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二章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主讲:杨志君,伦理与道德都属于行为规则范畴。 伦:本义为“辈”,引申为“人际关系”。 理:本义为“治玉”,引申为“规律和规则”。包括两方面:事实如何的必然规律,应该如何的当然规则 道:本义为“道路”,引申为“规律和规则”。与理实为一物 德:本义为“得”,引申为“品德”。,伦理:人际行为事实如何的规律及其应该如何的规范。 道德:人际行为应该如何的规范。 伦理是整体,道德是部分。如:“君臣”与“君臣之义”都是伦理,但君臣却不是道德,只有君臣之义才是道德。因此,所有的道德规范都属于伦理行为,而伦理行为却不一定是道德规范。,1.伦理的定义 人际行为事实如何的规律及其应该如何
2、的规范。 2.道德的定义 具有社会效用的行为应该而非必须如何的非权力规范。 具有社会效用的行为有三种: 利害社会、利害他人、利害自己。 道德与法的区别: 法是指具有社会效用的行为应该且必须如何的权力规范。,第一节 传统伦理道德与中国文化,如前所述,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有两个重要的基础; 一是小农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 二是家国一体,即由家及国的宗法社会政治结构。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必然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文化价值系统。,家族本位的特点:,一方面使得家族伦理关系的调节成为社会生活的基本课题,家族伦理成为个体安身立命的重要基础; 另一方面,在家国一体社会政治结构中,整个社会的组织系统是家族村落国家,文化
3、精神的生长路向是家族宗族民族。 家族的中心地位使得伦理在社会生活秩序的建构和调节中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家长制的实质就是用家族伦理的机制来进行政治统治,是一种伦理政治。,中国的文学艺术也是以“善”为价值取向的 在科学技术中,伦理道德也是首要的价值取向 “正德”、“利用”、“厚生”。 中国文化价值系统的特点是强调真、善、美统一,而以善为核心。 在文化史上,没有一个民族像中国这样把道德在文化价值体系中抬高到如此重要的地位。,第二节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般说来,传统道德规范或德目有两种: 一是由伦理学家概括出来的,或者由统治阶级提倡并上升为理论的规范; 二是那些虽然未能在理论上体现和表述出来,上升为
4、德目,但在世俗生活中得到了广泛认同与奉行的习俗性规范。 前者比后者更自觉,后者比前者更丰富,并且往往比前者更纯朴、更直接地体现着某个民族的品格。,尚书皋陶谟把人的美德概括为九项:,宽而栗 柔而立 愿而恭 乱而敬 扰而毅 直而温 简而廉 刚而塞 强而义,孔子的道德规范体系,知、仁,勇为三达德, 在此基础上提出礼、孝、悌、忠、恕、恭、宽、信、敏、惠、温、良、俭、让、诚、敬、慈、刚、毅、直、俭、克己、中庸等一系列德目。,孟子,以仁、义、礼、智为四基德或母德,将它扩展为“五伦十教”: 君惠臣忠 父慈子孝 兄友弟恭 夫义妇顺 朋友有信,法家,法家代表人物管仲则提出所谓“四维七体”。 “四维”是礼、义、廉
5、、耻。 “七体”为: 孝悌慈惠, 恭敬忠信, 中正比宜, 整齐樽诎, 纤啬省用, 敦蠓纯固, 和协辑睦。,“六德”(知、仁、圣、义、中、和) “六行”(孝、友、睦、娴、任、恤) “四维”(礼、义、廉、耻) “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三纲五常,“三纲” 君为臣纲 父为子纲 夫为妻纲 “五常” 仁、义、礼、智、信,三从四德,“三从”是指: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仪礼、丧服、子夏传) 这里的“从”并不是表面上的“跟从”之意,而是有工作性质的“从事”之本质。 “四德”是指德、容、言、功, (周礼、天官、九嫔)。 第一要紧是品德,能正身立本; 然后是“容”,即相貌,指出入要
6、端庄稳重持礼,不要轻浮随便; “言”,指与人交谈要会随意附义,能理解别人所言,并知道自己该言与不该言的语句; “功”,即治家之道,治家之道包括相夫教子、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等生活方面的细节。,五伦,五伦是指“君臣、父子、夫妇、兄弟(又称长幼)、朋友”等人际关系。 五伦:以“君臣有义、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义”作为规范的准则,且建立在相互对待的关系上,即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二、中国民族十大传统美德,(一)仁爱孝悌 “仁”可以说是中华民族道德精神的象征,虽然它曾为统治阶级所利用,但并不能由此否认它是中华民族的共德和恒德。 “仁”不仅在各个历史时
7、期,在各种道德中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高的德目,而且在世俗道德生活中也是最普遍的德性标准。,“仁”德的核心是爱人,“仁者爱人”。其根本是孝悌,孝悌之德的基本内容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由此形成一种浓烈的家族亲情,对家庭关系,从而也对中国社会的稳定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是民族团结的基石。 孝悌之情的扩展就有所谓忠恕之道。“忠恕”是由“仁”派生出来的,是“仁”由家族之爱走向泛爱的中介环节。,(二)谦和好礼,好礼,有礼,注重礼义是中国人立身处世的重要美德。 “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记冠义) “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左传隐公十五年) “和德”体现在待人接物中为“和气”,在人际关系中
8、为“和睦”,在价值取向上为“和谐”,而作为一种德性为“中和”。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庸第一章) “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中庸,作为伦理制度和伦理秩序,谓“礼制”、“礼教”; 作为待人接物的形式,谓“礼节”,“礼仪”; 作为个体修养涵养,谓“礼貌”; 用于处理与他人的关系,谓“礼让”。,(三)诚信知报,“诚”即真实无妄,其最基本的含义是诚于己,诚于自己的本性。 大学言:“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 “养心莫善于诚”(荀子不苟)。 “报”即知恩思报。回报既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也是道德生活的重要原理与机制。 “知报”已
9、经成为中国人道德良知和道德良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道德质朴性的重要表征。,(四)精忠爱国,爱国主义是爱亲、爱家、爱乡之情的直接扩充。因为在中国社会中,家家乡国家是直接贯通的,中国人总是把自己的国家称作“祖国”,不仅是衣食之源,而且是情感之源,对其具有强烈的依恋意识。 在中国传统道德中爱祖国、爱民族历来被看做是“大节”。虽然在封建社会中它与忠君联系在一起,具有时代的局限性,但它在本质上是把君作为国家的代表,“忠君”的背后,是一种深层的国家意识。,(五)克己奉公,在传统宗法社会中,由于家族的整体利益关乎每一个家族成员,因此要求把维护家族整体利益作为首要的价值取向。“礼”的精神本质上是一种秩序的精
10、神,突出的是整体秩序对个体的意义,要求个体服从并服务于整体。 中国伦理道德历来强调公私之辨,把“公义胜私欲”作为道德的根本要求,乃至把“公”作为道德的最后标准。 朱熹曾说:“凡事便有两端,是底即天理之公,非底即人欲之私。”(朱子语类卷一三),(六)修己慎独,以律己修身为特征的道德修养学说自主自律、自我超越以维护人伦关系和整体秩序,建立道德自我,其基本精神是“求诸己”。 孔子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第一章)。 慎独、内省、自讼、主敬、集义、养气等等。 “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11、(中庸第一章),(七)见利思义,先义后利、以义制利是传统义利观的基本内容和合理内核,也是中华民族十分重要的传统美德。 孔子强调“见利思义”,并把它作为区分君子小人的重要标准。 孟子要求“先义而后利”,培养“配义与道”的浩然正气。 荀子明确提出:“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 宋明理学在把义利与公私联系的同时,又把义利与天理人欲等同,一方面强调“正其义不谋其利”;另一方面又认为“正其义而利自在,明其道而功自在”,从而得出了“利在义中”、“义中有利”的结论。,(八)勤俭廉正,老子提出为人处世的“三宝”是:“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老子第六十七章),要求“去甚,去奢,去
12、泰”(老子第二十九章)。 墨家主张“节用”、“节葬”。 诸葛亮提出“俭以养德”的思想,要求“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法家把“礼、义、廉、耻”作为“国之四维”有了“廉”,便可能做到“正”。“正”体现在品格上是“正直”,表现在待人是“公正”,作为境界又有所谓“正气”。,(九)笃实宽厚,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国家长期的农耕生产,形成了中华民族质朴的品格和务实的精神。中国传统道德崇尚质朴、朴素,儒家虽然重视“礼”的节文,但也要求以质朴为基础。 道家更是主张“见素抱朴”,以“返朴归真”为最高境界。 中国人在为人处事方面,以“实”为标准,反对虚伪、虚妄。 老子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孔子认为“
13、巧言令色,鲜矣仁”,要求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耻其言之过其行”。,(十)勇毅力行,“勇”“毅”的美德的突出体现就是养气守节,固守高尚的情操。“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 “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以夺志”,“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人格,也是以坚毅、勇毅为基础和前提的。 人格的完善,社会的进步,重心不在知与言,而在于行。 “力行近乎仁。”“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三、传统美德与典范道德人格,传统美德集中体现了我
14、们民族的共性,它们具有普遍的和永恒的价值。有些德目在历史上虽然曾经为统治阶级所提倡和利用: 一方面要把统治阶级的道德和统治阶级某些成员身上体现民族共性的那些美德相区分,把统治阶级的利用和传统美德本身相区分; 另一方面,统治阶级之所以用某些道德来标榜自己,正说明它们是深人人心的、最有号召力的本民族共认的美德。 传统美德在历史上造就了各种道德人格,这些道德人格按照其体现道德理想的不同程度可分为圣人、贤人、仁人、大人,君子、成人、善人等等。,第三节 中国伦理思想的基本原理及其历史发展,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体系,有两个基本特点: 一,它是中华民族的各种文化精神互摄整合而形成的有机体,儒家、道家、佛家是其基
15、本结构要素,其中儒家伦理是主流与主体; 二,它随着中华民族与中国社会的发展而生长发育,在此过程中阶级性与民族性、时代性与普遍性交错并存,浑然一体,相辅相成,相补相协。,一、中国伦理思想发展三阶段,中国伦理思想的历史发展,经历了孕育展开抽象发展辩证综合的辩证过程,它与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三大阶段(先秦汉唐宋明)正相符合,体现了逻辑发展与历史发展的一致性。,(一)先秦中国伦理精神孕育展开阶段,在上古神话和周易中,我们可以大致发现中国伦理精神的某些基因。 中国古神话有三个重要特点: 一是崇德不崇力; 二是惩恶扬善,善恶报应; 三是重天命而轻命运。,西周确立了一个适合当时中国国情的、对中国社会与中国文化
16、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的伦理秩序和意识形态,这就是”周礼”。 周礼成功地把氏族社会的原理转换为文明社会的伦理政治秩序,为日后中国社会建立了伦理生活的范式。,西周以后,出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动和思想意识形态上的百家争鸣,形成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各种思想文化流派。 孔子站在中国文化的历史性转折点上,通过对春秋以前中国文化成果的总结,成功地对中国社会的生活秩序进行了伦理化、道德化的提升,创造了以礼、仁、中庸为内核的伦理思想体系,为儒家伦理提供了一个基础。,在中国,当诞生了儒家伦理的同时,也就诞生了道家伦理,二者是一对孪生儿。在中国重血缘亲情的人世文化中,儒家伦理具有必然性,但仅此还不足以使中
17、国人确立安身立命的基地,儒家伦理精神的运作还需要道家的人生智慧作为结构上的补充。于是,入世与隐世,人伦情感与人生智慧,心与身,构成中国伦理理想性与世俗性、进取性与柔韧性的互补。 法家的政治伦理精神以政治代替伦理,最后导致了非道德主义。 墨家的社会伦理精神代表了小生产者的理想,在精神取向与文化原理上又游离于“家”“国”之间,缺乏生长的根基,秦以后便中绝。,(二)汉唐中国伦理思想的抽象发展和大一统、封建化阶段,董仲舒以后,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儒家伦理成为不可动摇的名教或礼教。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大动荡,使得儒家伦理陷入尖锐的冲突之中,道家精神的潜在,使中国伦理精神系统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形态玄学伦理
18、。 玄学伦理是试图把儒道结合以克服人的精神和伦理生活中的矛盾的一种努力,其特点是“托好老庄”,用道家的“自然”价值观对儒家的“名教”进行评判。但它的片面发展,形成一种苟且偷安、纵欲混世的人生态度。于是中国伦理又出现了新的精神形态隋唐佛学。,隋唐佛学以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的虚幻形式克服了传统伦理中“德”与“得”、道德与命运的内在矛盾,在基本精神取向上又与儒家伦理契合,特别是禅宗的即心即佛,其宗教修行方式与儒家的修身养性理论实有相通之处,因此它又成为向儒家伦理回归的中介环节。,(三)宋元明清中国伦理思想辩证综合阶段,汉唐时期的社会发展表明,单一的儒家纲常伦理,或儒与道、儒与佛的简单结合,都不能满足中
19、国封建社会的需要,而这一时期伦理思想的发展又为建立一个整合的伦理体系提供了可能。于是,宋明时期以儒学为核心的理学便应运而生。但这时的儒学,已不是孔孟的古典儒学,也不是董仲舒的官方儒学,而是融合了道玄与佛学的“新儒学” 新儒学伦理最重要的学派是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 程朱理学建立了以“天理”为核心的伦理思想体系。“天理”是以纲常名教为核心的伦理道德本体。,“人伦者,天理也”(二程外书卷七) “己者,人欲之私也;礼者,天理之公也”(朱熹论语或问卷一十二)。 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的区别在于,陆王认为“理”不是外在的客观实体,而是人的“心”或“良知”的先验结构。 陆王心学的伦理思想受孟子的影响较大,而其思
20、维方式又与禅宗的“即心即佛”一脉相承。,二、中国伦理学的结构和基本原理,封建性与民族性的区分是准确把握和认识中国伦理思想的关键。 儒家伦理之所以能在中国占主导地位,当然与统治阶级的利用与提倡分不开,但统治阶级之所以选用它,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体现了我们民族的特点,适合于传统中国社会的国情,就是说,它具备了相当程度的民族性。 民族性构成中国伦理思想的普遍性与合理性,也就是“中国特色”的最重要的体现。,中国伦理思想体系主要由三方面内容构成:人伦关系原理,道德主体品格要求,人性的认同。 概括地说,就是人伦、人道、人性。“礼”的法则,“仁”的原理,修养的精神,构成中国伦理体系的基本结构要素。,(一)人伦
21、“礼”的法则,“礼”是中国文化人伦秩序与人伦原理的最集中的体现和概括,可以说,中国伦理的秩序就是“礼”的秩序。中国伦理思想体系的建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礼”的创造性转化的过程:,“礼”的创造性转化,通过西周的维新,把氏族社会作为习俗法规的礼转化为文明社会的秩序,即“周礼”; 在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的背景下,孔子对“礼”进行了伦理化、道德化的提升,实现了礼的第二次转化; 两汉时期,董仲舒把“礼”转化为“三纲五常”大一统的封建礼教,这是第三次转化; 宋明时期,新儒学面对新的社会矛盾和伦理危机,把“礼”转化为神圣的、绝对的“天理”。纵观“礼”的这四次转化,,“礼”所包含的民族性因素,第一,五伦
22、设计。 五伦是“礼”的基本构成,以家族为本位,把家族血缘的情理上升扩充为社会伦理的原理和国家政治的原理,建构起身、家、国、天下四位一体的伦理系统,和以返本回报为原型的互惠互动的双向的伦理关系,形成以“孝悌”为本的道德价值取向。,第二,整体主义,个体应在既有的人伦秩序中安伦尽份,维护整体的和谐。 中国伦理从孔子开始就强调公与私的对立,并把它作为义与利的重要内容,到宋明理学更是以公私作为判断天理人欲的标准,从而形成整体至上主义。,第三,伦理政治,五伦设计的根本原理是血缘一宗法一等级三位一体,血缘一伦理一政治直接同一,把家族关系中的长幼之序上升为一般伦理法则,成为社会上的尊卑等级之别,在“亲亲尊尊”
23、的基础上形成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礼治秩序。于是,伦理政治化了,政治也伦理化了。,(二)人道“仁”,第一,人伦决定人格。 由于人伦设计中的家族本位、血缘亲情构成道德人格的基础,人们对人伦规范认同的过程主要就是情感内化的过程,各种伦理关系的处理,主要是家庭血缘之情的推广。于是便使客观伦理及其规范变成情感认同的对象,而不是理性思考的对象;也使得伦理关系和道德行为具有情感化的倾向,具有较浓的人情味。,第二,仁、义、礼、智的价值体系,仁、义、礼、智贯穿于整个中国伦理学的发展中。 四者之中,“仁”是核心,其他诸德都是“仁”的运作与体现。 可以说,仁、义、礼、智就是“中国四德”,它与理智、正义、
24、节制、勇敢的“希腊四德”形成对照,体现了不同的民族精神。,第三,德性主义,中国伦理道德以“修己安人”为模式,以“内圣外王”为目标,不但追求道德人格的建立和提升,而且追求圣贤人格的实现,从尽己之性到尽人之性,从尽人之性到尽物之性,最后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实现天人合一的境界。,(三)人性修养的精神,中国人性思想有以下特点: 第一,强调人兽之分,突显人的尊严。 性善论始终是中国人性论的主流,可以说,整个中国伦理学就是建立在对人性的信任和期待上。,第二,人格均等,人人可圣,中国传统伦理虽然认为人的社会政治地位是有尊卑等级差别的,但却认为道德人格是均等的,君子与小人在伦理生活中是可以转化的。每个人都有道德高尚的可能,也都有成圣成贤的可能。 “人皆可以为尧舜”成为中国伦理的普遍信念。这就把道德的主动权同时也把道德的责任交给了个体:既然人格是均等的,能否成圣成贤,关键就是自己努力不努力。,第三,修身养性,向内探求。,中国传统伦理认为,人性之中具备了道德的一切要素,“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因此,全部道德生活的实质就是如何克己修身,反求诸己,成已成人,修己治人。 “修养”的实质就是不断超越自身,在个体欲望、现实利益与社会秩序、道德理想发生矛盾的时候,宁可克制自己的欲望,也不放弃道德境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