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doc

上传人:ownview251 文档编号:384408 上传时间:2018-10-11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6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初中文言文特殊句式训练 一、主谓倒装(谓语放在主语前) 1、甚矣,汝之不惠。 你不聪明到了极点。 2、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 我壮丽的少年中国啊,与天一样永不老去。 3、悲哉世也。 这个世道真可悲。 4、如鸣佩环。 如挂在身上的玉佩玉环相碰击的悦耳声。 5、潇潇暮雨。 傍晚的雨绵绵不断。 6、帘卷西风。 寒冷的西风,吹卷着门帘。 二、宾语前置(宾语放在动词前) 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2、何以战? 依靠什么去迎战? 3、微斯人,吾谁与归? 没有这样的人,我将和谁在一起呢? 4、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然而,居住在城内的人并不知道郊外已有春天了。 5、何用识夫婿。 凭借什

2、么特征便是我的夫君呢? 6、孔子云:“何陋之有?” 孔子说:“又有什么简陋的呢?” 7、唯才是举。(是,宾语提前标志) 举荐一个人的标准是看他的才能怎样。 8、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孔文这人凭什么称呼他“文”? 9、时人莫之许也。 当时的人没有谁承认这一点。 10、问女何所思。 请问女儿你在思考什么呢? 11、会宾客大宴。 适逢某家大宴宾客。 12、何苦而不平? 又担心什么挖不平呢? 13、且人患志之不立。 况且,人们担心的是 不立志。 14、王曰:“何为者?” 楚王问道:“这个人是干什么的?” 15、宋何罪之有? 宋国又有什么罪呢? 16、终不自信其术之妄。 始终不相信自己的方法荒谬。 17

3、、鬼莫敢我抗。(抗我) 鬼没有敢抗拒我的。 18、衡阳雁去无留意。 向南方衡阳飞去的大雁没有丝毫停留的意思。 19、多歧路,今安在?(在安) 旅途上有很多岔路,我今天在哪里? 20、辙也未之见焉。 苏辙一直没能见到他啊 . 三、介宾短语后置(介宾短语本应放在谓语前作状语) 1、祭以尉首。(以尉首祭) 用将尉的首级祭天、祭神。 2、咨臣以当世之事(以当世之事咨臣) 把当今天下大事拿来咨询我。 3、战于长勺(与长勺战)。 在长勺迎战齐军。 4、叫嚣乎东西。(乎东西叫嚣) 从东到西喧闹骚扰声不断。 5、借(于)旁近与之。 在旁边邻居家借来给他。 6、信义著于四海。 在四海之内,百姓都知道你是很守信义

4、的。 7、屠惧,投以骨。 屠户很害怕,就把担中的骨头扔给狼。 8、贫者语于富者曰。 穷和尚向富和尚告诉了自己去南海的想法。 9、蒙辞以军中多务。 吕蒙拿军中事务繁多为理由加以推辞。 10、易之以百金。 用百金来交换。 11、有时朝发(于)白帝。 有时候,早晨从白帝城出发。 1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不因为贫贱而忧心忡忡,不为了追求富贵而急不可待。 13、胡不见我于王。 为什么不把我引荐给楚王? 14、受地于先王。 从先王那儿接受继承了土地。 15、醒能述(之)以文者。 酒醒以后能够写文章记述这件事的人。 16、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在岳阳楼的上面镌刻上唐代和当今名人的诗词歌赋。 四

5、、定语后置。定语本应放在 名词中心语的前面,为了强调定语所表达的内容,临时置后。 1、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的马料。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在高高的朝廷上做官就为平民百姓忧虑。 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于是就率领三个能挑担子的子孙。 4、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餅。 羊子曾在路上行走,捡拾到别人丢失的一块金子。 5、尝贻余核舟一(枚)。 曾经赠送给我一枚桃核雕刻的小船。 6、盖简桃核修狭者为 之。 原来是挑选又长又窄的桃核雕刻成的啊。 7、有地隐然而高。 有一块隐隐约约比较高的地。 8、有池洼然而方以长。 有一方洼陷下去的长方形的水池。 9、听其言

6、论之宏辩,观其容貌之秀伟。 听他宏辩的言论,看他秀伟的容貌。 文言文被动句。 1、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周处年轻的时候,粗暴强悍,争强好胜,被乡里人认为是祸害。 2、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 羊子被妻子的话感动了,又回去修完了自己的学业。 3、舌一吐而 二虫尽为所吞。 只见它一吐舌头,两只小虫就被它吞吃掉了。 4、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天帝被他们的诚心所感动,命令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两座山。 5、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你被人雇佣耕地,有什么富贵可言呢? 6、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选拔举用。 7、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吴广一向都很关爱士卒,士卒也

7、都愿意被他命令。 8、陈涉乃立为王。 于是,陈胜被拥戴称王。 9、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陈胜、吴广都被编在这支队伍中。 10、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油从铜钱的方孔中流进去,可是铜钱的边缘一点也没被油沾湿。 11、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 山峦被晴空下融化的积雪洗净,美好得像擦过一样。 12、池水尽黑。 池水尽被洗笔的余墨染黑。 13、小信未孚(为人所信服),神弗福也。 小小的诚意不能被人信服,神灵不会保佑您的。 (三)文言文判断句。 1、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 河南郡乐羊子的妻子们不知道是谁家的女儿。 2、力学不倦,自力者也。 努力学习永不 倦怠,才是靠自己的努力进取获得成功的人。

8、 3、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德高望重的人。 4、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牡丹是花中的富贵之花。 5、此为何若人? 这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6、中轩敞着为舱。 中间高起的部分是船舱。 7、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 这三个人都是平民中的有胆识的人。 8、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应当继承王位的人是公子扶苏。 9、我是李府君亲。 我是李府君的亲戚。 高中文言文特 殊句式总结 文言特殊句式,一般指的是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某些特殊的句式。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倒装句等。下边我们根据所学文言文,举例加以说明: 一、判断句: 文言文中也有用判断词“是”(或“非”)来构造判断

9、句的现象,比如: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非我也,兵也。(寡人之于国也) 句中“是”“非”,和现代汉语判断词“是”“非”同义。但是,这种用法不大常见。文言文往往用别的词或结构方式来表示判断。 (一)用其他判断词表示判断 例如: 此则寡人之罪也。(勾践灭吴) 翻译:这是我的罪过啊。 句中“则”译为“是”,即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判断词。 此外还有:“即”“乃”“皆”“本”“诚”“亦”“素”“非”等等,例句: 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梁将即楚将项燕。 臣本布衣。 且相如素贱人。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采用“者,也”的方式构造判断句

10、例如: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为:廉颇,是赵国的优 秀的将领。 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译为:妻子认为我美的原因,是私爱我。 句中判断词“是”的意思,是由“者,也”结构表示出来的。当然,这个结构不是固定不变的,具体言语中,其结构变化十分灵活。比如: 1用“,者也”表判断 莲,花之君子者也。(爱莲说) 2用“者,”表判断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游褒禅山记) 3用“,也”表判断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译为: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丽的人。 (注意,本句句末的“者”是“的人”的意思,不是结构助词。)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项脊轩志) 4用“

11、,”表判断 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二、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这样的句子,称为被动句。 现代汉语中常用“被”表示被动关系,文言文中也有,但很少。比如: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译为: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 在文言文中,被动句往往用“ 为所”和“见于”及其相应的变式结构来表示。例如: (一)“为所” 1“为所” (巨)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赤壁之战) 2“为”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过秦论) 3“为所”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二)“见于” 1“见于” 臣诚恐

12、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2“见” 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 蔺相如列传) 3“于”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三)省略被动标志的被动句 例如: 王之蔽,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为:大王您被蒙蔽,很严重啊。 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赤壁之战) 译为:荆州的百姓归附于曹操,是被兵势所逼迫。 三、省略句 ( 1)主语的省略 旦日,客从外来,(邹忌)与坐谈,(邹忌)问之客曰(邹忌讽齐王纳谏) 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 2)谓语 的省略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

13、刿论战) ( 3)动词宾语的省略 以相如功大,拜(之,指蔺相如)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 4)介词宾语的省略 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 5)介词的省略 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鸿门宴) 四、倒装句 文言文句中,某些句子语序与现代汉语不同,我们称之为倒装句。其倒装现象主要有: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 (一)主谓倒装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 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例如: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晏子春秋) (二)宾语前置 在现代汉语中,宾语往往位于谓语后边,作为谓语的施动对象。而在文言文中,

14、于某些条件下,宾语往往提到谓语之前,呈现宾语前置现象。这样的特殊情况一般有两种: 1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现象 否定句中,当谓语部分被否定副词修饰时,该谓语所带宾语一般会前置。例如: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硕鼠) “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这样的 否定副词一般有:“不”、“未”“毋”、“无”、“莫”等。 再如: 古之人不余欺也。(不欺余)(苏轼石钟山记)。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现象 文言文疑问句中,当使用疑问代词做谓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时,该宾语往往要放在谓语动词(或介词)的前面。例如: 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何操”应理解为“操何”,意为“带了什么东西”。 在现代汉语

15、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例如: 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意为“和谁同道”。 这样的疑问代词一般有:“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再如: 沛公安在?(鸿门宴) 此外,还有一些比较固定的“宾语前置”的表达结构。比如: 唯余马首是瞻(冯婉贞)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削币说) (三)定语后置 定语在句中一般起修饰限定名词性中心词的作用。文言文中的定语经常会后置到中心词后边,成为定语后置

16、现象。例如: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 译为:铿然有声的石头,到处都这样啊。“铿然有声”本做“石”之定语,后置到了中心词“石”之后。 再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四)状语后置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因此,出现后置状语的现象。例如: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鸿门宴) 译为:将军在河北作战,我在河南作战。“战河南”应理解为“于河南战”,介宾短语“于河南”作状语,后置到了动词中心语“战”的后边。 再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此所谓战用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第二部分

17、相关训练 请在本学期所学文言文课文中,找出含有文言特殊句 式现象的文句,以巩固对该部分知识的理解。 一、判断句: 二、被动名: 三、省略句: 四、倒装句: 主谓倒装: 宾语前置: 定语后置: 状语后置: 附参考答案: 参考篇目:烛之武退秦师勾践灭吴邹忌讽齐王纳谏触龙说赵太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寡人之于国也劝学秋水 一、判断句: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皆以美于徐公 非我也,岁也 非我也,兵也 二、被动句: 王之蔽甚矣 吾长见笑于 大方之家 三、省略句: 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 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 (河伯)顺流东行,(河伯)至于北海,(河伯)东面而视,(

18、河伯)不见水端。 四、倒装句: 主谓倒装: 甚矣,汝之不惠 宾语前置: 夫晋,何厌之有 何后之有 忌不自信 不吾知也 则何以哉 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定语后置: 四方之士来者 国之孺子之游者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状语后置: 以其 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乃号令于三军曰 遂使之行成于吴 十年不收于国 又败之于没 谤讥于市朝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赵氏求救于齐 和于身也 甚于妇人 贤于长安君 封之以膏腴之地 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浴乎沂,风乎舞雩 为国以礼 树之以桑 申之以孝悌之义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善假于物也 初中 1 6

19、 册文言文词类活用总汇 一、名词活用 (一) 名词作动词 1、 鞭数十(鞭,用鞭子打, 4) 2、 果然鹤也(鹤,变成白鹤, 4) 3、 天雨墙坏(雨,下雨, 34) 4、 稍稍宾客其父(宾客,意动,当作宾客, 42) 5、 其家甚智其子(利,意动,认为聪明) 6、 父利其然也(意动,以为利, 42) 7、 歌以咏志(歌,写诗歌, 21) 8、 愿为市鞍马(市,买, 45) 9、 不能名其一处(名,说出, 57) 10、对酒当歌(歌,高歌,唱歌, 220) 11、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先、后是方位名词做动词,表示“放在前面”、“放在后面”) 12、置所罾鱼腹中(“罾”用是用罾捕的)

20、 13、皆指目陈胜(“目”是用目 示意) 14、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守,太守,做太守) 15、名之者谁(名,给命名) 16、一鼓作气(鼓,击鼓) 17、朝服衣冠(服,穿戴) 18、惠子相梁(相,作宰相) 19、冬雷震震(雷,打雷) 20、夏雨雪(雨,降下,落下) 21、寻向所志(志,做的记号,标志) 22、有仙则名(出名) 23、有龙则灵(现灵) 24、披发文身(画文彩;刺花纹) 25、书帛曰:“陈胜王。”(称王) 26、不蔓不枝(蔓延;生出枝节) 27、皆刑其长吏(刑,惩罚) 28、环而攻之(环,包围) 29、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限制 ) 30、峨冠而多髯者(峨冠,戴着高帽子) 31、皆下之

21、(攻下) 32、此中人语云(语,告诉) 33、欲穷其林(穷,走到尽头) 34、吾义固不杀人(坚持合宜的道义、情理) 35、天下 缟素 (穿孝服) 36、茶毕,即 棹 小舟入湖(划船) (二) 名词作状语 1、 窗扉洞开(像洞一样, 27) 2、 当窗理云鬓(云,像乌云一样, 46) 3、 其一犬坐于前(犬,像犬一样) 4、 失期,法当斩(法,依照法律) 5、 吾义固不杀人(义,按照道义) 6、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船,用船) 7、 面刺寡人者(面,当面) 8、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用箕畚) 9、置人所罾鱼腹中(罾,鱼网,用网捕) 10、夜篝火(用篝火装着“鬼火”) 11、箪食壶浆(用箪,用壶

22、) 12、乃丹书帛(用朱砂) 二、动词活用 (一) 动词作状语 1、 几处早莺争暖树(争, 16) 2、 忽啼而求之(啼,哭着, 42) 3、跳往助之(跳,跳着) (二) 动词作名词 1、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骑,战马, 49) 2、宜枉驾顾之(驾,指车、马) 3、虽乘奔御风(奔,飞奔的马) 4、猛浪若奔(奔,飞奔的马) (三) 使动用法 1、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 弟,以和夫妇(正、笃、睦、和,形容词) 2、春风又绿江南岸(绿,形) 3、伏尸百万,流血千里(伏、流) 4、乱花渐欲迷人眼(“迷”,意为“使迷乱”) 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使扰乱;使劳累) 6、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

23、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使痛苦;使劳累;使饥饿;空乏,使穷困;使颠倒错乱;使惊动;使坚韧) 7、固国不以山溪之险(使巩固) 8、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威,使震慑) 9、忿恚尉(使尉愤怒) 10、 凄 神 寒 骨() (四 ) 意动用法 1、以贤勇知(大同,贤,形,认为为贤)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形,认为美) 3、闻寡人之耳者(闻) 4、父异焉(对此感到诧异) 5、邑人奇之(以之为奇) 6、父利其然(认为这种情况有利可图) 7、渔人甚异之(对此感到诧异) 8、余悲之(对此感到悲哀) 9、不知太守之 乐 其乐也(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 10、固以怪之矣(对此感到奇怪)

24、11、 (五) 为动用法 1、死国可乎(死,为国而死) 2、伤仲永(伤,为仲永而哀伤) 3、既泣之三日(泣) 4、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丧,为死去的人办 丧事) 5、念悲其远也(悲) 6、祭祀必祝之(祝,为之祈祷) 三、形容词活用 (一) 作名词 1、温故而知新(故,旧知识;新,新知识, 49) 2、近塞上之人(近,靠近, 36) 3、披坚执锐(坚、锐) 4、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惑,疑惑的问题) 5、毕力平险(险,险阻的山) 6、此皆良实(贤良诚实的人) 7、攘除奸凶(奸臣贼党) 8、野 芳 发而幽香(香花) 9、心乐之(以之为乐) (二) 作状语 1、胡人大举入塞(大,大举,大规模, 3

25、6) 2、见渔人,乃大惊(大,非常,大吃, 75) 3、与蒙论议,大惊曰(非常) (三) 作动词 1、家富良马(富,有很多, 36) 2、明月别枝惊鹊(惊,惊动, 21) 3、京中有善口技者(善,擅长) 4、父异焉(异,对感到惊异, 42) 5、邑人奇之(奇,以为奇, 42) 6、而日中时远也(远,距离远, 66) 7、不远千里(远,以为远) 8、食之不能尽其材(尽,使尽,竭尽) 9、心乐之(乐,喜欢) 10、凄神寒骨(凄、寒) 11、聚室而谋(聚,使聚,召集) 12、笑而止之(止,使止,阻止,阻拦) 13、似与游者相乐(乐,嬉戏,逗乐,游乐) 14、日光下澈(澈,深深透过,直射水底) 15、

26、毕力平险(毕,用尽) 16、不能绝也(绝,杀绝,杀尽) 17、私我也,美我者(私,偏爱;美,意动) 18、楼渐低(低,降低) 19、渔人甚异之(异,感到诧异) 20、欲穷其林(穷尽,走到头) 21、一览众山小(小,意动,以为小) 22、此教我先威众耳(威服,动词) 23、亲贤臣,远小人(亲,亲近;远,远离) 24、香 远 益清(远播) 25、互相 轩邈 (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四、数量词活用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千里,跑千里路) 2、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贰,两属) 高中文言文词类 活用归纳总结 一 .使动用法 (一)名词活用为使动 1.先破秦入咸阳者 王 之。鸿门宴王,使动

27、用法。使称王。 2.欲辟土地, 朝 秦楚。齐桓晋文之事朝,使朝见。 3.纵江东父老怜而 王 我,我何面目见之。鸿门宴王,使做大王。 4.足以 荣 汝身。孔雀东南飞荣,使荣耀。 (二)动词活用为使动 1.腾 蛟 起 凤,孟学士之词宗(“腾”“起”用做使动词:使蛟龙腾空,使凤凰飞起)滕王阁序 2.川泽纡其 骇 瞩(骇,使动用法。使吃惊)滕王阁序 3.屈 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 窜 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屈” “窜”,用作使动。“使受屈”,“使逃匿”)滕王阁序 4.李牧连 却 之(却:使退却;击退)六国论 5.焉用 亡 郑以陪邻?烛之武退师亡,使灭亡。 6.项伯杀人,臣 活 之。鸿门宴活,使动用法

28、。使活。 7.乘犊车, 从 吏卒。赤壁之战从,使跟从。 8.可烧而 走 也。赤壁之战走,使逃跑。 (三)形容词活用作使动 1.危 士臣,构怨于诸侯。齐桓晋文之事危,使危险。 2.太上不 辱 先,其次不 辱 身,其次不 辱 理色报任安书辱,使受辱。 3.否泰如天地,足以 荣 汝身。孔雀东 南飞荣,使荣耀。 二 .意动用法 (一)名词活用为意动 1.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 师 之。师说师,以为老师。 2.侣 鱼虾而友麋鹿。前赤壁赋侣,以为伴侣;友,以为朋友。 3.孔子 师 郯子、苌弘、师襄、老聃。师说师,以为老师。 (二)形容词活用为意动 1.吾妻之 美 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柬美

29、,认为美丽。 2.于其身也则 耻 师焉,惑矣。师说耻,以为耻。 3.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 耻 相师。师说耻,以为耻。 4.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 耻 学于师。师 说耻,以为耻。 5.后人哀之而不 鉴 之(鉴:以为鉴;借鉴)阿房宫赋 6.渔人甚 异 之。桃花源记异,认为奇怪。 三 .动词活用为为动词 1.伏清白以 死 直兮,故前圣之所厚。离骚死,为而死。 2.而世不能与 死 节者比。报任安书为而死。 3.等死, 死 国可乎?陈涉世家死,为而死。 四 .名词活用作动词 1.假舟楫者,非能 水 也(“水”用作动词:游水)劝学 2.或 师 焉(“师”充当“或”的谓语,用作动词:从师)师说 3.

30、族秦 者秦也(“族秦”,用作动词:灭族,杀死合族的人)阿房 宫赋 4.义 不赂秦(“义”用作动词:坚持正义)六国论 5.由山以 上 (“上”用作动词;上走)游褒禅山记 6.晋 军 函陵,秦军氾南。烛之武退師军,驻扎。 7.越国以 鄙 远,君知其难也。烛之武退師鄙,把当作边邑。 8.秦伯说,与郑人 盟 。烛之武退師盟,结盟。 9.鸷鸟之不 群 兮。离骚群,合群。 10.则耻 师 焉。师说师,学习。 11.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 师 。师说师,学习。 12 以事秦之心 礼 天下之奇才。六国论礼,礼遇。 13.德何如则可以 王 ?齐桓晋文之事王,称王。 14.五亩 之宅, 树 之以桑,五十者可以

31、衣 帛矣。齐桓晋文之事树,种。衣,穿。 15 增数 目 项王。鸿门宴目,使眼色 16 人一炬,可怜 焦土 。阿房宫赋焦土,成为焦土。 17 魏其,大将也,衣赭色,关三木。报任安书衣,穿。 18 然皆 祖 屈原之从容辞令。屈原列传祖,效法。 五 .名词作状语 1.朝 济而 夕 设版焉(“朝”“夕”,表时间:“在早上”“到黄昏”)烛之武退秦师 2.既 东 封郑(“东”作状语,在东边)烛之武退秦师 3.君子博学而 日 参省乎己(“日”作状语,每天)劝学 4.上 食埃土, 下 饮黄泉( “上”和“下” 作状语,向上、向下。劝学 5.项伯乃 夜 驰之沛公军,是项伯复夜去。(夜,充当状语,当晚)鸿门宴 6

32、 日夜 望将军至( “日”“夜”充当状语,每日、每夜)鸿门宴 7.园 日 涉以成趣, 时 矫首而遐观。(日、时作状语。天天。)归去来兮词 8. 雄洲雾列,俊采星驰。滕王阁序雾,像雾一样;星,像星一样。 9.下 临无地(“下”,作状语,向下)滕王阁序 10辇 来于秦(“辇”作状语,用车子)阿房宫赋 11.骊山 北 构而 西 折。阿房宫赋北,向北;西,向西。 六 .形容词作动词 1.李氏子蟠,年十七, 好 古 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师说好,喜欢。 2.火尚足以 明 也(“明”用作动词:照明)游褒禅山记 3.老 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 吾幼以及人之幼。齐桓晋文之事老,尊敬;幼,爱护。 4.使上官大夫

33、短 屈平于顷襄王。屈原列传短,揭短。 5.杀人如不能 举 ,刑人如恐不 胜 (“举”“胜”用作动词:用尽)鸿门宴 6.齐 彭殇为妄作(“齐”用作动词:看作相等)兰亭集序 7.亲 贤臣,远小人。陈情表亲,亲近。 8.不能独 完 (“完”用作动词:保全)六国论 9.惜其用武而不 终 也(“终”用作动词:用到底,坚持到底)六国 论 10.则其好游者不能 穷 也(“穷”用作动词:走到头) 七 .形容词作名词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供其 乏困 。烛之武退师乏困,缺少的东西。 2.舆薪之不见,为不用 明 焉。齐桓晋文之事明,视力。 3.为 甘肥 不足于口与? 轻暖 不足于体与?齐桓晋文之事甘肥,甘美的食物;轻暖,轻快暖和的衣服。 4.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 惑 也。师说惑,疑难问题。 5.志不在 小 (“小”用作名词:小的方向)鸿门宴 6.圣 益圣, 愚 益愚(圣,圣人。愚,愚人。师说 7.而 大 遗(“小”“大”用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 面)师说 8.披 坚 执 锐 。陈涉世家坚,坚硬的兵甲。锐,锐利的兵器。 9 老吾 老 以及人之老。齐桓晋文之事老,长辈。 10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 明 也。师说明,明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课件 > 中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