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GDW 11698-2017 《水电站金属结构无损检测技术规范》 .pdf

上传人:livefirmly316 文档编号:401060 上传时间:2018-10-28 格式:PDF 页数:27 大小:576.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Q GDW 11698-2017 《水电站金属结构无损检测技术规范》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Q GDW 11698-2017 《水电站金属结构无损检测技术规范》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Q GDW 11698-2017 《水电站金属结构无损检测技术规范》 .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Q GDW 11698-2017 《水电站金属结构无损检测技术规范》 .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Q GDW 11698-2017 《水电站金属结构无损检测技术规范》 .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 29.240 Q/GDW 国 家 电 网 公 司 企 业 标 准 Q/GDW 11698 2017 水电站金属结构无损检测技术规范 Technical code for nondestructive testing of steel structure in hydropower station 2018 - 02 - 12 发布 2018 - 02 - 12 实施 国家电网公司 发布 Q/GDW 11698 2017 I 目 次 前 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2 4 总则 . 3 5 无损检测内容与方法 . 3 6 无损检测技术要

2、求 11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主要金属结构部件焊缝分类 . 18 编制说明 . 20 Q/GDW 11698 2017 II 前 言 为指导公司系统各水电站的金属部件无损检测工作要求,参照相关标准、规程、规范,结合水电站(含抽水蓄能电站)特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由国家 电网公司基建部提出并解释。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华东天荒坪抽水蓄能有限责任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董阳伟、冯伊平、荆岫岩、张亚武、陈伟勇、张全胜、常玉红、 胡卓勋、 张成华、顾希明、曾辉、严天豪、楼勇、赵强、宋湘辉、郑凯、姜卫海、师敬民、游光华、郁

3、小彬、朱青山 。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 Q/GDW 11698 2017 1 水电站金属结构无损检测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 标准 规定了 水电站(含抽水蓄能电站)制造安装、运维检修阶段金 属结构无损检测技术要求 。 本 标准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所属水电站的金属结构无损检测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50(所有部分 ) 压力容器 GB 713-2014 锅炉和压力

4、容器用钢板 GB/T 2970 厚钢板超声 检测 方法 GB/T 3323 金属熔化焊焊接头射线照相 GB/T 3811 起重机设计规范 GB/T 5777 无缝钢管超声波探伤检验方法 GB/T 6402 钢锻件超声检测方法 GB/T 7233.1 铸钢件 超声检测 第 1部分:一般用途铸钢件 GB/T 7233.2 铸钢件 超声检测 第 2部分:高承压铸钢件 GB/T 8564 水轮发电机机组安装技术规范 GB/T 9443 铸钢件渗透检测 GB/T 9444 铸钢件磁粉检测 GB/T 11345 焊缝无损检测 超声检测 技术、检测等级和评定 GB/T 14478 大中型水轮机进水阀门基本技

5、术条件 GB/T 15830 钢制管道环向焊缝对接接头超 声检测方法 GB/T 18329.1 滑动轴承 多层金属滑动轴承结合强度的超声波无损检验 GB 19189-2011 压力容器用调质高强度钢板 GB/T 29712 焊缝无损检测 超声检测 验收等级 GB 50205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78 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766-2012 水电水利工程压力钢管制作安装及验收规范 DL/T 330 水电水利工程金属结构及设备焊接接头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 DL/T 541 钢熔化焊 T形接头和角接接头焊缝射线照相和 质量分级 DL/T 542 钢熔化焊 T形接

6、头超声波检测方法和质量评定 DL/T 675 电力行业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规则 DL/T 694 高温紧固螺栓超声波检测技术导则 DL/T 835 水工钢闸门和启闭机安全检测技术规程 DL/T 1318 水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 Q/GDW 11698 2017 2 DL/T 5017 水电水利工程压力钢管制作安装及验收规范 HB 5135 结构钢和不锈钢熔焊接头质量检验 JB/T 1270-2014 水轮机、水轮发电机大轴锻件技术条件 JB/T 3735 铸钢混流式转轮 JB/T 6061 无损检测 焊缝磁粉检测 JB/T 6062 无损检测 焊缝渗透检测 JB/T 7023-2002 水轮发

7、电机镜板锻件技术条件 JB/T 7349 水轮机不锈钢叶片铸件 JB/T 10264 混流式水轮机焊接转轮上冠、下环铸件 NB/T 47013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NB/T 47013.2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 2部分:射线检测 NB/T 47013.3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 3部分:超声检测 NB/T 47013.4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 4部分:磁粉检测 NB/T 47013.5-201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 5部分:渗透检测 NB/T 47013.10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 10部分: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 SL 36 水工金属结构焊接通用技术条件 TSG 21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

8、程 TSG Q7001 起重机械制造监督检验规则 TSG Q7015 起重机械定期检验规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水电站金属结构 steel structure in hydropower station 水电站水工金属结构及水轮机、发电机、进水阀和起重机械等设备的金属部 件。 3.2 无损检测 nondestructive testing( NDT) 在不损坏检测对象的前提下,以物理或化学方法为手段,借助相应的设备器材,按照规定的技术要求,对检测对象的内部及表面的结构、性质或状态进行检查和测试,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3.3 目视检测 visual test

9、ing( VT) 利用观察评价物品的一种无损检测方法 , 仅指用人的眼睛或借助于光学仪器对工业产品表面作观察或测量的一种检测方法 。 3.4 射线检测 radiographic testing( RT) 利用射线可穿透物质和在物质中有衰减的特性来发 现缺陷的一种方法。射线穿透工件时,由于缺陷与工件材料对射线的衰减作用不同,从而使胶片感光不一样,于是在底片上形成黑度不同的影像,据此来判断材料内部缺陷情况。 Q/GDW 11698 2017 3 3.5 超声检测 ultrasonic testing( UT) 利用 超声波 对试件作用,并对反射、透射和散射的波进行研究,对试件进行宏观缺陷检测、几何

10、特征测量、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变化的检测和表征,进而对其特定应用型进行评价的技术。通常所说的超声检测为脉冲反射法超声检测。 3.6 磁粉检测 magnetic particle testing( MT) 利用被磁化的工件在 其缺陷处形成漏磁场吸附磁粉显示缺陷的探伤方法。 3.7 渗透检测 penetrate testing ( PT) 以 毛细作用 原理为基础,用于检测非疏孔性金属和非金属试件表面上开口缺陷的无损检测方法。 3.8 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 ultrasonic time of flight diffraction technique( TOFD) 以缺陷端部对超声的作用为基础,利用超

11、声波在缺陷端部的衍射波传播时间差进行缺陷定位定量的方法。 4 总则 4.1 从事水电站金属结构无损检测的人员应按照 DL/T 675要求进行资格鉴定与认证,并取得相应证 书。无损检测人员应按照相应的资格和职责权限从事无损检测工作。 4.2 当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检测方法对同一部位进行检测时,应按各自的方法评定级别。 4.3 采用同种检测方法按不同检测工艺进行检测时,如果检测结果不一致,应以危险度大的评定级别为准。 4.4 对金属部件开展无损检测,应建立健全无损检测工作档案并进行电子文档管理。 5 无损检测内容与方法 5.1 制造安装阶段 5.1.1 压力钢管及其附件 5.1.1.1 压力钢管用

12、钢板应进行表面质量检查。如需超声检测应按 NB/T 47013.3标准进行检测。合格标准为 :碳素钢和低合金钢应符合级,高强钢应符合级。 5.1.1.2 压力钢管 的所有焊接接头均应进行外观检测。 5.1.1.3 压力钢管焊接接头的内部质量检测选用超声检测或射线检测;焊接接头表面质量检测选用磁粉检测或者渗透检测,应优先选磁粉检测。当一种无损检测方法检测有疑问时,应采用另一种无损检测方法复查。 5.1.1.4 焊接接头内部无损检测长度占焊缝全长的比例不应低于表 1 的规定。 压力钢管的 一类、二类焊缝 分类 见附录 A。 Q/GDW 11698 2017 4 表 1 不同检测方法对应的各等级焊缝

13、检测占比 序号 钢种 脉冲反射超声检测( %) 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或射线检测( %) 一类焊缝 二类焊缝 一类焊缝 二类焊缝 1 低碳钢和低合金钢 100 50 25 10 2 高强钢 不锈钢 不锈钢复合钢板 100 100 40 20 抽检时,应选择 T 字缝等易产生焊接缺欠的部位进行,每条焊缝抽检部位不少于 2 处,相邻抽检部位的间距不小于300mm。 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或射线检测抽检长度不应小于 150mm,应选择脉冲反射法检测,发现缺欠较多的部位或进一步判定缺欠性质的部位。 当焊接接头用脉冲反射法检测有疑问时,可用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或射线检测进行复验。 5.1.1.5 对有延迟裂纹倾向

14、的钢材或焊缝,无损检测应在焊接完成 24 小时以后进行,抗拉强度大于或等于 800MPa 的高强钢, 无损检测应在焊接完成 48 小时后进行。 5.1.2 进水阀及其附件 5.1.2.1 进水阀及其附件 (包括进水阀本体、伸缩节、压力容器、重要阀门、重要螺栓等的母材和重要部位焊缝 )在制造安装阶段的无损检测 ,应符合 GB/T 14478、 GB 150(所有部分 )、 ASME 第卷第一分册、 DL/T 1318 的规定。 5.1.2.2 进水阀伸缩节及联接管在工地与蜗壳延伸管或引水钢管焊接时,焊缝按 NB/T 47013 进行100%内部及表面无损检测。 5.1.2.3 在工地现场焊接的进

15、水阀操作油、水管路的焊接接头应进行外观检测,焊接接头表面不得有裂纹、未焊透、未熔合、表面气孔、弧坑、 未焊满、夹渣或飞溅物等肉眼可见缺陷。 5.1.2.4 进水阀阀体检测时应采用设计文件规定的方法,在制造过程中需要对阀体焊缝进行无损检测时,其 A 类和 B 类焊接接头应按 NB/T 47013 进行全部射线或超声检测。对于采用螺栓把合的分瓣结构的进水阀,其连接螺栓需进行磁粉和超声检测。 5.1.2.5 进水阀压力油罐在制造过程中需要对其 A 类和 B 类焊缝进行全部射线或超声检测。 压力容器的 A 类和 B 类焊缝分类见附录 A。 5.1.2.6 进水阀在制造阶段对活门与枢轴连接处以及其他易造

16、成应力集中的部件应进行无损检测,确保活门与枢轴制造质量合格。 5.1.3 水轮机及其附件 5.1.3.1 铸件的磁粉检测或 渗透检测按 GB/T 9444 或 GB/T 9443 的规定进行;铸钢件的超声检测应按GB/T 7233.1 和 GB/T 7233.2 的规定执行。 5.1.3.2 主要部件(转轮、主轴、顶盖、底环、座环、蜗壳、控制环等)的主要受力焊缝应进行 100%的无损检测。 5.1.3.3 铸钢混流式转轮的制造质量检验应按 JB/T 3735 的规定执行。 5.1.3.4 转轮上冠内法兰在粗加工后进行超声检测,检测标准按 GB/T 7233.1 规定执行。转轮上冠与叶片交界处,

17、下环与叶片交界处经打磨后进行磁粉检测,检测标准按 GB/T 9444 执行。 Q/GDW 11698 2017 5 5.1.3.5 混流式水轮机焊接转轮不锈钢叶片、轴 流式水轮机不锈钢叶片铸件和贯流式水轮机不锈钢叶片铸件的制造质量检验应按 JB/T 7349 的规定执行。焊接转轮上冠、下环铸件的制造质量检验应按JB/T 10264 的规定执行。 5.1.3.6 混流式水轮机分瓣转轮的现场焊接及质量验收按照 DL/T 5071 规定执行。 5.1.3.7 金属蜗壳、管型座、转轮室(排水环)、尾水管等部件的焊接与无损检测应按 GB/T 8564 和DL/T 5070 的规定执行。 5.1.3.8

18、蜗壳焊缝检测优先采用超声检测,检测长度要求:环缝、纵缝、蜗壳与座环连接的对接焊缝均为 100;焊缝质量按 GB/T 11345 规定的标准,环缝应达 到级,纵缝、蜗壳与座环连接的对接焊缝应达到级的要求。对有疑问的部位,应用射线检测复核,射线透照技术取 B 级,检测长度要求:环缝为 10,纵缝、蜗壳与座环连接的对接焊缝为 20;焊缝质量按 GB/T 3323 规定的标准,环缝应达到级,纵缝、蜗壳与座环连接的对接焊缝应达到级的要求。混凝土蜗壳的钢衬,一般作煤油渗透试验检查,焊缝应无贯穿性缺陷。 5.1.3.9 油、水、气系统等承压管道及附件的焊缝应进行超声或射线检测,焊缝的无损检测应按NB/T 4

19、7013 的规定进行,其中制造焊缝现场检测比例不低于 10%,安装焊缝检测比例不得 低于 25%,其质量不低于级。额定工作压力大于 8MPa 的管道对接焊缝,应进行射线检测的抽样检验。抽检比例和质量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抽检比例不得低于 5,其质量不得低于 III 级。 5.1.3.10 对于油、气、水系统的承压不锈钢管路焊缝 : a) 焊缝外表面应进行 100%渗透检测,合格标准为 NB/T 47013.5-2015 中 8.2.3 规定的 I 级。 b) 对于焊缝内部质量检查,当壁厚大于或等于 8mm 时,按照 GB/T 11345 进行超声检测,检测等级为 B 级,按照 GB/

20、T 29712 中的验收等级 2 级评定。 c) 对于壁厚为 4 8mm 的焊 缝,应按 20%比例进行射线检测,保证每个焊口至少一张射线底片,合格标准为 NB/T 47013.2 规定的 III 级。对于超声检测合格的焊缝,抽检 5%进行射线检测。 5.1.3.11 水轮机金属部件制造安装阶段无损检测内容见表 2。 表 2 制造安装阶段水轮机及其附件的无损检测内容 序号 部件名称 检测内容 检验方法 1 水轮机大轴 本体 超声检测 磁粉检测 渗透检测 厚度测量 射线检测 TOFD 检测 (根据部件检测内容选用相应方法) 2 焊接轴焊缝 3 转轮(浆叶)、叶片 转轮、叶片本体 4 转轮、叶片焊

21、缝 5 蜗壳 、管型座 (金属蜗壳及混凝土蜗壳的钢衬、座环 ) 蜗壳母材 6 蜗壳焊缝 7 导叶 导叶本体 8 导叶操作机构(包含连杆、转臂、控制环、接力器、重锤吊杆吊耳、限位块) 焊缝 9 转轮室(排水环) 焊缝 Q/GDW 11698 2017 6 表 2 (续) 序号 部件名称 检测内容 检验方法 10 尾水管 母材 超声检测 磁粉检测 渗透检测 厚度测量 射线检测 TOFD 检测 (根据部件检测内容选用相应方法) 11 焊缝 12 油、水、气系统管道及附件 管路母材 13 焊缝 14 压力气罐 气罐本体 15 调速器压力油罐 油罐本体 16 螺栓紧固件 ( M32) 螺栓本体 5.1.

22、4 发电机及其附件 5.1.4.1 定子机座焊缝质量按制造厂要求进行焊缝无损检测,若制造厂无要求应符合 GB/T 8564 的要求。 5.1.4.2 定子定位筋与托板间焊缝全部焊接完成后,按制造厂要求进行焊缝无损检测。 5.1.4.3 定子线圈接头焊缝若无制造厂要求,应进行 100%的渗透检测和射线检测。 5.1.4.4 汇流母线焊缝若无制造厂要求,应进行 100%的渗透检测和射线检测。 5.1.4.5 转子圆盘支架焊缝质量应按制造厂要求进行焊缝无损检测,若无要求应按 GB/T 3323 和 GB/T 11345 要 求进行。 5.1.4.6 风扇叶片和制动环焊缝应满足制造厂要求,风扇叶片应进

23、行 100%的渗透检测或磁粉检测,制动环焊缝应进行 100%磁粉检测和超声检测。 5.1.4.7 大轴锻件加工时和制造后无损检测符合 JB/T 1270-2014 中 5.3 的要求。 5.1.4.8 上下机架现场焊缝应按制造厂要求进行外观和无损检测,若无要求应按 GB/T 3323 和 GB/T 11345 要求,对全部焊缝进行射线或超声检测。 5.1.4.9 钨金瓦表面及钨金与基座接合面应按制造厂要求进行无损检测。若无要求应对钨金瓦表面按NB/T 47013.5 要求进行渗透检测,对钨金与基座接合面按 GB/T 18329.1 要求进行 100%的超声检测。 5.1.4.10 镜板锻件无损

24、检测要求应符合 JB/T 7023-2002 中 4.4 的规定。 5.1.4.11 油、水、气系统管道及附件的焊缝无损检测应按 NB/T 47013 的规定进行,其中制造焊缝现场检测比例不低于 10%,安装焊缝检测比例不得低于 25%。额定工作压力大于 8MPa的管道对接焊缝,应进行射线检测的抽样检验。抽检比例和质量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抽检比例不得低于5。 5.1.5 闸门、启闭机和拦污栅及其附件 5.1.5.1 闸门及其附件用钢板超声检测应按 GB/T 2970 或 NB/T 47013.3 的要求执行,检 测位置、比例及合格标准应按合同执行。 5.1.5.2 启闭机及其附件用

25、钢材的超声检测,钢板应按 GB/T 2970执行;钢锻件应按 GB/T 6402执行;铸钢件应按 GB/T 7233.1 执行。 5.1.5.3 拦污栅及其附件用的钢板超声检测应按 GB/T 2970 的要求执行。 5.1.5.4 一类、二类焊缝经无损检测抽检后,若发现存在焊接裂纹和未熔合,应对整条焊缝进行检测;若发现存在其他不符合质量要求的缺欠,应在其延伸方向或可疑部位作补充检测,补充检测长度Q/GDW 11698 2017 7 应大于或等于 200mm,如果补充检测不合格,应对整条焊缝进行检测。闸门、启闭机的一类、二类焊缝分类见 附录 A。 5.1.5.5 翼板厚度大于或等于 36mm 时

26、,一、二类焊缝中的角焊缝,应进行焊缝表面无损检测,检测比例宜不小于 10%。 5.1.5.6 使用新材料、水头大于或等于 80m 或结构复杂的闸门,宜增加无损检测检查比例,增加的比例按合同文件或图样的规定执行。 5.1.6 起重机械金属结构 5.1.6.1 起重机械金属结构制造安装阶段的无损检测应符合 GB/T 3811、 TSG Q7001、 GB 50278、 GB 50205 的规定。 5.1.6.2 起重机械金属结构主要焊缝应当饱满、无气孔、夹渣、裂纹等缺陷。所选用的无损检测方法、比例和合格等级应当符合设计文件和相关规范、标准。 5.1.6.3 起重机 械主要受力金属结构(指主梁、主副

27、吊臂、主支撑腿、标准节等)的焊缝无损检测所出具的报告或射线底片应当合法有效,并且符合相关标准。监检人员抽查底片的数量比例不小于该台产品射线检测数量的 20%。 5.2 运维检修阶段 5.2.1 压力钢管及其附件 5.2.1.1 压力钢管 安全监测时,压力钢管一、二类焊缝应进行无损检测: a) 表面缺陷检测。压力钢管一、二类焊缝经外观检查,外观质量应符合 GB 50766-2012 表 5.4.1的规定。怀疑有裂纹或其他超标缺陷时,应采用磁粉检测或渗透检测。焊缝经检查发现有表面或近表面裂纹时,则应进一步进行超声检测。 b) 内部缺陷检 测。对压力钢管一、二类焊缝的内部缺陷,应进行射线检测或超声检

28、测: 1) 焊缝检测条数的确定原则 :一类焊缝应不少于焊缝总条数的 20%,二类焊缝应不少于焊缝总条数的 l0%;不同管段焊缝的检测条数不得少于 2条。 2) 焊缝检测长度(占焊缝长度的百分比)的确定原则。 一类焊缝,超声检测长度不少于 20%,射线检测长度应不少于 10%;二类焊缝,超声检测长度不少于 10%,射线检测长度应不少于5%;如发现有裂纹等连续性超标缺陷,应在缺陷的延伸方向增加探伤长度;若焊缝多处存在缺陷,应酌情增加探伤比例。 c) 前次检测发现超标缺陷的部位以及经修复 处理过的缺陷部位,应在下次机组大修期间,进行100%的复检。 5.2.1.2 压力钢管附件 (明管段管座、支架等

29、 )及其焊缝应按 NB/T 47013 进行无损检测。 5.2.2 进水阀及其附件 5.2.2.1 每次 B 级及以上检修对进水阀及其附件应进行外观检查,必要时对焊接部位和应力集中部位按 NB/T 47013 进行无损检测。 5.2.2.2 每次 B 级及以上检修应对进水阀上游联接管(含旁通管路)的 A、 B 类焊缝进行表面检测,并对上游联接管和伸缩节进行定点壁厚测量。 5.2.2.3 每次 B级及以上检修对进水阀及操作机构基础螺栓、连接螺栓或传动销钉应进行 100%无损检测。 5.2.2.4 进水阀压力油罐的定期检 验应符合 TSG 21 的相关规定。对于安全状况等级为 1、 2 级的每 6

30、年一次;安全状况等级为 3 级的,每 3 年至 6 年一次;其他等级根据检验报告确定。 Q/GDW 11698 2017 8 5.2.3 水轮机及其附件 5.2.3.1 新机组投产后第一次 B 级及以上检修应对水轮机大轴进行外观检查、渗透检测和超声检测。每次 A、 B 级检修都应对水轮机大轴进行外观检查、渗透检测和超声检测。当大轴出现异常情况时,应进行渗透检测和超声检测,检测部位为轴径变化或磨损部位,无损检测应按 NB/T 47013 进行。 5.2.3.2 C 级及以上检修均应对大轴、转轮(浆叶)、泄水锥、转轮室(排水环)、导叶及操作机构(包含连杆、 转臂、导叶限位块、控制环、接力器、重锤吊

31、杆吊耳)、蜗壳、顶盖、座环、底环、基础环、尾水管里衬等及其附属结构件进行外观检查,对出现异常的部位或有怀疑的部位应进行无损检测。 5.2.3.3 C 级及以上检修应对与压力钢管、蜗壳、尾水管、转轮室上下腔连接的承压水管明管段、阀门、法兰焊缝进行外观检查。每 3 年应对上述管路焊缝进行无损检测,检测比例不低于 25%。 5.2.3.4 各水电站应结合机组检修对承压管道进行无损检测: a) 每次 C 级及以上检修应对技术供水管、与蜗壳、尾水管、压油槽相连的管道、阀门、连接法兰等设备进行外观检查,必要时按 NB/T 47013 对焊缝进行超声检测或射线检测。对锈蚀或磨损的管路和弯头进行壁厚测量。 b

32、) 每次 A 级检修应对与蜗壳、尾水管、压油槽连接的管路、操作油管等进行外观检查,应对管道、阀门、连接法兰焊缝进行超声检测,检测比例不低于 5%,且不少于 1 个焊口。蜗壳进人孔与尾水进人孔焊缝应进行 100%无损检测 。 5.2.3.5 A 级检修应对转轮、转轮室(排水环)的焊缝和应力集中部位进行渗透检测或磁粉检测,转轮焊缝检测比例不低于 50%,检测部位为转轮进出水侧,检验长度为单条焊缝长度的 1/4 且不小于100mm,转轮室(排水环)焊缝检测比例不低于 10%,必要时进行 超声检测或射线检测,无损检测应按NB/T 47013 进行。 5.2.3.6 每次 C 级及以上检修均应对主轴连接

33、螺栓、水轮机联轴螺栓、顶盖螺栓、主轴密封螺栓、蜗壳和尾水人孔门螺栓、转轮室连接螺栓等进行外观检查。 5.2.3.7 每次 A 级检修应对顶盖螺栓、主轴连接螺栓、水轮机联轴螺栓、转轮室连接螺栓等不小于M32 的螺栓进行外观检查和超声检测。 5.2.3.8 对于分瓣式采取螺栓把合和焊接形式与尾水锥管连接的泄水环,应在定检和 C 级以上检修中重点进行螺栓和焊缝无损检测。 5.2.3.9 应定期检查过流可拆卸部件及其紧固件、连接件,结合机组检修,重点加强主要受力部件的外观检查和无损 检测。 5.2.3.10 C 级及以上检修检查技术供水取水口和检修排水出水口等部位的格栅无堵塞变形、无破损、无脱落、连接

34、牢固,固定结构无松动开焊,螺栓无断裂。栅体四周应与钢衬点焊加固,连接螺栓应定期更换。 5.2.3.11 运维检修阶段水轮机及其附件的无损检测项目见表 3。 表 3 运维检修阶段水轮机及其附件的无损检测项目 序号 部件名称 检测内容 检验方法 检修周期 1 大轴(含导轴承轴领) 大轴表面 超声检测 渗透检测 A、 C 2 轴领、法兰与轴连接处、法兰连接螺栓焊缝 100mm范围内 A、 B Q/GDW 11698 2017 9 表 3 (续) 序号 部件名称 检测内容 检验 方法 检修周期 3 转轮(浆叶) 转轮(浆叶)表面 超声检测 磁粉检测 渗透检测 厚度测量 射线检测 TOFD 检测 目视检

35、测 (根据部件检测内容选用相应方法) A、 C 4 转轮(浆叶)焊缝 A 5 泄水锥 泄水锥表面 A、 C 6 泄水锥焊缝 A 7 操作机构(包含连杆、转臂、控制环、接力器、导叶限位块) 接力器活塞杆 A 8 导叶操作连杆、控制环拐 臂销钉、限位块角焊缝 A、 C 9 导叶(含活动与固定导叶) 导叶表面 A、 C 10 活动导叶轴颈、导叶轴与 叶面连接部位 A 11 水导轴承、支撑座、导瓦 水导瓦 A 12 水导轴承、支撑座焊缝 A 13 顶盖、底环 顶盖焊缝 A 14 座环 座环表面 A 15 座环焊缝 A 16 基础环 基础环焊缝 A、 C 17 蜗壳、转轮室(排水环) 蜗壳、转轮室(排水

36、环)表面 A 18 蜗壳、转轮室(排水环) 焊缝 A 19 尾水管、蜗壳进人孔与尾水进人孔 尾水管表面 A 20 焊缝 A 21 主轴密封螺栓、蜗壳和尾 水人孔门螺栓等 螺栓本体 A、 C 22 顶盖螺栓、大轴连接螺栓、转轮联轴螺 栓、转轮室连接螺栓等 螺栓本体 A 级或螺栓更换 23 技术供水管、与压力钢管、蜗壳、尾水管、油罐相连的管道、阀门、法兰检查 管路本体 A 24 管路焊缝 3 年 25 操作油管检查 管路焊缝 A 26 压力油(气)罐 罐本体 1 年 27 本体焊缝 安全状况等级为 1、 2 级的每 6 年一次;安全状况等级为 3 级的,每3 年至 6 年一次;其他等级根据检验报告

37、确定 Q/GDW 11698 2017 10 5.2.4 发电机及其附件 5.2.4.1 新机组投产后第一次 B 级及以上检修应对水轮发电机大轴进行外观检查、渗透检测和超声检测。每次 A级、 B级检修都应对水轮发电机大 轴进行外观检查、渗透检测和超声检测。当大轴出现异常情况时,应进行渗透检测和超声检测,检测部位为轴径变化或磨损部位,无损检测应按 NB/T 47013 进行。 5.2.4.2 B 级以上机组检修时 ,转子中心体、轮毂与支臂焊缝应进行渗透检测或磁粉检测。 5.2.4.3 采用拼焊的刚性磁极连线在可控情况下,应结合机组启动运行强度,在 C 级及以上检修时对磁极连线进行全面检查,焊缝进

38、行表面及内部的无损检测。 5.2.4.4 磁极引出线根部、磁极连接线弯曲处等应力集中部位,在月度定检和 C 修时应进行目视检测,在 B 级及以上检修时应进行表面及内部的无损检测。 5.2.4.5 机组 A 级检修时,推力 轴承钨金瓦表面及钨金与基体接合面应进行无损检测。 5.2.4.6 B 级以上机组检修时,导轴承钨金瓦表面及钨金与基体接合面、抗重螺栓应进行无损检测。 5.2.4.7 B 级以上机组检修时,风扇叶片和制动环焊缝应进行无损检测。 5.2.4.8 C 级检修时应对油、水、气管路焊缝外观检查,对出现异常的部位或有怀疑的部位应进行无损检测。 B 级以上机组检修时,油水气管路焊缝应进行无

39、损检测并进行测厚。 5.2.4.9 运维检修阶段发电机及其附件无损检测项目见表 4。 表 4 运维检修阶段发电机及其附件的无损检测项目 序号 部件名称 检验 内容 检测方法 检修周期 1 大轴(含导轴承轴领、卡环) 大 轴、卡环表面 目视检测 超声检测 磁粉检测 渗透检测 厚度测量 (根据部件检测内容选用相应方法) A、 C 轴领、法兰与轴连接处、法兰连接螺栓焊缝、卡环 A、 B 2 转子中心体及轮毂、支臂焊缝 中心体表面 A、 C 中心体、轮毂与支臂焊缝 A、 B 3 磁极连接线、转子阻尼环连接片 磁极连线及阻尼环连接片表面 A、 C 磁极连线焊缝及应力集中处 A、 C 4 上下机架 机架表

40、面 A、 C 机架轮毂与支臂焊缝 A 5 推力轴承 钨金瓦 轴瓦表面 A、 B 基体与钨金接合面 A 6 导轴承 钨金瓦 轴瓦表面、抗重螺栓表面 A、 C 基体与钨金接合面、抗重螺栓 A 7 风扇叶片 叶片表面 A、 C 叶片转角焊缝 A、 B 8 制动环 制动环表面 A、 C 制动环本体及焊缝 A、 B 9 挡风板 挡风板金属支撑 A、 C 10 油、水、气管路 管路焊缝(无损检测比例不低于 5%,且不少于 1 个焊口) A、 C Q/GDW 11698 2017 11 表 4 (续) 序号 部件名称 检验 内容 检测方法 检修周期 11 推力轴承抗重螺栓、导轴承抗重螺栓、发电机转子磁轭拉紧

41、螺栓、转子轮臂螺栓、定子铁芯压紧螺栓、机架把合螺栓、磁极挡块螺栓等 外观检查 超声检测 磁粉检测 渗透检测 A、 C 螺栓本体 A 级或螺栓更 换 5.2.5 闸门、启闭机和拦污栅及其附件 5.2.5.1 应按 DL/T 835 要求对闸门的吊耳、承重部件以及门槽金属埋件等重要焊缝进行无损检测。 5.2.5.2 应按 DL/T 835 要求对液压启闭机机架、液压缸吊头等承重部件进行无损检测。 5.2.5.3 对 SL 36 规定的一、二类焊缝,外观检测怀疑有裂纹但难以确定时,应采用渗透或磁粉检测。渗透检测及磁粉检测按 NB/T 47013 执行。发现裂纹时,应进行射线检测或超声检测,以确定裂纹

42、走向、长度及深度。 5.2.5.4 对闸门主要受力焊缝内部缺陷应进行射线检测或超声检测,两种方法任选一种。射线检测按GB/T 3323 进行,超声检测按 GB/T 11345 执行。 5.2.6 起重机械金属结构 5.2.6.1 起重机械金属结构运维检修阶段的无损检测应符合 TSG Q7015 标准的规定。 5.2.6.2 起重机械金属结构主要受力结构件的连接焊缝应进行外观检查,必要时进行无损检测。 6 无损检测技术要求 6.1 压力钢管 压力钢管无损检测的结果评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压力钢管用钢板的表面质量应符合 GB 713-2014 中 6.7 及 GB 19189-2011 中 6

43、.5 的规定。 压力钢管用钢板的超声检测应符合 NB/T 47013.3 的有关规定。低碳钢和低合金钢应符合 III 级 ,高强钢应符合 II 级。厚度方向受力的月牙肋或梁等所用的低碳钢、低合金钢和高强钢钢板均应符合 I 级。 b) 压力钢管焊接接头外观质量应符合 GB 50766-2012 表 5.4.1 的规定。 c) 射线检测应按 GB/T 3323 的有关规 定执行,检测技术等级为 B 级,一类焊缝不低于级为合格,二类焊缝不低于级为合格。 d) 脉冲反射法超声检测应按 GB/T 11345 的有关规定执行,检测技术等级为 B 级,按照 GB/T 29712 中的验收等级 2 级评定。

44、e) 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应按 DL/T 330 或 NB/T 47013.10 的有关规定执行,一类焊缝和二类焊缝均不低于级为合格。 f) 磁粉检测应按 NB/T 47013.4 的有关规定执行。渗透检测应按 NB/T 47013.5 的有关规定执行。一类焊缝级为合格,二类焊缝级为合格。 Q/GDW 11698 2017 12 g) 焊 接接头局部无损检测当发现有不允许缺欠时,应在缺欠的延伸方向或在可疑部位做补充检测,补充检测的长度不小于 250mm。当经补充检测仍发现有不允许缺欠时,则应对该焊工在该条焊接接头上所施焊的焊接部位或整条焊接接头进行 100%无损检测。 h) 焊接接头缺欠返工后应

45、按原无损检测工艺进行复验,复验范围应向返工部位两端各延长至少50mm。 6.2 进水阀及其附件 进水阀及其附件的无损检测标准应符合表 5 的规定。 表 5 进水阀及其附件的无损检测标准 序号 部件名称 检测项目 质量标准 1 阀体 进水阀阀体焊缝无损检测 按 GB/T 8564、 GB/T 14478、 NB/T 47013 的规定执行。 质量标准: 1.不允许存在裂纹缺陷; 2.焊缝超声检测,类焊缝 BI级为合格。类焊缝 B 级为合格。 3.焊缝射线检测,类焊缝 B 级为合格。类焊缝 B 级为合格。 4.焊缝磁粉检测,级为合格。 2 活门与枢轴 活门与枢轴无损检测 3 伸缩节 伸缩节焊缝无损

46、检测 按 GB/T 8564、 GB/T 14478、 NB/T 47013 的规定执行。 质量标准: 1.不允许存在裂纹缺陷; 2.焊缝超声检测,类焊缝 BI级为合格。类焊缝 B 级为合格。 3.焊缝射线检测,类焊缝 B 级为合格。类焊缝 B 级为合格。 4.焊缝磁粉检测,级为合格。 4 上游联接管 进水阀上游联接管与压力钢管凑合节的焊缝 5 压力油罐 压力油罐 A、 B 类焊缝无损检测 按 GB/T 150、 NB/T 47013 的规定执行。 质量标准: 1.不允许存在裂纹缺陷; 2.焊缝超声检测,类焊缝 BI级为合格。类焊缝 B 级为合格。 3.焊缝射线检测,类焊缝 B 级为合格。类焊

47、缝 B 级为合格。 4.焊缝磁粉检测,级为合格 6 液压系统 操作油水管焊缝检查 焊缝部位经无损检测,未发现表面或内部有裂纹和连 续的超标缺陷。 7 重要螺栓 进水阀分瓣连接螺栓、球阀基础螺栓、接力器基础螺栓以及其他 M32 的螺栓的超声或渗透、磁粉检测 参照 DL/T 694 的规定执行。 质量标准: 1.不允许存在裂纹。 2.凡判定为裂纹的螺栓应判废。 3.纵波斜入射检测:对于刚性螺栓,缺陷信号波幅 1mm 反射当量,且指示长度 10mm,应判定为裂纹。4.缺陷当量 1mm 模拟裂纹当量,且指示长度 10mm 应判定为裂纹。 6.3 水轮机及其附件 6.3.1 主要部件(转轮、主轴、顶盖、

48、底环、座环、蜗壳、控制环等)的主要受力焊缝无损检测质量应符合 GB/T 3323、 GB/T 11345、 DL/T 541、 DL/T 542、 JB/T 6061、 JB/T 6062、 NB/T 47013 或合同规定的相应标准要求。 6.3.2 水轮机轴的无损检测应按 JB/T 1270-2014 中 5.3 条的规定执行。 6.3.3 水轮机及其附件的无损检测标准应符合表 6 的规定。 表 6 水轮机及其附件的无损检测标准 序号 部件名称 检测项目 质量标准 1 大轴 大轴(含导轴承轴领)无损检测 1、表面不得有砂眼、气孔、裂纹等缺陷存在; 2、内部不允许存在裂纹缺陷; 3、焊缝超声

49、检测, BI级为合格。 Q/GDW 11698 2017 13 表 6 (续) 序号 部 件名称 检测项目 质量标准 2 转轮(浆叶) 转轮(浆叶)进出水侧焊缝无损检测 1、表面不得有砂眼、气孔、裂纹等缺陷存在; 2、内部不允许存在裂纹缺陷; 3、焊缝超声检测,类焊缝 BI级为合格。类焊缝 B 级为合格。 4、焊缝磁粉检测,级为合格。 3 转轮室 转轮室(排水环)焊缝无损检测 1、表面不得有砂眼、气孔、裂纹等缺陷存在; 2、内部不允许存在裂纹缺陷; 3、焊缝超声检测,类焊缝 BI级为合格。类焊缝 B 级为合格。 4 泄水锥 泄水锥焊缝无损检测 1、表面不得有砂眼、气孔、裂纹等缺陷存在; 2、内部不允 许存在裂纹缺陷; 3、焊缝超声检测,类焊缝 BI级为合格。类焊缝 B 级为合格。 5 操作机构 操作机构(包含连杆、转臂、控制环)焊缝无损检测 1、表面不得有砂眼、气孔、裂纹等缺陷存在; 2、内部不允许存在裂纹缺陷; 3、焊缝超声检测,类焊缝 BI级为合格。类焊缝 B 级为合格。 6 导叶限位块渗透检测 焊缝符合设计标准要求,无裂纹,气孔 7 导叶接力器活塞渗透检测 不允许任何裂纹 8 活动导叶 活动导叶轴颈、导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企业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