科举倡导回归国学 D西方教育思想成为主流,本题以清末科举特科考试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中体西用”思想理解,考查时空意识和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契合“西学东源”和“中体西用”的历史学术热点问题。,2. (2016课标28)甲午战后,梁启超提出“诗界革命”,曾赋诗“泱泱哉我中华物产腴沃甲大地,天府雄国言非夸。君不见英日区区三岛尚崛起,况乃堂矞吾中华!”这反映出“诗界革命”( ) A.倡导民主革命的思想 B.推动了白话文运动 C.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 D.成

11、为改良思潮的开端,立足时空意识、家国情怀考查近代思想界的救亡图存。,3.(2017课标,41,12分) 材料 近代中国接触的西洋“除了强大的武力,尚有别具一格的政治组织、经济力量、高度文化,一旦彼此短兵相接,中国的藩篱为之突破,立国基础为之震撼”。面对这“旷古未有的变局”,中国“应付的困难就从此开始了,但前途放大光明、得大幸福的希望亦即寄托在这个大变化上”。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等围绕材料,结合中国近代史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我们的民族是大有希望的民族!我希望同学们能经常的仰望天空,学会做人,学会思考,学会知识和技能,做一个关心世界和国家命运的人。温家宝仰望星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课件 > 综合培训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