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大一轮高三地理一轮复习选考总复习:第3部分 第1章 第3讲 居民与聚落 世界的发展差异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孙刚 文档编号:384077 上传时间:2018-10-1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3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大一轮高三地理一轮复习选考总复习:第3部分 第1章 第3讲 居民与聚落 世界的发展差异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9版大一轮高三地理一轮复习选考总复习:第3部分 第1章 第3讲 居民与聚落 世界的发展差异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9版大一轮高三地理一轮复习选考总复习:第3部分 第1章 第3讲 居民与聚落 世界的发展差异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9版大一轮高三地理一轮复习选考总复习:第3部分 第1章 第3讲 居民与聚落 世界的发展差异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9版大一轮高三地理一轮复习选考总复习:第3部分 第1章 第3讲 居民与聚落 世界的发展差异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第 3 讲 居民与聚落 世界的发展差异 考纲展示 目标要求 1.世界的人口增长、人口分布和人口问题。 2 世界主要人种及分布地区。 3 聚落的形成、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4 世界不同的国家、地区及发展差异。 1.运用资料和地图 , 分析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人口分布的特点 , 了解世界人口问题的具体表现及其产生原因。 2 能够根据世界人种分布图 , 确定主要人种的地区分布。 3 能够根据经纬度或轮廓特征 , 准确识别一些主要国家 , 了解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及差异。 基础整理一 人口与人种 图 形 读图思考 世界人口分布图 (1)高纬度地区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 高纬度地区

2、 , 热量条件差、气候寒冷 , 不适宜人类生存。 (2)人口稠密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都很高 , 这种说法对吗? 提示: 不对。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高低主要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1.世界的人口 (1)人口增长 时间差异: 发展阶段 时间 人口增长特点 产业革命前 缓慢 增长 18 世纪至第二次世界大战 加速增长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迅速 增长 空间差异:第二次世 界大战后,世界人口增长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人口增长 缓慢 。 (2)人口分布 (读世界人口分布图 , 填空 ) 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沿海平原地区。 字母 人口稠密区 原因 A 亚洲东部和南部 世界古老文化中心 ,

3、人类聚居历史 悠久; 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 B 欧洲 资本主义发展最早 , 工业革命最早 , 商业贸易活动频繁 C 北美 东部 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和金融贸易区 人口稀少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 , 如 D;气候过于湿热的雨林地区 , 如E;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 , 如 F;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 如 G。 (3)人口问题 发展中国家或地区: 人口增长过快 、少年儿童比重大 , 对环境、经济和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许多国家出现 农村 人口向 城市 大规模迁移的现象 , 给城市环境造成巨大压力。 发达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缓慢 , 人 口老龄 化严重 , 带来劳动力短缺、社会赡 养费用上升、政府财政

4、压力增大等问题。 2 世界的人种 字母 人种 分布地区 A 白种人 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和南部、大洋洲 B 黄种人 亚洲东部 、美洲 C 黑种人 非洲的中部和南部、大洋洲 基础整理二 语言和宗教 1 语言 (1)种类:汉语、英语、西班牙语、俄语、法语、阿拉伯语等。 (2)特点: 汉语 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英语 是世界上使用最广的语言。 2 三大宗 教 三大宗教 主要分布地区 基督教 欧洲 、美洲和 大洋洲 的教徒最多 , 分布最广 伊斯兰教 亚洲的 西部 和东南部;非洲的 北部 和东部 佛教 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基础整理三 聚落 1 乡村和城市 一般来说 , 先有 乡村

5、聚落 , 后有 城市 聚落。由于劳动生产方式的差异 , 不同类型的聚落所呈现的景观有较大的差异。 2 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 3 民居与环境 不同国家和 地区自然环境生活习俗历史文化宗教信仰 不同 建筑风格不同 4 聚落的发展与保护 目前 , 世界各国都在大力保护具有民族特色的 传统民居 。 基础整理四 世界主要国家 1 面积: 世界上面积位于前六位的国家: 俄罗斯 、 加拿大、 中国 、 美国、 巴西 、 澳大利亚。其中 , 面积最大的是 俄罗斯 ;地跨两大洲的是俄罗斯、美国;独 占一块大陆的是 澳大利亚 。 2 人口: 截至 2009 年 , 世界上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有 11 个 , 亚

6、洲有 6 个 ,北美洲 2 个 , 欧洲、南美洲、非洲各有 1 个。 3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1)划分依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2)划分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 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 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4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异 国家 产业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农业 大规模机械化为主 半机械化和手工业生产为主 工业 高新技术产 业为主 发展迅速 , 工业产品以初级加工制成品为主 服务业 服务设施齐全 , 提倡个性化服务 金融、房地产 、旅游等发展迅速,给市场带来活力 考点一 | 世界人口增长与人口分布 1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人口增长模式 高 高 低 高 低

7、高 低 低 低 图示 高 高 低 高 低 高 低 低 低 增长状况 速度 慢 , 波动较大 快 , 表现为前期加速而后期降速 慢 , 呈现出新的平衡状态 数量 相对静止或低速增长 急剧增加 达到人口高峰后 , 出现零增长、甚至负增长 人口 问题 受自然条件的制约明显 , 人口寿命短 , 死亡率高 人口增长过快 , 加大对经济、就业、资源和环境等方面的压力;少年儿童比重大 , 造成巨大的增长惯性 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严重 , 造成劳动力不足、青壮年负担过重 对应 措施 发展 生产力 , 提高御灾、抗病能力 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鼓励生育 , 接纳海外移民 主要分 布地区 极少数原始群落 发展中国

8、家 发达国家 2.人口分布 (1)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影响因素 表现说明 自然环境因素 地形 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工农业交通发达 ,人口密集;高山高原地区土地贫瘠、交通不便、气候寒冷、风力大 , 人口稀少 气候 气温适宜、降水适度地区人口密集。北半球温带分布了人口的 80%;降水通过影响植被间接影响人口分布 ,一般降水少的地方人口稀少 水资源 干旱地区人口稠密区呈点、线和片状 土壤 通过农业发展间接起作用 , 如我国东北黑土分布区人口密集 矿产资源 18 世纪产业革命时期成为某些地区的决定性因素 , 如吉隆坡、伯明翰、攀枝花、大庆等 经济因素 生产力发展水平 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最为

9、显著 , 经济发达地区人口稠密 生产活动方式 农业社会人口聚集在农业发达地区 , 形成了许多分散的 居民点;工业社会人口向城市聚集 交通运输条件 沿海、沿江、铁路、公路沿线人口密集 社会因素 宗教因素 犹太人移居以色列 文化习俗 纽约城内的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区 科技发展水平 筑波科技城的形成 政府的 人口与发展政策 新疆、黑龙江农业垦区的形成 历史因素 一些历史悠久地区人口稠密 (2)世界人口的分布规律 分布地区 分布规律 分布原因 人口 稠密区 亚洲的东部和南部 ,欧洲西部 , 美国东北部 北半球中纬度的临海地带 气候温暖湿润 , 地形多平原和盆地 , 农业发展较早 , 工业、交通、城市发展较

10、快 人口 稀少区 寒冷的极地 , 原始的热带雨林 , 干旱的荒漠 , 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 高纬度地区 , 赤道附近 , 干旱区 , 高海拔地区 寒冷、 湿热、干旱、高寒,不适宜大量人口长期居住 考向 1 世界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1 下图为 1950 2010 年世界及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人口变化过程。根据相关知识 , 读图完成 (1) (2)题。 (1)有关世界人口变化过程的表述 , 正确的是 ( ) A 1950 2010 年人口死亡率大于人口出生率 B 1950 1970 年人口死亡率下降幅度最小 C 1990 2010 年人口自然增 长率基本不变 D 1950 1970 年人口自然增

11、长率上升 (2)图中代表北美洲的是 ( ) A B C D 【解题流程】 【答案】 (1)D (2)C 2 下图显示某国移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 读图 , 完成 (1) (2)题。 (1)下图所示的 、 、 、 四幅 图中 , 符合该国人口增长特征的是 ( ) A B C D (2)该国人口自然增长数量最多的时段为 ( ) A 1910 1930 年 B 1930 1950 年 C 1950 1970 年 D 1970 1990 年 (1)A (2)C 第 (1)题 , 根据图提供的不同年份移民人数及其占总 人口的比例 , 可分别计算出 1910 年该国的总人口约为 9 300 万 ,

12、 1930 年该国的总人口约为 1.25 亿 , 1950 年该国的总人口约为 1.4 亿 , 1970 年该国的总人口约为 2 亿 ,1990 年该国的总人口约为 2.5 亿 , 2010 年该国的总人口约为 3.08 亿。该国人口在持续增加 , 与图 曲线的特征相吻合 , 故选 A。第 (2)题 , 结合上题 , 该国不同阶段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可以分别计算出来。 1910 1930 年人口自然增长数量约为 3 100 万; 1930 1950 年人口自然增长数量约为 2 000 万; 1950 1970年人口自然增长数量约为 6 000 万; 1970 1990 年人口自然增长数量约为 4

13、 000万。比较可知 , 1950 1970 年人口自然增长数量最多 , 故选 C。 考向 2 世界人口分布特点及成因分析 3 (2017周口质检 )读世界距海岸 200 千米范围内的 陆地面积和人口占洲总面积及总人口的比例图 , 回答 (1) (2)题。 (1)在距海岸 200 千米范围内陆地面积占洲总面积比例小于 30%的大洲中 ,人口占洲 总人口比例最大的是 ( ) A 大洋洲 B南美洲 C 亚洲 D欧洲 (2)图示信息显示 , 世界人口分布的趋向是 ( ) A 集中于地势低平地区 B 集中于中低纬度地区 C 集中于沿海地区 D 集中于交通便利地区 (1)B (2)C 第 (1)题 ,

14、可根据图示信息直接找出。第 (2)题 , 世界人口分布具有集中于沿海地区的趋向性。 4 (2017青岛质检 )人口分布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有着密切关系。据此完成 (1) (2)题。 (1)亚马孙河流域是世界人口分布稀疏地区 , 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 地形复杂 B气候湿热 C 资源匮乏 D地处内陆 (2)巴西高原东部是南美洲人口相对密集地区 , 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 气候适宜 文化单一 地势平坦 水力资源丰富 A B C D (1)B (2)D 第 (1)题 , 亚马孙河流域位于亚马孙平原 , 东临大西洋 , 所以 A、 D 两项错误;该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 , 动植物资源、水资

15、源等十分丰富 ,但是气候湿热 , 不适宜人类生存、居住 , 所以 B 项正确 , C 项错误。第 (2)题 ,巴西既有欧洲移民文化又有当地土著文化;其东部虽仍处热带 , 但由于地形平坦 ,加之地势高 , 气候 凉爽 , 适宜人类生产和生活 , 因而开发较早 , 形成人口密集区。 考点二 | 聚落类型与聚落形态 1 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 比较项目 乡村聚落 城市聚落 相同点 人类的聚集居住地 不 同 点 经济活动 农业生产活动 非农业活动 人口 农业人口 非农业人口 规模 小 大 分布 人口少而稀疏 人口多而稠密 形式 低级形式 高级形式 与环境关系 以适应自然环境为主 明显、突出地改造了自然 环

16、境 2.聚落形态 (1)河流地貌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2)交通运输与聚落形态 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3)自然环境与建筑物形态 作为人类适应与利用自然的产物 , 聚落的建造通常是就地取材 , 其外部形态深受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 民居类型 民居图片 自然环境特征 民居建筑特征 成因 东南亚的高架屋 全年炎热多雨 , 比较湿热;当地森林或竹林 双层木楼或竹楼 原料丰富;木楼或竹楼上层住人 , 比较凉爽 西亚的石头村庄 气候炎热 墙体厚 , 窗户小 厚墙可减少白天进入的热量 , 窗小可减少白天从沙漠吹进的热风 因纽特人的 冰屋 气候严寒 , 多大风天气 以冰雪为主要建筑材料 ,

17、墙厚 , 圆顶 就地取材 , 墙厚有利于抵御严寒 , 圆顶可减少大风的影响 黄土高原窑洞 气候干燥少雨 , 冬季寒冷;木材较少 , 黄土直立性强 利用黄土开挖的一种洞 , 常修在向阳的山坡上 , 背靠山 ,面朝开阔地带 窑洞冬暖夏凉 , 节省土地 ,避免风沙的侵害 考向 1 影响聚落分布与形态的因素 5 读下图 , 完成 (1) (2)题。 东南亚民居 西亚传统民居 (1)西亚地区的房屋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 , 主要目的是 ( ) A 抵御严寒 B增加安全性 C 隔绝外界热量 D反 射太阳光 (2)图中两 区域民居明显不同 , 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 宗教 B气候 C 河流 D地形 【解

18、题流程】 第 (1)题 , 第 (2)题 , 【答案】 (1)C (2)B 考向 2 城市区位因素分析 6 (2014大纲全国卷 )下图中甲地所在的国家 , 农业以畜牧业为主 , 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货物过境和港口服务业。 据此完成 (1) (2)题。 (1)在甲地形成城市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 A 地形 B气候 C 公 路交通枢纽 D港口 (2)该城市发展成为该国首都的优势条件是 ( ) A 位置适中 B资源丰富 C 气候宜人 D经济中心 (1)D (2)D 第 (1)题 , 根据题干材料 , 该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货物过境和港口服务业 , 甲地有港口 , 经济繁荣 , 基础设施好 , 容

19、易发展成城市 , 故选D。甲地与周围地区相比 , 没有气候或者地形方面的优势 , 甲地是因建设港口发展起来的 , 其公路交通的枢纽地位不显著 , 故不选 A、 B、 C。第 (2)题 , 甲地由于港口发展带动了经济发展 , 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 , 这是其成为首都的最重要条件。 考点三 | 发达 国 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异 1 人口差异 2 全球国民总收入差异 3 工农业生产发展的差异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工业生产状况 高科技、信息化工业逐步取代传统型工业 , 高技术制 造业占显著优势 工业增长较快 , 一般以资源型和资源加工型产业为主 , 科技含量较低 农业生产状况 农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

20、占的比重低 , 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高 , 以高效、优质、生态型农业为主 农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较高 , 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较低 , 以半机械化或手工种植农业为主 出口商品 工业以高科技产品出口为主 , 如计算机、飞机、汽 车、通信工具、高级机电产品等;农业以深加工农产品出口为主,如高档食品、饮料、优质保鲜水果、肉食等 工业以出口初级加工制成品、半成品或原材料为主 , 如服装、玩具、普通机电产品、石油、煤炭 等;农业以出口普通农产品或初加工农副产品为主 , 如棉花、麻类、咖啡豆等 进口商品 主要从发展中国家进口石油、天然气、煤炭以及各种金属、非金属矿产资源和农副产品 从发达国家进口成套设

21、备、高技术产品、精密仪器等 4.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差异的原因 发达国家 掌握高技术 , 购买廉价原材料制造技术含量高的工业品销往世界各地 , 获取高额利润经济 发展水平高 发展中国家 历史上受侵略剥削 , 大量资源被掠夺经济基础差 ,产品品种单一技术落后 ,资金不足生产效率不高 , 社会经济相对落后经济发展水平低 考向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差异与经济联系 7 (2014江苏高考 )澳大利亚和马来西亚双边贸易额从 1988 年的 12 亿澳元增加到 2012 年的 170 多亿澳元 , 2013 年两国签订了自由贸易协议。下图为 2011年双方贸易额前五位的商品 和服务种类。 读图 , 回答 (1) (2)题。 (1)与马来西亚相比 , 澳大利亚具有优势的产业是 ( ) A 石油开采 B 家用电器制造 C 金属矿开采 D 交 通设备制造 (2)澳大利亚和马来西亚两国间经贸额快速增长的原因是 ( ) 空间位置邻近 航空运输发达 经济水平相当 经济互补性强 A B C D 【解题流程】 【答案】 (1)C (2)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课件 > 中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