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转轨国家的经济发展与世界经济.ppt

上传人:outsidejudge265 文档编号:385878 上传时间:2018-10-10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2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5章 转轨国家的经济发展与世界经济.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第15章 转轨国家的经济发展与世界经济.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第15章 转轨国家的经济发展与世界经济.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第15章 转轨国家的经济发展与世界经济.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第15章 转轨国家的经济发展与世界经济.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十五章 转轨国家经济发展与世界经济,第一节 转轨国家,一、转轨经济泛指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之初前苏联、东欧国家和中国等亚洲国家从中央计划经济向“市场导向型经济转轨”过程(1996年世界银行发展报告),也称为“转型经济”。,二、转轨经济国家和经济特征1.国家类别第一类是前苏东国家第二类是中国、越南、蒙古和古巴第三类是东南亚一些国家2.五大转轨国家按人口划分当今有以下五大转轨国家:中国(12亿);俄罗斯(约l.5亿)、越南(7000万)、乌克兰(5000万)和波兰(4000万)。,3.代表性的地理区域 亚洲、前苏联地区和中东欧地区 4.“转轨经济”的研究范畴第一,转轨国家的社会经济制度

2、变迁第二,转轨国家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现实第三,转轨国家经济的宏观经济政策第四,中央计划经济改革失败,及其最终瓦解的背景与原因等,5.中东欧国家和俄罗斯等国家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实现程度 (1)市场经济的价格机制基本形成,90%以上的商品、贸易和劳务价格已经放开 (2)市场体制的主体已在形成,所有制结构和产权制度发生根本改变 (3)市场运作体系基本建立,包括资本市场、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商品市场等正在逐渐发挥作用,(4)银行体制和金融体制得到改造,中央银行发挥 作用,本国货币在国内具有可兑换性 (5)与市场运作相适应的法律框架基本形成,大多数国家都已经实施了新宪法,诸如公司法、破产法、私有化法、证券

3、法、外国投资法等已颁布实施。 (6)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已经启动,第二节 中国、俄罗斯与东欧国家转轨方式比较,概述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经济学家们根据各国的不同做法,总结出了以下三种具有代表性的方法:1.以中国、越南和老挝等国为典型的“亚法”(Asian Approach) 2.以俄罗斯为典型的“休克疗法”(Big Bang Approach) 3.以匈牙利、罗马尼亚与保加利亚等国为典型的“标准疗法”(Standard Approach),一、中国渐进式的转轨方式 (一)阶段性改革目标及其调整 1、渐进改革的内涵决策者在每一阶段都必须正确地选择优先目标,然后将

4、他们的努力集中在这个优先目标上而不是分散在许多目标上。渐进改革得以成功的这两个关键问题:“革新”与“适应”。,2.中国改革的阶段及战略选择 迄今为止,中国改革大致经历了三大发展阶段: (1)1979年到1984年以农村为优先目标的改革阶段 (2)1984年到1990年以城市国有工业企业为优先目标的改革阶段 (3)1990年至今以宏观经济体系为优先目标的改革阶段,3.中国改革的阶段及战略选择 与这三个主要改革阶段相对应的战略选择是: (1)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开放经济 (2)“建立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 (3)全面向市场经济过渡,(二)普遍双轨制的采用 1.采用双轨制原

5、因 (1)道格拉斯诺思所说的“路径依赖”问题,或通常所说的旧秩序的遗产继承问题 (2)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的进入与退出问题 (3)渐进改革过程中的可逆性问题,2.双轨体制的类别(1)价格双轨制 (2)企业制度双轨制 (3)经济开放中的双轨制 (4)经济与政治的双轨制,3.改革先后顺序的合理安排 (1)改革先后顺序的合理安排 (2)从农村到城市的改革顺序 (3)价格改革在前企业改革在后的安排 (4)企业改革从放权让利到产权改革的顺序 (5)从微观经济改革到宏观经济改革的顺序安排,二、俄罗斯转轨方式 (一)采用休克疗法的原因与过程1.“体克疗法”的含义与内容 (1) “体克疗法”的含义指美国年轻的经

6、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所发明的一种方法。其主要内容包括放开价格,紧缩银根,减少财政补贴,实现货币自由兑换,所以基本上是一种稳定宏观经济的措施。,“休克疗法”解析,“休克疗法”(shock therapy)原是医学上临床使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后来被引用为经济术语,被用来称谓一整套激进的反经济危机措施和毕其功于一役的经济转型方式。此种经济药方的基本用意在于:采取严格从紧的金融货币政策,辅以压缩消费的手段,强行弥合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缺口,达到短时间内遏制通货膨胀的目的。由于上述经济措施具有很强的冲击性,社会经济会受到极大的震荡,甚至处于“休克状态”,故有了医学上的“休克疗法”的比喻。,(2) “体克疗法

7、”的内容第,放开价格 第二,转变所有制,实现私有化第三,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控制财政赤字第四,实现外贸自由化,(二)“休克疗法”的后果和教训1. “休克疗法”的后果“休克疗法”使俄罗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经济实力下降,经济结构失调,国家财政赤字年年上升,具体表现在: (1)“休克疗法” 放开价格后,消费品价格上涨,产品成本提高,价格暴涨,居民消费减少,生产衰退。,(2)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使企业财政困难,投资下降,供给减少。 (3)一部分企业倒闭,造成大量失业,人民生活水平下降,两级分化严重。 (4)产品结构以重工业为主,过于单一,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生产大幅度下降。 (5)卢布自由兑换的实施

8、,导致卢布急剧贬值。,2.“休克疗法”的教训“休克疗法” 失败的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对改革期望过高,速度过快 (2)缺乏相应的社会经济环境 (3)过分依赖西方的援助,外债压力沉重,三、东欧国家的经济转轨方式 (一) 东欧国家经济转轨策略 1.激进式为了尽快摆脱新旧两种体制并存所造成的混乱和危机,使新体制起主导作用,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渡过新体制,零敲碎打的渐进式改革只会延续现存的结构危机。,2.渐进式经济体制转轨是个复杂的社会过程,短期内难以完成。如果操之过急,势必造成严重的经济衰退和社会动荡,要付出高昂的代价。,(二)东欧各国经济转轨中改革的主要内容1.私有化波兰、捷克等国采取“休

9、克疗法”,推行激进的改革措施。波兰以资本拍卖、撤销、破产等方式,把国有企业变成股份制企业,同时广泛吸引外资,使企业成为私有经济的主体。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国则实行渐进的转轨,推行逐步私有化。,2.放开物价,取消价格管制,建立竞争性价格体系波兰于1990年元旦起,取消占其国内生产总值90%的价格管制,匈牙利自60年代就逐步缩小官方价格适用的范围。至1990年底,官方定价的商品已不足10%。捷克从1991年元旦起放开物价,到该年年底只有10%的价格由政府定价。,3.改革银行体制,创办证券市场,建立资本市场多数东欧国家采取措施,加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波兰、捷克、匈牙利相继建立了证券市场,华沙

10、证交所成为东欧最大的交易所。 4.改革税收制度东欧国家不断修改、完善税收制度,充分发挥税收的调节、激励作用。,5.实行外贸自由化,扩大对外开放东欧国家都在促使本国货币的自由兑换,它们同时还取消国家对外贸的垄断权,实行进出口自由化。东欧国家还扩大对外开放,大力吸收外资。,第三节 转轨国家经济发展 与世界经济,一、中国的经济发展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中国从1979年开始用20年的时间使人均收入增长了7倍。中国的经济规模相当于30个韩国的总和,并已连续20年年均增长超过8%。中国一些省份,如广东、山东、江苏(这3个省都有着比亚洲“四小龙”人口总和还要多的人口规模,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极

11、大地改变了社会经济面貌。,1.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在20世纪的大多数年份里,中国经济基本是在短缺中运行的。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般工业品出现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化,中国经济发展走出资源约束的商品短缺时代,进入需求约束和市场制约的新阶段。市场需求对经济增长的约束机制明显强化,市场供求关系实现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历史性转变。,2产业结构日趋合理近20年来,中国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基础工业比重上升,对经济发展的“瓶颈”作用有所改善,轻重工业协调发展,产业结构严重脱离需求结构的畸形状态得到很大改善。产业结构呈现出农业比重趋于下降、第二产业比重稳步提高、第三产业比重逐渐提升的演进趋势。,

12、3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随着经济发展和改革的深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逐渐发挥基础性作用。目前实行指令性计划生产的工业品已寥寥无几,90%以上的商品和服务价格已由市场决定。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财税管理体制继续完善,流通体制改革顺利推进,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政府机构改革取得明显成效,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宏观调控体系基本形成。,(二)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1.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在世界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国计民生的基础性产品的产量名列世界前茅的地位,近10年来,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政策指引下,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高科技产业又得到了迅速发展,已经成为世界

13、制造业的大国。,2.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排位不断上升按美元计算,1990年为3546亿美元,排在世界第十一位,到1999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9802亿美元,排名上升为世界第七位。也就是说,在20年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先后超过了加拿大和西班牙,成为经济总量仅次于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的经济大国。2000年中国又超过了意大利,成为世界第六位经济大国。,3.综合国力日益增强所谓综合国力,是指一个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所拥有的全部能力。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其世界排位在前移;中国的综合国力同发达国家的差距在逐渐缩小;中国的综

14、合国力在发展中国家里处于第一位,而且其领先的地位日益增强。,国家统计局发布,2012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显示,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1932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8%,按照年末汇率计算,GDP约合8.26万亿美元,人均GDP6100美元。,二、俄罗斯的经济发展 (一)普京政府刺激经济增长措施普京领导的俄罗斯政府,为摆脱经济困难现状,促进经济回升和增长,主要采取了如下措施: 1.通过降低和取消某些商品的出口关税,鼓励和扩大出口;同时,适当提高某些商品、主要是轻工食品的进口关税,保护国内市场 2.实行进口替代和出口替代政策,调整进出口商品结构 3.发展军工综合体,扩大军火出口,4.加强与

15、其他独联体国家的经贸合作 5.营建国际运输走廊,发展国际铁路运输,发挥俄罗斯在国际铁路运输中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 6.加大引进外资的力度,与外资共建俄罗斯的“新经济” 7.改善投资环境,促使外流资金返回俄罗斯 8.对外关系贯彻国家利益优先的原则,(二)俄罗斯经济发展在普京领导下,俄罗斯经济显现出快速好转和增长的趋势。俄罗斯1999年GDP增长4%,2000年增长7.0%。但这两年俄罗斯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卢布贬值效应与国际市场石油价格上涨这两个因素。2001年经济增长速度为5%,虽然低于2000年,但它的取得不再主要依赖于外部因素,而是内需扩大这一因素的作用大大提高的结果。从总体来看,普京上台以来实施的各项经济改革措施,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三、东欧国家的经济发展1995年所有中东欧国家(波兰、捷克、匈牙利、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经济都从谷底回升或继续保持增长的势头,到1996年这些国家的经济形势继续看好。 1.宏观经济形势基本稳定,经济持续平衡发展 2.失业率有所下降 3.大多数国家外贸大幅度增长,外汇储备增加,前苏联的波罗的海三国也保持经济增长的势头,通货膨胀进一步下降。这三国是前苏联各独立国家中经济转轨最快、经济状况最好的国家。1996年摩尔多瓦经济停止下降,其经济呈现出缓慢增长的势头。但是,除了斯洛文尼亚以外,各国的经济实力均未恢复到1989年的历史高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课件 > 大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