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常见问题与家校对策.ppt

上传人:吴艺期 文档编号:390444 上传时间:2018-10-15 格式:PPT 页数:139 大小:2.1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生常见问题与家校对策.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9页
中小学生常见问题与家校对策.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9页
中小学生常见问题与家校对策.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9页
中小学生常见问题与家校对策.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39页
中小学生常见问题与家校对策.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39页
亲,该文档总共1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小学生常见问题与家校对策,翟召博2013年8月19日,您看到了什么?,课程主线观察问题的角度决定观察的结果。,孩子行为背后藏着什么?,行为,情绪,需求,信念,价值观,上课捣乱,压抑(不满),获得关注,大家都要关心我,我很重要,“碰了钉子时,就向钉子学习。” 1938年,毛泽东到延安抗日军政大学作报告给学员题词,感恩学生“问题”带给我们的成长,孩子可以成为我们的人生导师:因为他们的成长,我们得以成长。他们不断制造、提出的问题,让我们去面对,在面对中醒悟自己、成熟自己,使我们的人生进入更智慧、更心平气和地解决问题的境界。,课 程 提 纲,人一生要处理的四大关系,与自己的关系:0-2岁前建立与自己

2、的良好关系; 与他人的关系:这里的他人包括父母、亲人、朋友及其他普通人等; 与社会的关系:包括社会规则与社会秩序,如交通规则、学校校规、国家法规等; 与存在的关系:包括台风、地震、星空等宇宙中一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存在。,亲子关系是一切关系的核心。一个人的其他人际关系的状况,显著的受制约于其亲子关系的性质。,一、逆反心理与教育对策,孩子们想反抗什么?,案例:一位班主任:“学生从五年级开始,就出现逆反(对抗、敌意)。是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感觉学生到了高年级,真难教育。”,案例:某男生上高一,妈妈整天唠叨他不用心、成绩不好,不如别人懂事,等等。儿子不厌其烦,逆反很重,且以不学习、在学校不断违纪

3、来对抗。见儿子这样,妈妈对他更加恼怒。爸爸指责妈妈太罗嗦,妈妈反过来讥讽爸爸只会站着说话不腰疼。,(一)什么是逆反心理是指一个人在特定条件下产生与教育者主观愿望相反的心理状态和心理行为。 (潜意识,不是故意的),(二)为什么一定阶段会出现逆反?,逆反心理与自我意识发展,镜像自我独立自我,关于“逆反”的成人视角,青少年渴望独立自主是真的;容易与父母起争执,许多事瞒著父母,也是真的。青少年容易觉得无聊,渴望刺激,并在刺激当下判断力变糟,也都得到科学证明。这表示,父母眼中变得很不可爱的青少年,其实也是愿意被父母管的。,换个角度看“逆反”,孩子跟教师、父母顶嘴,不是他不乖,不尊重大人,恰恰是他尊重大人

4、的表现他渴望自己的声音被大人听见,希望与大人维持对话关系。争辩代表诚实,代表不想把父母蒙在鼓里。如果他不争辩也没隐瞒,恐怕你才需要担心,因为他可能太不独立,将来会很没竞争力。,爱的“悖论”,亲子(师生)之间三种主要互动方式,(三)中小学生逆反心理的六种类型,1.自主逆反,指一个人的主体地位、尊严受到威胁时出现的逆反心理。,我长大了,不用你操心,“逆反心理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反应,所以要消除、克服。”,讨论1,教师(家长)为什么会这么做?教师(家长)需要怎么样做?,2.超限逆反,是指客观要求超出了主体的承受能力或认知水平。,如,反复唠叨;“让他东,他偏西;叫他打狗,他偏骂鸡。”,不断倒水的杯子,让

5、您想到了什么,讨论2,“不听话”就是逆反;消除逆反就是让他听话。,3.情境逆反,是指客观环境要求与主体需要不相符时孩子产生的逆反心理。,爸爸妈妈又吵架,讨论3,“吃饭了,咱可不能只是会吃饭,还得知道饭是怎么来的。饭后,你一定要好好学习,做完作业多背会英语单词;周末,在家练习字帖”,4.禁果逆反,是指理由不充分的禁止反而会激发人们更强烈的探究欲望的一种心理反应。,“听到没有?不许做A、B、C,如,有的教师(家长),为了保证孩子的考试成绩,提出“不准再看电视,不准再踢足球,不准再找女(男)同学玩”等一连串禁止要求,孩子就处处抵制。,讨论4,“从一开始就要对孩子严格又严格,管得孩子到最后习惯成自然,

6、养成超强的自觉性。”,越是想紧握手中的沙,却容易导致沙从指缝间漏下。,是指教育者的言行与其强调内容不一致,让出于弱势的中小学生对优势一方言行出现抵触。如家长督促孩子抓紧学习,自己却忙于喝酒看电视;有的教师让学生讲文明,自己一不高兴就打骂学生,等。,5.失衡逆反,讨论5,其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教师(家长)是知道的。那么,他们为什么会这么做?教师(家长)需要怎么样改进自己?,6.人格型逆反,即个别孩子由于性格或心理疾病,如执拗、怪癖、暴躁、易冲动、刻薄、极端自私、心境不安等,稍不随意,就以吵架、打骂等方式对抗老师、父母或同学。,讨论6,这样的孩子是怎样来的?在孩子人格扭曲形成过程中,

7、家庭因素发挥了怎样的作用?,警惕:非正常的逆反行为,非正常的逆反行为是蓄意的行为 。非正常的逆反行为与年龄不相吻合 。占学校纪律处罚中的大多数。占青少年心理治疗案例中的大部分。占少年管养所人数的大部分。大多数案例并发注意欠缺症。,非正常的逆反行为,1.诊断: 正常与非正常的逆反行为。 诊断的主要点:经常的,不断的,有意的,与社会准则相对抗的扰乱或者暴力行为。 预后不良,恶性循环 大脑部分运转滞后 用危险行为刺激大脑加快运转. 多数孩子来自问题家庭。,非正常的逆反行为,2.表现: 对教师和家长持敌意和对抗行为 “不服管教,屡教不改” 自控能力几乎没有 与大人辩论不已 故意使人生气 从不承认自己的

8、过错,总是他人的责任 蔑视和复仇 暴力倾向。,非正常的逆反行为,3.干预:家庭系统的干预,特别是对小学生 个体心理治疗 少年管教所 一贯的,一致的奖罚 治疗并发心理障碍,谁在逆反?,从以上分析,我们是否可以看到其实,孩子逆反的原因更多的都只是表象,而真正令父母(老师)感到生气(认为孩子逆反)的原因是:成人自己的主观臆断,不懂孩子。如果各场景中的父母(老师)懂得了这个道理,那他们指导孩子时的心态以及方法会好得多;孩子的所谓逆反也会减少很多。,1.认识青春期亲子关系需要重构。 2.重构的核心是尊重和发展孩子心理上的独立性。 3.掌握逆反心理的具体应对策略,-“有哪个孩子是抱在怀里断奶的?”,家长策

9、略,改译他的行为 掌握恰当的方法 技术一:要表现出适当的无知; 技术二:欣赏孩子,对孩子的爱好保持兴趣 技术三:学会对孩子示弱; 技术四:不管孩子提出什么不合理的 荒谬的要求,不要马上驳斥他。,教师策略:自身成长与营造氛围发展学生的主体性 促进家庭改变和优化,无数事实证明 孩子的成长能促使教师(父母)的再成长。 这一原则适用于其他任何方面,只要你去想、去行动,就会有收获。,学生教育的第一原则,教师、家长等成人,需要首先分清学生的哪些行为是不需要改变的,哪些行为是需要改变的。,二、青春期恋爱与对策,案例: 一位五年级学生的小纸条:“玲玲:你好!我这次写信给你,是想告诉你,我自开学来,第一眼就看上

10、了你,你是我心目中的第一个女孩,我爱你。”,一项关于青春期恋爱的调查分析,学生爱情动机青春期情感 交流的需要,成人爱情目的婚 姻,家庭的作用,自感在家庭得不到足够温暖和理解的孩子,容易过早陷入情感的漩涡。,一些早恋的所谓“危险因素”,实际上是隐藏在不和谐的亲子关系里面。,挑战:,青春期恋情的引导,是一个老问题。如何有效、科学的引导,是一个新课题。有效的组织父母认识和掌握青春期心理的规律,是青春期教育的基本任务。,家庭对策无条件接纳孩子 营造和谐的家庭关系 树立正确的青春期教育观,学校对策组织家长课程。家长就此展开讨论与学习,实现自我成长,增加对孩子的温暖与接纳;教师态度:对学生及学生情感的尊重

11、与接纳;组织男女生一同参加的集体活动,进行心理“脱敏”。,若班主任仅仅把情况“告诉”家长,或者“希望”家长好好教育孩子,对孩子认识和培养自身的情感,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三、“亚学习”问题与对策,某中学组织的关于“影响学生学习因素”的调研,一个报道带给我们的“519惨案”制造者把脉国足:全输在教练水平上(新京报,2013年03月20日),当国外球队把运动员训练状态和效率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时,中国的教练们还在重复动作和熬时间。“国外球队,人家有练习、有讲解,1个半小时就够了,我们要一整天。” 比赛时,主教练在教练席前走来走去、大吼大叫,而球场上的队员完全不加理会,他除了扰乱球员的心态,没有任何作用

12、。中国男足一次次兵败国际赛场,球员们低头离开。“球输了,教练员不知道怎么去安慰和指导,就只有不断地训练,结果越练越错,在球场上,也用不上。”最让人痛苦的是,这种现状“还在不断地循环”。,为什么不能闯红灯教育时报,思考三-1“孩子为什么上学?”,一位中国留学生曾这样写道: 很小的时候,我的目标就是长大,长大了做什么,我当时没有想; 读小学的时候,父母给我的目标就是考初中,考上初中做什么,我没有想过; 读初中的时候,父母给我的目标就是考高中,考上高中做什么,我没有想过; 读高中的时候,父母给我的目标就是考大学,考上大学做什么,我没有想过; 上大学的时候,父母给我的目标就是要出国,出国做什么,我也没

13、有想过; 现在留学拿到了学位,要找工作了,下一步我该做些什么呢?。 这位留学生到了25岁才明白自己应该有“选择的权利”,但是仍然没有搞明白自己的理想应该是什么,老师也没有告诉他,家长也没有告诉他,只是一味地为了考试而学习。 这样的情况,让人深感痛惜:孩子学习了那么多,却不知道自己学了要干什么。作为教师,你是如何帮助孩子树立学习目标或人生理想的?,案例努力了,成绩为什么就是上不去?,这些学生最共同的表现就是:基础不差,学习上也很用工夫,甚至挤占了睡眠的时间,但学习速度十分低下,学习效果非常不理想。一位班主任也困惑地说:“有些学生学得真让人感动,可就是成绩上不来。”,以学习时的情绪来分类,学习可分

14、为“状态学习”和“非状态学习”。以学习效果来分类,学习可以分成“有效学习”、“无效学习”和“破坏性学习”。 非状态下的无效学习行为,称之为“亚学习状态”。,某中学组织学生学习调查数据带来的启发“影响你学习的主要问题”,现实情况却是,很多学生一考完试就下决心:“我要努力了。”还有的学生无论在家长还是老师看来都算得上是“很努力”了,但他们却并没有在一次又一次的“下一次”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努力”的几种类型,第一种“努力”只是在空喊。“努力”只是表明了他为自己指出的一个方向,他的“努力”并没有化作任何具体可行的计划和措施,他的“努力”可能只是偶尔学习时间的延长。,第二种“努力”则更具破坏性。有的是在

15、拿“努力”当幌子,做做样子,人坐在那儿,心在哪儿恐怕他自己也说不清。,则是认定自己“不如别人聪明”,唯有比别人“更努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在他们的心里,比别人做得好的唯一办法,就是“别人学习的时候我在学习,别人不学习的时候我也在学习”。他们每天熬得身心俱疲、昏昏欲睡,至于自己哪些还没学好、这么“努力”又学会了什么,他们往往不去考虑。,第三种“努力”,第四种“努力”则把提高成绩的希望寄托在“比别人知道得多”。他们对老师讲的内容记得“事无巨细”,唯恐漏掉一点一滴。不论什么都投入大量精力,对每一个知识点都“力求完美”,越是“努力”,往往越感到不自信。,认识“亚学习”状态共同的表现就是基础不差,学习上

16、也很用工夫,甚至挤占了睡眠的时间,但学习效率十分低下,学习效果非常不理想。学习成绩和学习时间付出不成正比,连教师有时都弄不清。,如何走出”亚学习状态”,实施计划学习 注重学习反思 善于寻求帮助 学会积极等待,孩子把书包扔了,把校服脱掉,逃学了,天塌下来了!父母像孩子般地哭。,案例:逃学,逃学或不上学的案例,是很典型的“被动攻击”。,很多警察的孩子,父母是公正的警察,他们的孩子就成了“小混混”。一位警察曾伤心地对我说:我整天在外边抓坏蛋,没想到在家里就培养了一个坏蛋!很多父母是名医,他们是什么方面的专家,他们的孩子就偏偏得那方面的疾病。很多父母是优秀的教师,他们的孩子,就偏偏学习不好,尤其父母教

17、的学科。,这些家长常常觉得,自己最骄傲的地方让孩子给嘲弄了,他们为此而感到很深的羞耻这恰恰是孩子的潜意识希望达到的目标。,孩子潜意识的目标哪里来?,孩子对父母的恼怒,不能或不敢对父母表达,潜意识里自己让自己不由自主地陷入了不是想逃学“而是”不得不逃学“的陷阱。孩子对父母的恼怒,很有可能是源于父母对孩子的恼怒与不满。亲子对此有可能都“一无所知”。,案例,小学三年级是分化的时期,家长们一定要重视这个时期的孩子教育初二是分化的阶段,这个时期一定要抓紧。抓不紧滑下来就很难赶上,如何看待“初二现象”。(其实,进入高中后,不少原本成绩不错的学生成绩也大幅下滑)他们的基础很好,学习习惯也不错;问题出在哪儿呢

18、?,“踩高跷效应”与伪智力一个人的智力需要一个对环境的缓慢的自适应过程。,需要警惕教育中的“反教育”倾向。,我们愿意适当的放弃一些功利色彩吗?一个教师的幸福和发展,既植根于物质基础,也取决于精神品质。一些学生教育或教育改革难题的背后,固然有制度羁绊,同时也有观念掣肘、勇气缺失。,与“现实家园”相比,“精神家园”生长着情感、智慧和力量,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凝聚着社会发展的共识。学校能否构筑时代变迁中的“精神家园”,关系到教师队伍能否拥有持久活力,乃至学校教育能否赢得社会尊重,我们的教师、学生能否获得安定祥和。,关于儿童学习规律的心理学认识,幼儿阶段,中学阶段,小学阶段,家庭对策 1.父母放平

19、心态,提高心理学素养,增强自我觉察。 2.读懂孩子问题背后家庭教育根源,修复或融洽亲子关系。 3.通过自身示范,引导孩子读懂自己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学校对策 1.接纳学生,营造和谐的成长氛围; 2.组织家长学习,优化家庭氛围,提升指导能力; 3.组织学生心理训练,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与自我调整;,四、情绪管理与情商教育,一个爱哭的孩子,从心理学来讲,哭是象征什么呢? 象征着乞求,得不到什么东西时,哭是常用的一个技术。 那么,这个孩子在乞求(渴求)什么呢?,心理测试假设眼泪像雨水,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对你来说不可控。雨水它有三个来源,一个是大海,一个是湖泊,一个是井水。你希望你的眼泪是哪一种水?,

20、帮助孩子情绪情绪成长六步曲:,1、帮助孩子识别情绪(告诉他发脾气是一种生气,生气不好受)。告诉孩子哭(发脾气)是一种生气,一种愤怒情绪的暴露,还有告诉他生气的时候内心是很难过的,一点都不好受。这个过程是识别。(可生气也是需要的呀!当然不能常生气),2.鼓励孩子节制情绪 静静的,甚至可以微笑着看他发一会儿脾气,最多两三分钟情绪就会结束。情绪的结束往往会让孩子感觉疲惫,告诉他发脾气可以不那么久,妈妈听你嚷一句就知道你要什么了,生气太过人就没有精神了。这个过程是鼓励情绪节制。,3.告诉孩子情绪的原因(联偶)然后告诉他生气的原因是什么?愿望没有满足:如想要什么东西却未能如愿;遭受一种限制:比如必须按时

21、起床吃饭;失去了某种快乐:喜欢的电视节目停播,没人陪他玩或大人只顾自己的事;遭受挫败:搭积木失败等。让孩子把发脾气和可能的原因结合起来,这个过程叫“联偶”,,4.教会孩子“选择”情绪 对孩子说哪些情况下发脾气是可以的,哪些情况发脾气也没有用。尤其要跟孩子说在某些情况下,如果不发脾气,好好跟妈妈说,你的愿望更容易实现,这个过程是“选择”。,5、学会管理情绪 最后,妈妈要模仿情绪给孩子看,如何合适的表达愤怒,这个过程叫“管理”。,6.协助孩子实现情绪的“消退”,乱发脾气的孩子一定是习惯了通过发脾气来获益的。所以当孩子发脾气时,妈妈就走开,干自己的事。等孩子发完了装着什么都没有发生,更不要批评他。因

22、为在某些时候,批评也是一种亲密获益。 而孩子态度和蔼地要求什么,妈妈立即满足,哪怕要求稍有些过分,为了抑制他的脾气也要满足,让孩子觉得好好说话更能实现理想,这个过程叫“消退”。,关于“述情障碍”,人家咋不打别人,偏偏打你?爸爸教我怎样说话老师,你说我该不该扫地呢?,情绪教育,就是指培养学生体验他人情绪、控制和表达自身情绪的能力。,家长与教师的作风影响孩子面对情绪的处理态度 忽视型反对型放任型理解型,情商修炼之一 “你信息”与“我信息”,“你讯息”是对他人或其他事物加以评判,一般以“你”开头,如: “你怎么这么不听话!” “你怎么这么讨厌!” “你的想法是完全错误的!” “你怎么这样做!”、 “

23、你总是把东西乱丢乱放”、 “你只想着自己的需要,从来不考虑别人的感受!” “你把菜摆在自己面前,你真是个自私的人!”,情商修炼之二 “提问问题的方式决定结果”,“为什么你做事总是虎头蛇尾?为什么我总是目标大,结果小?”“你到底想要虎头蛇尾,还是贯彻到底?你要怎样才能把目标贯彻到底?”,情商修炼之三 少用“但是”,多用“同时”,学生情绪教育的养成目标安全感训练:去除恐惧及不安的感觉。提升挫折忍受力:在得不到想要的东西时,能发挥延迟满足的能力,也愿意接受别人拥有自己所没有的东西。 有团队精神:愿意和其它学生同心协力去完成团体的共同目标,并且有协商谈判的能力。 自信心的建立:对自我有充分的了解及认识

24、,并且可以肯定自己。 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在生活中培养正面积极的思考模式,且用乐观态度去面对所碰到的突发状况。 利他的精神:能够帮助别人及服务别人。,情绪管理的家庭对策家长要提升自己的情商,觉察自己情绪 尊重与满足孩子合理需求,建立融洽的亲子关系; 要清晰的知道:孩子的情绪状况与家长本人的情绪状况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察觉孩子的情绪,引导正向表达情绪。,小学情绪教育特点 显性教育:教师通过具体的课程、活动、游戏,使儿童通过体验自己去发现,认识,进而思考改善方法(水杯实验、情绪脸谱、冲入圈中) 中学情绪教育特点 隐性教育:教师给予学生无条件积极关注,并让自己成为一名很好的情绪管理者,成为学生的榜

25、样;营造宽松缓和的情绪氛围,良好的师生关系。其次,教师在适当的情境中对学生给予引导,让他们学习理解和表达情绪的正确方式。最后学校还应定期或不定期举行一些全体学生参加的情绪教育讲座,或组织活动,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认识情绪的心理意义。,学校对策,情绪教育的具体策略教导学生能描述自己的情绪状态 随时肯定并且呼应学生的情绪感觉 鼓励学生能与双亲或老师分享情绪 增强学生的同理心,培养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 教导学生凡事先看优点面再看缺点面,以培养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提醒学生提高挫折忍受力,为最后目标努力(延迟满足) 给予及时称赞,建立学生的自信,五、问题行为与教育对策,要明确“问题”指向的是学生的某些行为,而

26、不是针对学生本身,不能轻易给有某种问题行为的学生贴上“问题儿童”的标签。,案例:一个9岁的女孩,在父母又生了第二个孩子后,开始吃手指,咬得很厉害。父母百般制止也不管用。怎样认识这个孩子的吃手行为?,问题行为背后的目的,争取权力,报复,获得注意,自暴自弃,案例,有的学生回家,总是不做家庭作业。家长常用的方法班主任常用的方法,案例很多家长认为“网络害了孩子”,尤其是网络游戏,很多学校劝诫学生“不要上网”。 怎样看待学生上网及成瘾?,什么样的孩子容易上网成瘾?保持上网成瘾的条件和力量是什么?,决定一个人能持续不断的打游戏,需要有两点:过剩的精力需要释放,并且不再愿意去寻找新的追求; 上瘾行为会给人一

27、种忘我与放松,对现实的解离,对内心焦虑与愤怒的处理,这是继发的心理获利。,第一、网瘾背后的心理依赖。网瘾只是表象,它的背后是一个人深层次的心理问题。,第二、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所有的成瘾都表现为过度的依赖。对什么依赖、上什么瘾,往往能看出一个人的内心需要什么。,第三、上网成瘾是一种自虐很多人的上网成瘾背后,自虐中隐含着很多对他人的愤怒。,网瘾的家庭策略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以身作则,养成良好的习惯和民主作风。 融洽和改善亲子关系,改变教育方法,积极与孩子进行平等的交流沟通,给他们以精神上的关怀、理解,满足他们对爱的需求,从而减少上网的欲望。 积极支持孩子的正当要求和爱好。,网瘾的学校策略尊重和接纳

28、帮助家长分析问题背后的家庭原因 循序渐进 建议接受专业心理咨询,六、人际交往及对策,案例,某中学生,阳光灿烂。和同学关系很好,对其他同学不愿接纳的“皮学生”,他也能坦然与之交往,不嫌弃和歧视别人。老师、同学们都说“他是一个十分难得的好学生”。,案例: 某小学三年级男生,上课经常闹事,拿笔在同学脸上画画;老师找家长,家长说“早就没有办法”了。这样让老师烦、同学烦乃至家长也烦的孩子,中小学一般都有。您是咋教育的?思考:这样的孩子有啥特点?,案例,初二学生东东,父亲脾气很暴躁,从来都不听儿子的解释,稍有不顺心就打骂他。他很怕他的父亲,从来都不敢违背他父亲的意思。上初中后,他住校,他跟宿舍里一个不是很

29、容易相处的同学经常一起上课、吃饭,因为这个同学不好相处,所以其它同学都不大愿意和他一起,只有东东跟他一起。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以后,东东发现这个同学经常会对他说一些让人听了很难受的话,或者是打击他的自尊的话,让东东觉得很难受,但是辉辉不敢说什么。他很苦恼。,有的家长怕孩子出门受欺负,怕孩子出外学坏,怕孩子在外交往影响学习,甚至怕别人家孩子上门会弄脏居室,就千方百计地控制子女的作息时间,采取种种措施禁止与其他同学交往,坚持把孩子关在“笼子”里,让他“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课书”。在他们看来,孩子在这样严格的、不受“干扰”的环境中“专心致志”地学习,既可以免去父母的担心和烦恼,也有利于孩子

30、的成人和成才。,案例,常听到家长们这样的反映孩子上小学后,总是疏远老师,就是老师关心他,他也会借故跑得远远的。似乎就是害怕老师。,案例: 某23岁男士,不会与单位领导交往。其实,领导对他很好,他也觉得应该和领导沟通,可是他却总是不由自主的疏远领导。,家长对策,所谓中小学生交往方面的困扰,其实早就隐藏在不和谐的亲子关系和家庭关系里面。家长自身的学习和自我反思,对孩子的人际交往有着极为重要的示范和帮助。,学校对策促进家校形成合力 求同存异; 尊重他们,走出自我中心。 组织人际交往的教育,许多教师可能一直凭借多年的“主观经验” 在教育孩子。这种教育可能仅仅反映了教师本人的理解,很有可能不符合孩子的实际,甚至也不符合教育规律。而教师本人可能缺乏对此的必要反思。,教师该如何对教育教学的科学性保持必要的警觉和自觉?,理论无实践即无生命实践无理论即无灵魂,以上分析,提示我们“当今如何做教师”,通过让自己首先实现自己的德育专业化,进而为探索教师德育专业化发展的课题做出贡献。,我们总在要求,最好的学生(包括家长)应该是和老师一起作战的。那么,反过来也一样,最好的老师其实是和学生(也包括家长)一起作战的。,欢迎访问“翟召博的博客”,http:/ E-mai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课件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